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1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2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3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4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ppt课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ppt课件开场白:人们习惯于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潜在的东西往往掉以轻心,等到东窗事发,才顿然醒悟,但后悔晚矣。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就是如此。聚水成河。吸烟与肺癌,缺乏锻炼与心脏病,嗜酒与肝硬化,环境污染与COPD等,无一不体现出这种积累效应,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潜在危害,成千上万的公共卫生医师在为预防慢性非传染病疾病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场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2.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等。无论城市与农村,均列全死因首位。2.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第一节

述3.慢性肺疾患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4.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症等第一节概述5.糖尿病流行病学

包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6.其他

如职业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等第一节

述5.糖尿病流行病学第一节概述

◆研究这类疾病的分布及其变化◆揭示危险因素及其引起疾病发生的机制◆提出并评价预防策略和三级预防措施NCD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

述NCD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概述●2.5万对新人结婚●5.2万婴儿出生,每30秒1个出生缺陷儿●

2.2万死亡,1.3万死于非传染病●增加3,000个糖尿病●

2,000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2人死于煤矿爆炸,6人死于火灾,数百人死于交通事故●

一亿人流动●

荒漠化每天损失1.5亿中国人的每一天第一节

述中国人的每一天第一节概述(一)全球概况NCD在世界上的分布流行模式:▲发达国家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主要区别二国内外流行概况第一节

述疾病谱危险因素主要区别(一)全球概况二国内外流行概况第一节概述疾病谱危发达国家: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与前列腺癌主要和吸烟、高脂饮食与其他不良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等有关发展中国家:胃癌、肝癌、子宫颈癌、食管癌常见NCD除这些因素外,还和营养不良、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第一节

述发达国家: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与前列腺癌第一节概述在NCD的发病与流行方面3个特点1.NCD在总死亡中占绝大部分2001年北京等36个城市前10位死因除第5位的损伤和中毒外,其它9类疾病均为NCD,占全死因的86.13%(二)我国概况第一节

述在NCD的发病与流行方面3个特点(二)我国概况第一节概2.发病人数多,发病增长速度较快

★高血压现患人数达1亿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2000万★糖尿病患者4000万★每年新发病例:肿瘤160万,脑卒中150万,冠心病75万第一节

述2.发病人数多,发病增长速度较快第一节概述3.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

⑴吸烟率升高、吸烟状况堪忧

⑵食物结构改变

⑶体力活动减少⑷肥胖⑸城市化趋向⑹老龄化第一节

述3.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第一节概述老年人口比例第一节

述老年人口比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①分布②病因③预防策略和措施④防制效果的评价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①分病因研究是NCD流行病学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一)主要的危险因素●最主要的为不合理膳食、吸烟和体力活动不足●其次是病原体感染、遗传和基因因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一病因研究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病因研究是NCD流行病学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一病因研究第

吸烟可以引起很多NCD,如心脑血管病;肺癌、食管癌、膀胱癌、胃癌、唇癌、口腔癌、咽喉肿癌、胰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甚至新生儿低体重等2000年全世界吸烟引起约490万人死亡,占总死亡的8.8%1.吸烟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吸烟可以引起很多NCD,如心脑血管病;肺癌、食管癌、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剂量反应关系交互作用,而且往往呈协同作用,如与饮酒、家属史、病毒感染、p53基因等戒烟与发病呈负相关,戒烟可使吸烟有关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下降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剂量反应关系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2.饮酒

过度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3.膳食因素和肥胖主要有脂类、维生素与纤维素

4.缺少体力活动

5.病原体感染如病毒感染与肿瘤6.遗传与基因因素

几乎所有NCD的发病均有遗传因素的参与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2.饮酒过度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第二NCD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个因素的作用,常常不是各个单个因素作用的简单相加研究多个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同作用与方式十分重要(二)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研究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NCD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多二预防策略与措施研究

预防策略

①全人群②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①公共卫生措施②临床措施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二预防策略与措施研究预防策略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一)全人群策略政府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通过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等方法,在全人群中控制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属于一级预防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一)全人群策略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是以社区为基础,长时间内以创建环境、促进健康、减少疾病为目标,由政府提供政策与经济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活动。

如控烟的健康促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社区参与

社区NCD的防治,指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为技术手段和工作内容,以提高防治效果和成本效益为目标的慢病的防治。社区参与(二)高危人群策略

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及有关疾病特点实施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和监测,进行人群筛检,早期发现病人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提高痊愈率,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二)高危人群策略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

初级预防

疾病尚未发生时,进行健康方式等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防病于未然。二级预防

三早预防,通过普查、筛查或健康体检实现,其核心是早期诊断。三级预防

对慢性病人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初级预防(三)主要措施控制吸烟营造控烟的支持性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烟草的危害提高个人戒烟技能2.限制饮酒心理干预家庭干预社会环境干预临床干预(三)主要措施控制吸烟3.预防肥胖普遍性干预:定期检测人群的体重变化,了解变化趋势;有肥胖倾向的个体,定期检查与肥胖有关的疾病。针对性干预:对有肥胖危险因素的群体,鼓励其改变饮食,加强体力活动;对于肥胖者,要制定减轻体重目标。具体干预措施:低能量、低脂肪饮食,进行有氧运动,增加体力活动,防止体重增长。3.预防肥胖4.适量运动形式和内容:如步行、自行车、游泳等强度:目标心率作为强度的监测目标,为最大心率的60-85%(最大心率为220-年龄)。时间和频度:每次至少十分钟,一天累计达30分钟以上。5.平衡饮食4.适量运动NCD预防和控制的效果需要进行评价,尤其是卫生经济学的评价,以了解实施的策略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可行,是否有效益三防制效果的评价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三防制效果的评价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1)成本(cost)

耗费公共和私人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成本和效果的术语(1)成本(cost)成本和效果的术语(2)效果(effectiveness)

卫生服务产出的一切结果,包括可以用各种指标表示的结果◆保护率,抗体阳转率◆干预研究中降低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危险因素暴露率,提高的知晓率◆临床试验中的治愈率、好转率、症状或体征消失率,降低的致残率、不良反应率(2)效果(effectiveness)(3)效益(benefit)

用货币表示的卫生服务产出的有用结果(4)效用(utility)

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可以用生命或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来表示,如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3)效益(benefit)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2.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主要方法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

应用健康水平的指标,分析和评价卫生服务规划或措施(项目)的成本和效果。健康水平指标,常用的有: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成本效用分析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应用健康水平的指标,分析和评价卫生服务规划或措施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由于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而增加的QALY计算简表序号内

容脑卒中

冠心病

合计男女

男女

①市区居民调整的期望寿命12.3512.93

12.7012.29-②患者调整的期望寿命4.835.63

6.288.42-③QALY效用值0.710.68

0.770.66-④患者的QALYa3.433.83

4.845.44-⑤每避免一例发病增加QALYb8.929.1

7.866.85-⑥避免的发病例数248128

4221439⑦由于避免发病增加的QALY的总数c22121165

3301443851⑧每避免一例发病增加的贴现生命年d7.527.3

6.424.05-⑨增加的贴现生命年e1865934

270853154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由于减少脑卒中和冠

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成本-效用分析内容经费(元)项目粗成本3798524项目额外支出2743980项目总的资金收益4213356项目净成本2329148增加的QALY3851成本(元)/QALY605

(田惠光,2000)

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成本-NCD研究中常用效益成本比率(benefit-costratio)法即卫生服务效益现值总额(B)与成本现值总额(C)之比(B/C)成本效益分析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NCD研究中常用成本效益分析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

■病例报告、个案调查、爆发与流行的调查,现况研究

■疾病筛检

■疾病监测如疾病登记、疾病统计分析与报告等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二)分析性研究为最常用的方法,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二)分析性研究分组不吸烟人数(%)吸烟人数计男

肺癌病人2(0.3)647649△非癌症病人27(4.2)622649△女

肺癌病人19(31.7)4160※非癌症病人32(53.3)2860※肺癌与非癌症病人中吸烟比例及OR值△:OR=14.0,P<0.01;※:OR=2.5,P<0.02(Doll和Hill,1950)分组不吸烟人数(%)吸烟人数计男肺癌病人2(0.3)64各年龄组肺癌死亡率(/千人年)与吸烟量的关系年龄(岁)不吸烟每

1~14支15~24支≥25支35~440.050.070.000.1145~540.000.310.620.7555~640.000.482.313.8865~740.002.695.166.4875~1.112.687.2716.33合计0.070.57(8.1)*1.39(19.9)*2.27(32.4)**()内为RR值

(Doll和Hill,1964)

各年龄组肺癌死亡率(/千人年)与吸烟量的关系年龄(岁)不吸■用于最终判定病因■评价消除病因措施的效果Ast历时10年应用氟化纳预防龋病的人群干预性研究是个范例(三)实验性研究■用于最终判定病因(三)实验性研究(一)概念和研究内容行为流行病学(behavioralepidemiology)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群中行为和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行为干预的学科。二行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概念和研究内容二行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行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应确定需要干预的行为因素■然后制定严密的研究设计或实施计划

干预措施包括政府立法、媒体宣传、单位教育、学校引导、家庭劝告等山东威海市1997年开始了吸烟行为干预项目,经过2年,15-69岁人群的吸烟率由当年的26.93%降至1999年的23.10%(P<0.01)(二)行为干预是行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行为干预(一)卫生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概念

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服务中与经济有关的问题。三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一)卫生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三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1)宏观经济政策对卫生事业的影响(2)卫生筹资、利用和费用控制(3)卫生经济学评价卫生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如何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各种干预措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主要研究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对卫生事业的影响2.主要研究内容概念

应用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对卫生规划和措施的制定、实施过程或产生的结果,从成本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二)卫生经济学评价概念(二)卫生经济学评价(一)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概念1998年Khoury和Dorman首次提出:“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humangenomeepidemiology,HuGE)”应用流行病学与基因组信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评价基因组信息(基因或基因变异及其相应编码的产物)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流行病学意义,是遗传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四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概念四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掀起生命科学的浪潮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掀起生命科学的浪潮▲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包括流行病学的现场研究,又包括基因组信息研究的实验室方法(二)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二)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三)应用1.评估不同人群中NCD相关的某种或某些基因变异的分布情况2.分析某些基因变异对不同人群中NCD发生的危险性并评估其程度3.评估不同人群中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等相互作用及其与NCD发生的关系4.在不同人群中开展NCD基因组信息标志检测试验的实用性、可靠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三)应用1.评估不同人群中NCD相关的某种或某些基因变异的C667T基因型与叶酸供给的相互作用补充叶酸基因位点OR95%CI补充/不补TT/TT0.20.1-0.8补充/不补TC/TC0.50.3-0.8补充/不补CC/CC0.30.2-0.6C667T基因型与叶酸供给的相互作用补充叶酸基因位点OR95第二部分

糖尿病第二部分

糖尿病一、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糖尿病分为4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它特殊类型。一、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二)空腹血糖损害(IFG)或糖耐量损害(IGT)的诊断标准(二)空腹血糖损害(IFG)或糖耐量损害(IGT)的诊断标准三、糖尿病的分期三、糖尿病的分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4倍,中风风险增加4倍,心衰风险增加5倍。

BellDSH.DiabetesCare.2003;26:2433-41.CentersforDiseaseControl(CDC)..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4倍,中风风险2/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AdaptedfromAlexanderCM,AntonelloSPractDiabet2002;21:21-28.

67%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2/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AdaptedfromA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微血管病变现状糖尿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微血管病变现状2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适合工作年龄人群中导致失明的首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2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血管死亡率和中风危险性增加2到4倍3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手术的首要原因5糖尿病患者中每10人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41FongDS,etal.

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99–S102.2MolitchME,etal.

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94–S98.3KannelWB,etal.AmHeartJ1990;120:672–676.

4GrayRP&YudkinJS.InTextbookofDiabetes1997.5MayfieldJA,etal.

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78–S79.2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适合工作年龄人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21%心脏病14%截肢或致命性外周血管疾病43%12%卒中HbA1c1%微血管并发症,如肾病和失明37%降低HbA1c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密切相关

-UKPDSStrattonIM,etal.UKPDS35.BMJ.2000;321:405-12.与糖尿病21%心脏病14%截肢或致命性43%12%卒中HbA健康的双脚健康的双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糖尿病还会伤害腿部和脚的神经。神经病变可以使脚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还会伤害腿部和脚的神经。神经病变可以使脚出现一些异常的当神经受到损害时,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此时,发生严重足病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脚对下列情况毫无感觉:割伤烧伤碰伤磨破水疱糖尿病无痛神经病变——非常危险当神经受到损害时,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此时,发生严重足病一个星期的图钉!一个星期的图钉!竟不知疼痛!竟不知疼痛!第二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糖尿病中90%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仅占4-6%,其它类型的糖尿病更少,因此本节主要介绍这两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特征。第二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型糖尿病的分布(一)地区分布1.国家间和地区间: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差异很大。2.城乡间:城市市区儿童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县和农村1型糖尿病的分布(二)人群分布

1.性别和年龄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男、女性别相似;高发年龄为青春期,发病风险最高的年龄段是10~14岁,青少年以后,发病率下降。2.种族和民族美国白种人发病率显著高于黑种人;亚洲国家1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欧洲国家。(二)人群分布(三)时间分布

1、季节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季节性,北半球多在12月至2月,南半球在6-8月。2、长期趋势1型糖尿病年增长率为3.0%,尤其在低发病率人群中增长更明显1988~1996年,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图23-2)(三)时间分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

(一)流行情况

工业化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某些国家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某些地区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FromP.Zimmetetal..:Bulletinofthe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48:13,2003FromP.Zimmetetal..:Bulletin1980-2010年间国内数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去2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上升200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华内分泌与代谢杂志;2008WYYang.NEnglJMed;2010

1980-2010年间国内进行的6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最小调查规模为4.3万人(1996年),旨在探查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糖尿病患病率1,2

。(n=30,0000)(n=21,0000)(n=4,3000)(n=10,0000)(n=46,239)(n=/)1980-2010年间国内数次大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中国(二)地区分布

1.国家间或地区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不同地区间亦不同2.我国部分省市糖尿病患病情况标化患病率最高的是北京,达4.56%,最低的是浙江,为1.99%。(二)地区分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3.城乡分布

城市和乡村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差别,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11省市的调查亦发现糖尿病标化患病率省会城市最高(4.58%),依次为中小城市(3.37%)、富裕县镇(3.29%)和贫困县农村(1.71%)。3.城乡分布(三)时间分布

近几十年来,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现持续增长趋势。中国在短短20年里,就从<3%的低患病率国家迅速跨入世界糖尿病中等患病率国家之列(3%-10%),速度惊人.(三)时间分布(四)人群分布

1.年龄几乎全世界的调查都显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4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显著升高(四)人群分布2.性别

西欧与美国,女性患病率高;我国1997年11省市糖尿病患病率调查表明,女性患病率与男性近似。3.职业

职业的劳动性质与劳动强度与糖尿病的发生关系密切。2.性别4.种族和民族

不同种族,2型患病率不同,患病率最高的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比马印第安人。患病率最低的是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及Athabansca印第安人,患病率为2%。5.家族史6.移民研究7.社会经济地位4.种族和民族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一)1型糖尿病

1.遗传因素2.病毒感染3.自身免疫4.其他环境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一)1型糖尿病(二)2型糖尿病1.遗传因素2.肥胖(或超重)3.体力活动不足4.膳食因素5.早期营养不良6.糖耐量损害7.胰岛素抵抗(IR)8.妊娠和2型糖尿病9.社会经济状况10.高血压及其它易患因素(二)2型糖尿病1.遗传因素第三节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

一、防治策略

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的社区综合防治1.制定长远的糖尿病防治国家行动计划2.加强与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等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内多地区的协作,进行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干预的研究。3.建立糖尿病三级防治和疾病监测网第三节糖尿病的防治策略与措施一、防治策略

4.开展社区综合防治5.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倡在开展一级预防的同时,强调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6.有计划地对糖尿病专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各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和糖尿病教育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开展教育和培训.4.开展社区综合防治(一)一级预防措施(二)二级预防措施(三)三级预防措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二、防治措施

(一)一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包括在一般人群中宣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如宣传糖尿病的定义、症状、体征、常见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行为,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预防肥胖、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二、防治措施

(一)一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是预防糖尿病的发二、二级预防

高危人群年龄40岁,超重BMI≥24,一级亲属有糖尿病者以静坐生活方式为主以前确诊有IGT或IFG高血压(成人>140/90mmHg)血脂异常(HDL-C≤0.9mmol/L和/或TG≥2.82mmol/L)二、二级预防高危人群加强筛查,尽早检出糖尿病:(1)利用分期分批进行特殊人群体检,如干部体检、单位集中体检。(2)利用其他个别的体检方式,如司机体检、婚前体检、出国前体检。(3)通过各级医院门诊检查。(4)加强对非内分泌专科医生的培训,使之能尽早发现糖尿病。筛查的方法可采用空腹血糖(FPG)或口服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加强筛查,尽早检出糖尿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有关的疾病或代谢紊乱,加强相关的治疗措施,全面达到治疗的目标。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了解患者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有关的疾病或代(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1)眼:视力、扩瞳查眼底(2)心脏:标准12导联心电图、卧位和立位血压。(3)肾脏:尿常规、镜检、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4)神经系统:四肢腱反射、立卧位血压、音叉振动觉或尼龙丝触觉。(5)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情况和缺血表现、皮肤色泽、有否破溃、溃疡、真菌感染等。(6)血液生化检查: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HDL-C)、尿酸、电解质。

(二)糖尿病并发症筛查三、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DCCT试验和UKPDS试验均已证实,严格地控制好血糖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残废率。通过有效的治疗,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在早期是可能终止或逆转的。三、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就是减少糖尿病的残废率谢谢大家!谢谢大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ppt课件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ppt课件开场白:人们习惯于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对于潜在的东西往往掉以轻心,等到东窗事发,才顿然醒悟,但后悔晚矣。慢性非传染病的预防就是如此。聚水成河。吸烟与肺癌,缺乏锻炼与心脏病,嗜酒与肝硬化,环境污染与COPD等,无一不体现出这种积累效应,好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种潜在危害,成千上万的公共卫生医师在为预防慢性非传染病疾病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开场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2.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脑血管意外、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等。无论城市与农村,均列全死因首位。2.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第一节

述3.慢性肺疾患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心病等4.精神疾病流行病学

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情感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老年痴呆症等第一节概述5.糖尿病流行病学

包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6.其他

如职业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等第一节

述5.糖尿病流行病学第一节概述

◆研究这类疾病的分布及其变化◆揭示危险因素及其引起疾病发生的机制◆提出并评价预防策略和三级预防措施NCD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

述NCD流行病学的研究任务第一节概述●2.5万对新人结婚●5.2万婴儿出生,每30秒1个出生缺陷儿●

2.2万死亡,1.3万死于非传染病●增加3,000个糖尿病●

2,000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2人死于煤矿爆炸,6人死于火灾,数百人死于交通事故●

一亿人流动●

荒漠化每天损失1.5亿中国人的每一天第一节

述中国人的每一天第一节概述(一)全球概况NCD在世界上的分布流行模式:▲发达国家模式▲发展中国家模式主要区别二国内外流行概况第一节

述疾病谱危险因素主要区别(一)全球概况二国内外流行概况第一节概述疾病谱危发达国家: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与前列腺癌主要和吸烟、高脂饮食与其他不良生活习惯、职业暴露、环境污染等有关发展中国家:胃癌、肝癌、子宫颈癌、食管癌常见NCD除这些因素外,还和营养不良、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关第一节

述发达国家: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与前列腺癌第一节概述在NCD的发病与流行方面3个特点1.NCD在总死亡中占绝大部分2001年北京等36个城市前10位死因除第5位的损伤和中毒外,其它9类疾病均为NCD,占全死因的86.13%(二)我国概况第一节

述在NCD的发病与流行方面3个特点(二)我国概况第一节概2.发病人数多,发病增长速度较快

★高血压现患人数达1亿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患者2000万★糖尿病患者4000万★每年新发病例:肿瘤160万,脑卒中150万,冠心病75万第一节

述2.发病人数多,发病增长速度较快第一节概述3.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

⑴吸烟率升高、吸烟状况堪忧

⑵食物结构改变

⑶体力活动减少⑷肥胖⑸城市化趋向⑹老龄化第一节

述3.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不断提高第一节概述老年人口比例第一节

述老年人口比例第一节概述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①分布②病因③预防策略和措施④防制效果的评价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①分病因研究是NCD流行病学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一)主要的危险因素●最主要的为不合理膳食、吸烟和体力活动不足●其次是病原体感染、遗传和基因因素、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和精神心理因素等一病因研究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病因研究是NCD流行病学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内容一病因研究第

吸烟可以引起很多NCD,如心脑血管病;肺癌、食管癌、膀胱癌、胃癌、唇癌、口腔癌、咽喉肿癌、胰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甚至新生儿低体重等2000年全世界吸烟引起约490万人死亡,占总死亡的8.8%1.吸烟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吸烟可以引起很多NCD,如心脑血管病;肺癌、食管癌、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剂量反应关系交互作用,而且往往呈协同作用,如与饮酒、家属史、病毒感染、p53基因等戒烟与发病呈负相关,戒烟可使吸烟有关的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下降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剂量反应关系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2.饮酒

过度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3.膳食因素和肥胖主要有脂类、维生素与纤维素

4.缺少体力活动

5.病原体感染如病毒感染与肿瘤6.遗传与基因因素

几乎所有NCD的发病均有遗传因素的参与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2.饮酒过度饮酒与很多癌症、肝脏疾患、心血管疾病有关第二NCD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个因素的作用,常常不是各个单个因素作用的简单相加研究多个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同作用与方式十分重要(二)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研究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NCD的发生与流行往往是多个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多二预防策略与措施研究

预防策略

①全人群②高危人群

预防措施

①公共卫生措施②临床措施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二预防策略与措施研究预防策略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一)全人群策略政府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通过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等方法,在全人群中控制主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流行:属于一级预防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一)全人群策略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

是以社区为基础,长时间内以创建环境、促进健康、减少疾病为目标,由政府提供政策与经济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活动。

如控烟的健康促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社区参与

社区NCD的防治,指以社区为基础,以健康促进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为技术手段和工作内容,以提高防治效果和成本效益为目标的慢病的防治。社区参与(二)高危人群策略

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及有关疾病特点实施主要危险因素的干预和监测,进行人群筛检,早期发现病人对患者实行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提高痊愈率,减少并发症和伤残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二)高危人群策略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

初级预防

疾病尚未发生时,进行健康方式等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对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防病于未然。二级预防

三早预防,通过普查、筛查或健康体检实现,其核心是早期诊断。三级预防

对慢性病人规范化治疗和康复指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初级预防(三)主要措施控制吸烟营造控烟的支持性环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烟草的危害提高个人戒烟技能2.限制饮酒心理干预家庭干预社会环境干预临床干预(三)主要措施控制吸烟3.预防肥胖普遍性干预:定期检测人群的体重变化,了解变化趋势;有肥胖倾向的个体,定期检查与肥胖有关的疾病。针对性干预:对有肥胖危险因素的群体,鼓励其改变饮食,加强体力活动;对于肥胖者,要制定减轻体重目标。具体干预措施:低能量、低脂肪饮食,进行有氧运动,增加体力活动,防止体重增长。3.预防肥胖4.适量运动形式和内容:如步行、自行车、游泳等强度:目标心率作为强度的监测目标,为最大心率的60-85%(最大心率为220-年龄)。时间和频度:每次至少十分钟,一天累计达30分钟以上。5.平衡饮食4.适量运动NCD预防和控制的效果需要进行评价,尤其是卫生经济学的评价,以了解实施的策略与措施是否正确,是否可行,是否有效益三防制效果的评价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三防制效果的评价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1)成本(cost)

耗费公共和私人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成本和效果的术语(1)成本(cost)成本和效果的术语(2)效果(effectiveness)

卫生服务产出的一切结果,包括可以用各种指标表示的结果◆保护率,抗体阳转率◆干预研究中降低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危险因素暴露率,提高的知晓率◆临床试验中的治愈率、好转率、症状或体征消失率,降低的致残率、不良反应率(2)效果(effectiveness)(3)效益(benefit)

用货币表示的卫生服务产出的有用结果(4)效用(utility)

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意程度。可以用生命或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来表示,如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3)效益(benefit)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2.卫生经济学评价的主要方法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

应用健康水平的指标,分析和评价卫生服务规划或措施(项目)的成本和效果。健康水平指标,常用的有:质量调整寿命年(qualityadjustedlifeyears,QALY)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成本效用分析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应用健康水平的指标,分析和评价卫生服务规划或措施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由于减少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而增加的QALY计算简表序号内

容脑卒中

冠心病

合计男女

男女

①市区居民调整的期望寿命12.3512.93

12.7012.29-②患者调整的期望寿命4.835.63

6.288.42-③QALY效用值0.710.68

0.770.66-④患者的QALYa3.433.83

4.845.44-⑤每避免一例发病增加QALYb8.929.1

7.866.85-⑥避免的发病例数248128

4221439⑦由于避免发病增加的QALY的总数c22121165

3301443851⑧每避免一例发病增加的贴现生命年d7.527.3

6.424.05-⑨增加的贴现生命年e1865934

270853154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由于减少脑卒中和冠

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成本-效用分析内容经费(元)项目粗成本3798524项目额外支出2743980项目总的资金收益4213356项目净成本2329148增加的QALY3851成本(元)/QALY605

(田惠光,2000)

1996年天津慢性病项目成本-NCD研究中常用效益成本比率(benefit-costratio)法即卫生服务效益现值总额(B)与成本现值总额(C)之比(B/C)成本效益分析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NCD研究中常用成本效益分析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

■病例报告、个案调查、爆发与流行的调查,现况研究

■疾病筛检

■疾病监测如疾病登记、疾病统计分析与报告等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第三节主要研究方法(二)分析性研究为最常用的方法,如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二)分析性研究分组不吸烟人数(%)吸烟人数计男

肺癌病人2(0.3)647649△非癌症病人27(4.2)622649△女

肺癌病人19(31.7)4160※非癌症病人32(53.3)2860※肺癌与非癌症病人中吸烟比例及OR值△:OR=14.0,P<0.01;※:OR=2.5,P<0.02(Doll和Hill,1950)分组不吸烟人数(%)吸烟人数计男肺癌病人2(0.3)64各年龄组肺癌死亡率(/千人年)与吸烟量的关系年龄(岁)不吸烟每

1~14支15~24支≥25支35~440.050.070.000.1145~540.000.310.620.7555~640.000.482.313.8865~740.002.695.166.4875~1.112.687.2716.33合计0.070.57(8.1)*1.39(19.9)*2.27(32.4)**()内为RR值

(Doll和Hill,1964)

各年龄组肺癌死亡率(/千人年)与吸烟量的关系年龄(岁)不吸■用于最终判定病因■评价消除病因措施的效果Ast历时10年应用氟化纳预防龋病的人群干预性研究是个范例(三)实验性研究■用于最终判定病因(三)实验性研究(一)概念和研究内容行为流行病学(behavioralepidemiology)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人群中行为和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进行行为干预的学科。二行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概念和研究内容二行为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是行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应确定需要干预的行为因素■然后制定严密的研究设计或实施计划

干预措施包括政府立法、媒体宣传、单位教育、学校引导、家庭劝告等山东威海市1997年开始了吸烟行为干预项目,经过2年,15-69岁人群的吸烟率由当年的26.93%降至1999年的23.10%(P<0.01)(二)行为干预是行为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行为干预(一)卫生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概念

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阐明和解决卫生服务中与经济有关的问题。三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一)卫生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三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1)宏观经济政策对卫生事业的影响(2)卫生筹资、利用和费用控制(3)卫生经济学评价卫生资源如何优化配置?如何发挥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各种干预措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主要研究内容(1)宏观经济政策对卫生事业的影响2.主要研究内容概念

应用技术经济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对卫生规划和措施的制定、实施过程或产生的结果,从成本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二)卫生经济学评价概念(二)卫生经济学评价(一)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概念1998年Khoury和Dorman首次提出:“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humangenomeepidemiology,HuGE)”应用流行病学与基因组信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评价基因组信息(基因或基因变异及其相应编码的产物)对人群健康和疾病的流行病学意义,是遗传流行病学与分子流行病学交叉的前沿领域.四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一)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概念四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掀起生命科学的浪潮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掀起生命科学的浪潮▲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既包括流行病学的现场研究,又包括基因组信息研究的实验室方法(二)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二)人类基因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三)应用1.评估不同人群中NCD相关的某种或某些基因变异的分布情况2.分析某些基因变异对不同人群中NCD发生的危险性并评估其程度3.评估不同人群中基因-基因,基因-环境等相互作用及其与NCD发生的关系4.在不同人群中开展NCD基因组信息标志检测试验的实用性、可靠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三)应用1.评估不同人群中NCD相关的某种或某些基因变异的C667T基因型与叶酸供给的相互作用补充叶酸基因位点OR95%CI补充/不补TT/TT0.20.1-0.8补充/不补TC/TC0.50.3-0.8补充/不补CC/CC0.30.2-0.6C667T基因型与叶酸供给的相互作用补充叶酸基因位点OR95第二部分

糖尿病第二部分

糖尿病一、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衰竭。糖尿病分为4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它特殊类型。一、糖尿病的定义和分型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一)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二)空腹血糖损害(IFG)或糖耐量损害(IGT)的诊断标准(二)空腹血糖损害(IFG)或糖耐量损害(IGT)的诊断标准三、糖尿病的分期三、糖尿病的分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4倍,中风风险增加4倍,心衰风险增加5倍。

BellDSH.DiabetesCare.2003;26:2433-41.CentersforDiseaseControl(CDC)..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增加冠心病死亡风险增加4倍,中风风险2/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AdaptedfromAlexanderCM,AntonelloSPractDiabet2002;21:21-28.

67%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2/3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AdaptedfromA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微血管病变现状糖尿病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我国糖尿病住院病人微血管病变现状2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适合工作年龄人群中导致失明的首要原因1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2心血管疾病中风心血管死亡率和中风危险性增加2到4倍3糖尿病神经病变导致非创伤性下肢截肢手术的首要原因5糖尿病患者中每10人有8人死于心血管事件41FongDS,etal.

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99–S102.2MolitchME,etal.

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94–S98.3KannelWB,etal.AmHeartJ1990;120:672–676.

4GrayRP&YudkinJS.InTextbookofDiabetes1997.5MayfieldJA,etal.

DiabetesCare2003;26(Suppl.1):S78–S79.2型糖尿病不是一种简单的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适合工作年龄人与糖尿病相关的死亡21%心脏病14%截肢或致命性外周血管疾病43%12%卒中HbA1c1%微血管并发症,如肾病和失明37%降低HbA1c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密切相关

-UKPDSStrattonIM,etal.UKPDS35.BMJ.2000;321:405-12.与糖尿病21%心脏病14%截肢或致命性43%12%卒中HbA健康的双脚健康的双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糖尿病还会伤害腿部和脚的神经。神经病变可以使脚出现一些异常的感觉,如疼痛、麻木、灼热、针刺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还会伤害腿部和脚的神经。神经病变可以使脚出现一些异常的当神经受到损害时,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此时,发生严重足病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脚对下列情况毫无感觉:割伤烧伤碰伤磨破水疱糖尿病无痛神经病变——非常危险当神经受到损害时,它将不能正确的传导信号。此时,发生严重足病一个星期的图钉!一个星期的图钉!竟不知疼痛!竟不知疼痛!第二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糖尿病中90%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仅占4-6%,其它类型的糖尿病更少,因此本节主要介绍这两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特征。第二节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型糖尿病的分布(一)地区分布1.国家间和地区间: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中差异很大。2.城乡间:城市市区儿童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郊县和农村1型糖尿病的分布(二)人群分布

1.性别和年龄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男、女性别相似;高发年龄为青春期,发病风险最高的年龄段是10~14岁,青少年以后,发病率下降。2.种族和民族美国白种人发病率显著高于黑种人;亚洲国家1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欧洲国家。(二)人群分布(三)时间分布

1、季节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一定季节性,北半球多在12月至2月,南半球在6-8月。2、长期趋势1型糖尿病年增长率为3.0%,尤其在低发病率人群中增长更明显1988~1996年,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图23-2)(三)时间分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课件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

(一)流行情况

工业化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某些国家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某些地区已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二、2型糖尿病的分布FromP.Zimmetetal..:Bulletinofthe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48:13,2003FromP.Zimmetetal..:Bulletin19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