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课件_第1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课件_第2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课件_第3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课件_第4页
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1学习目标了解应激的概念掌握应激的过程和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掌握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理解心理危机评估、制定、实施危机干预干预护理计划学习目标了解应激的概念2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个体觉察到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个3应激: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一般适应综合症: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应激: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4二心理应激的过程二心理应激的过程5(一)应激源指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体内外环境刺激因素。1、躯体性应激源2、心理性应激源3、文化性应激源4、社会性应激源(一)应激源1、躯体性应激源6躯体性应激源直接对躯体产生刺激作用的某些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刺激物。如高温、低温、强烈的噪声、辐射、创伤、疾病等。躯体性应激源直接对躯体产生刺激作用的某些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7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头脑中的某些紧张信息,包括认知评价和情绪波动。如各种心理冲突与挫折。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头脑中的某些紧张信息,包括认知评价和情绪波8文化性应激源指因文化背景或情景变化而造成的刺激。包括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性应激源指因文化背景或情景变化而造成的刺激。包括语言、生9社会性应激源包括重大的社会与经济变革、战争、自然灾害、失业、家庭危机和亲人的意外事故等。社会性应激源包括重大的社会与经济变革、战争、自然灾害、失业、10地震、汶川的灾难地震、汶川的灾难11(二)中介机制(1)、认知评价(2)、人格特征(3)、应对策略(4)、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内射、退化、幻想、合理化、转移、反向、补偿、幽默等。1、心理中介机制(二)中介机制(1)、认知评价1、心理中介机制122、生理中介机制(1)神经系统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传递到下丘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致使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增高、呼吸加深加快、出汗、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升高等。为机体适应和应对应激源提供充足的功能和能量储备。2、生理中介机制(1)神经系统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传递到下丘13(2)神经内分泌系统该中介途径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腺垂体被认为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而肾上腺是腺垂体的重要靶腺之一。研究发现,当人在飞行跳伞、阵地作战、预期手术、参加考试等应激情况下,都有上述两轴系统即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被激活。(2)神经内分泌系统该中介途径通过下丘脑14(3)免疫系统

急性应激阶段,先出现免疫抑制,之后可能出现免疫增强,短暂而轻微的应激不影响或稍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中等强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反应,强烈的应激可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免疫学研究表明:在应激状态下,可通过下丘脑及其控制的激素影响机体免疫功能。(3)免疫系统急性应激阶段,先出现免疫抑制,之后可能153、社会支持系统在应激状态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对摆脱困境有一定支持作用。3、社会支持系统在应激状态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16(三)应激反应1、应激的心理反应(1)认识反应:适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增强感知,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提高认识能力。若应激过强,则对认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如感知过敏,思维混乱,自制力下降。(三)应激反应1、应激的心理反应17(2)情绪反应主要有焦虑、恐惧、愤怒、悲伤、抑郁等。特种兵的魔鬼考试职场焦虑(2)情绪反应主要有焦虑、恐惧、愤怒、悲伤、抑郁等。特种兵的18(3)行为反应一类是以明显的骨骼肌活动为标志,称或战或逃反应。与愤怒情绪有关。另一类是不伴有骨骼肌的活动,称保存-退缩反应。表现为抑制、服从、依附等。与恐惧情绪有关。(3)行为反应一类是以明显的骨骼肌活动为标志,称或战或逃反应192、应激的生理反应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性反应包括神经、呼吸、循环、消化、骨骼肌、内分泌、泌尿、免疫等系统的生理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率增强、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尿频等。2、应激的生理反应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身20三、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应激引起的躯体疾病三、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21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等人在1967年根据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病例分析,把人类常见的生活改变归为43项生活事件,编织成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定量。他认为,一年内LCU累积不超过150单位,次年患病的可能性为33%;若一年内LCU累计为150-300单位,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50%;若一年内LCU累计超过300单位,则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86%.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等人在1967年根据大量22社会再适应量表生活事件

生活转变值

——————————————————

配偶去世

100

离婚

73

分居

65

入狱

63

亲密的家人去世

63

自己受伤或生病

53

结婚

50

被老板解雇

47

婚姻的调和

45

退休

45

家人健康的转变

44

怀孕

40

性功能障碍

39

新生儿诞生

39

工作变动

39

经济状况的改变

38

好友去世

37

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

36

与配偶吵架的次数改变

35

贷款超过1万美元

31

丧失贷款抵押品的赎取权

30

工作职责的转变

29

子女离家

29

吃官司

29

个人杰出的成就

28

配偶开始或停止工作

26

学业的开始或结束

26

生活水平的改变

25

个人习惯上的修正

24

和上司相处不好

23

工作时数或工作条件的改变

20

搬家

20

转校

19

社会再适应量表生活事件

23教堂活动的改变

19

社交活动的改变

18

贷款(少于1万美元)

17

睡眠习惯的改变

16

家庭联欢时人数的改变

15

饮食习惯的改变

15

假期

13

圣诞节

12

轻微犯法

11

教堂活动的改变

24四、心理应对(一)心理应对的概念当处在应激的情境中,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以缓冲应激对个体的影响,保持心理的平衡。四、心理应对(一)心理应对的概念25(二)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消除和回避应激源改变不合理的观念调整期望值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放松训练转移注意释放能量(二)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消除和回避应激源26第二节心理危机干预一、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方法来解决是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失衡状态。危机干预:对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第二节心理危机干预一、概念27二、引起心理危机的常见原因一般发生急骤,而且比较严重,甚至不可克服或消除,总称为失去或损失。常见原因:失去亲人,夫妻关系突然破裂,恋爱关系破裂,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急性残疾或急性严重疾病,破产,失业等。二、引起心理危机的常见原因一般发生急骤,而且比较严重,甚至28三、常见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一)常见的心理危机1、发展性危机指个体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面临角色变换时出现的危机。如升学、就业、结婚、生子、移民、退休等。三、常见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一)常见的心理危机292、境遇性危机遭遇罕见或异乎寻常的事件,如地震、火灾、空难、洪水等灾害中的死里逃生者,居丧者,现场救援者等所遭遇的危机。2、境遇性危机遭遇罕见或异乎寻常的事件,如地震、火灾、303、存在性危机指伴随人生重大问题而出现的内心冲突,如人生的目的、责任、独立性、自由等。3、存在性危机指伴随人生重大问题而出现的内心冲突,如31(二)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表现为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表现为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二)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表现为麻32(三)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促进交流,鼓励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励当事人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信,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帮助当事人组织、调动社会支持系统,以解决引起危机的特殊因素,减少和防止当事人出现自伤、自杀、伤人和攻击性行为。提供适当医疗帮助。(三)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促进交流,鼓励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33(四)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明确目标,采取措施家人和朋友参加干预鼓励自己解决危机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当事人不是病人(四)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明确目标,采取措施34(五)心理应激干预技术危险评估阶段制订干预计划阶段实施干预阶段评估阶段(五)心理应激干预技术危险评估阶段35(六)实施危机干预的步骤明确问题保证当事人安全沟通和接纳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制订计划获得承诺(六)实施危机干预的步骤明确问题36(七)心理危机发生后的结局有效的应付和度过危机。暂时度过危机,在认知、行为和人格问题上可能还遗留一些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再次出现。在危机出现时就造成生理、心理崩溃。(七)心理危机发生后的结局有效的应付和度过危机。37第三节护理工作中的应激现象一、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1、护理工作性质2、人际关系因素3、职业发展4、角色期待的压力5、工作与家庭的矛盾6、面对困难和死亡的刺激第三节护理工作中的应激现象一、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应激源38特殊的工作环境特殊的工作环境39工作负荷过重工作负荷过重40职业压力的风险职业压力的风险41(二)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加强对护理应激有关知识的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组织的建立心理互助小组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应对能力的训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二)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加强对护理应激有关知识的培训42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第三章心理应激与危机干预43学习目标了解应激的概念掌握应激的过程和护理工作中应激的应对掌握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理解心理危机评估、制定、实施危机干预干预护理计划学习目标了解应激的概念44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个体觉察到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其结果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第一节心理应激一、心理应激的概念当个45应激: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一般适应综合症: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应激: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46二心理应激的过程二心理应激的过程47(一)应激源指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体内外环境刺激因素。1、躯体性应激源2、心理性应激源3、文化性应激源4、社会性应激源(一)应激源1、躯体性应激源48躯体性应激源直接对躯体产生刺激作用的某些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和生物刺激物。如高温、低温、强烈的噪声、辐射、创伤、疾病等。躯体性应激源直接对躯体产生刺激作用的某些刺激物,包括各种理化49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头脑中的某些紧张信息,包括认知评价和情绪波动。如各种心理冲突与挫折。心理性应激源指来自头脑中的某些紧张信息,包括认知评价和情绪波50文化性应激源指因文化背景或情景变化而造成的刺激。包括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性应激源指因文化背景或情景变化而造成的刺激。包括语言、生51社会性应激源包括重大的社会与经济变革、战争、自然灾害、失业、家庭危机和亲人的意外事故等。社会性应激源包括重大的社会与经济变革、战争、自然灾害、失业、52地震、汶川的灾难地震、汶川的灾难53(二)中介机制(1)、认知评价(2)、人格特征(3)、应对策略(4)、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内射、退化、幻想、合理化、转移、反向、补偿、幽默等。1、心理中介机制(二)中介机制(1)、认知评价1、心理中介机制542、生理中介机制(1)神经系统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传递到下丘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致使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增高、呼吸加深加快、出汗、分解代谢加速、血糖升高等。为机体适应和应对应激源提供充足的功能和能量储备。2、生理中介机制(1)神经系统应激源经过认知评价,传递到下丘55(2)神经内分泌系统该中介途径通过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进行调节。腺垂体被认为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而肾上腺是腺垂体的重要靶腺之一。研究发现,当人在飞行跳伞、阵地作战、预期手术、参加考试等应激情况下,都有上述两轴系统即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被激活。(2)神经内分泌系统该中介途径通过下丘脑56(3)免疫系统

急性应激阶段,先出现免疫抑制,之后可能出现免疫增强,短暂而轻微的应激不影响或稍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中等强度的应激可增强免疫反应,强烈的应激可抑制细胞免疫功能。免疫学研究表明:在应激状态下,可通过下丘脑及其控制的激素影响机体免疫功能。(3)免疫系统急性应激阶段,先出现免疫抑制,之后可能573、社会支持系统在应激状态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援助对摆脱困境有一定支持作用。3、社会支持系统在应激状态下,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质上的58(三)应激反应1、应激的心理反应(1)认识反应:适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增强感知,活跃思维,集中注意力,提高认识能力。若应激过强,则对认识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如感知过敏,思维混乱,自制力下降。(三)应激反应1、应激的心理反应59(2)情绪反应主要有焦虑、恐惧、愤怒、悲伤、抑郁等。特种兵的魔鬼考试职场焦虑(2)情绪反应主要有焦虑、恐惧、愤怒、悲伤、抑郁等。特种兵的60(3)行为反应一类是以明显的骨骼肌活动为标志,称或战或逃反应。与愤怒情绪有关。另一类是不伴有骨骼肌的活动,称保存-退缩反应。表现为抑制、服从、依附等。与恐惧情绪有关。(3)行为反应一类是以明显的骨骼肌活动为标志,称或战或逃反应612、应激的生理反应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性反应包括神经、呼吸、循环、消化、骨骼肌、内分泌、泌尿、免疫等系统的生理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率增强、血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尿频等。2、应激的生理反应急性或慢性应激状态下,身62三、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应激引起的躯体疾病三、心理应激与健康心理应激对机体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63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等人在1967年根据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病例分析,把人类常见的生活改变归为43项生活事件,编织成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并以生活变化单位(LCU)定量。他认为,一年内LCU累积不超过150单位,次年患病的可能性为33%;若一年内LCU累计为150-300单位,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50%;若一年内LCU累计超过300单位,则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86%.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姆斯等人在1967年根据大量64社会再适应量表生活事件

生活转变值

——————————————————

配偶去世

100

离婚

73

分居

65

入狱

63

亲密的家人去世

63

自己受伤或生病

53

结婚

50

被老板解雇

47

婚姻的调和

45

退休

45

家人健康的转变

44

怀孕

40

性功能障碍

39

新生儿诞生

39

工作变动

39

经济状况的改变

38

好友去世

37

从事不同性质的工作

36

与配偶吵架的次数改变

35

贷款超过1万美元

31

丧失贷款抵押品的赎取权

30

工作职责的转变

29

子女离家

29

吃官司

29

个人杰出的成就

28

配偶开始或停止工作

26

学业的开始或结束

26

生活水平的改变

25

个人习惯上的修正

24

和上司相处不好

23

工作时数或工作条件的改变

20

搬家

20

转校

19

社会再适应量表生活事件

65教堂活动的改变

19

社交活动的改变

18

贷款(少于1万美元)

17

睡眠习惯的改变

16

家庭联欢时人数的改变

15

饮食习惯的改变

15

假期

13

圣诞节

12

轻微犯法

11

教堂活动的改变

66四、心理应对(一)心理应对的概念当处在应激的情境中,我们会采取一些行动以缓冲应激对个体的影响,保持心理的平衡。四、心理应对(一)心理应对的概念67(二)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消除和回避应激源改变不合理的观念调整期望值利用社会支持系统放松训练转移注意释放能量(二)应对心理应激的方法消除和回避应激源68第二节心理危机干预一、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方法来解决是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失衡状态。危机干预:对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第二节心理危机干预一、概念69二、引起心理危机的常见原因一般发生急骤,而且比较严重,甚至不可克服或消除,总称为失去或损失。常见原因:失去亲人,夫妻关系突然破裂,恋爱关系破裂,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急性残疾或急性严重疾病,破产,失业等。二、引起心理危机的常见原因一般发生急骤,而且比较严重,甚至70三、常见心理危机及干预技术(一)常见的心理危机1、发展性危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