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诊断标准与配套量表诊断_第1页
网瘾诊断标准与配套量表诊断_第2页
网瘾诊断标准与配套量表诊断_第3页
网瘾诊断标准与配套量表诊断_第4页
网瘾诊断标准与配套量表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北京回龙观医院陈彦方网瘾(InternetAddiction,IA)诊断标准(试行)网瘾(InternetAddiction,IA)也称病理性上网,指在过分强烈的欲望驱使下,出现某些不当的上网行为,且达到社会规范所不容或给自己造成明显危害的程度。这种上网行为的目的不在于获得经济利益,而仅仅在于获得自我心理的满足。病人有难以控制的上网欲望和浓厚兴趣,常有上网前的紧张感和上网后的轻松感。一、症状标准(1)核心症状: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必须有以下附加症状至少3条:(2)把上网作为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如无助、内疚、焦虑、抑郁)的方法。(3)沉溺于网络,如头脑中一直浮现和上网有关的事,回忆上一次上网或期待下一次上网。(4)要花更多的时间上网才能得到满足。(5)花费于上网的时间比原定时间要长。(6)沉溺于网络遭到家人、老师、同学、朋友或专业人员强烈反对。(7)对家人、老师、同学、朋友或专业人员说谎,隐瞒涉入网络程度,包括上网真实时间和费用。(8)曾经努力过多次,想控制、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没有成功。(9)几天不上网会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易激惹和厌烦等症状,通过上网可以减轻或避免这些症状。(10)因上网而逐渐忽视其他的快乐或兴趣。(11)规律上网,指上网固定于习惯性和仪式性的常规倾向,其特点在于寻觅和增加上网场所,习惯于固定的上网方式,上网时间或持续时间。(12)尽管知道上网有可能带来或加重现有的躯体或心理问题,仍然继续上网。二、严重标准:因为上网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如影响或丧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或工作,失去了受教育与就业的机会,甚至违反法律、法规或学校规定。三、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的上网行为至少每次3小时,每周3次,持续3个月。[注:可调查、比较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资料,最后确定合适的病程标准。]四、排除标准:病理性赌博。[注:可以在现场测试中进行共病的研究,最后确定合适的排除标准。]说明:(1)掌上或台式游戏机、PC机游戏、等非以网络为介质的活动,亦按照上述标准诊断。(2)如果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但病程不足3个月,可以称为网瘾亚临床状态。其中较轻者为网瘾亚健康状态。网瘾(IA,也称病理性上网)量表记录单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接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目前工作或学习单位:现住址(,):联系人及现住址(,):评定日期:编号:评定单位(,):评定者姓名:1.1内向人格012345671.2外向人格012345671.3性格软弱012345671.4最初人格障碍岁1.5程度012345671.6持续月1.7最初人格改变岁1.8程度012345671.9持续月2.1目前上网自岁2.2平均h/d2.3持续月2.4频度012345672.5耐量增加012345672.6最高h/d3难以自控012345674上网类型012345675依赖程度012345676规律上网012345677.1末次成功戒断岁7.2持续月7.3戒成次8想戒未成次9.1戒断精神症状012345679.2类型01234567(续)其他0123456710.1戒断躯体症状0123456710.2类型01234567(续)其他0123456711明知故犯0123456712.1上网遭反对0123456712.2反对者0123456713说谎0123456714.1上网肇事0123456714.2类型0123456715.1应激源强度0123456715.2类型01234567(续)其他0123456716逃避现实0123456717忽视乐趣0123456718功能损害0123456719评定质量01234567注:请在选中的数码上划圈。必要时在下面可补充描述性内容:附:网瘾(IA,也称病理性上网)量表文本一、网瘾(IA,也称病理性上网)量表使用指南为适应当前我国精神病学与临床心理学工作需要,我们编制了《网瘾(IA,也称病理性上网)量表》(PathologicalInternetUseSchedule,IAS)。IAS可以与我国专家共识的网瘾(IA,也称病理性上网)(IA)诊断标准配套评分IA或IA亚临床状态或IA亚健康状态。通过精神科或临床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对受检者的网络使用情况评分,可以协助诊断,以便根据《中国网瘾(IA,也称病理性上网)防治指南》要求,为受检者提供治疗建议。(一)IA相关评分量表有两套版本IA相关评分量表由精神科或临床心理学人员使用。编排符合精神科临床工作习惯,因此便于记忆、背诵和便于评分。IAS量表评分可使相关流行病学资料和公共卫生资料数据更为精确,从而可以确保所有症状符合IA诊断标准。(二)IAS的覆盖面IAS几乎包括全部IA症状,评分分为0~7级,评分标准基本与PANSS相同。IAS所含的技术性条目,例如确定各种相关日期,应激源等,也已有解释。(三)IAS量表评分部分的条目构成在IAS中每一条目都有统一使用的标准格式,即由条目编号、名称、操作性定义、交谈提问、评分与评分标准、有关类型、说明等部分组成。现进一步解释如下:1)条目的第1组成:有条目编号、名称;2)条目的第2组成:是操作性定义;3)条目的第3组成:是交谈提问;4)条目的第4组成:是条目评分:【评分】01234567。这一规定适用于全部IAS的相关条目,但不一定要满足上述全部4条。条目所作的判断不仅要靠IAS系统本身,而且要靠IA诊断标准。评分者也应熟悉本次专家共识的IA诊断标准。(四)IAS评分的时间框架1)关于上网所致与评分时期的规定:(1)如果作为诊断量表:在IAS中,适用于最严重症状的标准定义总是落在过去1年的1周之中。在IAS-RS中,应注意各条目之间评分关系。一次IA或上网问题的时程,是指在发生上网问题之前必须有2个月或更久的无症状时期作为间隔,症状的持续时间可以长达数月至数年。在评分时还要注意的一条原则是区分症状与“总是”存在的习性。例如,在交谈的规定时期内,发现IAS的“6规律性上网”是从2年以前上网一直持续到目前,此时对规律性上网的评分时间可以从2年以前起始,此时最严重的规律性上网症状评分要落在过去2年的最重1周之中。(2)如果作为症状量表:评定时间间隔一般为2~4周,或根据需要另行规定。2)评分现症或现状(PS)的标准:(1)在本次病程之前,有清晰的2个月或更长时间没有发生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因此在本次上网时期中不可能有这样的间隔期。(2)在本次交谈检查之前,一定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因为要确定具有特征性临床意义的临床相,必须有足够的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当IAS用于没有临床症状的受检者时,IAS的评分适用期是最近1年。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①在普通人群中的一般性调查中,许多受检者并不存在上网问题;②受检者或许多年有临床意义的上网问题,并且病情波动不明显,不能区分出一次次的上网问题或网瘾(IA,也称病理性上网)。此时,如果受检者的临床病程从少年儿童时期开始持续至今,就用PS代表整个病程即可。(五)IAS评分的信息来源在对受检者进行评分时,评分者应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来源,其渠道可以是参考病历记录和知情人的交谈结果。对某些病例评分者可能会遇到受检者的叙述与从其他渠道得来的信息相矛盾的情况。这要靠评分者的进一步调查和临床判断来解决矛盾。因此评分者需要进行IAS培训,在符合IAS评分要求后,才能开始工作。(六)特殊情况时IAS评分的信息来源:有时有的受检者不愿意或不能够提供信息,可以从知情人那里取得IAS-RS评分所需的信息。尽管如此,IAS-RS评分如果没有受检者的配合将是困难的,但是在与受检者交谈检查前,先从知情人那里获取信息,然后进行评分依然是可取的。二、IAS的评分标准(一)IAS-RS的评分指导语IAS的所有症状项目均分为8级(01234567)评分。具体涉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病程,频度,及功能损害程度。评分的普遍原则是评低不不评高,因为假阴性引起的麻烦比假阳性要少。评分一个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得分总是要>2分。例如,IAS的“9.2戒断精神症状类型”,包括14种精神症状类型,假如一个受检者同时具有两种症状时,那么IAS的“12.1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应就重不就轻。(二)IAS的01234567评分标准【评分】症状严重程度:IAS的症状严重程度0~7评分应根据其强度、频度、持续时间与影响功能状况评分,类似PANSS(Kay,OplerandFiszbein,1987)。具体如下: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指没有获得信息或经过充分检查,评分者仍不能确定所得的信息用于判断症状是否存在已经足够。例如由于某些方面的原因使得条目评分不够完善(如因为受检者的言语或认知问题,或不合作,或者评分者忘记询问),应评分为(0),即如果所得信息存在疑问,评分总是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指在评分规定期间,为阴性,显然没有症状;2可疑:对于是否存在或不存在具有临床意义的症状,有所怀疑;3轻:症状在评分期肯定出现,尽管如此临床意义可肯定,轻度影响功能;4中:症状在评分期或多或少持续出现,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中度影响功能;5重:症状带来严重痛苦,成为重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功能。6很重:在评分期多数日子出现,为主诉症状。更严重影响功能;7极重:几乎持续或持续出现,症状几乎影响受检者所有的行为。举例:IAS中的3难以自控。【评分】3难以自控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症状或没有问题;2可疑:有时能成功控制,有时不能,是否有临床意义尚属可疑;3轻:有时能成功控制,有时不能,临床意义肯定;4中:一旦开始使用,常常过份,已经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自控能力严重受损(一旦开始使用,常常不能控制),尚不包括最严重的过份上网;6很重:自控能力更严重受损(一旦开始使用,几乎持续性不能控制);7极重又如:【评分】5依赖程度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没有上网的主观愿望和需求;2可疑:有没有上网的主观愿望和需求尚属疑问;3轻:有时渴望或有上网冲动,有时能成功控制,有时不能,轻度影响功能,临床意义已肯定;4中:渴望或有上网冲动,中度功能损害,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渴望或有上网冲动,严重影响功能,有违纪违规,尚不包括严重的寻觅行为;6很重:渴望或有上网冲动,自控能力严重受损,包括最严重的过份寻觅行为,如偷盗、抢劫和触犯法律的其他行为;7极重三、IAS的具体用法(一)IAS的使用对象由经过训练的精神科或临床心理工作者使用。适用对象可以是患者或普通公众。适用年龄范围为至少具有初中一年级程度的人,因为只有达到这一年龄及相应的文化程度,才能较好理解IAS的语言。(二)评分是为了评估诊断标准的条目不是为了回答问题虽然IAS为所要获得的信息提供了专门设计的问题,但是要记住IAS的作用是要针对诊断标准进行评分,而不是追求对问题的回答。例如,关于IAS的“5依赖程度”是询问受检者是否感到“对上网有强烈的渴望或冲动。”,在与相应的诊断标准对照评分之前,评分者应问些别的问题[如“您有时会上网吗?”]。进一步的评分要根据渴求上网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频度和功能损害予以确定。只有当评分者觉得症状与诊断标准的符合程度令人满意后,才能做作出诊断所需的阳性评分,即评分4分或更高。有时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得可靠的信息[如家庭成员,以前的病历记录等]。在面临受检者的回答有悖于其他来源的信息时,一定要运用评分者自己对症状的判断,做出恰当评分。由于IAS编排内容和顺序类似临床病历,因此评分者应凭借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地收集病史、进行查体和精神检查,不允许中途查阅IAS文本,以免破坏检查气氛。(四)在精神检查后期询问敏感问题与隐私问题时应注意交往礼仪:告诉受检者:“现在我要请您谈谈一些可能使每个受检者都会感到不舒服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必需询问和了解的,希望您能够理解和具体回答”。例如通过交谈获得受检者的撒谎行为,吸毒史,自伤/自杀等。(五)IAS的各条目使用说明【评】IAS的一般资料应注意逐一填写一般资料,以免遗漏。【评分】接受教育程度012345670无资料;1大于4年大学(含硕士、博士);2.大专或大学(1~4年);3.10~12年(高中);4.7~9年(初中);5.4~6年(高小);6.1~3年(初小);7.文盲。【评分】婚姻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未婚;2已婚;3同居;4分居5离婚;6丧偶;7其他【评】IAS的1.1内向人格和1.2外向人格评分个人的人格特征是由生活经验与遗传特性结合而成,是指个人在长期过程中建立的思维、情感、行为模式。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思维、情感、行为特征可以分为两类,这就是内向与外向。内向人格(特征)可描述为如下模式:更喜欢安静、说话不多、不很喜欢兴奋刺激的事情、情绪比较稳定、镇静、比较传统、老实、认真,竞争性不强。外向人格(特征)可描述为如下模式:更加精力旺盛、话多、喜欢兴奋刺激的事情、较易接受新的观念与变化、比较激进、有主见、比较主动和灵活。问1.1:一般说来,您的人格(特征)与普通人相比,是否总的看来更喜欢安静、说话不多、不很喜欢兴奋刺激的事情、情绪比较稳定、镇静、比较传统、老实、认真,竞争性不强?问.1.2:一般说来,您的人格(特征)与普通人相比,是否总的看来更加精力旺盛、话多、喜欢兴奋刺激的事情、较易接受新的观念与变化、比较激进、有主见、比较主动和灵活?【评分】1.1内向人格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症状或没有问题;2很轻微;3轻:或多或少有点特征;4中:中度并有意义的人格(特征);5明显:明显有意义的人格(特征);6很明显:更明显有意义的人格(特征);7极度【评分】1.2外向人格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症状或没有问题;2很轻微;3轻:或多或少有点特征;4中:中度并有意义的人格(特征);5明显:明显有意义的人格(特征);6很明显:更明显有意义的人格(特征);7极度【说明】以上两条目评分具有相悖性,即外向人格评分较高时,内向个人评分较低,反之亦然;如果两者评分介于中间,说明是中间型人格(特征),即内向人格(特征)/外向人格(特征)均不突出。【评分】1.3性格软弱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性格软弱;2可疑;3轻:肯定有问题,但很轻;4中:肯定有问题,对精神活动已经有影响;5重:临床相的主要表现之一,对精神活动有明显影响;6很重:成为主诉的问题;7极重【评】IAS的1.4人格障碍和1.7人格改变相关条目的评分1)关于IAS的1.4最初人格障碍(岁):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2)人格障碍可以归纳为三类:A类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常常表现怪异。B类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常常有戏剧性,情绪性和不稳定性表现。C类包括回避型,依赖型,焦虑型,强迫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常常表现焦虑和恐惧。3)切勿包括灾难性经验或疾病,或者两者混合和其他情况所致的人格改变。【评分】1.5(人格障碍)程度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症状或没有问题;2可疑;3轻:虽轻,但或多或少构成人格障碍;4中:中度,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的人格障碍;5重;6很重;7极重【说明】在IAS中,已经指出适用于最严重症状的评分总是落在过去1年的最重1周之中。在IAS-RS中,应注意各条目之间评分关系。由于IA患者常伴有人格障碍,其持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年。在评分时要注意此时IAS的“1.5(人格障碍)程度”的评分是落在过去数年的最重1周之中。【评分】1.7最初人格改变(岁)【说明】关于IAS的1.7最初人格改变(岁)人格改变指灾难性经验或疾病,或者两者混合和其他情况,以及某些认知损害相关的人格改变。评分严重程度为0~7分。根据受检者个人和与其他相比原先人格的改变,评分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并应考虑情绪控制力降低,肤浅的欣快,易激惹,脱抑制,多疑,僵硬死板,忽视卫生,和性行为改变等。本量表规定只在人格改变出现在原发疾病IA发生后的36个月之后才予以评分。【评分】1.8(人格改变)程度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症状或没有问题;2可疑;3轻:虽轻,但或多或少构成人格改变;4中:中度,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的人格改变;5重;6很重;7极重【评】IAS的2.1目前上网(时程,病程)等相关条目评分IA的本次病程:指本次上网的第1个症状出现到评分时,以月数计,即本次病程要评分是否存在有临床意义的症状,然后评分IAS的“2.1目前上网和2.2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自什么年龄开始,并计算“2.3持续(月)”。问2.1:您感到自己对上网有所渴求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时多大年纪?-您这次要讲的上网问题,在您一生中总共发生过几次?-在多次发生上网问题中间有完全好的时候吗,或者从来没有完全恢复过?问2.3:这一次有多久了?问2.2;2.4:您上网活动一般每星期会有多少次?-平均每次会持续几小时呢?(记录开始频繁上网的年龄,日期和使用时间)问2.5:您是否感到同样的上网时间,效果却越来越不如从前?-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您上网活动的量是否比过去大得多了?-或者为了达到上网活动的效果,您增加了上网时间?-或者为了达到上网活动的效果,您越来越频繁地上网?问2.6:什么时候是您上网活动最多的时候?【说明】要利用其他信息来源如知情人或病历记录等。如有疑问一定要继续追问。【评分】2.1目前上网自岁【评分】2.2平均(h/d)【评分】2.3持续(病程)月【评分】2.4(上网)频度012345670无;1=1次/月;2=2次/月;3=3次/月;4=4次/月;5=2~3次/周;6=4~6次/周;7天天上网或1天多次【评】IAS的2.5耐量增加本量表的耐受性是指上网产生的躯体、心理效应逐步降低的现象。增加上网活动强度、频度与持续时间(上网活动量)方能获得原来较低量即可产生的效应,或者保持这一上网活动量却使原有效应降低。与受检者早期上网活动史相关的是加量可以得到原来较低量就可获得的效应,或者保持先前的上网活动量就会使原来的效应减退。【评分】2.5耐量增加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不超过平均水平的50%;2可疑;似有迹象,但临床意义不肯定(超过平均水平50%,但不超过平均水平100%);3轻:稍增加,但临床意义肯定(超过平均水平100%,不超过平均水平150%);4中:比最初肯定增加(超过平均水平150%,但不超过平均水平200%),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增加较明显(超过平均水平200%,但不超过平均水平250%);6很重:增加很明显(超过平均水平约250%,但不超过平均水平300%);7极重:增加极明显,超过平均水平300%。【说明】逆向性耐受是指以前可以耐受的上网活动量,现在却变得敏感和不能耐受。这可以发生在减少上网活动量或一直定量上网的活动者。【评】2.6(上网的)最高(活动量,h/d):本子条目可以在询问“2.4(上网)频度”时追加一些额外的问题一起询问。【评分】2.6最高(活动量)(h/d)【评】IAS的3难以自控指一旦开始上网活动,就难以控制自己。受检者知道自己控制上网或自行停止上网活动的能力受损。这种控制能力的受损包括在体力和心力大量耗损以前,就自动停止上网。有一种方法判别自我控制能力受损的程度就是确定受检者是否反复试图控制自己。例如,为了限制自己的上网活动,就试图限制自己上网的机会。这种企图失败次数越多,就意味自我控制能力受损越重。问3:您是否经常一开始上网就会超过您原先所计划好的上网时间?-您是否经常一开始上网就难以停下来?-是否经常试图限制自己上网的机会。但常常失败?【评分】3难以自控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症状或没有问题;2可疑:有时能成功控制,有时不能,是否有临床意义尚属可疑;3轻:有时能成功控制,有时不能,临床意义肯定;4中:一旦开始使用,常常过份,已经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自控能力严重受损(一旦开始使,常常不能控制);6很重:自控能力更严重受损(一旦开始,几乎持续性不能控制);7极重【评】IAS的4(目前)上网类型:由于本IA诊断标准已经说明“掌上或台式游戏机、PC机游戏、等非以网络为介质的活动”也可按照本标准诊断予以诊断IA或上网问题。因此要注意评分每一种电子产品使用情况。本条目可以多选。问4:现在我想另外再问您几个有关上网的问题。您有没有也喜欢做另一些与上网类似的活动,例如玩掌上或台式游戏机、个人电脑的游戏、游戏等?【评分】4(目前)上网类型012345670无;1上网;2掌上游戏机;3台式游戏机;4PC机游戏;5;6MP3,MP4等;7其他类型:【说明】本条目可以多选,如果评分为“7其他(未知的)有关的上网活动”请在IAS描述部分中记录。【评】IAS的5(上网)依赖程度指主观渴望上网的愿望。主要表现为上网的持续性先占观念。不论在何时何地如果不能上网,受检者会感到不自在。问5:您是否在上网活动方面花费很多时间或者总是在想方设法要上网?-您是否有强烈的上网愿望,如果不能上网自己就不知到怎么办?-在不能上网的情况下,是否会使您什么其他事情都不去想,也不想做?【评分】5依赖程度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没有上网的主观愿望和需求;2可疑:有没有上网的主观愿望和需求尚属疑问;3轻:有时渴望或有上网冲动,有时能成功控制,有时不能,轻度影响功能,临床意义已肯定;4中:渴望或有上网冲动,中度功能损害,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渴望或有上网冲动,严重影响功能,有违纪违规,尚不包括严重的寻觅行为;6很重:渴望或有上网冲动,自控能力严重受损,包括最严重的过份寻觅行为,如偷盗、抢劫和触犯法律的其他行为;7极重【评】IAS的6规律上网指上网固定于习惯的常规倾向,其特点在于寻觅和增加上网场所,习惯于固定的上网方式,上网时间和持续时间。问6:您能讲一讲您的上网习惯吗?您的上网活动是否已成为一种固定的常规或习惯?-这种上网常规是否比以往更刻板和固定?-用这种上网方式的时间固定吗?上网的持续时间也很固定吗?-您是否发现已经不可能改变您的这种习惯了?【评分】6规律上网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没有狭隘的上网常规;2可疑:有无固定的上网常规尚属疑问;3轻:有点固定的上网常规,临床意义肯定;4中:一定规律的固定上网常规,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肯定是规律的固定上网常规;6很重:规律的固定上网常规已经牢固不变,受检者自觉很难改变;7极重【评】IAS的7.1末次成功戒断(上网,岁)等条目成功戒断上网指受检者自愿戒断或有效地控制上网持续2个月或更久。【说明】应在IAS描述部分中记录最近上网活动年龄,停止上网活动年龄,上网活动依赖问题最终消失的年龄。问7.1:您是否曾停止上网2个月或更长?最后1次停止上网是什么年纪?问7.2:最后1次停止上网超过2个月,精确地说是持续了多长时间?问7.3:您曾经成功戒断过多少次?【评分】7.1末次成功戒断(上网)岁【评分】7.2持续月【评分】7.3(曾经)戒成次【评】IAS的8想戒未成指打算或试图停止上网,但又反复失败。典型的打算是规定自己完全避免上网或限制上网频度。在寻求专门的戒断上网活动的帮助后,重又上网也是未获成功的证据。问8:有些人打算通过规定自己不在每周的工作日或单独1人时,上网来控制自己上网,对您来说能成功吗?-您在最近是否打算过减少或停止上网,但是没能成功?-您在最近是否减少或停止上网,达到2个月或更长时间?【评分】D10想戒未成次【评】IAS的9.1戒断的精神症状等条目9.1戒断的精神症状指由于停止或减少上网紧随出现精神症状。这种戒断症状倾向于发生在反复上网或长期上网与/或高强度的持续上网者。问9.1:您在停止上网或减少上网时是否紧随着会出现心理问题?-您有什么问题?(例如感到焦虑,激动,容易发脾气等)-请具体讲一讲是些什么问题?(可以提供精神症状表)-出现这些症状是在什么时候?-这些症状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出现的吗?-上述(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否在停止或减少上网后不久发生的?-当您停止上网或减少上网活动量时,上述问题出现过多少次?-当您感受这些病症时,假如重新上网,您是否觉得好些?【说明】要将有关信息,如IA所致戒断症状及发生上网问题的最严重时间和年龄记录在IAS描述部分。【评分】9.1戒断精神症状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戒断症状;2可疑:有无戒断症状尚属可疑;3轻:轻度戒断症状,有临床意义;4中:中度戒断症状,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明显戒断症状,可能是主诉症状;6很重:一定是受检者的主诉;7极重【评分】9.2戒断精神症状类型01234567(续)其他012345670无;1意识障碍;2记忆/智能损害;3特别想上网;4幻觉或其他感知症状,如内感性不适等;5病理观念/妄想;6紧张综合征症状;7其他:7.1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7.2躁狂综合征症状;7.3抑郁综合征症状;7.4解离转换症状;7.5焦虑症状;7.6强迫观念/行为(OCS);7.7注意集中困难【说明】这是多选条目。【评】IAS的10.1戒断躯体症状等条目10.1戒断躯体症状10.1戒断躯体症状指由于停止或减少上网紧随出现躯体症状。这种戒断症状倾向于发生在反复上网或长期上网与/或高强度的持续上网者。问10.1:您在上面已经提到过某些与停止或减少上网有关的心理问题。您在停止上网或减少上网时是否紧随着会出现躯体问题,如身体不适等?-您有什么问题?(例如出汗,心跳加快,不能入睡等)-请具体讲一讲是些什么问题?(可以提供躯体症状表)-出现这些症状是在什么时候?-这些症状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出现的吗?-上述(症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否在停止或减少上网后不久发生的?-当您或减停止上网或减少上网活动量时,上述问题出现过多少次?-当您感受这些病症时,假如重新上网,您是否觉得好些?【说明】要将有关信息,如IA所致戒断症状及发生上网问题的最严重时间和年龄记录在IAS描述部分。【评分】10.1戒断躯体症状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戒断症状;2可疑:有无戒断症状尚属可疑;3轻:轻度戒断症状,有临床意义;4中:中度戒断症状,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明显戒断症状,可能是主诉症状;6很重:一定是受检者的主诉;7极重【评分】10.2戒断躯体症状类型01234567(续)其他012345670无;1呼吸/心血管症状;2消化症状;3泌尿症状;4生殖症状;5血液系统症状;6五官症状;7其他:7.1神经症状;7.2皮肤与皮下组织或运动症状;7.3免疫/内分泌/营养/代谢症状;7.4感染/炎症;7.5疼痛;7.6发热;7.7睡眠障碍【说明】这是多选条目。【评】IAS的11明知故犯指尽管已经知道上网能够引起或加重现有的躯体或精神症状,依然上网。问11:您是否注意到上网可能会对自己的健康产生损害作用吗?-有人告诉过您继续上网会损害您的健康吗?-在什么时候有人告诉您的?在过去1年期间还是更早?-即使您知道上网可能会损害健康以后,您依然上网有多久了?【评分】11明知故犯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无明知故犯;2可疑:有无明知故犯尚属可疑;3轻:轻度明知故犯,已有临床意义;4中:中度明知故犯,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明显明知故犯,可能是主诉症状;6很重:一定是受检者的主诉;7极重【评】IAS的12.1上网遭反对等条目12.1上网遭反对指受检者上网遭到周围人的反对。问12.1:您周围的人是否反对过您上网?-您因为上网引起与他人(如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同事或领导)之间的问题吗?-是否因为上网受到家人或朋友等周围的人反对,而发生争吵,甚至殴斗?【说明】要将有关事例记录在IAS描述部分。【评分】12.1上网遭反对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适当上网,被认为没有问题,故没有遭到批评;2可疑:是否存在上网遭反对的问题尚属可疑;3轻:被认为偶尔有人反对,问题不大;4中:被认为上网存在问题,常受到批评,已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强:被认为上网存在严重问题,常受到强烈批评;6很强:被认为上网存在很严重问题,常受到很强烈批评和采取措施反对上网;7极强【评分】12.2反对的人012345670无;1家人;2亲戚;3朋友:4老师;5同学;6同事;7其他:7.1上司;7.2医生;7.3治安人员;7.4:警察;【说明】本条目可多选,在“7其他”未包括者,应具体写明其他反对的人。【评】IAS的13撒谎指受检者的撒谎行为。在评分时也要考虑撒谎与上网行为的联系密切性。这一问题比较敏感,一般在提问即将结束时用适当方式询问。问13:(告诉受检者:现在我要请您谈谈一些可能使每个受检者都会感到不舒服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必需询问和了解的,希望您能够理解和具体回答)。-您是否因为想上网,有时会用撒谎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这种情况经常吗?能否举例说明一下?【说明】要将有关事例记录在IAS描述部分。【评】IAS的14.1上网肇事等条目上网不当可以引发各种社会问题。有的为上网的直接效应(例如,旷工或不能开车),有的为间接上网效应(例如被如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同事或领导批评时,发生争论或谩骂,甚至殴斗)。上网的后果有时与受检者的年龄,性别和文化有关。例如,一般而言,当使用者是儿童或青少年女性时,或者在一个认为上网是严重违法或违规的社会,问题会被看得更严重。因此,在评分社会问题严重程度时应当考虑年龄,性别和具体文化环境。问14.1:您是否有过因为上网,造成自己或别人受到伤害的情况?问14.2:请您具体讲一讲好吗?(例如,因长时间上网,导致疲劳开车,开机器等意外情况)-有没有关于不允许上网的社会场合,而违规上网?-是否有过因为上网使您和别人(如家人,老师,同学,朋友,同事或领导)发生问题,并造成不良后果(闯祸)?-在什么场合(例如网吧,家里,学校,还是在工作单位)?-是否因为上网与家人或朋友争吵,迟到,或发生经济问题?-或者发生更严重的问题,如失去朋友,旷课,旷工或发生招致警察的麻烦?-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在过去1年吗?【说明】应与受检者一起回顾过去1年或更早时期的肇事情况,并记录于IAS描述部分。【评分】14.1上网肇事012345670无资料或相关信息;1无:没有;2可疑:在评分的这段时间是否存在肇事行为,尚属可疑;3轻:在评分的这段时间肯定存在肇事行为,虽然很轻,但已有临床意义;4中度:在评分的这段时间肯定存在肇事行为,已经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在评分的这段时间肯定存在严重肇事行为,可能是主诉;6很重:由于上网导致很严重的自我伤害或他人受伤,以及引起严重后果(例如被拘捕);7极重【评分】14.2上网肇事类型012345670无;1伤及他人,例如创伤,躯体外伤,或其他并发症;2伤及自己,例如创伤,躯体外伤,或其他并发症;3.影响社会功能,例如,旷课,或旷工等;4与他人争吵;5与他人发生躯体殴斗;6因上网导致的问题受行政处分;7其他:因上网导致的问题被警察拘捕【说明】本条目可多选,在“7其他”未包括者,应在IAS描述部分记录具体事例。【评】IAS的15.1(生物-心理社会)应激源强度等条目指引起受检者躯体或心理创伤的生物-心理社会应激源。问15.1:恰好在本次上网问题发生之前,您是否发生过什么事情?在什么时候?最近一年多的这段时间里,您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重大变化?问15.2:例如您身体状况有过什么变化(躯体疾病等)?-有没有家人的生老病死?-有没有受惊吓打架斗殴等情况,如暴力事件,意外事故或其他令人害怕的事?-您的生活状况如何?-恰好在这些情况发生之前,您是否存在用药的情况,不论什么药物?-那时是否喝很多酒或刚刚戒酒?-您认为上述情况与本次上网的问题有关吗?-还有什么使您烦恼的其他事情没有?-这种事情是新发生的还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又来了?【评分】15.1(生物-心理社会)应激源强度012345670无资料和相关信息;1无:无症状或没有问题;2可疑;似有迹象,如轻度违纪,小额借款等,临床意义不肯定;3轻,如考入学校或毕业,工作条件改变,搬家,更换学校,社会活动改变,娱乐改变,同邻居,单位同事,打架,与领导争吵,影响虽轻,但已有临床意义;4中:如生活状况改变,开始上学或转业,与领导打架,换工作单位,换工作岗位,就职,突出成就,经济状况改变,结婚,性生活问题,怀孕,分娩,家庭添员,好友死亡,家庭矛盾,中量借贷,轻的工作失误等,已有符合诊断标准的意义;5重:如亲人或自己严重疾病,失恋,夫妻暂时分居,复婚,重大经济状况改变,退休,司法纠纷,轻的行政处分,影响功能严重;6更重:如夫妻分居,严重行政处分,被解雇,失业,拘留等,影响功能很严重;7极重:如倾家荡产的损失,住一起的亲人突然死亡,离婚,遗失子女,监禁等。【评分】15.2(生物-心理社会应激源)类型01234567(续)其他012345670无;1健康问题;2求医问题;3教育问题,如考试,作业问题等;4求学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