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培训海外事业部2008.11宏观经济学培训海外事业部第一篇概述一、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1、短期分析:资源总量不变,利用现有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宏观经济的度量:GDP,失业率和通胀;-凯恩斯经济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2、长期分析: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第一篇概述一、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第一篇概述二、宏观经济的效率:1、帕雷托效率:-有人受益,无人受损;?2-不存在帕雷托改进机会时,就实现了最优。对比:少数服从多数,重庆钉子户。※市场经济观念的基石。2、效率与公平:项目配置1配置2工程师5080工人5060市场经济:理性、妥协!---理性社会中效率就是公平!3、劳尔斯准则:社会收入最底层改进,是社会主义的伦理学基础。第一篇概述二、宏观经济的效率:项目配置1配置2工程师50第二篇短期分析一、宏观经济的度量:(一)GDP: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中生产的最终商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最终产品法:小麦—面粉—面包(50—60—100)=100;-增加值法:50+10+40=100.2、GDP的统计和估算:(也不科学:自留地)-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进口;-收入法(增加值法):薪资+投资收益+租金+税收。3、GDP和GNP的比较:-GDP:地理位置;-GNP:所有权.第二篇短期分析一、宏观经济的度量:第二篇短期分析4、国际间GDP比较:-GDP不能准确衡量生活水平:汇率和价格扭曲了整个图景;-购买力平价(PPP):人均GDP能购买多少个商品组合。(二)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不包括自愿失业人口;-非充分就业:中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三)通胀/通缩率:-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基准年的开支份额作为权重计算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PPI;第二篇短期分析4、国际间GDP比较:第二篇短期分析-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与CPI不同:固定价格,而非权重;-名义与实际经济指标:﹡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价格指数;﹡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价格;﹡实际GDP增长率=名义GDP增长率-通胀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第二篇短期分析-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与第二篇短期分析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一)古典经济学:1、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国富论》,苏格兰人,信奉自由市场,最著名的论断是“看不见的手”。2、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的原因是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失业只能在短期存在;-市场的力量可以使工资回到均衡水平,失业下降。3、“大萧条”对古典理论的冲击:-20%的失业长期存在;-工资虽有下降,但不足以恢复充分就业。工资劳动力数量LSLD1LD2W1W2W0L2L0L2’L1’L1第二篇短期分析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工资劳动力数第二篇短期分析4、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英格兰人。-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大萧条”;-非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及工资刚性;-新理论指导下的公共政策;-有效需求不足及政府角色。(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1、消费函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偏好;-C=c0+c1(Y-T)﹡c0:自发消费或最基本的消费;﹡C1:边际消费倾向,MPC=△C/△YD;﹡Y:收入,可支配收入YD=Y-T;﹡T:税收,T=t0+tY;t0是与收入无关的税收,t是所得税税率。工资劳动力数量LSLD1LD2W1W2W0L2L0L2’L1’L1凯恩斯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是不充分的,失业的压力不足以将工资从W1降到均衡点W0,失业将长期存在,政府应增加开支,创造新的有效需求,将劳动力需求曲线外推,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工资刚性。第二篇短期分析4、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英格兰人。工资劳动力第二篇短期分析2、投资函数:-利率的函数,I(r);-更复杂的形式:托宾Q值,预期产出。3、政府开支:-政策变量,外生。4、技术性假设:-为简化分析所做的假设;-技术性假设不影响最终结论。5、封闭经济中的需求、供给和均衡:-需求=C+I+G;-供给=所有产品的市场价值=收入=Y;-均衡:借用物理学的概念,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但总是趋向于均衡。-均衡的结果:需求=供给----Y=C+I+G收入Y45度LD1需求需求Z产量YZ0Y0产量图示说明消费函数和政府开支的影响第二篇短期分析2、投资函数:收入Y45度LD1需求需求Z产第二篇短期分析6、财政政策与乘数效应:-Y=(c0-c1t0+I+G)/1-c1+c1t-△Y/△G=1/(1-c1+c1t)=MG>1-政府开支的乘数效应:﹡每增加1元的开支,Y的增加大于1元;﹡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财政政策效应越大;﹡税率越高,Y的变化越小。为什么?-税收乘数:△Y/△t0=c1/(1-c1+c1t)=MT-平衡预算下的乘数:G=T-----△Y/△G=1,税收上升导致的消费减少抵消了政府开支效应。-赤字政策最为有效。第二篇短期分析6、财政政策与乘数效应:第二篇短期分析7、芝加哥学派对财政政策的批评:-“挤出”效应;﹡赤字开支—发行更多债券—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G增加但I下降;﹡乘数效应减少;﹡公共开支取代私人投资造成效率损失;﹡短期增益的获得以牺牲长期增长为代价。-时点和力度判断困难;-平衡预算困难;﹡理论上,跨经济周期的预算应该是平衡的;﹡政治上,增加开支比削减开支容易。-预算赤字与经济危机;﹡预算赤字—货币供给过剩—通货膨胀;﹡预算赤字—国际借款—货币贬值与债务危机。第二篇短期分析7、芝加哥学派对财政政策的批评:第二篇短期分析8、实践中的财政政策:略。9、中国的财政政策:略。(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1、货币市场和均衡利率:-货币需求曲线:﹡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需求越低;﹡价格上升,完成同样交易的货币需求上升,MD外移;﹡收入增加,货币需求上升,MD外移。2、总需求曲线:-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假设价格水平固定不变;-AD曲线斜率为负;﹡总需求=C+I+G+NX﹡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价格上升-货币需求曲线外移-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下降;-使AD曲线移动的因素:政府开支、税收、出口和货币供应。利率r货币rM’M第二篇短期分析8、实践中的财政政策:略。利率r货币rM’M第二篇短期分析3、总供给曲线:﹡所有价格上升10%,产出不变;﹡只有相对价格的变化才会改变产出。-总供给曲线的斜率:﹡粘性工资:价格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公司增加雇佣和产出;﹡信息不对称:公司与供应商,公司与员工;﹡非完美竞争:菜单成本。-总供给曲线的数学表达:Y=Y0+a(P-Pe)Y0:潜在产出,Pe:预期价格,a:常数-总供给曲线的平移:﹡预期价格上升-工资增加-成本增加-曲线上移;﹡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增加。第二篇短期分析3、总供给曲线:第二篇短期分析4、通胀降低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凯恩斯模型中假设价格不变;-财政政策的作用是提高产出到YK;-实际产出只有Y1,通胀减少了实际收入。5、就业与通胀之间的权衡:-扩张性政策提升GDP,但通胀恶化;-任何政策都是有成本的。6、能源价格引起的滞涨。PYP0P1Y0Y1YKASAD0AD1PYP0P1Y0Y1AS0AD0AS1第二篇短期分析4、通胀降低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PYP0P1第二篇短期分析(四)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1、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准备金,与存款成一定比例;﹡证券,主要政府债券;﹡贷款。-负债:﹡存款;﹡借款,来自同业拆借市场或中央银行。-所有者权益。2、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BIS规定资本充足率应大于8%;-资本金不足,银行风险上升。第二篇短期分析(四)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第二篇短期分析3、货币的定义:﹡M0:流通中的现钞;﹡M1:M0+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外币存款+信托存款。-货币的定义基于流动性。-基础货币(高能货币)=M0+R(银行准备金)。4、部分准备金制度与存款创造:-准备金不会产生收益;-存款乘数: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货币的本质:信用。第二篇短期分析3、货币的定义:第二篇短期分析5、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快速而有效;﹡当准备金比率提高时,银行难以调整;﹡市场可能反应过度。-公开市场操作;﹡不张扬,对市场冲击较适度;﹡发达的债务市场是先决条件;﹡人民银行不得不发行央行票据。-贴现率:央行贷款的利率。-窗口指导:遵循政策意图。第二篇短期分析5、货币政策工具:第二篇短期分析6、货币政策的实施:略。7、货币政策的泰勒法则:略。8、股市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略。9、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略。10、美国次按危机始末:略。11、中国的货币政策:略。(五)开放经济与汇率政策:1、进口与出口的决定因素:-进口:Q=Q(Y,e),与Y正相关,与e负相关;-出口:X=X(Y*,e),与Y*正相关,与e负相关;-汇率并非决定进出口的唯一变量。第二篇短期分析6、货币政策的实施:略。第二篇短期分析2、开放经济中的均衡产出与价格:略。3、开放的效益:略。4、汇率的决定:略。5、利率平价理论:略。6、国际收支平衡表:略。7、本币升值的利与弊:略。8、汇率制度:略。9、蒙代尔“三难困境”:略。第二篇短期分析2、开放经济中的均衡产出与价格:略。第三篇长期分析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略。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略。2、索罗模型:略。二、新增长理论:略第三篇长期分析一、新古典增长模型:略。宏观经济学直面危机培训课程课件宏观经济学培训海外事业部2008.11宏观经济学培训海外事业部第一篇概述一、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1、短期分析:资源总量不变,利用现有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宏观经济的度量:GDP,失业率和通胀;-凯恩斯经济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曲线;-货币政策;-汇率政策。2、长期分析: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如何实现可持续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第一篇概述一、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第一篇概述二、宏观经济的效率:1、帕雷托效率:-有人受益,无人受损;?2-不存在帕雷托改进机会时,就实现了最优。对比:少数服从多数,重庆钉子户。※市场经济观念的基石。2、效率与公平:项目配置1配置2工程师5080工人5060市场经济:理性、妥协!---理性社会中效率就是公平!3、劳尔斯准则:社会收入最底层改进,是社会主义的伦理学基础。第一篇概述二、宏观经济的效率:项目配置1配置2工程师50第二篇短期分析一、宏观经济的度量:(一)GDP: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中生产的最终商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最终产品法:小麦—面粉—面包(50—60—100)=100;-增加值法:50+10+40=100.2、GDP的统计和估算:(也不科学:自留地)-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出口+进口;-收入法(增加值法):薪资+投资收益+租金+税收。3、GDP和GNP的比较:-GDP:地理位置;-GNP:所有权.第二篇短期分析一、宏观经济的度量:第二篇短期分析4、国际间GDP比较:-GDP不能准确衡量生活水平:汇率和价格扭曲了整个图景;-购买力平价(PPP):人均GDP能购买多少个商品组合。(二)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不包括自愿失业人口;-非充分就业:中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三)通胀/通缩率:-总体价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消费价格指数:CPI,以基准年的开支份额作为权重计算价格指数;-生产价格指数:PPI;第二篇短期分析4、国际间GDP比较:第二篇短期分析-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与CPI不同:固定价格,而非权重;-名义与实际经济指标:﹡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价格指数;﹡实际货币供给=名义货币供给/价格;﹡实际GDP增长率=名义GDP增长率-通胀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第二篇短期分析-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与第二篇短期分析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一)古典经济学:1、古典经济学派:亚当·斯密,《国富论》,苏格兰人,信奉自由市场,最著名的论断是“看不见的手”。2、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失业的原因是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失业只能在短期存在;-市场的力量可以使工资回到均衡水平,失业下降。3、“大萧条”对古典理论的冲击:-20%的失业长期存在;-工资虽有下降,但不足以恢复充分就业。工资劳动力数量LSLD1LD2W1W2W0L2L0L2’L1’L1第二篇短期分析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工资劳动力数第二篇短期分析4、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英格兰人。-需要新的理论解释“大萧条”;-非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及工资刚性;-新理论指导下的公共政策;-有效需求不足及政府角色。(二)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与财政政策:1、消费函数:-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偏好;-C=c0+c1(Y-T)﹡c0:自发消费或最基本的消费;﹡C1:边际消费倾向,MPC=△C/△YD;﹡Y:收入,可支配收入YD=Y-T;﹡T:税收,T=t0+tY;t0是与收入无关的税收,t是所得税税率。工资劳动力数量LSLD1LD2W1W2W0L2L0L2’L1’L1凯恩斯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是不充分的,失业的压力不足以将工资从W1降到均衡点W0,失业将长期存在,政府应增加开支,创造新的有效需求,将劳动力需求曲线外推,以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工资刚性。第二篇短期分析4、凯恩斯革命:凯恩斯,英格兰人。工资劳动力第二篇短期分析2、投资函数:-利率的函数,I(r);-更复杂的形式:托宾Q值,预期产出。3、政府开支:-政策变量,外生。4、技术性假设:-为简化分析所做的假设;-技术性假设不影响最终结论。5、封闭经济中的需求、供给和均衡:-需求=C+I+G;-供给=所有产品的市场价值=收入=Y;-均衡:借用物理学的概念,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但总是趋向于均衡。-均衡的结果:需求=供给----Y=C+I+G收入Y45度LD1需求需求Z产量YZ0Y0产量图示说明消费函数和政府开支的影响第二篇短期分析2、投资函数:收入Y45度LD1需求需求Z产第二篇短期分析6、财政政策与乘数效应:-Y=(c0-c1t0+I+G)/1-c1+c1t-△Y/△G=1/(1-c1+c1t)=MG>1-政府开支的乘数效应:﹡每增加1元的开支,Y的增加大于1元;﹡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财政政策效应越大;﹡税率越高,Y的变化越小。为什么?-税收乘数:△Y/△t0=c1/(1-c1+c1t)=MT-平衡预算下的乘数:G=T-----△Y/△G=1,税收上升导致的消费减少抵消了政府开支效应。-赤字政策最为有效。第二篇短期分析6、财政政策与乘数效应:第二篇短期分析7、芝加哥学派对财政政策的批评:-“挤出”效应;﹡赤字开支—发行更多债券—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减少—G增加但I下降;﹡乘数效应减少;﹡公共开支取代私人投资造成效率损失;﹡短期增益的获得以牺牲长期增长为代价。-时点和力度判断困难;-平衡预算困难;﹡理论上,跨经济周期的预算应该是平衡的;﹡政治上,增加开支比削减开支容易。-预算赤字与经济危机;﹡预算赤字—货币供给过剩—通货膨胀;﹡预算赤字—国际借款—货币贬值与债务危机。第二篇短期分析7、芝加哥学派对财政政策的批评:第二篇短期分析8、实践中的财政政策:略。9、中国的财政政策:略。(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1、货币市场和均衡利率:-货币需求曲线:﹡利率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需求越低;﹡价格上升,完成同样交易的货币需求上升,MD外移;﹡收入增加,货币需求上升,MD外移。2、总需求曲线:-简单的凯恩斯模型中假设价格水平固定不变;-AD曲线斜率为负;﹡总需求=C+I+G+NX﹡货币的需求与供给:价格上升-货币需求曲线外移-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下降;-使AD曲线移动的因素:政府开支、税收、出口和货币供应。利率r货币rM’M第二篇短期分析8、实践中的财政政策:略。利率r货币rM’M第二篇短期分析3、总供给曲线:﹡所有价格上升10%,产出不变;﹡只有相对价格的变化才会改变产出。-总供给曲线的斜率:﹡粘性工资:价格上升-名义工资不变-实际工资降低-人工成本降低-公司增加雇佣和产出;﹡信息不对称:公司与供应商,公司与员工;﹡非完美竞争:菜单成本。-总供给曲线的数学表达:Y=Y0+a(P-Pe)Y0:潜在产出,Pe:预期价格,a:常数-总供给曲线的平移:﹡预期价格上升-工资增加-成本增加-曲线上移;﹡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出增加。第二篇短期分析3、总供给曲线:第二篇短期分析4、通胀降低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凯恩斯模型中假设价格不变;-财政政策的作用是提高产出到YK;-实际产出只有Y1,通胀减少了实际收入。5、就业与通胀之间的权衡:-扩张性政策提升GDP,但通胀恶化;-任何政策都是有成本的。6、能源价格引起的滞涨。PYP0P1Y0Y1YKASAD0AD1PYP0P1Y0Y1AS0AD0AS1第二篇短期分析4、通胀降低了凯恩斯的乘数效应:PYP0P1第二篇短期分析(四)银行体系与货币政策:1、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资产﹡准备金,与存款成一定比例;﹡证券,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领导听评课记录
- 始兴县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模拟试题含解析
- 萍乡市安源区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土建计量》统考试题含解析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课件】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培训
- 历史规律与社会进步模板
- 大庆景园中学《整式的除法》课件
- 蓝色商务风汽车行业商业计划书模板
- 《火用分析基础》课件
- 《文献检索新思维》课件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六章 3 数据的表示 第3课时 统计图的选择
- 胰岛素注射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题集
- (新版)管道工(初级)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数学试卷(含解析)
- 实验室生物安全试题及参考答案
- 儿童图书出版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2024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2024全新保理三方协议下载
- 2024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各版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