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1
概述定义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概述定义2定义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累计肾脏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风属多基因遗传,少数(1%左右)由酶缺陷引起的。继发性者可由肾功能不全致尿酸排泄减少、血液病致组织细胞核内核酸分解及使用利尿药物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等多种原因引起。定义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3流行病学目前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全美约有830万痛风患者。痛风患者增多的原因主要与促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增加,以及饮食习惯改变,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使用增多有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上升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是导致近年来痛风和(或)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到相对平稳阶段,饮食结构基本上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引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疾病以及药物因素则可能是导致痛风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流行病学目前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全美约有830万4高危险因素遗传与肥胖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药物诱发维生素B12、胰岛素、青霉素、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抗痨药、环孢菌素A创伤与手术外伤、烧伤、外科手术等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高危险因素遗传与肥胖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5环境因素酒精摄入与痛风的相关性发生通风的风险依酒的种类而异。啤酒风险最高,远高于烈性酒。适度的饮用葡萄酒不会增加通风发生的风险。饮食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的相关性血清尿酸盐水平随肉类和海鲜摄入增多而升高,随奶类的摄入增加而降低。海鲜摄入分布在男性痛风发生的风险增加51%,肉类则增加41%。然而燕麦及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豌豆、蘑菇、扁豆、菠菜、花菜等)不会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每天喝一次货一次以上的牛奶,或至少隔天喝一次酸奶者血清尿酸盐水平较低。环境因素酒精摄入与痛风的相关性发生通风的风险依酒的种类而异。6发病机制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a.内源性体内氨基酸、磷酸核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产生——80%b.外源性从富含核蛋白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20%发病机制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7尿酸的排泄外源性尿酸肾脏排泄600mg/日内源性尿酸80%20%每天产生750mg尿酸池(1200mg)肠内分解200mg/日进入尿酸池60%参与代谢(每天排泄约500~1000mg)2/31/3尿酸的排泄外源性尿酸肾脏排泄600mg/日内源性尿酸80%28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球腔内,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9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存在高尿酸血症男性血尿酸浓度>420umol/L(7.0mg/dl),女性血尿酸浓度>357umol/L(6.0mg/dl)。当血液中尿酸的饱和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指标,但有高尿酸血症不等于就是痛风。而且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少数患者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高嘌呤饮食可引起血尿酸浓度的增高,但高嘌呤饮食并非是痛风的原发病因,却常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存在10临床特征3个阶段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间歇期症状(发作间期或间歇期痛风)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通常有明显的痛风石。基本模式以急性发作的剧痛性关节炎起病。首发通常累及多个关节,全身症状轻微。随后,发作可累及多个关节,伴发热。发作时间不一,但均为自限性。随时间推移,无症状间歇期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最终无法缓解,这将导致慢性关节炎,并逐渐致残,是有急性加重。临床特征3个阶段1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指血清尿酸盐水平升高,但未发生痛风(表现为关节炎或尿酸盐性肾结石)。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生无症状,但向急性痛风转变的趋势随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二增加。当痛风性关节炎首发或发生尿酸性肾结石时,提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结束。10%40%的痛风患者在首次关节炎发作前有过一次或多次肾绞痛发作。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指血清尿酸盐水平升高,但未发生痛风(表现为1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男性首次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通常在4060岁,女性则在60岁之后。25岁前发作须注意某些特殊类型的痛风,如某种特异性酶的缺乏导致嘌呤产生显著增多、遗传性肾病或使用环孢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男性首次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通常在4060岁13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特征起病急骤,夜间多发发展快,12h达高峰明显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85%90%的首发累及单关节最常见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其余常见受累关节依次为足背、踝关节、足跟、膝关节、腕关节、手指和肘关节。急性痛风主要累及下肢,最终可发展到四肢及任何关节缓解后症状消失,无后遗症,进入间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特征14间歇发作期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更长累及多关节严重程度更高X线可改变12.5%90%的患者关节滑液中可检出单钠尿酸盐晶体。间歇发作期发作次数增多15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对诊断的价值不高尤其是皮肤表面发红,虽对痛风诊断无特异性,但高度提示晶体性炎症。一线药物秋水仙碱和小剂量NSAIDs缓解后症状消失,无后遗症,进入间歇期然而燕麦及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豌豆、蘑菇、扁豆、菠菜、花菜等)不会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最常见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其余常见受累关节依次为足背、踝关节、足跟、膝关节、腕关节、手指和肘关节。强调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累计肾脏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强调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重视并积极治疗合并的疾病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作为痛风处理的重要部分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对不能确诊的炎性关节炎,均推荐在其滑液中常规找尿酸盐结晶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间歇期痛风痛风性关节炎间隔发作时间小于1年62%1-2年16%2-5年11%5-10年6%10年内无发作7%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对诊断的价值不高间歇期痛风16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出现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典型部位耳廓,常见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外观为皮下隆起、大小不一、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大量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行性改变症状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出现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17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晚期可致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水肿、贫血等。尿酸性尿路结石20%左右,尿酸在泌尿系统沉积形成结石,可能在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急性尿酸性肾病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蛋白尿、白细胞尿、18辅助检查血尿酸男性3570mg/l;女性2560mg/l尿尿酸低嘌呤饮食5d后,24h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10%),<600mg为尿酸排泄减少型(90%),可并存。尿酸盐偏振光显微镜下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金标准影像学检查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偏心性骨性凿样缺损,甚则关节面破坏,半脱位、脱位,软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及退行性改变等。超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骨质破坏、痛风石的呢过。尿酸性尿路结石。伴发脂肪肝。辅助检查血尿酸男性3570mg/l;女性2560mg/l19痛风性关节炎示范课件20痛风诊断的金标准偏振光显微镜下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痛风诊断的金标准偏振光显微镜下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特21痛风性关节炎示范课件22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上的注意点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对诊断的价值不高获得的关节液需要在显微镜下迅速检查,确定是否有尿酸盐结晶存在痛风结节对于确诊有参考价值的意义不高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上的注意点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23痛风的诊断标准
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关节液中有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或如下12条中的6条>1次急性关节炎发作1天内关节炎症达高峰单关节炎发作关节发红第一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发作金标准(确诊项)-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可疑痛风石-高尿酸血症(HUA)-X线上有不对称性关节内肿胀-X线片有不伴骨糜烂的骨皮质下囊肿-炎症发作期滑液培养阴性痛风的诊断标准
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4中国GOUT指南关于痛风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应与蜂窝织炎、丹毒、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等相鉴别。间歇期痛风的诊断有赖于既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病史及高尿酸血症。慢性期痛风的诊断皮下痛风石多于首次发作10年以上出现,是慢性期标志。反复急性发作多年,受累关节肿痛等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结合骨关节的x线检查及在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MSU晶体,可以确诊。中国GOUT指南关于痛风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目前多采用25治疗目的迅速有效地控制痛风急性发作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预防痛风石的沉积,保护肾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纠正高尿酸血症,阻止新的晶体沉积促使已沉积的晶体溶解,逆转和治愈痛风治疗目的迅速有效地控制痛风急性发作26血尿酸控制目标值(ACR2012)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有效而持续的改善。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目标血尿酸<360μmol/L血尿酸控制<300μmol/L更佳(痛风石能逐渐被吸收,可预防关节破坏及肾损害)血尿酸控制目标值(ACR2012)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27血尿酸目标值(中国GOUT)治疗目标为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MSU晶体应该使血尿酸<6mg/dL(360µmol/L)血尿酸目标值(中国GOUT)治疗目标28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每天喝一次货一次以上的牛奶,或至少隔天喝一次酸奶者血清尿酸盐水平较低。典型部位耳廓,常见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对不能确诊的炎性关节炎,均推荐在其滑液中常规找尿酸盐结晶痛风结节对于确诊有参考价值的意义不高NSAIDs足量用药,直到症状消失。生物合成的尿酸氧化酶从这一机制降低血尿酸。指血清尿酸盐水平升高,但未发生痛风(表现为关节炎或尿酸盐性肾结石)。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需长期用药(ARC)慢性期痛风的诊断皮下痛风石多于首次发作10年以上出现,是慢性期标志。若病人在14天内已使用过则不可再次使用秋水仙碱,应使用NSAIDs或者糖皮质激素。尤其是皮肤表面发红,虽对痛风诊断无特异性,但高度提示晶体性炎症。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到相对平稳阶段,饮食结构基本上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引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疾病以及药物因素则可能是导致痛风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2mg,一小时后给药0.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EULAR对痛风的诊断建议5mg/h或1mg/2h,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8mg,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0.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8mg,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0.痛风的治疗遗传因素——家族易感性(不可控)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相关(可控)
最佳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宣教工作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29强调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强调急性期的治疗重视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强调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尤其是降尿酸治疗的达标和达标的长期性早期指南中期指南近期指南痛风的治疗强调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强调急性期的30痛风急性期降尿酸药物的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绝大多数痛风治疗指南均指出降尿酸治疗均应在急性发作缓解至少2周后,方可开始。如果急性痛风发作期采用降尿酸治疗,可能会加重痛风的症状。若在发作前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可以继续用药但是,美国ACR痛风指南2012首次提出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如果已经使用抗炎药物,则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即在有效抗炎药物保护下,降尿酸治疗并非禁忌。这一新观点有待于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痛风急性期降尿酸药物的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绝大多数痛风治疗指31
痛风急性期治疗用药原则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用药方式秋水仙碱口服给药0.5mg/h或1mg/2h,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③24小时总量达6mg。若消化道对秋水仙碱不能耐受,也可静脉给药,单一剂量不超过2mg,24小时总量4mg。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ACTH25μ静脉点滴或40~80μ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或口服泼尼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药。用药原则36小时内开始药物治疗用药方式秋水仙碱口服给药1.2mg,一小时后给药0.6mg;12小时后继续给药预防复发直至症状完全消失(12小时内最大剂量不超过1.8mg,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0.6mg/两次);若病人在14天内已使用过则不可再次使用秋水仙碱,应使用NSAIDs或者糖皮质激素。NSAIDs足量用药,直到症状消失。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每天0.5mg/kg,处方期间足量使用510天;或足量25天后减量使用710天;大关节发作时可注射用药,注射剂量依据发作关节大小调整。原发性痛风指南ACR指南痛风急性期治疗用药原则用药原则32痛风缓解期和慢性痛风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患者教育和良好生活方式肥胖者控制体重、饮食控制及减少饮酒(尤其是啤酒)是治疗核心部分重视并积极治疗合并的疾病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作为痛风处理的重要部分避免长期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应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痛风缓解期和慢性痛风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患者教育和良好生活方33合理饮水与碱化尿液国内外痛风治疗指南均强调了痛风患者合理饮水的必要性。强调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盐晶体溶解和从尿液排出。合理饮水与碱化尿液国内外痛风治疗指南均强调了痛风患者合理饮水34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需长期用药(ARC)对于有以下症状或条件之一的,建议长期用药预防持续的痛风发作/症状(体检时有≥1个痛风结节)持续的定期尿酸浓度和降尿酸治疗副作用监测。在明显的痛风石和痛风性关节炎得到缓解后,仍需要持续所有管理治疗(包括降尿酸治疗),必须保持血尿酸<6mg/dL(360μmol/L);如有结石出现需要控制在5mg/dL(300µmol/L)内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需长期用药(ARC)对于有以下症状或条件之一35降尿酸治疗抑制尿酸生成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别嘌醇非布索坦(非布司他)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溴马隆尿酸酶降尿酸治疗抑制尿酸生成药36别嘌醇别嘌醇37别嘌醇起始剂量≤100mg/d,中、重度CKD应从50mg/d开始,逐渐加量,直到达到治疗目标(治疗效果的评判及保证患者病情长期稳定),维持剂量可超过300mg/d。注意瘙痒、皮疹、肌酶增高、药疹(亚洲人群)。如单一的XOI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可以联合使用一种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丙磺舒、非诺贝特、氯沙坦,不包括磺吡酮和苯溴马隆)。ACR指南中,在中国广泛使用的苯溴马隆未被推荐。引起严重的药疹,肝功能损害相对少见。别嘌醇相关的严重药疹与HLA—B*5801密切相关已经得到肯定。2008年,台湾就已经发布指令,在服用别嘌醇前须进行HLAB*5801检测。有痛风石患者通常使用别嘌醇,以降低由肾的尿酸负荷。别嘌醇起始剂量≤100mg/d,中、重度CKD应从50mg/38肾功能不全对于Ccr≤3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即使肾功能低下,小剂量联合使用苯溴马隆(2550mg/d)和别嘌醇(50100mg/d)也是有效的。非布司他,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减量使用。肾功能不全对于Ccr≤3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即使39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有效而持续的改善。或口服泼尼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药。降尿酸治疗均应在急性发作缓解至少2周后,方可开始。随时间推移,无症状间歇期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最终无法缓解,这将导致慢性关节炎,并逐渐致残,是有急性加重。一线药物秋水仙碱和小剂量NSAIDs遗传因素——家族易感性(不可控)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发作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NSAIDs足量用药,直到症状消失。若病人在14天内已使用过则不可再次使用秋水仙碱,应使用NSAIDs或者糖皮质激素。对于有以下症状或条件之一的,建议长期用药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球腔内,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大量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行性改变由于药物使用过程中有更多的尿酸从肾脏排出,碱化尿酸可增加尿酸的溶解量,所以强调促尿酸排泄药物使用中碱化尿液的重要性,从而可防止尿酸盐晶体在肾脏的沉积或形成结石。每天喝一次货一次以上的牛奶,或至少隔天喝一次酸奶者血清尿酸盐水平较低。2mg,一小时后给药0.由于药物使用过程中有更多的尿酸从肾脏排出,碱化尿酸可增加尿酸的溶解量,所以强调促尿酸排泄药物使用中碱化尿液的重要性,从而可防止尿酸盐晶体在肾脏的沉积或形成结石。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目标血尿酸<360μmol/L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有效而持续的改善。40促尿酸排泄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降低尿酸。适用于尿素产生过剩型,慎用于存在尿路结石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禁用。由于药物使用过程中有更多的尿酸从肾脏排出,碱化尿酸可增加尿酸的溶解量,所以强调促尿酸排泄药物使用中碱化尿液的重要性,从而可防止尿酸盐晶体在肾脏的沉积或形成结石。在美国,使用最广泛的是丙磺舒和苯磺唑酮,在其他国家较多使用苯溴马隆。促尿酸排泄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尿酸排泄,从而降低41痛风性关节炎示范课件42尿酸酶人类缺少尿酸酶,无法将尿酸进一步氧化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等排出体外。生物合成的尿酸氧化酶从这一机制降低血尿酸。尿酸酶人类缺少尿酸酶,无法将尿酸进一步氧化为更易溶解的尿囊素43预防用药一线药物秋水仙碱和小剂量NSAIDs在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是,首选秋水仙碱0.5mgqd或bid,或小剂量萘普生250mgbid,并合用质子泵抑制剂。上述无效是,可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泼尼松≤10mg/d。对于有痛风征象的,用药持续6个月。预防用药一线药物秋水仙碱和小剂量NSAIDs44总结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指标,但有高尿酸血症不等于就是痛风。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重视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强调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尤其是降尿酸治疗的达标和达标的长期性。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如果已经使用抗炎药物,则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总结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45EULAR对痛风的诊断建议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快速发生的严重疼痛、肿胀和压痛,612小时达高峰。尤其是皮肤表面发红,虽对痛风诊断无特异性,但高度提示晶体性炎症。有典型痛风(如复发性痛风足),单纯诊断应是准确的,但未正式证实晶体的存在不能确诊痛风滑液或痛风石吸取物中证实有尿酸盐结晶可确诊痛风对不能确诊的炎性关节炎,均推荐在其滑液中常规找尿酸盐结晶无症状性关节内证实有尿酸盐结晶可确诊痛风间歇期痛风与败血症可同时存在,故怀疑化脓性关节炎时,即使证实有尿酸盐晶体存在,也应行革兰染色和滑液培养EULAR对痛风的诊断建议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快速发生的46EULAR对痛风的诊断建议作为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尿酸的高低不能证实或排除痛风,因不少的高尿酸血症者不发展为痛风,而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血尿酸水平可正常某些痛风患者,尤其是有家族史的年轻痛风患者(年龄小于25岁的发作者)或有肾结石者,应行肾脏尿酸分泌测定虽然放射线有助于鉴别诊断,且可显示慢性痛风的典型特征,但对早期或急性痛风的确诊无帮助应评估痛风和相关并发症包括代谢综合症(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的危险因素EULAR对痛风的诊断建议作为痛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尿酸的47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48
概述定义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概述定义49定义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累计肾脏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风属多基因遗传,少数(1%左右)由酶缺陷引起的。继发性者可由肾功能不全致尿酸排泄减少、血液病致组织细胞核内核酸分解及使用利尿药物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等多种原因引起。定义痛风(gout)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50流行病学目前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全美约有830万痛风患者。痛风患者增多的原因主要与促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症(高血压、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患病率增加,以及饮食习惯改变,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使用增多有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处于上升期,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改变是导致近年来痛风和(或)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到相对平稳阶段,饮食结构基本上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引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疾病以及药物因素则可能是导致痛风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流行病学目前美国成年人痛风患病率为3.9%,全美约有830万51高危险因素遗传与肥胖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药物诱发维生素B12、胰岛素、青霉素、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抗痨药、环孢菌素A创伤与手术外伤、烧伤、外科手术等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高危险因素遗传与肥胖有家族遗传史及肥胖者52环境因素酒精摄入与痛风的相关性发生通风的风险依酒的种类而异。啤酒风险最高,远高于烈性酒。适度的饮用葡萄酒不会增加通风发生的风险。饮食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的相关性血清尿酸盐水平随肉类和海鲜摄入增多而升高,随奶类的摄入增加而降低。海鲜摄入分布在男性痛风发生的风险增加51%,肉类则增加41%。然而燕麦及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豌豆、蘑菇、扁豆、菠菜、花菜等)不会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每天喝一次货一次以上的牛奶,或至少隔天喝一次酸奶者血清尿酸盐水平较低。环境因素酒精摄入与痛风的相关性发生通风的风险依酒的种类而异。53发病机制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a.内源性体内氨基酸、磷酸核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产生——80%b.外源性从富含核蛋白食物中的核苷酸分解而来——20%发病机制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54尿酸的排泄外源性尿酸肾脏排泄600mg/日内源性尿酸80%20%每天产生750mg尿酸池(1200mg)肠内分解200mg/日进入尿酸池60%参与代谢(每天排泄约500~1000mg)2/31/3尿酸的排泄外源性尿酸肾脏排泄600mg/日内源性尿酸80%255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球腔内,然后50%重吸收的尿酸在近曲小管中段又被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在近曲小管直段又有40%~44%被重吸收,只有6%~10%尿酸排出。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与排泄速度较恒定。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血中尿酸全部从肾小球滤过,其中98%在近曲56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存在高尿酸血症男性血尿酸浓度>420umol/L(7.0mg/dl),女性血尿酸浓度>357umol/L(6.0mg/dl)。当血液中尿酸的饱和度超过此浓度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痛风组织学改变。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生化指标,但有高尿酸血症不等于就是痛风。而且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少数患者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高嘌呤饮食可引起血尿酸浓度的增高,但高嘌呤饮食并非是痛风的原发病因,却常常是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除中枢神经系统外,任何组织中都有尿酸盐存在57临床特征3个阶段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间歇期症状(发作间期或间歇期痛风)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通常有明显的痛风石。基本模式以急性发作的剧痛性关节炎起病。首发通常累及多个关节,全身症状轻微。随后,发作可累及多个关节,伴发热。发作时间不一,但均为自限性。随时间推移,无症状间歇期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最终无法缓解,这将导致慢性关节炎,并逐渐致残,是有急性加重。临床特征3个阶段58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指血清尿酸盐水平升高,但未发生痛风(表现为关节炎或尿酸盐性肾结石)。大多数高尿酸血症患者可终生无症状,但向急性痛风转变的趋势随血清尿酸盐浓度升高二增加。当痛风性关节炎首发或发生尿酸性肾结石时,提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期结束。10%40%的痛风患者在首次关节炎发作前有过一次或多次肾绞痛发作。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指血清尿酸盐水平升高,但未发生痛风(表现为59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男性首次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通常在4060岁,女性则在60岁之后。25岁前发作须注意某些特殊类型的痛风,如某种特异性酶的缺乏导致嘌呤产生显著增多、遗传性肾病或使用环孢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男性首次发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通常在4060岁60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特征起病急骤,夜间多发发展快,12h达高峰明显红、肿、热、痛疼痛剧烈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85%90%的首发累及单关节最常见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其余常见受累关节依次为足背、踝关节、足跟、膝关节、腕关节、手指和肘关节。急性痛风主要累及下肢,最终可发展到四肢及任何关节缓解后症状消失,无后遗症,进入间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特征61间歇发作期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更长累及多关节严重程度更高X线可改变12.5%90%的患者关节滑液中可检出单钠尿酸盐晶体。间歇发作期发作次数增多62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对诊断的价值不高尤其是皮肤表面发红,虽对痛风诊断无特异性,但高度提示晶体性炎症。一线药物秋水仙碱和小剂量NSAIDs缓解后症状消失,无后遗症,进入间歇期然而燕麦及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豌豆、蘑菇、扁豆、菠菜、花菜等)不会增加痛风发生的风险。最常见受累部位是第一跖趾关节,其余常见受累关节依次为足背、踝关节、足跟、膝关节、腕关节、手指和肘关节。强调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饮食习惯饮食无度、酗酒和高嘌呤饮食等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终产物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并累计肾脏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强调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重视并积极治疗合并的疾病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作为痛风处理的重要部分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对不能确诊的炎性关节炎,均推荐在其滑液中常规找尿酸盐结晶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间歇期痛风痛风性关节炎间隔发作时间小于1年62%1-2年16%2-5年11%5-10年6%10年内无发作7%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对诊断的价值不高间歇期痛风63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出现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典型部位耳廓,常见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外观为皮下隆起、大小不一、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大量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继发退行性改变症状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功能障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出现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64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晚期可致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水肿、贫血等。尿酸性尿路结石20%左右,尿酸在泌尿系统沉积形成结石,可能在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急性尿酸性肾病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肾脏病变慢性尿酸盐肾病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蛋白尿、白细胞尿、65辅助检查血尿酸男性3570mg/l;女性2560mg/l尿尿酸低嘌呤饮食5d后,24h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10%),<600mg为尿酸排泄减少型(90%),可并存。尿酸盐偏振光显微镜下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金标准影像学检查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偏心性骨性凿样缺损,甚则关节面破坏,半脱位、脱位,软骨破坏,关节间隙狭窄及退行性改变等。超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骨质破坏、痛风石的呢过。尿酸性尿路结石。伴发脂肪肝。辅助检查血尿酸男性3570mg/l;女性2560mg/l66痛风性关节炎示范课件67痛风诊断的金标准偏振光显微镜下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特异性尿酸盐结晶体,是确诊痛风的金标准。痛风诊断的金标准偏振光显微镜下关节滑液或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特68痛风性关节炎示范课件69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上的注意点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对诊断的价值不高获得的关节液需要在显微镜下迅速检查,确定是否有尿酸盐结晶存在痛风结节对于确诊有参考价值的意义不高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上的注意点痛风发作时,血清尿酸值可以是低值,70痛风的诊断标准
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关节液中有尿酸盐结晶或痛风石或如下12条中的6条>1次急性关节炎发作1天内关节炎症达高峰单关节炎发作关节发红第一跖趾关节肿胀或疼痛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发作金标准(确诊项)-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可疑痛风石-高尿酸血症(HUA)-X线上有不对称性关节内肿胀-X线片有不伴骨糜烂的骨皮质下囊肿-炎症发作期滑液培养阴性痛风的诊断标准
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71中国GOUT指南关于痛风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同时,应与蜂窝织炎、丹毒、感染化脓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假性痛风等相鉴别。间歇期痛风的诊断有赖于既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病史及高尿酸血症。慢性期痛风的诊断皮下痛风石多于首次发作10年以上出现,是慢性期标志。反复急性发作多年,受累关节肿痛等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结合骨关节的x线检查及在痛风石抽吸物中发现MSU晶体,可以确诊。中国GOUT指南关于痛风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目前多采用72治疗目的迅速有效地控制痛风急性发作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预防痛风石的沉积,保护肾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纠正高尿酸血症,阻止新的晶体沉积促使已沉积的晶体溶解,逆转和治愈痛风治疗目的迅速有效地控制痛风急性发作73血尿酸控制目标值(ACR2012)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有效而持续的改善。所有痛风患者降尿酸目标血尿酸<360μmol/L血尿酸控制<300μmol/L更佳(痛风石能逐渐被吸收,可预防关节破坏及肾损害)血尿酸控制目标值(ACR2012)降尿酸治疗应使症状体征得到74血尿酸目标值(中国GOUT)治疗目标为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MSU晶体应该使血尿酸<6mg/dL(360µmol/L)血尿酸目标值(中国GOUT)治疗目标75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况。每天喝一次货一次以上的牛奶,或至少隔天喝一次酸奶者血清尿酸盐水平较低。典型部位耳廓,常见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对不能确诊的炎性关节炎,均推荐在其滑液中常规找尿酸盐结晶痛风结节对于确诊有参考价值的意义不高NSAIDs足量用药,直到症状消失。生物合成的尿酸氧化酶从这一机制降低血尿酸。指血清尿酸盐水平升高,但未发生痛风(表现为关节炎或尿酸盐性肾结石)。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需长期用药(ARC)慢性期痛风的诊断皮下痛风石多于首次发作10年以上出现,是慢性期标志。若病人在14天内已使用过则不可再次使用秋水仙碱,应使用NSAIDs或者糖皮质激素。尤其是皮肤表面发红,虽对痛风诊断无特异性,但高度提示晶体性炎症。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水平发展到相对平稳阶段,饮食结构基本上已经处于稳定状态,引发高尿酸血症的合并疾病以及药物因素则可能是导致痛风患病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因素。2mg,一小时后给药0.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EULAR对痛风的诊断建议5mg/h或1mg/2h,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8mg,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0.1、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8mg,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0.痛风的治疗遗传因素——家族易感性(不可控)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相关(可控)
最佳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宣教工作体液中尿酸含量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人体内代谢、免疫等机能的状76强调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强调急性期的治疗重视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强调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尤其是降尿酸治疗的达标和达标的长期性早期指南中期指南近期指南痛风的治疗强调急性期的治疗,同时开始关注缓解期的降尿酸治疗强调急性期的77痛风急性期降尿酸药物的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绝大多数痛风治疗指南均指出降尿酸治疗均应在急性发作缓解至少2周后,方可开始。如果急性痛风发作期采用降尿酸治疗,可能会加重痛风的症状。若在发作前使用降尿酸药物的可以继续用药但是,美国ACR痛风指南2012首次提出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如果已经使用抗炎药物,则可以开始降尿酸治疗。即在有效抗炎药物保护下,降尿酸治疗并非禁忌。这一新观点有待于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加以验证。痛风急性期降尿酸药物的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绝大多数痛风治疗指78
痛风急性期治疗用药原则及早、足量使用,见效后逐渐减停用药方式秋水仙碱口服给药0.5mg/h或1mg/2h,直至出现3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③24小时总量达6mg。若消化道对秋水仙碱不能耐受,也可静脉给药,单一剂量不超过2mg,24小时总量4mg。非甾类抗炎药(NSAIDs)通常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ACTH25μ静脉点滴或40~80μ肌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或口服泼尼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减量停药。用药原则36小时内开始药物治疗用药方式秋水仙碱口服给药1.2mg,一小时后给药0.6mg;12小时后继续给药预防复发直至症状完全消失(12小时内最大剂量不超过1.8mg,每日最大剂量不可超过0.6mg/两次);若病人在14天内已使用过则不可再次使用秋水仙碱,应使用NSAIDs或者糖皮质激素。NSAIDs足量用药,直到症状消失。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每天0.5mg/kg,处方期间足量使用510天;或足量25天后减量使用710天;大关节发作时可注射用药,注射剂量依据发作关节大小调整。原发性痛风指南ACR指南痛风急性期治疗用药原则用药原则79痛风缓解期和慢性痛风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患者教育和良好生活方式肥胖者控制体重、饮食控制及减少饮酒(尤其是啤酒)是治疗核心部分重视并积极治疗合并的疾病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肥胖、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和慢性肾功能不全,并作为痛风处理的重要部分避免长期应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应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痛风缓解期和慢性痛风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患者教育和良好生活方80合理饮水与碱化尿液国内外痛风治疗指南均强调了痛风患者合理饮水的必要性。强调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盐晶体溶解和从尿液排出。合理饮水与碱化尿液国内外痛风治疗指南均强调了痛风患者合理饮水81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需长期用药(ARC)对于有以下症状或条件之一的,建议长期用药预防持续的痛风发作/症状(体检时有≥1个痛风结节)持续的定期尿酸浓度和降尿酸治疗副作用监测。在明显的痛风石和痛风性关节炎得到缓解后,仍需要持续所有管理治疗(包括降尿酸治疗),必须保持血尿酸<6mg/dL(360μmol/L);如有结石出现需要控制在5mg/dL(300µmol/L)内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需长期用药(ARC)对于有以下症状或条件之一82降尿酸治疗抑制尿酸生成药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XOI)别嘌醇非布索坦(非布司他)促尿酸排泄药丙磺舒苯溴马隆尿酸酶降尿酸治疗抑制尿酸生成药83别嘌醇别嘌醇84别嘌醇起始剂量≤100mg/d,中、重度CKD应从50mg/d开始,逐渐加量,直到达到治疗目标(治疗效果的评判及保证患者病情长期稳定),维持剂量可超过300mg/d。注意瘙痒、皮疹、肌酶增高、药疹(亚洲人群)。如单一的XOI不能达到治疗目标,可以联合使用一种促进尿酸排泄药物(丙磺舒、非诺贝特、氯沙坦,不包括磺吡酮和苯溴马隆)。ACR指南中,在中国广泛使用的苯溴马隆未被推荐。引起严重的药疹,肝功能损害相对少见。别嘌醇相关的严重药疹与HLA—B*5801密切相关已经得到肯定。2008年,台湾就已经发布指令,在服用别嘌醇前须进行HLAB*5801检测。有痛风石患者通常使用别嘌醇,以降低由肾的尿酸负荷。别嘌醇起始剂量≤100mg/d,中、重度CKD应从50mg/85肾功能不全对于Ccr≤3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即使肾功能低下,小剂量联合使用苯溴马隆(2550mg/d)和别嘌醇(50100mg/d)也是有效的。非布司他,对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减量使用。肾功能不全对于Ccr≤30ml/min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即使86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肯德基管理组工作总结
- 医院食堂厨师承包合同范本
- 软件著作权买卖及授权使用合同
- 显微根管治疗操作指南
- 成都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股权收益权交易合同
- 房地产转让合同正式文件
- 标准购房合同范本:自然人专用
- 胸腔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 芬兰的早期幼儿教育
- 2024年北京稻香村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4月自考1504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押题及答案
- 代办转学合同范例
- 兽医临床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 高中主题班会 高一下学期《自律自主自觉-成就更好的自己》主题班会教案
- 猎头公司简介介绍
- 2025年ACR痛风管理指南
- 智能建筑 停车场管理系统安装及验收规范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培正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开封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GB/T 45233-2025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评估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