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1页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2页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3页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4页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课件【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学习目标

[课标标准]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以及城镇化的利弊。CONTENTS目录城镇化01城镇化的地域差异02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31.对照世界地图,看一看世界城市分布与夜间灯光分布是否一致。基本上一致书P452.世界上有的区域夜间灯光闪耀,有的区域夜间则一片漆黑。夜间灯光分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书P45答:世界城市和人口分布不均匀,一般而言,城市夜间灯光明亮,农村的夜间灯光暗淡或者无灯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灯光明亮,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地区灯光暗淡或者无灯光。城镇化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

1987年,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近些年,陆家嘴房价均价飙到了每平米8万元左右,有些地段甚至每平米20万元。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城市人口的变化读图分析上海市的城市化特点探究探究对照上述几幅图,归纳总结上海市城市发展出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一、城镇化1.概念: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概念理解:1.概念: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城镇化人口在空间上集聚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第三产业逐渐转移2.表现:1.概念: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一、城镇化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④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⑤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发生

显著变化。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一、城镇化3.动力: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提供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推力”“拉力”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城市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利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的压力大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镇,工业是城镇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工业城镇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繁荣的城镇,服务业相对发达。服务业活动一在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你主导驱动力有所不同,在城镇化刚起步阶段,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为城镇发展提供市场,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最基本的动力。查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异同。相同点,改革开放政策不同点,珠江三角洲是侨乡投资带来经济发展,毗邻港澳与港澳经济互动,港澳的产业转移。长江三角洲城市间的协调合作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工业革命之前:城镇发展极为缓慢工业革命之后:城镇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现代社会:世界级大都市→城市群→大都市带例如:上海、香港、伦敦、巴黎城镇化的时间差异世界大都市带的分布: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都市带、欧洲西北部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北美五大湖沿岸大都市带、我国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一)发达国家的城镇化①城镇化水平高,大多在75%以上,有些国家甚至高达90%;②人口高度集中,出现城市群、城市带;③高质量的人居环境,城镇绿化率较高;④城镇历史文化得到很好保护。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区分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1、先看图例2、注意箭头指向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以英国城市化进程为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时间19~20世纪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70~8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表现成因图解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乡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堵;郊区基础设施的完善人口迁往更远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农村和小城镇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人口迁回市区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逆城市化的原因①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贵;交通、住房、就业压力大;生活质量差等②乡村和小城镇:环境优美;地价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城乡间交通运输的通达度提高)注意: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结果: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出现“城市空洞化”(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但近半个多世纪以上升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问题:虚假城市化,过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落后。巴西、阿根廷,拉丁美洲(南美洲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情况(亚洲(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还比较低,但近半个多世纪以上升速度快。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很不平衡。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国家多分布在亚洲和非洲问题:虚假城市化,过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落后。巴西、阿根廷,拉丁美洲(南美洲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情况(亚洲28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三)我国的城市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意义:

一、扩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二、拉动了生产与消费三、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是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四、提高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异同项目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不同点起步时间早晚目前速度较慢较快城市人口比重较大较小所处阶段后期初期、中期城市化表现逆城市化城市发展不合理(巴西—虚假城市化,印度—滞后城市化)相同点城市化进程中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城市化问题总结:项目特点城镇化速度快,呈加快趋势城镇化动力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动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口流动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首要问题。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城镇化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利影响:城镇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各种经济活动,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城镇功能日益增强,为人们生产,生活,娱乐的中心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导致人居环境质量普遍下降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给城市就业和配套服务造成很大压力。引发了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高居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不利影响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镇化有助于推动区域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会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1城镇人口集中,方便对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也可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居住环境2城镇的就业机会众多,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随着城镇化的进展,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受教育水平的差别不断缩小,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增强区域社会和谐3城镇化的意义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使地形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产生“热岛效应”形成城市风,扩大污染范围水文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使水系十分紊乱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容易因水体富营养化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生产,生活污染,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脆弱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居民就业方式景观特征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信息、交通文化、观念转变为农业用地第一产业城市建设用地第二、三产业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低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高欠发达发达受教育程度低,整体文化素质低受教育程度高,整体文化素质高利>弊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措施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措施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间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音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教堂,甚至影响人们的健康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绿化隔离带点击输入正文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措施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人口集聚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紧张,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失业率高,城市问题突出,如贫困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就业困难,造成贫困,犯罪率高,社会治安混乱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综合上述问题,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一)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三)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四)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卫星城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有较完善设施的城镇,与大城市有便捷交通联系,为分散大城市的职能,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读我国中部某中等城市1987年和2017年城区面积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推测该城市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有()①城市数量的增加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城市人口增加④出现城市群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图中没有显示城市数量的增加,①错误;1987年至2017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正确;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③正确;图中只有一个城市,没有出现城市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