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珠海冠宇研究报告:动力布局开启第二成长曲线一、珠海冠宇——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软包锂电池供应商1、历史沿革:锂电芯起家,廿余年深耕成长为消费类软包锂电龙头珠海冠宇深耕消费锂电廿余年,已成长为全球消费类软包锂电池龙头厂商。珠海冠宇前身冠宇有限于
2007
年
5
月
由哈光宇电源、佳运科技、光宇国际投资设立,设立之初即以锂电池电芯的研发与生产制造为主营业务,同年在珠
海建立工厂。2010
年公司成为当时笔记本电脑第一品牌电池电芯供应商。2011
年公司业务从电芯扩展至电池
PACK领域,并率先向竞速电动摩托车提供电池方案。2012
年开始向小米等厂商供应
PACK产品,对客户的一站式服务能
力得到提升。2015
年公司跻身全球前五聚合物锂电池供应商。2017
年公司从哈光宇独立,开启企业快速发展期。
2018
年公司由于产能扩充需要,于重庆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电池生产供应能力,同年
4
月取得惠普
PACK产品供应商代码。2019
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珠海冠宇,同时成立了冠宇动力电池、冠宇动力电源两家子公司布
局动力电池领域。次年
5
月公司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公司笔电、平板锂电池出货量排全球第二,智能
手机锂电池出货量排全球第五。2021
年
10
月公司成功登录上海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且于
11
月取得上汽集团定点项
目,将于
2022
年向上汽智己
LS7
车型供应
12V锂电池,标志公司在动力电池方面取得积极进展。2、主营业务:坚持发展消费类软包锂电池,同时积极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布局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消费类锂离子电
池产品包括电芯及
PACK,应用领域涵盖笔电、平板、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产品具备充电
速度快、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可满足各类消费产品及终端客户对电池的各项要求。动力类
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电芯、模组及
PACK,主要应用于汽车启停系统和电动摩托,产品具备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
长、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公司亦积极拓展下游家庭储能应用领域。3、股权结构: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股权激励增强员工凝聚力公司股权结构集中,董事长徐延铭先生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徐延铭先生持有珠海普瑞达
60.72%的股权,为珠海普瑞
达的控股股东,可控制珠海普瑞达所持有的公司
20.70%股份的表决权;通过珠海普瑞达、珠海普泽可控制公司股东
重庆普瑞达全部股权的表决权,为重庆普瑞达的实际控制人,并因此可控制重庆普瑞达所持有的公司
6.65%股份的
表决权;担任公司股东珠海普明达、珠海际宇、珠海普宇、珠海际宇二号、珠海惠泽明、珠海凯明达、珠海泽高普、
珠海旭宇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该等股东的实际控制人,可控制该等股东合计所持有的公司
7.72%股份的表决权。
故徐延铭先生合计控制公司
35.07%股份的表决权。公司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设立多个股权激励平台,增强公司凝聚力。公司自
2017
年起开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陆续设立珠海普瑞达、珠海普明达、珠海际宇、珠海普宇、珠海际宇二号、珠海惠泽明、珠海凯明达、珠海泽高普、
珠海旭宇有限合伙企业向员工实施股权激励。目前公司股权激励池合计持有公司
28.42%的股份,增强了公司的凝聚
力,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
12
月
23
日晚公司公告上市后首次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1
月
10
日公司
股东大会通过该计划,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约
2359.21
万股,约占总股本
2.10%,激励对象不超过
763
人,约占公
司总员工数的
5.24%,授予价格
23.82
元,激励目标为
2022-2024
年累计总收入不低于
120/260/420
亿元,三期授
予比例分别为
30%/30%/40%。激励力度加大,有利于公司激发团队的积极性。4、经营概况:消费类软包锂电需求旺盛,营收净利快速增长公司在软包电池在笔电及智能手机电池中的市场份额、产品
ASP以及生产效率和产能规模等多种因素共同提升的影响下,公司营收利润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8
至
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7.47
亿元、53.31
亿元和
69.64
亿元,2019
年、2020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12.30%和
30.63%,近五年
CAGR为
33.88%;归母净利润分别
为
2.22
亿元、4.30
亿元和
8.17
亿元,2019
年、2020
年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为
93.69%和
90.00%,近五年
CAGR高达
74.56%。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76.54
亿,同比增长
62.99%,受益于产能的快速扩充以及下
游客户需求的持续提升,营收规模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
8.14
亿元,同比增长
41.49%,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增速
低于营收规模增速,但仍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消费类锂电池产品,营收占比达
90%以上,动力类锂电收入开始逐步起量。2018
年2020
年公司消费类锂电池收入占比分别为
93.6%、97.0%和96.7%,是公司的核心产品及主要收入来。2020
年公司
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类锂电池以及其他业务销售收入分别为
67.38
亿元、0.11
亿元和
2.16
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
别为
96.7%、0.2%和
3.1%。其中消费类锂电池产品中又分为笔电类(包括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手机类和其他
消费类,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65.7%、29.0%和
2.0%。动力类锂电池主要应用于电动摩托和汽车启停系统等领域,尚处于布局阶段,未大批量量产,占比较小。2021
年动力类锂电池业务发展较快,上半年已实现收入
0.67
亿元。从主要的消费类细分业务板块来看:消费类-笔电类:2018-2020
年营收分别为
25.46
亿元、31.60
亿元和
45.77
亿元,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别同比
增长
24.11%和
44.82%。从产品价格来看,整体
ASP处于下降趋势,而笔电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
于:1)笔电类软包电池在笔电市场中的份额持续提升,公司抓住市场需求,积极扩产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
抢占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订单;2)笔电及平板电脑锂电池行业出货量不断向头部集中,公司作为排名靠前的厂
商,顺应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产品销量的明显增长。消费类-手机类:2018-2020
年营收分别为
17.87
亿元、19.05
亿元和
20.23
亿元,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别同比
增长
6.61%和
6.17%。从产品价格来看,整体
ASP亦处于下降趋势,手机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的增长动能主要来
自于销量的持续增长,具体原因:1)软包电池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公司与终端客户的合
作粘性增强,且持续导入新的客户,订单持续扩大;3)公司产能规模及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为手机类电池销
量增长奠定基础。盈利能力受益于产品竞争力以及产能规模和稼动率的持续提升呈现上升趋势。2018
至
2020
年,公司主营综合毛利
率分别为
16.91%、28.26%和
31.17%,净利率分别为
4.68%、8.10%和
11.73%,呈逐年上升趋势。毛利率上升的
主要原因:1)公司笔电及平板类电池和智能手机类电池的毛利率持续提升;2)公司产能规模及利用率不断提升,
使得单位人工成本和单位制造费用明显下降。2021
年前三季度受到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以及限电等影响,盈利能力
有所下降,毛利率下滑至
26.22%,净利率下滑至
10.63%。具体看各业务毛利率情况:消费类各细分领域业务的毛利率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均保持逐年上涨的趋势。2020
年消费类锂电池毛利率同比
提升
3.22pcts至
31.41%,其中笔电类毛利率
34.18%,同比提升
3.46pcts;手机类毛利率
25.43%,同比提升
1.09pcts;其他消费类毛利率
27.45%,同比提升
4.99pcts。毛利率的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
ASP保持稳定,而
单位成本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产能规模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而有所下降。动力类锂电池产线独立,未形成规模效应导致毛利率波动较大。2018-2020
年毛利率分别为
9.29%、-134.40%
以及-225.98%,正变为负且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1)动力类业务处于布局阶段,公司目前动力类电池主要应
用于电动摩托、汽车启停系统等领域,新产品的产品类型、容量差异较大以及小批量生产各批次良品率差异较
大;2)自
19H2
起,公司将动力类与消费类锂电池产线分开,且动力类锂电池独立产线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分
摊的固定成本较多。期间费用方面,公司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占比较高。由于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接近
70%,通
过深度绑定大客户以缩减市场开拓及推广费用,销售费用率保持在
0.5%左右的较低水平。财务费用率除
2020
年因
汇兑损益影响有较大波动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
1%左右。管理和研发费用率近几年呈现上升趋势,主因员工薪酬以
及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目前保持在
6%左右。运营周转方面,公司存货周转以及应收账款周转持续改善。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
63.3
天,较
2020
年末下降
2.4
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90.4
天,较
2020
年末下降
14.8
天。5、研发实力:核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研发投入持续加码铸就产品竞争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一支专业背景突出、行业经验丰富的核心管理团队。
公司董事长徐延铭先生从事锂电池行业超过
25
年,对锂电池行业有深刻的理解和广阔的视野,对市场发展趋势和产
品技术方向的把握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研发中心总工程师李俊义先生从事锂电池研发工作近
20
年,及时了
解跟踪行业应用和基础科研动态,准确把握下游客户的需求,使研发工作始终处于前沿。副总经理谢斌先生拥有超
过
20
年的制造管理经验,其中从事锂电池制造相关工作超过
10
年,通过对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的流程改善、设备
优化,推动公司产品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制造成本逐渐下降。董事兼副总经理林文德先生从事锂电池行业近
20
年,
负责国内外市场推广工作,对业务竞争态势和市场行情具有高度敏感性,不断扩展公司市场销售渠道,提升公司产
品的市场占有率。研发投入持续加码,研发团队不断扩大。2018-2020
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1.70
亿元、3.19
亿元和
4.06
亿元,研
发费用率分别为
3.59%、5.98%和
5.83%,整体呈增长趋势,主要系公司经营势头良好,规模持续扩张,持续加大
对研发的投入。公司研发团队亦不断扩大,从
2018
年的
889
人增长至
2021
年上半年
1736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
例为
9.83%。目前公司已取得境内专利
329
项,其中发明专利
43
项,实用新型专利
280
项,外观设计专利
6
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深耕多年,拥有丰富的核心技术储备。公司通过多年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已经掌握了覆盖电芯、
模组及
PACK等多个环节的锂离子电池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已成为行业内少数几个可充分满足全球知名客户对聚合
物软包锂离子电池性能及品质要求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公司目前取得了多达
18
种主要核心技术,如高温电池技术、
数码电池电解液技术、高能量密度电池关键材料应用技术、快充电池关键材料应用技术、STP技术、全自动异形叠
片技术、固态金属锂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电解液技术等,各类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
公司主要产品具备领先的市场竞争力,性能与国际龙头
ATL产品基本一致,属于行业第一梯队。二、消费锂电:苹果客户及手机市场份额提升望推动公司业绩增长1、传统消费锂电处于存量市场,新兴消费电子迸发增量需求全球锂电池行业受益下游电动汽车、储能等旺盛需求以及消费电子领域的持续创新,有望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锂电池相较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消费类电子产品、
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加深,市场需求大且保持快速增长。根据
GGII数据以及
MordorIntelligence统计,2019
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
227.30GWh,市场规模达到
468.50
亿美元,预计于
2025
年达到
1049.40
亿美元,2020-2025
年
CAGR预计达到
19.97%。而
2019
年全球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达到
115.80
亿美元,预计于
2025
年达到
273.30
亿美元,2020-2025
年
CAGR预计达到
20.27%。而我国锂电池市场增长呈现加速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及赛迪智库数据,2020
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
188.45
亿
只,同比增长
19.86%,2014-2020
年
CAGR达
23.59%,2021
年
1-11
月我国锂电池累计产量同比增长
25.1%至
209.24
亿只,超过去年全年产量。按电池容量来看,2020
年我国锂电池总出货量达
158.5GWh,同比增长
20.4%。锂电池根据应用领域可大致分为动力锂电、储能锂电、消费锂电。2020
年全球锂电池市场结构加快调整,根据赛迪
智库数据,动力电池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市场占比由
2019
年
46.7%提升至
2020
年的
53.7%;储能电
池需求快速增长,市场占比由
2019
年
5.1%提升至
2020
年的
6.4%;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保持稳步增长,整体市场
占比有所下滑,由
2019
年的
40.0%下滑至
2020
年
32.8%。而国内锂电池市场与全球市场结构基本一致,2020
年
中国动力锂电、消费锂电和储能锂电的市场占比分别为
59.4%、32.2%和
8.4%,动力锂电和储能锂电的下游应用需
求持续高涨,消费锂电市场占比将有所下滑。消费电子可分为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与新兴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可穿戴、消
费级无人机、VRAR设备、电子烟、智能音箱等)。传统消费电子领域逐渐进入存量市场,公司将凭借技术优势、产
品竞争力及产能扩充提升公司在细分市场的份额,从而获取稳步增长;在新兴消费电子领域,产品迭代式创新不断
催生新的增量需求,公司作为消费锂电龙头厂商,将持续受益行业的快速增长。(1)笔电及平板:WFH带动短期需求增加,存量竞争时代市场趋于集中短期受疫情影响,笔电及平板因居家办公、远程教学等需求有所增加,长期市场需求将逐渐趋于稳定。根据DigitimesResearch数据,2020
年全球笔电出货量
2.0
亿台,同比增长
26.8%,因人们在疫情期间已形成不可逆的
远程工作生活习惯,2021
年笔电市场需求有望继续增加,预计全球笔电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16.5%至
2.34
亿台,到
2024
年全球笔电出货规模将逐步回落至
2.1-2.2
亿台。平板电脑方面,根据
IDC数据,2015-2019
年因手机屏幕尺
寸不断变大以及平板换机周期长,全球平板需求逐渐下滑,2020
年全球平板因疫情短期影响,出货量同比增长
13.6%
达
1.64
亿台。2021
年上半年下游市场对平板需求持续旺盛,21H1
全球平板出货量同比增长
24.4%至
0.80
亿台,
21Q3
因上游缺料、物流问题及去年高基数,全球平板出货同比下降
9.4%至
0.42
亿台。IDC预计
2021
年全年平板
出货量将同比增长
3.4%至
1.70
亿台,实现小幅增长。从竞争格局来看,笔电市场
CR6
稳定在
90%左右,平板市场集中度逐年提升。根据
DigitimesResearch统计,
2017
年至
2020
年,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华硕及宏碁六大品牌笔电的合计出货占比保持在
90%左右,预计
2021
年这六大品牌出货份额为
89.2%,同比提升
0.6pct,其中惠普/联想/戴尔/苹果/华硕/宏碁份额分别为
26.5%/20.6%/17.5%
/8.8%/8.1%/7.7%。而平板方面,根据
IDC数据,2015-2020
年平板市场
CR5
呈现逐年上升趋
势,2020
年
CR5
达
78.5%,较
2015
年提升了
27.1pcts,其中苹果/三星/华为/联想/亚马逊分别占有
32.5%/19.1%/9.8%/8.6%/8.5%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头部品牌产品质量及技术实力的不断提高,市场集中度将进一
步提升。新款
MacBookProminiLED版外观/显示/性能大幅升级,苹果笔电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从
2021
年苹果秋季新
品发布会来看,
MacBookPro屏幕尺寸升级至
14.2/16.2
寸窄边框
MiniLED背光
XDR全面屏,呈现刘海屏外观,
极具辨识度,分辨率、亮度和对比度亦大幅提升,并支持最高
120Hz的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搭载专业级
M1
Pro/Max芯片,带来性能和续航的颠覆性提升,MacBookPro16.2/14.2
相较上代
CPU性能最高提升至
2/3.7
倍,
M1
Pro版
GPU性能最高提升至
2.5/9
倍,而
M1
Max版最高提升至
4/13
倍,ML性能最高提升至
5/11
倍,视频播
放时长较上代提升至
17/21
小时,且首次将快充应用于
Mac产品。我们认为凭借外观/显示/性能/续航方面的大幅升
级,MacBookPro系列年出货量将有望从大几百万提升至千万量级。根据
Finaria数据,2020
年全球苹果
MacBook出货量预计同比+23%至
1550
万台,而
TrendForce预测
2021
年苹果
MacBook出货量将超
1700
万台。而伴随
AppleSiliconM系列处理器持续迭代提升,Mac产品矩阵愈趋完整,以及产品效能显著提升下,我们预计苹
果
MacBook出货量未来有望突破
2000
万台。(2)智能手机:供应短缺问题有望缓解,未来将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全球智能手机已处于存量时代,市场需求回暖、供给逐步缓解带来疫情后手机市场恢复性增长。智能手机在度过
2007-2016
年行业高速成长期后进入到存量时代,2017-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呈现逐年下滑趋势,由
14.68
亿下降至
12.76
亿,CAGR为-4.56%,其中
2020
年由于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需求的负面影响,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同比下降超
7%。2021
年随着疫情控制形式趋好,下游需求得到逐步释放,21H1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
长
18.9%至
6.59
亿,而
21Q3
再因上游物料供应短缺、物流运输紧张以及国内限电等问题,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
比下降
6.7%至
3.3
亿,Q4
物料短缺有望趋于缓和,21
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较
2020
年有所回升。5G换机需求仍为全球智能手机未来增长主线。2019
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华为、小米、OPPO等国内手机厂商
率先发布
5G手机,积极推动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的
5G进程。根据
IDC数据,至
21Q3
中国
5G智能手机的出货占比
达
77%,5G终端已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而随着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在
5G手机上不断发力,尤其是
iPhone12/13
系列手机的发售,预计
2021
年全球
5G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130%至
5.87
亿,渗透率超
40%。IDC预计
2021-2023
年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受益于疫情缓解、5G手机加速渗透等因素将呈现恢复性增长,IDC预计
2021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7.4%至
13.7
亿台,2022
年和
2023
年将分别增长
3.4%。5G手机将保持双位数增
速持续增长,到
2023
年出货量将超
9
亿台,渗透率达
60%以上。竞争格局方面,21Q3
全球品牌厂商都面临供应链缺芯少料的压力,而苹果以强大的供应链管控能力以及新款
iPhone13
更佳的市场策略,取得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在高端市场中占比的提升。根据
IDC数据计算,21Q3
苹果市占
15.2%居第二,同比提升
3.4pcts;三星市占
20.8%居第一,同比下降
1.9pcts;小米市占
13.4%居
第三,同比基本持平。从前三季度来看,苹果与国内
OVM等品牌市占率均有所提升,整体市场集中度有所强化。(3)新兴消费电子:可穿戴/VRAR/无人机等新兴产品带来需求持续增长动力尽管传统消费电子终端增长逐步放缓,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创新,以
TWS耳机、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
ARVR设备以及无人机等新兴消费电子产品不断涌现,且发展速度迅猛,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持续增长带来动力。具体来看:TWS耳机:2020
年全球
TWS总出货量增长
118.5%至
5.2
亿副,其中白牌
TWS出货量
3
亿副,约占
60%市
场份额;品牌
TWS出货量
2.2
亿副,市占
42.3%。随着手机厂商对可穿戴设备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产品性能
及技术的持续迭代,TWS耳机的市场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速。根据
EVTank预测,到
2025
年全球
TWS出货量
将增长至
13.4
亿副,CAGR达
20.8%,其中品牌
TWS出货量达
12.4
亿副,CAGR高达
40.1%,市场份额将
超
90%。智能手表及手环:伴随着运动管理、健康检测等创新功能的加入,智能手表及手环的目标群体不断扩大,市场
需求有望持续提升。根据
CCSInsights数据及预测,2020
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长
19%达
1.15
亿部,
智能手环同比增长
28%至
0.78
亿部,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智能手表及手环出货量将分别提升至
2.58
亿部和
1.30
亿部,CAGR分别达
17.5%和
10.8%。ARVR:2020
年行业总体出货量增长较为显著,市场反响持续升温,VR已进入产业化放量增长阶段。根据
VR陀螺研究院数据显示,VR头显
2021
年全球出货量已突破千万量级,达到
1110
万台,同比提升
72%,预计到
2024
年年出货量将达
6000
万台,CAGR为
75.5%,硬件市场规模将达
1400
亿元。而
AR眼镜目前仍以
B端
市场为主,C端市场尚处起步阶段,未出现爆款的
C端产品,全球出货规模较小。根据
VR陀螺院预测,2021
年全球
AR眼镜出货量达
57
万台,同比增长
42.5%,预计到
2022
年全球出货量将达百万量级,此后将呈现爆
发式增长。无人机:无人机可分为军用和民用,其中民用无人机又可分为工业级和消费级。目前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军事
侦察、环境监测、航空测绘、电力巡检、农林信息化以及个人航拍等领域,是欧美日以及新兴国家的发展重点。
根据
MordorIntelligence数据及预测,2020
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达
338.6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市场将高
速增长至
740.1
亿美元。CAGR达
22.4%。2、公司:竞争格局趋好,扩充产能积极承接苹果/三星等份额从整体格局来看,国内龙头厂商在消费类软包电池中替代日韩厂商的市场份额具有较大潜力。根据
EVTank统计,
2020
年全球小软包锂电池市场中,ATL以
25.9%份额居于第一,公司以
4.4%份额居第四,而排名靠前的日韩厂商
如三星
SDI、LG化学和村田(2017
年收购了索尼的锂电池业务)的市场份额合计
19.2%。从近几年主流消费锂电
厂商的份额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三星
SDI业务发展呈现颓势,从
2018
年
15.1%下降至
2020
年的
13.0%,预计
2021
年其市占率将进一步下滑至
9.4%;LGChem则由
2018
年的
14.4%下降至
2020
年的
11.9%;ATL份额从
18
年的
31%提升至
20
年
36%以上,提升明显且有望维持稳定;公司伴随着产能不断扩张和客户拓展,市场份额从
18
年的
8.5%提升
20
年
11.9%,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公司替代日韩厂商的市场空间较大,未来有望将进一步提升。海外电池厂商发展重点纷纷转向动力锂电,逐步退出消费锂电。目前公司作为全球消费类聚合物软包锂电池主要供
应商之一,在国际上主要与
ATL、三星
SDI、LGChem、松下开展竞争,在国内主要与比亚迪锂电池、欣旺达、亿
纬锂能、鹏辉能源等竞争。而三星
SDI,LGChem、松下等均逐渐放慢发展甚至退出消费锂电领域,战略重心均转
移至动力领域:三星
SDI:2020
年开始生产锂电池,2003
年开发出当时最高容量的圆柱电池,并于
2010
年达到全球消费锂电
市占率第一,23%份额,并连续保持五年第一,而
2016-2017
年三星
Note7
爆炸事件后,其市占率显著下滑。
2020
年三星
SDI锂电池在笔电及平板中出货量排全球第四,手机中排全球第二。而近年三星
SDI大举进军动力
和储能电池领域,2020
年其在韩国、中国、欧洲、美国等地的产能合计接近
30GWh,2021
年随着其匈牙利电
池厂的逐步投产,其动力电池产能将达
40GWh,配套宝马、大众、戴姆勒等车企,预计
2023
年其总产能将扩
充至
62GWh。LGChem:1997
年开始研发锂电池,是最早一批锂电池企业,早期顺利进入惠普、诺基亚等龙头供应链,但
2005
年因供给苹果笔电的电池出现质量问题而遭召回,品牌受损,错失智能手机爆发期,且
LGChem产品定
位高端圆柱电池,因圆柱电池下游应用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导致其战略失误,在消费锂电市场份额不断下
滑。2020
年
LGChem锂电池在笔电及平板中出货量排全球第三,手机中排全球第三。目前
LGChem战略重
心放在动力领域,2020
年其动力锂电产能达
120GWh,规划到
2023
年和
2025
年产能将分别达到
260GWh和
430GWh。松下:1994
年研发出锂离子充电电池,并开始生产圆柱、方形电池,率先占领消费锂电市场。2000
年后消费
电子定制化需求显著提升,但松下因主要对内供货以及缺乏灵活性的经营风格,市场份额被逐渐稀释。2010
年
又因忽视软包电池技术的开发而进一步丧失市场地位。2021
年
3
月松下宣布将欧洲两座消费电池工厂出售,转
而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预计在欧洲挪威新建一座产能约
38GWh动力电池工厂。目前松下在日美中共拥有
7
个
动力电池工厂,预计到
2025
年总产能规模达
160GWh。从笔电及平板锂电池和手机锂电池等细分市场来看,行业集中度普遍较高,少数知名厂商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
根据
TechnoSystemsResearch数据,2020
年全球笔电及平板锂电池出货量前五的厂商分别是
ATL、珠海冠宇、
LGChem、三星
SDI以及比亚迪锂电池,市场份额分别为
34.44%、23.67%、15.37%、7.27%以及
4.67%,CR5
约为
85%。笔电和平板市场集中度较高,少数知名品牌商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公司笔电及平板锂电池出货量全
球排名第二,仅次于
ATL。而在笔电细分市场,公司市场份额已超过
30%,居于全球第一。而手机锂电池行业
2020
年全球出货量前五的厂商分别是
ATL、三星
SDI、LGChem、比亚迪、珠海冠宇,市场份额分别为
37.96%、
11.12%、9.85%、9.31%以及
7.00%,CR5
约为
75%。公司手机锂电池份额居于第五,提升潜力较大。从公司下游客户来看,笔电方面,公司长期与惠普、联想、戴尔、华硕、宏碁、微软、亚马逊等全球知名笔电品牌
提供锂电池产品,并建立了稳定持续的合作关系。尽管目前公司在笔电领域已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公司笔电类
锂电业务仍具成长性,理由:1)公司持续加强
PACK封装能力建设,未来在下游现有客户中
PACK自供比例将持
续提升;2)公司
2021Q3
成功进入苹果
MacBook供应链,目前公司给苹果预备产能较大,预计
22
年迎来全面放
量增长,成为公司笔电业务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智能手机方面,目前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主流手机品牌供应链,成为华为、荣耀、OPPO、小米、摩托罗拉、中兴
等全球知名手机企业的供应商,但公司的手机市占率仍低,未来具有较大成长性,理由:1)安卓客户结构调整,华
为受限后,公司加大对荣耀、小米、OPPO等现有客户的供应;2)苹果、三星、vivo等新客户逐步导入,预计
22-
23
年迎来放量增长;3)公司电芯产品性能优异,公司目前正大力扩张手机锂电产能,将有效解决前期的产能瓶颈,
有望快速提升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中的份额。其他领域方面,公司已与大疆、BOSE、Meta(前
Facebook)等无人机、智能穿戴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
VRAR领域公司亦有布局,目前公司是
OculusQuest2
电池的主力供应商。三、动力及储能锂电:行业澎湃发展,产能加速扩充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1、动力领域:汽车电动化大趋势,动力锂电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汽车电动化路线可分为
5
类:12V轻混(MicroHybrid)、48V中混(MidHybrid)、全混动(FullHybrid
)、插
电混动(Plug-inHybrid)和纯电动(BEV)。从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路径来看,最早是由
12V启停系统替换传统铅酸
电池开始,逐步向
48V中混,再向全混动和插电混动发展,最后再走向纯电动的发展路径。12V系统中仍大量使用铅酸电池,锂电池替代空间较大。12V电池系统主要作用是冷启动,同时满足车中低功率设
备的用电需求。目前
12V系统中铅酸电池因其技术成熟、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仍有大量使用,但其倍率性能一
般、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短(一般
2-3
年需要更换一次,而锂电池寿命一般在
10
年以上)且产品本身不环保,这
使得锂电池有望在
12V系统中逐步对其进行替代。相比之下,48V系统是电动化路线中性价比最高的。从系统结构上来看,48V系统是在
12V启停系统的基础上仅增
加了
DC/DC转换器和
BSG电机,其中
48V电池通过
DC/DC转换器给
12V供电,智能启停等功能仍有原
12V系统
完成,而电动助力、制动能力回收等功能则需要更高功率支撑,故由
48V锂电池供电。从节油率和成本增加两方面
来看,48V系统在增加
5000
元左右的成本(其中电池的成本大概在
2000
元左右),即实现了
20%左右的节油率水
平(降低
1%油耗对应成本
250
元),明显优于
12V系统的
2000
左右成本对应
5%节油率以及中混/深混/插电式系统
万元级的价格。目前全球汽车电动化进程正加速由轻混向中混,再逐渐向全混动和纯电动发展,中长期
48V中混及
BEV汽车的渗透率望持续提升。根据
IHSMarkit数据及预测,2020
年全球
12V轻混+48V中混+BEV市场份额合计占
71%,其中
12V轻混市占率约为
62%,48V中混
4%,BEV5%,而燃油车的占比仅为
26%,较
19
年下降
9pcts。IHSMarkit预计到
2027
年全球燃油车份额将大幅萎缩至
2%以下,而
12V轻混+48V中混+BEV合计份额将提升至
82%,其中
48V中混、BEV分别提升至
40%和
22%。国内
48V系统渗透仍低,潜在市场空间广阔。根据
wind数据,我国国内近几年普混电动车占总体乘用车产量的比
重呈现上升趋势,但渗透率仍低,2020
年仅为
1.2%。相比日本、欧洲及全球水平,2020
年普混汽车渗透率分别为
35%、12.1%和
4.4%,其中
48V系统渗透率为
11%、5.4%和
1.3%,均远高于国内水平。而根据工信部和中国汽车
工程协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来看,2025
年、2030
年和
2035
年我国国内混动新车的占比要分别达到
50%、75%和
100%。由此可以看出
48V系统未来在国内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根据
IHS及高工产研预测,到
2025
年全球及中国搭载
48V系统的轻混汽车销量将增长至
1050
万辆和
450
万辆,20-25
年
CAGR分别达
84.6%和
68.6%,则
48V系统锂电市场规模有望分别达到
185
亿元和
79
亿元,CAGR分别为
79.2%和
62.4%。BEV为最大的动力锂电下游应用市场,全球旺盛需求带动销量持续高涨。根据
EVTank数据预测,尽管
2020
年全
球汽车供应链受到疫情冲击,但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仍达
331.0
万辆,同比增长
35.1%,预计到
2025
年全球新
能源汽车总销量达
1800
万辆,2020-2025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40.3%。长期来看,到
203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
量将以复合增长率
17.3%增长至
4000
万辆。而在国内相关产业政策的大力扶持与消费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新能源
汽车产销规模迅速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由
7.9
万辆和
7.5
万辆增长至
130.8
万辆和
132.1
万辆,CAGR分别高达
59.65%和
61.30%。电动摩托车呈现加速增长态势,锂电池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渗透率持续提升。根据
EVTank数据及预测,2020
年
我国电动两轮车总产量达
4834
万辆,同比增长
27.2%,其中锂电两轮车占比达
23.5%,相比
2019
年提升
7.3pcts。
2020
年我国两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达
10.7GWh,同比增长
91.1%。EVTank预测到
2025
年我国两轮车用锂电池需
求量将达
45.9GWh,CAGR高达
33.8%。2、储能领域:“双碳”背景下,市场需求望保持高速增长“双碳”背景下政策持续利好,储能市场需求旺盛。根据
GGII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达
175
亿元,
同比增长
35%,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
16.2GWh,同比增长
70.5%;全球储能电池需求规模达
26.7GWh,同比增长
51.7%。随着政策对新型储能支持力度加大、电力市场商业化机制建立、储能商业模式清晰、锂电池成本的持续下
降。2021
上半年储能锂电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
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
18.2GWh,同比增
长
80.2%,其中中国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为
11.1GWh,同比增长
101.8%。这主要得益于:1)各地发电集团积极
响应政策,可再生能源配置锂电储能项目急剧增多;2)欧美家庭储能市场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3)欧美
MW级
集中式风光电站储能配套加速,刺激国内储能大幅出口;4)国内通讯运营商不断释放锂电池需求。全球及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未来五年
CAGR分别超
60%和
70%,市场总规模将超
1700
亿美元。根据
GGII对产业
链的调研,2021
年以来储能锂电池企业普遍进入订单爆满、产能不足与计划大幅扩产的状态。与此同时,政策层明
确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并提出
2025
年
30GW的装机量目标。此外,电力市场化改革正深入推进,有利于储能商业
模式真正形成。GGII预计
2025
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
180GWh,5
年
CAGR超
60%,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1500
亿元。2025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
416GWh,未来
5
年
CAGR约为
72.8%,根据前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妊娠期生殖器疱疹的健康宣教
- 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护理
- JJF(陕) 013-2019 微量总有机碳分析仪校准规范
- 《解读自由基》课件
- 北师大版不等式课件
- 大班级风采展示活动策划计划
- 掺混肥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充换电站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割灌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课程研究小组的组织与管理计划
- 往来冲账合同范例
- 工装垫资合同范例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计算题巩固(含答案)
- 2022年四川省眉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专项训练题试卷(3)含答案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导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土木工程CAD-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 2024年医院法律法规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法律意识
- 种植槟榔合作合同模板
- 医药销售培训课程
- 中小学生冬季安全教育课件考核试卷
-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