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主报告PAGEPAGE37级别西湖区新课程专项立项课题编号2010B18美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二0一一年三月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目录一、看经医病鹤——课题的提出…………1(一)研究的背景………………11.泛化式假感悟………………22.过场式假自学………………23.作秀式假讨论………………34.浅表式假成果………………3(二)研究的意义………………41.思之深又深,悟之切亦切——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42.自学览众山,自主登绝顶——稳固学生的阅读自信……43.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54.博采有所通,力索有所入——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5二、谋定而后动——研究的设计…………6(一)研究目标……………………61.探求培养学生批注习惯途径………62.探求批注式阅读方法技巧…………………63.探寻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6(二)概念的界定…………………61.批注式阅读方法……………62.批注式阅读习惯…………63.提高阅读能力……………7(三)理性认识……………………71.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方法……………………72.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习惯……………………73.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能力……………………7(四)研究框架……………………81.良好的习惯是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保障………………82.改革的策略是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关键………………83.成熟的范式是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通道………………9三、祭土凿新泉——研究的探索……………9(一)批注式阅读兴趣习惯探索………91.你赏我赏大家赏——氛围营造……………………9(1)赏名人批注经典……………………10(2)荐学长批注名言……………………10(3)奖班级批注明星……………………10(4)记个人批注足迹……………………102.你学我学大家学——习惯养成…………………11(1)自由的批注环境……………11(2)合适的批注方法……………………11(3)强化的批注行为……………11(4)深化的批注后感……………12(二)批注式阅读策略方法探求………121.重方法了解批注…………12(1)符号式批注…………………12(2)文字式批注…………………13(3)纲要式批注…………………132.重预习尝试批注…………133.重过程展示批注…………14(1)淡妆浓抹相得益彰不同形式…………14(2)随物赋形各得其宜不同类型…………15(3)不平则鸣待时而动不同时机…………174.重结果强化交流…………20(1)在交流中有话就说……………20(2)在比赛中有得就比……………20(3)在展示中有感就发……………21(三)批注式阅读教学范式探寻…………………22(1)范式概念……………………22(2)范式特点……………………22(3)范式列举…………………22(4)范式应用…………………23(5)评价标准…………………24四、事半而功倍——教学成效………………241.灵活语文课堂………………252.激发学生潜能…………………263.激发了教师的潜能……………28五、结论思考………………………30(一)研究结论………………………301.批注式阅读注重阅读的审美性……………302.批注式阅读注重阅读的差异性………………303批注式阅读注重阅读的批判性………………30(二)研究展望…………………31附件:附件1:“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1附件2:“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记载手册………………………11附件3:“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相关论文优秀论文1:《批注式阅读——真正的个性阅读》………………24优秀论文2:《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28附件4:“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相关教学案例优秀案例1:《草原》第一段……………………44优秀案例2:《触摸春天》……………………45优秀案例3:《钓鱼的启示》……………………49优秀案例4:《景阳冈》…………51优秀案例5:《我的伯父鲁迅先生》……………54优秀案例6:《乌塔》……………58优秀案例7:《搭石》第二课时…………………60优秀案例:8:《威尼斯的小艇》…………………64优秀案例8:《小珊迪》…………66优秀案例10:《语言二则》……………………67附件5:“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教师体会体会1:关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深入发展的思考………………68体会2:小学生批注式阅读操作点滴体会……………………73附件6:学生作业……………80美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批注式阅读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内容提要】针对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理解片面、欣赏乏味、视野狭窄等问题,笔者提出了批注式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本文从批注式阅读兴趣习惯探索、批注式阅读教学范式探寻、批注式阅读策略方法探求三大方面进行阐述。在习惯的养成中分为氛围营造和强化习惯两方面;在范式探寻中又从范式概念、范式特点、范式例举、范式应用几个方面展开。而策略方法介绍了如何展开批注实践,从“淡妆浓抹,相得益彰——不同形式”“随物赋形,各得其宜出处:苏轼的《东坡易传》,又名《毗陵易传》。——不同类型”“不平则鸣,待时而动——不同时机”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孩子将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并且将这种边读边思、边读边注的习惯纳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成为自己阅读习惯的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摆脱了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本位的局面,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探究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真正提高了阅读的质量。本课题的研究以阅读教学为依托,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点拨为主线,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批注式阅读,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其理论价值是以构想体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出处:苏轼的《东坡易传》,又名《毗陵易传》。【关键词】现状意义方法看经医病鹤出处:石逢龙《过齐人山居》——出处:石逢龙《过齐人山居》(一)研究的背景新课程轰轰烈烈地开展到现在,各种新的理念层出不穷。我们紧跟时代的脉搏,依样画葫芦,既教得热闹,又教得辛苦。可是,当我们如苦行僧一般在追求阅读教学的效果时,却发现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们往往依赖老师的提问,觉得老师抓住的中心句、重点段、主要内容就是正确的,自己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去思考,去回答,就是最好的课堂表现。可是长此以往,学生自主的自阅读就不够,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弱,对于文本的感悟和体会很肤浅,一知半解甚至是雾里看花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薄弱和他们语言表达的苍白让我们大感挫败,同时也深深感到忧虑。在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1.泛化式假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是落实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中心环节。为了突出学生的感悟,教师绞尽脑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感悟之风”席卷而来,受强烈“感悟号”的影响,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到处充斥着同样的一种声音:“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悟”,学生想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在跟着学生自己的感觉走。笔者曾经几次听到过这样的课,老师的很多问题都有“感悟”一词,学生回答模式也几乎都是“我感悟到了……”连一些在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也让学生去“感悟”。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为“你明白了什么”,在公开课教学中换成“你感悟到了什么”,使得班上的学生不明白“感悟”是什么意思,从而如坠云雾之中。【思考】这是感悟的泛化。将知识和运用之外的一切阅读行为都装进“感悟之筐”,甚至连与感悟迥异其趣的“理解”也被招安到了感悟的旗下。将一般的感受和感触也等同于感悟,其本有的“悟性”被消解,导致感悟内涵的浅显和单薄。2.过场式假自学学生能够自读自悟是语文阅读教学所推崇的。为了表现学生的感悟是源于自身,而不是由老师“牵牛鼻子”牵引出来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情景:一篇(段)课文,交给学生自读。老师一声令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一段时间之后进行汇报:“读你喜欢的一段(句)话,并汇报你读懂了什么?并且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学生东一句,西一句,前拉后,后扯前。理由无非是这句话写得很生动,很具体。能够回答出修辞的算是很不错了,基本上不会有孩子从文章的布局谋篇,从文章的中心去思考,一篇有顺序有情节有意境的课文被腰斩得四分五裂、七零八落。【思考】好端端的课文于是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可言。可这样的自学,阅读教学从一种琐碎走向另一种琐碎,即从老师碎讲走向学生碎说,照样是费时低效。3.作秀式假讨论讨论法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这样的: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可是结果呢?有的讨论时间太短,前排学生刚转过去,还没有说上几句,老师就喊停,这是一种闪电式的讨论。有的讨论题目简单,答案唯一,学生一读便知,无须几人合组讨论,这是一种无价值的讨论。有的讨论议题不明,学生凑到一起不知所云,但要给老师配合好,还得出声,于是或“四颗小脑袋凑在一起自言自语”,或嘴里胡乱念叨,眼神游移不定。【思考】这完全是作秀式的讨论,很多孩子在讨论的过程中,并不知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而最终展示讨论成果的也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这样的讨论对于阅读教学的提高不能起到作用,费时低效。4.浅表式假成果通过语文阅读教学,教师们希望看到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成果和增量。但是阅读教学的低效现象也蔓延到了这里。教师往往通过练笔向听课老师展示所谓的课堂成果。在《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的课堂上,有位老师设计这样一个填补空白型的练笔:“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想:。于是,他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课文的价值取向是让学生体会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学生自然按照这种思路写上:“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解放隆化,为了新中国,我必须马上炸掉暗堡”。学生的答案千篇一律,了无生趣。即使在教师的极力渲染下,学生激情澎湃地写出了一两个精妙的句子,这些句子也是基于过去的水平,并不是通过此次课堂练笔达到的写作提升。【思考】这种不考虑学生的年龄层次,也不顾及课文的表演难度的课堂表演屡屡出现。这种情感经验被封存,想象翅膀被折断,创造动力被扼杀的练笔也成了一种装腔作势的“伪练笔”。上述问题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找寻一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素养的阅读教学方式。(二)研究的意义批注式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研究的专题,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感悟、阐释、发现和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打上自己认识的烙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1.思之深又深,悟之切亦切——保护学生的质疑精神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清人唐彪则进一步认为:“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实疑之难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始于疑。小疑问催生小感悟,大疑问催生大感悟。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鬼神通之,实则是灵光一现、豁然开朗的顿悟。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囿于前人的成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和质疑,鼓励学生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要给于学生一种“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的学术气度。2.自学览众山,自主登绝顶——稳固学生的阅读自信批注式阅读创设了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了学生充裕的讨论时间,激励每一个学生投身于集体讨论,让他们畅所欲言,或各抒己见,或质疑问难。不仅如此,批注式阅读教学还要求教师结合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依据文本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进行整合筛选,提炼出一些能形成问题情境的有价值的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地“指导和帮助”,以使讨论能够充分而且深入。批注式阅读教学坚信:无论什么样的文章,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一定能在某些方面和在某种程度上正确地解读其中的信息。这种信任使得学生拥有了高度的阅读自信,他们积极投身到阅读活动中去,把自己的生活和经验、思想和感情、感觉能力和思维能力集中灌注到作品中去,大胆地思考与探索,充分催生自己的阅读收获,然后不卑不亢地向别人表达,以求获得思维的磨砺,精神的启悟,审美的愉悦。这对于学生深刻理解文本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3.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有来自语言文字的,有来自思想内容的,还有来自认识水平的,这促使阅读者必须反复思索。借助工具书,寻找佐证材料,或求师问惑解疑,或质证、讨论、顿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解,充分调动各种潜能,解决疑难,获取真知。阅读是讨论的前提和基础,批注式阅读教学重视讨论前的这项准备工作——阅读,它不去挤占学生个体宝贵的读书时间和静思默想的难得机会,而是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在“潜心会文”、“切己体察”中走进语言深处,触摸作者心灵,体验文本情感,获取讨论的“资本”,有效避免“等了许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但只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的尴尬局面。4.博采有所通,力索有所入——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批注阅读缺少思维的樊篱,因而极具活力,它最大限度地解放了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大脑一切功能中的皇后”,是“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路易士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马克思《路易士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马克思批注式阅读教学为学生留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丰富的想象、积极的思维、愉快的情绪的伴随下去接触文本、思考文本、感悟文本,主动地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提取意义,体验情感。学生在比较推敲、补充填空、对照联想、追寻探查、猜测确证、反躬自问中,不断逼近和把握文本的原意,甚至超越文本的原意;在情感体验中,或驱遣想象,进入情境,在脑海中睁开眼睛,用自己的“脑图”再现作者的所见所闻;或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琢磨作者的所思所感,与作者的心灵相契合,获得对于文本的深刻理解。在四年级开始就在语文课中尝试批注式教学,就是为了探索一条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新的阅读教学的途径。二、谋定而后动——研究的设计(一)研究目标:1.探求培养学生批注习惯途径。通过研究,能让学生读前将笔和笔记本与读物同时到位;读时将笔与阅读同行,该画的画,该抄的抄,该记的记。久而久之,读写结合的习惯便自然形成。2.探索批注式阅读方法技巧。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阅读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探寻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通过研究,要求教师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平等中的首席”的思想,建立合作的同志式、友伴式的师生关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研究水平。(二)概念的界定1.批注式阅读方法批注式阅读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文字写下自己读书的所疑、所感、所想。这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当的文字与文本进行的一种创造性对话,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2.批注式阅读习惯批注式阅读教学充分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其核心价值在于让学生自主参与到阅读实践中,让他们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实实在在地触摸语言、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实实在在地在读写听说中摸爬滚打,并且在实践的历练中实实在在地发展思维以及读写能力,切实提高认识水平。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然、朴素、率性的阅读姿态,更好地链接真实的阅读生活,让他们终身受用无穷。3.提高阅读能力本课题的研究以阅读教学为依托,以学生的自读自悟,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以及教师的指导点拨为主线,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批注式阅读,进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问题。其理论价值是以构想体现新课标中所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的教学理念。其实践意义是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增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他们阅读的个性,让读书成为他们的精神需求。(三)理性认识1.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方法。批注式阅读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它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学生根据研究的文本,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设身处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直接对话,从各个层面对文本进行理解、阐释、点评,并直接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注明自己思维的轨迹,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过程。2.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习惯。开展批注式阅读的研究,就是想还给学生课堂的自主权,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在学习课文时作些批注。“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长此以往,给文章做批注这种行为才能成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自觉行为。这样就发展了阅读的兴趣,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形成了独立的阅读个性。3.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能力。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就是把阅读材料即文本看作是一个信息的集合,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积淀对这个信息集进行解码、破译,以过滤次要的信息,筛选与课文专题有用的信息,使隐性信息显性化,更好地理解和感悟文本,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能更好地实践课程标准,教学效果较好,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四)研究框架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习惯探究氛围营造习惯养成人人爱阅读人人会阅读人人爱阅读人人会阅读批注式策略了解批注批注式策略了解批注尝试批注尝试批注展示交流批注式阅读范式探寻批注式阅读范式探寻范式概念范式特点范式例举范式应用评价标准图1:批注式阅读教学的研究框架1.良好的习惯是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保障。小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会让人终身受益。当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也就有了阅读的欲望和动力,要想使阅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它是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前提与保障。2.改革的策略是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关键。所谓“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当学生满腔热情却无从下手的时候,教师改革平时阅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圈圈划划,把林林总总的阅读所得、所感、所疑都书写(批注)在书眉页侧,与正文相映成趣,这种“意随文生”的阅读方法效率自然很高。3.成熟的范式是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的通道。开展批注式阅读,在以学生的自读自悟,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感受的基础上,教师要灵活地处理教材,把握教材,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讨论,进而归纳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同时还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步骤以及鉴赏的水平,即相对成熟的批注式阅读的范式,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文本,开展批注式阅读提供内在的物质支撑,以激发学生阅读批注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运作状态。三、祭土凿新泉出处:石逢龙《过齐人山居》——研究的探索出处:石逢龙《过齐人山居》近年来,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名家授课、新秀赛课、还是日常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局面——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充盈着整个课堂,真可谓书声朗朗,感情充沛;学生的发言精彩独到,令人拍案叫绝;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异常活跃,体现着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我们的课堂真的“活”起来了!然而,透过这层华丽的面纱,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任教班级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产生严重脱节。课堂上,学生发言滔滔不绝,可每次的单元测验,阅读分析仍是学生失分较多的环节,作文对多数学生来说,还是难以攻克的暗堡。因此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只是尝试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一)批注式阅读兴趣习惯探索当学生为阅读的枯燥而深感头痛的时候,开展批注式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了独特阅读个性。更为可贵的是,读书不再是学生的一种负担,而是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精神需求。在批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塑造了独特的个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非常重要,只有具有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语文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1.你赏我赏大家赏——氛围营造电影《英雄》中,张曼玉和章子怡在遍地黄叶的胡杨林中对决,两个绝美的红衣女子,在烈风中刀剑相向,满地的金黄飞舞旋转,再配上荡气回肠的音乐,画面、意境之凄美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氛围营造的经典镜头。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一样,语文课堂只是其中的大部分,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它本来就是该满贮着文化的精华来到孩子们中间。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教学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教学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真正到享受“文化”的魅力。因此,尝试批注式阅读教学也要营造合适的氛围,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这种方式产生兴趣,并且积极地融入其中。(1)赏名人批注经典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开辟“名人批注展示”一角。在学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后,孩子们对叶圣陶老先生修改的文稿啧啧称赞,印象非常深刻。从此,在他们心中,名人对于学习的认真是他们学习的典范。将精心挑选的列宁、毛泽东用批注法读书的资料张贴在墙上,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接受这种阅读方法。(2)荐学长批注名言同样在“学习园地”中开辟“我身边的名人”一栏,将高年级学生对于批注式阅读的体会,用“名言”的形式,制作成精美的书签,贴在上面,让孩子们能够向大哥哥大姐姐学习。挑选的这几个学长均为孩子们熟悉的人,也就是学校的知名人士,这样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会比较大。(3)奖班级批注明星定期评选出“批注小明星”,由大家推荐,投票选举,将他们的作品和已经取得的成绩张贴在“中队角”中,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每周推荐五名,一个学期内不得重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奖励面,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推荐的时候,考虑“优秀和进步”相结合。(4)记个人批注足迹让孩子们准备一本“阅读成长记录本”,在上面记录自己的批注点滴。周期可以孩子们自己定,可以是以语文课本的一个单元为一个周期,也可以是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可以写过程,也可以写收获,或者是体会。教师定期进行检查和点评,同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评选出进步最大的学生。教师通过营造“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既满足了个体学习的需要,更激发和带动整个班级批注式阅读的兴趣。2.你学我学大家学——习惯养成在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时,引领学生对阅读内容及时动笔记录,并对文本的感触点进行批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借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热情。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往往是一个长期的阶段阅读,这就需要教师的干预和指导,尤其是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决定了学生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兴趣往往在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教师经常对学生的阅读进程和阅读内容做出引导。我们要求学生对优美词句等进行摘抄,也要求学生圈点勾画并加以批注说明,还通过读书报告会、阅读展示会等形式让学生展开交流和竞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进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这样经过长期的坚持,会使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热情不断获得刺激,从而学以致用,找到窍门,提高阅读能力。(1)自由的批注环境批注式阅读是一种自由的阅读,如果一味强调教师的传授,就相当于用绳子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在先入为主的境况下,会把本应该属于自我的一块小小园地替换成教师思想的跑马场,把个性思维变成单纯的记笔记。因此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空间,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钳制,把学生当成具有独立思想的活生生的人,而非圈养的动物。
(2)合适的批注方法批注可以是针对文章的只言片语的感想,也可以是就文章内容提出自我的质疑,也可以以课文为中心生发联想,也可以从思想内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告诉学生批注的角度,就可以指导学生有意识的下笔,把自己的思想用简略的文字写下来。(3)强化的批注行为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持续一定时间的训练,并以一定时间为间隔进行强化。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强调批注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意识上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检查,监督学生,对优秀的批注进行公布表扬,对不做批注的学生提出批评,使之成为学生自觉、自动、自主的要求。(4)深化的批注后感写读后感则是阅读者以文体信息为圆心,驰骋思维,或纵向漫溯于时间长河,寻找与文本信息有着丝丝联系的人、事、文,或横向跨越空间地域,将文本放在更为广阔的世界背景下赏读,或者深入内心,用自己的思维舞动思想的双翼,生发出具有个性色彩的感叹和议论。它一方面要求阅读者全面正确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而不能断章取义脱离材料,这可以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写有感而发,写有针对性的、言之有物的文章,有利于读写结合。批注是我要说些什么,亦可见我能说些什么,不会有赶鸭子上架的辛苦,不会有搜肠剐肚的无奈,只是心有灵犀的默然相通。“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受不停批于百家之编”,当批注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体会到的就是无穷的阅读乐趣了。(二)批注式阅读策略方法探求《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这些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教学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1.重方法了解批注学生在接触批注之前,教师必然不能听之任之,应该先教给他们一些相对规范的方法,以期让孩子批注能力的提高变得更为科学。一般常用的批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符号式批注“”(曲线):划在文章精辟和重要的语句下面。“○○○”(圆圈):标在文章的难词下面。“——”(直线):标在文章中需要着重领会加深记忆、理解的语句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语句末尾。“||”“/”(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2)文字式批注感想:边读边想,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质疑:对文中内容进行质疑、思考。联想:由此及彼,由文本迁移到文外,或由此处处文本迁移到彼处文本。评价:对文本和作者进行品评,或褒或贬。补充: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3)纲要式批注把学习内容经过分析、归纳与整理,提纲挈领地形成一个阅读纲要,以揭示内容的内在联系,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形象化,如:《父亲的菜园》一课,可引导学生列出如下纲要式批注:失去菜园→选择荒地开荒坚毅→重获菜园填土没有气馁一片诱人的翠绿播种信心十足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肥土精心伺候通过批注,学生对课文的文路、主人公形象及主旨一目了然,同时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2.重预习尝试批注学生在教师没有教学课文之前,对课文的内容一般是感兴趣的,有阅读兴奋点,有阅读期待。此时,他们的想法能够体现出个性,他们的疑问也会有不少,因此是思维最原始,也是最精彩的时候。此时让学生自由批注,也就是给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大量阅读资料,也可抛弃资料,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这样一来,在课堂上,师生共同交流讨论这些批注,既是检验展示自学成果、分享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另外,课前预习写批注也可以使教师获得预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3.重过程展开批注课堂是展开批注式阅读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思维最集中的地方。该怎么利用这段时间,展开批注,开发学生的思维呢?(1)淡妆浓抹,相得益彰——不同形式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批注的方法后,也尝试过了,接着就是展开自主批注。那么一味地只是自己学习,自己咬文嚼字,难免有些单调,老师的监测也不是很全面,因此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展开批注式阅读。①全班讨论重普及在学生尝试批注前,教师示范,利用实物投影仪呈现自己的批注,直观地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堂课所学的课文,找到可以批注的点,全班进行讨论。如:教学《触摸春天》,读了课题后,可以向学生提问:看着这篇课文的题目,你们可以做哪些批注?孩子们的答案大多是提问式的:为什么要触摸?春天这么大,盲童怎么触摸的到?用什么触摸?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加以肯定,认为疑问也是批注的一种。那么接下来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全文,深入批注。可以让学生将刚才问题的答案用批注的形式写在书本上。初次尝试,孩子们的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非常稚嫩。这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以“触摸”为主线,由“手”的触摸,延伸到“鼻”的触摸,“耳”的触摸,然后小结指出上述都是盲童运用“五官”触摸春天。那么,除了五官之外?同学们还想到了什么?于是,学生批注揭示出隐藏并且贯穿于全文的那一种“用心灵触摸春天”的意蕴。②分组练习树典型这样大面积的讨论,是尝试,但具体效果如何,还无法监测。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挑选那些接受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作为组长,由他们组织本小组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好的做法及时表扬。之后让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做法。如:学习《乌塔》一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围绕“乌塔这样做是否合理”展开讨论,然后就自己的观点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在旁边进行批注。观点1:“小孩一个人出行多不安全呀!”观点2:“乌塔说她在家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批注:她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应该没有什么关系。)观点3:乌塔“因为年纪小,可以享受优惠,买一张全欧洲旅行联票,不到400马克。”再说,还可以勤工俭学,乌塔“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儿童玩。”(批注:乌塔这样做,不仅满足了自己漫游世界的需要,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各组在汇报的时候,可以是全组都参与,也可以派代表,形式也有学生自己定。总之,对于能够用批注的方式进行阅读的学生都要予以鼓励。③个别辅导抓落实以上两种方式,对于那些比较弱的孩子来说,收获不是很大。但没让孩子学会批注,就等于让他丢失了阅读学习中最珍贵的宝物。所以,就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逐条讲解,明确批注的方向和思路,并不断强化批注要点。当然对他们的要求是比其他学生略微低些的。还可以让那些比较好的学生去帮助他们。如:《鲁滨孙漂流记》这篇课文孩子事先都接触过,如果没有接触,也应该会比较感兴趣。对于这样一篇梗概性质的课文,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时,内容就比较简单,给孩子的空间也会比较大。比如鲁滨孙来到荒岛是怎么过着寂寞生活?他又是如何克服寂寞、孤独的?种出了粮食,他怎样做成食物?野人野蛮的宴会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都比较简单,辅导那些相对弱些的学生,效果会比较好。(2)随物赋形,各得其宜——不同类型苏轼在《毗陵易传》中指出“各得相宜”的观点,他强调“自”行其事,强强调“物各得之”,实际上就是认为任何事物都没有僵硬的规定性,是对“道”的自然而又本然的显现。学生对待不同的文章,自然有不同形式的批注,这无可厚非,也是尊重学生人性的最佳做法。①理解式批注当阅读别人的文章时,看到某处,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理解。其实,文字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不同的读者产生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当看到特别明白处,往往会受到触发,产生精彩的想法,这是个人独立思考所得,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是自己的东西,也是读书笔记中最有价值的。如学习《慈母情深》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塞”字做了自己个性化的批注:母爱无声。这些年来,你担的累,你受的苦,你从未说出口,却将这片真情静静地流淌在一个微小的眼神中,一个平常的动作中,一句朴实的话语中,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呵护着一个少年最初的梦想。这一“塞”塞出了你的坚定,你的爱,你的期盼。②感想式批注我们在阅读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共鸣处,尤其是我们在阅读经典的时候。那些大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甚广,就是因为他们看景看人看事,都能够点中要髓,能够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而如果一个人动了心去读文章,就一定会有或深或浅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如:有的学生读了《小草和大树》中的“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抬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一句后,批注道:“夏洛蒂遭受了这么沉重的打击,居然没有被击垮,反而更坚定了信念。想想自己真是惭愧啊,有一回音乐课上才被老师说了句‘怎么声音这么难听啊?’我就羞愧、难过得好几天没有笑脸,还发誓再也不唱歌了呢。”学生在这种由此及彼的阅读中会不断鉴赏能力和心理素质。③评价式批注学生阅读文本,既是文本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也许学生的见解是肤浅的,不全面的,是稚嫩的、单薄的。但这样的批注往往是学生感性认知和理性审视的结合。如:学了《钓鱼的启示》,学生写下这样的批注:“如果作者当时把这条大鲈鱼带回家,那么其实他只带回了一条最小的鲈鱼;现在他把鲈鱼放了,其实他得到了一条世界上最大的鲈鱼。”(学生)这段批注没有大道理,却有实实在在的认识。④抒情式批注有时,好作品的精彩就在于,它往往能够打动人的心灵,焕发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阅读到一篇好文章,读者或喜或悲,或嗔或怒,总能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抒情式批注注意学生情感的流淌,灵性的涌动,生命的轻舞飞扬。如学习《儿童诗两首》后学生在旁边写下了自己对童年的认识:“童年啊,你是一块牛奶糖,甜得让人常常嘴谗。童年啊,你是一条泥鳅,让人抓也抓不到。童年,我一定要把你好好珍藏。”(生一)“童年是树林里的小树、小花、小鸟,自由自在无忧无愁。童年是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里程,它像列车一瞬间就走过。”(生二)⑤拓展式批注这种阅读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对教材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字里行间的品评,通过用已有知识、经验和情感领会了文章的深刻意蕴后,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也可以称得上仿写、续写,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快捷的提高写作能力。如:本人在教学《顶碗少年》一文后,让学生写课末扩展批注。学生的批注有表达内心情感的:“失败,在勇敢面对他的人眼中只会培育出成功!”有进行人物评价的:“谁能想象到一位少年能有如此大的勇气,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还能坚持表演,这只因自信和鼓励的力量啊!”有探究句子作用的:“……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这句话语课文开头的第一句相照应,突出这次杂技表演给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3)不平则鸣,待时而动——不同时机韩愈认为,要能不平,要善鸣。这个“不平”是“情动于中”,可以为哀,可以为乐。他觉得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不同的时机,或质疑,或感动,或抒情,喜怒哀乐尽在批注式阅读中尝遍。①在困惑处质疑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疑。”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人的思维是从质疑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悟,有悟才有会产生创新的意识,才会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挑战,一种探索。这些来自学生的疑问多么有价值,它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情,了解学生最渴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解决了这些疑问,不是帮助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吗?比如研读《少年闰土》一课,作者表述的论点是农家子弟闰土懂得“无穷无尽希奇的事”,且在实际劳动中知识丰富;而富家子弟的“我”由于“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事劳动而知识贫乏。这一观点学生费解,为此课堂上组织学生写批注:是农家子弟闰土知识丰富、见多识广,还是富家子弟“我”知识丰富、见多识广?为什么?②在动情处感想如果是一篇好文章,学生在读了后一定会被其中的某一处甚至是某几处深深吸引,自己独特的感想。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我们首先给予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时间,然后要求学生在读了文章之后,围绕确定的研究专题在动情处写下自己的感想,所谓“情动辞发”大意就是如此。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对“饱经风霜的脸”的理解,学生写下这样的批注:“那是一张苍白无力的脸,一张没有光泽的脸,没了神的眼,加上苍白的嘴。脸上写满伤痛和悲哀。但就是这张脸永远留在来来往往的大街上,留在每个人有良知的人心里。”此时的批注不仅是评点者自身感受的外溢过程,而且是字斟句酌地表情达意的言语实践过程。③在精妙处赏析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阅读体验,就应该允许并提倡他们对阅读做出赏析。这种评价式阅读用得最广,可以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赏析,可以指出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还可以揣摩文章的结构、写作特点等。这种评价式阅读极大的调动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成了读书的主人,他们有权利来评价书本和作者了,这不能不说是对他们人格的一种尊重!如:《泊船瓜洲》中“绿”字的理解,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各自的认识:“绿”写出了春天色彩鲜美,到处是各种各样的绿,浓点的,淡点的,深点的,浅点的;“绿”写出了春天悄悄地来了,万物复苏,小草钻出脑袋了,柳树发芽了,一切充满了生机。……学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品读文本,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评价。④在共鸣处联想一篇文章往往有让读者产生共鸣的点,这样的点通常能唤起读者原有的一些生活经验。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让他们能够由此及彼,能够自觉的由文本迁移到文外。这种天马行空的联想看似自由散漫,不着边际,但正是这样的联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思想在这里冲击、碰撞。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让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收集、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这种课内牵一发课外动一身的做法又何尝而不为呢?继续学《触摸春天》,引导学生批注揭示出隐藏并且贯穿于全文的那一种“用心灵的触摸春天”的意蕴。通过学生对安静这个女孩良好品质的体会,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安静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是她的心却捕捉到了春天的美景。她会看到什么?学生的批注很精彩:她看到了美丽的花朵;她看到了挺拔的大树;她看到了翩翩蝴蝶……经过品味、赏读和回顾之后,笔者对“心灵的触摸”再做进一步地拓展和引导,文本的核心价值观即盲童的战胜身体缺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便一跃而出。⑤在空白处补白作者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在课文中,有些地方写得很含蓄,或很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空间,这样的文章,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这些空白,让学生将写得简练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明朗,填补这些空白,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鸟的天堂》一课,当讲到“一只画眉站在一根树枝上兴奋地唱着,它的歌声真好听。”学生此时已经能感受到鸟儿们在这儿生活得很快乐!为了让学生把“天堂”这个词理解得更饱满,更丰富。我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怎样的地方可以谓之“天堂”,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称为“鸟的天堂”,如果有一天,你来到这儿一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同学们纷纷拿起笔,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同学这样写道:“鸟儿们飞累了,停在树上,看着我,随时待命的样子,我于是就快速地跑起来,那些停在树上的鸟,一齐飞了出来,我终于看到了万鸟群飞的场景,真是太壮观了!”还有的这样写:“只大胆的鸟飞了过来,在我的头上飞来飞去,还时不时地停到我的肩膀上,用他的尖嘴,轻轻地啄我的脸,突然起了一声巨叫,从那密密层层的树叶中飞出了一只全身发红光的大鸟,哇,这一定就是传说中的凤凰吧!”通过这样的小练笔,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天堂”的理解还原成具体可感的情境,丰满了“鸟的天堂”的确是“天堂”的更多更深层次的原因,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4.重结果强化交流学会批注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有感情地诵读,并给予评价,让他们在交流评价中留驻阅读的精彩瞬间。与前文提到的氛围营造相结合,在评选班级“批注小明星”,记录“个人批注成长手册”,与学生的交流相结合。(1)在交流中有话就说批注式阅读注重个体的感悟和思考,重视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与感受,也就势必产生了多元化、个性化的解读。这些解读有的肤浅,有的深刻,有的正确,有的有偏颇,有的平实,有的有创意,使阅读有了交流合作的必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学生充分的自读自悟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批注阅读的进展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同桌间、小组内或全班的相互交流。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独特之处,还可就某一探究的内容与老师进行对话交流,从而对自己所建构的“意义”产生新的洞察。达到批注内容的更加完善、深入。教师的参与起穿针引线的组织作用,肯定学生新颖独到的见解。指出其思想偏激、观点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对于模棱两可、正误难辨的地方不轻易否定。与学生一起商讨。引导他们分析、探究问题。教师有选择地对学生发言自然、灵活地作补充,还可以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做出精而简的疏导与点评,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在比赛中有得就批为了使学生的批注热情持之以恒,结合中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可以通过专题批注竞赛的形式,检验学生的批注能力。全班学生分为六到八组,每组每次批注后,由一个同学将全组的批注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形成一篇新批注。然后六组分别上台朗读自己的批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分组讨论“我最欣赏哪一点?”、“为什么?”。当小组的代表宣读自己的批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时,这组同学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成就感随之而来,于是一个良性的动态循环的主动交流学习的状态产生了。然后再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评选。比如是否是文章的重点,是否能把握文章的中心,是否角度新颖,是否用词准确,是否恰当的引用资料,是否与生活有机联系等。还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每一项皆有分值,特殊的可以加分。根据最后得分,评选出“最佳批注者”。(3)在展示中有感就发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在阅读文本时,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语言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每个人的经历、知识水平、感知理解能力、悟性是各不相同的,这决定了阅读的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批注阅读追求的正是这种可贵的差异,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为阅读批注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开放和自主的阅读过程。让学生在展示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想说,乐说,也会说。一是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写在页眉页侧的批注投放到大屏幕,让全班共评,发表见解。二是可以结合学校的读书节,将自己的批注作为内容,制作小报。我们可以采取一式两份的形式,一份作为比赛上交学校。另一份可以将手抄报张贴展览,赞同者、欣赏者可以在上面再圈点、再批注,并署自己的大名。批注式阅读只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手段,促使阅读者用心理解和感悟才是目的。让学生的心灵与文本进行真诚的对话,从而提升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当然,课文批注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教师方法得当,并坚持不懈,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文批注成为学生阅读的好助手,成为学生不断汲取新知的动力源泉,使之受益终身!批注式阅读教学是对民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回归,是经过现代性改造后的新生再现。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它着眼的不仅仅是一篇课文、一项知识、一堂课、一段时间,而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利用教材给学生指出阅读的门径,交给学生开掘文本宝藏的“钥匙”,让他们于历练中,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切实提高阅读素养。(三)批注式阅读教学范式探寻(1)范式概念批注式式阅读教学范式:指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基本方式,以教师指导为提高途径,有效地组织并开展批注式阅读教学活动,并对这一活动的流程进行记录、分析和提炼,从中归纳出具有良好教学效果和开展阅读教学的结构和操作要点,优化阅读教学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2)范式特点①问题是支点。在该教学范式中,问题是重要的载体,它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既是深入学习课文的切入口,又是学生相互学习的出发点。学生通过初览课文,发现问题,师生交流,确定能够统领课文学习的最重要的二至三个中心问题,学生可以以解决这几个问题贯穿整篇课文的学习。②自主是起点。中心问题一旦确定,学生首先应围绕中心问题自主研读课文,反复推敲相关课文语句,尝试解决中心问题。在这一环节,学生静下心来反复研读课文,边读课文边做做批注,使思维更加有质量,同时也为下一环节中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做好准备。③交互是网点。学生在自主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类具体的细节问题,而教师的指导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因此,小组协作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教师则提供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并适时参与交流,及时进行学习调控和指导。通过生与生、师与生间的交流,充分发挥了个别化教学的优势。(3)范式例举韩愈认为,要能不平,要善鸣。这个“不平”是“情动于中”,可以为哀,可以为乐。他觉得只有如此,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不同的时机,或质疑,或感动,或抒情,喜怒哀乐尽在批注式阅读中尝遍。表1:四年级语文批注式阅读范式预习步骤符号批注文字批注1、读通课文(写什么)☆○(圈)标在课文生字中。()标在课文新词中。①②③(序号)标在每一自然段前。生字口头扩词(记录成语)。给新词找近反义词。想想文章写了什么。2、读懂课文(怎样写)☆☆‖、/(分开号)用来划分段落与层次。~~(曲线)划在文章优美语句下面。△△(着重号)标在句子关键词下面。查查作者及写作背景。理清写作顺序/写作结构赏析佳句,记录心得。3、读透课文(为什么写)☆☆☆===(双横线)划在文章关键句子(过渡句、总起句、中心句等)下面。—?(疑问号)用在有疑问的词句末尾发现疑问,提出问题。体会主题,获得启迪。(4)范式应用案例:《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读记“银装素裹”等16个词语。2.能根据连接语中的有关问题,默读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表达顺序。并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旁边进行批注。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1、大屏幕展示拉萨,师简介拉萨概况,让学生通过自己资料搜集做个简单的介绍。2、揭题,读题二、读通课文(写什么)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几个自然段,请标注。(2)划出文中的新词,在旁边写出近反义词。(3)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三、读懂课文(怎样写)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围绕问题自主研读课文,并在课文中做做批注。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批注,教师适时指导四、读透课文(为什么写)文中反复出现一句话,请你找一找,划一划,做些批注谈些体会。教师根据学生问题从三个方面引导感悟本文板块一:困难一冻土多温度低制服冻土解决温度找到课文中的句子,划一划,写一写你感受到了什么?3、筑路大军被这逞凶的冻土吓住了吗?①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②补充资料,《生命禁区的早晨》,深化认识。板块二:困难二恶劣天气极度缺氧1.请用文中的语言说说是个怎样的“恶劣天气”?建设者是如何克服的?2.现在,你能结合全文回答“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五、总结提升,课外延伸1、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介绍青藏铁路的竣工情况,并著名歌手韩红的一曲《天路》做背景。2、我们不能忘记曾再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如果要再经过铁路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5)评价标准表2:批注式阅读教学评价标准表批注式阅读教学评价标准备注(1)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2)教师能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3)教师能提供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学生善于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想法。(4)学生主动参与面广,积极思考,勇于尝试;能有独立的思考,也能进行小组合作探究。(5)注重以知识结构为中心,重视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6)主张学生自己探究批注,却不能善等学生的差异。(7)促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会求知;分析问题、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四、事半而功倍——教学的成效1.灵活语文课堂批注式阅读教学带来了课堂的变化。语文课堂将从“传授知识”的“满堂灌”、“填鸭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形式。(1)语文课堂“动”了起来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学生更多地接触教材,从鲜活的文字中感悟到独特的情感,从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高尚的情操;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课堂才就“动”起来。课堂已从过去的注重老师教,转到了注重学生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活动的主旋律。老师“独唱”少了,师生“合唱”多了,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层次多。(2)语文课堂“活”了起来批注式阅读教学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之所以活起来了,是因为学生得到了解放,学习变得开放了。在批注式阅读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他权威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正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等等。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3)语文课堂“美”了起来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下,教材本身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很多文学作品在编写也从“童心”、“童趣”出发,以真、善、美扣击读者的心扉;内容呈现方式生动、活泼,让学生有亲近感、美感。语文课堂将文本作为一个载体,师生的思想畅游四方课堂,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悟读”出独特的感受,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无声”的交流时也充满了“心有灵犀”。(4)语文课堂“大”了起来课堂学习时空开放了,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课堂上未能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如教学《女娲造人》这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默读、圈划、思考、归纳的方法,探究本文“大胆奇特又合情合理的想象”及“女娲——人和神的结合体”的形象特征等问题。并带着“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下课搜集“从猿到人的进化简史”、“人类起源的多种说法”、“‘进化论’与‘神创论’的争论”等资料,并选择“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神创论’可以休矣”、“我谈‘外星人造’说”等话题进行专题研究。2.激发学生潜能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批注式阅读教学让学生在批注中生成,在生成中探究,在探究中再生成,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学生有权利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不仅如此,批注式阅读教学还积极提倡个性化的学习,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过去的“上课听讲、抄笔记,下课作业、背笔记”变成现在的上课能自主学习、自主批注,下课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因此增强。(2)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明显加强在本课题总结阶段,我们又一次进行问卷调查,以下是调查数据统计。调查形式及人数:抽样调查100人;调查时间:2010年6月。表3.四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现状调查(实验前统计)题目ABCDE1、你在学习新课前预习吗?A.要预习(25%)B.不预习(13%)C.偶尔预习(62%)2、你为什么要预习?A.老师要求(17%)B.家长要求(39%)C.我自己的学习习惯(44%)3、你为什么不预习?(可多选)A.老师没布置(38%)B.老师不检查(24%)C.不知道怎样预习(29%)D.不想预习(12%)4、你觉得预习重要吗?A.重要(36%)B.有点重要(62%)C.不知道(2%)5.你认为预习对你的学习帮助大吗?A.很大(36%)B.一般(63%)C.没有帮助(1%)6.你都怎样预习?(可多选)
A.朗读课文(88%)B.勾画字词(64%)C.查资料,工具书(54%)D.批注、提问(26%)E.其他请举例(2%,写近反义词/品词句)7.你认为预习需要老师指导吗?A.需要(28%)B.不需要老师指导(72%)8.你在预习时认真吗?A.认真(34%)B.一般(63%)C.完成任务,草草了事(3%)表4.四年级学生批注式自主阅读现状调查(实验后统计)题目ABCD1.现在,你在学习新课前经常做批注吗?A.经常预习(94%)B.偶尔预习(6%)C.经常不预习(0%)2.你课前批注的原因是什么?A.自己已养成良好习惯(88%)B.老师要求(10%)C.家长要求(2%)3.你有时没及时完成课前批注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A.老师没布置(34%)B.老师不检查(29%)C.不知怎样预习(14%)D.不想预习(11%)4.你觉得课前批注重要吗?A.重要,对学习帮助很大(86%)B.有点重要,有一定帮助(14%)C.不知道(0%)5.你都怎样完成批注?(可多选)
A.读通课文,完成简单符号批注,了解主要内容。(100%)B.读懂课文,赏析词句,理清结构,做简要文字批注。(91%)C、读透课文,做深层次批注;质疑问难;体会主题。(82%)6.现在预习还经常需要老师指导吗?A.一般不需要老师指导(93%)B.还经常需要(7%)7、课堂中,针对老师讲课的重要内容,你会主动做批注吗?A.会自觉做批注(87%)B.需要老师提醒(7%)C.看到别人做了也跟着做(6%)D.经常不做(0%)8.你对自己的预习态度怎样评价?A.认真对待(77%)B.一般(23%)C.为任务草草了事(0%)从以上调查数据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批注式阅读习惯基本养成。在语文的学习中,学生都能较自觉地进行批注式的阅读,懂得在书本中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点滴感悟,阅读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平时测试中,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甲乙双方合作开展教育培训机构的合同2篇
- 2024年度员工培训与人才交流协议3篇
- 绿化服务协议
- 风电场建设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熟食卤味摊转让协议
- 教师与家长沟通技巧培训
- 2024版电力设施高空作业安全许可协议书2篇
- 蝉古诗课件教学课件
- 《swot分析模板》课件
- 《RAID技术资料》课件
-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卷 含解析
- 山区道路沥青施工方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广东佛山三水区乐平镇人民政府政府雇员招聘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限公司校园招聘120人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二单元《空气》-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卷(教科版)
- 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四)试题及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
- 5.1+走近老师+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设计 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