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解读与简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解读与简析一、本章在必修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Ⅰ地理Ⅱ
地理Ⅲ
地理环境的组成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原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内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一、本章在必修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地理“区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有差异(区域的差异性)
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各有特性。二、本章内容结构分析采用案例方式,选择五个方面的典型案例(见课标)选题关注到——学生较为熟悉的地理事实
——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国情教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不同区域地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课程标准内容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湘教版”教材相应内容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湘教版”教材相应内容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人教版”教材必修Ⅲ内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鲁教版”教材必修Ⅲ内容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认识区域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方北调为例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平原为例第三节经济发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鲁教版”教材必修Ⅲ内容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三、解读课标与指导意见
简析教材与教学建议三、解读课标与指导意见
简析教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一)解读课标要求以某一个区域为实例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及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开发、我国洞庭湖流域的湿地)
2.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
3.该区域的发展问题注1:不是讨论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对发展的影响。
而是讨论由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问题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注2
: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存在的环境问题也不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就不同。注3: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与森林、草场、水源等的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建议: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学会将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能联系起来。5.分析该区域所存在问题发生的原因6.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危害7.针对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何进行综合治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注2: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存在的环境问题也不同,对(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基本要求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应采取的对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各类参考书中概念不同。建议以教材为准如1:荒漠化——土地沙质化,即沙漠化如2:见教材P36——土地退化案例——阅读材料P37“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为案例——作正文要求
(1)感受——危害存在(2)了解——一些具体的危害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国际合作——防治坚持的方针
——一些具体的举措(退耕还林、还草……)3.荒漠化的原因——分析:2.荒漠化的危害: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及区域发展的意义——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以案例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活动P36-371.发展要求体现——知识迁移、原理应用
——感受并分析身边的地理事物与地理问题发展要求能分析当地或某一区域内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说明/案例2——当地和我国重要地区的土地荒漠化2.当地与某一区域典型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如1: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
如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如3:西南地区——“石漠化”案例3——可适当对世界荒漠化典型地区进行分析
如:非洲撒哈拉地区案例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活动P36-371.发展要P37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是“正文”——重点要求
(2)是必要素材——分析、归纳荒漠化产生的原因P36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与图片,感受荒漠化问题的存在和危害(2)内容应不作知识性要求,但对其中的危害可与第二目结合(三)阅读材料与活动设计解读P39阅读材料——“消失的楼兰古国”,(1)意图——是“荒漠化的危害”的一个佐证
(2)内容不作知识性要求P37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P36阅读材料P36活动1:(1)对荒漠含义进行拓展(2)对我国主要荒漠化类型之一——水土流失——进行成因的讨论分析,突出引起荒漠化两大因素(自然和人为),其中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3)建议: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黄土高原的资料,以便于学生有讨论分析的素材P37活动2:(1)结合阅读材料开展(2)重点——理解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理解何种自然地理特征易引发荒漠化现象。P36活动1:P37活动2:P40活动4:(1)意图——本节知识的总结,能力的提升(2)教学方式——探究、讨论
(3)建议:教学前收集相关资料P38活动3:(1)理解新疆(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垦荒、滥牧,分析理解逻辑图(图2-4),并学会表达。(2)理解南方地区“红色荒漠”的成因及分布。
(3)建议:教学时适当补充有关“红色荒漠”的阅读资料最后一问可与第三目结合P40活动4:P38活动3:(四)一则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建议:1.选取教学素材(案例中的案例)关注点:(1)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
(2)尽量选取真实、带有时事特点的案例
(3)可将其他版本中介绍的案例引入2.创造性的采用教材活动:(1)放在什么时候用更合理值得探讨
(2)活动中的思考性、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与学生是否相适应
(3)如何更好的设置这些问题
(4)问题的结论如何更好落实(形式与内涵相合)(四)一则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建议:1.选取教学素材(案例中的实施者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教师主导学法点拨总结
分析方法推出
新案例组织
交流总结评价学生主体学习教材案例培养
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新案例自主学习互补能力提高(1)案例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课前准备——课堂师生共同探讨——课后总结师生反思4.关于案例教学实施的几点想法:3.采用探究性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几点想法:(1)问题的设置要符合思维的一般顺序(2)问题的能力要求应遵循——循序渐进
(3)要着眼于所带班级学生的程度——梯度大小适宜
(4)问题的设置要精炼易懂、但更要寻求严密性实施者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教师主导学(2)案例教学教学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作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挖掘学生群体的合作力(2)案例教学教学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作好案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一)解读课标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基本要求1.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及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2.以洞庭湖为案例,了解湿地的价值、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说明我国主要湿地的名称不作识记要求(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1.了解湿地的概念2.以洞庭湖为案例,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了解湿地类型:只要知道几种主要类型且能判断,不必系统罗列13.了解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1)根据说明——我国主要湿地名称不作识记要求:
(2)了解湿地在我国分布及特点:分布广泛,东多西少(1)以洞庭为案例——通过阅读材料——“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通过分析材料(3)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P44“阅读和活动”完成
(4)了解对策——分析相关材料——P45“洞庭湖变大了”P46“活动”——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要强调“因地制宜”基本要求1.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及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说明发展要求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理解湿地开发与保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
(1)学会从自然条件角度(如:气候、地形等)分析湿地的形成(2)有助于学生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2.理解湿地保护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需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加以理解(如:洞庭湖湿地、三江源湿地)发展要求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理解湿地开发与保护对区域发展(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42阅读材料——“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1)意图——提供素材——为分析总结“湿地的重要价值”(2)不必关注细节,重在结论P44阅读材料——“萎缩的洞庭湖”(1)意图——提供素材——为理解“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2)不必关注细节,重在结论P45阅读材料——“洞庭湖“变”大了”(1)意图——提供素材——为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2)理解、掌握洞庭湖湿地主要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42阅读材料——“洞庭湖湿地(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2活动1:
通过对(图2-7)的阅读分析,得出我国湿地的特点:a.类型多样b.空间分布东多西少P43活动2:
(1)结合阅读材料开展,便于学生深化理解阅读材料(2)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不易过深挖掘
(3)建议:组织学生思考、分析,并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2活动1:P43活动2:P44活动3:
(1)结合阅读材料开展(2)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开发利用湿地中存在的问题
(3)建议:最后可适当引入我省或当地湿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P46活动4:
(1)意图——了解一些湿地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和原因如:“保护湿地行动”(2)意图——学会寻找开发利用湿地的最佳模式如:“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3)为家乡湿地的开发利用提出可行性建议P44活动3:P46活动4: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解读课标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以某流域为例
如:中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等如:世界——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等
2.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3.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4.了解该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解读课标以某流域为例,分关注点:
1.不同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差异
——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对策也不相同
——研究与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
2.“标准”的重点
——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首先: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
然后: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说出其发展的内容——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关注点:
1.不同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差异以某流域为例,基本要求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成就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1)自然地理条件——田纳西河流域位置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资源
(2)人文地理条件——田纳西河的经济发展基础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曾经出现的主要环境与发展问题。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成就(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成就
(2)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一般方法★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经验
(2)了解流域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3)★理解如何利用该流域的有利因素进行开发建设,如何针对制约因素综合治理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1)体现了——知识迁移、原理应用
(2)可适当引入我国和世界的其它流域案例开展讨论,以深化对教材案例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掌握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发展要求能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对某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说明/(1)体现了——知识迁移、原理应用
(2)可适当引入我国和世(三)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7活动1:(1)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应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理解这些地理特征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2)建议——教学中适当补充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三)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7活动1:(1)目的——通
P48活动2:目的——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基本内容的具体展开
——让学生理解河流水力资源梯级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的特点建议1:教学时适当给予河流水力资源梯级开发示意图,便于学生理解建议2:教学时提供一些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的其它阅读资料。P48活动2:目的——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基本内容的具体展P50活动3:目的1:启示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分析我国主要流域(如:黄河流域、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澜沦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目的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目的3:能对家乡某流域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提出可行性的措施活动1、2:目的1:通过阅读文字、图像——分析流域治理的地理背景——了解水资源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讨论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目的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述不同见解,提高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P50活动3:目的1:启示学生学以致用活动1、2:目的1:通
(一)解读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
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以某一个区域为实例
如:中国——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世界——美国
2.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
(1)明确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关——土地、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条件(2)了解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标准所说的农业是指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因此土地资源的类
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会有不同的影响。
(3)气候是重要因素。(如:种植业)
温度——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
降水量——决定了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和范围(不考虑灌溉因素)(一)解读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3.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不同区域的农业布局各不相同。——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和生产方式,会影响产量,也会产生各种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3.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基本要求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及意义3.了解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1)了解途径——通过读图或读材料分析
(2)了解美国本土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河流)(3)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的角度应与必修Ⅱ相结合
——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和社会经济条件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及意义(1)分析美国主要农业带(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形成的原因。(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意义。3.了解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解读教学(1)掌握分析农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基本方法——农业区位条件
(2)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学以致用如:我国——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
(3)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具体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要求能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说明(1)掌握分析农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基本方法——农业区位条件
发(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52阅读材料——“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1)以案例形式呈现美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位条件之一
(2)应作正文要求。P53阅读材料——“美国的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1)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的成因(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3)应作正文要求P54阅读材料——“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1)以事实说明——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不作记忆性要求。P55阅读材料——“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1)是本节第三点的核心内容,应按正文要求。(2)重点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政策。P56阅读材料——“保护性耕作”(1)了解几种保护性耕作方式
(2)具体内容不作识记要求(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52阅读材料——“美国农业发(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51活动1:(1)目的——通过本活动(读图2-17、图2-18),了解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地理条件(2)建议1——适当补充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地理条件信息
建议2——启发学生从从利弊两方面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P52活动2:目的:使学生了解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农业生产将向区域专门化方向发展。P53活动3:目的1:使学生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生产的特点
目的2:使学生理解美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对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51活动1:(1)目的——通P55活动4:目的:让学生理解实施“处方”农业(控制化肥、农药污染)是保护生态环
境的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议:教师(学生)多收集一些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课堂展示,归纳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其产生原因;结合教材活动案例和阅读材料,探讨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P57活动5:目的1:让学生理解实现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具体做法
目的2:课后思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目的3:了解一些最适宜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基本措施P55活动4:目的:让学生理解实施“处方”农业(控制化肥、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解读课标1.以某区域为例
我国——山西、东北地区、长江三峡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世界——德国鲁尔区等2.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了解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地理环境状况(通过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说明该区域能源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
(2)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3)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3.落实课标时,不能就事论事,应渗透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基本要求1.了解煤炭资源是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之一。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3.了解鲁尔工业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和措施(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了解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最主要的区位条件:(1)煤炭储量大;(2)便利的交通条件。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能源的角度:(1)煤炭开采成本提高,新技术使耗煤量逐渐降低
(2)石油、核能的应用。科技的角度:(1)技术的发展使鲁尔区主导产业就业需求量显著减少。(2)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与组织方式工业发展史角度:单一的工业结构制约1.了解煤炭资源是鲁尔工业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之一。(二)解3.通过探究活动,理解鲁尔工业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理解鲁尔工业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2)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a.通过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工业布局的调整),减少煤炭、钢铁企业的数量,扩大企业规模;
b.利用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和消费市场巨大的优势,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结构多元化);
……要解释这些措施为什么能使鲁尔区实现可持续发展。1.结合某区域——如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区、山西能源的开发
2.知识迁移、原理应用。阅读材料“鲁尔区工业重镇——杜伊斯堡与埃森”。发展要求能结合区域实例,探讨该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说明/3.通过探究活动,理解鲁尔工业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认(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60阅读材料——“污染严重的莱茵河”(1)让学生了解鲁尔区的衰落不仅表现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的衰落;经济的衰落;也反映在环境的“衰落”——莱茵河受到严重污染。(2)不作知识性识记要求P61阅读材料——“鲁尔区工业重镇——杜伊斯堡与埃森”(1)通过两个城市案例,说明鲁尔区的新发展
(2)细节不重要,不作知识性识记要求(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60阅读材料——“污染严重的(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59活动1:目的1:了解鲁尔区的交通区位优势目的2:理解交通优势对当时钢铁工业发展的影响(及对鲁尔区的新发展的积极影响)建议:提供学生鲁尔区较详细的交通状况示意图,让学生思考鲁尔区交通运输网的特点和对工业发展的积极意义。P59活动2:目的:让学生主要理解:(1)燃烧煤炭是酸雨形成的最主要因素。
(2)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中国家对能源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3)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主导,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议:收集世界酸雨主要分布区、煤炭利用过程排放的主要废气、我国能源结构图等信息材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能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治理良策。(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59活动1:目的1:了解鲁尔P61活动3:目的1:使学生了解鲁尔区工业布局调整的主要策略——从以接近原料地为原则,转变为平衡布局
目的2:通过对图的讨论分析,了解这些变化对鲁尔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建议:重视对图2-29和图2-30的比较分析,让学生掌握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P63活动4:目的1:借此可设置课外研究活动——上网收集鲁尔区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归纳鲁尔工业区新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本活动的核心是第2个问题——学以致用目的2:使学生学会把“鲁尔经验”迁移应用到辽中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P61活动3:目的1:使学生了解鲁尔区工业布局调整的主要策略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解读课标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途径解读:1.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
如:中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地区等如:世界——英国中部地区、印度东北部等
2.分析该流域工业化和城市的推进过程
3.分析该流域在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4.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途径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解读课标以某经济发达1.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
(1)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2)城市数量增加关注以下几点:2.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3.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历史基础、自然资源状况、经济结构等影响城市化水平最密切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4.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会产生某些问题:
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根据区域具体特征——因地制宜寻找对策1.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关注以下几点:2.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基本要求1.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及特色2.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3.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及特色(1)珠江三角洲概况(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3)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特色——城市乡一体化、形成城市群体系、
城市化水平较高2.通过相关材料的搜集、分析,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运用材料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与问题的能力
(2)提供相应材料——阅读卡“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提供其它一些相应的图表数据等(3)理解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三大推动:
——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1.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及特色(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3.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1)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重点在探讨耕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产业结构问题、城镇和工业的密度问题等3.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1)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联系
(2)城市化——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产业生产比重上升——必将伴随经济结构变动
(3)结合某区域实际,进行科学分析
——请关注意P71活动中的观点三“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如:P65活动——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材料中的知识不作识记要求即:不必记忆——什么镇有什么品如:P65活动——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材料中的知识不作识记要求即:图中城市的数量、名称不必记忆(主要城市除外)。发展要求理解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相互关系;并能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说明/(1)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64阅读材料——“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1)呈现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特色(2)应按正文要求P66阅读材料——“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1)呈现具体城市案例——深圳——意在说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2)材料中的细节不重要,不作记忆性要求P67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1)呈现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的两个阶段特征
(2)是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P69阅读材料——“汹涌的“民工潮”(1)为体现工业化加速人口向城市集中提供一个具体案例
(2)材料中的细节不作记忆性要求P70阅读材料——“珠江三角洲的城市问题”(1)呈现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2)材料中的要点需了解(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64阅读材料——“崛起的珠江(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65活动1:目的1:是珠江三角洲乡镇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具体体现目的2:通过活动理解——工业经济产业专门化的优势
建议:内容不作知识性记忆P65活动2:目的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概况(位置特征)目的2:了解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在该区域中的相对位置。
目的3:通过分析图2-35,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
目的4:通过图2-35与图2-36对比,使学生感受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发展;归纳城市化进程的特点P68活动3:目的: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初期的主要类型——“三来一补”(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65活动1:目的1:是珠江三P69活动4:目的:加强对民工潮的理解(阅读部分)
建议:此类活动适于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展P70活动5:目的1:探讨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2:对本地存在的城市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学以致用建议:核心是让学生探讨,探讨过程是教学重点P69活动4:目的:加强对民工潮的理解(阅读部分)P70活动祝工作顺利!祝工作顺利!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解读与简析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解读与简析一、本章在必修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Ⅰ地理Ⅱ
地理Ⅲ
地理环境的组成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有关原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内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一、本章在必修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地理“区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有差异(区域的差异性)
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各有特性。二、本章内容结构分析采用案例方式,选择五个方面的典型案例(见课标)选题关注到——学生较为熟悉的地理事实
——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国情教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
不同区域地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课程标准内容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湘教版”教材相应内容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以洞庭湖区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湘教版”教材相应内容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人教版”教材必修Ⅲ内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鲁教版”教材必修Ⅲ内容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认识区域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方北调为例单元活动走进“数字地球”第四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第二节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平原为例第三节经济发展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单元活动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鲁教版”教材必修Ⅲ内容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三、解读课标与指导意见
简析教材与教学建议三、解读课标与指导意见
简析教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一)解读课标要求以某一个区域为实例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及我国东北地区的森林开发、我国洞庭湖流域的湿地)
2.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
3.该区域的发展问题注1:不是讨论该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对发展的影响。
而是讨论由环境造成的阻碍区域发展问题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注2
: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存在的环境问题也不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就不同。注3:一个区域所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常与森林、草场、水源等的开发利用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建议:帮助学生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学会将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能联系起来。5.分析该区域所存在问题发生的原因6.了解该环境问题的危害7.针对该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如何进行综合治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注2: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存在的环境问题也不同,对(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基本要求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应采取的对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各类参考书中概念不同。建议以教材为准如1:荒漠化——土地沙质化,即沙漠化如2:见教材P36——土地退化案例——阅读材料P37“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为案例——作正文要求
(1)感受——危害存在(2)了解——一些具体的危害理解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国际合作——防治坚持的方针
——一些具体的举措(退耕还林、还草……)3.荒漠化的原因——分析:2.荒漠化的危害:4.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及区域发展的意义——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理解荒漠化的含义
2.以案例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活动P36-371.发展要求体现——知识迁移、原理应用
——感受并分析身边的地理事物与地理问题发展要求能分析当地或某一区域内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说明/案例2——当地和我国重要地区的土地荒漠化2.当地与某一区域典型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如1:华北地区——“土壤盐碱化”
如2:南方地区——“红色荒漠”如3:西南地区——“石漠化”案例3——可适当对世界荒漠化典型地区进行分析
如:非洲撒哈拉地区案例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活动P36-371.发展要P37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1)是“正文”——重点要求
(2)是必要素材——分析、归纳荒漠化产生的原因P36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与图片,感受荒漠化问题的存在和危害(2)内容应不作知识性要求,但对其中的危害可与第二目结合(三)阅读材料与活动设计解读P39阅读材料——“消失的楼兰古国”,(1)意图——是“荒漠化的危害”的一个佐证
(2)内容不作知识性要求P37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P36阅读材料P36活动1:(1)对荒漠含义进行拓展(2)对我国主要荒漠化类型之一——水土流失——进行成因的讨论分析,突出引起荒漠化两大因素(自然和人为),其中人为因素是主导因素(3)建议: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黄土高原的资料,以便于学生有讨论分析的素材P37活动2:(1)结合阅读材料开展(2)重点——理解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理解何种自然地理特征易引发荒漠化现象。P36活动1:P37活动2:P40活动4:(1)意图——本节知识的总结,能力的提升(2)教学方式——探究、讨论
(3)建议:教学前收集相关资料P38活动3:(1)理解新疆(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垦荒、滥牧,分析理解逻辑图(图2-4),并学会表达。(2)理解南方地区“红色荒漠”的成因及分布。
(3)建议:教学时适当补充有关“红色荒漠”的阅读资料最后一问可与第三目结合P40活动4:P38活动3:(四)一则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建议:1.选取教学素材(案例中的案例)关注点:(1)明确教材编写的意图
(2)尽量选取真实、带有时事特点的案例
(3)可将其他版本中介绍的案例引入2.创造性的采用教材活动:(1)放在什么时候用更合理值得探讨
(2)活动中的思考性、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与学生是否相适应
(3)如何更好的设置这些问题
(4)问题的结论如何更好落实(形式与内涵相合)(四)一则教学设计分析与教学建议:1.选取教学素材(案例中的实施者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教师主导学法点拨总结
分析方法推出
新案例组织
交流总结评价学生主体学习教材案例培养
学习能力合作探究新案例自主学习互补能力提高(1)案例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课前准备——课堂师生共同探讨——课后总结师生反思4.关于案例教学实施的几点想法:3.采用探究性教学中问题设置的几点想法:(1)问题的设置要符合思维的一般顺序(2)问题的能力要求应遵循——循序渐进
(3)要着眼于所带班级学生的程度——梯度大小适宜
(4)问题的设置要精炼易懂、但更要寻求严密性实施者作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教师主导学(2)案例教学教学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作好案例教学的知识铺垫——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突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挖掘学生群体的合作力(2)案例教学教学实施中的几点建议:
——作好案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一)解读课标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基本要求1.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及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2.以洞庭湖为案例,了解湿地的价值、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说明我国主要湿地的名称不作识记要求(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1.了解湿地的概念2.以洞庭湖为案例,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了解湿地类型:只要知道几种主要类型且能判断,不必系统罗列13.了解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1)根据说明——我国主要湿地名称不作识记要求:
(2)了解湿地在我国分布及特点:分布广泛,东多西少(1)以洞庭为案例——通过阅读材料——“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2)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通过分析材料(3)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P44“阅读和活动”完成
(4)了解对策——分析相关材料——P45“洞庭湖变大了”P46“活动”——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要强调“因地制宜”基本要求1.了解湿地的概念、类型及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说明发展要求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理解湿地开发与保护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
(1)学会从自然条件角度(如:气候、地形等)分析湿地的形成(2)有助于学生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2.理解湿地保护与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需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加以理解(如:洞庭湖湿地、三江源湿地)发展要求了解湿地形成的地理背景;理解湿地开发与保护对区域发展(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42阅读材料——“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1)意图——提供素材——为分析总结“湿地的重要价值”(2)不必关注细节,重在结论P44阅读材料——“萎缩的洞庭湖”(1)意图——提供素材——为理解“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2)不必关注细节,重在结论P45阅读材料——“洞庭湖“变”大了”(1)意图——提供素材——为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2)理解、掌握洞庭湖湿地主要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措施(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42阅读材料——“洞庭湖湿地(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2活动1:
通过对(图2-7)的阅读分析,得出我国湿地的特点:a.类型多样b.空间分布东多西少P43活动2:
(1)结合阅读材料开展,便于学生深化理解阅读材料(2)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不易过深挖掘
(3)建议:组织学生思考、分析,并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2活动1:P43活动2:P44活动3:
(1)结合阅读材料开展(2)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开发利用湿地中存在的问题
(3)建议:最后可适当引入我省或当地湿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P46活动4:
(1)意图——了解一些湿地综合治理保护措施和原因如:“保护湿地行动”(2)意图——学会寻找开发利用湿地的最佳模式如:“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3)为家乡湿地的开发利用提出可行性建议P44活动3:P46活动4: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一)解读课标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以某流域为例
如:中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澜沧江流域等如:世界——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等
2.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3.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4.了解该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解读课标以某流域为例,分关注点:
1.不同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差异
——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对策也不相同
——研究与规划流域开发的基本程序大致相同
2.“标准”的重点
——不是某一流域开发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而是研究或规划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首先:分析该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条件——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
然后:分析该流域各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
——根据其发展的有利因素——探寻该流域发展的方向——说出其发展的内容——根据其制约因素——探寻其综合治理的对策。关注点:
1.不同流域的地理条件存在差异以某流域为例,基本要求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成就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1)自然地理条件——田纳西河流域位置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环境
——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资源
(2)人文地理条件——田纳西河的经济发展基础
(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曾经出现的主要环境与发展问题。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成就(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成就
(2)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一般方法★3.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过程中可供借鉴的经验(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的经验
(2)了解流域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3)★理解如何利用该流域的有利因素进行开发建设,如何针对制约因素综合治理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2.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1)体现了——知识迁移、原理应用
(2)可适当引入我国和世界的其它流域案例开展讨论,以深化对教材案例的理解
(3)进一步理解、掌握流域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发展要求能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对某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说明/(1)体现了——知识迁移、原理应用
(2)可适当引入我国和世(三)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7活动1:(1)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应了解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理解这些地理特征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2)建议——教学中适当补充田纳西河流域的相关资料及示意图(三)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47活动1:(1)目的——通
P48活动2:目的——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基本内容的具体展开
——让学生理解河流水力资源梯级开发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的特点建议1:教学时适当给予河流水力资源梯级开发示意图,便于学生理解建议2:教学时提供一些田纳西河流域工业建设、农业发展的其它阅读资料。P48活动2:目的——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基本内容的具体展P50活动3:目的1:启示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分析我国主要流域(如:黄河流域、珠江流域、长江流域、澜沦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目的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流域开发建设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目的3:能对家乡某流域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提出可行性的措施活动1、2:目的1:通过阅读文字、图像——分析流域治理的地理背景——了解水资源综合开发的基本内容——讨论分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成功经验、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目的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表述不同见解,提高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P50活动3:目的1:启示学生学以致用活动1、2:目的1:通
(一)解读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
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1.以某一个区域为实例
如:中国——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世界——美国
2.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
(1)明确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相关——土地、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条件(2)了解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标准所说的农业是指广义农业(包括种植业、牧业、渔业、林业等)——不同的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因此土地资源的类
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会有不同的影响。
(3)气候是重要因素。(如:种植业)
温度——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复种指数和产量的高低
降水量——决定了种植业的分布区域和范围(不考虑灌溉因素)(一)解读课标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3.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不同区域的农业布局各不相同。——农业布局是否合理,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和生产方式,会影响产量,也会产生各种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等)。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4.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只有在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3.分析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条基本要求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及意义3.了解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二)解读教学指导意见、教材分析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1)了解途径——通过读图或读材料分析
(2)了解美国本土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河流)(3)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的角度应与必修Ⅱ相结合
——自然条件、技术经济和社会经济条件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及意义(1)分析美国主要农业带(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形成的原因。(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
(3)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意义。3.了解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1)了解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了解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1.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二)解读教学(1)掌握分析农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基本方法——农业区位条件
(2)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学以致用如:我国——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
(3)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结合具体区域的农业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要求能结合区域实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说明(1)掌握分析农业生产影响因素的基本方法——农业区位条件
发(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52阅读材料——“美国农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1)以案例形式呈现美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区位条件之一
(2)应作正文要求。P53阅读材料——“美国的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1)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的成因(乳畜带、小麦带、玉米带)(2)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3)应作正文要求P54阅读材料——“沙尘暴威胁美国农业”(1)以事实说明——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不作记忆性要求。P55阅读材料——“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1)是本节第三点的核心内容,应按正文要求。(2)重点理解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政策。P56阅读材料——“保护性耕作”(1)了解几种保护性耕作方式
(2)具体内容不作识记要求(三)阅读材料解读与教学建议:P52阅读材料——“美国农业发(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51活动1:(1)目的——通过本活动(读图2-17、图2-18),了解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地理条件(2)建议1——适当补充影响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地理条件信息
建议2——启发学生从从利弊两方面分析美国农业生产的条件P52活动2:目的:使学生了解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农业生产将向区域专门化方向发展。P53活动3:目的1:使学生理解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生产的特点
目的2:使学生理解美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对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形成与分布的影响。(四)活动设计解读与教学建议:P51活动1:(1)目的——通P55活动4:目的:让学生理解实施“处方”农业(控制化肥、农药污染)是保护生态环
境的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议:教师(学生)多收集一些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课堂展示,归纳美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其产生原因;结合教材活动案例和阅读材料,探讨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P57活动5:目的1:让学生理解实现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具体做法
目的2:课后思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目的3:了解一些最适宜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基本措施P55活动4:目的:让学生理解实施“处方”农业(控制化肥、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解读课标1.以某区域为例
我国——山西、东北地区、长江三峡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世界——德国鲁尔区等2.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1)了解该区域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能源或矿产资源的结构和特点、地理环境状况(通过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说明该区域能源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模拟试卷1
- 年度财务状况及展望模板
- 《论语新解》读书报告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十六)(含答案)
-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西区九年制学校(富顺县安和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立体广告牌匾制作与安装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训教材编写与出版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卷帘门安装与性能检测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隗凝国际贸易合同3篇
- 2024年ESG投资发展创新白皮书
- 17.5-博物馆管理法律制度(政策与法律法规-第7版)
- 卫健系统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 颠茄流浸膏实验方案及总结
- 投标人情况表
- GB/T 34241-2017卷式聚酰胺复合反渗透膜元件
- GB/T 12494-1990食品机械专用白油
- 运输供应商年度评价表
- 北京语言大学保卫处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招考聘用【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肺癌的诊治指南课件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完整版课件
- 商场装修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