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胡斌2006-11-07科学发展观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及规范1汇报人:胡斌科学发展观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及规范1提纲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专业名称与设置的建议地质工程专业国内外现状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地质工程专业规范2提纲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2一.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2002年教育部下达地质工程教指委“战略”和“规范”两个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等校牵头,20余所高校、40余人参加历时四年各类研讨会5次(成都、武汉2、哈尔滨、淮南)3一.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2002年教育部下达地质工程教指委“成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规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发展战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规范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地质工程专业规范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发展战略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规范4成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4二.专业名称与设置的建议
1952年国家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地质类专业划分较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又建立了一些新的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设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共有61所,分别属于15个部委、8个行业公司和省市政府。其中,工科类地质专业15个左右。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科类地质及相关专业有10多个,主要有: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勘察工程、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等。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引导性目录中,将所有工科地质类专业合并成一个大专业——地质工程。
5二.专业名称与设置的建议1952年国家教育我国地矿高校数量目前我国涉及地矿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79所。其中设有“地质工程”专业的高校20所,设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高校27所,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高校28所,设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校28所,设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高校19所,设有“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高校7所,设有“石油工程”专业的高校14所。在这79所高校中,地矿学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总数约46200多人。
6我国地矿高校数量目前我国涉及地矿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具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学校
目前,国内办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大学有28所: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长安大学、淮南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焦作工学院、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石油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19所;办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石油大学等20所;办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为了保持原行业的需要和特色,在这些地质专业名称下,各学校根据需要各有不同侧重面,例如有的侧重煤炭,有的侧重石油,有的侧重有色金属,有的侧重工程等方面。因此,同一个专业,各学校设置的课程差异很大,培养规格也不一样。7具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学校目前,国内办有
工科地质类的专业采用了二个层次的专业目录:第一层次为引导性专业目录,规定进入“211”工程的国家大学必须使用这一目录,其它学校自愿。工科地质引导性专业目录只有一个,叫“地质工程”,它涵盖了原先工科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所有专业。第二层次为一般性专业目录,设有两个: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前者涵盖了老专业目录中的地质矿产普查、煤田地质与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非金属矿产勘查等。后者涵盖了老专业目录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勘察工程(钻探工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部分)。8工科地质类的专业采用了二个层次的专业目录:
按照教育部规定理解,这三个新专业不能并列,地质工程涵盖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工程这两个一般性专业。你要么使用“地质工程”这个引导性专业目录,要么使用“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与工程”这两个一般性专业目录。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没有严格遵守这一规定,而是按本校特点,各取所需,产生了全方位的混乱,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地质类专业的认识混乱,给国际、国内间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了困难,从而影响了整个学科的正常发展。9按照教育部规定理解,这三个新专业不能并列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会”经过充分的讨论,一致认为,教育部颁发的普通专业目录中将工科地质专业划分为“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工程”2个专业、在引导性目录中将工科地质专业统一在“地质工程”专业中,这种专业划分违背了教学和应用规律,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建议采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这一名称代替原“地质工程”专业。专业代号:0818y。决定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修改地质工科本科专业目录的建议一般性专业目录: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三个专业。10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会”经过
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工业大学等院校都设立了地质工程本科专业,设立有地质工程硕士点、博士点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此外,全国还有其他近10所大学开设了地质工程专业或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以工程地质为主),如河海大学、长安大学等,并且也都设立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从全国来看形成了一个比较强的学科发展群体,具有比较强的办学能力。各校基本上都招收1~3个标准班的本科生,每年共计招生近1000人,其中勘察工程专业方向有300人,工程地质方向有近700人。2001年后,各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状况,对招生规模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扩大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11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成都理其中“地质工程”涵盖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岩土钻凿工程)专业。较好地体现了专业特色可以体现不同高校的特点与研究生专业对应12其中“地质工程”涵盖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岩土钻凿工程)专业。三.地质工程专业国内外现状
严格说来,国外的高等院校内没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科教育一般分在工程领域。从设立的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地质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招生规模较小,一般一个专业每年只招收10余名学生。但是,要求学生对地质工作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在高年级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后,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地质工程实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能力。加之,国外学校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学生在校期间可自由使用。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也都具有较强的独立实践工作能力。在走向社会后很快能适应自己的工作。13三.地质工程专业国内外现状严格说来,国外
国外设置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国家有:⑴俄罗斯圣彼德堡矿业大学、莫斯科矿业大学、托姆斯克工业大学等;⑵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新墨西哥矿业与工业学院;⑶德国波鸿大学;⑷乌克兰顿涅斯克工业大学、第聂波尔工业大学。除此之外,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许多大学也设置了与此相近的专业。每年培养出了相当数量的从事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少大学设置了与工程地质和岩土钻凿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从事地下资源勘察、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14国外设置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国家有:⑴俄罗斯圣彼德我国地矿高等教育面临的行业形势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地矿业是工业产业链的初端,是基础产业。无论是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期,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地矿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矿产资源为我国提供了90%以上的能源和80%左右的工业原料;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68%;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和原料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的1/6左右。地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没有地矿业的发展,就没有当今世界。
15我国地矿高等教育面临的行业形势矿产地矿行业今后20—30年的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将进入高峰期。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十分严峻,矿产资源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53位。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满足需求的只有21种;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长期进口的有:石油、铁、锰、铜、铝、金、银、钾盐、硫铁矿等。到2020年形势更加严峻,除煤以外,需求量大的石油、铁矿石、铜、铝、钾盐等矿产品缺口进一步扩大,其保证度分别约为42%、38%、9%、37%、10%,长期短缺已成定局。我国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1.1%,资源总量大,但优质环保型资源少,地质环境和煤炭评价工作薄弱;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只占世界总量的2.4%和1.2%,缺口越来越大,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何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16地矿行业今后20—30年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①人才培养在面向工程实践方面普遍弱化;②工程人才培养的类型单一,缺乏层次;③工程教育尚未真正主要面向工业企业;④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培养。17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存在四个突出问题①人才培养在面向工程实践
地质工程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的特点不一
地质工程是多学科交叉、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型专业。长期以来,由于各校办学历史和办学指导思想的差异,目前仅在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具有专业内涵所要求的两个专业方向,在其他学校工程地质的发展比较快,岩土钻凿工程方向较少或根本没有。四.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18地质工程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2)地质工程专业的重新定位问题
现在的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经过重新组合后的一个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原专业名称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要求。从学科名称来看,“勘查技术与工程”是表达的是对地质体的探察、认识和评价;“岩土工程”表达了对岩体或土体的利用和改造;“地质工程”表达了对地质体的探察、认识、评价、利用、改造等,同时也包含了用工程的手段来保护地质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准确、简洁表达了地质工程专业的服务领域。19(2)地质工程专业的重新定位问题19(3)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4)创新意识与素质教育问题(5)师资队伍建设问题(6)强化课程改革,改革教学方法20(3)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20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与教育
(1)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规模
目前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年招生人数近千人。为稳定已有的优势,同时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证各勘探施工队伍和研究单位对人才的储备,有利于科技队伍的健康成长,拟计划在未来10年内的招生人数仍控制在每年1300~1500人左右,其中工程地质约为1000~1200人,岩土钻凿工程约为300~500人。21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与教育(1)地质工程专业的发(1)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趋势
1)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融合以后(即目前的“地质工程”专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将来的勘察设计更加合理、更具科学性。
2)在课程设置上,引入计算机及信息化等现代技术,这将大大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效率。
3)课程设置还增加了设计、施工、监测及环境治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了地质工程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体现了“少、新、精”课程设置新理念,与西方的培养模式逐渐靠近,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从长远的人才需求看,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必须把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要追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能力、优良个性张扬、个人潜质的发挥方面加强教育力度。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大专业基本技能培训为重点,既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2(1)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趋势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打破原来的统一模式的培养方案,制定出符合产业部门特点和需要的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立志祖国的地质工程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基础知识宽广而扎实,受到地质工程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建立初步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23(2)人才培养目标232)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都充实到生产、科研的第一线,少部分人进入到比较高的层次就读研究生,部分人进入到科研院所。按照人才服务领域的不同就应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切实实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的要求,可以考虑制订二到三个阶段的培养方案。242)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24(5)学制
地质工程专业不仅仅是工程技术型学科,还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该专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很广。学制可分4年制和6年制两种。4年制教育作为工科,以培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主要传授专业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年制可考虑本硕连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主要培养研究型专门人才,为占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做好人才准备。研究型专门人才的规模应控制,以在个别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条件较完善的院校中开设为宜。25(5)学制25(1)维持现有招生规模。(2)注重“宽基础、大口径、重应用、通人才”的人才培养,着重加强学生综合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强调“三基”—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基础、力学基础与计算机基础。(3)提倡启发教学,激发教育、人性化教育等先进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本硕连培。(5)面向市场,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6)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诚信度。“地质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26(1)维持现有招生规模。“地质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7)实践性教学环节。大三阶段可逐步试行本科教学导师制。培养踏实、坚韧不拔、勤于思考、细致的从业精神,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教学内容上增加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容,拓宽工程技术人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教学内容。(9)拓宽学生知识面,做到多学科交叉融合,如3S技术、非线性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等。(10)科研促教学。(11)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尝试引进国外师资,逐渐普及双语教学,逐渐与国际接轨。
27(7)实践性教学环节。大三阶段可逐步试行本科教学导师制。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育模式的变革突出表现在;由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到大众教育。
“通才教育”是相对“专才教育”而言,它强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工程科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上重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是培养工程科技某一领域的、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才。学生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
28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深化改革,推进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研究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的观念不动摇,同时研究科研反哺教学的可靠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和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29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深化改革,推进教学、科研、生产相公共平台的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①国家级精品课的推荐、建设及精品课资源的推广应用;②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大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的编写出版及推广应用;④按照学科交叉型新培养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开展师资培训工作,进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讨和学术交流。30公共平台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01、主干学科的方法论
地质工程专业正是围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开发、工程建设规划与岩土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调查与处理、地质环境保护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提供正确决策和处理意见;采用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和手段,实现工程的最终目的。这集中体现了本专业所涉及的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各方面学科的完整性,以及地质工程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地质工程专业是地矿类工科专业,本学科的方法论包括学科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发展规律。地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应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地质工程专业的研究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的训练。即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论证,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又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五.地质工程专业规范
311、主干学科的方法论五.地质工程专业规范31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地质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本专业以地质学理论、力学理论为基础,培养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能适应21世纪工程建设发展需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爱岗敬业,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在学习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专业公共课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地质学、力学、工程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资源勘察、工程勘察、工程管理、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能力及其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能在地质工程设计、地下资源勘探、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评价、岩土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察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322.专业培养目标323.专业人才培养规格(1)素质结构要求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2)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3)知识结构要求
333.专业人才培养规格334.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为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的内容应包括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三部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力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鉴于本专业的特点,主干课程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选修课、实践训练五大模块。这五大模块既强化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使每一个知识模块构成一个适当的训练系统,又能使每个模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344.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内容及知识结构的总体框架3535
本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普通教育(通识教育)内容、专业教育内容和综合教育内容3大部分15个知识领域构成:
普通教育内容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法律基础,文学、艺术,社会学等;自然科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等;经济管理:管理学,财务管理基础,安全法规,技术政策与法规,工程技术经济;外语:英语;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体育:体育;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军训、公益劳动等。36本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普通教育(通识专业教育内容包括:相关学科基础:【工程地质方向】普通地质学、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岩石(体)力学、土质土力学、工程钻探、工程物探等;【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地质学基础、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工程测量等。本学科专业:【工程地质方向】工程地质学基础、基础工程学、岩土体测试技术、工程地质勘察等;【岩土钻掘工程方向】岩土钻进工艺学、岩土钻凿设备、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钻井液工艺学、掘进工程、岩土工程设计等。专业实践训练等知识体系:地质认识实习、专业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教育内容包括:①思想教育,②学术与科技活动,③文艺活动,④体育活动,⑤自选活动等知识体系。37专业教育内容包括:375.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因此,总体构建的实践性环节教学体系,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①实验技能;②操作能力;③工程设计能力;④基本科学研究能力;⑤社会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385.专业实践教学内容38谢谢39谢谢39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汇报人:胡斌2006-11-07科学发展观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及规范41汇报人:胡斌科学发展观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及规范1提纲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专业名称与设置的建议地质工程专业国内外现状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地质工程专业规范42提纲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2一.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2002年教育部下达地质工程教指委“战略”和“规范”两个课题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长安大学等校牵头,20余所高校、40余人参加历时四年各类研讨会5次(成都、武汉2、哈尔滨、淮南)43一.研究工作的总体情况2002年教育部下达地质工程教指委“成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规范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发展战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规范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地质工程专业规范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发展战略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规范44成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4二.专业名称与设置的建议
1952年国家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地质类专业划分较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又建立了一些新的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设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共有61所,分别属于15个部委、8个行业公司和省市政府。其中,工科类地质专业15个左右。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工科类地质及相关专业有10多个,主要有: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勘察工程、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等。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引导性目录中,将所有工科地质类专业合并成一个大专业——地质工程。
45二.专业名称与设置的建议1952年国家教育我国地矿高校数量目前我国涉及地矿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有79所。其中设有“地质工程”专业的高校20所,设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高校27所,设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高校28所,设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校28所,设有“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高校19所,设有“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的高校7所,设有“石油工程”专业的高校14所。在这79所高校中,地矿学科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总数约46200多人。
46我国地矿高校数量目前我国涉及地矿学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具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学校
目前,国内办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大学有28所:中南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学院、长安大学、淮南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焦作工学院、河海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矿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石油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19所;办有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石油大学等20所;办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大学有:中国地质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长安大学等。为了保持原行业的需要和特色,在这些地质专业名称下,各学校根据需要各有不同侧重面,例如有的侧重煤炭,有的侧重石油,有的侧重有色金属,有的侧重工程等方面。因此,同一个专业,各学校设置的课程差异很大,培养规格也不一样。47具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学校目前,国内办有
工科地质类的专业采用了二个层次的专业目录:第一层次为引导性专业目录,规定进入“211”工程的国家大学必须使用这一目录,其它学校自愿。工科地质引导性专业目录只有一个,叫“地质工程”,它涵盖了原先工科本科专业目录中的所有专业。第二层次为一般性专业目录,设有两个: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前者涵盖了老专业目录中的地质矿产普查、煤田地质与勘探、石油与天然气勘探、非金属矿产勘查等。后者涵盖了老专业目录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勘察工程(钻探工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部分)。48工科地质类的专业采用了二个层次的专业目录:
按照教育部规定理解,这三个新专业不能并列,地质工程涵盖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工程这两个一般性专业。你要么使用“地质工程”这个引导性专业目录,要么使用“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与工程”这两个一般性专业目录。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没有严格遵守这一规定,而是按本校特点,各取所需,产生了全方位的混乱,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地质类专业的认识混乱,给国际、国内间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带来了困难,从而影响了整个学科的正常发展。49按照教育部规定理解,这三个新专业不能并列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会”经过充分的讨论,一致认为,教育部颁发的普通专业目录中将工科地质专业划分为“资源勘查工程”和“勘查技术工程”2个专业、在引导性目录中将工科地质专业统一在“地质工程”专业中,这种专业划分违背了教学和应用规律,存在很多弊端。因此,建议采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这一名称代替原“地质工程”专业。专业代号:0818y。决定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修改地质工科本科专业目录的建议一般性专业目录: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应用地球物理三个专业。50教育部“地矿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地质工程分会”经过
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南工业大学等院校都设立了地质工程本科专业,设立有地质工程硕士点、博士点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此外,全国还有其他近10所大学开设了地质工程专业或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主要以工程地质为主),如河海大学、长安大学等,并且也都设立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从全国来看形成了一个比较强的学科发展群体,具有比较强的办学能力。各校基本上都招收1~3个标准班的本科生,每年共计招生近1000人,其中勘察工程专业方向有300人,工程地质方向有近700人。2001年后,各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状况,对招生规模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扩大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规模。51目前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吉林大学、成都理其中“地质工程”涵盖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岩土钻凿工程)专业。较好地体现了专业特色可以体现不同高校的特点与研究生专业对应52其中“地质工程”涵盖工程地质和勘察工程(岩土钻凿工程)专业。三.地质工程专业国内外现状
严格说来,国外的高等院校内没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科教育一般分在工程领域。从设立的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地质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招生规模较小,一般一个专业每年只招收10余名学生。但是,要求学生对地质工作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在高年级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后,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地质工程实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能力。加之,国外学校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学生在校期间可自由使用。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也都具有较强的独立实践工作能力。在走向社会后很快能适应自己的工作。53三.地质工程专业国内外现状严格说来,国外
国外设置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国家有:⑴俄罗斯圣彼德堡矿业大学、莫斯科矿业大学、托姆斯克工业大学等;⑵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新墨西哥矿业与工业学院;⑶德国波鸿大学;⑷乌克兰顿涅斯克工业大学、第聂波尔工业大学。除此之外,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许多大学也设置了与此相近的专业。每年培养出了相当数量的从事岩土钻凿工程施工、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不少大学设置了与工程地质和岩土钻凿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从事地下资源勘察、油气钻井、海洋钻井工程、极地钻探、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相应的管理工作。54国外设置有“地质工程”专业的国家有:⑴俄罗斯圣彼德我国地矿高等教育面临的行业形势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地矿业是工业产业链的初端,是基础产业。无论是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期,还是知识经济时代,地矿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矿产资源为我国提供了90%以上的能源和80%左右的工业原料;煤炭占能源生产总量的68%;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和原料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的1/6左右。地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没有地矿业的发展,就没有当今世界。
55我国地矿高等教育面临的行业形势矿产地矿行业今后20—30年的发展
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将进入高峰期。我国矿产资源形势十分严峻,矿产资源总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2%,居世界第53位。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中,到2010年可满足需求的只有21种;不能满足需求,需要长期进口的有:石油、铁、锰、铜、铝、金、银、钾盐、硫铁矿等。到2020年形势更加严峻,除煤以外,需求量大的石油、铁矿石、铜、铝、钾盐等矿产品缺口进一步扩大,其保证度分别约为42%、38%、9%、37%、10%,长期短缺已成定局。我国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1.1%,资源总量大,但优质环保型资源少,地质环境和煤炭评价工作薄弱;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只占世界总量的2.4%和1.2%,缺口越来越大,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如何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已成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56地矿行业今后20—30年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的消耗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存在四个突出问题
①人才培养在面向工程实践方面普遍弱化;②工程人才培养的类型单一,缺乏层次;③工程教育尚未真正主要面向工业企业;④人才培养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培养。57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存在四个突出问题①人才培养在面向工程实践
地质工程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质工程专业发展的特点不一
地质工程是多学科交叉、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型专业。长期以来,由于各校办学历史和办学指导思想的差异,目前仅在中国地质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具有专业内涵所要求的两个专业方向,在其他学校工程地质的发展比较快,岩土钻凿工程方向较少或根本没有。四.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58地质工程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四.地质工程专业发展战略(2)地质工程专业的重新定位问题
现在的地质工程专业是在原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经过重新组合后的一个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原专业名称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要求。从学科名称来看,“勘查技术与工程”是表达的是对地质体的探察、认识和评价;“岩土工程”表达了对岩体或土体的利用和改造;“地质工程”表达了对地质体的探察、认识、评价、利用、改造等,同时也包含了用工程的手段来保护地质环境。地质工程专业准确、简洁表达了地质工程专业的服务领域。59(2)地质工程专业的重新定位问题19(3)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4)创新意识与素质教育问题(5)师资队伍建设问题(6)强化课程改革,改革教学方法60(3)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20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与教育
(1)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规模
目前全国地质工程专业年招生人数近千人。为稳定已有的优势,同时考虑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证各勘探施工队伍和研究单位对人才的储备,有利于科技队伍的健康成长,拟计划在未来10年内的招生人数仍控制在每年1300~1500人左右,其中工程地质约为1000~1200人,岩土钻凿工程约为300~500人。61地质工程专业的发展与教育(1)地质工程专业的发(1)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趋势
1)工程地质和岩土钻掘工程两个专业方向融合以后(即目前的“地质工程”专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将来的勘察设计更加合理、更具科学性。
2)在课程设置上,引入计算机及信息化等现代技术,这将大大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效率。
3)课程设置还增加了设计、施工、监测及环境治理方面的知识,使学生了解了地质工程工作的全过程,真正实现了多学科的融合,体现了“少、新、精”课程设置新理念,与西方的培养模式逐渐靠近,增强了学生的适应性。从长远的人才需求看,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必须把人的综合素质培养放在首位,要追求人才的全面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能力、优良个性张扬、个人潜质的发挥方面加强教育力度。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大专业基本技能培训为重点,既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62(1)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趋势地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2)人才培养目标
必须打破原来的统一模式的培养方案,制定出符合产业部门特点和需要的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地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立志祖国的地质工程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基础知识宽广而扎实,受到地质工程专业技能和实践技能的系统训练,建立初步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方法,培养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人才。63(2)人才培养目标232)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地质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都充实到生产、科研的第一线,少部分人进入到比较高的层次就读研究生,部分人进入到科研院所。按照人才服务领域的不同就应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切实实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性的要求,可以考虑制订二到三个阶段的培养方案。642)地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24(5)学制
地质工程专业不仅仅是工程技术型学科,还是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该专业涉及的行业领域很广。学制可分4年制和6年制两种。4年制教育作为工科,以培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主要传授专业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年制可考虑本硕连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训,主要培养研究型专门人才,为占领科学研究的制高点做好人才准备。研究型专门人才的规模应控制,以在个别地质工程专业培养条件较完善的院校中开设为宜。65(5)学制25(1)维持现有招生规模。(2)注重“宽基础、大口径、重应用、通人才”的人才培养,着重加强学生综合性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强调“三基”—地质学及工程地质学基础、力学基础与计算机基础。(3)提倡启发教学,激发教育、人性化教育等先进教育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本硕连培。(5)面向市场,培养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6)职业道德,责任心和诚信度。“地质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66(1)维持现有招生规模。“地质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7)实践性教学环节。大三阶段可逐步试行本科教学导师制。培养踏实、坚韧不拔、勤于思考、细致的从业精神,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8)教学内容上增加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容,拓宽工程技术人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教学内容。(9)拓宽学生知识面,做到多学科交叉融合,如3S技术、非线性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等。(10)科研促教学。(11)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尝试引进国外师资,逐渐普及双语教学,逐渐与国际接轨。
67(7)实践性教学环节。大三阶段可逐步试行本科教学导师制。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育模式的变革突出表现在;由专才教育转向通才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到大众教育。
“通才教育”是相对“专才教育”而言,它强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工程科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上重视理工结合、文理渗透,是培养工程科技某一领域的、有多种发展可能的人才。学生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
68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在知识经济大潮的推动下,我国高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深化改革,推进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研究高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教学是高校中心工作的观念不动摇,同时研究科研反哺教学的可靠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和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69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深化改革,推进教学、科研、生产相公共平台的建设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①国家级精品课的推荐、建设及精品课资源的推广应用;②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大学本科专业基础课教材的编写出版及推广应用;④按照学科交叉型新培养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开展师资培训工作,进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研讨和学术交流。70公共平台的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01、主干学科的方法论
地质工程专业正是围绕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开发、工程建设规划与岩土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治调查与处理、地质环境保护等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提供正确决策和处理意见;采用先进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和手段,实现工程的最终目的。这集中体现了本专业所涉及的勘察、设计、施工与管理各方面学科的完整性,以及地质工程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地质工程专业是地矿类工科专业,本学科的方法论包括学科的知识结构、研究方法、发展规律。地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应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地质工程专业的研究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的训练。即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试验研究,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论证,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五屉移门书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自动工业洗脱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楦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保鲜白萝卜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矿用白炽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卷式电脑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框架电磁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国核酸诊断试剂行业运行动态与供需前景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智能停车行业现状规模及经营效益预测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中国工业金属管件行业消费态势及发展方向分析研究报告(2024-2030版)
- 保洁员安全保证书
- 2024年天津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公需课答案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公司解散清算的法律意见书、债权处理法律意见书
- 立冬节气介绍立冬传统习俗气象物候起居养生课件
- 部门安全培训试题(打印)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地理总复习提纲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持影像设备市场发展白皮书
- 2024年全国星级饭店职业技能竞赛(前厅部分)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养老照护”赛项评分标准
- Module1 Unit3 Period 3 A thirsty bir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