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亡-(共36张)_第1页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共36张)_第2页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共36张)_第3页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共36张)_第4页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共3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一页,共37页。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1、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第二页,共37页。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1、西汉后期政局——西汉灭亡西汉灭亡的时间:人物:公元9年外戚王莽建立______朝结果: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绿林、赤眉起义)“新”第三页,共37页。时间:都城:建立者:2、东汉的建立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公元25年洛阳刘秀(汉光武帝)第四页,共37页。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前6—57),汉景帝后裔。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力挽狂澜,战胜王寻等百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五页,共37页。3、汉光武帝刘秀的统治措施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3)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2)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第六页,共37页。4、光武中兴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光武中兴

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第七页,共37页。夜郎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东汉全盛图第八页,共37页。

西汉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时期;东汉出现“光武中兴”的繁荣局面。讨论:古代盛世局面出现有哪些共同原因?

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统治者善于用人、纳谏;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行之有效政策的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等等。动脑筋:议一议:第九页,共37页。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第13课东汉的兴亡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皇帝即位年卒年章帝19岁33岁和帝10岁27岁殇帝满月2岁安帝13岁32岁少帝幼8月卒顺帝11岁30岁冲帝2岁3岁质帝8岁9岁桓帝15岁36岁灵帝12岁34岁废帝17岁6月废第十页,共37页。皇权衰弱、朝政混乱、东汉的衰败第13课东汉的兴亡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表现:(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把持朝政。(2)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第十一页,共37页。历史信息?城堡庭院深邃楼台重叠错落外有高墙边有角楼陶制东汉庄园城堡模型读图学史:住宅和防御设施紧密结合第十二页,共37页。东汉彩绘击鼓说唱俑历史信息?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读图学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第十三页,共37页。材料研读: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候。”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这是一首汉末童谣,大意是说,性格如弓弦般正直的人,最后不免沦落天涯,曝尸路旁;而不正直的谄佞奸徒,趋炎附势,阿世盗名,反倒封侯拜相,极尽荣华。反映当时的政治统治腐朽不堪,正直的官员受到排挤陷害,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第十四页,共37页。课后活动:1.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9.5岁平均寿命是:24岁第十五页,共37页。1、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三、黄巾起义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第十六页,共37页。2、黄巾起义爆发: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三、黄巾起义时间:领导人:184年创立组织:张角太平道第十七页,共37页。第13课东汉的兴亡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起义者头绑黄巾,被称为“黄巾”第十八页,共37页。第13课东汉的兴亡第十九页,共37页。第二十页,共37页。课后活动: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后汉书.黄埔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想一想,为什么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响应?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自然灾害频繁。第二十一页,共37页。东汉的兴亡东汉的建立东汉的衰败建立:措施:结果:公元25年,刘秀,以洛阳为都城(1)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3)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2)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结束混乱局面,社会安定繁荣,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中央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2.黄巾起义184年、张角、太平道本课小结第二十二页,共37页。P60材料研读“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童谣鲜明地勾勒出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平:刚正不阿者,冤死于道旁;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这是沉痛的呼声,也是愤怒的呼声。第二十三页,共37页。P61课后活动2、【原文】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释义】所到之处,焚烧官府,抢劫村邑,州郡失去依据,长吏多逃亡。十天之内,天下响应,京师震动。想一想,黄巾起义会得到天下的响应?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肆意搜刮,天灾人祸不断,人民已被逼向死亡的边缘。第二十四页,共37页。1.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通过哪种方式建立汉朝政权的()A.农民起义B.世袭继承C.谋权纂位D.联盟征战A课堂练习第二十五页,共37页。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结合所学历史和地理知识,想一想这么称呼的原因应该是()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D课堂练习第二十六页,共37页。3.“光武中兴”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汉高祖B.汉武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