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_第1页
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_第2页
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_第3页
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_第4页
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法制史复习提纲第一章更商的法律制度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的特点第一,国家法律中的刑法起源于战争,所谓刑起于兵”;第二,中国法律的起源有礼法结合的特点;第三,中国法律的起源有宗法统治的特点;第四,中国法律的起源有民族融合的特征;第五,中国法律自诞生之日起,就沦为统治者实施专制统治的工具;第六,中国法律的产生具有由裁判到立法”的特点;第七,中国法律的起源有早熟性。第二节夏代的法律制度一、夭讨”、夭罚”的神权政治法律观二、禹刑:更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所谓禹刑”,便是夏朝法律的总称。三、司法制度:夏朝已经设立了中央最高的司法官,即大理”。而地方司法官则称士”基层法官称为蒙士”。从中央到地方的司法审判工作就由他们掌管和控制。夏台”是夏朝中央监狱的名称。一、主要法律形式:1誓。这是商朝君主在战争前发布的誓言和命令,源于夏朝,商朝进一步发展;2刑书。商有乱政,而作汤刑。”茹令、文告。二、民事法规:1所有权制度(土地、奴隶;2焙姻家庭制度。一夫多妻(多妾、月#(ying嫁;3继承制度。兄终弟及与父死子及一一西周的嫡长子继承制三、司法制度(一司法体制商王享有最高的司法权,决定国家大事,王命就是法律。商朝的司寇是中央最高司法机构,但司寇对重大案件的判决还必须经过商王的批准。司寇下面的审判官称为正“、史”基层司法官称为士”和蒙士”。(二审判制度和原则:商朝的重要案件一般先由史和正审理,大司寇复审,三公再审,实行三级审理制,最后还要报请商王批准。商朝对于疑难案件的审理,表现出审慎的态度。在审判过程中,商朝很注重证据,有犯意而无证据者无罪。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直接对司法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三监狱制度:商承复制,监狱还是被称为圜土”。第二章西周的法律制度第一节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所谓宗法制度,是指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家族制度与国家政权相结合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其宗旨在于维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统治和家天下,其特征就是族权与政权的合一。宗法制的原则就是小宗服从大宗,核心问题是大宗与小宗的划分。在全体贵族内部,整个国家的上上下下形成了以周王为中心,由血缘亲疏的众诸侯国竞相拱卫的等级森严的体制,使政权得到族权和神权的配合。亲亲"、尊尊”的原则在这里得以严格、完美地体现,并构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也形成了周礼的根本原则。第二节主要法律形式(《吕刑》及礼刑关系(一《吕刑》:周穆王时期,司寇吕侯受命制刑,称为《吕刑》(《甫刑》,以明德慎罚”为指导思想,现于《尚书》中存其一篇。1、赎刑2、刑罚世轻世重3、唯良折狱、哀敬折狱(二九刑”周宥乱政,而作九刑。“尤刑”是指九种刑罚,即除墨、鼻心刖、宫、大辟五刑之外,再加鞭、扑、流、赎四刑。(三礼开।J关系:礼刑皆为周法部分,目的皆是为了规范和调整人们的行为。礼所不容,刑所禁止;合乎于礼,刑所不禁。(一蜡姻关系:1蜡姻的形式。西周延续前朝的传统,也实行形式上的"夫一妻制”⑵昏姻的成立。西周已经确立了蜡姻成立的两个原则。其一,同姓不焙”。其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焙还需经过一系列烦琐的程序,这就是著名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仪式。3焙姻的解除。在西周时期,七出“和土不去”是有关离焙方面的基本规定。所谓七出”也称七去”是丈夫离弃妻子的七条法定理由,岂不去”则是离蜡的限制条件。但奴隶主一般多妾,法律上也给予认可。(二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男女也是不平等的,根本原则就是男尊女即,夫为妻纲。和宗法制度相适应,西周时期亲属关系有宗亲、族亲和外亲的区分。西周的家庭关系,主要是父权家长制。西周的继承制度是围绕宗桃继承这一核心展开的。第四节司法制度:五听:一辞听,二色听,气听,四耳听,五目听。第三章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第一节成文法公布一一叔向(一公布成文法的活动(鼎乃国家权力的象征1郑国。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遭晋国大夫叔向抨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公元前501年,郑国大夫邓析又著《竹刑》,本无法律效应,后经国家认可,才具法律效应。2公元前513年,晋国大臣赵鞅、荀寅铸刑鼎”遭到孔子的反对。(二公布成文法引起的主要论争公布成文法属史无前例的大事,引起了时人的论争。其实质是新旧两种势力之间的争斗。从秘密发到公开法,标志着封建法制的开端。(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P45(封建法制、成文法、中华法系、封建法律的滥觞。第二节《法经》内容特征一一魏相李悝(一《法经》的主要内容一一诸法合体、以刑为主”,《法经》有六篇:《盗法》,公、私财产;《贼法》,政权安全和人身安全;《囚法》,审判、断狱;《捕法》,追捕罪犯;《杂法》,有关处罚狡诈、越城、赌博、贪污、淫乱;《具法》,定罪量刑的通例与原则,相当于现在的总则。(二《法经》的特点:1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2《法经》体现了重刑主义精神;3维护封建的等级特权。(三《法经》白^历史地位:P47《法经》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在我国法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标着古代的的立法技术已走向成熟成为后世立法的滥觞;2、有利于司法的统一,便于司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和定罪量刑;3、有利于立法的系统化,避免重复和抵悟;4、将实体法和程序法大致区分开来,有利于客观规律指导法律实践活动;5、有利于法律文献的整理、修订、解释和研究。第四章秦代的法律制度第一节刑罚体制:死刑、肉刑、劳役刑(1、城旦、舂:男、女,5年;2、鬼薪、白粲:男、女,3年;3、司寇、作如司寇:男、女,2年;4、罚作、复作:男、女,3月到1年。、迁刑、耻辱刑、财产刑。第二节司法诉讼制度一、司法机关:(一皇帝掌握最高司法权;(二中央司法机关:廷尉。九卿之一,是秦朝的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和最高司法官,其职责是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和地方不能审理的重大案件,以及审核、平决各郡的疑难案件;丞相。最高行政长官,因而有时也负责审理皇帝交办的案件;御史大夫。该职是丞相之副,除职掌群臣奏章和下达皇帝诏令之外,还负责监察和亲理诏狱。(三地方司法机关:秦朝地方分郡、县两级,实行司法与行政合一,由长官郡守、县令负责司法审判。郡设决曹掾具体负责司法审判。县的县丞除协助县令处理文书、仓库事务外,还协助县令办理狱讼案件。二、诉讼制度(一诉讼的提出:1官吏的纠举。类似于近现代的公诉;2举发。类似于现代的自诉(公室告:控告主体对其家庭以外的人所犯的杀伤人、偷窃财物之类行为所提出的控告;非公室告:控告主体对其家庭内部的犯罪行为向官府提出的的控告,官府不予受(二案件的审理:1双方当事人到庭;2讯问;3调查与勘验;4判决与再审三、监察制度秦朝的中央监察机关为御史台。秦在地方还设有监御史。这是由中央派往地方执行监察任务的官吏,其主要职责是对所在郡的官吏实行纠察,并参与治理刑狱。秦朝开创了中国监察制度的先河,其监察制度虽然不完善,监察机关及其职能尚不全面,且不是专职白^监察机构,但是,由御史监察百官的制度历朝都予以承袭,其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第五章汉代的法律制度第一节汉律的儒家一是直接确立一些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律制度,如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恤刑制度等这些制度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用以改造旧律;二是春秋决狱”三是引经注律。后两项措施是汉代法律儒家化的主要途径。第二节对诸侯的限制推恩令、左官律第三节文景改革1、堤萦上书,文帝废肉刑;2、明确规定刑期;3、宫刑改为替代性;4、废除收孥相坐律令及诽谤罪等。第四节刑法原则1亲亲得相首匿”指在一定范围的亲属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以互相包庇、隐匿犯罪行为而免除或减轻刑罚;2上请原则。上请,又称先请,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官僚贵族犯罪后,司法机关不得擅自拘决,而需奏请皇帝裁决,是贵族官僚享有的一项法律特权;3数最以重者论;4尊老怜幼。第五节法律形式汉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春秋》经、品、法律注释著作。律,是封建国家制定颁行的成文法典和单行法律。令,是根据时事需要随时颁布的单行法规。科,是针对某种事类的单行科罪条文,是对律令的具体诠释或补充。比,又称决事比,即可以用来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春秋》经,相当于宪法。品,对律、令的具体化。法律注释著作,郑玄章旬第六节司法制度(亲亲得相守隐一一唐,同居相为隐、主要司法机关(一中央司法机关: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对疑难、重大案件有最后裁决权。廷尉是最高司法机关,其长官也叫廷尉。(二地方司法机关:汉朝地方仍实行行政兼理司法的体制。二、诉讼与审判制度:(一告劾。告劾”即起诉;(二审判。汉朝的审判又称为鞫狱”忆复审:1乞鞫”;2奏澈”是汉朝疑狱逐级上报复审的制度;(四录囚:是指上级司法机关或皇帝亲自审录囚犯,发现冤狱即时平反的一项制度;(五秋冬行刑;(六大赦。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第一节法律形式:律、令、格、式。格:相当于科,是律的补充。式:行政法规性质。第二节多个第一”。1、曹魏《新律》(曹操把《汉律》的其律"改为刑名”首次冠于律首”。2、曹魏《新律》首次将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议勤、议宾制度写进法律。3、《晋律》(魏文帝命贾充作是当时唯一颁行全国的法典,也是这一时期影响最大的法典。第一次把以往属于礼”的五服制”新衰、齐衰、大功、小功、缠麻引入法典,并一直沿用至明清。4、《北齐律》是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成就最高的、对隋唐法典影响最直接的一部法典。首次将危害封建统治秩序的重大犯罪归为重罪十条”至隋修改的十恶”并一直沿用至明清。5、北齐后主天统五年,废除宫刑。6、至北朝后期,形成了以死、流、徒、鞭、杖五种刑罚为主刑的封建刑罚体系经隋唐修改形成了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制。7、至北齐,廷尉正式更名为大理寺,中央统治机构有一省制向三省制转变。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第一节隋代灭亡问题(法律方面《开皇律》的立法成就:完善律典体例;确立封建制五刑;确立十恶制度;完善官贵特权制度。隋《开皇律》是一部承上启下的重要的法典。直接影响唐律的制定,并通过唐律对东亚律典产生影响。隋中后期法制的破坏。1、表现:制定严法酷令,恢复严刑峻罚,执法任情,滥杀无辜;2、原因分析:统治政策的调整;统治者猜忌心态;统治者推行暴政。第二节唐代的法律体系律以正刑定罪”是刑法典。令以设范立制”是国家重要制度的规定。格以禁违止邪”是皇帝制诏的汇集。中唐以后有格后敕。式以轨物程事”是令的实施细则。制敕是皇帝针对具体事务的命令。第三节(《永徽律疏》《唐律疏议》共12篇:名例、卫禁、职制、户焙、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捕亡、断狱。名例律是关于刑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制定的规定,相当于刑法总则。从卫禁至断狱是关于某方面犯罪及刑罚的规定,相当于刑法分则。(一五刑:笞杖徒流死;(二十恶:唐律规定的这十种严重犯罪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严重侵害皇权的犯罪,如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第二类是危害家族伦理道德秩序的犯罪如恶逆、不孝、不睦、内乱等;第三类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如不道等。对这三类犯罪,唐律中不仅规定了最严厉的刑罚,而且规定,凡犯十恶”者,不得享有法律规定的八议”等减免刑罚的特权。(三八议”、请、减、赎、当等一系列维护封建贵族官僚特权的规。(四主要的刑法适用原则1区分公罪与私罪;2老幼废疾减免刑罚

3同居相隐不为罪。(与亲亲得相首匿比较:1、扩大到旁系亲属;2、扩大到同居亲属;3、尊长可以为即幼隐瞒;4、部曲和奴婢可以为主人隐瞒;5、小功、缠麻等隐瞒也可以适当减轻处罚,如照常人减三等。4自首减免刑罚;5共犯区分首从。6再犯、累犯加重;7数罪并发以重者论。8疑罪以赎论;9涉外案件的处理原则。唐律将在中国的外国人称为化外人”。10类推原则。第四节唐律的特点及历史地位和影响特点:1、以刑为主,诸法合体;2、以礼制律、礼法合一;3、科条简要、刑罚适中4、立法技术空前发展。历史地位和影响:(一唐朝法律是后世立法的楷模,唐朝法律影响了后世的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清,其中对五代和两宋的影响尤大;(二唐朝法制是中华法系的核心,唐朝法制影响了东亚的朝鲜、日本、越南、硫球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对朝鲜、日本的影响较大。从此形成中华法系,而唐法是其母法、核心。第五节唐代的主要司法制度一、司法机关(一中央司法机关:1(一中央司法机关:1大理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2开1J部,中央最高司法机行政机关。3御史台,中央最高监察机关。(二地方司法机构:唐朝地方设州、县两级政权机构,实行行政与司法合一的制度。唐初为加强对京畿地区的控制,在京城长安设立京兆府二、诉讼审判制度(一诉讼制度:1诉讼的提起。告诉、告发和举劾三种方式;2诉讼程序及直诉;3对告诉权的限制。唐律对告诉权的限制有两类:第一,根据同居相为隐不为罪”原则,家族内部不得告发。第二,十岁以下八十岁以上及笃疾者,以及狱中的罪犯,除谋叛以上重罪及侵犯自己利益的犯罪外,一般不得告发他人犯罪。(二案件的审判:1回避制度。2证据与拷讯。3判决。4上诉制度。(三刑罚的执行及监狱管理:1死刑复奏制度与秋冬行刑。2其他刑罚的执行。3监狱的设置及管理。三、监察制度:(一御史台制度,唐朝御史台是独立于一般行政机关之外,对中央和地方百官进行监察的专门机构,下设三院:台院、殿院、察院;(二谏官制度,除了御史台以外,唐朝还有一种由谏官行使的,针对皇帝和决策机关的自下而上的监督,这就是谏官制度。第八章第一节宋辽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