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_第1页
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_第2页
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_第3页
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_第4页
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脑部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口脑内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apiary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CuspsvaNe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相关报道通过各种媒体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据相关调查显示,导致大学生自杀或他杀等极端心理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学生自身抗挫折能力差和抗挫折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且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特殊作用,依据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发挥其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中的功能。一、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概念的解读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而遇到无法解决和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从而产生的恐惧、紧张、沮丧等消极的情绪反应。俗语有“越挫越勇”一说,故挫折具有两面性: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当个人具备正确的挫折认知和挫折调节能力时,挫折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让人超越挫折,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当个人不能进行正确的挫折认知和调适时,挫折则会导致人的意志消沉、自卑,甚至产生某些对他人或自己的极端过激行为等。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针对个体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其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认知和抗挫折的能力,从而能让自身在遭遇困难时,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挫折。可见,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个体的抗挫折能力,即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适应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二、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探析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主要为学习挫折、人际交往挫折和感情挫折等,而产生挫折的原因则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1、社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开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冲突碰撞,使得大学生进入了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同时伴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信息传达便捷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与我国传统观念相背离的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势必会引起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2、学校因素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激增,而大学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都没有适应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入学前的理想与入学后的现实落差太大时,学生便会产生挫折感。并且,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是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多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在同学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互助互爱氛围,以及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让部分学生易产生失败挫折感。3、家庭因素一是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娇生惯养;二是随着家庭责任感的淡化、离婚率的飙升,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三是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仍占了相当比例;这几类家庭的学生要么被过分保护,要么无人看管,一旦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更易产生自卑、嫉妒等不良情绪,在遭遇挫折时,更容易产生挫败感。4、个人因素个人的因素主要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某些大学生更多的在意自己的外在客观条件,如健康状况不佳有着某种病症,或者因自己的身高、体重、容貌及某些生理缺陷,阻碍了他们目标的实现及需求的满足时,从而产生挫败感。从心理角度来讲,大学生的挫折感与意志水平密切相关,因为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个体认知、思维方式、能力、需求、动机、兴趣、性格、自我意识以及意志品质等心理因素。如果个体的意志水平越高,就越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状况,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从容应对挫折。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从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来看,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应从多方面努力,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主要阵地,尤为重要。而高校辅导员因为其工作性质,是与大学生接触最为亲密和频繁的人之一,因此作为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更是应该发挥好自身的功能,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元和立体的教育,多途径地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1、发挥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引航者功能,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中西方价值观的混乱冲击,辅导员应发挥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引航者功能,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通过开展理想信念、责任感、形势政策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使其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大学生才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才能真正提高抗挫折的能力。2、发挥学习指导者和职场经纪人功能,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需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以及帮助他们找到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所带来的挫折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挫折的能力。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年上升。很多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和挫败感等。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就需要适时担当起“职场经纪人”的角色,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把握市场信息,拓展就业渠道,帮助学生减少就业的挫折感。同时,更需发挥就业指导者的功能,从大一就开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在面对就业挫折时的能力。3、发挥心理咨询师功能,坚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应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具备相应的心理咨询技能,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通过开设和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素质课,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并且开展有关抗挫折教育的讲座,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与挫折相关的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其正确应对挫折的心态,增强抗挫折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线上的QQ、微信、微博新媒体和线下的班级信息员等多种渠道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尤其是在大学生情感方面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需发挥大学生情感问题的咨询师和情感危机的调节者协调者功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处理好爱情、友情等方面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友情观,提高学生在面对情感挫折和人际关系挫折时的能力。【Abstract: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investigatethebodyimageofmalecollegestudentsinContemporaryMilitaryAcademy,findtheoverallcharacteristicsanddevelopmentofmalecollegestudents'bodyimage,andputforwardconstructivesuggestionsformilitarycollegestudentstoestablishapositiveoutlookonbody.Methods:300collegestudentsofamilitaryschoolinTianjinweretestedbyphysical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andthedatawerestatisticallyanalyzedwithSPSSsoftware.Resultsshowthat:①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militaryacademystudentsofdifferentgradesinthephysicalimageofhealth,physicalactivity,bodyfat,athleticability,flexiblethesefiveaspects;②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soldiersandthestudentsinthethreedimensionsofcoordination,movementabilityandthewholebody;③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collegestudentsintheurbanandruralareasintheirathleticability.Comparedwiththeurbancollegestudents,thestudentsinruralareasaremoreathletic.0引言1935年,Schilder提出“身体意象”(body-image)的概念。他指出,身体意象是每个人在头脑中形成的对自身形象的认识。[1]之后,身体意象被心理学、运动学以及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所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课题。2002年,Cash做了进一步的概括,认为身体意象是一个多层面的建构,包括对身体的自我知觉和态度(比如想法、感受和行为)而不仅仅局限在对于身体外形。其中,身体意象态度包含两个子建构,即身体评价/情感,指的是对自己外形的满意/不满意,包括与之相关的评价信念和情感;身体意象投入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外表的认知行为重要性以及对于自我来讲重要性的程度。[2]国外对于身体意象的研究资料较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国内对于身体意象以及身体自我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领域相对较窄。[3]目前,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更多集中在普通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探讨身体意象(身体满意度)、身体自我与个体人格、心理健康、自信自尊、健身美容等方面的关系。军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兼具军人与大学生双重身份,加之特殊的训练和学习方式,逐渐养成了军校大学生独特于其他青年学生群体的身体意象观。纵观文献资料发现,对于军校大学生群体的身体意象研究较为鲜见,缺乏对军校大学生群体身体意象特点的深入了解,不能整体认识到他们在身体意象方面的发展特点,也缺乏对良好身体意象观培养的有效干预措施。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研究在天津某军事学院的四个年级随机取样300人,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80份问卷,有效问卷270份,问卷收回率为93%,问卷有效率90%。军校大学生被试的总体分布情况如表1。此次研究抽取的有效被试共有270名,且全部为男性。其中,大一被试有78名,所占比例为28.9%;大二被试为70名,所占比例为25.9%;大三被试为67名,所占比例为24.8%;大四被试为55名,所占比例为20.4%。战士有116名,比例为43.0%,学员有154名,所占比例为57.0%。来自城镇的有124名,所占比例为45.9%,来自农村的有146名,所占比例为54.1%。总体来看,被试在各层面的人数分布比较均衡。■1.2方法本研究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量表(PSDQ,Physical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该量表是由Marsh编制,由杨剑等人修订的[4],量表的信效度都比较高。该量表中文修订版包括70个题目,其中48个正向题,22个反向题,共有11个维度,分别为健康、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采用六点制评分的自陈问卷,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6分)逐步评分。2统计分析2.1军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特点的年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军校大学生群体的身体意象特点进行年级间的比较,结果发现,在健康、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以及灵活五个维度上,不同的年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其中,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F=9.635,P其次,针对不同身份来源的军校大学生来讲,来自于战士和普通学员的军校学生在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结论提醒我们,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普通军校学员在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方面的锻炼与培养,以缩短二者之间存在的身体素质差距。同时,针对不同地区来源的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增加一些能够锻炼城市军校学员的项目,增强其综合身体素质。最后,我们应该注意到,军校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在不同方面的变化很可能与自我价值感、自尊、自信、自我效能以及心理健康等相联系[6-7],应该及时了解军校大学生的身体发展变化特点,注意发现与之相关的军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以保证其的身心健康发展。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脑小1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2脑部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口脑内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apiary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CuspsvaNe脑部小血管病3脑部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口许多学者将小血管病特指为小动脉(腔内径100400um,具有内弹力板和34层平滑肌细胞构成的中层)和微动脉(腔内径<100um,具有连续的弹力板和12层平滑肌细胞构成的中层)的疾病。口小动脉和微动脉直接起源于较大的动脉,如大脑中动脉和基地动脉,形成穿支进入脑深部,供应基底神经节和深部白质,这些动脉为“终末动脉”,与其他动脉不形成吻合,一旦发生闭塞则易发生深部小梗死或慢性低灌注脑部小血管病4脑部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口急性病变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或出血;口慢性低灌注则与脑白质损害有关。脑部小血管病5SVD的临床表现口腔隙综合征口脑白质疏松综合征SVD的临床表现6腔隙综合征典型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口常见不典型构音障碍伴有中枢性面瘫、孤立的构音障碍、孤立的偏侧共济失调、偏侧舞蹈一偏侧投掷运动等腔隙综合征7脑白质疏松综合征口认知能力下降:初期为执行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渐为皮层下型轻度认知损害,最后发展为皮层下血管性痴呆情绪情感异常:抑郁状态或抑郁症膀胱功能障碍:尿失禁;口步态异常:帕金森样步态等口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强哭强笑等口日常生活能力降至完全丧失自主能力脑白质疏松综合征8SVD的影像学表现口通常具备四种影像学改变,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微出血脑白质疏松SVD的影像学表现9腔隙性梗塞Lacunarinfarcts)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大小在3-20m,多分布在内囊、基底节、丘脑或桥脑口单一发病机制无法解释的多发性梗死病灶,应考虑脑小血管病。TIT2Flair低信号高信号高信号腔隙性梗塞10血管周围间隙扩大(Dilatedperivascularspace血管周围间隙常分布于壳核附近,直径小于2mm。直径在3mm以上考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T1T2Fl低信号高信号低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11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2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3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4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5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6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7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8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19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0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1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2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3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4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5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6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7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8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29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0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1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2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3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4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5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6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7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8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39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40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41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42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课件43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44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脑部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口脑内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apiary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CuspsvaNe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相关报道通过各种媒体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据相关调查显示,导致大学生自杀或他杀等极端心理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学生自身抗挫折能力差和抗挫折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且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专职学生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特殊作用,依据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发挥其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中的功能。一、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概念的解读挫折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而遇到无法解决和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从而产生的恐惧、紧张、沮丧等消极的情绪反应。俗语有“越挫越勇”一说,故挫折具有两面性:从积极的方面来讲,当个人具备正确的挫折认知和挫折调节能力时,挫折可以激发人的斗志,让人超越挫折,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当个人不能进行正确的挫折认知和调适时,挫折则会导致人的意志消沉、自卑,甚至产生某些对他人或自己的极端过激行为等。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针对个体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其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认知和抗挫折的能力,从而能让自身在遭遇困难时,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调试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克服挫折。可见,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个体的抗挫折能力,即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适应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二、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探析大学生常见的挫折类型主要为学习挫折、人际交往挫折和感情挫折等,而产生挫折的原因则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1、社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开放,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冲突碰撞,使得大学生进入了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同时伴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信息传达便捷的新媒体时代,各种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与我国传统观念相背离的价值观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理,势必会引起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挫折感。2、学校因素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激增,而大学的教学环境、教学质量等都没有适应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入学前的理想与入学后的现实落差太大时,学生便会产生挫折感。并且,现在的大学教育多是注重教育的结果而非过程,多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在同学之间,没有一个良好的互助互爱氛围,以及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也让部分学生易产生失败挫折感。3、家庭因素一是现在在校的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娇生惯养;二是随着家庭责任感的淡化、离婚率的飙升,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三是来自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仍占了相当比例;这几类家庭的学生要么被过分保护,要么无人看管,一旦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更易产生自卑、嫉妒等不良情绪,在遭遇挫折时,更容易产生挫败感。4、个人因素个人的因素主要是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某些大学生更多的在意自己的外在客观条件,如健康状况不佳有着某种病症,或者因自己的身高、体重、容貌及某些生理缺陷,阻碍了他们目标的实现及需求的满足时,从而产生挫败感。从心理角度来讲,大学生的挫折感与意志水平密切相关,因为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个体认知、思维方式、能力、需求、动机、兴趣、性格、自我意识以及意志品质等心理因素。如果个体的意志水平越高,就越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状况,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从容应对挫折。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中的功能发挥从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来看,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应从多方面努力,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个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抗挫折教育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的主要阵地,尤为重要。而高校辅导员因为其工作性质,是与大学生接触最为亲密和频繁的人之一,因此作为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中的主要执行者,更是应该发挥好自身的功能,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多元和立体的教育,多途径地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1、发挥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引航者功能,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中西方价值观的混乱冲击,辅导员应发挥大学生人生之路的引航者功能,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大学生的“三观”教育:通过开展理想信念、责任感、形势政策的教育,来提高大学生抗挫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大学生明确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使其树立了正确的“三观”,大学生才能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才能真正提高抗挫折的能力。2、发挥学习指导者和职场经纪人功能,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需正确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态度,以及帮助他们找到相适应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所带来的挫折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挫折的能力。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逐年上升。很多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和挫败感等。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就需要适时担当起“职场经纪人”的角色,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把握市场信息,拓展就业渠道,帮助学生减少就业的挫折感。同时,更需发挥就业指导者的功能,从大一就开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建立客观的自我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在面对就业挫折时的能力。3、发挥心理咨询师功能,坚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应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具备相应的心理咨询技能,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挫折教育、生命教育,通过开设和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素质课,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并且开展有关抗挫折教育的讲座,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与挫折相关的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其正确应对挫折的心态,增强抗挫折心理素质。同时,通过线上的QQ、微信、微博新媒体和线下的班级信息员等多种渠道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情绪,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主动接受心理咨询。尤其是在大学生情感方面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辅导员需发挥大学生情感问题的咨询师和情感危机的调节者协调者功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处理好爱情、友情等方面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友情观,提高学生在面对情感挫折和人际关系挫折时的能力。【Abstract:Objective: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investigatethebodyimageofmalecollegestudentsinContemporaryMilitaryAcademy,findtheoverallcharacteristicsanddevelopmentofmalecollegestudents'bodyimage,andputforwardconstructivesuggestionsformilitarycollegestudentstoestablishapositiveoutlookonbody.Methods:300collegestudentsofamilitaryschoolinTianjinweretestedbyphysical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andthedatawerestatisticallyanalyzedwithSPSSsoftware.Resultsshowthat:①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amongmilitaryacademystudentsofdifferentgradesinthephysicalimageofhealth,physicalactivity,bodyfat,athleticability,flexiblethesefiveaspects;②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soldiersandthestudentsinthethreedimensionsofcoordination,movementabilityandthewholebody;③thereis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collegestudentsintheurbanandruralareasintheirathleticability.Comparedwiththeurbancollegestudents,thestudentsinruralareasaremoreathletic.0引言1935年,Schilder提出“身体意象”(body-image)的概念。他指出,身体意象是每个人在头脑中形成的对自身形象的认识。[1]之后,身体意象被心理学、运动学以及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所研究,成为一个跨学科的课题。2002年,Cash做了进一步的概括,认为身体意象是一个多层面的建构,包括对身体的自我知觉和态度(比如想法、感受和行为)而不仅仅局限在对于身体外形。其中,身体意象态度包含两个子建构,即身体评价/情感,指的是对自己外形的满意/不满意,包括与之相关的评价信念和情感;身体意象投入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外表的认知行为重要性以及对于自我来讲重要性的程度。[2]国外对于身体意象的研究资料较多,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国内对于身体意象以及身体自我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领域相对较窄。[3]目前,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对象更多集中在普通青少年及大学生群体,探讨身体意象(身体满意度)、身体自我与个体人格、心理健康、自信自尊、健身美容等方面的关系。军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兼具军人与大学生双重身份,加之特殊的训练和学习方式,逐渐养成了军校大学生独特于其他青年学生群体的身体意象观。纵观文献资料发现,对于军校大学生群体的身体意象研究较为鲜见,缺乏对军校大学生群体身体意象特点的深入了解,不能整体认识到他们在身体意象方面的发展特点,也缺乏对良好身体意象观培养的有效干预措施。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研究在天津某军事学院的四个年级随机取样300人,发放300份问卷,收回280份问卷,有效问卷270份,问卷收回率为93%,问卷有效率90%。军校大学生被试的总体分布情况如表1。此次研究抽取的有效被试共有270名,且全部为男性。其中,大一被试有78名,所占比例为28.9%;大二被试为70名,所占比例为25.9%;大三被试为67名,所占比例为24.8%;大四被试为55名,所占比例为20.4%。战士有116名,比例为43.0%,学员有154名,所占比例为57.0%。来自城镇的有124名,所占比例为45.9%,来自农村的有146名,所占比例为54.1%。总体来看,被试在各层面的人数分布比较均衡。■1.2方法本研究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量表(PSDQ,PhysicalSelf-DescriptionQuestionnaire),该量表是由Marsh编制,由杨剑等人修订的[4],量表的信效度都比较高。该量表中文修订版包括70个题目,其中48个正向题,22个反向题,共有11个维度,分别为健康、协调、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采用六点制评分的自陈问卷,从完全不符合(1分)到完全符合(6分)逐步评分。2统计分析2.1军校大学生身体意象特点的年级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军校大学生群体的身体意象特点进行年级间的比较,结果发现,在健康、体育活动、身体肥胖、运动能力以及灵活五个维度上,不同的年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其中,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体育活动(F=9.635,P其次,针对不同身份来源的军校大学生来讲,来自于战士和普通学员的军校学生在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结论提醒我们,在军事训练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普通军校学员在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方面的锻炼与培养,以缩短二者之间存在的身体素质差距。同时,针对不同地区来源的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平时的训练中注重增加一些能够锻炼城市军校学员的项目,增强其综合身体素质。最后,我们应该注意到,军校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在不同方面的变化很可能与自我价值感、自尊、自信、自我效能以及心理健康等相联系[6-7],应该及时了解军校大学生的身体发展变化特点,注意发现与之相关的军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以保证其的身心健康发展。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脑小45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脑小血管病与腔隙性脑梗死46脑部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口脑内小血管包括小动脉微动脉apiary毛细血管微静脉小静脉CuspsvaNe脑部小血管病47脑部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SVD)口许多学者将小血管病特指为小动脉(腔内径100400um,具有内弹力板和34层平滑肌细胞构成的中层)和微动脉(腔内径<100um,具有连续的弹力板和12层平滑肌细胞构成的中层)的疾病。口小动脉和微动脉直接起源于较大的动脉,如大脑中动脉和基地动脉,形成穿支进入脑深部,供应基底神经节和深部白质,这些动脉为“终末动脉”,与其他动脉不形成吻合,一旦发生闭塞则易发生深部小梗死或慢性低灌注脑部小血管病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