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二)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1.gif)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二)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2.gif)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二)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3.gif)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二)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4.gif)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二)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6d3293357bf712dfd89cfec1b3479d0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判断题 皮亚杰认为,在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 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解释:【答案】×。解析:皮亚杰认为,在公正道德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2、多选题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结构要素有A:道德认识BCDE参考答案:ABCD本题解释:【答案】ABC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3、填空题 在 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参考答案:初中4、简答题 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参考答案:【答案要点】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5、单选题 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的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 A:两难故事法B:对偶故事法C:个案分析法D:文献研究法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6、单选题 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成分是 A:认知成分BC:意向成分D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着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7、填空题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参考答案:品德8、填空题 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 。参考答案:前习俗水平9、单选题 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10、多选题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 。ABCDE参考答案:ABE本题解释:【答案】ABE。解析: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1~2岁);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11、简答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策略的掌握。【参考答案】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服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行为习得。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其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者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识、技能或者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12、单选题下列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句话含义的一项是。A:知、情、信、行B:知、情、意、行C:知、情、体、行D:知、信、意、行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13、多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D参考答案:AB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掌握。【参考答案】ABC【名师点睛】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所决定)。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因此从三大水平讲,本题选ABC。14、单选题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很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剂”是。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道德行为习惯D:积极的道德情感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品德情感,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15、单选题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A:道德理念BCD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也易考填空题。16、单选题用正确的动机战胜错误的动机,用理智战胜欲望,用果断战胜犹豫,用坚持战胜动摇等,一般是指ABCD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17、单选题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后习俗水平主要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18、单选题有的学生看见警察在时,遵守交通规则;警察不在时,就违反交通规则;其态度和品德属于哪一阶段?_A:解冻B:依从C:认同D:内化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受外界的压力,而不是内在的需要。19、单选题 —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遗传得来的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20、填空题 皮亚杰认为, 道德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心中解脱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参考答案:自律21、单选题 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4‐8岁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属于下列哪个阶段? A:他律向自律过渡阶段B:他律阶段C:前道德阶段D:自律阶段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因此,这一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以他律的、绝对的规则及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22、简答题试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活中的事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形成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或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比如奖品),也有精神的(比如言语鼓励);有内部的(比如自豪、满足感),也有外部的。虽然对惩罚的教育效果有不同看法,但从抑制不良行为的角度来看,惩罚还是有必要的,也是有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当不良行为出现时,可以用两种惩罚方式:一是给予某种厌恶刺激,比如批评、处分、舆论谴责等;二是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或剥夺某种特权等,比如不许参加某种娱乐性活动。应严格避免体罚或变相体罚。23、单选题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24、单选题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最可贵的,不必教师监考,自己也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此时学生的态度和品德进入到哪一阶段A:解冻BCD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25、单选题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因此,答案选B。26、多选题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如下阶段。A:依从B:服从C:认同D:内化E:完善参考答案:ACD27、简答题 【案例分析】杰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学生,经常弄些鬼点子捉弄周围的同学。最近老师发现他又出现了偷东西的行为,今天背后女同学的钢笔丢了,在杰明的文具盒里可以找到。明天晓东的钱丢了,也能发现杰明突然富有了很多。杰明的偷盗行为越来越多,周围的同学都不喜欢他,也不怎么跟他说话了。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分析杰明的行为,并说明如果你是班主任,会如何处理。参考答案:【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三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特点的掌握,同时考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策略的掌握和应用。考生在解读案例时要抓住“三年级”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促进品德发展的具体途径来提出自已的建议。【名师点睛】杰明现在上三年级,正是小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品德上出现一些;^良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与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1)逐步形成协调的道德认知能力,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是发展趋势是和谐稳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渐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本质的理解。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关注行为效果,逐渐过波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原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这种分化可能是盲目模仿导致的,也可能是缺乏技能导致的。明显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通过外部教育的要求,掌握纪律并能遵守,再到将纪律形成自觉行为这三个阶段,儿童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纪律行为^从这几个特点分析,杰明正处在各个阶段的过渡期,道德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道德行为也较为协调,还只能在外界的教育下去意识到道德约束。此外,杰明也存在道德发展的滞后性,他的偷盗行为可能是因为不了解纪律导致的,也可能是明知故犯、故意搗乱,老师要对杰明出现这种行为的背后原因进行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杰明进行教育。具体来说,针对杰明的行为,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对他进行辅导:对杰明进行有效的说服,这是品德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说服过程中,我会向他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他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服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行为习得。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其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者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识、技能或者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28、单选题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29、填空题 科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依照由低到高分别为 、 和 。参考答案: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30、填空题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之为 。参考答案:态度31、单选题 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C:道德认识D:道德观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32、填空题 先向被说服者提出一个较小的要求,当被接受后再向其提出更大的要求,后者往往才是真正的规范要求。这种现象被称为 。参考答案:登门槛效应33、单选题 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 A: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B: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34、单选题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知BCD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35、单选题 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科尔伯格C:班杜拉D:奥苏贝尔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虽然种族、文化各有不同,社会道德标准各异,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却相当一致。36、填空题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对行为的必要性缺乏,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参考答案:认识与体验37、单选题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伯格B:科尔伯格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系统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原则,并认为道德认知是可以通过教育过程加以培养的。科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故事中包含一个在道德价值上具有矛盾冲突的情境,让被试听完故事后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从而了解被试的道德发展水平。因此,答案选B。38、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品德发展由动荡(初中)向成熟(高中)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39、填空题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要经历 、 和 参考答案: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40、单选题科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依赖于个人的A:认知能力的发展BCD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41、简答题 简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依据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水平,可把这一过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这一阶段的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两个亚阶段:自我中心阶段(25)。这一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向我中心主义,单向理解规则,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这一阶段又叫“单纯的个人规则道德发展阶段”。权威阶段(58)。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但仍不具备可逆性和守恒性。第三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2)。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已达到具有可逆性的具体运算,其道德判断有了自律的萌芽,公正感不再是以“服从”为特征。而是以“平等”的观念为主要特征逐渐代替了前一阶段服从成人权威的支配地位。第四阶段:公正道德阶段(12)。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如果说上一阶段是自律的萌芽,那么此时才是真正达到了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42、单选题 把道德发展分为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的是 A:皮亚杰B:华生CD:科尔伯格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43、多选题 道德情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是 。A:义务感B:责任感CDE本题解释:【答案】ABE。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44、单选题看到电影《雷锋》中雷锋雨中送大嫂的场景,有的学生心中非常激动,此时处于ABCD:理智感本题解释:【答案】B。解析: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45、单选题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马拉松比赛合作协议书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4《祖国的首都-北京》听课评课记录2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公开课听课评课记录
- 猪栏承包协议书(2篇)
- 生产工人中介合同(2篇)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构建知识体系级习题训练》听评课记录1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4.1《经济发展新阶段》听课评课记录
- 八年级思想读本《5.1奉法者强则国强》听课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上册数学听评课记录《4.2 认识底和高》(3)-北师大版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3《等腰(边)三角形的判定》听评课记录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课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2025江苏太仓水务集团招聘1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语寒假作业(五)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书(2024年版)
- 《血小板及其功能》课件
-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长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