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第四版)课件_第1页
公司治理(第四版)课件_第2页
公司治理(第四版)课件_第3页
公司治理(第四版)课件_第4页
公司治理(第四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治理(一)>>如何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公司治理与管理中的问题张银杰<<公司治理(一)>>第一单元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联系与区别第一单元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联系与区别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联系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经验和常识到一门职业教育学科和研究性学科,再到科学的转变。管理学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技艺,是对常识的一种精炼。同时管理学也是一门研究性和学术性的科学。

一、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联系经济学是在18世纪70年代形成,管理学是在20世纪初期产生的。经济学的历史要比管理学的历史长得多,管理学是在吸收其它学科,特别是经济学的营养的基础上建立的。学科借鉴构成了管理学的基本知识来源。管理的对象既包括了人,也包括了物。由于对个体的人的问题,我们必然要依赖于心理学,对于群体人的问题我们又要诉诸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甚至政治学等相关的知识;而对于“物”的问题有可能应用物理、机械、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的知识。跨学科研究是管理学科的固有属性。

经济学是在18世纪70年代形成,管理管理学知识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是经济学。经济学为充分理解现实管理问题和管理行为提供标尺,为衡量管理的效果和效率提供度量标准,以及为最优管理决策提供基本的分析结构。同时经济学从现实管理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管理学知识最为重要的理论来源是经济学。经济很多具体的管理科学都是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具体学问。比照管理学操作导向和具体学科,经济学具有相当的基础性和指导性。很多具体的管理科学都是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1、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不同。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是理想的制度和为什么是理想的制度;管理学则更多地研究怎样实现理想的制度,管理学一般要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技术上和操作上是否可行;二是经济上是否合理;三是法律上是否允许;四是进度上是否可实现;五是政治上是否能为各方所接受。二、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区别2、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同。经济学主要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管理学主要从组织激励的角度来分析组织资源的利用问题。经济学研究人的经济行为,管理学研究人的组织行为。2、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内容不同。3、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假设条件不同,尤其是对人的假设条件不同。经济学假设人是同质的,人都是“经济人”;管理学假定人是异质的,人都是社会人和现实人,承认每个人因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3、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假设条件不同,尤其是对人的假设条件不同。经济学的假设还有:一是资源是稀缺的;二是人是“有限理性”(早期是完全理性);三是“信息不完全和非对称”(早期是完全信息);四是“不完全竞争”(早期是完全竞争)等。

经济学的假设还有:管理学的基本假设条件还有:一是企业都有各自十分清晰的边界;二是产业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特性;三是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用途是特定的,因而可以预测未来的市场;四是与某个产业相关的技术是特定的。管理学的基本假设条件还有:4、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界定不同。作为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人是独立的不依附任何组织的行为主体,即平等自由的市场交易主体;作为管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人则是依附于组织而存在的不平等行为主体。4、经济学和管理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界定不同。5、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逻辑有差异。从分析逻辑上,经济学倾向于演绎推理,即从高度抽象到具体实事、现象的推理;管理学更倾向于归纳推理,即从具体到抽象的积累和总结过程。5、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逻辑有差异。6、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工具不同。经济学有自己十分独特的分析工具;管理学基本没有独特的分析工具,则更多地依靠不同学科研究工具的移植和综合,如运用经济学、数学、运筹学、工程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系统工程、控制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工具和研究成果,对管理活动进行描述和定性或定量分析。6、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分析工具不同。

7、经济学有理论性强,而实用性差的特点,管理学则有实用性强,而理论性差的特点。管理学需要经济学的理论支撑和方法的借鉴;经济学需要管理实践的检验和发展空间。

7、经济学有理论性强,而实用性差的特点,管理学则有实用性

8、经济学是科学,科学主要讲因果关系,科学具有逻辑理性的结构和确定的内容的,科学是经验的、可以验证的、综合性的,科学的特性除了“理性”和“实证”之外,就是要有“确定性”;管理学虽然有科学的因素,但管理学更多是包含艺术和技巧的成份。艺术讲感动和洞察力,技巧讲经验,因为熟能生巧。8、经济学是科学,科学主要讲因果关系,科学具有逻辑理性的结科学的本质是为了创造出关于研究对象新的规律性知识,以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所不断生发出来的新现象,而不是推广某一具体理论或者学科。如果一项研究仅仅解释现象而不能预测趋势,这个研究很可能仅仅停留在讲故事的层次;而如果一项研究不能解释现象而只是做预测,这个研究最多不过是运用科学研究的结果而不是推进科学研究。科学的本质是为了创造出关于研究对象新的规管理既包括对财、物和信息的管理,又包括对人的管理。财、物和信息这个层面的管理是科学和技术层面的管理,要讲国际化;人这个层面的管理是文化层面的管理,讲艺术,要讲本土化。管理既包括对财、物和信息的管理,又包括对人的

科学和艺术的本质区别在于,科学的内容可以通过系统而富有逻辑的方式来学习,而策略艺术的修炼则只有依靠例子、经验和实践来进行。艺术与科学不是对立的。艺术可以跟科学结合,科学的方法可以帮助艺术去找到并实现它潜在的价值。

西方管理理论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竞争机制作用,讲究管理活动的效率,注重管理创新,重视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和专长,注重发挥法律和契约的作用,强调精确、量化、分解、逻辑和规范,形成以制度为主体的商业环境。但过份重视传统造成了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对管理的某一要素进行科学的逻辑分析总结出某一方面规律后,却往往把这局部规律当作管理活动的普遍法则,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弊端。。西方管理理论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中国的商业社会有自己的特色,其商业管理思想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这与西方管理理论以基督教文化为基础的情况截然不同。可以说,中国一旦产生了管理理论,对后发的、非基督教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只有根植在本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才是真正有实践意义的管理思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和管理学者意识到,创新中国式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才是长久之道。与之相对应,国内对于建立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呼声也日益增高。

中国的商业社会有自己的特色,其商业管理思想与此同时,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对国内企业管理的某些方面和环节仍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建立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过程中,如何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相融合,是管理界不可规避的课题。

与此同时,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东西方管理是“道”与“术”的关系,东方管理思想、理念是“道”,所谓“道”,就是客观规律、基本原则和正义,就是精神,就是原则,就是境界。西方管理思想、理念是“术”或“器”。“术”是实施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无“术”者很容易无“道”,大“道”无“术”,但是做到大“道”很不容易。

求“道”容易走空,求“术”容易“凿”,但“术”与“道”并不是两个截然对立的概念。“术”是达到“道”的手段,“道”通过机制变成“术”。东西方管理是“道”与“术”的关系,东方管在中国经商,只掌握西方管理规则远远不够,只有那些将西方规则与本土智慧融会贯通的企业家,才有基业长青的可能性。“管理学本土化”,是指在当今的管理学研究中,在不忽略西方管理学方法的前提下,避免不加批判、食洋不化地套用国外的理论、概念、方法及工具,并且从本国的管理现实出发,逐渐建立起中国本土的管理学理论及相关方法,使管理科学能更符合中国的社会现实、文化和历史传统,并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管理实践。在中国经商,只掌握西方管理规则远远不够,

9、经济学和管理学虽然都强调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但经济学相对多地强调规范分析,管理学相对多地强调实证分析。9、经济学和管理学虽然都强调规范分析与实证分实证研究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它根据研究对象在现实中的变化,确定与其变化相关的因素及其相关度。与规范研究不同,实证研究不预设假设条件,由此可能因信息噪音而失真,也可能发现了规范性研究中假设条件或结论的偏差,在这种条件下,可以把它看成是对规范性研究的补充和修正。如因影响因素太多,难以界定和取舍,不能建立规范性的分析框架,则要借助实证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看作是对规范性研究的替代。实证研究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它根据研究对象实证分析方法基本有两大类:一类是对事实的调查,也称案例分析;二是数据调查,这是从数量维度来把握经济现象,并通过经济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来揭示经济过程的内在机理和变化。实证分析方法基本有两大类:

实证分析方法是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证分析方法的两个基本原则是:经验实证原则和客观主义原则。按照管理学理论要求,在主观的概念和理论与外在客体之间必须有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否则,所形成的概念和理论就不是科学的知识。实证分析方法的缺陷是,很容易混淆管理问题中因果关系和相关性的错误。实证分析方法是管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证

在实证领域(对事实的描述与确认“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有相当的一致);但在规范领域(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即应该怎么做),则分歧与普通人一样大。在实证领域(对事实的描述与确认“经济学家世界上所有的管理学理论和学科,几乎都产生自美国,而日本对管理学科的贡献为2.5门。其中道理很清楚: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前沿的管理实践,才会产生新的管理问题,并通过总结概括形成管理学理论。世界上所有的管理学理论和学科,几乎都产生第二单元公司治理与管理中的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公司治理(第四版)经济学思维对企业的运作非常有用。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运行的环境。微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企业是如何相互竞争的以及什么是最优对策。金融经济学帮助我们解决公司的财务与投资问题。经济学思维本身对于商务决策是非常有用的。经济学思维对企业的运作非常有用。宏观经济公司治理和管理,是从公司对管理者的要求出发,以企业整体长远发展的系统要求为目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涉及公司治理原则中惯用的财务制度、法律和金融条例和规则,而且在内容上涉及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地位、创新能力、生产力、管理水平等问题;涉及公司领导者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逻辑视野和战略意识等问题。公司治理必须同公司战略和公司的政策措施构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企业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公司治理和管理,是从公司对管理者的要第一节经济学方法及其特点第一节经济学方法及其特点一、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1、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是三段式框架

假定条件逻辑推理结论一、经济学分析问题的方法假定条件逻辑推理结论案例1:政府不用干预经济,还是政府要干预经济;案例2:是商品的生产成本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还是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商品的生产成本。案例1:政府不用干预经济,还是政府要干预经济;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或适用范围的,读懂一个理论的标志,就是发现了它的前提条件或适用范围。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都是有前提条件或适用

经济理论能否适用于某个具体国家、地区或企业,就取决于是否具有这种假设条件、历史经验、价值取向、文化背景和逻辑结构。不从实际出发,照搬现成理论------尽管这些理论已被其他国家或企业证明是正确的,或者套用别国或别的企业已有的经验------尽管这种经验在别国或别的企业也是成功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经济理论能否适用于某个具体国家、地区或二、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

视角基准点和参照系分析工具二、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视角基准点和参照系分析工具1、视角一个经济现象可以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去分析。不同的视角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以不同的思辨、不同的眼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利益链去审视同样的经济现象,判断往往南辕北辙。

也就是说,同样的客观存在,在不同人眼里,因方法、角度、立场、信仰、知识结构、经验等不同,得出的判断也会大相径庭。

1、视角研究经济问题,既要从微小视角(用显微镜),又要从宏大视角(用望远镜)看问题。从微小视角,用显微镜看问题的优势是观察入微,条分缕析,可以用它看病理,查病因;从宏大视角,用望远镜看问题的优势是系统全面,高瞻远瞩,可以用它观全局、知未来。单纯用微小视角(用显微镜)看问题,可能会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单纯用宏大视角(用望远镜)看问题,可能会脱离具体实际,放言高论,眼空无物。

研究经济问题,既要从微小视角(案例1:中国经济是过热,是衰退,还是正常?案例2:目前我国经济是“反弹”,还是反转?公司治理(第四版)案例1:中国经济是过热,是衰退,还是正常?经济过热:就是由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短缺导致的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缺口超过5%。

经济过热是指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案例1:中国经济是过热,是衰退,还是正常?

经济衰退就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大于的部分超过5%。经济学把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定义为经济衰退。

经济萧条:

“经济萧条”的定义很复杂。一般将其定义为:长期持续的经济衰退。

经济萧条:经济正常:指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即总供给与总需求正负误差在5%以内。经济正常:指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即总

衡量一国经济是过热,是衰退或萧条,还是正常的主要指标(视角):一是物价上涨率指标: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率在1%-3%区间经济是正常的;物价上涨率低于1%是经济衰退或萧条;物价上涨率高于3%是经济过热。

反映物价水平的主要指标,一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二是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三是GDP缩(平)减指数。我国目前CPI和PPI的调控目标定为4%左右。因为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新兴经济体的最优通胀率高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属于经济增速较高的类型,由于后发优势、人口红利、资源丰富等固有的高增速因素,新兴经济体的潜在经济增速本身就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衡量一国经济是过热,是衰退或萧条,还是正常的主要指标(视角2010年CPI(%)2011年CPI(%)

1月1.5

1月4.9

2月2.72月4.9

3月2.4

3月5.4

4月2.8

4月5.3

5月3.15月5.5

6月2.96月6.4

7月3.37月6.5

8月3.5

8月6.2

9月3.69月6.1

10月4.410月5.511月5.1

12月4.6

全年3.32010年CPI(%)

CPI是根据有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包括服务)的价格来计算的物价上涨。而这一篮子商品应该代表当前的消费习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CPI构成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食品权重。美国的CPI商品篮子中,食品大概占15%。中国的CPI篮子中食品可能超过30%。而其中猪肉又尤其重要,所以有说法称中国的通胀是“猪肉通胀”。CPI是根据有代表性的一篮子商品(包括服2010年PPI(%)

2011年PPI(%)

1月4.3

1月6.62月5.4

2月7.23月5.9

3月7.34月6.8

4月6.85月7.1

5月6.86月6.4

6月7.17月4.8

7月7.58月4.38月7.39月4.3

9月6.510月5.0

10月5.0

11月6.1

12月5.9

全年5.52010年PPI(%)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PriceIndex,简称PPI),是工业生产产品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在某个时期内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全部工业生产者出厂和购进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中国PPI由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两部分组成。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roducerPr

GDP缩(平)减指数是将名义GDP除以实际GDP得到的结果。这是因为名义GDP包含了通胀因素,是实际GDP乘以通胀而来的。

GDP缩(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但CPI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和进口的产品,而GDP缩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

GDP缩(平)减指数是将名义GDP除以实际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缩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缩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缩减指数,还因为与二是经济(GDP)增长率指标:一般情况下,现实的经济增长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在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我国目前为9.68%-10.08%)区间经济是正常;现实的经济增长率低于9.68%是经济衰退或萧条;现实的经济增长率高于10.08%是经济过热。二是经济(GDP)增长率指标:一般情况下,现实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存在适度区间,其根本原因在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这一规律表明,经济增长速度在一定的区间内,速度、质量、效益能够得到较好的统一,但超出一定的区间,高速度的结果,只能以牺牲质量和效益为代价。中国经济三十多年的高增长可能已悄然结束。不是做不到继续高速增长,而是长期积累下的各种矛盾、问题需要慢慢调整、消化、解决,因而不会也不能一味高增长了。经济增长存在适度区间,其根本原因在于“边经济增长机制的演进:供给的约束:是因为生产能力较低,并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约束;需求的约束:是因为有效需求相对于生产能力不足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约束;环境资源的约束:则表现为大部分自然资源枯竭、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排放而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一种约束。解决这种约束的思路:一是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或寻求新的替代资源,这一目标需要借助于节约资源的技术创新;二是降低经济增长达到对减少资源使用的目标。经济增长机制的演进:中国2010年GDP(%)中国2011年GDP(%)1季度11.9

1季度9.72季度10.32季度9.53季度9.63季度9.14季度9.8全年10.4前三季度9.4中国2010年GDP(%)中国2

我国GDP增长率不能低于7%-8%,否则失业大增,财政收入大减,银行不良资产扩大,基础设施闲置等。会产生一系列重大的经济问题。“十二五”把GDP增长率定为7%,目的在于:一是传递我们不仅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更要追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信息。二是防止经济结构调整“被牺牲”,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三是放慢速度是要兼顾其它经济指标。考虑到“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经济增长指标超额完成(年均11.2%),但确定的14项预期性指标实现11项,有3项预期性指标未能完成:服务业增加值、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我国GDP增长率不能低于7%-8%,否则失业三是失业率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在4%-5%的区间经济是正常,失业率高于5%是经济衰退或萧条,失业率低于4%是经济过热。北欧和俄罗斯等国根据他们的国情目前把失业率的调控目标定为2%-3%。三是失业率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在4%-5%的区间经济是正四是进出口指标:通常经济在收缩衰退期会伴随着出口压力增大、进口需求下降;而经济在繁荣扩张期伴随着需求旺盛、进口和出口都不断扩大。经济繁荣期有时表现为顺差,有时顺差减少或逆差增加,这主要取决于进口是小于出口,还是进口大于出口。

四是进出口指标:通常经济在收缩衰退期会伴随着出口压力增大、进五是基础设施的保障受到很大压力,能源、运输供应紧张,是经济过热,反之是经济衰退或萧条。如果只出现上述几方面的特征的某一、两个方面特征,则很难断定是经济过热或经济衰退,需要全面系统分析。五是基础设施的保障受到很大压力,能源、运输供应紧张,是经济过

上述五大指标通常被称为一级指标,如果五大指标得出的结论一致,结论一般情况下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五大指标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就需要用二级指标来验证。重要的二级指标:贷款总额、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发电量、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公路货柜车通行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厂房闲置率等。上述五大指标通常被称为一级指标,如果五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经济运行已由增速大幅下滑转向总体回升向好。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经济运行案例2:目前我国经济是“反弹”,还是反转?反弹一般是技术性或者说是恢复性的概念,它并不意味着必然的反转,而反转是一个周期性的概念,代表一个繁荣阶段的到来。案例2:目前我国经济是“反弹”,还是反转?

(1)衡量和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走出衰退或萧条,而进入“反转”,首先要看经济基本面。经济的基本面主要表现为“三个‘四’”。(1)衡量和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走出衰退或萧条,而进入“反四大指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物价稳定四张负债表财政负债表金融负债表企业负债表家庭负债表四大因素储蓄消费投资净出口基本面四大指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四张负债表财政四大指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物价稳定四大指标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物价稳定四张负债表财政负债表金融负债表企业负债表家庭负债表

四张负债表财政负债表金融负债表企业负债表家庭负债表四大因素储蓄消费投资净出口四大因素储蓄消费投资净出口

(2)衡量和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走出经济衰退或经济萧条,进入“反转”,其次要看这个国家经济体的弹性。一个经济体的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看经济体的回旋余地;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灵活性;三是商品劳务的低成本流通;四是自由价格机制。目前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接近20%,比日本和美国高一倍左右。目前物流行业的成本中,高速公路收费占到了总成本的1/3,这也是中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2)衡量和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走出经济衰退

(3)衡量和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走出衰退或萧条,而进入“反转”,还要看经济指数。宏观经济波动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它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而且必然会通过一定的经济指标的变化反映出来。这些指标称为敏感性指标,通常按周期循环的时间性区分为两类,即先行指标和一致或同步指标。(3)衡量和判断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走出衰退或萧条,先行合成指数的构成指标,产成品资金占用、钢产量、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和M1增速等。先行合成指数的构成指标,产成品资金占用、钢产量、先行指数还有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CCI)等。先行指数还有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消费者信心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ManagementIndex,采购经理指数。中国制造业采购指数是通过对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整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是从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抽取820家样本,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月度问卷调查。调查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单、现有订单、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其中,新订单指数权数:30%;生产量指数权数: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20%;供应商送配时间指数权数: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10%。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Manag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合作完成,是快速及时反映市场动态的先行指标,它包括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GDP一同构成我国宏观经济的指标体系。目前,采购经理指数调查已列入国家统计局的正式调查制度。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一个综合指数,计算方法全球统一。如制造业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则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

PMI(采购经理人指数)的作用和意义:首先,PIM与工业经济的其他指标密切相关。例如PMI综合指数的变化与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率变化的相关度在0.735;生产量指数变化与工业总产值环比增长变化的相关度在77.1。而出口订单指数变化与工业行业出口交货值增长率变化的相关度更是达0.815。公司治理(第四版)2010年(PMI)%

2011年(PMI)%

1月55.8

1月52.92月52.02月52.2

3月55.13月53.44月55.74月52.9

5月53.95月52.0

6月52.1

6月50.97月51.27月50.78月51.7

8月50.99月53.89月51.2

10月54.710月50.411月55.2

12月53.9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2010年(PMI)%2011年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包括消费者对经济发展、就业状况、物价水平、生活状况、购房和投资六个分指数。每个分指数由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构成,满意指数反映消费者对当前六个方面的满意度,预期指数反映消费者对未来六个月六个方面的心理预期。总指数和各分指数均由满意指数和预期指数加权平均得到,总指数由各分指数简单平均构成。消费者信心指数取值0至200之间,CCI=0,表示最没信心;CCI=200表示最有信心;CCI=100时是消费者信心的分界线。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包括消费者对经济一致合成指数的构成指标,发电量、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致合成指数的构成指标,发电量、财政我国常采用的一致或同步指标有很多,还有:预算内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公路货柜车通行量、厂房闲置率等。我国常采用的一致或同步指标有很多,还有:总之,目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中,我国经济运行已由增速大幅下滑转向总体回升向好,但我国经济真正“反转”,进入新一轮高度繁荣期,预计至少要到2013年前后,此前至多是处于复苏中或恢复性增长,这种恢复性增长具有不稳定性。

总之,目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过程

因为:一方面,造成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基本上没有被消除:一是全球银行大量“有毒资产”尚未消化;二是全球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比居高不下。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有15%的企业倒闭,还有20%的企业被迫减产,上千万人失业。过去我国对外依存度不像现在这么高。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原油、铁矿砂、铜矿砂的对外依存度都在50%—60%的水平。中国和世界经济已经结合成一体了,国际市场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反映到国内市场。

1980年,美国虚拟经济与GDP之比还不到100%,如今已超500%,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欧洲和日本也大同小异。

因为:一方面,造成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

另一方面,危机中各国所采取的大量非常规的救助措施,其负作用正逐渐显现:一是各国政府近两年强力推出的大量刺激经济措施使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二是大量货币信贷投放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泡沫。铁道部负债2万亿,每季度亏损近40亿,这样的资产在现代工商社会被认为是鸡肋般的累赘。京津城际在2008年8月正式开通后,第一年客流量达1800万人次,低于预期的3000多万人次。当下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平均月通车量不到50万辆,多数收入不能覆盖贷款本息,需要政府大量补贴维持。脱离预期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的投资形成的产出,要么增加原有经济的成本,要么形成政府沉重的债务。另一方面,危机中各国所采取的大量非常规的救助

不同视角形成的原因:一是与研究方向不同导致思想的片面性有关;二是与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有关;三是与个人利益有关,即往往偏向于对自己有利的立场,这是最糟糕的。不同视角形成的原因:

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要学会从360度视角看问题,打开因平时工作经验而被局限,形成有隋性思考习惯的思维。我们不能对单个视角,单个经济现象无限放大,而不顾及其它视角,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片面、不偏激、从全面的、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思考问题,从成熟的理性高度把握问题。一个好的企业领导者要学会从360度视角看

经营管理者要学会用系统的方法,多视角全面地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问题:(1)许多高学力的理工专业出身的经营管理者易于陷入“技术至上”的专业思维方式中;(2)一些经营管理者习惯于用资产经营的方法去思考资本运营问题。资本运作是借助财务杠杆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一种工具。但如果资本运作完全脱离实业,甚至与实体经营背道而驰,会危及企业的发展。(3)有些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者习惯于用管理单个企业的思想去考虑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问题。(4)有些经营管理者习惯于用专业化集中经营管理的思想去思考多元化经营的问题。经营管理者要学会用系统的方法,多视角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仅凭惯性思维和顺势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正是告诫我们需要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起源于房地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上涨,以至于大家都对未来房价还会保持同样的上涨趋势深信不疑(这一幕目前在国内正在上演)。最终,所有遵循惯性思维的投资者都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包括曾连续十五年战胜比较基准的投资大师比尔·米勒,而敢于对地产泡沫说NO的少数对冲基金则在百年一遇的危机中赚得盘满钵满。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仅凭惯性思维和顺敢于坚持、善于逆向思考的精神,才有可能在长期投资中获得持续的超额收益。要把握好顺势而为与逆向思考的关系绝非易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顺势而为,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逆向思考?在过去的趋势未曾打破前应当多研究与尊重规律并可谨慎保持顺势而为的策略,而如果新的数据不断偏离过去的趋势同时伴随着投资者情绪走向极端时,则是需要反复提醒自己考虑逆向思考的必要性。

敢于坚持、善于逆向思考的精神,才有可能在2、基准点与参照系

基准点是指标准的经济学原理、公式、图形或模型。经济学的基准点揭示的都是经济发展规律,是人们对多年经济生活中的规律的总结和概括,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了描述。

2、基准点与参照系理论基准点,即经济规律的主要作用在于发挥“参照系”的功能。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制定一个制度、出台一项政策、采取一个措施,是好是坏,是对是错衡量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其是否符合基准点,即经济规律,如果符合经济规律就是好的、对的制度、政策、措施;否则就是坏的、错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符合规律早晚会成功,违背规律早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理论基准点,即经济规律的主要作用在于发挥“参照系”的案例(1)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规律(拉夫曲线)即随着税率由低到高的增长,政府收入也在增长,但是到达一个转折点时,政府税收将随着税率的增高而降低,如果政府实行100%的税率,政府收入将为零。供给学派理论和政策对里根的执政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案例(1)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规律(拉夫曲线)里根在1981年初入主白宫后,在减税政策方面基本采纳了供给学派主张。如个人所得税率从原来的14级(11%~50%)减少到1988年的2级(15%及28%),另对高收入者课以5%的附加税,合并最高税率为33%,比原来降低17个百分点;公司所得税税率由5档减为3档,最高税率比原来降低12个百分点;对汽车等资产的投资给予6%~10%的税收优惠等;实行税收与物价指数挂钩,以避免通货膨胀引起的“税级爬升”;简化税制,减少对公司利润的重复征税;等等。里根在其两任总统任期内,美国经济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虽然经济向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应该是有功可陈的。里根在1981年初入主白宫后,在减税政策方案例(2)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化规律(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替代关系的曲线。它可以用来说明经济周期中失业率变动与通货膨胀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菲利普斯根据失业率与名义工资变化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创立了菲利普斯曲线。凯恩斯主义者进一步用这条曲线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通胀率失业率案例(2)失业率与通胀率反方向变化规律(菲利普斯曲线)通胀案例(3)

营销管理中的“4P规律”:

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渠道)、Promotion(促销)。要营销,但不要搞过度营销。过度营销就是指企业为了完成销售目标,采用正常或者不正常的手段,使顾客的消费超出它们购买能力,或者购买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传销就是典型的过度营销。过度营销会使企业声誉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诉讼,导致严重的公关危机。案例(3)案例(4)财务管理中的“

利润是银,现金流是金”规律;案例(4)一家企业有没有债务风险和破产可能,需综合观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债率、盈利能力、流动比率(现金流收入与应支付利息之比)、利息保障倍数等等多个财务指标,其中尤其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最为重要。一家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意味着它具备通过日常经营实现自身造血的功能。此时,如果它的投资额很大,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新增贷款很多、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或者贷款不变、利息支付大增、筹资净流出,该企业的资金仍有可能很充裕,不一定会有债务风险。一家企业有没有债务风险和破产可能,需综合

“现金流为王”不是一味持有现金,而是强调企业应重视现金储备,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从而产生可持续盈利能力。要树立“现金流为王”的思想,因为:一是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企业最害怕的不是没有利润,而是没有足够的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现金流。二是现金是信誉。三是现金是机遇。商场如战场,时间就意味着生存或死亡。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是能够抓住商机的保证。四是现金就是安全。“现金流为王”不是一味持有现金,而是强调企业应重视

“现金为王”有个致命的缺陷,现金不能增值;当通货膨胀来临时现金还要贬值。

另外,在经济衰退时,大家都“现金流为王”,不投资,会进一步使经济恶化,延缓经济复苏。“现金为王”有个致命的缺陷,现金不能增值;案例(5)战略管理中的“

高差异,低成本,专门化”规律。关于企业战略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经专题调查得出结论,依次是:难以准确预测行业和竞争趋势、不知如何提高决策的客观性、不知如何选择决策模型或工具和不知如何通过会议集思广益等。

1989年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三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积聚战略。得到了企业家们的称赞。

案例(5)差异化战略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选择,差异化战略最初由迈克尔·波特于1989年提出。波特提出了三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积聚战略。但是对于处于同一环境和技术水平下的企业来说,由于资金成本和营业成本没有显著差别,成本领先战略实践性不强,目标积聚战略也称为集中化,即把经营重点放在某一特定消费群体,或生产特定产品或在细分市场上为特定经营目标服务。目标积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建立合适的经营理念与文化,以适应目标的实现,从这一点来看,目标积聚战略与差异化战略具有一致性。

差异化战略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唯一选择,差异日本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有顽强的生命力并非完全是因为他们寄生在大企业的产品链上,还因为他们的生存哲学:不争第一(No.1),必做唯一(Onlyone)。这个“唯一”的意思就是占据生产链上的某个关键环节的技术优势,与那些通过大量生产来降低成本打价格战去占据市场份额的战略不同,它的好处不仅在于有更高的价格交涉能力,还因为“非我莫属”的技术瓶颈带来寡占优势,实现了结果上的“第一”。从生产的附加价值角度上看,它们不仅是日本经济的支柱,也是世界产业链上的重镇。日本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能有顽强的生命力并

高差异:早几年,几大彩电巨头混战一团。后来它们分别在行业中进行了差异化定位,情况得到了改善。长虹投资背投;创维开发等离子;

TCL专注液晶。

高差异:早几年,几大彩电巨头混战一团。后来它

低成本:是指企业经营、生产的成本全面低于竞争对手。低成本战略本身并没有过时,但是它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下应该有不同的内容。

低成本企业拥有更多的价格决定话语权,并且价格机制会驱动低成本的企业扩大产能,高成本企业继续生产便会亏损。低成本主要来源于技术、资源议价能力、转嫁成本的方式、市场开拓能力和赢利模式等。低成本:是指企业经营、生产的成本全面低于竞产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基本功能为主的产品。这类产品变化少、寿命长,可以保持十几年、几十年不变。它们在竞争中比的就是质量前提下的成本优势或价格优势,因此打价格战是很正常的。

另一类是以个性化为主的产品,比如时装、手机等等。它们变化快、寿命短,竞争的焦点往往不是价格,而是对于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但即便是这类产品,由于如今市场的仿冒能力太强,先行者为了打击跟进者,也难免会打价格战。产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基本功能

“低成本”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因小失大的低成本意识;二是杀鸡取卵的低成本意识;三是触犯法律的低成本意识。

但也认识到,只要企业还需要战略,即还有做大、做强、做久的愿望,就不能省下不可或缺的投入。低成本不可能实现产业创新,一方面,没有高投入,就没有高端人才;另一方面,高成本才能得到高价位的市场。“低成本”存在三个误区:一是因小失大的在竞争战略方面,企业面临各种选择,如产品差异化、营销强度、生产效率(低成本)、低价格、宽产品线和政府关系等。通过多次专题调查分析,从总体上看,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是企业目前的主要竞争手段。依次是对于宽产品线的认同、产品差异化、低价格。在竞争战略方面,企业面临各种选择,如产案例(6)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科学的考核指标”和“激励和约束相容”理论。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效率、增进秩序,使责任边界明确、权利纷争减少。案例(6)案例(7)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40%取决于商业模式;20%取决于商业机会;40%取决于执行力。商业模式说白了就四点:第一,你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第二,给客户带来价值之后你怎么赚钱?第三,你有什么资源和能力实现前两点?第四,你如何来实现前两点?

案例(7)事实上,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为重要。真正的产业变革绝不局限于技术的发明,而在于将新技术和恰到好处的新型商业模式结合。事实上,商业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更工业经济时代商业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标准化、流水线、大规模、低成本,造成了我们现在所谓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为低成本付出的代价是“一致”——所有人买的东西是一样的。未来信息化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大规模定制,最终走向个性化定制。今天已经可以用很低的成本为很多人定制,满足他们的需求。

工业经济时代商业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标准化、

后工业化时代,或者信息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是个性化营销、订制生产,以社会化的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形成一种多品种、小批量的新商业模式。由于应用共享平台,可以更便宜、更快速地生产多种产品和服务——柔性生产方式为其提供了实现的可行性,而以前这些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互联网的未来,电子商务的未来就是范围经济(多品种、小批量)加规模经济的大规模定制时代,这是我们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新的商业模式基础有三个模块,柔性化生产、个性化营销、社会化物流。后工业化时代,或者信息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是瑞典的Volvo汽车公司,为了改变过去固守僵化的技术分工,发挥“团队合作”效率优势,于1988年开始,将“装配线”改造为“装配岛”,使工人不再像从前那样在装配线上重复单一的任务。而是8至10人一组,灵活协作,组装整车。美国也不甘落后,1995年2月1日国会开始辩论“团队合作法案”。瑞典的Volvo汽车公司,为了改变过近十年,我国商业模式演变的特征之一是由重变轻。这是产业竞争的结果,也是虚拟经济、新经济蓬勃发展的体现。商业模式由重变轻的背景在于生产技术的提升和产能的相对过剩。我国商业模式由重变轻的表现:一是传统企业将生产环节外包,实现轻资产运营;二是TMT(以互联网,固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互联网成为新一代创业热潮。近十年,我国商业模式演变的特征之一是由重案例(8)管理只对绩效负责;在管理体系中人与人并不是平等的;管理不谈对错,管理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案例(8)案例(9)企业成功的经验经验之一:一是企业安全比企业发展速度更重要;二是企业拥有核心优势比占有的市场份额更重要(高技术的产品形成生产上垄断,厂家赚钱;低技术的产品形成生产上竞争,商家赚钱);三是企业合理的定位比企业的规模更重要。定位这个词来自于军事战争,如果一个小的部队占领了很好的位置,那种要害位置可以比得上千军万马。

案例(9)企业成功的经验

经验之二:企业成功离不开三种能力:一是具有及时发现市场重要需求的能力;二是善于适应形势,建立新的、合适的商业模式的能力;三是建立设有暗道机关,具有核心优势,使别人无法模仿的商业模式的能力。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张维迎妙谈企业核心竞争力.

经验之二:经验之三:企业要成功:第一、看企业对其所在的行业,是不是有深刻的理解。把自己的行业研究透,非常重要。因为大家都在竞争,同行做得好了,对你就是危机。

经验之三:要立足产业审视战略,围绕目前的主业来做发展规划。做多宽?也就是产业的横向边界究竟在哪里;做多长?就是产业纵向边界在哪里;做多远?就是产业的空间边界在哪里。把这样的问题想清楚了,整个企业发展战略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注:产业是纵向的,行业是横向的。一个产业中的众多企业可以是属于不同行业。要立足产业审视战略,围绕目前的主业来做发展规划第二、外面环境不断在变,要把自己的战略想清楚。比如胶卷做得再好,数码相机时代来了,企业肯定会受重大打击。广东沿海大量的出口企业,当人民币和外汇的汇价比率逐渐发生变化的时候,一定要想到毛利率撑不撑得住。如果撑不住,又不想办法的话,后面就一定会遇到危机。所以,做企业一定要在战略层面看得远一点。要经常研究环境的变化,把最好和最坏的可能性都考虑到,然后有针对性地来决定自己的企业怎么做。第二、外面环境不断在变,要把自己的战略想清楚经验之四:企业要实现标准件生产,降低成本;企业要实现核心件管理,掌握核心竞争力;企业要实现控制系统的专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经验之四:总之,企业要成功具有规律性的原因:一是有核心技术。微软和因特网都是靠核心技术取胜的;二是有成本优势。在制造业领域成本优势十分关键;三是有良好的供应链管理。CISCO(思科)、戴尔、沃尔玛,它靠出色的供应链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司;四是有品牌。消费者愿意给生产信得过的品牌产品的企业付更多的钱;五是垄断资源。或者是垄断自然资源,或者是垄断市场资源。总之,企业要成功具有规律性的原因案例(9)企业失败具有规律性的原因:

一是激进主义。企业发展要有“速”,才能跑起来,但也要有“度”,要控制,在行业波动和宏观波动的时候,失控对企业发展来说是致命的。在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时代,“快”是一种生存策略,等不得,也慢不得。尤其是,以好为前提的“快”,怎么追求都不过分。但问题在于,“快”未必就能实现“好”,“慢”也未必就会导致“坏”。案例(9)

不少时候,“快”是与急躁、盲目、稀里糊涂等联系在一起的。奋斗要一夜成名,创业要一夜暴富,做事要名利双收,工作要立竿见影,急不可耐、迫不及待,这样的浮躁心态弥散在各个角落,与之伴生的则是一个又一个令人遗憾的结局。其实,如果多一点基于理性、稳重、有序基础上的“慢”,就如同给狂奔的烈马套上了缰绳、给疾驰的火车装上了刹车,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不少时候,“快”是与急躁、盲目任正非: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也许是这样才存活了十年。王石:成功,是因为避免了失败。张瑞敏:战战兢兢。德鲁克:只有鞋子(产品)是真实的。丰田创始人丰田佐吉:打开窗子(问题或差距)你会看到一个新世界。大前研一:中国企业家有点浮躁。冯仑:伟大都是熬出来的。任正非: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

二是战略出错。小企业不需要战略,大企业需要战略。多元化、国际化和资本经营等战略上的不成熟也会导致企业的失败。资本经营涉及金融行业,资本经营是指通过投融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等手段,对资本实行优化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资本盈利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资本经营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通过资本交易或使用获取利润。而制造业和金融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金融赚的是“波动”的钱,而制造赚的是“稳定”的钱;金融赚的是“差异化”的钱,而制造业虽然也强调“差异”,但赚的主要是“标准化”的钱;金融赚的是驾驭风险的“软实力”钱,而制造赚的是规避风险的“硬实力”钱。

二是战略出错。小企业不需要战略,大由于过多的资金追逐过少的项目,所以PE的回报率在下降,2011年6月份,共有15家VC/PE支持企业实现IPO,其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率仅3.73倍,为近一年来IPO退出回报最低值、不难想象,缺乏专业素质、缺乏关系资源的风投将因此退出市场,留在市场中的将是既有资金、又有专业知识和关系的风投大户。由于过多的资金追逐过少的项目,所以PE的回

三是宏观的盲视。中国企业基本几年就会有一次大洗牌。如1998年、2004年和2008年。因为整个宏观经济四五年,五六年就会有一次波动。这种波动对民营企业影响很大。企业扩张状态和宏观波动状态要吻合,不能在宏观紧缩的时候进行规模扩张,在货币收缩的时候,如果规模扩张还没有完成,和宏观经济环境没有吻合而背离了,企业经营就会出现问题。三是宏观的盲视。中国企业基本几年就会有一

四是政商关系复杂和企业家职业精神缺失。由于政府几乎控制了所有重大资源,企业要发展就急于与政府搞关系,关系不当导致企业家出事和企业失败。从现实来看,政府对某些企业的帮助势必建立在对其他群体利益掠夺的基础之上。这种联结造成不公平竞争,资源高度集中到与权力密切相关的企业手中,长此以往,劣化了资源配置。此外,政商联结型结构容易受到政治变动的影响,由于其中涉及的规则不清楚,是不稳定、不可靠的。企业家从中得不到稳定的预期,导致企业家倾向于进行短期投机,而非从事长期对创新、技术等的投入。四是政商关系复杂和企业家职业精神缺失3、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经济学有一套不同于其它学科的分析工具,它们是用经济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3、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一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

我们常说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做事情要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争取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收益。成本与收益分析,是指行为主体在采取行为前,先比较所需承担的成本和所能获得的收益,并据此来评估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利弊大小,然后根据趋利避害的逻辑来判断行为者的可能行动趋向。一是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案例(1)据测算,不同支持方式对农业GDP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政府的农村公共投资中:对科技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9.59元对教育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3.71元对道路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2.12元对通讯的每1元投资可增加农业GDP1.91元案例(1)案例(2)

用来对未来经济预期研究的资金投入与取得的经济效益之比为1:50,换句话说,你投入1美元来研究未来经济走势,你将获得50美元的收入。在全球视野下,发挥后发优势,掌握行业发展历史轨迹。案例(2)(3)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有成本的一是货币政策的成本是大量的银行信贷投入,可能带来银行资产质量、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的潜在的压力和风险;

二是大规模的货币投放带来政府长期负债增加;

三是大规模的货币投放通货膨胀预期加大;

四是会进一步加大供过于求的矛盾(因为投资短期是需求,长期是供给)。(3)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有成本的二是机会成本分析

我们常说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就是指做事要考虑机会成本。经济学家把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放弃的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称为机会成本。或者说机会成本,是把资源用于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另一种用途可能带来的损失。机会成本是

一个面对着一组选择机会的理性人所做的某个选择的机会成本,应当定义为他所放弃的其他的选择可能给他带来的最高价值。二是机会成本分析

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相对人的欲望来说是稀缺的。人们在使用有限的资源时,必须选择,而有选择就会有放弃。在你放弃的所有选项里,那个你认为最可惜的一个,或者说能给你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个(也就是第二选项)就是你的机会成本。判断一个选择是否正确的标准,是看机会成本的大小。如果你的机会成本小于你的选择带来的利益,你的选择就是正确的。经济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相对人的欲望来说是稀缺的。人财务成本、会计成本所使用和耗费的资源价值机会成本(opportunitycost)所放弃的同样资源的最佳其他机会财务成本、会计成本案例(1)

企业有一笔闲置资金,是投资房地产,还是投资信息产业。

案例(1)案例(2)当前的“民工荒”最近的“民工荒”,是因为国家一系列惠农举措和社会保障新政的出台,提高了农民外出打工的机会成本。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种补贴”,使农民的转移现金收入大幅增加,各项社保不断完善,新农合覆盖已基本达到应保尽保,报销医疗费比例和低保费均有所增长,养老金和救灾款增加幅度大。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31.4%远高于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9.1%的增长。案例(2)当前的“民工荒”案例(3):政府加大“铁(路)”、“公(路)”、“机(场)”方面的投入,就放弃了对“三农”、保障性住房、卫生医疗、教育、科技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投入。政府投资于一些基础建设项目有利于民生,但远远不像直接投资于教育、医疗、公共卫生等民生领域,能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案例(3):政府加大“铁(路)”、“公(路)”、“机(场)”三是外部性内在化

我们常说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是将外部性尽可能地内在化。起初外部性指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不经市场交易活动直接和附带地给本来与这些经济活动无关的第三者带来好的(正的)或不好的(负的)影响。后来外部性是指一个人(企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举止,对别人造成正负的影响(大部分情形是以负外部性为讨论核心),却不需付出代价。因此,对个人(企业)外部性问题不加处理,个人(企业)自利行为的加总,就可能彼此抵消,无法让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三是外部性内在化外部性内在化的实质,就是经济主体将其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转化为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让私人成本等于私人收益,企业成本等于企业收益。私人成本是经济主体自身承担的成本;社会成本是指经济主体给旁观者福利造成的不利影响。不能把私人成本或企业成本无偿的转化给别人或社会。外部性内在化的实质,就是经济主体将其所产生著名的经济学家弗里得曼曾经把人类的经济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