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复习笔记_第1页
中国文学复习笔记_第2页
中国文学复习笔记_第3页
中国文学复习笔记_第4页
中国文学复习笔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 欢迎下载中国文学复习笔记注:本篇均为中国文学老师课上所讲,供同学们参考。由于文字较多,狐狸打字较慢,所以还未打完,先上传这些内容。狐狸会尽快把所有资料备好并总结一些题分享给大5家OOOOOO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一)上古期散文----甲骨卜辞诗歌----《诗经》,《楚辞》,《汉乐府》小说----神话传说,《史记》,《左传》,诸子百家辞赋 《楚辞》1.先秦《诗经》,共305首,又称《诗三百》,分成风、雅、颂三类。风,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 “风”包括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分为《小雅》(74篇)和《大雅》(31篇)是正统的宫廷乐歌。一共有105篇。颂,(周颂,鲁颂,商颂)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共 40篇。修辞手法:赋,比,兴体裁“风”“雅”“颂”和修辞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秦汉司马迁,司马相如(二)中古期魏晋--明中叶(3世纪一16世纪)魏晋--唐中叶“三曹”,“七子”陶渊明(田园)谢灵运(山水)“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王维,孟浩然岑参,高适“李杜”:李白,杜甫唐中叶--南宋末白居易“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宋词宋诗(陆游)元初--明中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王实甫,《水浒传》明中叶,《水浒传》明中叶--五四运动(1919年)(三)近古期6.明中叶--鸦片战争(1840年)

汤显祖《牡丹亭》《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明代“四大奇书”冯梦龙凌濛初冯梦龙凌濛初“二拍”《聊斋志异》蒲松龄7.鸦片战争--五四运动先秦文学(公元前221年):1.2.3.先秦文学(公元前221年):1.2.3.4.5.古代神话散见于《山海经》,《淮南子》,《列子》,《庄子》,《楚辞》诗经《风》,《雅》,《颂》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历史散文《左传》左丘明(编年体)《战国策》刘向(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楚辞诸子散文影响最大“儒” “墨”“道”“法”春秋末年,战国初期:《论语》,《老子》,《墨子》战国中叶:《孟子》,《庄子》战国末期:《荀子》,《韩非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美学的核心是以“仁”的价值观贯通的理性精神。《论语》,先秦时期语录体散文集,共二十篇,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与孟子被称为“孔孟”,孔子“至圣”,孟子“亚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也写做《诗》《书》《礼》《易》《春秋》)“春秋五霸”:齐恒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孟子:名轲,字子舆,东周邹国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雄辩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由儒道法的唯物主义者,反对天命鬼神。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性恶论,反对孟子“性本善”,主张“法后王”,反对孟子“法先王”主张“君子必辩”《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宋国蒙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学派代表作品。今通行本收文33篇(内篇7,外篇15,杂篇11),名篇:《齐物论》,《养生主》,《逍遥游》。三玄:《庄子》,《周易》,《老子》秦汉文学:《吕氏春秋》吕不韦《谏逐客书》李斯汉初:政论散文,韵文(骚体赋,楚声短歌)贾谊《吊屈原赋》,《鹏鸟赋》武帝时期:四大赋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杨雄《蜀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史记》汉乐府民歌东汉:《迢迢牵牛星》文人五言诗(《迢迢牵牛星》《汉书》(纪传体断代史)抒情小赋司马迁,西汉伟大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 3000年左右的历史。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鲁迅前四史:《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

《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战国四公子: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魏有信陵君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汉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 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语言庄严工整,多用排偶,遣词造句典雅深奥,与《史记》平畅的口语化文字形成鲜明对照。《汉书》价值:史学:1,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格局史学:,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尊重客观实际,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将书志体完善起来。(十志)《刑法志》开创了我国法制史的先河,第一次系统的叙述了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定; 《地理志》是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的地理著作; 《艺文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图书目录及学术文化史。文学:叙事详明,详赡严密,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编年体按年与日有次序的记载史实的史书《春秋》孔子《左传》左丘明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实的史书《国语》(第一部)《战国策》刘向纪传体以人物立传记为编排顺序记载史实的史书《史记》 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 班固(第一步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建安文学:三曹建安文学:三曹“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蔡琰文创作有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诗,赋,文创作有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汉末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思想情操。曹操:改变文章之祖师形式,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悲愤诗》,《胡笳十八拍》形式,蔡琰,字文姬,蔡邕之女。,“七子”和蔡琰为代表的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悲愤诗》,《胡笳十八拍》正始文学:“竹林七贤”嵇康、

文人政治思想落潮,

悲壮变为词旨渊永,正始文学:“竹林七贤”嵇康、

文人政治思想落潮,

悲壮变为词旨渊永,南北朝文学:南朝:宋谢灵运北朝:小说:齐梁,陈乐府民歌志人志怪“永明体”宫体诗 徐搞、徐陵庾肩吾、庾信《敕勒歌》,《木兰诗》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陶渊明:字元亮(名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词赋家,散文家。隐逸诗人之宗。唐代文学:国力强盛,唐诗成为一代文学之标志,散文取代了骈文的政治地位,是秦汉散文之后的一次新高峰。传奇小说兴起。唐初宫体诗人:虞世南南北朝文学:南朝:宋谢灵运北朝:小说:齐梁,陈乐府民歌志人志怪“永明体”宫体诗 徐搞、徐陵庾肩吾、庾信《敕勒歌》,《木兰诗》刘义庆《世说新语》干宝《搜神记》陶渊明:字元亮(名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词赋家,散文家。隐逸诗人之宗。唐代文学:国力强盛,唐诗成为一代文学之标志,散文取代了骈文的政治地位,是秦汉散文之后的一次新高峰。传奇小说兴起。唐初宫体诗人:虞世南上官仪文章四友沈宋“沈宋体”沈佺期,宋之问王绩:其诗洗去宫体脂粉,透出革新的气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咏蝉》“上官体”(咏物为主)对仗“六对”,“八对”李峤,崔融,杜审言,苏味道格律诗陈子昂《修竹篇序》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从军行》《长安古意》卢照邻骆宾王《在狱咏蝉》(少负才名,沉浮宦海)(一生悲凉)(传奇生涯)西晋文学:“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和陆云“两潘”潘岳和潘尼“一左”左思东晋文学:玄言诗,陶渊明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派: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边塞诗派:

同异高适慷慨报国,风格悲壮,七言歌行思想有深度,现实主义,苍凉悲壮岑参艺术性高,浪漫主义,雄奇瑰丽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