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生理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1、生理学及动物生理学的概念、生理学:研究生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机体生命活动(机能)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2、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根据机体结构的层次性分为三个水平:整体和环境水平的研究:研究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和适应以及机体在整体状态下的整合机制。(捕食行为、逃离行为)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包括研究各器官系统的活动特征、内在机制、影响和控制它们的因素,以及它们对整体活动的作用和意义。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研究细胞及其所含物质分子的活动规律。又称为细胞生理学3、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慢性实验:在无菌条件下对健康动物施行手术,并在不损害动物机体完整性的前提下暴露、摘除、破坏以及移植所要研究的器官,然后在尽可能正常的条件下,观察实验动物的功能变化。由于这种动物可以较长时间用于实验,故称之为慢性实验。(假饲实验)特点:优点因研究对象处于接近正常的状态下,所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缺点应用范围常受到限制。如有些生理问题目前仍未找到合适的手术和方法;整体条件复杂不易分析。急性实验: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只能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实验结果,称为急性实验。特点:优点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易于分析。缺点实验往往是在离体或麻醉状态下进行,使实验
结果不一定能代表它们的在体活动情况。4、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所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系统是机体分化出来专门执行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持续时间较短。体液调节:指体液因素通过局部扩散或借助淋巴和血液循环抵达特定器官组织,调节其功能活动的过程。特点:效应出现缓慢,作用部位比较广泛,持续时间较长。自身调节:指机体自发产生的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调节。特点:适应范围和作用范围都比较小。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液态相嵌模型1、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液态、膜具流动性2、镶嵌蛋白质:a-螺旋或球形结构、构型不同、功能不同、糖类在表面:与脂质或蛋白结合成糖脂、糖蛋白、成为抗原2、跨膜转运方式及其特点一、 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二、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低的小分子物质或离子借助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的方式。特点:1、顺浓度差、电位差,不耗能2、需要膜蛋白的帮助3、具有选择性4、通透性可改变。可分为通道转运、载体转运三、 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物质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由生物泵完成。特征:1、逆电化学梯度2、耗能四、 入胞和出胞:入胞:细菌、异物的清除,药物、大分子营养物质的吸收。出胞:激素、神经递质、酶的分泌。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3、兴奋、抑制、刺激、反应、兴奋性、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极化、超极化、反极化、复极化的概念兴奋:是生物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受足够强的刺激后所产生的生理功能加强的反应。刺激:能为人体感受并引起组织细胞、器官和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反应: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引起的相应的活动。抑制:物质的活性程度或反应速率降低、停止、阻止或活性完极化:细胞是不良导体,膜内的细胞内液和膜外的细胞间液都是导电和电解质。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学模型,可视为膜内负膜外正、电荷均匀分布的闭合曲面电偶层,此时膜外空间各点的电势为零。对整个细胞而言,对外不显电性,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称为极化。(网络资源)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全丧失的现象。极化:细胞是不良导体,膜内的细胞内液和膜外的细胞间液都是导电和电解质。由于跨膜电位的存在,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的电学模型,可视为膜内负膜外正、电荷均匀分布的闭合曲面电偶层,此时膜外空间各点的电势为零。对整个细胞而言,对外不显电性,此时细胞所处的状态称为极化。(网络资源)超极化:细胞膜的内部电位向负方兴奋性:是指活细胞,主要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反极化:从0向发展,外部电位向正方向发展,使膜内外电位差增大,极化状态加强。反极化:从0到+30,即膜电位变成了内正外负,称为反极化。4、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三要素)。复极化:动作电位在零以上的电位值称为超射。下降支指膜内电位从+30逐渐下降至静息电位水平,称为复极化。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在强度、持续时间、强度对时间变化率三个方面达到最小值。5、 经典突触的结构、传递过程,神经-肌肉突触传递。★突触结构突触前膜:轴突末梢的轴突膜;突触后膜:与突触前膜相对的胞体膜或树突膜;突触间隙:两膜之间为突触间隙,突触间隙有粘多糖和糖蛋白。突触的传递过程1、当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使突触前膜去极化,则会引起电压门控2+通道开放,2+由突触间隙进入突触小体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使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释放出来的神经递质经弥散很快到达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特异受体相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使突触后膜发生相应电变化。是兴2、 如果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提高了突触后膜对的通透性,导致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便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爆发动作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是兴3、 如果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提高了突触后膜对或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阻止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呈现抑制效应。2+神经-肌肉突触传递:当神经末梢处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立即引起接头前膜去极化,引起2+的通道开放,2+由细胞外流入轴突末梢,大量囊泡向轴突膜的移动并促使的释放。当分子通过接头间隙到达终板膜表面,并与其相应的受体相结合时,会引起、通道开放,其总的结果是内流,出现膜的去极化,便产生终板电位,随着的不断释放,终板电位不断总和,当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就会引发整个肌细胞膜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同上1)2+6、 骨骼肌的微细结构及其收缩原理-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的微细结构骨骼肌是由大量的肌纤维组成,每个肌纤维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它们平行排列,纵贯肌纤维全长,在一个细胞中可达上千条之多。每条肌原纤维又被肌管所环绕,且其排列高度规则有序。
肌丝滑行理论当肌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肌浆中2+浓度升高时,2+与作为2+受体的肌钙蛋白结合,引起了肌钙蛋白分子构象的某些改变,这种改变“传递”给了原肌凝蛋白,同时引起原肌凝蛋白的双螺旋结构发生了某种扭转,其结果是肌动蛋白的作用位点被暴露,横桥将会立即与之结合,横桥一旦与肌动蛋白结合,向M线方向移动,拖着细丝向粗丝的中央滑行,引起肌肉的收缩;同时横桥催化水解。肌丝滑行理论当肌细胞上的动作电位引起肌浆中第三章血液血液的生理功能1.维持内环境稳定;2.营养功能;3.运输功能;4.参与体液调节;5.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1.维持内环境稳定;2.营养功能;3.运输功能;4.参与体液调节;5.防御和保护功能;2、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的含义及生理意义。晶体渗透压1、定义:意义:由晶体物构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1、维持细胞内外水分平衡2、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胶体渗透压定义:意义:3、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白细胞有颗粒白细胞由胶体构成的渗透压为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分平衡2、保持正常循环血量1、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参与过敏反应。它在致敏物质作用下能释放组胺、肝素等,从而引起过敏反应。a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b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b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在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嗜中性粒细胞:用。主要是吞噬外来微生物及异物。无颗粒白细胞胞很相似,但其吞噬能力很弱无颗粒白细胞胞很相似,但其吞噬能力很弱巨噬细胞吞噬消灭病原体和异物、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识别和消除衰老的细胞及组织碎片。处理和呈递抗原;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主要是参与体液免疫。4、机体血管内的血液既能保证畅通流动,又能防止渗血和出血。阐述其原因。5、人类血型系统的分类依据是什么?鉴定血型有何临床意义。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0四型。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
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0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第一步6、简述血液凝固的过程及其机制。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一步第二步凝血酶原的激活凝血酶原f凝血酶第三步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内源性凝血途径:完全依赖于血浆内的凝血因子就能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的过程。外源性凝血途径:除血浆中凝血因子外,还需要由组织损伤所释放的凝血物质参与途径。第四章血液循环1、心动周期的概念。说明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指标及其生理意义。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评价指标:心输出量2、 心输出量的概念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影响因素:a、每搏输出量:当心率不变时,每搏输出量增加,可使每分输出量增加;反之则减少b、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则心输出量增加。但心率过快,反而使心输出量减少。因此,在心率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3、 心肌细胞有那些生理特性,与心脏机能有何联系?与骨骼肌比较有何差异?生理特性:兴奋性:不会发生强直收缩自律性:A正常起博点与窦性心率B潜在起搏点与异位节律:B潜在起搏点与异位节律:对于心脏内的其他自律细胞,在正常时并不自动发生兴奋,但其保持着自律的特性;传导性:房室交界处的兴奋传导速度最慢,形成了一个时间延搁,称为房室延搁,其使心室收缩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充盈血液,有利于射血。收缩性。
参考)4、简述心动周期中心脏所伴随的各种变化及相互联系。参考)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的单方向流动是怎样实现的?血液能在心血管系统中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因为有瓣膜。心脏中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是从心房流到心室;心室和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是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血管中也有静脉瓣,使得血液能按照一定方向留回心脏。动脉内压力比较高,心脏是怎样将血液射入动脉的?心脏接受静脉回流的血液后,心室肌收缩,使心室内压力升高,当超过主动脉压力时,主动脉瓣开放,心脏内血液射入动脉。压力很低的静脉血液是怎样返回心脏的?静脉血的压力低不影响它返回心脏,因为静脉血回心主要是依靠心脏的抽吸作用。而不是靠压力的。动脉血才是靠压力运行的。5、试述淋巴液生成与回流、淋巴循环生理意义。生理意义:(1)回收蛋白质:每天组织液中约有75-200g生理意义:(1)(2)淋巴管吸收(3)运输脂肪:由小肠吸收的脂肪,80%(2)淋巴管吸收(3)调节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每天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的液体总量约2〜4L,其中约3L经淋巴循环回到血液中去。即一天中回流的淋巴液的量大约相当于全身的血浆总量。(4)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及其它微粒:这一机体防卫和屏障作用主要与淋巴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动和淋巴细胞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关。(4)6、分析影响动脉血压及静脉回流的因素。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博输出量:每博输出量增大,收缩压舒张压收缩压高低反映了每博输出量的大小。心率:心率加快时,舒张压收缩压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升高,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高低反映了外周阻力的大小。动脉管壁弹性:正常情况下,相对恒定的;动脉管壁发生硬化时,收缩压舒张压使脉压增大。
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关系:正常情况下,是相适应的。异常情况(大出血或患脓毒血症)下,动脉血压下降。第五章呼吸1、名词解释:呼吸:气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组成:氧解离曲线:表示氧气压强和血氧饱和第五章呼吸1、名词解释:呼吸:气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组成:氧解离曲线:表示氧气压强和血氧饱和肺呼吸、气体运输、细胞呼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胸式呼吸:由肋间肌舒收使肋骨和胸骨胸内负压: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间的潜在腔(即胸膜腔)腹式呼吸(膈式呼吸):由膈肌舒收引起内的压力。在整个呼吸周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胸内负压: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运动所产生的呼吸运动。间的潜在腔(即胸膜腔)腹式呼吸(膈式呼吸):由膈肌舒收引起内的压力。在整个呼吸周的呼吸运动伴以腹壁的起伏。期中,它始终低于大气压,血氧容量:100血液中,所能结合的最故亦称“胸内负压”。大氧气量。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通气量()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肺泡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通气量()血氧饱和度:氧含量占血氧容量的百分与每分肺血流量比。与每分肺血流量比。(Q之比()。肺活量:一次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2、为什么说膈肌的舒缩运动在肺通气中起重要作用?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胸廓的上下径,膈肌舒张可缩小胸廓上下径可分别引起吸气和呼气3、什么叫胸内压?胸内压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形成的?胸内压:胸膜腔内的压力。特点:胸内压在呼吸过程中始终低于大气压,为负压若大气压为0,则胸内压=-肺回缩力。
形成机理:胸膜壁层表面由于受到胸腔和肌肉的保护,作用于胸壁上的大气压影响不到胸膜腔。而胸膜腔脏层却受到两种相反力量的影响;肺泡内气体对脏层产生向外作用力和肺的弹性回缩力。4、呼吸膜由哪几层结构组成?有什么生理意义?至少包括6至少包括6层:泡表面活性物质层、极薄的液体层、肺泡上皮细胞层、间质层、基膜层、毛细血管内皮层生理意义:1、降低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2、生理意义:1、降低表面张力,减少吸气阻力;2、调节表面张力,稳定肺泡内压;3、减少肺泡液生成,防止肺水肿。仅供参考)5、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哪些特点?1、反应快可逆不需酶的催化受2的影响2、该反应是氧合,不是氧。3、1分子可以结合4分子O2。4、与O的结合或解离曲线呈S形,与的变构效应有关。6、简述哺乳类动物S型氧离曲线的重要生理意义。a.氧离曲线的上段特点:较平坦,表明2的变化对氧饱度影响不大。意义:对于缺氧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b.氧离曲线中下段特点:较陡,当2稍降,便可迅速释放大量的02意义:对于组织活动供氧十分有利。第六章消化与吸收1、名词解释: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可以被动物直接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过程。吸收: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消化的分类:1、机械消化:又称物理性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经消化道运动被研磨粉碎,并与消化液混合形成食糜过程;口腔内消化。2、化学消化:利用消化液中各种消化酶将营养物质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过程。胃和小肠。
3、微生物消化:由于微生物的作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被分解过程。反刍动物的瘤胃和单胃动物的大肠。胆盐的肝肠循环:胆盐和胆汁酸排到小肠后,绝大多数可由回肠末端粘膜吸收入血,95%经过肝门静脉回到肝脏再形成胆汁分泌入肠,胆盐在肝肠之间的反复利用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2、 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2.自动节律性;2.自动节律性;3.有较大的伸展性;4.紧张性收缩;对化学的,温度和牵拉刺激敏感,但对电刺激不敏感。3、 胃液分泌的调节及其特点一、刺激胃酸分泌的因素:1.头期胃液分泌持续时间较长,分泌量大、酸度和消化力都较高。胃期胃液分泌:胃期胃液分泌的酸度很高,但胃蛋白酶含量却比头期胃液分泌少。肠期胃液分泌:肠期胃液分泌的量不大,消化力和持续时间都不如头期。二、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1.盐酸2.脂肪3.高渗溶液作用:abcd4、胆汁的主要成份、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胆结石的形成原因成分:胆汁是一种具有苦味的有色粘样液体,由水分、无机盐(钠、钾、钙等)、胆汁酸、胆固醇、胆色素、脂肪酸、卵磷脂等能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形成微滴,从而增加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酸盐是脂肪酶的辅酶,增强脂肪酶的活性;为胰脂肪酶提供适宜的作用:abcd胆盐还可以将脂肪酸和甘油一酯带到小肠上皮细胞,促进脂肪消化产物的吸收。e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分泌调节:神经调节:食物f刺激胃和小肠J迷走迷走反射f肝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JT胃泌素释放体液调节:I.胃泌素促进肝胆汁分泌和胆囊收缩胆汁分泌。刺激十二指刺激胃酸分泌刺激十二指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n.促胰液素:作用于胆管系统增加3-的含量和水的分泌量,但不影响胆酸盐的分泌。m.胆囊收缩素:促进胆囊胆汁大量排放;刺激胆管上皮细胞,增加胆汁流量和3-的分泌。.胆酸盐:促进肝胆汁的分泌胆结石形成原因:5、消化道各段的消化特点???6、消化道各段的吸收特点口腔和食管:不被吸收。胃:可吸收少量水分和无机盐。B12B12;7、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的吸收形式及吸收过程蛋白质的吸收: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氨基酸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载体和钠离子参与,经血液途径被吸收。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了二肽和三肽的转运系统。糖类:可被小肠上部粘膜迅速吸收。各种单糖的吸收速率有很大差别,已糖的吸收很快,而戊糖则很慢。在已糖中,半乳糖和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最慢。单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主动过程,它吸收与蛋白质相似。8、举例说明消化功能的整体性???第七章排泄与渗透压调节1、排泄概念及其途径生理学上将代谢终产物、摄入过多或不需要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呼吸器官:排除2和少量的水消化器官:排出肝脏代谢物;肠粘膜分泌无机盐,经肠腔随粪便排出。3.皮肤:通过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氨、少量的尿素和氯化钠等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代谢产物(含氮化合物代谢物、脂肪代谢产生的非挥发性酸的盐),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2、尿的生成包括哪几个基本过程肾小球的滤过;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3、肾糖阈及葡萄糖吸收极限量,葡萄糖的重吸收特点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浆葡萄糖(血糖)浓度.(此时,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正常值:180100。葡萄糖吸收极限量:尿葡萄糖排出量刚能随血浆葡萄糖浓度升高而平行增加时的肾小球葡萄糖滤过量。(此时,全部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均已达极限)。正常值:男:375;女:300。(尤葡萄糖的重吸收特点:1.肾小球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其是其前半段)(尤机制:与+重吸收相伴联的继发性主动转运。饱和现象:近端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4、酸碱平衡的概念及其调节概念:调节:节。机体通过血液缓冲系统、肺、肾来调节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含量及比例,维持体液值恒定,称为酸碱平衡。主要依靠血液缓冲作用、肺呼吸作用和肾脏的排泄和重吸收作用来调第八章神经系统1、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纤维直径:纤维粗,内阻小,局部电流大,传导快髓鞘:朗飞氏结,跳跃传导温度:温度高,代谢增强2、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1、支持作用;2、修复和再生作用;3、绝缘和屏障作用;4、营养性作用;摄取和分泌递质神经冲动传导兴奋的特征,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特征神经冲动传导兴奋的特征:1.生理完整性;2.绝缘性:神经干中包含许多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但在传导兴奋冲动时,总是互不干扰;3.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的任何一点,兴奋冲动均可沿纤维向两端传导;4.相对不疲劳性:在合适的条件下,连续高频的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和传导动作电位的幅度、数目、速度等不变;5.非递减性:在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时,不管传播距离有多远,产生感觉的结构基础感受器、感觉传入路径和大脑皮层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A适宜刺激:每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B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能将适宜刺激的能量转化为传入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叫做换能作用。3、4、5、5、时间有多长,其动作电位的幅度和速度,始终不变。反射中枢兴奋传递特征:1.单向传递;2.中枢延搁:兴奋在中枢传递时所需时间较长现象称为中枢延搁;3.总和;4.后放:在一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冲动,这种现象称为后放。5.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C编码作用:感受器能将刺激的质和量等信息转移到传入神经的电信号系统,即神经冲动的序列中,这一过程称为编码作用。D适应现象:当感受器接受长时间的持续刺激时,其冲动发放频率将逐渐下降,这种现象称为适应现象。6、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A特异投射系统:由丘脑接替核发出的纤维,以点对点的方式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称为特异投射系统。主要机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产生传出神经冲动。,称为非特异投射B,称为非特异投射作用普遍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动物的醒觉。7、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叩击膝关节下的股四头肌腱,使之发生反射性收缩,这称为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叩击跟腱使则小腿腓肠肌发生反射性的收缩,这称为跟腱反射。8、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A对侧支配性:一侧皮层主要支配对侧躯体肌肉,头面部肌肉除外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刺激一定的部位,引起一定部位皮层的收缩。从运动区的定位来看,总体安排是倒置的:下肢代表区在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部肌肉代表区在底部(头面部代表区内部的安排仍为正立而不倒置)。9、谈谈你对学习与记忆的认识第九章内分泌1、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系统。由内分泌腺或散在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经体液传递而发挥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2、激素的分泌方式及其作用的一般特性(1)远距分泌: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2)神经分泌:体内某些神经细胞,除具有一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传导神经冲动等)外,还兼有分泌激素的特征,即它们能够把神经冲动转变为由激素中介的化学信息,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内分泌,亦简称神经分泌。(3)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通过组织液扩散至邻近靶细胞以传递局部信息。
4)自分泌: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过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4)自分泌:指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通过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挥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般特性:1.信使作用:当它作用于靶细胞时,只需要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促进或抑制靶细胞内原有生理生化过程。每种激素只作用于各自相应的器官、组织和细胞,这虽然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但其作用显著。高效性:虽然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很低,但其作用显著。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拮抗、允许作用)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新陈代谢的调节:A.氧化产热作用。促进物质代谢a.促进糖代谢:升高血糖b.促进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胆固醇的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蛋白质代谢:甲状腺激素处于生理量时,加速蛋白质生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减少,甲状腺分泌过多时,则加速蛋白质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成熟的作用:在人类和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激素,特别是对骨和脑的发育尤为重要。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甲状腺激素不但影响中枢系统的发育,对已分化成熟的神经系统活动也有作用。4、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调节物质代谢a糖代谢:促进糖异生,升高血糖。四肢脂肪(促进分解)b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c脂肪代谢:对身体不同部位的脂肪作用不同:腹、面、肩、背(促进脂肪合成)向中性”体形。四肢脂肪(促进分解)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当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糖皮质激素也相应增多,的一些物质,减少它们的不良作用,对提高机体抗伤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5、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缺乏时的表现引起血中浓度立即增加,可以减少因应激刺激引起A对糖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全身组织加速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抑
引起血中浓度立即增加,可以减少因应激刺激引起制糖异生,导致血糖水平下降。B对脂肪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肝合成脂肪酸,然后转运到脂肪细胞贮存。还可使脂肪细胞合成少量的脂肪酸。此外,减少脂肪的分解。C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胰岛素促进蛋白质合成过程;另外,胰岛素还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和肝糖异生。缺乏时的表现:多食、多尿、多饮、体重下降,严重时出现尿糖,丙酮酸中毒昏迷。6、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哪些?简述它们的重要作用。(机体如何调节血钙平衡?)当血钙浓度下降时,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迅速增加,使血钙浓度迅速回升,相反,使血钙浓度升高时分泌减少。哺乳动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生殖器官和副性征的发育已经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花字课件教学课件
- 吸墨白板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固定资产业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店铺买卖与租赁合同一本通
- 2024年广告装饰新篇章:工程合同全新范本
- 2024年办公室装修设计实施合同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合同与物流服务协议
- 2024年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合同
- 2024年度国际广告传媒合作合同
- 2024光伏发电设备采购合同
- 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
- 医院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
- 2023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 带式输送机胶带安装
- 陈育民对FLAC3D常见问题的解答概要
- 专利文献检索方法与步骤课件
- 第5讲-申论大作文课件
- 大咯血的护理及急救课件
- 读《学生的精神》有感
- Module 5 Museums模块测试题二(含答案)(外研版九年级上册)
- 张家爷爷的小花狗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