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1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2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3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4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及答案(名师系列)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1、小泽听到妈妈说姐姐在上次全国英语大赛中获奖的消息以后.认为平时自己与姐姐的英语成绩差不多,因此自己在这次英语大赛中也能获奖。那么影响小泽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

A.替代性经验

B.言语信息

C.情感状态

D.成败经验

【答案】:A

2、张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了一个钟表模型,通过对三个指针的操作,帮助小学生很快理解了“时、分、秒”的概念,这体现的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

3、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答案】:B

4、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答案】:B

5、小刚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后来就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行为。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塑造

【答案】:B

6、教师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工厂、博物馆、社区等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称为()。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课堂教学

D.探究教学

【答案】:A

7、明确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绘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夸父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答案】:C

8、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之中,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

A.高效教学?

B.因材施教?

C.教师主导?

D.集体活动

【答案】:B

9、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因材施教,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长期性

B.示范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

【答案】:D

10、()是目前学校教学中最常用、最基本的传统教学方法。

A.讲授法

B.讨论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答案】:A

11、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答案】:D

12、某老师正在讲“对偶”修辞,发现一个学生烧废纸,灵机一动,写出:“划火柴,烧废纸,影响课堂纪律”,要求学生对下联。学生经过思考写道:“掏钢笔,写保证,遵守学校规章。”这种处理问题方式,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创造性

C.长期性

D.复杂性

【答案】:B

13、()不属于智力的群体差异表现。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水平差异

【答案】:D

1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A

15、教师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这是调动学生的()。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常规思维

D.逻辑思维

【答案】:A

16、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为()。

A.课堂凝聚力

B.课堂管理

C.课堂控制

D.课堂气氛

【答案】:B

17、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

A.布卢姆

B.奥苏伯尔

C.杜威

D.布鲁纳

【答案】:A

18、对小学生而言,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于重点内容上,并促进理解和记忆,对教材中的重点部分应进行()

A.摘录和画线

B.分析和写标题

C.分析和列提纲

D.做笔记

【答案】:A

19、学校领导通过随堂听课的方式,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这属于()。

A.参与式观察

B.非参与式观察

C.实验室中的观察

D.间接观察

【答案】:B

20、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答案】:A

2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答案】:A

22、修车的工人把修车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技术,应用到新的修车过程中。这属于()。

A.顺应性迁移

B.高路迁移

C.低路迁移

D.重组性迁移

【答案】:B

2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体现了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A.选择

B.传播

C.传承

D.创新

【答案】:A

24、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主要是()

A.强调形成性评价

B.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C.考试方式的改革

D.让学生自主学习

【答案】:B

25、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D

26、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B

27、个别小学生出现打架、偷窃和撒谎等行为属于()。

A.情绪冲动

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

D.行为障碍

【答案】:D

28、陈述性知识掌握的高级形式是()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

D.命题学习

【答案】:D

29、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属于下列选项中()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

A.校长办公室

B.教务处

C.总务处

D.政教处

【答案】:A

30、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原则,这里的“纲”指的是()

A.教学原则

B.课程计划

C.教学计划

D.课程标准

【答案】:D

31、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答案】:C

32、学生为了自己在班级中的成绩排名而努力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认知性动机

D.交往性动机

【答案】:B

33、“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指的是小学教育的()。

A.义务性

B.全面性

C.法制性

D.全民性

【答案】:B

3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答案】:A

3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是()。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答案】:A

36、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叫作()

A.知觉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答案】:C

37、对一个过分害怕猫的学生,为让他不怕猫,可以先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然后让他靠近笼中的猫;最后让他摸猫、抱起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一种()行为改变法。

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系统脱敏法

D.肯定性训练

【答案】:C

38、优秀运动员的成功,往往要追溯到启蒙教练的培养。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答案】:B

39、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用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答案】:A

40、关于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高智力必有高创造力

B.高创造力者智力一定不低

C.低智力也能产生高创造力

D.创造力与智力无关

【答案】:B

41、以下不属于生活指导的内容的是()

A.品德指导

B.学习指导

C.安全与法规指导

D.个别教育指导

【答案】:D

42、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的原因是()。

A.个人天赋

B.社会分工

C.国家性质

D.教育水平

【答案】:B

43、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的出血点,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用纸巾盖上伤口,电话通知家长

B.用冷毛巾敷伤口,并立即送医院

C.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绑上消炎纱布

D.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并注意保暖

【答案】:C

44、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答案】:A

45、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答案】:A

46、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维持班级秩序

B.形成良好班风

C.锻炼学生能力

D.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答案】:D

47、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A.发散思维

B.推测与假设

C.好奇心

D.独立性

【答案】:A

4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