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总复习 2课件_第1页
人格心理学总复习 2课件_第2页
人格心理学总复习 2课件_第3页
人格心理学总复习 2课件_第4页
人格心理学总复习 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心理学总复习重要理论观点弗洛伊德个体心理的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结构本我(id):刚出生时的人格结构,是原始本能,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欲望的即时满足,不受物理和社会约束。自我(ego):出生的前两年发展起来,遵循现实原则,根据现实和超我的要求满足本我的欲望,延迟,转移或缓慢释放本我能量超我(Superego)五岁以后开始形成,代表社会和父母的价值和标准。遵循道德原则。焦虑神经性焦虑:自我力量弱小,无法控制本我时产生。不被接受的无意识想法以意识方式表达出来产生的焦虑道德性焦虑:自我受到超我威胁时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现实焦虑:来自外界环境的威胁自我防御机制压抑(repression)投射(projec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升华(sublimation反向形成(reactionformation)否认(denial)退行(regression)替代(displacement),内射(introjection)人格发展阶段口唇期:口、唇、舌为性敏感区,主要事件是吸吮。创伤经验导致成人的口唇期人格肛门期:肛门,排便训练。创伤导致成人的肛门期人格生殖器期:生殖器为性敏感区,该阶段后期儿童将产生对异性父母的乱伦欲望,将经历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儿童会有阉割焦虑和阴茎嫉妒。解决:压抑对异性父母的欲望,以同性父母自居(反向形成),男女的性特征出现,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并与超我的发展相配合,受到创伤则形成生殖器期人格潜伏期:儿童的性欲不明显,甚至男女孩互不来往生殖期:重新表现强烈性欲,集中异性爱荣格人格结构意识:我们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情绪和知觉个人无意识:包括一切在个人经历中曾经被意识到但又被压抑和遗忘,或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意识印象的那些属于阈下知觉的东西情结(complex):富于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和思想。无意识情结占用了大量心理能量,干扰正常活动和记忆,影响心理发展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以来祖先经验的储存,由遗传而来的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的倾向性。迈-布类型指标(MBTI)依据荣格的理论建立按照4个人格维度划分共存在16种人格类型外向E---内向I感觉S---直觉N思考T---感情F判断J---感知P适于用来对个体进行分类,以便因材施教或助其制定未来的职业或生活的规划阿德勒教养与人格适应的生活风格培养:个体自小就能经验到:胜任、成就、创造、可爱及愉悦的关系出生顺序与人格老大---有强烈的权力和优越感,被过度保护,有较高的焦虑。老二(中间)---有强烈的社会兴趣与竞争性老么---被娇纵,缺乏独立性。独子---较少社会兴趣,期待别人的照顾。埃里克森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埃里克森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埃里克森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这时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埃里克森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埃里克森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埃里克森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埃里克森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智慧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霍妮神经症的标准心理标准文化标准神经症的成因执著于一种需要而缺少变通特质的维度如果把某种特质看成是一个连续体(维度),那么,每个人在该特质上的程度都对应这个连续体上的一个位置。位置的分布是呈正态的。奥尔波特“相同刺激”和“相同反应”任何情境,当它对个体具有同等意义时,就会激起个体的某种倾向,从而产生各种相似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特质指“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使个体能够对许多作用相同的刺激进行反应,并且激活和引导相同形式的适应行为或表现行为”。

同辈缺乏朋友团体回避聚会嗜好喜欢独处讨论会不参加羞怯卡特尔卡特尔把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一组相关的表面的人格特征,所有这些特征并不都取决于一个根源根源特质:基本的行为倾向,倾向的水平是由一个根源决定的,这个根源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的。引进了因素分析,把人格的特质因素缩小到只有几个表面特质,再把表面特质缩小到几组因素或根源特质。因素分析说明

因素1因素2怀疑0.520.15不稳定0.810.08内疚0.660.04理解0.110.88能力0.030.69流畅性0.190.47焦虑智慧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是卡特尔根据自己的人格特质理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编制的。16种人格因素分别是: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三种用来分析的材料L数据::指对真实世界行为的记录或同伴的评定Q数据:指自陈信息T数据:指通过假定方式所确定的用以衡量人格的客观行为任务。艾森克内倾-外倾内倾-外倾的术语来自荣格。神经质-稳定性神经质的术语来自惠特。惠特认为一般称之为神经症的、疑病的、歇斯底里的疾病,其性质与原因实际上是神经上的非正常状态,它们是情绪性障碍。精神质精神质是独立于神经质的,它具有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等特点。大五因素模型内容N神经质:消极情感,敏觉---安全,放松,果敢E外倾:充满活力,热情---谨慎,冷淡,退让O开放:创造性,思路新---兴趣少,讲实际A宜人:利他,有感染力---多疑,不合作,残忍C尽责:克制,拘谨,负责---懒惰,粗心,享乐五因素模型的应用临床心理:低神经质得分和高尽责性得分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低开放性者则更适合于生物反馈,情感支持。健康心理: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均与健康心理有关。发展心理:高尽责性、高开放性的青少年具有好的学业成就,低尽责性、低宜人性的青少年有较多的违法行为。大五模型与职业社会和事业方面的兴趣均与外倾性有关。外倾者应该较偏好社会和公共事业方面的职业,这种社会兴趣还与宜人性有关。调查行业、艺术兴趣与开放性呈正相关。高尽责性者一般会是优秀雇员。

气质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气质的生物性气质特点很早就表露在儿童的游戏、作业和交际活动中。气质类型的很早表露,说明气质较多地受个体生物组织的制约;正因为如此,气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变化要缓慢得多,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气质的神经生理机制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和其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三种特性:①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②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均衡度;③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灵活性。这些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是人的气质形成的生理基础气质的四类型说人的气质可分为4种类型:胆汁质(兴奋型)多血质(活泼型)粘液质(安静型)抑郁质(抑制型)人的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气质类型也无好坏之分。在评定人的气质时不能认为一种气质类型是好的,另一种气质类型是坏的。每一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的意义。EAS气质模型情绪性:情绪反应的强度。爱哭的孩子,易生气和急性子的成年人。活动性: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高者需要大量的活动,低者需要安静。交际性:人缘及与人相处的特点。寻找玩伴,并容易对别人作出反应。抑制和非抑制抑制型风格:面临新环境时被动而谨慎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面对许多陌生人时,也会表现出相同形式的害羞。这是一种遗传倾向。非抑制风格:用自由的、精力充沛的和自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儿童三种气质类型易教养型主动,适应性强,积极情绪困难型退缩、适应较慢、紧张消极情绪缓慢发动型退缩,慢慢适应新环境和任务

气质类型和学业成绩气质与智力无关,但却影响学业成绩,原因是教师的偏见、班级集体教学以及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气质与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相匹配时,学生就能取得好成绩,并且会得到教师的较好评价。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使之与孩子们的气质相匹配。即所谓的良好适应模型。这不仅会改变学生的成绩,也会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

进化论人格心理学进化论基本观点: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物种在战胜环境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生理特点不断进化。其中的关键是自然选择。也就是说,物种中有些个体具有一些先天遗传的特性,这些特性能帮助他们适应自然环境,并在环境的威胁中生存下来。这些幸存者比那些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繁衍后代,同时把他们的特性遗传给后代。经过世代的选择,最终结果是进化成了某一物种特定的特点。经过自然选择的过程,这些物种发展了能帮助他们生存并兴旺昌盛的特点,而那些未形成这样的特点的物种就灭绝了。心理机制的进化论观点心理机制是人类特有的功能,它们允许人类有效地应付日常的问题和需要。经过自然选择过程,这些心理机制使人类更有可能生存和繁衍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而那些不适应环境挑战的物种则不能生存。进化论观点对心理现象的解释许多人对陌生人有一种天生的恐惧。这一恐惧是为了适应防止被不属于同一群体或部落的人袭击这一问题而进化来的愤怒愤怒可以在维护自己的权威和战胜敌人这样的生存行为中帮助我们的祖先人类天生有从属和依附某一群体的需要个体间有协作的物种比无协作的物种更易生存进化论人格心理学对焦虑的解释进化论的人格理论认为,像焦虑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它有助于我们的祖先生存才得以进化并保留下来的。导致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排斥研究者指出,所有人都有从属于某群体或加入某种关系的迫切需要。因此,当我们被社会群体排斥或拒绝时,我们会十分沮丧。这种沮丧不仅限于我们明确地被群体拒绝或被排斥在某一关系之外的情况。任何可能会被社会群体拒绝、或我们对别人不再有吸引力的暗示,都会威胁到我们对依附关系的需求。甚至仅仅担心被社会排斥都会导致焦虑

群居在一个部落里的原始人比独居的原始人更容易生存并繁衍后代。独居的人比生活在群体或部落里的人更容易受伤害、生病、缺少僻身之所、生活来源有限并更少有机会寻求配偶和繁衍后代。因此,任何能激励人们避免被群体排斥的事情都有助于种族的生存。焦虑正好可以用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进化论的人格心理学者认为,焦虑是为了满足人种的需要而进化来的。焦虑几乎在所有的文化里都可以发现,尽管表达的方式不同。而且,导致社会排斥的行为正是那些典型的会消减种族生存可能性的行为情绪的进化论观点情绪是进化的适应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去应付那些人类祖先曾反复面对的重大情境人生来就有的一种系统,用来对那些作为早期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做出迅速的、条件反射性的反应。当诸如逃生、遇到陌生人、遭遇恐吓者、照顾小孩子、恋爱等之类问题重现时,我们就会以先天具有的一些机制进行应对它能够使我们有所行动,使我们集中注意力调动自己的智谋去应付各种威胁大脑的不对称性脑电波(α波)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高的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大脑左半球活动水平高的更容易产生积极情绪。与母亲分离时哭的婴儿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高,不哭的婴儿则是左半球活动水平高。沉思时看左边的人容易体验消极情绪,看右边的人容易体验积极情绪。

马斯洛人类是被一系列可以带给生命意义和满足的内在需求所促动;没有一个人是可以长久满足的,一个需求满足之后,另一个需求就接着要求被满足。这些需求被安排成一个阶层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罗杰斯的理论认为,有必要将自我与自我概念区别开来。自我(self)用通俗的方式讲,就是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而自我概念(self-concept)则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知觉和认识。自我概念并不总是与一个人自己的体验或机体的真实自我相同的。自我实现就是指自我与自我概念完全一致的情况。不过,在自我和自我概念一致的情况下,自我概念又可能向着实现机体的自我更深层需要的目标而努力了。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在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中,个体存在着两种评价过程。第一种是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实现的倾向。第二种是价值的条件化过程,这是建立在对他人评价内化的基础之上的,这一过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个体的实现倾向,相反却在妨碍着这种倾向。有机体的评价过程对体验的估量和这种体验能否满足人的最根本、最基本和最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评价。这种评价过程反映了对根本需要满足的自然取向。价值的条件化对来自他人的积极的评价的需要(非根本性需要),是在婴儿早期发展中通过学习得到的。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他人的好评时,人们的这种对积极的评价的需要就得到了某种满足。当然,对儿童来说,也存在着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他会感到他的那种要从某些对他来说是重要的人那里得到积极的评价的需要会与他自身的体验发生矛盾和冲突。价值的条件化那种不正确的评价不是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的,这就被称之为价值的条件化。有非常多的时候,"个体被其文化条件化了,对其行为的奖励、强化等,事实上影响了其固有的实现倾向的自然取向"。价值的条件化价值的条件化最常见的例子是;“实现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配为人”,“挣钱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不能挣到很多的钱,我就是失败者”等等。这种价值的条件化不仅仅是把一个人应怎样做人的评价内化了,而且当一个人没能做到他认为应该做到的情况时,把别人怎样看待他自己的外部评价内化了。罗杰斯认为对许多个体来说,他们作出大量的条件化评价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而他们固守着这一点却很少对其进行考察或试验。就这样,他们不仅脱离了自己的体验,而且对自我的评价也是很低的。更进一步来看,价值的条件作用的内化,会起降低人的自身评价的作用,即会产生自我压抑。价值的条件化与心理失调适应程度低的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或很大领域中偏离了其自身的经验或体验。在这些领域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价值的条件作用的基础之上的,而正是这一评价过程使得他歪曲或否认了其自身的经验或体验。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实现的倾向。这种实现的倾向不仅要在生理、心理上维持自己,而且要不断增长和发展自己。当自我的实现倾向与自我概念一致时,人就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即达到了自我实现。自我得到的经验、体验与自我概念冲突矛盾时,自我概念受到威胁就产生了恐惧,通过防御机制否认和歪曲自身的经验、体验。当经验、体验与自我的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识到、知觉到时,焦虑就产生了。一旦防御机制失控,个体就会产生心理失调。来访者中心疗法以来访者为主导的治疗方法,而治疗者的作用退居其后。治疗者在治疗中,更多地是创造一个帮助来访者了解其自身的气氛和环境,减轻他面对自我概念与自我经验矛盾时的焦虑。坦诚(双重自我表露)无条件积极关注(去条件化过程)共情(理解性复述)经典的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是条件刺激取代无条件刺激,形成特定的刺激-反应关系的获得过程泛化,是人或动物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扩展运用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去的倾向消退,是指条件反射建立之后,不再需要无条件刺激(如食物),仅由条件刺激物(如声音)就可引起条件反应(狗流唾液),但继续给予条件刺激物时,条件反应的强度就会逐渐下降,直至不再出现条件反应,这时消退即产生了。斯金纳的基本观点思想就是行动。我们需要或者能够知道的,是行为的外部起因和这个行为可观察到的结果。这会得出作为一种行为系统的有机体的完整图景。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我,这是由我们的历史决定的。不相信一个人会是自由或者应该负责任的。一个好人是因为条件形成使他如此的,好的社会也将是以“行为工程”为基础的,即通过积极的强化措施对行为施以科学控制。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把行为分成两类应答性行为,这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自身发出的反应,与任何已知刺激物无关。与两类行为相应,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与应答性行为相应的是应答性反射,称为S(刺激)型--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与操作性行为相应的是操作性反射,称为R(反应)型--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斯金纳箱一只箱子或笼子,足以让一只白鼠很舒服地呆在里面,一面箱壁上有一根横杆,恰好装在一只小食盘和喷水口上面。老鼠在笼子里面爬来爬去,当它碰巧把前爪歇在横杆上压下它时,一粒饲料会自动地落在食盘里。笼子外面连接着的一些设备会画出一条线,一分钟一分钟地显示出压下横杆的总数,从而自动地记录老鼠的行为。斯金纳通过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把动物的学习行为推而广之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上,他认为虽然人类学习行为的性质比动物复杂得多,但也要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特点:强化刺激既不与反应同时发生,也不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作出所希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即强化刺激,使这种反应得到强化。学习的本质不是刺激的替代,而是反应的改变。斯金纳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强化的结果,人们有可能通过强化作用的影响去改变别人的反应。强化理论–什么是强化强化就是通过强化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而强化物就是增加反应可能性的任何刺激。“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斯金纳把强化分成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这两种强化都增加了反应再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是获得强化物以加强某个反应,如鸽子啄键可得到食物。负强化是去掉可厌的刺激物,是由于刺激的退出而加强了那个行为。如鸽子用啄键来去除电击伤害。强化理论–对惩罚的认识斯金纳认为不能把负强化与惩罚混为一谈。他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得出了一条重要结论:惩罚就是企图呈现负强化物或排除正强化物去刺激某个反应,仅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它对被惩罚者和惩罚者都是不利的。他的实验证明,惩罚只能暂时降低反应率,而不能减少消退过程中反应的总次数。在他的实验中,当白鼠已牢固建立按杠杆得到食物的条件反射后,在它再按杠杆时给予电刺激,这时反应率会迅速下降。如果以后杠杆不带电了,按压率又会直线上升。强化理论-强化程式的变化连续强化间断强化不定期强化食物偶尔或者不定期投放,老鼠经计划训练后,会坚持不断地按压横杆,哪怕投放饲料的装置已经完全关掉了。它们学习的行为比一些在定期间歇投放的强化中训练出来的老鼠更不太容易消除。行为塑造的原理“强化相倚原理”:将复杂行为分解为系列小步骤,精确安排强化的组合方式。“程序控制原理”:只有前面的问题解决了,才可进入下一个问题或程序。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行为预测理论按照罗特的观点,行为的预测由行为所导致的若干强化的共同值(效价)和对这些行为的总预期来决定,即行为潜势=预期×强化值(BP=E×RV)行为潜势:某种行为在特定情境下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预期:个体在主观上认为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强化值:指某一物品或结果对某个特定的个体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心理情境:行为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哪一种行为在任何情境下都可能带来同等的强化价值。认知--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个体对行为后果获得某种报酬的可能性总是预先评估。控制点,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后所得报酬间关系所持的一种信念。内控型:相信行为或事情由自己的努力、能力、特质决定。外控型:相信运气及其他外部力量决定我们的行为与成败。人们的心理需求有较大的个别差异,因此,报酬的价值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同情境下所获报酬有不同价值。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三元交互作用论环境、行为、个人的主体因素三者是相对独立、同时又交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波波玩偶实验在该实验中,班杜拉让儿童们观看一部录像,目睹榜样殴打一个塑料小丑,名叫波波玩偶。“模特用棒槌敲他的头部,把它朝下猛摔,坐在它上面,反复地打它的鼻子,把它抛到空中,用球击打它……”。看完录像后,儿童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因此,儿童们变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结果:班杜拉和许多其它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出录像中的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组间差异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值得注意的观察学习是一种间接学习,效率高,错误率低。行为的习得多于行为的表现(潜伏学习)。榜样行为与替代强化。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自己能有效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信念。自我效能与行为改变:最能引发和改变个人认知的因素,莫过因表现成功而体验到的能力感。任何方式的行为改变方法,目的都在改变个人对自我效能的预期。威特金的场依赖与场独立理论场依赖型的人和场独立型的人,是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工作的,场依赖型的人,倾向于以外在参照(客观事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独立型的人,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主体感觉)。场依赖型的人,比较容易受当时环境中的其它事物(包括知觉者本身的状况)的影响;场独立型的人,比较少受知觉当时的情境影响。凯利的个人建构论个人建构的意义---个人用来解释并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它是个人用来构筑、诠释、预言或将经验意义化的过程。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个人建构,也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建构方式个人建构的特点:1)两极性,2)每个建构具有使用范围和标准对心理学概念的解释焦虑:个体发现所遇到的事件在其建构系统的适用范围之外恐惧:新的建构突然进入认知系统威胁:个人构念系统因为新事物的出现而面临发生重大改变敌意:继续强索有效的证据来赞成某类已经证明失败了的社会预言攻击:对个人建构系统的自动扩张内疚:对个人明显背离自己核心角色结构的认知。人做出同自己行为预见相反的行动时产生的情感。

心理病理心理障碍:个人的建构虽然总是无效,但还是不断地应用。精神病患者是拙劣的科学家,因为他们在缺乏实证经验的情况下做出不正确的预言。

构念过分渗透:容许任何新的内容都包括进去,如轻信别人。

构念过分不渗透:不容许任何新要素纳入。

过分紧缩:在任何场合都做出相同的预测;

过分松散:构念系统十分混乱,以致在相同场合作出不同预测。见精神分裂症。

缩小:抑郁病人身上出现的构念系统适用范围狭窄,只有极少兴趣和注意范围;

扩大:夸大构念系统,观念从一种内容跃到另一观念,见躁狂症。米歇尔的图式理论图式是帮助我们感知、组织、加工和利用信息的一种假想的认知结构。图式是相对稳定,因此我们也以相对稳定的态度加工和利用信息,并用此方式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样就导致我们行为中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它有主动建构信息的机制,决定着对环境中可获得信息的选择,对信息意义的抽取、解释和综合。当人们有足够的图式时,他们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有关的信息。人格系统的认知-情感单元编码:对关于自我、他人、事件和情境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类。预期和信念:对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事件及事件的后果进行预测。情感:感觉、情绪及其反应。目标和价值:个体的目标、价值及人生规划。能力和自我调节计划:对改变或保持一个人的行为和人际状态的知觉能力、计划和策略。原型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我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的类属构成独特的原型,这些感知的差异又造成行为的差异。不同的原型就会对人有不同的看法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往。原型的好处是允许思考和防止被信息洪流淹没;不利是让我们以狭窄的类型去看待他人,而不是根据每个人的独特之处来对待。自我图式影响个体对有关自我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结果,它源于过去的经验。已形成的自我图式又强烈影响个人的行为。艾利斯的ABC理论字母代表的含义A代表诱发事件,是当事人所遭遇的当前事件,或与这事件相关的当事人自己的思想、感受或行为,也可能是当事人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记忆。C代表在A发生之后,个体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对接受治疗的当事人来说,常常就是神经症症状),因为这些不良情绪或行为总是接着A出现,所以人们总是把它们看成是A的结果。字母代表的含义按常识的看法,会认为A直接引起了C,但RET认为,这种看法在大多数时候是不符合事实的。通常在A和C之间总有一个非常要紧的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于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通常写作B。按照RET的看法,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因此,不是A直接引起了C,而是B直接引起了C。字母代表的含义D代表治疗。通过D来影响B,认识问题解决了,情绪和行为困扰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减轻。最后达到E,一种新的情绪和行为后效以及一种新的有效的生活态度或生活哲学。非理性信念引起情绪、行为失调的是非理性信念。这是一些有关生活的较为抽象较为一般化的信念。非理性信念的突出特点是绝对化,“必须如此”,不可通融。“我必须干得不错,必须赢得他人的赞赏,否则我就是个糟糕的人"“他人待我必须像我希望的那样周到、友善,否则社会和世界就该狠狠地谴责、诅咒和惩罚他们”

“我的生活环境、条件必须样样合意,使我能轻松、迅速、方便地得到一切我想要的东西,免除任何我不想要的东西”。自损思维个人带着非理性信念来理解、评价他所知觉到的现实,这种思维过程往往是非理性的、畸形的。这类自损思维有四种常见的形式:。

糟糕可怕化:“我必须考上大学,现在竟然没有考上,天下再也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了!”

不能忍受:“这事绝不能落到我头上,竟然真就落到我头上了,我无论如何受不了。”包罗一切或过度概括:“我这次考试竟然失败了,我将永远不会有什么作为。”贬低自我价值:“我没能做得像应该的那样好,没能像应该的那样得到别人的称赞,我是个毫无用处的窝囊废”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策略-质疑“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自己的这一观点?”“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得那么去做?”“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物按你所设想的那样发生?”“请证实你自己的观点!”为什么焦虑?“别人都看着我”--“是否别人都不干自己的事了,都围着你看?”--“没有”--“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我必须永远使我的眼睛保持青春,否则我就无法忍受。”--“你是说,你准备-到40岁就自杀是吗?因为那时你绝不可能保持20岁的眼睛,而你无法忍受这一点!”--“你的意思是,‘不是眼睛为我而活着,而是我为眼睛而活着,是吗?”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策略-辨析帮助来访者区分或分辨意愿和需要、欲求和要求或“必须”,以及理性观念和非理性观念。“我想要得到某人的爱”,是意愿,“我必须得到某人的爱”是绝对化的要求:前者是理性的,后者是非理性的。辨析常可包括三项工作:①识别或分辨;②证明前者为什么合理,后者为什么不合理;③作用或后果分析,说明为什么前者不会导致情绪困扰,后者会导致情绪困扰。辨析的主要意图是使来访者认识到非理性信念的不合理及其对自己的危害,从而产生想要抛弃它们的动机。用理性取代非理性--语义精确法要求来访者学会并经常制用以下一些形式来思考和自语必须......,应该......vs要是......,就好了我绝不能......,......是不可能的vs我能…….,但我觉得那样做有一定困难,我现在还没做到....,但这不意味着那是不可能的要是......就糟糕透了(就可怕极了)vs要是......就麻烦了(就太令人失望了)因为......,所以我是个一无是处的没出息的人vs人是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的用理性取代非理性--替代性选择由于非理性信念都有极端化的特点,所以常使来访者钻入了牛角尖,看不到其它可能性,看不到事实上还有很多别的选择。RET治疗者常引导来访者思考、想象其它可能的解释,其它可能的行事方式,或其它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通过让他们想、象其它可行办法会导致的积极后果来激励来访者采取改变行动。用理性取代非理性--去灾难化让来访者设想最坏的可能是什么。因为任何事情总是相对的,总有比“可怕”还要可怕,比“糟糕”还要糟的东西,来访者认为的可怕事实上不可能是绝对“到顶”的可怕。“天不会塌下来”维纳的自我归因理论能力: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在工作过程中是否曾尽力而为工作难度: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运气:此次工作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它有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

(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归因的三个维度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来自个人条件(内控),还是来自外在环境(外控)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稳定性

因素来源

能控制性

稳定

不稳定

内在

外在

能控制

不能控制

工作难度

身心状况

其他因素

√成就动机--稳定性归因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作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成就动机—来源归因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原因则不会如此。成就动机—可控制性归因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习得性无助—归因理论的解释决定一个人经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后动机缺失之性质和程度的是他对该种结果的更复杂的归因如果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那么一种弥散的无助或抑郁状态就会出现,自我评价就会降低,动机也减弱到最低水平;否则,人们在经历消极事件后所产生的无助感就只能是限于特定时空条件的、不普遍的、不足以降低人们的自我评价和弱化人们的动机,甚至还会强化随后行为的动机。各种流派对人格现象的解释攻击性抑郁重要研究梦的功能观点:无意识冲动不能永远被压制,梦的主要功能就是使这些冲动得以象征性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安全、健康的出口→梦是积极的快速眼动(REM)快速眼动=做梦对梦之研究的助益REM睡眠的剥夺效果REM的长度和数量唤醒REM睡眠梦的功能结果1:REM剥夺使得面临压力任务时有更多困难结果2:梦到所经历挫折的人的情绪比没有梦到的人要好结果3:REM剥夺(观看可怕影片前/后)的人缓解自身焦虑所经历的时间比没有剥夺的人要长结论或解释:梦有助于无意识紧张的释放改变心理学的研究-A、B型人格A型人格研究的由来早在20世纪50年代,有两位美国的心脏病学家弗雷德曼和罗斯曼,致力于研究性格对冠心病的影响。这两个心脏病学家怎么想起来研究性格对心脏的影响呢?原来这两个人在诊所工作,诊所里有供病人坐的沙发,沙发坐的久了需要修理,一次修理沙发的工人提出,你们的沙发很奇怪,每次都是靠近前沿的地方破损。这句话却引起了这两位心脏病专家的高度注意:冠心病人行为也许与身体健康者有所不同。A、B型人格研究的方法利用早期研究和临床观察,他们设计了一套反映一种特定的与冠心病或胆固醇水平有关的外显行为模式的特征组合(A型行为模式)一种要达到个人目的强烈而持久的内驱力所有情况下热衷于竞争的倾向对得到别人承认的持久欲望不断卷入有最后期限的事物中习惯于风风火火完成各种活动心理和生理上的过分敏感研究被试:A(A型)、B(B型)两组各83人,由经理和主管依据研究者对行为模式的界定从同事中挑出。A组中有69人存在典型的A型模式,B组中有58人存在典型的B型模式。A、B型人格研究的内容与结果个体特征比较:两组被试在体重、周工作时间、周锻炼时间、吸烟者人数、每日饮酒量等方面接近,仅在每日吸烟数量和父母患冠心病的比例上存在显著差异(A>B)两组被试在胆固醇情况和疾病情况上存在有说服力的差异AB组被试血液和疾病的比较

平均血凝时间平均血清胆固醇量角膜弓冠心病(分钟)(百分比)(百分比)A组6.92533828B组7.0215114**在典型A型被试和典型B型被试中,平均血凝时间分别为6.8和7.2对潜在的质疑的回答吸烟量A组中吸烟少的被试和吸烟多的被试患冠心病的人数一样多;B组中吸烟多的被试多达46人,却只有两人有冠心病症状父母冠心病史A组被试中的30人有心脏病家族史,其中只有8人患心脏病,其余53人没有心脏病家族史,却有15人患心脏病;B组被试中23人有心脏病家族史,却无一人表现出心脏病症状。A型人格与心血管病的关系统计表明,85%的心血管疾病与A型行为有关。在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达98%。尸体解剖检验证明,A型性格的人,心脏冠状动脉硬化的,要比B型性格的人高5倍。社交焦虑定义:又称羞怯,与社会交往或参加社会活动有关的焦虑,引起生理唤醒、感到紧张、不能专心。特点:并不内向,非常关注负面评价原因:评价恐惧,真正缺少的是自信,是不相信自己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脑电活动测量脑电活动的测量很适合人格研究,因为它可以提供关于人格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的潜在性相关信息,而且它是非植入性的研究,相对容易记录自发脑活动(EEG)是脑的进行性背景活动。通常是在休息状态下测量的或当被试执行任务时测量;区域性EEG活动测量可以提供不同皮层区域的活动水平的信息。事件相关电位(ERPs)通常是在呈现刺激后的一段很短的时间内所测量的平均脑电活动孤独的原因—个性特点对社会交往数量和质量的过分期望对自己和他人的消极评价社交技巧的缺乏独处独处是积极的孤独,是不打扰他人,自我判断、自己冷静探讨人生前途时的必要状态。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真正孤独,是想完成某一人生追求的人必须通过的考验。耐得住这种孤独,化孤独为动力,才能取得成就。“渴望有意义的独处时间绝不是神经症;相反,没有能力创造独处时间其本身就是一种神经症的征兆”–霍妮独处的益处适量独处的青少年比缺少独处的同龄人适应得更好处理个人问题和作重要决定思考宗教、价值观、自我同一性、人生目标自我修复—从持续的社会活动中解脱出来,组织思想为将来做准备、重建自我感觉、情绪更新创造力的萌发独处偏好喜欢独处≠逃避他人更偏好独处的人喜欢独处时间,但同时也喜欢跟别人在一起的时间斯金纳的研究—鸽子的迷信行为斯金纳在此项研究中使用了“斯金纳箱”,但做了重要的变化:即为了研究迷信行为,食物分发器被设定为每隔15秒落下食丸,不管动物当时在做什么。换句话说,不管动物做了什么,每隔15秒它将得到一份奖励。研究中的被试是8只鸽子。连续几天对这些鸽子喂少于它们正常进食量的食物,以便在测试时,它们处于饥饿状态。由此增强寻找食物的动机(这增加了强化的效果)。让每只鸽子每天在实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行为不作任何限制。在这期间,每个15秒强化自动出现。几天后,两个独立的观测者记录了鸽子在箱中的行为。实验结果斯金纳在报告中写道:“8只鸽子中的6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应,两名观察者得到了完全一致的记录。一只鸽子形成了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的条件反射,在两次强化之间转2-3圈;另一只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第三只只显现出一种上举反应,似乎把头放在一根看不见的杆下面并反复抬起它。还有两只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摇摆似的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并且从右向左大幅度摇摆,接着再慢慢的转过来,它们的身子也顺势移动,动作幅度过大时还会向前走几步。还有一只鸽子形成了不完整的啄击或轻触的条件反应,动作直冲地面但并不接触。”上述的行为都是在建立条件反射前未曾观测到的。实际上新的行为和鸽子得到食物毫无联系。然而,它们表现的就好像行为会产生食物似的;也就是说,它们变得迷信了。接下来,斯金纳想知道如果两次强化之间的间隔被拉长了,又会发生什么。他用了一只摇头的鸽子,然后把两次投放食丸的时间间隔慢慢增加到1分钟。这时,鸽子表现的更加精力充沛,直到最后在两次强化间的1分钟内,这只鸽子像在表演一种舞蹈(好像一种“鸽子食物舞”)。最后是消除鸽子的这种新行为。这意味着在测试箱中的强化不再出现。这时,迷信行为逐渐消退,直到完全消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只“跳舞”的鸽子在完全消退前的这种反应次数超过了1万次。解释“这一实验可以说是证明了一种迷信。鸽子行为的依据是行为和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并不存在。”非关联性强化:每个人都会因为迷信做过某种事情,斯金纳认为,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的某种行为被偶然强化了一次、两次或几次,这使他们相信或推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即便是实际情况下两者并不相关。迷信难以消退的原因可以从那只在行为消除前跳了1万多次舞的鸽子那儿去寻找。当某种行为只是偶然的被强化一次,它就变得非常难以消除。这是因为人们的期望值很高,期望迷信行为会产生强化的后果。你能想象,如果每种联系每次出现,然后突然消失,那么行为就会很快停止,然而,对人类而言,偶然的强化通常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生,因此迷信行为常常持续一生。赛里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实验被试是24只狗。它们被分为三组,每组8只。一组是“可逃脱组”,另一组是“不可逃脱组”,第三组是“无束缚的控制组”。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的狗均被单独安置并套上狗套,以约束其行动。在狗头部的两边各有一个鞍垫,狗可移动头部以挤压两边的鞍垫。可逃脱组的狗受到电击后,它可以通过挤压鞍垫终止电击。可逃脱组的狗与不可逃脱组的狗一一配对,然后在同一时间给每一对狗施加完全相同的电击,只是不可逃脱组的狗不能控制电击,即无论这些狗做什么,电击都将持续,直到可逃脱组的狗挤压鞍垫终止电击为止。这样就能确保两组狗受到电击的时间和强度完全相同,其唯一不同的是一组狗有能力终止电击,而另一组却不能。8只控制组的狗在实验的这一阶段不接受任何电击。可逃脱组和不可逃脱组的狗在90秒的时间里均接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