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扑、房颤课件_第1页
房扑、房颤课件_第2页
房扑、房颤课件_第3页
房扑、房颤课件_第4页
房扑、房颤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刻警惕的疾病——房颤时刻警惕的疾病——房颤1一、心房扑动形成机理:房内大折返环激动特点:短阵发性自动转为房颤,或恢复窦性一、心房扑动形成机理:房内大折返环激动2心房扑动

三、心电图特点:各导联P波消失,等电位线消失代之以F波

F波呈波浪形或锯齿状,形态大小一致FF间隔规整

F波的频率一般为240-430次/分心房扑动三、心电图特点:3房扑的分型典型房扑(I型):常见,F波连续呈尖端向下的锯齿状,F波频率为240-340bpm,心房快速调搏能终止发作。非典型房扑(II型):不常见,F波呈圆凸向上而非锯齿状,F波频率为340-430bpm,不能被心房调搏所终止。房扑的分型典型房扑(I型):常见,F波连续呈尖端向下的锯齿状4典型房扑(I型)典型房扑(I型)5房扑、房颤课件6心房扑动心房扑动7二、心房颤动定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率失常之一,在心律失常的死因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室颤。二、心房颤动定义8心房颤动二、病因:

①病理性房颤,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房扩大、心房肌纤维化、心房肌代谢增加等;②孤立性房颤,排除性诊断,指无明确病因者,但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肺静脉起源等有关。心房颤动二、病因:9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

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频率350-600次/分

RR间期绝对不等

QRS波形态可能有所差异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10心房颤动心房颤动11心房颤动心房颤动12心房颤动伴宽QRS波,室早?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快速性房颤平均心室率在100~180次/min。当快速型房颤出现宽的QRS波时,是室早还是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两者的鉴别更具临床意义。不仅影响病情的诊断,而且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在使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如房颤患者出现频发室早,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须立即停止使用洋地黄,如为快速心室率伴室内差异传导,则可能为洋地黄用量不足,应增加剂量,以减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宽QRS波,室早?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13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1.联律间期固定,特别是呈二联律、三联律等有规则出现的畸形QRS波常为室性早搏,由f波下传的QRS波不会有固定的联律间期或有规则地出现。2.差传图形在V1导联成束支阻制图形,室早则很少成束支阻制图形(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为多见,占室内差异传导的85%-90%)3.室早常出现于短RR间期之后,早搏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差传常出现于长RR间期之后,后伴不完全代偿间歇。4.室早多在心率慢时出现,而差传在心率快时出现.5.室早的波形从起始部开始宽大,差传起始部似窦性在终末向量增宽.6.QRS间期大于0.14s,室早的可能性大。7.可以小量用洋地黄(如西地兰0.2毫克),然后观察,在心室率减慢后差传会减少,室早则增多.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14房扑、房颤课件15房扑、房颤课件16房扑、房颤课件17房扑、房颤课件18房扑、房颤课件19RR间期整齐并不能排除房颤,可能合并了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或者合并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整齐并不能排除房颤,可能合并了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0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指心电图多次出现较长的RR间期、长RR间期后出现逸搏的QRS波,诊断标准参考以下几点:1.平均心室率<50bpm。2.大于1.5s的长RR间期出现3次以上。3.室性逸搏出现3次以上。如RR间期长而规律的室性逸搏的QRS波占记录的QRS波总数的50%以上,则为房颤伴重度二度房室阻滞。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指心电图多次出现较长的RR间期、长RR21房扑、房颤课件22房颤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

心电图特点:1.心房颤动同时合并缓慢匀齐的心室律,心室激动来自于交界区或心室逸搏,RR间期整齐。2.心室率约35次/分

房颤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心电图特点:23房扑、房颤课件24房扑、房颤课件25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

房颤时如果心室率极快(一般超过180bpm)且QRS波宽大畸形,必须考虑可能合并预激综合征,QRS波前部可见δ波,窦律时心电图有预激表现有助于确诊。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房颤时如果心室率极快(一般超过180b26房扑、房颤课件27谢谢谢谢28时刻警惕的疾病——房颤时刻警惕的疾病——房颤29一、心房扑动形成机理:房内大折返环激动特点:短阵发性自动转为房颤,或恢复窦性一、心房扑动形成机理:房内大折返环激动30心房扑动

三、心电图特点:各导联P波消失,等电位线消失代之以F波

F波呈波浪形或锯齿状,形态大小一致FF间隔规整

F波的频率一般为240-430次/分心房扑动三、心电图特点:31房扑的分型典型房扑(I型):常见,F波连续呈尖端向下的锯齿状,F波频率为240-340bpm,心房快速调搏能终止发作。非典型房扑(II型):不常见,F波呈圆凸向上而非锯齿状,F波频率为340-430bpm,不能被心房调搏所终止。房扑的分型典型房扑(I型):常见,F波连续呈尖端向下的锯齿状32典型房扑(I型)典型房扑(I型)33房扑、房颤课件34心房扑动心房扑动35二、心房颤动定义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指心房内产生每分钟达350~600次不规则的冲动,心房内各部分肌纤维极不协调的乱颤,从而心房丧失了有效的收缩。心房纤颤是常见的心率失常之一,在心律失常的死因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室颤。二、心房颤动定义36心房颤动二、病因:

①病理性房颤,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房扩大、心房肌纤维化、心房肌代谢增加等;②孤立性房颤,排除性诊断,指无明确病因者,但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肺静脉起源等有关。心房颤动二、病因:37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各导联P波消失,而代之以f波

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频率350-600次/分

RR间期绝对不等

QRS波形态可能有所差异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38心房颤动心房颤动39心房颤动心房颤动40心房颤动伴宽QRS波,室早?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快速性房颤平均心室率在100~180次/min。当快速型房颤出现宽的QRS波时,是室早还是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两者的鉴别更具临床意义。不仅影响病情的诊断,而且直接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尤其在使用洋地黄治疗过程中,如房颤患者出现频发室早,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须立即停止使用洋地黄,如为快速心室率伴室内差异传导,则可能为洋地黄用量不足,应增加剂量,以减慢心室率。心房颤动伴宽QRS波,室早?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41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1.联律间期固定,特别是呈二联律、三联律等有规则出现的畸形QRS波常为室性早搏,由f波下传的QRS波不会有固定的联律间期或有规则地出现。2.差传图形在V1导联成束支阻制图形,室早则很少成束支阻制图形(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为多见,占室内差异传导的85%-90%)3.室早常出现于短RR间期之后,早搏后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差传常出现于长RR间期之后,后伴不完全代偿间歇。4.室早多在心率慢时出现,而差传在心率快时出现.5.室早的波形从起始部开始宽大,差传起始部似窦性在终末向量增宽.6.QRS间期大于0.14s,室早的可能性大。7.可以小量用洋地黄(如西地兰0.2毫克),然后观察,在心室率减慢后差传会减少,室早则增多.室性早搏与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42房扑、房颤课件43房扑、房颤课件44房扑、房颤课件45房扑、房颤课件46房扑、房颤课件47RR间期整齐并不能排除房颤,可能合并了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或者合并了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RR间期整齐并不能排除房颤,可能合并了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48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指心电图多次出现较长的RR间期、长RR间期后出现逸搏的QRS波,诊断标准参考以下几点:1.平均心室率<50bpm。2.大于1.5s的长RR间期出现3次以上。3.室性逸搏出现3次以上。如RR间期长而规律的室性逸搏的QRS波占记录的QRS波总数的50%以上,则为房颤伴重度二度房室阻滞。房颤合并二度房室阻滞指心电图多次出现较长的RR间期、长RR49房扑、房颤课件50房颤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

心电图特点:1.心房颤动同时合并缓慢匀齐的心室律,心室激动来自于交界区或心室逸搏,RR间期整齐。2.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