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莱新中学2021年高三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参考答案:A略2.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政治制度。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这一变化A.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D.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参考答案:A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的监察权属于相权,而唐代御史台的设立使监察权不再属于相权而是独立的,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均是在秦代,所以选项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这一变化和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是否缓解无直接的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3.表1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表1: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单位:%)项目年代1967-19761977-1986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28.812.66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23.515.513.9学历11.712.625.3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民众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彻底的变化C.婚姻观念中政治化倾向逐渐减弱

D.西方文化对婚姻习俗影响日益加深参考答案:C4.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络绎无穷。……宜令所司于京城四面别筑罗城,先立标识……今后凡有营葬并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其标识内,候宫中擎画,定军营、街巷、仓场、诸司公廨院,务了,即任百姓营造”。由此可见,当时东京城内()A.邸店难以满足商帮需求 B.商品交易受官府直接监管C.商业活动不受空间限制 D.草市场所由政府明确划定参考答案:考点:宋朝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发展.考查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和表现.解答: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与材料中“五代后周世宗诏曰”不符,故A项错误.官府直接监管,与材料中“其标识内…即任百姓营造”不符,故B项错误.因为“(东京)坊市之中,邸店有限”,所以才有“京城四面…先立标识…其标识内…即任百姓营造”,这表明商业活动不受坊市限制,故C项正确.“草市,并须去标识七里外”与材料中“当时东京城内”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1、商业活动打破了市坊的界限,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大街小巷店铺林立.2、海外贸易发达,宋朝造船业居世界的首位,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宋朝纺织业发达,蜀地的丝织品号位“冠天下”、江浙地区丝绸产量很高,质量也比较好.4、宋朝的制瓷业也比较发达,江南地区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北宋时兴起的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5、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5.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不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材料中的译本出现在1691年,是清朝前期,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A观点错误。从材料中欧洲多种译本的出现,可知B、D正确。中国的儒学在“西学东渐”时期有传教士介绍给西方,C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是A。6.“高铁改变中国,中国改变世界”的故事正在上演。历史上交通运输建设见证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秦朝修建“驰道”(或直道),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清末保路运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C.蒸汽机的发明促进铁路、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来源:学|科|网]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进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参考答案:C7.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参考答案:B材料信息有关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研究视角有: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自然因素角度,这说明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认识越来越多元,故B项正确;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英国最早具备经济条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英国自然条件优越等,这些视角都是基于对英国与其他国家的比较而得来的,故C项错误;后期的研究未必比传统观点更为可信,故D项错误。点睛:“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更多侧重于结论的传输,而对获得历史结论的过程则鲜有涉及,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结论、轻证据和逻辑的倾向。“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出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也必将有助于进一步展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和魅力。8.1898年英国首相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年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对此英国采取的主要手段是:A.资本输出加强垄断

B.自由竞争商品输出C.提供技术推销机器

D.宣传宗教精神控制参考答案:A9.“当西方和平降临之时,却是中国内战爆发之际;当西方开始重建之际,却正是中国内战加剧之时;当西方经济恢复发展之时,中国经济却走向崩溃。”此时西方“重建”和“恢复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A.马歇尔计划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C.“新经济”的出现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新经济”(知识经济)出现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西方“重建”和“恢复发展”是发生在二战后初期,即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事情。所以,西方“重建”和“恢复发展”的有利因素不包括“新经济”(知识经济)出现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新经济”(知识经济)出现10.下列关于汉朝察举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在初期对人才的发现任用,起了积极作用②在封建时代察举只是统治者笼络人心的一种形式,不可能凭此发现真正人才③东汉时察举成为豪强地主获取政治特权的一种手段④东汉中后期由于举荐人和被察举的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形成了官僚集团(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11.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下列思想中属于材料中所说的“转变迹象”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注意题干要求是“明清之际”“转变迹象”。A项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排除;B项是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心学”主张,排除;D项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提出,与材料不符;C项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故正确。12.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A.王权演变

B.教权演变

C.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市民权力变化参考答案:A1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参考答案:C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排除A;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这一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准确表达的能力,以武则天时代的皇权与相权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古代专制制度下,皇权对相权的压制和控制,考生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逐一排查,发现与题干不一致的地方,然后选择表达最严密和准确的选项。武周时将中书省改为凤阁、门下省改为鸾台,二者为政务中枢,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与凤阁、鸾台协商处理政务之意,故意味着参与议政的人员增多,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弱化,而皇权等于得到了强化。14.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参考答案:C15.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参考答案:A16.中国的地学,从《禹贡》《山海经》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主要可以佐证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C.地学记载的精准性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参考答案:考点:Q1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D解析:材料中“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的信息说明地缘政治的作用,故本题选择A。B、D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说法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科技关内容准确把握。17.下列关于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隋朝的统一使大运河的开凿成为必要和可能B.隋炀帝开凿运河的主观动机是为了巩固统治和到江南巡游C.大运河的开凿对隋朝经济的发展并非完全是积极的,应做具体分析D.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唐以后各代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参考答案:A18.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参考答案:D材料中的“官员在酒店吃喝…重则…轻则…”“王公贵族…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等信息表明:宋朝采取种种措施来防止官员为了挥霍而对百姓搜刮,即防止官员权力的滥用,故D项正确;材料中仅从禁止官员酒店吃喝和王公贵族“取食味于四方”两方面内容,不能得出“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故ABC排除。19.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

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

D.周家面临边疆危机

参考答案:B略20.中华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历经统一---分裂---统一的过程,历经建立---瓦解---统一的若干回合,但每一次重建,都是以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为内核和表现的。这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A.表现形式较为单一B.核心内容具有重复性C.民族观念逐渐淡化D.发展进程具有连续性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华帝国在其发展过程中,紧紧围绕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治这个主轴展开,这正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发展连续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表现形式多样,故A项排除。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是不断发展成熟的,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向前发展,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21.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主要的世界革命者的角色。(

)是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

)则是首先抢占道义制高点,充当意识形态挑战者,与此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这两个国家分别是A.美国和苏俄 B.德国和苏俄 C.德国和美国 D.苏俄和中国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的世界格局。德国打破了一战后确立的凡尔赛—华盛顿,挑战了现存的世界秩序。苏俄十月革命后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B项正确。22.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指出:“在民主国家,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这表明()A.民主国家难以避免君主专制B.“主权在民”的观念不断强化C.政治精英危害公民基本权力D.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根据题中“在民主国家……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故A项错误;“主权在民”的观念题中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政治和官僚精英力量固然强大,远胜于普通公民,但他们还不是专制君主”得知政治精英并没有危害公民基本权力,故C项错误;根据题中“当代美国”关键信息,得出美国的政体为遵循了“分权与制衡”原则的民主共和制度,政治和官僚精英权力受到制约,故D项正确。23.当中日甲午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恩格斯就预言说:“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其后中国历史的发展符合恩格斯预言的是A.官办近代民用工业的兴起B.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新文化运动的发展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参考答案:B24.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祥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参考答案:C25.据统计,在马歇尔计划实行初期,欧洲国家将援助大多用于进口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截至1951年中期,在提供的共130亿美元援助资金中,有34亿美元用于输入原料和半制成品,32亿美元用于购买粮食、饲料以及肥料等,19亿美元用于进口机器、车辆和重型设备等重工业品,还有16亿美元用于输入燃料。这表明欧洲国家旨在A.融入美国的全球经济体系中

B.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秩序

C.控制战后欧洲市场

D.遏制共产主义参考答案:B26.罗马法的监护制度十分发达,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A.法律至上原则

B.人文主义精神C.自由公正意识

D.天赋人权思想参考答案:B27.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A.罗斯福新政和新经济政策

B.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参考答案:M1M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典型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能说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排除A和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典型特点同样是对经济进行严格的国家干预,也不符合题干所述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而大危机是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的极端反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具有国家干预经济造成的政策失灵的缺陷,所以答案为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信息的正确理解28.“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参考答案:D29.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极致呈现的大制作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A.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B.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C.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D.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参考答案:C30.欧文忠《盘车图》诗云:“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梦溪笔谈》)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A.文人画,重视写意 B.山水画,重视写实C.花鸟画,浓墨重彩 D.人物画,形神俱备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摘编自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

在17、18世纪的杭州,徽商云集,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孩儿巷、官巷口则俱是布行,清河坊则俱是药行,而铁犁、纺车无从寻觅。参茸、瓷器、龙井、丝绸、西洋奇物则更是无所不有。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米市布行亦在其列。店主兴衰荣辱全依官府,苛捐杂税自不待言,飞来横祸亦未可知。

──摘编自《杭州市志》材料三

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地之条鞭。其名虽同,而其实不相盖也。敝邑所谓条鞭者,税粮不分廒口,总收起解,差役则除去三等九则之名,此照地偏派,丁不论贫富,每丁出银若干,地不论厚薄,每亩出银若干,上柜征收,如募应役,而里甲之银附焉。此敝邑条鞭之略也。──摘自《西园闻见录》卷23材料四

“新大陆的银……成为旧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把世界各处相隔遥远联络起来,大体上也是银的买卖为媒介。”──亚当·斯密《国富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3分)(2)白银大量流入对当时中国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否产生了根本性影响?结合材料二、三中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与商业的互动关系说明你的判断。(7分)3)根据材料四,白银在近代世界经济体系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交通和商路发展;白银流入西欧,促使金银贬值,消费能力提高;对中国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的需求扩大;而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国产品需求量不大;(3分)(答出任何三点即给满分)(2)没有。(1分)特点:官商经营为主;生活性消费和奢侈品消费为主;政府消费为主。(3分)农业和商业的互动关系:赋役征银虽然有利于商业的发展,但农业与商业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白银主要是官府掠夺的工具,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分)(3)充当世界贸易的媒介,有利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2分)32.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说明,世界并不存在唯一的、普遍使用的和绝对的民主模式。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只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二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具备这些天然条件,并合理开发和利用,是供养如中东、印度和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在希腊和小亚细亚沿海地区,只有连绵不断的山脉,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把陆地隔成小块。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请回答:

参考答案: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清末的开明专制化过程,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它们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自变法以后,晚清政权实际上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从传统专制向开明专制政体转变的历史努力,由于晚清新政的失败与清王朝的崩溃,中国清朝统治者最终并没有完成向开明专制政体的成功转变。然而清末新政却是清朝最后十年社会全面危机时的适应时势之举,应势而变的目的是延续统治。人们常用其宗旨来证明其失败的必然性:“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然“琴瑟改弦”会改变基调,“假演”的同时也有“真做”的一面。综观中国近代史,不难发现如此全面深刻的改革是罕见的。从发展学角度来审视,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这样,现代化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彷徨了40年,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清末新政的全方位“解毒”》(1)结合材料分析作者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称之为开明专制化运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政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影响。参考答案:(1)原因:统治者为应对当时时势的主动行为;仿效西洋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吸纳社会上的现代化精英;通过传统王朝体制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王朝自身的利益。(2)影响:清末新政的开展,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主要表现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1)由材料“适应时势之举,应势而变的目的是延续统治”可知统治者为应对当时时势的主动行为。由材料“清末新政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终结点,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分水岭,它以并非自愿的自我毁灭为代价,较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可知推行现代化运动,仿效西洋先进的技术和制度,吸纳社会上的现代化精英。“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应势而变的目的是延续统治”可知通过传统王朝体制来抵制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王朝自身的利益。(2)新政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全面地开启了现代化的闸门,为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这样,现代化这个幽灵在中国大地上徘徊彷徨了40年,终于登上前台成为主角”可知清末新政的开展,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政治上,辛亥后走上正式起跑线奠定了基础。经济上,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军事上,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文化上,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3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