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古诗词鉴赏的表达技巧
包括: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结构技巧
分析表达技巧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是诗歌鉴赏中的高频考点,务必掌握。春水柔柔,晕出了烟波千层丹霞月依旧;一枝独秀,点开了梦幻万里桃花春悠悠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具体体现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四个角度。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是高考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的重点,也是很多考生备考的难点,主要障碍是对一些表达技巧界定不准,区分不清,赏析不到位。另外,作答其他题型,常需结合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所以对诗歌表达技巧考查的综合性较强。本讲将分角度精讲细研,突破难点。考情分析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描写和抒情,用得最为普遍。这两种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重合之处。表达方式
一、描写(一)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包括人物)进行描写。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姜楚公画角鹰歌
杜甫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注],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注]左绵:地名,代指绵州。杜甫此诗写于此。
这首诗是如何从侧面表现姜楚公所画之鹰生动逼真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参考答案:①通过看画的人担心鹰飞走的角度来表现;②通过其他画师想学但是学不到这种技巧的角度来表现;③通过和真鹰作比较,感觉真鹰反而不如画上的鹰的角度来表现;④通过燕雀见了画上的鹰会害怕的角度来表现。(二)正面描写1.白描
白描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手法。[针对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溪居生活?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这首诗纯用白描,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2.细节描写
是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针对训练]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絮二阙(其二)
韩琦
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
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这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诗歌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成队追逐。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极为形象。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3.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即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①
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②不见,竟夕自悲秋。[注]
①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山西太原幕府掌书记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写下了《楚江怀古》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②云中君:云神。“云中君”为《楚辞·九歌》篇名,此处指代诗人屈原。“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是晚唐诗中的名句,请从动、静角度分析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广泽生明月”,“广泽”即广阔的洞庭湖面是静的,“明月”本来也是静的,但一个“生”字,将月亮冉冉升起的动感写出来了;“苍山夹乱流”,“苍山”是静的,“乱流”是动的。两句诗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阔大与静谧,赋予了明月以活泼的生命,还写出了苍茫的青山,喧闹的滔滔江流,构成了一幅含情的淡彩的楚江月夜山水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4.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针对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
江
仙
徐昌图[注]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注]徐昌图:五代著名词人。
有人说这首词的下片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参考答案:同意。别后的境况为词人的想象,本为虚境,但在下片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这些虚幻的羁旅情形被词人描绘得真切感人。下片写词人途中的孤寂心情,融情于景,以景写情,不言愁而愁自现,确是“虚境实写,化虚为实”的妙笔。解析:下片以设问“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领起,设想一路行船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境,饱含孤独愁苦之感,此为虚写。而“潮平淮月朦胧”“轻浪五更风”等情景又如此的真切感人,词人把这种孤寂之情融于景中,“虚境实写,化虚为实”。5.角度变化
角度变化即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或由近而远、由上而下、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千姿百态,变化万千。[针对训练]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这首曲子的写景视角是如何变化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写景的小令,作者选择了独特的视觉角度,由远而近,由水写到山,由地写到天,由静写到动,由昼写到夜,高低远近天上地下,通过铺垫,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一幅秋景图。6.绘声绘色绘形
绘声绘
色绘形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通过色彩、声音去描写景物,使景物绚丽多姿。
[针对训练]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注]
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②原:原野。请从形、声、色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参考答案:①颔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里“有声”与“有形”,富有情趣。②颈联写山乡的红叶与荞麦花:经霜的棠梨叶随风飘落,红艳似火,在山野间分外耀眼;成片的荞麦花花开如雪,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胭脂”与“白雪”对举,令红的更艳,白的更纯,给读者带来极唯美的视觉感受。
二、抒情(一)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对有关的人物、事件等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针对训练]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暮春游西湖北山
杨载①
愁耳偏工著雨声,好怀常恐负山行。
未辞花事骎骎②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倦憩客犹勤访寺,幽栖吾欲厌归城。
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注]
①杨载:元代中期著名诗人,福建浦城人,晚年定居杭州。②骎骎:原意是马的疾行,引申为迅疾。
诗歌尾联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联系诗歌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尾联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站在西湖北山远望,田野的庄稼、果树被雨洗得葱绿,也令诗人想起去年离家时,家乡正是这个景象,诗人情不能自已,率直道出离别家乡的思念之情。解析: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绿畴桑麦盘樱笋,因忆离家恰岁更”意思是“桑林麦田中间夹杂着丛丛樱桃树和春笋,让人想起离家时家乡也正是这个情景”。结合诗歌标题“暮春游西湖北山”,然后品味其中的情感。尾句中“忆”意思是“想起”,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忆”是情感词,尾联直接倾吐情感,这属于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指的是诗人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主观感情。1)以乐景写乐情2)以哀景写哀情3)以哀景衬乐情[针对训练]9.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
萨
蛮
李晔①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②中。[注]
①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旧唐书·昭宗纪》)
②大内:皇宫。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片。
参考答案:①以乐景写哀情。词人登上齐云楼,遥望长安的宫室,目力不及,只见燕子快乐地双飞。词人用燕子的快乐反衬自己的失意和痛苦。②寓情于景。遥望远方,渭水长流,千山阻隔,表达了词人思念旧日宫殿却欲归不能的忧愤之情。解析:题干明确考查“情景关系”,故思考的方向应为该词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本词的上片写词人遥望远方之景,长安宫室,双飞之燕,渭水长流,千山迢迢,借景物抒发忧愤之情,使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另外,词人心怀国都被破之悲,却眼见双飞之燕快乐飞翔的乐景,以乐衬哀,倍增其哀。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针对训练]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蓦山溪·梅
曹组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注]也,试问花知否?[注]东阳:沈约,因其曾做过东阳太守,故称。沈约暮年形体消瘦。
从全词来看,词人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参考答案:本词主要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赞美梅花、怜惜梅花、喜爱梅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词人愿意像梅花那样,虽然处境不顺,但仍坚守品格,清高自守,不同流俗的态度。解析: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描写梅花孤芳无赏的命运,下片感叹梅花一生清真孤高却频遭摧折和弃置。词人自诩为惜梅、爱梅的多情者,意在以梅之品格、境遇映衬自身,寄寓自己“孤芳一世”的情怀。3.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是指借对历史上的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等。[针对训练]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西塞山怀古①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②,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③,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
①唐穆宗长庆年间,藩镇势力又有所抬头。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经过西塞山,有感而发,乃作此诗。②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③东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径造三山,直取金陵。
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是什么?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诗歌借东吴破亡的历史,无情地嘲讽了割据一方的藩镇。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就像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4.用典抒情
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化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些问题的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另外,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歌赋也是用典的一种。[针对训练]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示
同
志
刘克庄
满身秋月满襟风,敢叹栖迟一壑中。
除目解令丹灶坏,诏书能使草堂空。
岂无高士招难出,曾有先贤隐不终。
说与同袍①二三子②,下山未可太匆匆。[注]
①同袍: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②二三子:语出《论语》:“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借指志同道合的友人。请简要分析颈联和尾联的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1)颈联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历史上虽然有过不为名利所动、始终归隐不出的高洁之士,但也不乏未能坚持操守始终隐仕的“先贤”,以古人为例说明隐居之难,讽刺了那些“先贤”是假隐士。
(2)尾联中的“同袍二三子”,为用典手法,恳切地劝诫友人不可轻易下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清醒认识和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委婉含蓄,不尽之意尽在其中。诗歌鉴赏专题——修辞手法1、比喻分类:明喻、暗喻、借喻作用:生动形象,突出特点。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引发读者联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君当作磬石,妾当作蒲苇。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折杨柳萧译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问:“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①运用比喻手法,山如莲花般明艳,水如月光般素洁,以莲花喻山,以月光喻水,形象写出了山之明丽与水之清澈,描绘了一幅清幽的月下山水风光。②以乐景写哀情,山水的美丽与下文猿声的悲哀、游子的愁绪形成反差,凸显了游子思乡的悲哀。概念: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还能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借代借代与借喻的区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碧玉妆成一树高大珠小珠落玉盘1、本质不同:借代本质是“代”,借喻本质是“喻”是“代中有喻”2、与比喻的关系不同:借喻可改为明喻,属于比喻的一种。借代不能改成明。3、侧重点不同借代侧重相关性,借代双方有一定的关联,一般地说,这种关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借喻侧重相似性,借喻双方在外形等方面相似。3、比拟概念: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作用:突出事物特征,使描绘的事物更生动形象,亲切自然;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生命,富有情趣,激发想象,增强感染力;赋予无情感的事物以感情,便于抒情,表达的情感更感人。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4、连环(顶真)连环辞格有的修辞书又叫“顶真”或“顶针”。所谓连环,就是指处于上句末尾的词、语、句与下句开头部分完全相同的一种修辞格式。顶真的作用有:结构严密,气势连贯;有利于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音节自如,流畅自然。句内连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句外连环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马致远《汉宫秋》【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这首曲子运用了顶真的手法,试分析其艺术效果。不仅让此曲具有回环跌宕的韵律美,而且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
糇:hóu古称干粮;螀:jiāng古书上指一种蝉。5、夸张对事物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6、对偶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7、互文互文的特点是上下文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它的修辞作用是言简意赅,语意含蓄,节省文字而又扩大了诗文的容量。秦时明月汉时关。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8、双关有些诗歌,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双关的作用:富有寓意;含蓄委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9、通感通感是特殊的比喻,是通过联想,调动起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以易于对抽象的香、味、声、情的感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晨钟云外湿(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作》)声而闻湿,是彻夜听雨的感觉与眼前迷漾烟雾中的钟声叠合的一种联想,是听觉向感觉的转移。10、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丑奴儿》(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早发五连驿忆弟》(曾国藩):曰归曰归岁云暮,有弟有弟天一方。12、设问概念:先提出问题(故意设置疑问),接着自己把答案说出。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作用:(1)突出强调作用: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表达情感态度;(2)引人思考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思考;(3)提纲挈领作用:辅助反映思维过程,起廓清思路、提纲挈领的作用.(4)开头:点明题旨,领起下文;中间:承上启下,突出内容;结尾: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11、反问概念: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作用:(1)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2)变化句式,增强表达效果;(3)增强气势,激发读者思考;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2、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作用: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反问、反复和对比。(1)每句均先运用反问,强调世人皆说“宦游乐”“有炎凉”;(2)再以“君”弃官不恶、杜门不妨与之对比,表现出“君(诗人)”鄙弃官位、超凡绝俗的可贵品质。(3)两个“如君”形成反复,一唱三叹,突出了“君(诗人)”的美好形象。
岁杪(miao)放歌(节选)李攀龙
劝君高枕且自爱,劝君浊醪且自沽。
何人不说宦游乐?如君弃官复不恶。
何处不说有炎凉?如君杜门复不妨。
纵然疏拙非时调,便是悠悠亦所长。(注)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嘉靖三十五年,任陕西按察司提学副使。到任不久,因难以忍受上司倨傲作风,辞官归乡,隐居白雪楼。岁杪,年底。中间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是指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与修辞方法、表达方式之间有交集。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用典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做题中,当题目问及表现手法时,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描写方式及修辞手法也纳入其中。知识储备之常用的表现手法1、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它往往使感情抒发得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深切动人。它有三种形式。①寄情(融情)于景:只写景,不直接抒情,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②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交互共生、相映成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③触景生情(缘景明情):从景入手,借写景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最后点明作者的思想。判定这种手法要注意三点:一是所写景物需为实景,如果写虚景,一般叫想象;二是当情景一致时才叫“借景抒情”,当用乐景写哀情或用哀景写乐情时,一般不叫“借景抒情”而叫“乐景写哀”或“哀景写乐”,或者干脆叫“反衬”;三是“借景抒情”虽有三种形式,但那是专业视角,在平时的赏析、考试中统称“借景抒情”。
赏析时应注意区分用何景抒何情,可用“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对……景物(抓住特点)的描写抒发了……的感情,……景物与…感情相交融”的句式。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从而收到情蕴物中、物涵情志的艺术效果。也可叫作象征。
赏析时,应指出物自身的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可用“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作者借……(物品)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的句式。3、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是指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景、实境;“虚”是指假设之象、想象之景、回忆之境。虚实结合,可以使虚景与实景得以补充映衬、相得益彰,使形象鲜明,并使诗歌的容量增大,内涵丰富。
赏析时应注意指出“实”的是什么,“虚”的又是什么,二者构成了怎样的对比衬托效果,表达了作者XX的情感。4、对比对比是指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其作用是突出强调,使事物更加鲜明。
赏析时应指出对比的双方及对比的目的,可用“运用对比手法,把……与…对比,突出了(表达了)……的特征(情感)”的句式。5.衬托衬托又称“映衬”“陪衬”。为了表现、突出主要的人或物,作者常常用另一种或另一些与之相似、相关或相反的次要事物作背景来陪衬,分为正衬、反衬两种。正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正面衬托主要内容,也叫“烘托”“旁衬”,如李自《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桃花潭水”形象地烘托出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情谊。反衬,就是用次要内容从反面烘托主体。一般包括美丑相衬、乐哀相衬、动静相衬、明暗相衬、有无相衬等。其作用是突出、显著。
赏析的关键点在于点明两个事物间的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可用“运用衬托手法,将……与……相对比,衬托出……表达了……”的句式。6.联想想象
联想、想象是两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艺术手法。联想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它属于“记忆”的范畴。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想象是依托已知形象进而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它比联想更为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的魅力,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一个想落天外的典型例句。联想、想象经常与夸张连用,创设意境,拓展内容,深化主旨,表达异乎寻常的情感,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用,如李白、李贺等。判断这种技巧,不宜把联想、想象分开,有时也可叫“虚写”手法。赏析时应注意指出联想想象什么事物、境界,有什么表达效果,可用“运用联想想象的手法,作者由此联想(想象)到……,表达了…”的句式。7.用典用典也叫用事,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是指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另外,根据用典的目的,可分为正用典(表意与典故意一致)和反用典(表意与典故意相反);根据用典的形式,可分为明用典与暗用典(多指语典)。使用典故,可以使表情达意委含蓄,意味深长;充实内容,美化词句。
赏析时应熟悉常见的历史文化典故,要准确点明运用的是什么典故,用典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运用典故,通过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情感。”常见典故含义楼兰——边境之敌
投笔——弃文从武折腰——屈身事人,常反其意用之化碧——志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五柳——隐者的代称
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长亭——送别地的代称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采薇——隐居避世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折桂——科举及第
桑榆——垂老之年后庭花——代指蘼蘼之音
高山流水——知音或高雅的乐曲击楫——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
青鸟——传信的使者请缨——杀敌报国
抱柱一一坚守信约天狼一打击入侵的异族孤桐[宋]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①思解愠②
,愿斫五弦琴③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②愠:疾苦、怨愤。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简要分析。①本诗用托物言志的手法,②借孤桐天生枝繁叶茂,古都却干直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露越是茁壮的特点,③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黯乡魂,追旅思”两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注释】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语。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心头挥之不去、纠缠不休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评分:本小题3分。抒情方式1分,思想情感(怀乡之情、羁旅之思)2分,意思对即可。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以秋景写秋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诗人心头索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1分)春江晚景张九龄
(唐)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注]
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1.(1分)津亭
2.(3分)D
【A、单从试卷提供的材料看,很难断定诗歌有用典;即使对第2句作出注释,也不好说这首诗是用典和虚实结合。从全诗看,应该是虚实结合或情景交融的写法。B、从题目看,这是一首写景诗,而不是咏物诗。C、两联对仗并不工整】
3.(4分)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景色2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1分)请合理补充相关成分,说出诗歌中“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的意思。(3分)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2分)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是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1分)结构技巧诗歌的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重章叠句开门见山卒章显志过渡照应
铺垫层层深入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结构技巧表达技巧结构技巧先描写眼前的景物,而后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者见解。【例】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先景后情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下笔即写情,而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例】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先情后景词人开篇直抒胸臆,继而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结构技巧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意犹未尽。【例】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以景结情这首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结尾句则以景结情。仿佛在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结构技巧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重章叠句结构技巧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蒹葭》采用重章叠句形式,不仅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蒹葭苍苍”到“凄凄”“采采”,意思都是青苍一片,十分茂密,但声情却愈转愈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为霜”到“未晞”“未已“体现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追求时间的漫长与追求者的执著;“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则体现了空间的转移,暗示了追寻对象的飘忽雉觅。结构技巧重章叠句【例】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开门见山诗歌前两句开门见山,把诗人登览时所见景色概括的写了出来,总摄全篇。结构技巧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例】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卒章显志结构技巧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卒章显志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投资合同(模板)
- 2024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定
- 2024的车辆租赁合同范本模板
- 2024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4年多媒体制作及外包服务合同
- 酒类专卖店加盟协议
- 2024购房合同变更委托书
- 员工短期聘用合同书2024年
- 2024标准房屋买卖协议
- 技术开发合同书-合同样本
- DL∕T 1764-2017 电力用户有序用电价值评估技术导则
-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案-UNIT FOUR REVISION lesson 14 北京版
- YDT 4565-2023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要求
- 幼儿园故事绘本《卖火柴的小女孩儿》课件
-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操实训报告2600字(论文)】
- HJ 636-2012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 主播薪资核算方案
- 机电仪运维中心巡检工作提升方案
- 10以内口算题每页50道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学情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