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学习(岳阳-张松波)课件_第1页
发展心理学学习(岳阳-张松波)课件_第2页
发展心理学学习(岳阳-张松波)课件_第3页
发展心理学学习(岳阳-张松波)课件_第4页
发展心理学学习(岳阳-张松波)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

人类精神的危机21世纪为什么是“精神疾病”世纪?世界范围,各类精神障碍发病率可达到17%至20%。中国精神疾病发病率在15%左右。

我国现有重症精神病患者1600万,超过1亿人有各种心理问题。精神病院床位和执业医师的数量与之的比值却只有1:121和1:842全球每天自杀人数:2750人中国:822人欧洲:447人美国:192人德国:32人日本:93人韩国:32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欲望的危机她的衣橱中挂着5000件裙子她的鞋柜有3000双鞋

一次购物就花了500万美元菲律宾前总统夫人-伊美尔人类战争的危机:人类各种危机的根源在哪?是人心。人类的行为皆由心理驱动心理可以诞生善良心理可以驱动罪恶人类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才好?西方的心理学家将中国作为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1988年1月75个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宣言:“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传统中国哲学的任务不在于增加实际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思想流派:儒、道、佛蒙培元先生提出,中国哲学的儒、道、佛三家都把心灵问题作为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来对待,并且建立了各自的心灵哲学。儒家文化心理修养的五个层次圣人贤人君子士小人儒家心理学的内容健康的心理完整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完整的人格仁爱孝悌快乐忠诚宁静勤学宽容诚信内省责任立志图强儒家心理学的内容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分支越来越多,主干却看不清楚。西方心理学是从西方文化的母体中降生的,西方文化是“向外的”“理性的”,构成了心理学的“原罪”。著名心理学家如荣格、马斯洛等,都曾吸取过东方文化的丰富营养。

中国传统文化将为心理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个少年,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为什么要学习发展心理学?家庭教育的悲剧李天一是家庭教育之溺爱的悲剧药家鑫父母对他教育过于苛刻,打骂、关地下室、皮鞭等暴力方式,严重压抑孩子的童趣和兴趣,每日除了弹琴就是弹琴,让其生活十分无趣,以至于药家鑫产生了“想杀掉父亲”的思想学习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掌握孩子心理、学习的规律,做优秀的父母:发展心理学让你学会教育下一代!发展心理学让你学会塑造完美人格抵御人生各种挫折与风险!发展心理学让你更好地关心父母!……本章重要内容一览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个主要流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艾里克森、班杜拉、柯尔伯格各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了解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规律、典型特征,可以帮我们判断什么情况属于正常,什么情况属于异常。二、不同年龄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因地制宜”,不同年龄段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三、为我们日常生活提供理论参考。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的种系发展: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动物心理开始的标志2.心里的种族发展:人类心理的历史发展3.个体心理发展:个体生命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人与动物的区别:科学上已知有30个小孩是被野兽抚养长大,其中20个为猛兽所抚育:5个是熊、1个是豹、14个是狼人格与人性是在人类社会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离开社会环境,人只具有兽性,而非人性。(一)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在各种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中进行2.社会性:低级心理机能-----社会文化----高级心理机能(维果茨基)潜意识----前意识----意识(弗洛伊德)3.活动性: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起决定作用(皮亚杰)内化:外部活动---内化---内部智力活动(列昂节夫)(三)基本理论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2.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两个发展加速期:婴幼儿期、少年期3.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力4.关键期问题(前已叙述)心理发展动因:遗传与环境之争争论的议题: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究竟是什么?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二因素论高尔顿华生社会学习理论:班都拉(新行为主义)一、观察学习二、替代性强化言语、社会行为、道德、价值观均通过社会学习得来。社会文化因素决定论:维果茨基(苏联)低级心理机能

动物和人共有高级心理机能

人类特有历史、文化语言维果茨基的教育理念:1.最近发展区理论:现有能力---超出的能力

稍微超前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2.最佳学习期限理论:任何学习都有关键期抓住—事半功倍错过---事倍功半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心理发展建构说:智慧是最高形式的适应图式---处理环境信息的心理组织(前意识,人格)1、心理发展观个人(主体)环境(客体)动作(构建)影响这一过程是适应,它的本质即达成平衡,这种适应促成了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建构说具体讨论建构的过程: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同化---环境信息内化到认知结构并改变图式的过程顺应---改变图式以适应环境的过程平衡---主体与环境的平衡4、心理发展阶段说1)心理发展4阶段(认知):记住名称、时间、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岁)初步了解环境前运算阶段(2~6岁)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未守恒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守恒---思维可逆---可逻辑运算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抽象思维---假设演绎推理感知运动阶段(0~2岁)9~12个月逐渐建立客体永恒,抓和吸吮为主要手段前运算阶段(2~6、7岁)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的不可逆性、未掌握守恒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获得了守恒、也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但仍需要具体事物支持,才能较好思考。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来解决抽象问题。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

八阶段理论根据个体不同时期的心理发展危机,划分阶段:婴儿前期(0~2)信任vs怀疑(安全感黄金期培养希望品质)婴儿后期(2~4)自主vs羞耻(意志品质)幼儿期(4~7)主动vs内疚(目标品质)童年期(7~12)勤奋vs自卑(能力品质)青少年期(12~18)角色同一vs角色混乱(诚实品质)成年早期(18~25)亲密vs孤独(爱)成年中期(25~50)繁衍vs停滞(关心)成年后期(50以后)完善vs失望(智慧)如何获得安全感家长不说三句话:羞辱孩子的话不说降低孩子自我价值的话不说让孩子感到恐惧的话不说“我说不行就不行!”

“再不听话打你了!”

“妈妈不要你了!”“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安全感缺失的影响:过度关照人倾向会造成内在自我的干枯

爱侣会因感受到近乎窒息的关爱而逃离。

形成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

强迫症的眼里只有恐惧、抑郁者的眼里只有不好、在焦虑症眼里只有担忧人格障碍

用儿童的方式争取他人的关爱,时刻紧张的,突然愤怒,突然伤感,突然躁狂;时刻怀疑;会不停的评估被抛弃的危险。安全感的具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那就是平静、自由与力量心理发展的动力内动力---自生长自构建的心理动力外动力---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负面影响可持续终身刻板印象敏感期的概念发展心理学发展简史:《一个婴儿的传略》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思想,及儿童教育需求第二部分:各个阶段心理发展主要介绍:1、婴儿期(0~3岁)2、幼儿期(3~6岁)3、童年期(7~12岁)4、青春期(13-18)5.青年期(18-35)5、中年期(35-60)6、老年期(60-)婴儿期大脑的可塑性婴儿的学习言语的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大脑的可塑性和可修复性剥夺动物早期经验会使神经系统发育停滞,永久伤害。5岁前,大脑的功能区域有替代性。刺激婴儿身体与神经可促进大脑发育。母爱剥夺实验华生VS哈洛华生:孩子对爱的需求来源于对食物的需求。哈洛:母爱源自“舒适性触摸”1、受到惊吓,小猴子跑向绒布妈妈,小猴子会拥抱、亲密绒布妈妈;找不到绒布妈妈,小猴子就吓得蹲在地上,团成一团,战栗、吃手指、摇摆……

3、小猴子和代理妈妈分别三十天,当被送回到代理妈妈身边时,绒布妈妈养育的孩子会飞快地扑向绒布妈妈,拥抱、亲热、高兴……,铁丝妈妈代理的孩子,只会找个角落蹲下来,冷漠。铁丝妈妈的小孩:

1、冷漠、呆滞,类似于自闭儿童行为。

2、所有的公猴子都失去了寻偶和交配能力,未能有下一代。

3、有18个母猴子自愿“结婚”了,有18个母猴子“强迫结婚了”。

4、这36个猴子“结婚”的猴子,仅有20只生了小猴子。

5、这20只生了小孩子的、铁丝妈妈养大的母猴子,有个极其笨拙地喂自己的孩子,有7个对自己的孩子视而不见,毫不理睬,有8个殴打、虐待自己的孩子,还有4个竟然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绒布妈妈养大的孩子基本上都正常地生活了……

二战期间许多美国育婴堂里婴儿的死亡率达到40%以上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食物匮乏,而是因为保育员缺乏所导致的对婴儿的拥抱和爱抚不够,许多婴儿每天被喂完奶后就扔在婴儿床里无人理睬。这个实验的结论是:母爱,缘于舒适性接触、摇动、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婴儿的学习:模仿是婴儿天生的学习能力,具有普遍性。条件反射是婴儿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婴儿言语的发展:3岁掌握全部母语发音,词汇1000,掌握语法规则。2岁左右开始说复合句,与成人的交往是学习语言的动力和必要条件。先天潜能与后天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婴儿个性及社会性发展婴儿的成长包括人格形成与社会化发展。巴斯婴儿气质分类:情绪性---愤怒、悲伤、恐惧活动性---积极探索、乐于游戏冲动性---反映强烈、极易冲动社交性---主动与人交流婴儿的气质可以由环境塑造,以适应环境婴儿微笑的发展:自发性微笑---无选择社会微笑---有选择性微笑婴儿哭泣的发展:自发性哭泣---应答性哭泣---主动操作性哭泣(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婴儿的分离焦虑:离开母亲,遭遇陌生人(环境)下的惊恐反应

哭泣、悲伤无人理睬、希望破灭、情感淡漠无可奈何,亲近陌生人分离焦虑可影响婴儿智力、个性、社会适应

婴儿依恋的发展:无差别社会反应---喜欢所有人有差别社会反应---偏爱熟悉人特殊情感联络阶段---对母亲依恋互惠关系----理解、接受母亲暂时离开依恋分类:安全型---接受母亲离开,陌生人近来(积极型)回避型---母亲在不在场无所谓(消极依恋)反抗型---无安全感,反抗母亲离开和安抚(消极型)依恋的意义:“依恋人”是指孩子在饥饿和困乏时最想见到的人。依恋现象与孩子的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依恋感越重。依恋人在孩子10岁离开或去世,孩子的心理依恋会丧失。新的抚养人出现,也难以建立。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后妈总是不如亲妈亲近的原因。没有形成依恋关系的后果:性格更容易出现冷漠、拒绝他人、残酷无情、神经质现象。说明了为什么那些遭遇抛弃的孤儿,往往容易出现自卑、冷漠、无情等负面的性格特征。朱元璋的性格分析:年少时朱重八目睹亲人一个个死去,旱灾、蝗灾联翩而至,做过和尚,讨过饭,这么多的苦难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造成了朱元璋成年后的性格:自卑、冷酷、无情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胡惟庸案,历时10年,杀人3万,以通敌罪处死左右丞相,将已退休的开国功臣李善长一家70余口处死。蓝玉被封凉国公,战功赫赫,朱元璋担心皇太孙势孤力单,处死蓝玉,1个半月杀人1.5万。到71岁朱元璋死,功臣宿将几乎被他杀光了。依恋的价值:影响人格,个体内部工作基本模式,安全依恋型的孩子成年会高自尊,有信任持久的人际关系。幼儿期的心理发展3——6岁为幼儿期1、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和最佳教育途径游戏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1)促进认知社会发展2)愉悦的精神寄托3)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力4)培养健全人格5)增强体质幼儿期认知发展1、记忆的发展幼儿记忆特点:无意识记忆为主形象记忆为主机械记忆为主记忆策略形成策略的发展:从无到有---从不自觉到自觉运用的策略:5岁前无---可指导---10岁主动运用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段:国学大师季羡林: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要无愧于这样的光荣使命,不光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也要让孩子从小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杨振宁: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上初中时,经过一个半暑假,杨振宁先生就能背整部《孟子》。我之所以怀疑O.Laporte的奇偶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的心得有关。

2、思维的发展幼儿期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获得提问类型(3岁)是什么——(4-5岁)为什么?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处于萌芽状态自我中心现象: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从对方立场考虑对方观点。3、言语发展幼儿期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独白语与连贯语的发展是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3-5岁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社会性发展1.幼儿个性的发展个性与生俱有,但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塑性2.幼儿自尊的发展自尊是最值得重视的情绪体验,高自尊---自信高自尊---对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强低自尊---产生压抑、焦虑、人际交往困难3.影响自尊的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关爱不溺爱、严格不严酷、民主不专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高自尊伙伴关系:同伴友谊、被集体接纳---高自尊第一反抗期---获得行动上的自由幼儿3、4岁时出现想脱离对母亲的依赖、“我自己来”经历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可以在成人后获得更多的自主性童年期心理发展:学习童年的年龄范围:7~12岁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学会学习比学到知识更重要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世界---内化与人格---心理发展童年期认知发展1、童年期记忆发展记忆策略:复述、组织、归类、系统化、加工2、童年期思维发展1)思维基本特点质变过程: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10岁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转折期2)思维形式的发展概括能力:外部特征的概括---本质属性概括词语概念:推理能力:3)新思维的发展掌握守恒脱自我中心童年期社会性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师长应提供儿童良好自我评价的社会支持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学习成绩、攻击、人际关系。家庭教育对自控力的影响:宽松民主的教育---抗拒诱惑溺爱惩罚的教育---剥夺自控能力童年期道德的发展情感的发展:移情共鸣—内疚羞愧—情感丰富道德认知发展: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道德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合作、分享、帮助)攻击行为:伤害意识经常受欺负的后果:抑郁、孤独、逃学、犯罪……受欺负的危害:具有不安全依恋历史的儿童比其他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欺负行为。受欺负会损害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欺负者可能感到羞耻,把自己看成是失败者;经常受欺负通常会导致儿童情绪抑郁、焦虑。欺负行为也容易使施暴者产生攻击型人格特点,形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影响人际关系,易被群体排斥。家长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一次次以暴制暴,会不断强化孩子的暴力意识和倾向。童年期同伴交往:是集体归宿感的心理需要。促进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巧。利于自我概念发展。父母应该珍重适宜的伙伴关系。友谊的发展:童年期友谊奠定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第一阶段: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二阶段:单向帮助关系第三阶段:双向帮助关系第四阶段:亲密持久的共享关系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第一任老师亲子关系、婚姻关系质量深刻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父母对儿童控制的变化父母控制:6岁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后青春期心理发展(12-16岁)青春期=危机期、困难期心理发展的矛盾:身心发展失去平衡,自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实际水平之间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间的矛盾。心理闭锁与开放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青春期认知发展:记忆的广度达到一生顶峰,记忆发展达全盛时期。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束缚,假设演绎推理及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第二次飞跃强烈关注自己外貌、风度;重视自己的能力及学习成绩;关心自己的个性;强烈的自尊心(挫折感与满足感均强烈)。情绪的变化:消极情绪较多、情绪不稳定。烦恼多,孤独感、压抑感增强。青春期的自我中心特点:独特自我:将自我情绪、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假想观众:制造“想象”中的观众,将自己作为焦点两个逆反期比较:第一逆反期:3岁,“长大感”,要求行为自由,反抗父母控制。第二逆反期:10—15岁,“成人感”,要求人格独立,精神行为自由,反抗控制。同:争取独立自主权青春期是一生发展的鼎盛时期对外在环境作用非常敏感青春期心理社会问题:网络成瘾—焦虑、低自尊、抑郁少年更易成瘾。青春期精神分裂:原因:遗传易感性;消极情绪长期积累;生活事件诱因。“在心理问题或者障碍的孩子中,真正由父母带来治疗的,仅占需要治疗的也许十分之一都不到。”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已经达到了10%至12%孩子的一些日常行为往往是患病的前兆,常见发病有多动症、孤独症、抽动症、情绪障碍等。性格决定命运,7岁以前是人格健全形成的重要时期青春期精神分裂表现: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的“不协调”

15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莎莎,记录自己的感受:“我仍然听到了声音,它们如黑云,可怕的黑云围绕着我,使我对自己失去信心……”

还有孩子说过,“我总是听到他们在骂我,我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连洗澡时他们也在窗户那儿说我”。机场刺母案的精神分裂患者汪某,在日本留学期间曾搬离学校,住高级公寓,是因为“一直觉得有人追杀,在高档公寓感觉安全一点,不会被下毒”。这些都超出合理想象的范围。全国有4亿儿童,却只有200位儿童精神科大夫。如果家庭、社区能及时心理干预,那“很多孩子都不用住院”

自杀:青年期的心理发展:18-35岁思维能力发展到人生高峰青年期的重要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主体我”对“客体我”进行分析、评价、认同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概念我这个人怎么样?----自我评价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理想经过自我接纳与自我排斥,自我重新统一,形成统一感;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发生冲突,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机。解决同一感危机方式:马西亚同一性确立:体验危机,选择适合自己目标,达到成熟的自我认同同一性延续:处危机中,正在探索,未作出选择同一性封闭:由权威对未来生活做出选择同一性混乱:没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无追求目标青年期的任务:了解自己、确定自己的职业和理想,建立稳固的自我同一性,并终身动态发展。如何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受社会背景,文化影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受榜样的影响受重大社会事件、生活事件的影响道德的发展:前习俗水平---通过后果来判断行为习俗水平------以社会规范制度为准则后习俗水平---道德标准内化,遇到矛盾可按伦理原则自我选择,良心取向、道德认知超越法律法规。中年期的心理发展:35-60岁

多角色、多任务、经历更年期(第二次青春)中年转换期:破“旧”立“新”重建价值观、信念中年人任务:教育子女、照顾父母、维持家庭和谐中年期思维:现实性、灵活性、智慧性,辩证思维进一步发展。创造力的发展: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高峰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在中年、老年期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中年期的智力发展:特殊智力学说(卡特尔)液态智力---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获得的智力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能整合道德、价值、目的和思想,是个体与环境作用的结果。尊奉者水平---按社会规则办事公平水平------规则内化,确立理想,能自我反省自主水平------高度容忍各种矛盾与冲突整合水平------积极解决冲突与矛盾,学会放弃论语:三十而立(尊奉者水平),四十而不惑(公平水平),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自主者水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整合水平)。中年期人格特点:人格结构相对稳定人格成熟---内省、心理防御机制成熟、为人处世圆通性别角色趋整合---男女同化适应环境的控制理论:初级控制:人类通过改造环境以控制环境次级控制:人类通过改造自己以适应环境初级控制---指向外部世界---西方文化次级控制---指向内部世界---东方文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次级控制水平和策略不断丰富与宽广。自杀高发年龄:15-34岁

精神病高发年龄:集中在20岁至30岁

心理也存在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老年期的心理发展:60岁起心理衰老的原因:疏离学说---老年人与社会脱节,社会活动减少,人际交流减少适应学说---增加人际交往可减少不安、增加个人自信与自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子女“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

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