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 专题训练_第1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 专题训练_第2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 专题训练_第3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 专题训练_第4页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 专题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思想感情试题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采桑女【唐】唐彦谦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侵晨采桑谁家女,手挽长条泪如雨。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愁听门外催里胥,官家二月收新丝。【注】唐彦谦,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之细小、桑芽之嫩的特点。B.颈联通过对比,写出因倒春寒,今年的桑叶长势堪优,暗示了收成可能不好。C.诗人刻画采桑女,把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融为一体,使采桑女形象感人至深。D.尾联一个“愁”,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15.颔联写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为何“泪如雨”?诗人想要反映什么样的社会问题?【答案】14.D15.原因:①蚕细如蚁,尚未初眠;②倒春寒使得桑树叶生长延迟;③丝茧收成难卜,里胥提前上门催征。社会问题:通过描写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遭到的痛苦,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诗人直抒胸臆”说法有误。尾联中这个“愁”指的是采桑女的愁,不是诗人自己的愁。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在诗的颔联写到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采桑女之所以“泪如雨”的原因在上下文中都有交代。诗的首联和颈联“春风吹蚕细如蚁,桑芽才努青鸦嘴”“去岁初眠当此时,今岁春寒叶放迟”,说明因为倒春寒天气较平时寒冷,此时的春蚕还很小,如同蚂蚁般细小,而且还没有初眠;而桑叶也只是青鸦嘴那样刚刚发芽,远没有到采摘喂蚕的时候。但此时“门外催里胥”,税吏已经开始收税,丝茧收成难卜,如此情况,让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感到痛苦,伤心之下就“泪如雨”。作者对勤劳善良的采桑女子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所感受的痛苦的描写,写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根据注释中“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的内容可知,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真相,表达对农民阶层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谴责。二、(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萤火陈与义翩翩飞蛾掩月烛,见烹膏油罪莫赎。嘉尔萤火不自欺,草间相照光煜煜。却马已录仙人方①,映书曾登君子堂。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注释】①:相传仙人方术,取萤火,裹以羊皮,置土中,马见而鸣,却不敢行。汉代武威太守刘子南佩戴萤火丸,敌箭不近身,安然脱险。(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首联写飞蛾在月光烛火边翩然起舞,终葬身于灯油之中。作者深感愧疚,自觉罪无可赎。写飞蛾是为下文写萤火张本。B.颔联作者态度鲜明,赞扬萤火不会自欺欺人,会在夜晚的草从间发出煜煜之光,不像飞蛾那样与月烛争辉,自取灭亡。C.颈联以“萤火却马”、“囊萤映书”的典故来揭示萤火能入仙人之方、登君子之堂的特殊地位,对其赞赏也更进一层。D.整首诗综合运用对比、用典、托物言志等多种表现手法来抒发作者对萤火的敬佩、喜爱之情,寄托了一定的象征意味。(2)这首诗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分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题目,几乎涵盖了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要在全面理解诗歌内容,结合注解的基础上把握诗人感情。【解答】(1)A.“作者深感愧疚,自觉罪无可赎”理解错误。“罪莫赎”说的是飞蛾深感愧疚,不是作者深感愧疚。故选A。(2)首先理解尾联的意思,“不畏月明见陋质,但畏风雨难为光”的意思是萤火虫不害怕被明月比下去而显出粗陋的本质,它只害怕被风雨遮蔽了看不到自己的光芒。尾联写的是萤火虫,但目的不在萤火虫。然后结合全篇把握写萤火虫的目的,或者借助萤火虫表达的情感,此处托物言志,诗人借助萤火虫的心理描写,来表明诗人相信自己拥有才华,渴望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学去报效国家,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或奸佞埋没人才的担忧以及选贤任能的期盼之情。答案:(1)A(2)不害怕被明月比下去,显出粗陋的本质;只害怕被风雨遮蔽,看不到自己的光芒。对选贤任能的期盼、对才华的自信、对发挥才学报效国家的渴望。对朝廷或奸佞埋没人才的担忧(不甘)。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晚次鄂州①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整声。注:①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州市。安史之乱前期,诗人为避战乱浪迹天涯,这首诗是他在南行途中写的。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见”字写出战乱漂泊中遥见汉阳城的喜悦,“犹是”突转,回归现实,写出仍需启程出发的沉郁。B.颔联简笔白描船中日常情景:同船商贾白日酣然入梦和夜晚船夫呼唤,透露出作者昼夜不

宁的纷乱思绪。C.颈联即景生情:时值寒秋,人往三湘走,心却驰回故乡。用一“逢”字,将愁情与秋色的

凄凉联系起来。D.本诗诗风淡雅直露,感情平易炽热,通过诗人的切身感受表现战乱,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16.试分析本诗尾联包含了怎样的感情(6

)【答案】15.D【解析】“诗风淡雅直露”错,本诗诗风含蓄而非直露。16.家业已随着战乱丧失殆尽,哪能再忍受江上传来的军鼓声。(1分)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1分)对国事的忧虑,

(2分)同时显示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分)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拟行路难(其十五)(南朝)鲍照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注]鲍照,出身卑贱,曾侍奉多位国君或诸侯但一直不被重视,最终于乱军中遇害。柏梁台,汉武帝元鼎二年春起此台,在长安城中北门内。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开头连用两句“君不见”,通过古今对比,将如今清冷荒凉的景象与昔日的太平盛世形成了鲜明反差,怀古伤今。B.“歌妓舞女”是指蓄养于宫中的女乐,“今谁在”表明如今灯红酒绿的生活不复存在,这句诗表示帝王享乐的生活不能持久。C.第四句一个“徒”字表示枉费心机,一个“我”字借宫女的口吻显得颇为冷竣,这句诗讽刺了当时世上追逐名利的奔竞之徒。D.尾联中“黄垆”即黄泉,诗人认为纵使不追求世俗名利,也不应随酒逐乐、得快乐时且快乐,不要等到死时再空自叹息。16.有观点认为,本诗过于侧重表达的自我悲观的消极情感,对此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C16.不认同。①“非我昔时千金躯”深含着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愤慨;②“君不见”二联用典,表达对权势的垄断者、名利的占有者的厌恶和愤恨;③“随酒逐乐任意去”一联流露出了“不愿追名逐利,人生及时行乐”的主张。【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A.“昔日的太平盛世”错误,“柏梁台”“阿房宫”并不是太平盛世的表现,而是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象征。B.“‘今谁在’表明如今灯红酒绿的生活不复存在,这句诗表示帝王享乐的生活不能持久”错误,根据诗句“歌妓舞女今谁在”可知,“今谁在”表明歌妓舞女她们已沉入历史的长河之中。D.“也不应随酒逐乐、得快乐时且快乐”错误,“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的意思是,就算再怎么长袖善舞、费心追名逐利,也不过枉费功夫,早已不是当初那个锦衣玉食、高贵雍容的人了;所以我要学会及时行乐,顺心任意地度过快乐的一生,不要满怀遗憾地死去。由此可见,作者认为与其去追求世俗的名利,还不如随酒逐乐,得快乐时且快乐。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主旨思想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拟行路难》组诗与其说表达的是悲观消极,不如说是诗人反讽社会黑暗的愤激之情。从诗歌前两句“君不见”可见,诗人对于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行为极其厌恶,并指出即使他们占有普通人难以享有的权利声名,最终也不过荒冢草没,白白浪费人力物力而对世人毫无益处。诗人这两句表达的并非昔盛今衰的惋惜感慨,而是对这些统治者最终下场的揭露,冷眼旁观,体现诗人对他们的厌恶愤恨。从“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中可见,作者厌恶纷纷扰扰追名逐利的行为,认为这不过是徒劳无功,社会风气如此,汲汲营营也无法让人凭借才学本领成为锦衣玉食之人,其中蕴含的实则是对当今世道不能给予有才能之人应有的待遇的愤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无人赏识的愤激之情。最后两句诗人主张及时行乐,看似消极,实际上诗人反对的主要是追名逐利,不愿屈心抑志去做与世浮沉之人,然而社会黑暗,并不给予他公平,无奈之下只能够选择及时行乐。并非诗人天性如此,实则是世道所逼,不得不如此而已。故而说本诗着重表达悲观消极之情,是不合理的。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暮春陆游数间茅屋镜湖滨,万卷藏书不救贫。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开编喜见平生友,照水惊非曩岁人。自笑灭胡心尚在,凭高慷慨欲忘身。【注】开编:打开书。曩(nǎng):以往,从前。曩岁:往年。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数间茅屋”可见生活清贫,而“万卷藏书不救贫”语带夸张中满含辛酸的自我解嘲。B.颔联对仗工整,将时序匆匆,浓缩在燕之来去、花之开落中,并点出暮春之意。C.全诗构思很见匠心,后半首紧承前半首,且有照应之妙,如颈联内容上与首联和额联都有照应。D.体裁上,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风格上,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作;语言上,诗歌用语质朴,不事雕琢。16.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解析】“浪漫主义”错,应该是现实主义。16.①“万卷藏书不救贫”,诗人虽然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可读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懑;②颔联和“照水”一句,感叹时光流逝,深含年华易逝的悲慨和虚度年华的惆怅心情;③“开编”句说打开书卷阅读,如遇平生向慕的古人,传达出与古人神交的喜悦和满足;④尾联是诗歌主旨所在,诗人当年雄心不改,欲舍身报国却又无可施展,徒留无奈的自嘲自叹。(6分,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注]敷文韵辛弃疾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余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注]赵晋臣,名不迂,官中奉大夫,直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词人都在铅山赋闲。清风峡在铅山(今属江西)。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问谁占清风旧筑?”问中有答,自然地交代出了两人当前的处境。B.“云来鸟去,润红山绿”写出了清风峡风景优美、人迹罕至的特点。C.“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人。D.这首词在构思上颇具匠心将唱和与自抒情怀结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16.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说明。(6分)【答案】15.C“夸赞赵晋臣虽已赋闲,但门前还常有客人”说法错误,“门前有客休迎肃”意思是迎来送往这些俗事完全没必要。16.①对友人的品格与才华的赞美。②对知音难觅的珍惜。③对朝廷用人的忧愤。(评分参考:每点2分)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陈

亮①风雨满苹洲。绣阁银屏一夜秋。当日袜尘何处去,溪楼。怎对烟波不泪流。天际目归舟。浪卷涛翻一叶浮。也似我侬魂不定,悠悠。宋玉②方悲庾信③愁。【注】①陈亮,南宋爱国词人,政治上力主抗金。②宋玉,楚国诗人,曾事楚顷襄王,为楚国士大夫。③庾信,南北朝时期文学家,祖籍南方,后半生居于北方,饱尝分裂时代特有的人生辛酸。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开篇两句,既点明时令,也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氛围,奠定全词基调。B.词人对比往昔欢聚的情景和如今独对烟波的处境,不由得潸然泪下。C.下片紧承上片的烟波,写到浪卷涛翻,舟中的人心魂不定,情寓其中。D.词人将秋景之悲凉与心境之苦楚融为一体,自然贴切,读来令人动容。16.从全词看,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C16.①怀人之愁。上片通过不知“当日袜尘何处去”以及面对烟波流泪等内容,写出主人公对故人的怀念。②家国之恨。全词最后一句写宋玉的“悲”和庾信的“愁”,包含了怀念故国、力图早日恢复故国山河的复杂情感。【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舟中的人”理解错误。“天际目归舟”,意思是诗人远望一叶扁舟,用此来形容自己的心魂不定。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①怀人之愁。上片“当日袜尘何处去”,古人习用“凌步微波,罗袜生尘”来形容体态、脚步的轻盈,由此可以想象得出相思之人与所思之人曾有过花前月下、并肩芳径的美好时光。然而徒留下温馨的回忆而已,眼前人却空居绣阁银屏之中,独以风声雨声为伴,面对千里烟波,不禁潸然泪下。通过不知“当日袜尘何处去”以及面对烟波流泪等内容,写出主人公对故人的怀念。②家国之恨。结尾最后一句“宋玉方悲庾信愁”,从表面看来,此句只是照应了上片的“绣阁银屏一夜秋”,仍是以环境的萧瑟衬托主人公心中的凄苦而已。但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形势及其生平志业和创作倾向来考察,词人这里用宋玉、庾信之典是有深意在的。宋玉《九辩》所抒发的主要是自己落拓不偶的悲愁和不平,以及对妒害贤良的奸谗小人的憎恶。“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这就是宋玉之悲。而庾信之愁在“乡关之思”,则是不待言的。由此看来,陈亮以宋玉、庾信来形容自己的悲愁,绝不仅仅是悲秋怀人,而是怀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北国大地,渴望朝廷扫除奸邪,改变苟安的现状,早图恢复。可见全词最后一句写宋玉的“悲”和庾信的“愁”,包含了怀念故国、力图早日恢复故国山河的复杂情感。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家山好刘述①挂冠归去旧烟萝。闲身健,养天和。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这歧路、足风波。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晴溪短棹,时时醉唱里棱罗。天公奈我何。【注】①刘述:字孝叔,湖州(别称“水晶官”)人。举进士,神宗时累官刑部郎中。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时,词牌名与词的情感、内容已大多没有关联,本词却是个例外。B.“挂冠”用典,指辞官归隐。“旧烟萝”代指故乡,透露出故乡风景之美。C.“水晶宫”与“晴溪短棹”暗相呼应,写出江南水乡特色,点出人物活动。D.这首词不避口语,委婉含蓄,不经意写来,意到语工,不期高远而自高远。16.“挂冠”之后,词人感慨颇多。词中抒发了哪些人生感慨?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D16.(1)由“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可以看出词人对功名富贵的厌弃;(2)由“闲身健,养天和”“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可以看出对悠闲自得生活的喜爱;(2)由“天公奈我何”可以看出词人摆脱世俗功名羁绊的豪放洒脱。【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D.“委婉含蓄”错误,“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多风波”“家山好”“天公奈我何”等用语直接表露词人对功名富贵的厌弃以及对家乡美景以及生活的喜爱,语言直白。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品味分析诗歌思想情感态度的能力。“挂冠”是指辞去官职,考生需要找出词人辞去官职之后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概括人生感慨。如“功名富贵非由我,莫贪他。这歧路、足风波”是说功名富贵不由人掌控,不要贪恋,并用“歧路”来指之前的为官之路,认为这条道路“足风波”,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对功名利禄以及仕途的厌弃。如“闲身健,养天和”“水晶宫里家山好,物外胜游多。晴溪短棹,时时醉唱里棱罗”是说挂冠归乡后,悠闲自得,内心平和,家乡风景优美,可以快意游览,可以时时“醉唱”,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归乡后生活的悠闲之态以及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如“天公奈我何”是说天公能奈我何,摆脱了世俗的功名富贵,再也不必受庶务的干扰,可以看出词人摆脱这一切的豪放和洒脱。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人格追求。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