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_第1页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_第2页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_第3页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_第4页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第二节书院的发展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第五节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一节科举制度1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一)宋代的科举发展阶段1.地位的提高。宋初废止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度,视科举为取士正途。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耀,而且立即就可以作官,而且升官较快,尤其是取中高第者。据统计,宋仁宗一朝共举行13届科举,取中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者共39人,后来官职没有达到公卿的,只有5人。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一、科举制度的演变2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一)宋代的科举发展阶段2.规模的扩展。宋初每届取士人数与唐代大体相同,不过二三十人。宋太宗时开始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此后,每届大体维持在三四百名的规模。取士规模终究是有限的,对那些多次应试不中者,朝廷又开辟了特奏名的科目,降低考试难度,以予照顾。如果还考不上,等达到足够的年头,一般是经历15届以上的应试后,朝廷就干脆赏给一个相当于科举某种出身的称号。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3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一)宋代的科举发展阶段3.方法与内容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必试经义。经义是论述儒经某一内容的小论文,既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理解,又考察考生的文笔水平。为了加强评阅的客观性,王安石还编制了经义式,作为标准格式。考试内容专用《三经新义》(诗经、尚书、周礼)取士。一、科举制度的演变44.时间的变化。宋神宗将科举改为三年一试,此后成为定制。5.方法的变化。(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

(2)实行殿试制度,将选士大权直接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3)改善考官任用制度。权知制度锁院制度(4)实行别头试制度。(5)对试卷实行弥封(糊名)、誊录制度。

4.时间的变化。宋神宗将科举改为三年一试,此后成为定制。5(二)元代的科举中落时期特点一:民族歧视明显。四等人在考试科目、答题要求和考试结果方面都不相同。放榜时,分右榜和左榜。两榜各分三甲,但以右榜为尊。特点二:开创了以四书试士的先例。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特点三:科举制度日趋严密。(二)元代的科举中落时期6(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1.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7(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2.创立了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模式。八股文由宋代的经义发展而来。又称制艺、时艺等,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8(四)清代的科举没落时期制度与明代同,科场舞弊日益严重,科举制本身存在的弊病也日益显现。(四)清代的科举没落时期制度与明代同,科场舞弊日益9清代挟带衣

这件挟带衣,正反两面抄满了八股文的范文。题目均出自《论语》,计353篇,约20万字。乡试枷号处罚图清代乾隆谕令:严惩夹带案中的有关人员。并指出,对被查出的夹带士子,均按《科场条例》进行处罚,一旦搜出,在考场前先枷号示众一个月,然后革去功名,贬斥为民,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夹带作弊的考生,有在朝中为官的家长,也要受到处分,对教习的老师要连坐,若有说情者,均有处治。对考试、复试交白卷的考生,尽管未有作弊之处,也要被流放到关外。清代挟带衣

10严惩枪替

清代

代笔者称“枪手”,考试时替人代笔称“枪替”,图为枪手被查出后,枷号于贡院大门前,示众问罪。严惩枪替

清代

11皇榜皇榜12杜受田故居大门杜受田故居大门13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4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朝以进入学校作为科举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内容固定、僵化。这使得学校教育日益教条化,不求实学,在思想上成为科举的附庸。二、学校沦为科举的附庸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15宋初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施行“兴文教”的政策,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教,使三教融合起来,互为补充。表现:1、尊孔崇儒,提倡佛道;2、重视科举,重用士人;3、广设书院,多次兴学。三、宋代“兴文教”政策宋初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施行“兴文教”的政策,把尊孔崇儒16四、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一)庆历兴学由范仲淹主持推动,兴学措施有三:1.诏州县立学;2.改革科举考试方法,先策论,后诗赋;3.以胡瑗的“苏湖教法”为参照,改革太学。(二)熙宁、元丰兴学由王安石主持推动,主要改革有: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2.颁定《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和考试内容;3.设置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4.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5.改革科举制度。(三)崇宁兴学由蔡京发起,主要内容:1.州县普遍设学,行三舍法;2.扩建太学;3.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士;4.添设专门学校。四、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一)庆历兴学17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8(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王安石兴学期间所创,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将太学生员依学业程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初入学为外舍生,依次升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举及第。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

(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19(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蔡京将三舍法推广到州县学,自县学考选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贡入太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形成一个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相互衔接的学制。(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20由胡瑗开创。他在苏、湖两地主持州学期间,一反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分斋而教,旨在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主要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分为治民、讲兵、堰水、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以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官吏人才为目标,该斋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意义:苏湖教法导致了学风的转变,对宋明理学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五、“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由胡瑗开创。他在苏、湖两地主持州学期间,一反当时崇尚辞赋的学21“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为半分,年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六、积分法“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始行于宋朝太学22六等黜陟法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府、州、县学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学员考试成绩分为六等,一等补禀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升降,将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该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是清朝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七、六等黜陟法六等黜陟法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府、州、县学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23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称为历事监生。除分拨在京诸司办事外,历事监生也被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历事后朝廷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遇有缺官,挨次取用;中等的再令历练;下等才力不及的,则送还国子监读书;不合格奸懒的发充下吏。明英宗正统三年废止。清朝初年又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监生历事可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八、监生历事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24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朝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明代地方普设“社学”,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浩”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每乡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九、社学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25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26第二节书院的发展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一)概述: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书院之名始于唐末,有两种。一为官方修书、藏书之所,一为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自北宋始才成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宋代书院的发展嬗变经历了北宋兴起和南宋书院的勃兴时期。第二节书院的发展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27(二)北宋书院兴起的原因:1.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官学却长期低迷不振,士人失学。2.佛教禅林制度在办学形式和讲学制度等方面为书院提供了现实的参照。3.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为书院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4.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制作极为便利,是促成书院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二)北宋书院兴起的原因:28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29嵩阳书院大门嵩阳书院讲堂嵩阳书院大门嵩阳书30(三)南宋书院发展的特点:1.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2.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3.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4.书院的规章制度更加完备。南宋四大著名书院: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三)南宋书院发展的特点:31(四)意义:1.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2.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3.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四)意义:32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33朝代著名书院书院发展的特点书院官学化的倾向评价朝著名书院发展的特点书院官学化的倾向评价34二、《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精神《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讲学授徒时为书院生员订立的学规。内容: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二、《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精神《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宋淳35意义:《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意义:《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36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东林书院简介:位于江苏无锡,原为北宋杨时讲学之所,名龟山书院。元朝废为僧庐。明万历年间,顾宪成重新修复。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先后讲学其中。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东林书院简介:位于江苏无锡,原为北宋杨37书院讲会: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了王阳明的讲会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2.讲会过程中常和以诗歌,以调节气氛,活跃思想;3.既论学,又议政,追求“为圣为君”的“实学”;4.主张学问必须“质诸大众之中”,相互帮扶,相推相引,相渐相摩。书院讲会:38东林书院不仅是东林学派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制造舆论的政治活动阵地。高攀龙顾宪成杨涟东林书院不仅是东林学派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制造舆论的政39四、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清代书院有四类:一是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二是以学习制艺为主的书院;三是以学习“经世致用”之学为主的书院;四是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考订古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考据学派(又称朴学、汉学),成为当时支配学术界、教育界的一种潮流。阮元分别在杭州和广州开设了旨在由古文训诂以通经义的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四、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清代书院有四类:一是以讲求40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1.打破了专搞八股帖括、节抄剽窃、盲从模仿的坏学风和“富贵利达”陷溺士心的劣风,主张根据考博采证据进行朴实的说理。2.放弃了空谈性命的理学说教,主张为学必须“百尺楼台实从地起”,提倡“事必求其根底,言必求其依据”。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41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3.聚集了一批名师大儒,一面教导学生,一面钻研学问,培养了大量的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人才,在学术研究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4.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择师而从”,以自由的独立研究为主,要求学生以“淹博”为基础,“精审”分析,“识断”综合,“一方复活先秦之古学,一方又加以新解”。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42五、书院教育的特点(一)书院的功能。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二)书院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求士子学做人,它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经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三)书院的组织形式。实行山长负责制,其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有来自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一)书院的功能。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43(四)书院的教学。第一,讲学力求通义理;第二,施行开放式教学,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不限于本书院本身,而是广邀学界名流以及不同学派的学者前来讲学,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第三,以学生自学为主,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第四,师生朝夕相处,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关系融洽,感情深厚。(四)书院的教学。44(五)书院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和培养目标。《白鹿洞书院》是书院学规的一个范本。(五)书院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45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一、私塾的发展与种类(一)私塾的概念私塾是民间举办的蒙学的统称,主要为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进行家庭教育的人家提供蒙养教育的机会。(二)私塾的发展中国古代一般将8-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西周:蒙学为官办,称为“小学”春秋战国:蒙学教育由私人办理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一、私塾的发展与种类46汉代:蒙学机构已趋成熟,称“书馆”或“学馆”,教师称“书师”。宋元:蒙学数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育内容、方法与教材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清:蒙学已经定型,私塾教育得到空前发展,有了固定的教学程度和教学制度,有相对稳定的蒙师队伍。新中国成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塾消失

汉代:蒙学机构已趋成熟,称“书馆”或“学馆”,教师称“书师”47(三)私塾的种类:1.家馆: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前来设立,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2.村学或族学:由一村或一族集资建立,延请教师教其子弟;3.私塾: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塾,在蒙学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48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49二、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一)蒙学教材的发展周秦至南北朝最早的字书《史籀篇》李斯《苍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母敬《博学篇》、史游《急就篇》、周兴嗣《千字文》、《开蒙要训》隋唐五代时期《太公家教》、李瀚《蒙求》宋元明至清初时期《百家姓》、王应麟《三字经》二、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一)蒙学教材的发展50(二)蒙学教材的种类1.以识字为主的教材“三、百、千”2.伦理道德教材朱熹《小学》、吕祖谦《少仪外传》、李毓秀《弟子规》3.历史教材《十七史蒙求》《历代蒙求》4.诗歌类教材《千家诗》《神童诗》5.综合知识教材《龙文鞭影》《幼学琼林》(二)蒙学教材的种类51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52(三)蒙学教材的特点1.重视汉字的特点2.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3.考虑儿童的兴趣与特点(三)蒙学教材的特点53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一、理学的产生理学,也叫“道学”,或“义理之学”,“性命之学”,或“性理之学”。理学是宋以后封建统治阶级的正宗思想,是一种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儒家思想发展的新的阶段,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儒家思想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一、理学的产生54(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先秦儒学(或“原始儒学”)其代表人物是孔孟荀,其特点是重人事、重现实、重伦理,他们重点讲的是修齐治平之道和礼乐刑政之术。先秦儒学突出的“道”——客观的、外在的秩序、规范、准则,所以叫“守道”、“志于道”。所谓“德”——主观的、内在的品德、情操,所以叫“修德”、“据于德”。(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5(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先秦儒学充分注意了作为群体社会的人类社会的秩序规范和作为个体人性的主观心理结构相互适应的问题、相互结合的问题。可以说是当时氏族贵族“以身作则”的道德论。原始儒学是建筑在氏族国家血缘贵族个体基础上的“修齐治平”的政教合一的学说。(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56先秦儒学的突出特色是“守道与修德”,“志于道与据于德”,社会秩序规范与个体人性心理相互适应、结合与统一,“以身作则”的道德论。弱点是缺乏深刻的理论说明,缺乏抽象的哲学思辨和严密的逻辑分析。思维方式是类比推理、比喻推理,单纯运用类比法,既有牵强附会之嫌,也会限制思想的广阔性。先秦儒学的突出特色是“守道与修德”,“志于道与据于德”,社会572、汉唐经学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其特点是把原始儒学的基本精神与战国以来风行不衰的阴阳家的五行论结合起来,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论,这个理论叫“天人理论”。目的在于从理论上确证当时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2、汉唐经学58另一方面,董仲舒又把这一秩序安排在谁也不能超越的五行图式的普遍模型中。他把自然事物伦理化,成为神学唯心主义。但这种神学唯心主义的基本精神却又恰恰是为了强调社会秩序与自然规律相联系而作为和谐稳定的整体存在的重要性,从而为冉冉上升的新社会和新王朝制定统治秩序的先进理论。另一方面,董仲舒又把这一秩序安排在谁也不能超越的五行图式的普59天人理论的形成与大一统帝国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有关。如果说“原始儒学”主要是氏族贵族“以身作则”的道德论,那么到了董仲舒的“汉唐经学”就成了“天人感应”的帝国秩序的宇宙论了。它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都上升了一级,也为下一步宋代理学作了理论上的足够储备。天人理论的形成与大一统帝国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有关。如果说“原60天人理论的弱点是这种神学唯心主义充满了种种笼统、直观、粗陋、荒谬和神秘的印痕,以后容易被神仙方士利用发展成为一种“譏讳迷信”,从西汉末年大流行,东汉正式官方化。既烦琐又迷信,烦琐让人得不到要领,迷信就易为人们所识破。天人理论的弱点是这种神学唯心主义充满了种种笼统、直观、粗陋、613、宋明理学其代表人物是张载、朱熹、王阳明。张载是宋明理学奠基时期的代表人物,朱熹是宋明理学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王守仁是宋明理学衰落时期的代表人物。宋明理学注重“义理”,具有哲理色彩,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理学把儒学从神学的迷雾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3、宋明理学62宋明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在批判与吸取佛、道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如批判了佛、道宣扬“出世”,吸取佛、道那种宣扬逆来顺受、不反抗不斗争,引导人们容忍现实的封建秩序。又如批判了佛、道的“空幻”、“无为”,吸取了佛、道的“禁欲”、“主静”、“顿悟”以及思辨哲学和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图式。儒要战胜“佛、道”,必吸取“佛、道”。宋明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在批判与吸取佛、道基础上产生发展63理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道思想精华,它比之于佛、道思想更能直接为封建统治作论证,较之于儒家粗糙、简单的“天命论”、“天人感应”又显得是一种更精致、圆滑、思辨的哲学。理学也就适应着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了。理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道思想精华,它比之于佛、道64(二)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唐宋之际是封建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地主对农民的直接人身控制相对地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对地缓和了。地主阶级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把自然观、认识论、道德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理论形态,以便全面地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作出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统治的解释。于是“穷理尽性”为核心的理学就应运而生了。(二)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65(三)何谓理学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理论形态,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从哲学、世界观、宇宙观来说,因为理学家把“理”说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产生万物的本原,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形态,因此称其为“理学”。“经学”以“天”为最高本体,“玄学”以“无”为最高本体,“佛学”以“空”为最高本体,“道学”以“道”为最高本体。(三)何谓理学66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精舍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它不仅在宋元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而且在14-20世纪对东亚各国各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67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的不朽的格言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68宋明理学对建立主体意志结构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另一方面由于理学成为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利用,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造成了伦理异化,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曾经带来了灾难。宋明理学对建立主体意志结构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69(四)理学的流派理学的流派,可分为濂、洛、关、闽四派,还可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1、濂派:即周敦颐学派。周敦颐建立了以孔孟正统思想为主的哲学理论体系,成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2、洛派:即二程学派。二程以精神性的“理”为宇宙本体,认为万物本源的“理”是唯一的。二程的学说为朱熹所继承发展,也称程朱理学。(四)理学的流派703、关派:即张载学派。提出“气”一元论,从人和物同受“天地之气”以生出发,提出“无一物非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闽派:即朱熹学派。“程朱理学”,突出“性即理”,即“理”在客观,为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突出“心即理”,即“理”在主观,为主观唯心主义。3、关派:即张载学派。提出“气”一元论,从人和物同受“天地之71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72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和《孟子集注》14卷。该著作充分反映了朱子的“道统”学,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后,诸多注释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73三、“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一)人性分为“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命之性”,又称“道心”,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气质之性”,又称“人心”,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每一个人所禀受的气质之性各不相同。三、“存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一)人性分为“天命之性”74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75(二)教育的作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要求改革科举,整顿学校。(二)教育的作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76(三)性三品说(对董仲舒、韩愈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圣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通过教育可以达到“无异于圣人”中人之性:善恶混杂,介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小人之性:人性恶,教育不起作用(三)性三品说(对董仲舒、韩愈人性论的继承与发展)77四、论“大学”和“小学”“小学”:8-15岁,重在打基础,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即“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格,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教学方法:1.应先入为主,尽早进行;2.生动活泼,激发儿童兴趣;3.创立《学则》、《须知》等教材规范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四、论“大学”和“小学”“小学”:8-15岁,重在打基础,教78“大学”:15岁以后,是小学基础之上的深造,教学内容是“明其理”,即“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是发明此事之理”。其纲领就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教材主要是《四书》、《五经》。大学教学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视自学,二是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两者是依据年龄和智力划分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可割裂的两个阶段。“大学”:15岁以后,是小学基础之上的深造,教学内容是“明其79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80五、“朱子读书法”方法:循序渐进量力性和打好基础熟读精思重视思考虚心涵泳客观揣摩切己体察身体力行着紧用力积极奋发居敬持志精神专一、持之以恒五、“朱子读书法”方法:81局限:1.朱熹提倡读的书是圣贤之书,目的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是其次。2.主要强调学习书本知识,不重视书本和实践的结合。局限:82第五节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

一、王守仁与“阳明学派”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合称陆王心学。主张:良知为圣愚所同,不囿于见闻即知即行,即体即用;提倡返求诸己,自我作主,不受教条束缚。王守仁死后,其弟子在全国各地创建书院,举办各种讲习会,积极宣传他的思想学说,形成“阳明学派”。第五节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一、王守仁与“阳明学派”83二、“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主观唯心主义),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由“心”派生而来。“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与生俱来;人人均有;不会泯灭。二、“致良知”与教育作用王守仁主张“心即理”(主观唯心主义)84二、“致良知”与教育作用圣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引诱,会受蒙蔽。“学以去其昏蔽”,教育的作用就是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即“致良知”。最终目的是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二、“致良知”与教育作用圣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85三、论儿童教育1、王守仁对宋明以来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洈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三、论儿童教育1、王守仁对宋明以来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86三、论儿童教育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所以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依据这个特点来进行,采取使儿童“趋向鼓舞”和“中心喜悦”的积极教育方法。三、论儿童教育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87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88四、“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分限: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限度。“随人分限所及”的含义:1.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因材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以起到“益精其能”的效果。2.对每个人而言,意指“循序渐进”。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受能力,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四、“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分限: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限度。89五、“六经皆史”与教学内容1、王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均可做为教学内容。读经、习礼、写字、弹琴、习射等无不可学。2、“六经皆史”:“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理,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五、“六经皆史”与教学内容1、王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心”者90五、“六经皆史”与教学内容3、“六经”只是“致良知”的工具之一,但是以六经为代表的知识必须融入作为个体内在意识的“心”中,才能转化为道德行为。五、“六经皆史”与教学内容3、“六经”只是“致良知”的工具之91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92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第二节书院的发展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第五节王守仁与心学教育思想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

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一节科举制度93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一)宋代的科举发展阶段1.地位的提高。宋初废止了两汉以来的察举制度,视科举为取士正途。科举及第的进士不仅享有显耀,而且立即就可以作官,而且升官较快,尤其是取中高第者。据统计,宋仁宗一朝共举行13届科举,取中一甲(状元、榜眼、探花)者共39人,后来官职没有达到公卿的,只有5人。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一、科举制度的演变94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一)宋代的科举发展阶段2.规模的扩展。宋初每届取士人数与唐代大体相同,不过二三十人。宋太宗时开始大幅增加录取名额,此后,每届大体维持在三四百名的规模。取士规模终究是有限的,对那些多次应试不中者,朝廷又开辟了特奏名的科目,降低考试难度,以予照顾。如果还考不上,等达到足够的年头,一般是经历15届以上的应试后,朝廷就干脆赏给一个相当于科举某种出身的称号。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95一、科举制度的演变(一)宋代的科举发展阶段3.方法与内容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时,废除帖经、墨义、诗赋等传统科目,必试经义。经义是论述儒经某一内容的小论文,既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理解,又考察考生的文笔水平。为了加强评阅的客观性,王安石还编制了经义式,作为标准格式。考试内容专用《三经新义》(诗经、尚书、周礼)取士。一、科举制度的演变964.时间的变化。宋神宗将科举改为三年一试,此后成为定制。5.方法的变化。(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

(2)实行殿试制度,将选士大权直接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3)改善考官任用制度。权知制度锁院制度(4)实行别头试制度。(5)对试卷实行弥封(糊名)、誊录制度。

4.时间的变化。宋神宗将科举改为三年一试,此后成为定制。97(二)元代的科举中落时期特点一:民族歧视明显。四等人在考试科目、答题要求和考试结果方面都不相同。放榜时,分右榜和左榜。两榜各分三甲,但以右榜为尊。特点二:开创了以四书试士的先例。从《四书》中出题,以《四书章句集注》为答题标准。特点三:科举制度日趋严密。(二)元代的科举中落时期98(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1.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99(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2.创立了以八股文取士的科举模式。八股文由宋代的经义发展而来。又称制艺、时艺等,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辞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三)明代的科举鼎盛时期100(四)清代的科举没落时期制度与明代同,科场舞弊日益严重,科举制本身存在的弊病也日益显现。(四)清代的科举没落时期制度与明代同,科场舞弊日益101清代挟带衣

这件挟带衣,正反两面抄满了八股文的范文。题目均出自《论语》,计353篇,约20万字。乡试枷号处罚图清代乾隆谕令:严惩夹带案中的有关人员。并指出,对被查出的夹带士子,均按《科场条例》进行处罚,一旦搜出,在考场前先枷号示众一个月,然后革去功名,贬斥为民,终生不得再参加科举考试。夹带作弊的考生,有在朝中为官的家长,也要受到处分,对教习的老师要连坐,若有说情者,均有处治。对考试、复试交白卷的考生,尽管未有作弊之处,也要被流放到关外。清代挟带衣

102严惩枪替

清代

代笔者称“枪手”,考试时替人代笔称“枪替”,图为枪手被查出后,枷号于贡院大门前,示众问罪。严惩枪替

清代

103皇榜皇榜104杜受田故居大门杜受田故居大门105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06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科举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同时明朝以进入学校作为科举的必由之路。因此,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使得教育也以儒家经典为主,教育内容固定、僵化。这使得学校教育日益教条化,不求实学,在思想上成为科举的附庸。二、学校沦为科举的附庸随着科举的规模扩大、日益频繁和重要,以及科举成为入仕的主要途107宋初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施行“兴文教”的政策,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教,使三教融合起来,互为补充。表现:1、尊孔崇儒,提倡佛道;2、重视科举,重用士人;3、广设书院,多次兴学。三、宋代“兴文教”政策宋初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施行“兴文教”的政策,把尊孔崇儒108四、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一)庆历兴学由范仲淹主持推动,兴学措施有三:1.诏州县立学;2.改革科举考试方法,先策论,后诗赋;3.以胡瑗的“苏湖教法”为参照,改革太学。(二)熙宁、元丰兴学由王安石主持推动,主要改革有: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2.颁定《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和考试内容;3.设置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4.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5.改革科举制度。(三)崇宁兴学由蔡京发起,主要内容:1.州县普遍设学,行三舍法;2.扩建太学;3.以学校取代科举取士;4.添设专门学校。四、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一)庆历兴学109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10(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王安石兴学期间所创,熙宁四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将太学生员依学业程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初入学为外舍生,依次升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上舍。上舍生中学行卓异者,可由太学主判直接推荐做官,等于科举及第。其他人根据学业成绩,可分别得到免发解、免省试的待遇,等于减少了部分科举考试的程序。

(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111(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蔡京将三舍法推广到州县学,自县学考选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贡入太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形成一个地方官学与中央官学相互衔接的学制。(四)三舍法“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112由胡瑗开创。他在苏、湖两地主持州学期间,一反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提倡经世致用的实学,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专长分斋而教,旨在培养“明体达用”的人才。经义斋主要学习六经经义,属于“明体”之学,主要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治事斋分为治民、讲兵、堰水、历算等科,属于“达用”之学,以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官吏人才为目标,该斋学生可以主治一科,兼学其他科。意义:苏湖教法导致了学风的转变,对宋明理学的产生起了先导作用;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五、“苏湖教法”“分斋教学法”由胡瑗开创。他在苏、湖两地主持州学期间,一反当时崇尚辞赋的学113“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始行于宋朝太学,至元朝国子学趋于完善,明清继承和发展了该方法。基本规则是每月考试一次,每次考试上等的为一分,中等的为半分,年积分八分者为及格,可与出身,或者升级。不到八分者继续学习。成绩优异的生员,只要达到积分标准,也可以不受学习年限的制约。六、积分法“积分法”是累积计算学生全年学业成绩的方法。始行于宋朝太学114六等黜陟法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府、州、县学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相应的奖罚措施。学员考试成绩分为六等,一等补禀膳生,二等补增广生,三等无奖无罚,四等罚责,五等降级,六等除名。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其等级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业成绩升降,将其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该制度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来,是清朝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七、六等黜陟法六等黜陟法是清朝时期实行的府、州、县学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有115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拨于在京各衙门,历练事务,称为历事监生。除分拨在京诸司办事外,历事监生也被派到州、县,清理粮田,或督修水利。历事后朝廷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遇有缺官,挨次取用;中等的再令历练;下等才力不及的,则送还国子监读书;不合格奸懒的发充下吏。明英宗正统三年废止。清朝初年又曾实行过一段时间。监生历事可视为中国古代大学的教学实习制度。八、监生历事明朝国子监监生的实习制度。始于洪武五年。历事制度规定国子监生116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的地方官学。元朝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择通晓经书者为教师,农闲时令子弟入学,读《孝经》《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明代地方普设“社学”,民间十五岁以下的幼童可入学就读,学习冠、婚、丧、祭之礼及经史历算,并兼读“御制大浩”和“本朝律令”。清代各直省的州、府、县都设立“社学”,每乡一所,社师择“文义通晓,行谊谨厚”者充补。九、社学元、明、清三代的一种设在城镇和乡村地区,以民间子弟为教育对象117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18第二节书院的发展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一)概述: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书院之名始于唐末,有两种。一为官方修书、藏书之所,一为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自北宋始才成为一种正式的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宋代书院的发展嬗变经历了北宋兴起和南宋书院的勃兴时期。第二节书院的发展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119(二)北宋书院兴起的原因:1.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官学却长期低迷不振,士人失学。2.佛教禅林制度在办学形式和讲学制度等方面为书院提供了现实的参照。3.源远流长的私学传统为书院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4.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制作极为便利,是促成书院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北宋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二)北宋书院兴起的原因:120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21嵩阳书院大门嵩阳书院讲堂嵩阳书院大门嵩阳书122(三)南宋书院发展的特点:1.书院的数量和分布的区域大幅度扩大;2.大量的宋初著名书院都得到了恢复和重建;3.书院内部的设施和功能更加完善;4.书院的规章制度更加完备。南宋四大著名书院: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三)南宋书院发展的特点:123(四)意义:1.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2.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3.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四)意义:124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25朝代著名书院书院发展的特点书院官学化的倾向评价朝著名书院发展的特点书院官学化的倾向评价126二、《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精神《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讲学授徒时为书院生员订立的学规。内容:以“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教育目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二、《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精神《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宋淳127意义:《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集中体现了书院教育的精神,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700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意义:《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世界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它128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东林书院简介:位于江苏无锡,原为北宋杨时讲学之所,名龟山书院。元朝废为僧庐。明万历年间,顾宪成重新修复。顾宪成、高攀龙、钱一本等先后讲学其中。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东林书院简介:位于江苏无锡,原为北宋杨129书院讲会:东林书院的讲学活动主要是继承和发扬了王阳明的讲会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1.定期召开学术讨论会;2.讲会过程中常和以诗歌,以调节气氛,活跃思想;3.既论学,又议政,追求“为圣为君”的“实学”;4.主张学问必须“质诸大众之中”,相互帮扶,相推相引,相渐相摩。书院讲会:130东林书院不仅是东林学派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制造舆论的政治活动阵地。高攀龙顾宪成杨涟东林书院不仅是东林学派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也是制造舆论的政131四、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清代书院有四类:一是以讲求理学为主的书院,二是以学习制艺为主的书院;三是以学习“经世致用”之学为主的书院;四是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清代乾嘉时期,出现了考订古书、研究语言文字的考据学派(又称朴学、汉学),成为当时支配学术界、教育界的一种潮流。阮元分别在杭州和广州开设了旨在由古文训诂以通经义的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四、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清代书院有四类:一是以讲求132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1.打破了专搞八股帖括、节抄剽窃、盲从模仿的坏学风和“富贵利达”陷溺士心的劣风,主张根据考博采证据进行朴实的说理。2.放弃了空谈性命的理学说教,主张为学必须“百尺楼台实从地起”,提倡“事必求其根底,言必求其依据”。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133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3.聚集了一批名师大儒,一面教导学生,一面钻研学问,培养了大量的学有所成、学有所长的人才,在学术研究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4.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择师而从”,以自由的独立研究为主,要求学生以“淹博”为基础,“精审”分析,“识断”综合,“一方复活先秦之古学,一方又加以新解”。书院学术研究的意义:134五、书院教育的特点(一)书院的功能。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二)书院的培养目标。首先要求士子学做人,它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经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三)书院的组织形式。实行山长负责制,其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有来自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一)书院的功能。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135(四)书院的教学。第一,讲学力求通义理;第二,施行开放式教学,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不限于本书院本身,而是广邀学界名流以及不同学派的学者前来讲学,大大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发展,也开阔了学生视野,深化了教学。第三,以学生自学为主,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第四,师生朝夕相处,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关系融洽,感情深厚。(四)书院的教学。136(五)书院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和培养目标。《白鹿洞书院》是书院学规的一个范本。(五)书院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137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一、私塾的发展与种类(一)私塾的概念私塾是民间举办的蒙学的统称,主要为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精力进行家庭教育的人家提供蒙养教育的机会。(二)私塾的发展中国古代一般将8-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西周:蒙学为官办,称为“小学”春秋战国:蒙学教育由私人办理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一、私塾的发展与种类138汉代:蒙学机构已趋成熟,称“书馆”或“学馆”,教师称“书师”。宋元:蒙学数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教育内容、方法与教材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明清:蒙学已经定型,私塾教育得到空前发展,有了固定的教学程度和教学制度,有相对稳定的蒙师队伍。新中国成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塾消失

汉代:蒙学机构已趋成熟,称“书馆”或“学馆”,教师称“书师”139(三)私塾的种类:1.家馆: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前来设立,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2.村学或族学:由一村或一族集资建立,延请教师教其子弟;3.私塾: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私塾,在蒙学教育中最具有代表性。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40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41二、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一)蒙学教材的发展周秦至南北朝最早的字书《史籀篇》李斯《苍颉篇》、赵高《爰历篇》、胡母敬《博学篇》、史游《急就篇》、周兴嗣《千字文》、《开蒙要训》隋唐五代时期《太公家教》、李瀚《蒙求》宋元明至清初时期《百家姓》、王应麟《三字经》二、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一)蒙学教材的发展142(二)蒙学教材的种类1.以识字为主的教材“三、百、千”2.伦理道德教材朱熹《小学》、吕祖谦《少仪外传》、李毓秀《弟子规》3.历史教材《十七史蒙求》《历代蒙求》4.诗歌类教材《千家诗》《神童诗》5.综合知识教材《龙文鞭影》《幼学琼林》(二)蒙学教材的种类143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课件144(三)蒙学教材的特点1.重视汉字的特点2.注意与日常生活联系3.考虑儿童的兴趣与特点(三)蒙学教材的特点145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一、理学的产生理学,也叫“道学”,或“义理之学”,“性命之学”,或“性理之学”。理学是宋以后封建统治阶级的正宗思想,是一种渗透到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儒家思想发展的新的阶段,一种新的理论形态。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教育史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线的,儒家思想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四节朱熹与理学教育思想一、理学的产生146(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先秦儒学(或“原始儒学”)其代表人物是孔孟荀,其特点是重人事、重现实、重伦理,他们重点讲的是修齐治平之道和礼乐刑政之术。先秦儒学突出的“道”——客观的、外在的秩序、规范、准则,所以叫“守道”、“志于道”。所谓“德”——主观的、内在的品德、情操,所以叫“修德”、“据于德”。(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47(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先秦儒学充分注意了作为群体社会的人类社会的秩序规范和作为个体人性的主观心理结构相互适应的问题、相互结合的问题。可以说是当时氏族贵族“以身作则”的道德论。原始儒学是建筑在氏族国家血缘贵族个体基础上的“修齐治平”的政教合一的学说。(一)理学是儒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48先秦儒学的突出特色是“守道与修德”,“志于道与据于德”,社会秩序规范与个体人性心理相互适应、结合与统一,“以身作则”的道德论。弱点是缺乏深刻的理论说明,缺乏抽象的哲学思辨和严密的逻辑分析。思维方式是类比推理、比喻推理,单纯运用类比法,既有牵强附会之嫌,也会限制思想的广阔性。先秦儒学的突出特色是“守道与修德”,“志于道与据于德”,社会1492、汉唐经学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其特点是把原始儒学的基本精神与战国以来风行不衰的阴阳家的五行论结合起来,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的理论,这个理论叫“天人理论”。目的在于从理论上确证当时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2、汉唐经学150另一方面,董仲舒又把这一秩序安排在谁也不能超越的五行图式的普遍模型中。他把自然事物伦理化,成为神学唯心主义。但这种神学唯心主义的基本精神却又恰恰是为了强调社会秩序与自然规律相联系而作为和谐稳定的整体存在的重要性,从而为冉冉上升的新社会和新王朝制定统治秩序的先进理论。另一方面,董仲舒又把这一秩序安排在谁也不能超越的五行图式的普151天人理论的形成与大一统帝国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有关。如果说“原始儒学”主要是氏族贵族“以身作则”的道德论,那么到了董仲舒的“汉唐经学”就成了“天人感应”的帝国秩序的宇宙论了。它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两个方面都上升了一级,也为下一步宋代理学作了理论上的足够储备。天人理论的形成与大一统帝国要求的新的上层建筑有关。如果说“原152天人理论的弱点是这种神学唯心主义充满了种种笼统、直观、粗陋、荒谬和神秘的印痕,以后容易被神仙方士利用发展成为一种“譏讳迷信”,从西汉末年大流行,东汉正式官方化。既烦琐又迷信,烦琐让人得不到要领,迷信就易为人们所识破。天人理论的弱点是这种神学唯心主义充满了种种笼统、直观、粗陋、1533、宋明理学其代表人物是张载、朱熹、王阳明。张载是宋明理学奠基时期的代表人物,朱熹是宋明理学成熟时期的代表人物,王守仁是宋明理学衰落时期的代表人物。宋明理学注重“义理”,具有哲理色彩,把儒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理学把儒学从神学的迷雾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3、宋明理学154宋明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在批判与吸取佛、道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如批判了佛、道宣扬“出世”,吸取佛、道那种宣扬逆来顺受、不反抗不斗争,引导人们容忍现实的封建秩序。又如批判了佛、道的“空幻”、“无为”,吸取了佛、道的“禁欲”、“主静”、“顿悟”以及思辨哲学和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图式。儒要战胜“佛、道”,必吸取“佛、道”。宋明理学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在批判与吸取佛、道基础上产生发展155理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道思想精华,它比之于佛、道思想更能直接为封建统治作论证,较之于儒家粗糙、简单的“天命论”、“天人感应”又显得是一种更精致、圆滑、思辨的哲学。理学也就适应着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了。理学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道思想精华,它比之于佛、道156(二)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唐宋之际是封建社会发展的转折时期。地主对农民的直接人身控制相对地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相对地缓和了。地主阶级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把自然观、认识论、道德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新的理论形态,以便全面地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作出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统治的解释。于是“穷理尽性”为核心的理学就应运而生了。(二)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157(三)何谓理学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一种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理论形态,是儒学发展的新阶段。从哲学、世界观、宇宙观来说,因为理学家把“理”说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产生万物的本原,形成了独特的理论形态,因此称其为“理学”。“经学”以“天”为最高本体,“玄学”以“无”为最高本体,“佛学”以“空”为最高本体,“道学”以“道”为最高本体。(三)何谓理学158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讲学之书院、精舍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整个东亚文明的体现,它不仅在宋元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而且在14-20世纪对东亚各国各民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而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159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理学的根本精神可以用张载的不朽的格言为代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整个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理学家的最高理160宋明理学对建立主体意志结构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另一方面由于理学成为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利用,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造成了伦理异化,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曾经带来了灾难。宋明理学对建立主体意志结构起了重要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161(四)理学的流派理学的流派,可分为濂、洛、关、闽四派,还可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派。1、濂派:即周敦颐学派。周敦颐建立了以孔孟正统思想为主的哲学理论体系,成为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2、洛派:即二程学派。二程以精神性的“理”为宇宙本体,认为万物本源的“理”是唯一的。二程的学说为朱熹所继承发展,也称程朱理学。(四)理学的流派1623、关派:即张载学派。提出“气”一元论,从人和物同受“天地之气”以生出发,提出“无一物非我”,“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4、闽派:即朱熹学派。“程朱理学”,突出“性即理”,即“理”在客观,为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突出“心即理”,即“理”在主观,为主观唯心主义。3、关派:即张载学派。提出“气”一元论,从人和物同受“天地之163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一生主要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164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和《孟子集注》14卷。该著作充分反映了朱子的“道统”学,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后,诸多注释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二、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1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