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资料_第1页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资料_第2页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资料_第3页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资料_第4页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九世紀浪漫主義文學一、概述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流行于欧洲、而后波及美洲的文艺思潮。浪漫主義文學產生的背景法國大革命催生的社會思潮以及革命后人们启蒙理想的破灭与对现实的不满的產物;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残酷现实;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德國古典哲學和空想社會主義為歐美浪漫主義文學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經歷了歷史的發展過程,它是以往浪漫主義手法的集大成,其直接渊源,有18世纪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德国的“狂飙突进”文学与法国卢梭的作品等。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思想内容特征:強調創作的絕對自由,反對古典主義的清規戒律,要求突破文學描繪現實的範圍;从人道主义、民主主义或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制度,表述对人民的同情,设计理想社会的图景;酷愛描寫中世紀和以往的歷史,宣传个性解放,反对文明对人性的束缚、压迫。偏重於描寫自然風光,厭惡資本主義文明和現實,標舉盧梭“回歸自然”的主張。艺术特征:強調個人感情的自由抒發,有強烈的主觀性;浪漫派對各種藝術形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對民間文學的重視以及詩體長篇小說的創造;浪漫主義文學慣用對比和誇張,使用非凡的題材和離奇的情節,塑造超凡人物形象,重視丑的美學價值,大力提倡想像;憂鬱感傷的情調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以勒內為代表的“世紀病”是最集中的表現。二、各國浪漫主義文學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源地(開始于18世紀90年代)背景:政治經濟落後、資產階級的軟弱以及唯心主義哲學的盛行,決定了德國早期浪漫主義文學具有濃厚的唯心主義色彩、宗教色彩、哲學色彩和神秘怪誕色彩,写夜、死亡、遁世的作品居多;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浪漫派(耶拿派)史雷格尔兄弟(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人)创办《雅典娜神殿》宣传与古典主义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与艺术无目的论;追求宗教的神秘感和象征感。诺瓦利斯(耶拿派创作上的主要代表)代表作是《夜的颂歌》:怀念死去的未婚妻,幻想在夜、在死亡后与之结合,是耶拿派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狄克贡献主要在改写中世纪民间故事和创立童话体小说方面;代表作是《金发的爱克贝尔特》。中期浪漫派(海德堡派)——重视发掘、搜集中世纪以来的民间文学阿尔尼姆与布伦塔诺:合编民歌集《儿童的神奇号角》格林兄弟:合编《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成为典范的童话作品。晚期浪漫派(开始向现实主义文学过渡)霍夫曼善于用荒诞离奇的形象与情节揭露现实的丑恶代表作是《小查克斯》海涅(19世纪德国最重要的诗人)創作發展第一阶段(1797年至1830年)《歌集》以讴歌自然与爱情为主;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与民歌风格。《哈尔茨山》等散文游记:标志诗人的创作向革命民主主义、向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发展。第二阶段(1831年至1848年)《论浪漫派》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揭露德国普鲁士的封建统治、教会的虚伪反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庸俗,表述盼望革命的心情和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理想;艺术上写实与幻想交织,叙事与抒情结合,出色运用讽刺手法。《时代的诗》是政治抒情诗集,诗歌形式优美。第三阶段(1848年至1856年)《罗曼采罗》取材于东西方许多国家的历史、神话传说、宗教等,形式瑰丽。英国(最早出現浪漫主義文學的國家之一)英國的浪漫主义文学最典型,积极浪漫主义力量强大,与民族民主斗争紧密结合。兩個發展階段第一代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是“湖畔派”诗人華茲華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理论与创作的开路者,“桂冠詩人”)樂於且善於描寫大自然,同時也描寫同大自然息息相關的平凡人和他們的生活。詩歌“六大優點”(柯勒律治總結)語言極度純粹思想感情明智而強烈每個詩行、詩節都既有獨到之處又有力量完全忠實于自然界中的形象沉思中包含同情,深刻而精緻的思想里帶著感傷想像力豐富與柯勒律治共同出版《抒情歌謠集》最著名的詩:《坎伯蘭的老乞丐》《我們共七個》《艾麗絲·菲爾》《寫於早春的詩句》《丁登寺賦》等《抒情歌谣集•序言》诗必须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诗歌要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使用淳朴有力的民间语言;重视想象与灵感,发掘人的内心世界。诗歌主要表现大自然与宗法农村生活,名篇有《丁登寺》、《不朽颂》、《孤独的收割女》、《序曲》等。柯勒律治诗歌喜用异国题材与怪诞情节,擅长渲染奇幻神秘的浪漫气氛,语言绚丽而富于音乐性代表作是《古舟子咏》骚塞(“湖畔派”三诗人之一)“湖畔派”三詩人對大自然的歌詠成為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重要特色之一。第二代浪漫主义(将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拜倫(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作家之一)《恰尔德·哈洛爾德游记》思想內容:表述反暴政反侵略、追求自由、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主题。两个主人公的形象:哈洛尔德——上流社会的叛逆者,孤独高傲、悲观忧郁、冷漠的漂泊者,首次塑造的“拜伦式的英雄”;抒情主人公“我”——目光犀利的批评家、热爱生活、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艺术上主观抒情占主导地位,广泛运用对比手法,出色描绘自然景色。“東方故事詩”:《異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盜》《萊拉》《柯林斯之圍》《巴裡西納》拜倫式英雄在歐洲廣大民主階層中引起廣泛的共鳴故事詩令人耳目一新的獨創性受到讀者狂熱的歡迎《唐·璜》这部长达16000余行的诗体小说以其博大的思想容量和独特的艺术成就登上了欧洲浪漫主义诗歌的顶峰。人物形象唐·璜:是一张白纸,作者用“人类感觉的永恒色彩”在上面涂抹出“人性图画”(雪莱语)。天真纯洁热情、富于人性、酷爱自由;意志薄弱,随波逐流。思想内容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特别是“神圣同盟”国的黑暗丑恶进行揭露讽刺:揭露讽刺时代特征:封建专制的暴虐、社会道德的虚伪、拜金主义的丑恶;揭露讽刺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金融资本的罪恶;揭露讽刺不合理的婚姻以及上流社会夫妇之间的互相欺骗现象。充满对正义事物的爱、对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对被压迫者的战斗号召;对生与死等诸多问题的哲理性思考。艺术特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一方面写奇人奇事奇境,另一方面用现实主义手法如实描绘社会生活画面与历史事件;艺术手法丰富:叙事、抒情、议论、讽刺巧妙结合。拜倫現象是19世紀西方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體現了那個時代的激情,代表了它的才智、深思、狂暴和力量。拜倫的叛逆性格決定了他在思想上是現存制度的反對者,其思想核心是自由和正義。拜倫創作了包括抒情詩、駁論詩、諷刺詩、故事詩、詩劇、長篇敘事詩等在內的大量作品。拜倫藝術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強烈的主觀抒情性和鮮明的政治傾向性。雪莱(“天才的预言家”)代表作是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通过普罗米修斯因暴君朱比特奴役人类而与之斗争、失败之后不屈服、朱比特最终被冥王推翻的故事肯定革命的必然性与胜利的前景,表述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艺术上气势宏大,想象丰富,抒情色彩浓。其他作品:長詩《伊斯蘭的起義》、《西風頌》《云》《致雲雀》等。濟慈擅长写自然景色与事物外表,富于立体感、色彩感、浪漫气息名作有《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颂》等。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小说描写苏格兰、英国与欧洲他国中古的历史,兼具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因素——情节曲折惊险,正面主人公理想化,但真实精确地描写各时代的生活情况。代表作是《艾凡赫》。法国法国资产阶级和封建势的激烈斗争,决定了法国浪漫主义具有更为鲜明的政治色彩。兩個發展階段早期(1830年之前)夏多布里昂(法国“浪漫主义的教父”)代表作是《阿达拉》:通过阿达拉与夏克达的爱情悲剧表现世俗爱情与宗教的矛盾,夸大宗教的力量;名作还有《勒内》: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斯塔尔夫人(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著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的理论著作《论文学》与《论德国》。小说《黛尔芬》和《柯丽娜》写女性不美满的的婚姻和戏剧性经历,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探讨妇女问题的作品。贝朗瑞(杰出的“歌谣诗人”)早期诗歌咏唱青春、美酒、爱情,后期诗歌紧密结合现实政治,表述反复辟的主题。名作有《意弗托国王》、《法兰西的好国民》《高卢人和法兰克人》。拉马丁诗风轻灵、飘逸、朦胧;代表作是《沉思集》:歌咏消逝的爱情、宗教、孤独、死亡等。维尼诗歌抒发悲观、孤独、绝望情绪,富于哲理性;代表作是《命运集》与《古今诗稿》。后期(1830年之后)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和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創作階段第一时期(1802——1826)第一部詩集《頌歌與民謠集》《銅柱頌》第二时期(1826——1851)戲劇《克伦威尔·序言》:提出美丑对照原则,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书与理论纲领。《欧那尼》:首演成功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彻底战胜古典主义。詩歌:《东方集》《秋叶集》《微明之歌》《心声集》《光与影》小說《巴黎圣母院》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教会的罪恶、黑暗:浮罗洛副主教:是教会的罪恶、黑暗的化身,也是教會的罪恶、黑暗的牺牲品。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封建专制(国王、官府、法庭)的罪恶、黑暗;歌颂下层人的善良与人道精神:爱斯梅拉达:真善美的化身,作者理想的人性美的象征;喀西莫多:善良、真诚、勇敢,爱憎分明;流浪汉与乞丐的群体形象:友爱、互助、舍己为人歌颂爱与仁慈的力量:喀西莫多的性格转变。《克洛德·洛》第三时期(1851——1870)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出发揭露社会罪恶——“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冉·阿让:被剥削、压迫的工人的形象;芳汀:命运悲惨的女工;珂赛特:受虐待的童工。宣传爱与仁慈的力量:冉·阿让:灵魂的沉沦-灵魂的得救-灵魂的升华沙威:冷酷的官府鹰犬-被感化产生思想矛盾而自杀。歌颂人民起义,塑造共和主义英雄的形象《海上劳工》《笑面人》诗歌:《惩罚集》《静观集》《历代传说》第四时期(1870——1885)小說:《九三年》——说明“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诗歌:《做祖父的艺术》、《历代传说》(第二、三卷)雨果开创了浪漫主义戏剧,在法国戏剧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詩歌方面他开拓了诗歌领域,用诗歌抒情、写景、咏史、叙事、讽刺、论战、表述哲理等;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艺术画面五光十色;他的诗歌富于激情,风格豪放阔大;他将对照原则用于诗歌创作,效果强烈;他的诗歌语言丰富多彩,善于使用同位语隐喻。雨果最主要的创作成就是小说(藝術特色)以史诗的规模再现社会生活;运用对照手法表达主题;写人叙事富于传奇性;成功塑造下层人的形象,写人注重心理描写。大仲马(法國浪漫派的驍將,世界通俗小說的典範作家)以创作历史小说而著称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發展和完善了通俗小說的創作。代表作《三个火枪手》(以歷史事件為題材的小說中最為成功的一部)《基督山伯爵》使大仲馬成為那個時代最流行的小說家之一作品成為世界通俗小說的典範作品作品的藝術特點代表了優秀通俗小說的成就情節曲折,安排合理光怪陸離,熔於一爐結構完整,一氣呵成善寫對話,戲劇性強形象鮮明,個性突出乔治•桑小说富于理想、浪漫色彩;著名作品有社会小说《康素爱萝》、《安吉堡的磨工》、田园小说《魔沼》、《小法岱特》等。缪塞诗歌名作是《四夜组诗》;自传体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塑造了“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的形象;戏剧方面亦有成就;被称为“法国的莎士比亚”。俄國俄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形成于1812年卫国战争——1825年十二月党人起义的背景下,以反专制、争自由为主旋律。茹科夫斯基(俄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诗歌着重描写内心生活、梦幻世界、对自然的感受,也常取材于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诗风矜持、感伤、朦胧、神秘;莱蒙托夫抒情诗名作有《诗人之死》、《别了,满目创痍的俄罗斯》、《祖国》、《帆》等;叙事诗名作有《恶魔》、《童僧》等;小说《当代英雄》是代表作,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塑造了文学史上第二个“多余人”毕巧林的形象,有独特的艺术结构,开了俄国小说心理描写的先河。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民族文学与文学语言的建立者,“俄羅斯詩歌的太陽”)創作階段早期(1799——1820)皇村中学时期:世界观的形成、艺术上的探索时期抒情诗:多以青春、友谊、爱情、欢乐、大自然为主题彼得堡时期:思想、创作开始成熟的时期政治抒情诗:以谴责暴政、歌颂自由为主题(《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普柳斯科娃》)童话故事诗:《鲁丝兰与柳德米拉》南方流放时期(1820——1824):浪漫主义创作的鼎盛时期政治抒情诗:《短剑》《囚徒》《致大海》叙事诗“南方组诗”:包括《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奇萨拉伊的喷泉》和《茨冈》;充满叛逆精神、浪漫主义色彩,人物性格鲜明,感情激越;代表作是《茨冈》:描述贵族青年阿乐哥与上流社会的冲突和与以真妃儿为代表的茨冈人的冲突;标志着普希金的窗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过渡。米哈伊洛夫斯克时期(1824——1826):确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时期抒情诗:《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戏剧:《鲍里斯·戈东诺夫》,是俄国第一部真正的历史悲剧二十年代后期抒情诗:《致西伯利亚的囚徒》《阿里昂》叙事诗《波尔塔瓦》三十年代:现实主义创作最成熟的时期,创作大丰收时期(“波尔金诺的秋天”)完成《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人物形象奥涅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集中体现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青年性格的形象:贵族社会造就的纨绔子弟;受进步的时代思想的影响,成为“多余人”(第一个“多余人”形象):用怀疑、不满、批判的眼光看待现实;希望找到有意义的新生活,但缺乏目标,摆脱不了旧生活的影响,一事无成。“多余人”:19世纪30年代以后俄国文学中出现的一类贵族青年的形象,他们受过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现实,但贵族生活方式使他们灵魂空虚,无所作为,成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的“多余人”。普希金开创了俄国文学写“多余人”形象的传统。“多餘人”人物系列是19世紀俄羅斯文學獨有的成就,同時也是19世紀俄羅斯文學的最高成就之一。达吉雅娜——体现作者审美和道德理想的优美形象:纯朴、善良、真诚等优秀品质来源于人民的影响,是“俄罗斯的灵魂”;接受了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满旧生活,热烈追求新生活;在旧道德桎梏下屈从命运。艺术特色最顯著的藝術特色是它的抒情性,作品始終貫穿著詩人自己的形象,貫穿著“作者的聲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有机结合:真实生动地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大量运用抒情插笔。诗体小说的形式;完整匀称的结构;“奥涅金诗节”。《别尔金小说集》:《驿站长》中的维林是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小人物”;四个小悲剧诗歌:童话诗、叙事诗、抒情诗普希金詩歌藝術的主要特色真誠自然、樸素而優雅簡潔和獨特的音韻美在情調和風格上表現出一種明朗的憂鬱,一種“深刻而又明朗的悲哀”东欧和匈牙利东欧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反对异族奴役与封建专制、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