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课件_第1页
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课件_第2页
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课件_第3页
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课件_第4页
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1(优选)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优选)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2一、概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特点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在我国,ESD应用于临床始于2006年,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该技术已日益普及切除深度:粘膜全层,粘膜肌层及大部分粘膜下层一、概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3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课件4消化管壁的超声下五层结构1高回声相当于粘液与上皮的界面

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

3高回声相当于粘膜下层

4低回声相当于固有肌层

5高回声相当于浆膜(或外膜)消化管壁的超声下五层结构1高回声相当于粘液与上皮的界5一、概述适应症:主要适用于EMR(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不能整片切除的超过2cm的癌前病变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以及超过2cm的平坦型病变。食管病变、胃病变、大肠病变一、概述适应症:6一、概述食管病变1)Barrett食管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3)食管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4)食管良性肿瘤:包括息肉、平滑肌瘤、食管乳头状瘤等一、概述食管病变7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以胃部为例,Gotoda等发现,ESD术中出血以胃部上1/3的病变较常见;迟发性出血表现为术后0~30d出现呕血或黑粪,主要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3、心理护理:树立信心以胃部为例,Gotoda等发现,ESD术中出血以胃部上1/3的病变较常见;迟发性出血表现为术后0~30d出现呕血或黑粪,主要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4、营养状况评估:每周称体重;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潜在并发症:出血和穿孔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营养失调:与术后出血禁食有关肿物表面有明显溃疡或瘢痕者;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消化: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胃管引流液性状、量,并观察有无钛夹排出。消化管壁的超声下五层结构一、概述胃病变:1)早期胃癌①肿瘤直径≤2cm,无合并存在溃疡的未分化型粘膜内癌;②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③肿瘤直径≤3cm,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④肿瘤直径≤3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粘膜下层¹癌。2)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3)良性肿瘤如胃息肉、胃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等,包括部分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

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一、概述胃病变:8一、概述大肠病变1)巨大平坦息肉直径﹤2cm的息肉采用EMR,直径﹥2cm的平坦息肉建议采用ESD治疗,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率。2)粘膜下肿瘤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3)类癌尚未累及肌层的直径<2cm类癌可以通过ESD完整切除,位于直肠的类癌一般可以切除。一、概述大肠病变9一、概述禁忌症: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病变抬举症阴性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者肿物表面有明显溃疡或瘢痕者;超声内镜提示癌已侵润粘膜下2/3以上者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一、概述禁忌症:10一、概述治疗风险:

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出血穿孔疼痛一、概述治疗风险:

11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床边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及吸引装置②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患者发病以来睡眠食纳欠佳胃ESD术后出血率为0.2)粘膜下肿瘤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腹痛,无呕血黑便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3、心理护理:树立信心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无过敏史,有阑尾炎切除术史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有关入院饮食改变后时有饥饿感。5、对于手术痛,必要时镇痛药一、概述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术中出血较为常见以胃部为例,Gotoda等发现,ESD术中出血以胃部上1/3的病变较常见;迟发性出血表现为术后0~30d出现呕血或黑粪,主要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胃ESD穿孔率为1.2%~9.7%。即使是一个技术较成熟的治疗中心,胃ESD穿孔率一般也有4%左右。但这些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胃ESD术后出血率为0.6%~15.6%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一、概述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术12一、概述

食管ESD的穿孔率为0~6%,术后出血率几乎为0,食管ESD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9%~1.2%。结直肠ESD的穿孔率为4.7%,术后出血率为1.5%,局部复发率为1.2%ESD术后的疼痛一般较轻微,通常患者可以忍受。一、概述

13一、概述优势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与外科手术相比,ESD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同时一次也可以进行多部位治疗。一、概述优势14二、术前准备1.知情同意:实施ESD前,术者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ESD操作过程和可能的结果以及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应明确表述ESD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后果。对于拟行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应在术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追加外科手术等其他治疗的可能

二、术前准备1.知情同意:15二、术前准备2.患者准备:

术前必须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异常可能增加ESD术后出血的风险,应予以纠正后实施ESD。对服用抗凝药的患者,需心内科医生评估原发病高危或低危风险,并酌情停药。二、术前准备2.患者准备:16二、术前准备3.受检查者术前禁饮禁食6-8h,促使胃排空,便于检查及手术。4.心理护理5.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肌注,必要时备血6.建立静脉通道,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等二、术前准备3.受检查者术前禁饮禁食6-8h,促使胃排空,便17二、术前准备7.器械准备:1)针状刀2)IT刀3)Hook刀4)Flex刀5)TT刀6)海博刀止血专用器械:止血钳热活检钳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金属止血夹特殊内镜二、术前准备7.器械准备:止血专用器械:18ESD双极刀IT刀IT-2勾刀ESDESD双极刀IT刀IT-2勾刀ESD19切开凝固热止血钳APC切开凝固热止血钳APC20其他注射针尼龙绳钛夹圈套器喷洒管其他注射针尼龙绳钛夹圈套器喷洒管21

三、术中配合

ESD手术过程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边界不清--先染色,再标记边缘切开(出血穿孔常在此过程发生)剥离创面处理粘膜下注射病变与肌层分离标记促使病灶抬起三、术中配合22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消化: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胃管引流液性状、量,并观察有无钛夹排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入院时给予抑酸、营养治疗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压氏达降压、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2)粘膜下肿瘤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患者第二次住院,自诉疼痛不规律,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标记(marking):确定病变范围后,距病灶边缘3~5mm处进行电凝标记。对于上消化道病变,常规进行标记;对于界限清楚的下消化道病灶,可不标记1、患者疼痛缓解,消失。4、减少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食物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及时抢救并汇报医生。三、术中配合1.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性质和浸润深度

2.标记(marking):确定病变范围后,距病灶边缘3~5mm处进行电凝标记。对于上消化道病变,常规进行标记;对于界限清楚的下消化道病灶,可不标记

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23四、术后护理术后护理(重在病情观察和预防并发症)1一般护理2专科护理四、术后护理术后护理(重在病情观察和预防并发症)24四、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饮食:禁食24-48h,48h后酌情进冷流、3天后半流或遵医嘱。3、心理护理:树立信心4、健康指导四、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25四、术后护理二)专科护理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药物护理四、术后护理二)专科护理26四、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床边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及吸引装置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心率增快,血压波动。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消化: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胃管引流液性状、量,并观察有无钛夹排出。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及时抢救并汇报医生。四、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27四、术后护理2、药物护理术后根据医嘱予抑酸、止血、抗炎、黏膜保护剂,促进创伤的愈合。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咽喉部不适时使用润喉片含化。四、术后护理2、药物护理28护理评价经护理后1、患者疼痛缓解,消失。2、营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各项营养指标未出现明显下降。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5、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护理评价经护理后29五、案例讲解查房目的:了解责任护士病情掌握、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学习ESD相关知识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护理五、案例讲解查房目的:30病例汇报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压氏达降压、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病史、无过敏史,有阑尾炎切除术史

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一年余,02-21拟胃底新生物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睡眠食纳欠佳生命体征平稳,步入病房.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47床庄某女居民65岁江苏南通病例汇报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压氏达降压、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一31病例汇报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腹平,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蠕动波。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次/分。病史腹部体检患者第二次住院,自诉疼痛不规律,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体位改变后无缓解。入院饮食改变后时有饥饿感。病例汇报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及病史腹部体检患者第二次住院32病例汇报治疗入院时给予抑酸、营养治疗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手术耗时140分钟,术中钛夹止血,术后胃肠减压、抑酸、抗炎辅助检查超声胃镜示1.胃底新生物(考虑起源于肌层)2.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上腹部CT示1.肝脏多发囊肿2.胆囊小赘生物3.胃底部小结节,考虑息肉。病例汇报治疗入院时给予抑酸、营养治疗辅助检查超声胃镜示1.胃33手术情况染色:靛胭脂染色,标记手术情况染色:靛胭脂染色,标记34病灶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混合液,抬起病灶病灶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混合液,抬起病灶35沿边缘切开沿边缘切开36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腹平,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监测营养指标变化如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等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切除深度:粘膜全层,粘膜肌层及大部分粘膜下层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潜在并发症:出血和穿孔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知识缺乏:缺乏对病情及手术相关知识4低回声相当于固有肌层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性质和浸润深度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切除组织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切除组织37切开后的创面予氩气止血,部分钛夹夹闭切开后的创面予氩气止血,部分钛夹夹闭38病例汇报02-25患者行ESD术,术后于禁食抗感染,抑酸止血,胃肠减压等治疗。02-28(术后72h)患者拔除胃管,29日解成形黑便一次,30日进食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到半流,食欲可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腹痛,无呕血黑便病例汇报02-25患者行ESD术,术后于禁食抗感染,抑酸止血39护理问题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护理问题?40护理诊断入院时存在诊断:疼痛:上腹部隐痛。与胃粘膜炎性病变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纳差,消化不良有关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对病情及手术相关知识护理诊断入院时存在诊断:41护理诊断术后诊断:潜在并发症:出血和穿孔疼痛:上腹隐痛。与手术有关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营养失调:与术后出血禁食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有关护理诊断术后诊断:42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性质和浸润深度4)食管良性肿瘤:包括息肉、平滑肌瘤、食管乳头状瘤等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咽喉部不适时使用润喉片含化。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在我国,ESD应用于临床始于2006年,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该技术已日益普及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02-21拟胃底新生物收治入院,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边缘切开(出血穿孔常在此过程发生)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护理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脾肋下未及,全腹叩诊鼓音,肝、7%。即使是一个技术较成熟的治疗中心,胃ESD穿孔率一般也有4%左右。但这些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护理措施一)疼痛: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2、保证充足睡眠3、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4、减少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食物5、对于手术痛,必要时镇痛药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43护理措施二)营养失调1、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2、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3、依据患者喜好,制定饮食计划,刺激患者食欲4、营养状况评估:每周称体重;监测营养指标变化如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等护理措施二)营养失调44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02-21拟胃底新生物收治入院,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入院饮食改变后时有饥饿感。3、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02-28(术后72h)患者拔除胃管,29日解成形黑便一次,30日进食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到半流,食欲可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7%。即使是一个技术较成熟的治疗中心,胃ESD穿孔率一般也有4%左右。但这些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及监测营养指标变化如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等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同时一次也可以进行多部位治疗。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结直肠ESD的穿孔率为4.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性质和浸润深度生命体征平稳,步入病房.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及时抢救并汇报医生。3、心理护理:树立信心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消化管壁的超声下五层结构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2%。结直肠ESD的穿孔率为4.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有关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入院饮食改变后时有饥饿感。5、对于手术痛,必要时镇痛药2)粘膜下肿瘤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超声内镜提示癌已侵润粘膜下2/3以上者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营养失调:与术后出血禁食有关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5、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7%。即使是一个技术较成熟的治疗中心,胃ESD穿孔率一般也有4%左右。但这些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1、患者疼痛缓解,消失。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腹痛,无呕血黑便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术后根据医嘱予抑酸、止血、抗炎、黏膜保护剂,促进创伤的愈合。2、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02-21拟胃底新生物收治入院,02-28(术后72h)患者拔除胃管,29日解成形黑便一次,30日进食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到半流,食欲可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3、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知识缺乏:缺乏对病情及手术相关知识消化: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胃管引流液性状、量,并观察有无钛夹排出。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有关3高回声相当于粘膜下层受检查者术前禁饮禁食6-8h,促使胃排空,便于检查及手术。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④肿瘤直径≤3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粘膜下层¹癌。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1、患者疼痛缓解,消失。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患者发病以来睡眠食纳欠佳护理措施三)焦虑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2、沟通与交流,倾听患者主诉。3、家庭社会支持系统。4、讲解成功治愈的先例,树立信心。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2%45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46(优选)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优选)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47一、概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随着内镜器械的不断发展,ESD已成为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特点较大病变的整块切除准确的病理诊断分期在我国,ESD应用于临床始于2006年,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该技术已日益普及切除深度:粘膜全层,粘膜肌层及大部分粘膜下层一、概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48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课件49消化管壁的超声下五层结构1高回声相当于粘液与上皮的界面

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

3高回声相当于粘膜下层

4低回声相当于固有肌层

5高回声相当于浆膜(或外膜)消化管壁的超声下五层结构1高回声相当于粘液与上皮的界50一、概述适应症:主要适用于EMR(内镜下粘膜剥离切除术不能整片切除的超过2cm的癌前病变或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以及超过2cm的平坦型病变。食管病变、胃病变、大肠病变一、概述适应症:51一、概述食管病变1)Barrett食管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3)食管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4)食管良性肿瘤:包括息肉、平滑肌瘤、食管乳头状瘤等一、概述食管病变52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以胃部为例,Gotoda等发现,ESD术中出血以胃部上1/3的病变较常见;迟发性出血表现为术后0~30d出现呕血或黑粪,主要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3、心理护理:树立信心以胃部为例,Gotoda等发现,ESD术中出血以胃部上1/3的病变较常见;迟发性出血表现为术后0~30d出现呕血或黑粪,主要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4、营养状况评估:每周称体重;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潜在并发症:出血和穿孔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营养失调:与术后出血禁食有关肿物表面有明显溃疡或瘢痕者;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消化: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胃管引流液性状、量,并观察有无钛夹排出。消化管壁的超声下五层结构一、概述胃病变:1)早期胃癌①肿瘤直径≤2cm,无合并存在溃疡的未分化型粘膜内癌;②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③肿瘤直径≤3cm,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④肿瘤直径≤3cm,无合并溃疡的分化型粘膜下层¹癌。2)癌前病变直径﹤2cm的病灶采用EMR,直径﹥2cm的病灶推荐ESD治疗3)良性肿瘤如胃息肉、胃间质瘤、异位胰腺、脂肪瘤等,包括部分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

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一、概述胃病变:53一、概述大肠病变1)巨大平坦息肉直径﹤2cm的息肉采用EMR,直径﹥2cm的平坦息肉建议采用ESD治疗,可一次性完整切除病灶,降低复发率。2)粘膜下肿瘤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3)类癌尚未累及肌层的直径<2cm类癌可以通过ESD完整切除,位于直肠的类癌一般可以切除。一、概述大肠病变54一、概述禁忌症: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病变抬举症阴性有胃肠镜检查禁忌症者肿物表面有明显溃疡或瘢痕者;超声内镜提示癌已侵润粘膜下2/3以上者不具备无痛内镜条件的医疗单位,对于一般状态差的患者,不主张ESD治疗。一、概述禁忌症:55一、概述治疗风险:

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出血穿孔疼痛一、概述治疗风险:

56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床边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及吸引装置②不论病灶大小,无合并存在溃疡的分化型粘膜内癌;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患者发病以来睡眠食纳欠佳胃ESD术后出血率为0.2)粘膜下肿瘤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腹痛,无呕血黑便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3、心理护理:树立信心2)早期食管癌:局限在粘膜层和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粘膜下层早期食管癌无过敏史,有阑尾炎切除术史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有关入院饮食改变后时有饥饿感。5、对于手术痛,必要时镇痛药一、概述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术中出血较为常见以胃部为例,Gotoda等发现,ESD术中出血以胃部上1/3的病变较常见;迟发性出血表现为术后0~30d出现呕血或黑粪,主要与病变大小和部位有关。胃ESD穿孔率为1.2%~9.7%。即使是一个技术较成熟的治疗中心,胃ESD穿孔率一般也有4%左右。但这些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胃ESD术后出血率为0.6%~15.6%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一、概述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术57一、概述

食管ESD的穿孔率为0~6%,术后出血率几乎为0,食管ESD术后局部复发率为0.9%~1.2%。结直肠ESD的穿孔率为4.7%,术后出血率为1.5%,局部复发率为1.2%ESD术后的疼痛一般较轻微,通常患者可以忍受。一、概述

58一、概述优势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可完整地切除病变,达到根治消化道肿瘤的效果。与外科手术相比,ESD创伤小,患者易耐受同一患者可接受多次ESD治疗,同时一次也可以进行多部位治疗。一、概述优势59二、术前准备1.知情同意:实施ESD前,术者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ESD操作过程和可能的结果以及存在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应明确表述ESD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后果。对于拟行ESD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应在术前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存在复发或转移的风险,追加外科手术等其他治疗的可能

二、术前准备1.知情同意:60二、术前准备2.患者准备:

术前必须行凝血功能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异常可能增加ESD术后出血的风险,应予以纠正后实施ESD。对服用抗凝药的患者,需心内科医生评估原发病高危或低危风险,并酌情停药。二、术前准备2.患者准备:61二、术前准备3.受检查者术前禁饮禁食6-8h,促使胃排空,便于检查及手术。4.心理护理5.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肌注,必要时备血6.建立静脉通道,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等二、术前准备3.受检查者术前禁饮禁食6-8h,促使胃排空,便62二、术前准备7.器械准备:1)针状刀2)IT刀3)Hook刀4)Flex刀5)TT刀6)海博刀止血专用器械:止血钳热活检钳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金属止血夹特殊内镜二、术前准备7.器械准备:止血专用器械:63ESD双极刀IT刀IT-2勾刀ESDESD双极刀IT刀IT-2勾刀ESD64切开凝固热止血钳APC切开凝固热止血钳APC65其他注射针尼龙绳钛夹圈套器喷洒管其他注射针尼龙绳钛夹圈套器喷洒管66

三、术中配合

ESD手术过程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边界不清--先染色,再标记边缘切开(出血穿孔常在此过程发生)剥离创面处理粘膜下注射病变与肌层分离标记促使病灶抬起三、术中配合67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消化: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胃管引流液性状、量,并观察有无钛夹排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入院时给予抑酸、营养治疗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压氏达降压、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2)粘膜下肿瘤来源于粘膜肌层或位于粘膜下层的肿瘤,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来源于固有肌层的肿瘤,不主张勉强剥离。患者第二次住院,自诉疼痛不规律,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标记(marking):确定病变范围后,距病灶边缘3~5mm处进行电凝标记。对于上消化道病变,常规进行标记;对于界限清楚的下消化道病灶,可不标记1、患者疼痛缓解,消失。4、减少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食物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及时抢救并汇报医生。三、术中配合1.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性质和浸润深度

2.标记(marking):确定病变范围后,距病灶边缘3~5mm处进行电凝标记。对于上消化道病变,常规进行标记;对于界限清楚的下消化道病灶,可不标记

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68四、术后护理术后护理(重在病情观察和预防并发症)1一般护理2专科护理四、术后护理术后护理(重在病情观察和预防并发症)69四、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2、饮食:禁食24-48h,48h后酌情进冷流、3天后半流或遵医嘱。3、心理护理:树立信心4、健康指导四、术后护理一)一般护理70四、术后护理二)专科护理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药物护理四、术后护理二)专科护理71四、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床边备心电监护、吸氧装置及吸引装置观察:生命体征,有无心率增快,血压波动。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消化: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呕血、黑便等,胃管引流液性状、量,并观察有无钛夹排出。如有以上情况发生,及时抢救并汇报医生。四、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72四、术后护理2、药物护理术后根据医嘱予抑酸、止血、抗炎、黏膜保护剂,促进创伤的愈合。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等咽喉部不适时使用润喉片含化。四、术后护理2、药物护理73护理评价经护理后1、患者疼痛缓解,消失。2、营养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各项营养指标未出现明显下降。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5、患者术后预后良好,无并发症。护理评价经护理后74五、案例讲解查房目的:了解责任护士病情掌握、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学习ESD相关知识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护理五、案例讲解查房目的:75病例汇报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压氏达降压、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病史、无过敏史,有阑尾炎切除术史

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一年余,02-21拟胃底新生物收治入院,患者发病以来睡眠食纳欠佳生命体征平稳,步入病房.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47床庄某女居民65岁江苏南通病例汇报有高血压病史,服用压氏达降压、因反复上腹部隐痛不适一76病例汇报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腹平,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蠕动波。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约4次/分。病史腹部体检患者第二次住院,自诉疼痛不规律,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体位改变后无缓解。入院饮食改变后时有饥饿感。病例汇报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及病史腹部体检患者第二次住院77病例汇报治疗入院时给予抑酸、营养治疗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手术耗时140分钟,术中钛夹止血,术后胃肠减压、抑酸、抗炎辅助检查超声胃镜示1.胃底新生物(考虑起源于肌层)2.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窦炎;上腹部CT示1.肝脏多发囊肿2.胆囊小赘生物3.胃底部小结节,考虑息肉。病例汇报治疗入院时给予抑酸、营养治疗辅助检查超声胃镜示1.胃78手术情况染色:靛胭脂染色,标记手术情况染色:靛胭脂染色,标记79病灶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混合液,抬起病灶病灶粘膜下注射生理盐水、靛胭脂、肾上腺素混合液,抬起病灶80沿边缘切开沿边缘切开81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腹平,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痛,无肌卫,未及异常包块,肝、出血点,未见肝掌及蜘蛛痣;监测营养指标变化如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等2低回声相当于粘膜肌层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切除深度:粘膜全层,粘膜肌层及大部分粘膜下层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是指利用各种电刀对大于2cm的病变进行黏膜下剥离的内镜微创技术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潜在并发症:出血和穿孔偶有进餐痛,喝水后能缓解。知识缺乏:缺乏对病情及手术相关知识4低回声相当于固有肌层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性质和浸润深度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切除组织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切除组织82切开后的创面予氩气止血,部分钛夹夹闭切开后的创面予氩气止血,部分钛夹夹闭83病例汇报02-25患者行ESD术,术后于禁食抗感染,抑酸止血,胃肠减压等治疗。02-28(术后72h)患者拔除胃管,29日解成形黑便一次,30日进食流质饮食,并逐渐过度到半流,食欲可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腹痛,无呕血黑便病例汇报02-25患者行ESD术,术后于禁食抗感染,抑酸止血84护理问题就上述病例,该患者存在哪些护理诊断?护理问题?85护理诊断入院时存在诊断:疼痛:上腹部隐痛。与胃粘膜炎性病变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与纳差,消化不良有关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知识缺乏:缺乏对病情及手术相关知识护理诊断入院时存在诊断:86护理诊断术后诊断:潜在并发症:出血和穿孔疼痛:上腹隐痛。与手术有关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营养失调:与术后出血禁食有关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有关护理诊断术后诊断:87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形态,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确定病灶的范围、性质和浸润深度4)食管良性肿瘤:包括息肉、平滑肌瘤、食管乳头状瘤等4、患者能说出胃炎相关知识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家属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咽喉部不适时使用润喉片含化。ESD治疗风险主要包括:在我国,ESD应用于临床始于2006年,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目前该技术已日益普及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02-21拟胃底新生物收治入院,3、患者情绪放松,焦虑解除。边界清楚--电凝刀标记衡量一家医院内镜水平高低的标志1、卧位:卧床休息2-3d,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1、解释护理措施的目的,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严重的心肺疾病、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碍边缘切开(出血穿孔常在此过程发生)总结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专业优质的护理活动无耐力:与手术创伤有关脾肋下未及,全腹叩诊鼓音,肝、7%。即使是一个技术较成熟的治疗中心,胃ESD穿孔率一般也有4%左右。但这些穿孔可通过金属夹夹闭。护理措施一)疼痛:1、卧床休息,避免劳累2、保证充足睡眠3、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4、减少食用对胃黏膜刺激性强的食物5、对于手术痛,必要时镇痛药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首先进行常规内镜检查,了解病灶的部位、大88护理措施二)营养失调1、规律饮食,少食多餐,忌辛辣刺激性食物2、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3、依据患者喜好,制定饮食计划,刺激患者食欲4、营养状况评估:每周称体重;监测营养指标变化如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等护理措施二)营养失调89氩离子血浆凝固术(APC)02-25静脉麻醉下行ESD手术,02-21拟胃底新生物收治入院,焦虑:与病情反复及手术有关呼吸: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因呕吐误吸引起窒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观察用药过程有无不适,巡视有无渗出入院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