遥感地质基础综述课件_第1页
遥感地质基础综述课件_第2页
遥感地质基础综述课件_第3页
遥感地质基础综述课件_第4页
遥感地质基础综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遥感地质学资源学院数地所张洁1遥感地质学资源学院数地所张洁1参考资料2参考资料2主要内容一遥感图像处理二地质解译标志与遥感图像地学分析方法三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四遥感岩性解译与编图五遥感构造解译与编图3主要内容一遥感图像处理二地质解译标志与遥感图像§1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图像类型与特性遥感图像处理方法4§1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4§1.1研究方法遥感地质学使用的方法,涉及地物波谱测试方法、数理统计、模拟试验、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GIS、GPS及地学(包括地质、地理、地貌,地图学等)的有关研究分析方法等。5§1.1研究方法遥感地质学使用的方法,涉及地物波谱测试方法图1.1遥感地质工作流程图6图1.1遥感地质工作流程图6§1.2遥感物理基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7§1.2遥感物理基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7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电磁波电磁波是指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传输电磁能量的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也称电磁辐射.在真空以光速传播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8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电磁波8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电磁波谱

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形成的一个连续谱带(图1.2)。电磁波的波段从波长短的一侧开始,依次为: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9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电磁波谱9图1.2电磁波谱10图1.2电磁波谱102.电磁波谱

目前,遥感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段有: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μ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m以下。可见光:波长范围为0.38~0.76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微波:波长范围为1mm~1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12.电磁波谱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1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3电磁辐射的度量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辐射通量(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Φ=dw/dt,单位是w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E=dΦ/ds,单位:w/m2,S为面积辐照度(I):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I=E=dΦ/ds,单位:w/m2,S为面积辐射出射度(M):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M=E=dΦ/ds,单位:w/m2,S为面积辐射亮度(L):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12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3电磁辐射的度量12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4绝对黑体及辐射规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黑体吸收系数α(λ,T)=100%黑体反射系数ρ(λ,T)=0%普朗克公式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自然界中黑体辐射是不存在,一般地物辐射能量总要比黑体辐射能量小。如果利用黑体辐射有关公式,则需要增加一个因子,那就是发射率(比辐射率)。依据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将地物分为三种类型:黑体、灰体、选择性发射体。13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4绝对黑体及辐射规律13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太阳是被动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叫太阳光。1太阳辐射太阳的光谱通常指光球产生的光谱,光球发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图1.3)。图1.3太阳辐照度分布曲线14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太阳是被动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大气吸收减弱大气散射减弱云层反射减弱大气折射变向地物吸收减弱传感器太阳辐射地物地物漫反射减弱地物镜面反射减弱2大气对辐射的影响15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大气吸收减弱大气散射减弱云层反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大气窗口波段透射率/%应用举例紫外可见光近红外0.3~1.3μm>90TM1-4、SPOT的HRV近红外1.5~1.8μm80TM5近-中红外2.0~3.5μm80TM7中红外3.5~5.5μm3.4-4.2μm为90%4.6-4.9μm为50-60%NOAA的AVHRR远红外8~14μm60~70TM6微波0.8~2.5cm100Radarsat16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大气窗口大气窗口波段透射率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图1.5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17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图1.5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1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1地球的辐射源在0.3~2.5μm波段(主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即在该波段范围内,对地观测遥感主要以太阳的短波辐射对地表进行探测和成像。在2.5~6.0μm波段(主要在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均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在6.0μm以上的热红外波段,以地球自身的热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可以忽略。18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1地球的辐射源18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2地物波谱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表物体波谱,简称地物波谱。地物波谱特性是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地物波谱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地物,其电磁波响应的特性不同,因此地物波谱特征是遥感识别地物的基础。不同电磁波段中地物波谱特性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主要表现地物反射作用和地物的吸收作用。热红外波段:主要表现地物热辐射作用。微波波段:主动遥感利用地物后向散射;被动遥感利用地物微波辐射。地物反射波谱曲线除随不同地物(反射率)不同外,同种地物在不同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下形态表现(反射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地物反射率随波长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为遥感影像的判读提供依据。19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2地物波谱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主要植物的光谱曲线叶绿素吸收水分吸收叶片色素细胞结构含水量控制叶片反射率的主要因素主要吸收带20植物的光谱曲线叶绿素吸收水分吸收叶片色素细胞结构含水量控制叶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曲线比较识别植被的理想波段21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曲线比较识别植被的理想波段21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在干燥环境下的光谱曲线22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在干燥环境下的光谱曲线22叶绿素含量不同时水体的光谱曲线23叶绿素含量不同时水体的光谱曲线23岩石的光谱曲线24岩石的光谱曲线24§1.3遥感图像类型与特性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微波遥感与成像遥感图像的特征25§1.3遥感图像类型与特性遥感平台25一遥感平台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划分:航天平台150km以上卫星、宇宙飞船航空平台100m至十余公里飞机、飞船、气球地面平台0——50m车、船、塔26一遥感平台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二摄影成像定义: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依据探测波段近紫外摄影可见光摄影红外摄影多光谱摄影27二摄影成像定义: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27三扫描成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光机扫描仪固体扫描仪成像光谱仪28三扫描成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总结摄影成像扫描成像波谱范围光谱分辨率多光谱获取方式数据记录方式投影方式可见光+近红外相对低多个镜头胶片、数字中心投影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相对高单镜头,分光数字多中心投影29总结摄影成像扫描成像波谱范围可见光+近红外可见光+近红四微波遥感与成像侧视雷达是在飞机或卫星平台上由传感器向与飞行方向垂直的侧面,发射一个窄的波束,覆盖地面上这一侧面的一个条带,然后接收在这一条带上地物的反射波,从而形成一个图像带。随着飞行器前进,不断地发射这种脉冲波束,又不断地接收回波,从而形成一幅一幅的雷达图像。雷达成像的基本条件:雷达发射的波束照在目标不同部位时,要有时间先后差异,这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也同时出现时间差,才有可能区分目标的不同部位。合成孔径雷达与侧视雷达类似,也是在飞机或卫星平台上由传感器向与飞行方向垂直的侧面发射信号。所不同的是将发射和接收天线分成许多小单元,每一单元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时刻不同。由于天线位置不同,记录的回波相位和强度都不同。目的:提高图象在飞行方向的分辨率。30四微波遥感与成像侧视雷达是在飞机或卫星平台上由传感器向与飞地形畸变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山上面向雷达的一面在图象上被压缩,这一部分往往表现为较高的亮度;坡底的收缩度比坡顶大;山坡的坡度越大,收缩量越大。叠掩(Layover):当面向雷达的山坡很陡时,出现山顶比山底更接近雷达的情况,因此,在图象的距离方向,山顶和山底的相对位置颠倒;收缩度:坡顶的收缩度比坡底大阴影(Shadow):当后坡坡度较大,雷达波束不能到达后坡坡面时,没有回波信号产生,图象上出现暗区31地形畸变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31五遥感图像的特征将遥感图像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特征:几何特征物理特征时间特征这个三方面特征的表现参数即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辨32五遥感图像的特征将遥感图像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特征:32§1.4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地物的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原始的遥感图像并不能提供实现这个目的所需的准确而完备的条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原始遥感影像需要经过图像处理,来消除成像过程中的误差,改善图像质量。

遥感图像处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图像的校正(预处理)图像的变换图像的增强图像的分类所采用的手段有:光学图像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两种方法。

33§1.4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地物的几何属性1光学图像处理较成熟的遥感图像光学处理方法:

假彩色密度分割光学彩色合成反差增强边缘增强比值增强影像相减(差值法)光学变换处理(低、高、带通滤波、方向滤波)……为了突出某一密度等级的色调(或相应地物),将图像(或影像)的色调密度分划成若干个等级,并用不同的颜色分别表示这不同的密度等级,得到一幅彩色的等密度分割图像。这一技术过程就叫作密度分割处理,或简称密度分割。适用于轮廓简单、背景单调、目标特性与影像密度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地面景况的分析判读。341光学图像处理较成熟的遥感图像光学处理方法:为了突出某一2数字图像处理图像校正图像增强图像融合图像分类依据数字图像数学特征,构造各种数学模型和相应的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运算(矩阵变换)处理,获得更有利于实际应用的输出图像及有关数据和资料。352数字图像处理图像校正依据数字图像数学特征,构造各种数学图像校正

图像校正是指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处理过程。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叫辐射量校正,消除几何畸变的叫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由于传感器响应特性和大气的吸收、散射及其它随机因素影响,导致图象模糊失真,造成图象分辨率和对比度相对下降。这些都需要通过辐射校正复原.包括:系统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校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称为几何校正。公式法、回归分析法、直方图校正法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36图像校正图像校正是指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处图像增强数字图像增强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要信息,有利于分析判断。数字图像增强处理方法主要有:对比度增强(灰度增强)、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和多光谱变换。37图像增强数字图像增强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要信息,有图像的差值运算有利于目标与背景反差较小的信息提取:如冰雪覆盖区黄土高原区的界线特征海岸带的潮汐线等。差值运算还常用于研究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动态变化。如监测森林火灾发生前后的变化和计算过火面积;监测水灾发生前后的水域变化和计算受灾面积及损失;监测城市在不同年份的扩展情况及计算侵占农田的比例等。

有时为了突出边缘,也用差值法将两幅图像的行、列各移一位,再与原图像相减,也可起到几何增强的作用。比值运算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除(除数不为0)就是比值运算比值运算可以检测波段的斜率信息并加以扩展,以突出不同波段间地物光谱的差异,提高对比度。差值运算38图像的差值运算有利于目标与背景反差较小的信息提取:比值运算两比值运算能扩大不同地物之间的微小差异,有利于岩石、土壤等波谱差异不太明显的地物的区分,也可用于植被类型和分布的研究铁帽与植被在单波段上不易区分,而通过MSS5/4、MSS7/5的二维比值分析,就可以明显区分出来。突出遥感影像中的植被特征、提取植被类别或估算植被生物量,常用的植被指数(NDVI)算法近红外波段/红波段(近红外-红)/(近红外+红)B5/B4B7/B5铁帽植被39比值运算能扩大不同地物之间的微小差异,有利于岩石、土壤等波谱比值运算消除或减弱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阳坡和阴坡有不同的亮度,但在MSS4/5,TM1/2上,比值却非常接近,因此消除了地形的影响。TM1TM2TM1/240比值运算消除或减弱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阳坡和阴坡有不同的比值运算提取与找矿有关的专题信息。如黏土矿物在2.2um附近存在强吸收,故TM7为低亮度,而TM5仍为高亮度,因此TM5/7常提取与黏土化有关的矿化信息;0.48um是铁离子电荷强烈吸收的位置,故TM5/1可提取与铁矿物有关的信息。TM3/1可用于识别褐铁矿;TM5/4用于识别有无植被覆盖的土壤和岩石;TM2/3用于识别绿色植被;TM5/7用于识别含羟基矿物、水和硫酸盐和碳酸盐;TM7/4用于区分不同种类的特征矿物;TM3/4用于识别植被的常用波段。41比值运算提取与找矿有关的专题信息。TM3/1可用于识别图像融合遥感图像信息融合(Fusion)是将多源遥感数据在统一的地理坐标系中,采用一定的算法生成一组新的信息或合成图像的过程。不同的遥感数据具有不同的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和时相分辨率,如果能将它们各自的优势综合起来,可以弥补单一图像上信息的不足,这样不仅扩大了各自信息的应用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遥感影像分析的精度。数据融合的概念始于70年代。数据融合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种数据源综合分析的问题不同传感器的遥感数据复合遥感影像与非遥感数据融合42图像融合遥感图像信息融合(Fusion)是将多源遥感数据在统图像分类图象分类过程的总目标是,将图象中所有的像元自动地进行土地覆盖类型或土地覆盖专题等方面的分类。原理分类方法43图像分类图象分类过程的总目标是,将图象中所有的像元自动地进行遥感地质学资源学院数地所张洁44遥感地质学资源学院数地所张洁1参考资料45参考资料2主要内容一遥感图像处理二地质解译标志与遥感图像地学分析方法三遥感图像地貌解译及其应用四遥感岩性解译与编图五遥感构造解译与编图46主要内容一遥感图像处理二地质解译标志与遥感图像§1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遥感物理基础遥感图像类型与特性遥感图像处理方法47§1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地质学研究方法4§1.1研究方法遥感地质学使用的方法,涉及地物波谱测试方法、数理统计、模拟试验、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GIS、GPS及地学(包括地质、地理、地貌,地图学等)的有关研究分析方法等。48§1.1研究方法遥感地质学使用的方法,涉及地物波谱测试方法图1.1遥感地质工作流程图49图1.1遥感地质工作流程图6§1.2遥感物理基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50§1.2遥感物理基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7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电磁波电磁波是指在真空或物质中通过传播电磁场的振动而传输电磁能量的波。当电磁振荡进入空间时,变化的磁场激发了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激发了涡旋磁场,使电磁振荡在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也称电磁辐射.在真空以光速传播电磁辐射具有波粒二象性51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电磁波8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电磁波谱

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形成的一个连续谱带(图1.2)。电磁波的波段从波长短的一侧开始,依次为:

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

52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电磁波谱9图1.2电磁波谱53图1.2电磁波谱102.电磁波谱

目前,遥感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段有:紫外线:波长范围为0.01~0.38μm,太阳光谱中,只有0.3~0.38μm波长的光到达地面,对油污染敏感,但探测高度在2000m以下。可见光:波长范围为0.38~0.76μm,人眼对可见光有敏锐的感觉,是遥感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波段。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μm,根据性质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超远红外。微波:波长范围为1mm~1m,穿透性好,不受云雾的影响。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542.电磁波谱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11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3电磁辐射的度量辐射能量(W):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辐射通量(Φ):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Φ=dw/dt,单位是w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E=dΦ/ds,单位:w/m2,S为面积辐照度(I):被辐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I=E=dΦ/ds,单位:w/m2,S为面积辐射出射度(M):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M=E=dΦ/ds,单位:w/m2,S为面积辐射亮度(L):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55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3电磁辐射的度量12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4绝对黑体及辐射规律对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全部吸收的物体。黑体吸收系数α(λ,T)=100%黑体反射系数ρ(λ,T)=0%普朗克公式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维恩位移定律自然界中黑体辐射是不存在,一般地物辐射能量总要比黑体辐射能量小。如果利用黑体辐射有关公式,则需要增加一个因子,那就是发射率(比辐射率)。依据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将地物分为三种类型:黑体、灰体、选择性发射体。56一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4绝对黑体及辐射规律13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太阳是被动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叫太阳光。1太阳辐射太阳的光谱通常指光球产生的光谱,光球发射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图1.3)。图1.3太阳辐照度分布曲线57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太阳是被动遥感主要的辐射源,又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大气吸收减弱大气散射减弱云层反射减弱大气折射变向地物吸收减弱传感器太阳辐射地物地物漫反射减弱地物镜面反射减弱2大气对辐射的影响58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大气吸收减弱大气散射减弱云层反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射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大气窗口波段透射率/%应用举例紫外可见光近红外0.3~1.3μm>90TM1-4、SPOT的HRV近红外1.5~1.8μm80TM5近-中红外2.0~3.5μm80TM7中红外3.5~5.5μm3.4-4.2μm为90%4.6-4.9μm为50-60%NOAA的AVHRR远红外8~14μm60~70TM6微波0.8~2.5cm100Radarsat59二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大气窗口大气窗口波段透射率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图1.5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60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图1.5太阳与地表辐射的电磁波谱1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1地球的辐射源在0.3~2.5μm波段(主要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地表以反射太阳辐射为主,地球自身的辐射可以忽略。即在该波段范围内,对地观测遥感主要以太阳的短波辐射对地表进行探测和成像。在2.5~6.0μm波段(主要在中红外波段),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和地球自身的热辐射均为被动遥感的辐射源。在6.0μm以上的热红外波段,以地球自身的热辐射为主,地表反射太阳辐射可以忽略。61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1地球的辐射源18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2地物波谱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表物体波谱,简称地物波谱。地物波谱特性是电磁辐射与地物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地物波谱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地物,其电磁波响应的特性不同,因此地物波谱特征是遥感识别地物的基础。不同电磁波段中地物波谱特性地物反射波谱:是研究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上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主要表现地物反射作用和地物的吸收作用。热红外波段:主要表现地物热辐射作用。微波波段:主动遥感利用地物后向散射;被动遥感利用地物微波辐射。地物反射波谱曲线除随不同地物(反射率)不同外,同种地物在不同内部结构和外部条件下形态表现(反射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地物反射率随波长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为遥感影像的判读提供依据。62三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2地物波谱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主要植物的光谱曲线叶绿素吸收水分吸收叶片色素细胞结构含水量控制叶片反射率的主要因素主要吸收带63植物的光谱曲线叶绿素吸收水分吸收叶片色素细胞结构含水量控制叶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曲线比较识别植被的理想波段64不同植被类型的光谱曲线比较识别植被的理想波段21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在干燥环境下的光谱曲线65三种不同类型土壤在干燥环境下的光谱曲线22叶绿素含量不同时水体的光谱曲线66叶绿素含量不同时水体的光谱曲线23岩石的光谱曲线67岩石的光谱曲线24§1.3遥感图像类型与特性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微波遥感与成像遥感图像的特征68§1.3遥感图像类型与特性遥感平台25一遥感平台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划分:航天平台150km以上卫星、宇宙飞船航空平台100m至十余公里飞机、飞船、气球地面平台0——50m车、船、塔69一遥感平台遥感平台(platform)是搭载传感器的工具。二摄影成像定义: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传统摄影:依靠光学镜头及放置在焦平面的感光胶片来记录物体影像。数字摄影:通过放置在焦平面的光敏元件,经光/电转换,以数字信号来记录物体的影像。依据探测波段近紫外摄影可见光摄影红外摄影多光谱摄影70二摄影成像定义:摄影是通过成像设备获取物体影像的技术。27三扫描成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光机扫描仪固体扫描仪成像光谱仪71三扫描成像扫描成像是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时视总结摄影成像扫描成像波谱范围光谱分辨率多光谱获取方式数据记录方式投影方式可见光+近红外相对低多个镜头胶片、数字中心投影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相对高单镜头,分光数字多中心投影72总结摄影成像扫描成像波谱范围可见光+近红外可见光+近红四微波遥感与成像侧视雷达是在飞机或卫星平台上由传感器向与飞行方向垂直的侧面,发射一个窄的波束,覆盖地面上这一侧面的一个条带,然后接收在这一条带上地物的反射波,从而形成一个图像带。随着飞行器前进,不断地发射这种脉冲波束,又不断地接收回波,从而形成一幅一幅的雷达图像。雷达成像的基本条件:雷达发射的波束照在目标不同部位时,要有时间先后差异,这样从目标反射的回波也同时出现时间差,才有可能区分目标的不同部位。合成孔径雷达与侧视雷达类似,也是在飞机或卫星平台上由传感器向与飞行方向垂直的侧面发射信号。所不同的是将发射和接收天线分成许多小单元,每一单元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时刻不同。由于天线位置不同,记录的回波相位和强度都不同。目的:提高图象在飞行方向的分辨率。73四微波遥感与成像侧视雷达是在飞机或卫星平台上由传感器向与飞地形畸变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山上面向雷达的一面在图象上被压缩,这一部分往往表现为较高的亮度;坡底的收缩度比坡顶大;山坡的坡度越大,收缩量越大。叠掩(Layover):当面向雷达的山坡很陡时,出现山顶比山底更接近雷达的情况,因此,在图象的距离方向,山顶和山底的相对位置颠倒;收缩度:坡顶的收缩度比坡底大阴影(Shadow):当后坡坡度较大,雷达波束不能到达后坡坡面时,没有回波信号产生,图象上出现暗区74地形畸变透视收缩(foreshortening):31五遥感图像的特征将遥感图像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特征:几何特征物理特征时间特征这个三方面特征的表现参数即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辨75五遥感图像的特征将遥感图像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特征:32§1.4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地物的几何属性和物理属性。原始的遥感图像并不能提供实现这个目的所需的准确而完备的条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原始遥感影像需要经过图像处理,来消除成像过程中的误差,改善图像质量。

遥感图像处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图像的校正(预处理)图像的变换图像的增强图像的分类所采用的手段有:光学图像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两种方法。

76§1.4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地物的几何属性1光学图像处理较成熟的遥感图像光学处理方法:

假彩色密度分割光学彩色合成反差增强边缘增强比值增强影像相减(差值法)光学变换处理(低、高、带通滤波、方向滤波)……为了突出某一密度等级的色调(或相应地物),将图像(或影像)的色调密度分划成若干个等级,并用不同的颜色分别表示这不同的密度等级,得到一幅彩色的等密度分割图像。这一技术过程就叫作密度分割处理,或简称密度分割。适用于轮廓简单、背景单调、目标特性与影像密度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地面景况的分析判读。771光学图像处理较成熟的遥感图像光学处理方法:为了突出某一2数字图像处理图像校正图像增强图像融合图像分类依据数字图像数学特征,构造各种数学模型和相应的算法,由计算机进行运算(矩阵变换)处理,获得更有利于实际应用的输出图像及有关数据和资料。782数字图像处理图像校正依据数字图像数学特征,构造各种数学图像校正

图像校正是指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处理过程。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叫辐射量校正,消除几何畸变的叫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由于传感器响应特性和大气的吸收、散射及其它随机因素影响,导致图象模糊失真,造成图象分辨率和对比度相对下降。这些都需要通过辐射校正复原.包括:系统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几何校正校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所造成的各种几何畸变称为几何校正。公式法、回归分析法、直方图校正法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法、三次卷积法79图像校正图像校正是指从具有畸变的图像中消除畸变的处图像增强数字图像增强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要信息,有利于分析判断。数字图像增强处理方法主要有:对比度增强(灰度增强)、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和多光谱变换。80图像增强数字图像增强的目的是提高图像质量和突出所需要信息,有图像的差值运算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