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1.gif)
![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2.gif)
![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3.gif)
![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4.gif)
![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900940ab0b7e785aeb5e8f3d4ec1915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审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2.理解管理层的认定3.掌握审计程序4.掌握审计技术方法5.熟悉抽样审计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学习目标1
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她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她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她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有这样一个火车站
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有这样一个火车站2有这样一个火车小站(建于1908)火车站有这样一个火车小站(建于1908)火车站3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
火车站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
火车站4她曾是亚洲最大的
火车站她曾是亚洲最大的
火车站5同济清华同济清华6圆形屋顶圆形屋顶7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课件8....9教堂式候车厅教堂式候车厅10....11塔型钟楼塔型钟楼塔型钟楼塔型钟楼12钟楼塔型钟楼塔型13塔型钟楼传出悠远的钟声塔型钟楼14于1992年7月1日被挂了于1992年7月1日被挂了15她曾经且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痛
她就是她曾经且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痛
她就是16济南火车站济南火车站济南火车站济南火车站17新新新新18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演变(1)含义: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包括:总目标&具体目标两个层次。(2)审计总目标的演变(三个阶段)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英式审计)方法详细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真实性和可靠性,审查企业财务状况,为银行贷款服务。查错防弊退居其次。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发表意见。同时,查错防弊成为次要目标。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19社会需求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师职业团体审计目标期望差习惯法国家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社会需求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师职业团体审计目标期望差习惯20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21与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循环循环审计法按照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循环组织财务报表的审计,与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直接联系。业务循环是指处理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把紧密联系的交易种类和账户余额归入同一块。审计实务通常把企业的业务循环分为:
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循环(关系如图)。各循环密不可分,需综合考虑各业务循环。与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关的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循环22各循环之间的关系货币资金筹资与投资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图3-1生产企业的业务循环各循环之间的关系货币资金筹资与投资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23(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认定: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陈述或声明,包括明示性和暗示性的表达。例如:财务报表中的陈述:货币资金100000元(人民币)其中的内容包括:①企业有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存在的;(明示)②企业全部的货币资金都包含在内——没有遗漏;(暗示)③该货币资金是“企业”的——企业享有对它的所有权;④金额是100000元——不多不少,没有错计;计价⑤货币资金的使用不受限制——充分的披露。(暗示)三、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财务报表中的陈述:货币资金24会计流程:三个环节平时处理交易期末结转余额
列报在报表上会计流程:三个环节平时处理交易期末结转余额列报在报表上25应收账款期初余额$96结转期末余额$105$590$26$35收款销售退回与折让冲销坏账销售营业收入销售$660……交易营业收入20000减:营业成本………………净利润利润表本期总发生额$20000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105存货…………资产总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资产负债表列报列报$660其他交易应收账款期初余额$96结转期末余额$1026报表出错的原因从上图分析,报表出错,可能是:平时交易处理出错,也可能是由于期末余额出错,还有可能前两者都没有错,而是编制报表(列报)出了错。具体到每一个环节,又有如下具体认定出了错,结果就导致该环节出错。报表出错的原因从上图分析,报表出错,可能是:27管理层的认定可以分为三类: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管理层的认定可以分为三类: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28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发生认定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没发生的交易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报表项目的高估有关。(2)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完整性认定是针对漏记交易,与低估有关。(3)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注意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的区别。(4)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29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3)权利和义务
记录的各项资产确属企业的权利,由被审计单位拥有和控制;记录的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义务。
(4)计价或分摊
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30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达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31
(二)、具体审计目标简而言之,具体目标就是对三类认定是否正确进行再认定。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2)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3)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课堂例题(二)、具体审计目标课堂例题32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认定发生(虚构销售)2)完整性认定完整性(不计收入)3)准确性认定准确性(数量或者金额错误)4)截止认定截止5)分类认定分类赊销现销收入分类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认定发生(虚构销售)33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金额存在2)权利与义务→3)完整性→已经存在的金额记录4)计价与分摊→金额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金额存在34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与权利和义务→交易事项情况发生有关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与权利和义务→交易事项情况发生有35一般审计目标存货项目审计目标总体合理性全部存货及销售成本合理,看来无重要错报。真实性资产负债表日,已记录的全部存货均存在。完整性现有存货均盘点并记人存货总额。权利与业务企业对所有存货均拥有所有权;存货未作抵押。
计价正确性(交易余额)账面存货量与实有数量相符,用以估价存货的价格无重大差错,单价与数量的乘积正确,数据的加总正确;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减少时,已经冲减存货价值。
截止恰当性年末采购截止是恰当的;年末销售截止是恰当的。计价准确性(列报)存货项目的报表数与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库存商品等合计数一致。披露(附注)存货主要种类和估价基础已揭示;存货的抵押和转让已揭示。分类(记录)存货已恰当地分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库存商品等几类。
(三)具体审计目标
某公司管理当局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存货项目审计目标总体合理性全部存货及销售成本合理36截止,即检查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有无提前或推迟,打擦边球。例1:某上市公司,2006年收入提前到05确认,2005年费用推迟到06确认,达到增发股票要求(6%)。净资产收益率截止,即检查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有无提前或推迟,打擦37例2:某上市公司2007年成本提前到06,2006年收入推迟到07,防止三年亏损被停牌。这叫做bigbath净利润净利润例2:某上市公司2007年成本提前到06,2006年收入推迟38
【练习3—1】
针对与交易相关的现金支出审计具体目标,指出其相应的管理当局认定:
1.已入账的现金支出是采购商品或接受劳务的金额并已正确入账。
2.已入账的现金支出是用于已实际收到的商品和劳务。3.现金支出交易已适当地分类。
4.发生的现金支出交易已入账。
5.现金支出交易已在正确日期入账。【练习39
【练习3—2】
下面是对任何资产负债表账户审计时,对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审计的十一个具体审计目标。对于每一个具体审计目标,指出其具体类别的相应管理当局认定。
1.不存在在用固定资产未入账的情况。
2.公司对于拥有的资产都有有效所有权。
3.不动产、厂场和设备的明细余额与总账一致。
4.固定资产实物存在,并正按预定用途使用。
5.不动产、厂场和设备记录金额正确。
6.公司对于租入资产的使用拥有合同权利。
7.不动产、厂场和设备项目上的留置权或其他抵押权均已知并已披露。
8.费用账户没有包含应当予以资本化的金额。
9.折旧根据一种可接受的方法确定,在重大方面,金额计算正确。
10.固定资产账户对于历史成本的减值已进行了适当调整。【练习402006年凭证号摘要借贷余额1-11月12月10日2006年凭证号摘要借贷余额1-11月12月10日41第二节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审计人员所采取的系统性工作步骤。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接收业务委托阶段⑴了解可审计性,决定是否接收委托,⑵商定业务条款,签订业务约定书。
第二节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4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任何审计业务都应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43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2)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3)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4)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7)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9)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10)管理层对其做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11)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12)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13)违约责任;(14)解决争议的方法;(15)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44
2)计划审计阶段(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时间、范围、方向内容①向具体审计领域资源调配②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数量(审计时间多少、复核范围大小、盘点人数多少)③何时调配资源?期中?期末?④管理指导监督利用会议。复核
(2)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①风险评估程序第六章②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第六章
③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2)计划审计阶段45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第六章)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重点错报风险的程序。风险评估程序包括:(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2)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第六章)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46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控制测试:为评价控制设计是否合理和控制是否得到执行而实施的测试程序。(间接证据)实质性测试:是为了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而实施的测试程序,包括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直接证据)由于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因此,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判断题)
通常在预期控制是有效的,或者仅仅实施实质性测试不能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时,控制测试才是必要的(判断题)。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47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主要包括:(1)审计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等(2)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3)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4)复核审计工作底稿(5)复核财务报表(6)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7)评价所有证据,形成审计意见(8)编制审计报告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48第三节审计方法
一、审计方法概述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检查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现代的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方法。第三节审计方法
一、审计方法概述49审计方法
顺查法(正查法)
审查书面逆查法(倒查法)
资料的方法详查法
抽查法:任意、判断、统计抽样
审阅法:凭证、账簿、报表、其他P73
方核对法:证证、账证、账账、表表、法账表、表表
查询法:询问法、函证法(肯定否定)
分析法:
盘存法:直接盘存、间接盘存
证实客观
调节法:公式
事物的方法观察法:
鉴定法:审计方法
50二、审计的一般方法(一)按审查会计资料的顺序分类1顺查法原始凭证审核→核对检查记账凭证→核对检查账簿→核对会计报表。优点:系统、全面,可以避免遗漏;缺点:不能突出重点,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多。适用:比较简单的企业和事业单位。2逆查法一般从会计信息的输出系统(如会计报表)、或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审查入手,验证结果和问题的性质进行分解,并以此为线索查找导致结果的主客观因素。由表及里、由结果到过程。主要针对“存在与发生”认定。优点:突出重点,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不能全面地审查问题,易发生遗漏。适用:二、审计的一般方法(一)按审查会计资料的顺序分类51(二)按审查书面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
1.详查法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所有凭证、账簿和报表或某一项目的全部会计资料进行详细审查的一种方法。2.抽查法抽查法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三种:(1)任意抽样法。(2)判断抽样法。(3)统计抽样法。(二)按审查书面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
52三、审计的技术方法(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审阅法(1)
原始凭证的审阅。(2)
记账凭证的审阅。(3)
账簿的审阅。(4)
报表的审阅。(5)
其他书面资料的审阅。2.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书面资料,按照其相互的内在关系进行对照检查,借以查明证证、账证、账表、表表之间是否相符,从而取得有无错弊的书面证据的一查对方法。账单核对:
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对账单,债权债务往账,客户对账单。三、审计的技术方法(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53营业费用检查法日摘要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其他1付1#产品包装费25002付报刊广告费30003付展览费95003付运费6505招待客户用餐10507付装卸费4008付赔偿金600011付2#产品包装费300013付车站装卸费86018付销货合同违约金400022付电台产品广告费400026付运输保险费148031付门市部职工工资265031付门市部差旅费1200营业费用检查法日摘要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54如会计资料审计如下: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证证核对总帐日记证明细帐账账核对会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表表核对如会计资料审计如下: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证证核对总553.分析法(一)比较分析法(二)比率分析法(三)账户分析法(四)账龄分析法(五)因素分析法(六)趋势分析法3.分析法56分析程序你正在对一家公司进行审计。从各种渠道,你已经获得了下表中所列示的信息:被审计单位行业平均水平当前年度上一年度当前年度上一年度速动比率0.6:10.7:10.75:10.74:1杠杆比率(长期负债/净资产)45%35%35%35%分析程序你正在对一家公司进行审计。从各种渠道,你已经获得了下574计算法复算法是指通过对有关数据指标重新计算,来验证其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报表会有大量的数据,可能会因工作人员的疏漏或业务水平低、或故意舞弊等而造成数据失真。因此,在审计时,就有必要对有关数据进行复核4计算法复算法是指通过对有关数据指标重新计算,来验证其是否正585、查询法
①面询法
②函询法.5、查询法
①面询法
②函询法.59口头询问(1)编号问题对象答案方法结果1现金收入是否当天送存银行?出纳员会计主管是有时是实地观察第二天上班时2现金收入是否先由会计审核,然后由出纳收款?出纳员会计员会计主管由我审核无人审核专人审核实地观察先由出纳审核、收款并开具收据,然后交会计记账3现金付款凭证由谁审核?出纳员会计员会计主管由我审核无人审核专人审核实地观察由出纳自审后付款,会计不负责审核4现金是否每天盘点?出纳员、会计主管有时是是实地观察第二天上班时5定额备用金是否每月盘点?备用金保管员会计主管是是是检查核对每月有盘点记录口头询问(1)编号问题对象答案方法结果1现金收入是否当天送60口头询问(2)缺陷:1)现金未及时关存银行;2)出纳收、付款未经会计审核;3)每日现金未及时盘点潜在的错误与舞弊:1)现金未及时送存银行及盘点不及时,均可能导致收入被坐支、挪用或失窃;2)出纳收款未先会计审核,有可能导致收款不入账,被贪污挪用;3)出纳员付款未经会计审核,有可能发生乱开支、虚报冒领、重复报账等。口头询问(2)缺陷:61案例分析:
实务1:资料:审计人员是在2000年对市民政局的事业费用支出,进行审计时发现有三笔记帐凭证下没有原始凭证。(1)5月10日有金额1000元;(2)6月7日金额500元;(3)8月3日金额200元。而在后几个月中原始凭证又发现这三笔金额相同的原始凭证。案例分析:62
请分析原因:(1)分析会计机构人员分工,会计出纳一个人;(2)没有原始单据是不能报帐的,费用支出明细表是假的。(3)重复报帐,套取现金。
判断:违背会计法的规定,会计出纳一人兼,要进一步落实此种行为。采用查询和鉴定法,对费用支出明细表造假的行为进一步落实。
结论:会计采取没有凭证,重复报帐的手段,加大费用开支,贪污公款1700元。
建议:追回公款1700元,与会计人员的经济责任。
请分析原因:63
实务2:审计人员审查某××科长到郊外某商店购买两台英文打字机,价格为41,600元,价格为56,700元(公司在市内,商店也多)
分析:为什么不在市内购买?为什么不用专业人员去买?审计:有可能某××科长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受回扣,审查后落实1500元的回扣。结论:落实回扣款1500元。建议:经办人员退回回扣款1500元,写出深刻检查,但是单位领导一定要重视会计机构设置,要合理,堵塞漏洞。
实务2:审计人员审查某××科长到64三、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
(一)
盘点法盘点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以证实被审计单位的账簿记录同有关的财产物资是否一致的审计方法。盘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盘点和监督盘点两种方法。是静态点库(现金库、材料库、产成品库等);三、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65(二)调节法调节法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报告日数据与审计日数据存在差异或由于被审项目存在未达账项,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调节来验证报告日数据是否账实一致的方法。调节公式如下:结账日账面数量=盘点日盘点数量+结账日至审计日发出数量-结账日至审计日收入数量应用调节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法);(二)调节法调节法是指由于被审计单位报告日数据与审计日数据66例:某企业20×1年12月31日账面结存甲材料1000千克,通过审阅和核对并无错弊。20×2年1月1日至1月15日收入甲材料20000千克,发出17850千克;1月1日期初余额及1月1日至1月15日的收发甲材料数额,经审核、核对也无错弊;盘点后,1月15日甲材料实存数为3000千克。调节计算如下:结账日甲材料数量=3000+17850-20000=850(千克)经过上述调节,20×1年12月31日甲材料的实存数应为850千克,与账面甲材料1000千克不一致。审计人员应要求有关人员说明原因,并查清原因。这样通过调节法发现了甲材料账实不符的错误。例:某企业20×1年12月31日账面结存甲材料1000千克,67(3)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地观察取得审计证据的一种审计技术。内控制度执行情况;(4)
鉴定法鉴定法是指运用专门技术对审计对象进行技术鉴定的一种审计方法。科学方法(物理、化学、影印等)(3)观察法68第三节统计抽样法四、抽样审计
一、
属性抽样法
属性抽样法是指在给定抽样误差和可靠程度的保证下,以样本差错率推断总体差错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属性抽样法大多用于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程度。步骤:(一)
确定预计差错发生率预计差错发生率是指总体(被审计资料的全体)可能出现的差错概率,它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对象内部控制制度作小范围测试后,并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规模、业务频繁程度和上一次查账的情况,作出差错量或异常量多少的估计,用差错量或异常量占总体的百分率表示。例如2%或1%。预计差错发生率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核算质量有密切关系。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无效,会计核算质量差,则预计差错发生率就高,那么抽样的规模势必要大,抽取的样本就要更多一些;反之,抽取的样本就可以少一些。因此,差错发生率与样本数量成正比例关系。第三节统计抽样法四、抽样审计69(二)
确定精确度它是对审查结果的差错率与总体中客观存在的差错率所期望允许的差错幅度。例如:预计差错率为3%,精确度为±1%,那就是审查后的差错率如在2%(下限)或4%(上限)之间,都认为是符合抽查质量要求的。精确度除了用相对数表示外,也可以用绝对数表示,如±2000元。精确度越大,即差错容许界限越大,则抽查的样本数越少,即精确度的高低与抽取样本数成反比例关系。精确度的高低又取决于审计项目的重要性,审查重要项目,应提高精确度,审查一般项目,则可放宽一些。(三)
确定可靠程度可靠程度是测定抽样可靠性的尺度。若确定90%的可靠程度,那就是要求其正确性有90%的把握。要求样本的可靠程度越高,就必须有较大的样本量作保证,当样本量等于总体量时,样本的可靠程度为100%。可靠程度的数值一般在90%~99%之间。(四)确定样本数量确定了差错发生率、精确度和可靠程度之后,就可以通过样本确定量的统计表确定样本数量(二)确定精确度70(五)
选择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样本数量只是解决了“抽多少”的问题,而要产生恰当的样本,关键在于解决“如何抽”的问题。在统计抽样的情况下,随机抽样法主要有随机数表法、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和整群抽样法。1.
随机数表法随机数表选样法是指对审计对象总体或次级总体的所有项目,按随机原则用随机数表来选取样本的方法。随意选样是不考虑金额大小、资料取得的难易程度及个人偏好,
以随意的方式选取样本。随意选样的缺点在于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使用随机数表时,首先应建立表中数字与总体中项目的一一对应关系。其次应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选号路线,起点和路线可任意选择;第三,从选定的抽样起点,按选定的选号路线利用随机数表选择样本号码,其所对应的个体就是所选定的样本。例:假定注册会计师对某公司连续编号为500—5000的现金支票进行随机选样,希望选取一组样本量为20的样本。采用随机数表选样的操作步骤是:第一,确定只用随数表所列数字的前4位来与现金支票号码一一对应。第二,确定第5列第1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依次为第5列、第4列、第3列、第2列、第1列。第三,按照规定的一一对应关系和选样起点及选号路线,从而选取出如下数码:3099,789,612,2775,1887,1745,4962,4823等20个。如出现重码,在不放回的情况下,重新补选。(五)选择随机抽样方法71随列机号数行号(1)(2)(3)(4)(5)110480150110153602011816472223684657325595853133099532413048360225279726576393442167930930624361680078565375703997581837166560612167792116907110084275127756799562729055642069994988728963019199705463079721887698975914342636611028117453108547536857533425398853060112801869578882313327670997126355340961482350342749626130942993069526369273788974141036561129875298568948237150711997336710480817877233随列机号(1)(2)(3)(4)(5)1104722.
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又称间隔抽样法,是指先计算间隔,再确定选样起点,最后再根据间隔和起点,顺序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确定间隔数的公式如下:M=N/n式中:M——抽样间隔数;N——总体数量;n——抽样数量。例如,从2000张凭证中抽取200张凭证作为样本,则抽样间隔数为:M=2000/200=10(张)假定从前10张凭证中随机选定一张凭证,如从4#开始。每间隔10张凭证抽取一张,即4#、14#、24#、34#、44#、54#、64#直到抽完200张凭证为止。
2.系统抽样法732.
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又称间隔抽样法,是指先计算间隔,再确定选样起点,最后再根据间隔和起点,顺序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确定间隔数的公式如下:M=N/n式中:M——抽样间隔数;N——总体数量;n——抽样数量。例如,从2000张凭证中抽取200张凭证作为样本,则抽样间隔数为:M=2000/200=10(张)假定从前10张凭证中随机选定一张凭证,如从4#开始。每间隔10张凭证抽取一张,即4#、14#、24#、34#、44#、54#、64#直到抽完200张凭证为止。
2.系统抽样法743.
分层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又称分组随机抽样法,是指按照一定标准将总体划分为若干层次,然后对每一层次进行随机抽样的一种选样方法。例如:将销货凭证按照金额大小分为三组,第一组金额较大,第二组金额中等,第三组金额较小,运用分层抽样法,第一组为第一层次,该层次全部抽查;第二组为第二层次,该层次可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查;第三组为第三层次,该层次可采用系统抽样法抽取样本。4.
整群抽样法整群抽样法是指按某一标志将总体全部个体分成若干群,以群作为抽样单位,然后按随机原则抽出若干群作为样本进行审查的一种选样方法。3.分层抽样法752.
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法又称间隔抽样法,是指先计算间隔,再确定选样起点,最后再根据间隔和起点,顺序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确定间隔数的公式如下:M=N/n式中:M——抽样间隔数;N——总体数量;n——抽样数量。例如,从2000张凭证中抽取200张凭证作为样本,则抽样间隔数为:M=2000/200=10(张)假定从前10张凭证中随机选定一张凭证,如从4#开始。每间隔10张凭证抽取一张,即4#、14#、24#、34#、44#、54#、64#直到抽完200张凭证为止。
2.系统抽样法76(六)
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样本项目抽取出来以后,就应对样本项目进行审查,审查完毕,就可得到样本差错率,这时就应将样本差错率与确定样本规模时所使用的预计差错率作比较,以便确定是否要对抽样作适当调整,具体情况有三种:①样本差错率与预计差错率大致相同,说明样本规模符合抽样要求;②样本差错率小于预计差错率,说明样本规模过大,但此时样本已审查完毕,缩小样本已无必要;③样本差错率大于预计差错率,说明样本规模过小,这时应以样本差错率代替预计差错率,重新确定样本规模,并抽取和审查新增的样本项目,重新计算样本差错率,直至样本差错率等于或小于计算样本规模时所使用的预计差错率为止。属性抽样的审计结论,通常是以一定的可靠程度确信总体差错率不超过某一百分比,这个百分比就是样本差错率加上精确度;如果审计人员能接受这一审计结论,表示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如果审计人员不能接受这一审计结论,则需采取下列某项措施:(1)
增大样本量,重新计算样本差错率。(2)
分析超过预计差错率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3)
对内部控制制度不信任时,采取其他审计方法。(六)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77例为测定大明工厂材料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人员对该厂2000年上半年4000笔材料收发业务进行审计。根据上半年度审计报告确定预计差错率为3%,可靠程度为95%,精确度为±2%。(1)
确定样本单位数:n=t2p(1-p)Δ2=1.962×3%×97%(2%)2=280(2)计算样本差错率。抽取280笔业务后对其审查,假定有8笔业务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则:样本差错率=8280×100%=2.86%由于样本差错率(2.86%)小于预计差错率(3%),由此得出总体差错率在0.9%~4.9%之间。审计人员应明确能否接受这一推断结果,如果经过判断认为能予以接受,表示内部控制制度是健全有效的。审计结论为:以95%的把握推得4000笔材料收发业务差错率最高不超过4.9%,说明该厂内部控制制度是健全有效的。例为测定大明工厂材料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审计人员对该厂200078二、
变量抽样法变量抽样法是以样本差错额测定总体差错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抽样法大多用于对盘存账户和应收款项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变量抽样法的基本步骤如下:(一)
确定审计总体和样本单位审计人员先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范围即审计总体,然后选定抽样方法,以确定预备样本量,根据预备样本量选取样本(一般选30~50个)。除此以外,还需估计总体的标准差。(二)
对样本进行审计样本确定后,即可对样本进行审查,以确定样本差错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样本差错的情况进行以下的计算:(1)
计算样本的平均额():=∑d/n式中:d——样本个体数额;n——样本数。二、变量抽样法79(2)
计算样本标准差(s):s=(∑d2-nd)2n(3)计算抽样单位数(n):n=t2s2Δ2式中:t——概率度;Δ——精确度。(三)
评价抽样结果将计算的抽样单位数和预备样本数进行比较。若预备样本量大于、等于计算的样本量,表示样本标准差小于预计总体标准差,由此可推算出样本特征接近总体特征,样本标准差具有代表性;若预备样本量小于计算的样本量,表示样本标准差大于预计总体标准差,需按计算的样本量扩大样本规模,增加抽查样本单位,直到所计算的样本标准差小于或等于预计的总体标准差为止。
(2)计算样本标准差(s):80(四)
推断总体以样本的平均值作为总体平均数进行估计,对总体的总金额进行区间估计。个体金额区间:总体平均数±个体精确度总体金额区间:总体平均数×总体数±精确度(五)
作出审计结论当样本可以接受时,利用可靠程度对总体进行推断,从而形成审计结论,即审计人员在事先要求的可靠程度下,保证实际总值在总体金额区间范围内。(四)推断总体81例414某企业有2000件存货平时不按实际成本计价,而在年终抽取其中的一部分,测算结存额,即没有账面总额。审计人员决定可允许的差错货币总额在±60000元范围内,设置95%的可靠程度,估计总体的标准差为140元,在总体中随机抽取30个预备样本,获得平均值为4000元,标准差为150元。先确定总体范围为平时不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全部存货,然后计算抽样单位数。n=t2s2Δ2=1.962×1502600002=96由于选取的预备样本量小于计算的样本量,故应补充样本量,重新审查。补充样本量=96-30=66若补充样本量后,重新计算96种存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032.97元和136元,由于补充样本量后计算的标准差(136)小于估计的总体标准差(140),说明重新抽查后的样本特征接近总体特征,并据以进行总体推断。总体存货平均值:4032.97±30总体存货金额估计值:8065940±60000于是,审计人员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有95%的把握确定2000件存货的实际金额在8125940~8005940之间。例414某企业有2000件存货平时不按实际成本计价,而在年82本章小结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及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系统介绍各类审计的涵义、特点及其适用范围;重点介绍了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方法和审计抽样法及其应用要求。2.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为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任务而采用的一系列技术和手段。它大体可分为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与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两大类。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可按照不同的标准再划分为若干具体方法。如:按审计技术分为审阅法、核对法、分析法、复算法;按照审查资料的先后顺序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按照审查资料的详细程序分为详查法和抽查法。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是指通过搜集书面资料以外的信息,证明客观事物是否真实存在的审计方法。这类方法包括盘点法、查询法、观察法和鉴定法。本章小结83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审计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2.理解管理层的认定3.掌握审计程序4.掌握审计技术方法5.熟悉抽样审计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学习目标84
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她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她曾登上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她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有这样一个火车站
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有这样一个火车站85有这样一个火车小站(建于1908)火车站有这样一个火车小站(建于1908)火车站86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
火车站她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
火车站87她曾是亚洲最大的
火车站她曾是亚洲最大的
火车站88同济清华同济清华89圆形屋顶圆形屋顶90第三章审计目标、程序、方法课件91....92教堂式候车厅教堂式候车厅93....94塔型钟楼塔型钟楼塔型钟楼塔型钟楼95钟楼塔型钟楼塔型96塔型钟楼传出悠远的钟声塔型钟楼97于1992年7月1日被挂了于1992年7月1日被挂了98她曾经且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痛
她就是她曾经且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的痛
她就是99济南火车站济南火车站济南火车站济南火车站100新新新新101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一、审计目标的含义与演变(1)含义: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包括:总目标&具体目标两个层次。(2)审计总目标的演变(三个阶段)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英式审计)方法详细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表项目余额真实性和可靠性,审查企业财务状况,为银行贷款服务。查错防弊退居其次。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发表意见。同时,查错防弊成为次要目标。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第一节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102社会需求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师职业团体审计目标期望差习惯法国家影响审计目标的因素社会需求国家法律法庭判决会计师职业团体审计目标期望差习惯103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
二、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104与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循环循环审计法按照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循环组织财务报表的审计,与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直接联系。业务循环是指处理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把紧密联系的交易种类和账户余额归入同一块。审计实务通常把企业的业务循环分为:
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货币资金循环(关系如图)。各循环密不可分,需综合考虑各业务循环。与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关的财务报表审计的业务循环105各循环之间的关系货币资金筹资与投资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循环图3-1生产企业的业务循环各循环之间的关系货币资金筹资与投资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106(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认定: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陈述或声明,包括明示性和暗示性的表达。例如:财务报表中的陈述:货币资金100000元(人民币)其中的内容包括:①企业有货币资金——货币资金是存在的;(明示)②企业全部的货币资金都包含在内——没有遗漏;(暗示)③该货币资金是“企业”的——企业享有对它的所有权;④金额是100000元——不多不少,没有错计;计价⑤货币资金的使用不受限制——充分的披露。(暗示)三、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财务报表中的陈述:货币资金107会计流程:三个环节平时处理交易期末结转余额
列报在报表上会计流程:三个环节平时处理交易期末结转余额列报在报表上108应收账款期初余额$96结转期末余额$105$590$26$35收款销售退回与折让冲销坏账销售营业收入销售$660……交易营业收入20000减:营业成本………………净利润利润表本期总发生额$20000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105存货…………资产总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资产负债表列报列报$660其他交易应收账款期初余额$96结转期末余额$10109报表出错的原因从上图分析,报表出错,可能是:平时交易处理出错,也可能是由于期末余额出错,还有可能前两者都没有错,而是编制报表(列报)出了错。具体到每一个环节,又有如下具体认定出了错,结果就导致该环节出错。报表出错的原因从上图分析,报表出错,可能是:110管理层的认定可以分为三类: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管理层的认定可以分为三类: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11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发生认定要解决的问题是:管理层是否把那些没发生的交易记入财务报表,它主要与报表项目的高估有关。(2)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完整性认定是针对漏记交易,与低估有关。(3)准确性
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注意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的区别。(4)截止
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12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完整性
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3)权利和义务
记录的各项资产确属企业的权利,由被审计单位拥有和控制;记录的负债确属被审计单位应履行的义务。
(4)计价或分摊
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
2)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13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
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达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
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
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114
(二)、具体审计目标简而言之,具体目标就是对三类认定是否正确进行再认定。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2)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3)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
课堂例题(二)、具体审计目标课堂例题115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认定发生(虚构销售)2)完整性认定完整性(不计收入)3)准确性认定准确性(数量或者金额错误)4)截止认定截止5)分类认定分类赊销现销收入分类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认定发生(虚构销售)116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金额存在2)权利与义务→3)完整性→已经存在的金额记录4)计价与分摊→金额与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
1)存在→记录金额存在117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与权利和义务→交易事项情况发生有关2)完整性3)分类和可理解性4)准确性和计价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1)发生与权利和义务→交易事项情况发生有118一般审计目标存货项目审计目标总体合理性全部存货及销售成本合理,看来无重要错报。真实性资产负债表日,已记录的全部存货均存在。完整性现有存货均盘点并记人存货总额。权利与业务企业对所有存货均拥有所有权;存货未作抵押。
计价正确性(交易余额)账面存货量与实有数量相符,用以估价存货的价格无重大差错,单价与数量的乘积正确,数据的加总正确;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减少时,已经冲减存货价值。
截止恰当性年末采购截止是恰当的;年末销售截止是恰当的。计价准确性(列报)存货项目的报表数与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库存商品等合计数一致。披露(附注)存货主要种类和估价基础已揭示;存货的抵押和转让已揭示。分类(记录)存货已恰当地分为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库存商品等几类。
(三)具体审计目标
某公司管理当局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一般审计目标存货项目审计目标总体合理性全部存货及销售成本合理119截止,即检查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有无提前或推迟,打擦边球。例1:某上市公司,2006年收入提前到05确认,2005年费用推迟到06确认,达到增发股票要求(6%)。净资产收益率截止,即检查交易是否记入恰当的会计期间,有无提前或推迟,打擦120例2:某上市公司2007年成本提前到06,2006年收入推迟到07,防止三年亏损被停牌。这叫做bigbath净利润净利润例2:某上市公司2007年成本提前到06,2006年收入推迟121
【练习3—1】
针对与交易相关的现金支出审计具体目标,指出其相应的管理当局认定:
1.已入账的现金支出是采购商品或接受劳务的金额并已正确入账。
2.已入账的现金支出是用于已实际收到的商品和劳务。3.现金支出交易已适当地分类。
4.发生的现金支出交易已入账。
5.现金支出交易已在正确日期入账。【练习122
【练习3—2】
下面是对任何资产负债表账户审计时,对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审计的十一个具体审计目标。对于每一个具体审计目标,指出其具体类别的相应管理当局认定。
1.不存在在用固定资产未入账的情况。
2.公司对于拥有的资产都有有效所有权。
3.不动产、厂场和设备的明细余额与总账一致。
4.固定资产实物存在,并正按预定用途使用。
5.不动产、厂场和设备记录金额正确。
6.公司对于租入资产的使用拥有合同权利。
7.不动产、厂场和设备项目上的留置权或其他抵押权均已知并已披露。
8.费用账户没有包含应当予以资本化的金额。
9.折旧根据一种可接受的方法确定,在重大方面,金额计算正确。
10.固定资产账户对于历史成本的减值已进行了适当调整。【练习1232006年凭证号摘要借贷余额1-11月12月10日2006年凭证号摘要借贷余额1-11月12月10日124第二节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指审计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审计人员所采取的系统性工作步骤。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接收业务委托阶段⑴了解可审计性,决定是否接收委托,⑵商定业务条款,签订业务约定书。
第二节目标的实现——审计程序125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任何审计业务都应与被审计单位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定义126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2)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3)管理层编制财务报表采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4)审计范围,包括指明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遵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5)执行审计工作的安排,包括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6)审计报告格式和对审计结果的其他沟通形式;(7)由于测试的性质和审计的其他固有限制,以及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重大错报可能仍然未被发现的风(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协助;(9)注册会计师不受限制地接触任何与审计有关记录、文件和所需要的其他信息;(10)管理层对其做出的与审计有关的声明予以书面确认;(11)注册会计师对执业过程中获知的信息保密;(12)审计收费,包括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13)违约责任;(14)解决争议的方法;(15)签约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的签字盖章,以及签约双方加盖的公章。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8)管理层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必127
2)计划审计阶段(1)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确定审计时间、范围、方向内容①向具体审计领域资源调配②向具体审计领域分配资源数量(审计时间多少、复核范围大小、盘点人数多少)③何时调配资源?期中?期末?④管理指导监督利用会议。复核
(2)制定具体的审计计划①风险评估程序第六章②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第六章
③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2)计划审计阶段128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第六章)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重点错报风险的程序。风险评估程序包括:(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2)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第六章)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29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控制测试:为评价控制设计是否合理和控制是否得到执行而实施的测试程序。(间接证据)实质性测试:是为了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而实施的测试程序,包括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直接证据)由于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是一种判断,可能无法充分识别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并且由于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因此,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判断题)
通常在预期控制是有效的,或者仅仅实施实质性测试不能提供充分适当的证据时,控制测试才是必要的(判断题)。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130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主要包括:(1)审计期初余额、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等(2)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3)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披露(4)复核审计工作底稿(5)复核财务报表(6)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7)评价所有证据,形成审计意见(8)编制审计报告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131第三节审计方法
一、审计方法概述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检查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报告、形成审计结论和意见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现代的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方法。第三节审计方法
一、审计方法概述132审计方法
顺查法(正查法)
审查书面逆查法(倒查法)
资料的方法详查法
抽查法:任意、判断、统计抽样
审阅法:凭证、账簿、报表、其他P73
方核对法:证证、账证、账账、表表、法账表、表表
查询法:询问法、函证法(肯定否定)
分析法:
盘存法:直接盘存、间接盘存
证实客观
调节法:公式
事物的方法观察法:
鉴定法:审计方法
133二、审计的一般方法(一)按审查会计资料的顺序分类1顺查法原始凭证审核→核对检查记账凭证→核对检查账簿→核对会计报表。优点:系统、全面,可以避免遗漏;缺点:不能突出重点,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多。适用:比较简单的企业和事业单位。2逆查法一般从会计信息的输出系统(如会计报表)、或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审查入手,验证结果和问题的性质进行分解,并以此为线索查找导致结果的主客观因素。由表及里、由结果到过程。主要针对“存在与发生”认定。优点:突出重点,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不能全面地审查问题,易发生遗漏。适用:二、审计的一般方法(一)按审查会计资料的顺序分类134(二)按审查书面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
1.详查法详查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所有凭证、账簿和报表或某一项目的全部会计资料进行详细审查的一种方法。2.抽查法抽查法是指审计人员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方法。三种:(1)任意抽样法。(2)判断抽样法。(3)统计抽样法。(二)按审查书面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
135三、审计的技术方法(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审阅法(1)
原始凭证的审阅。(2)
记账凭证的审阅。(3)
账簿的审阅。(4)
报表的审阅。(5)
其他书面资料的审阅。2.核对法
核对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的凭证、账簿和报表等书面资料,按照其相互的内在关系进行对照检查,借以查明证证、账证、账表、表表之间是否相符,从而取得有无错弊的书面证据的一查对方法。账单核对:
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对账单,债权债务往账,客户对账单。三、审计的技术方法(一)、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136营业费用检查法日摘要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其他1付1#产品包装费25002付报刊广告费30003付展览费95003付运费6505招待客户用餐10507付装卸费4008付赔偿金600011付2#产品包装费300013付车站装卸费86018付销货合同违约金400022付电台产品广告费400026付运输保险费148031付门市部职工工资265031付门市部差旅费1200营业费用检查法日摘要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137如会计资料审计如下: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证证核对总帐日记证明细帐账账核对会计报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表表核对如会计资料审计如下:会计凭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十年移动支付的科技发展趋势预测
- 标准化管理在生产现场的挑战与对策
- 现代音乐文化的全球化传播路径
- 13人物描写一组(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Unit 1 Playtime Lesson 3(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001
- 25 少年闰土 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 统编版
- Unit1 London is a big city(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说课稿3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2 Being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Exploring and Us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重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挖掘机劳动合同范文
- 高一生物生物必修一全册考试题带答题纸答案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100道及答案
- 专项债券在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作用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6.3 《国家行政机关》说课稿1
- GE-LM2500+G4航改燃气轮机在舰船和工业上的应用
- 2024山东能源集团中级人才库选拔(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作文700字
- 武汉市江夏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带答案】-109
- 学校物业服务合同范本专业版
- SL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