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氏菌感染与耐药性进展课件_第1页
淋病奈瑟氏菌感染与耐药性进展课件_第2页
淋病奈瑟氏菌感染与耐药性进展课件_第3页
淋病奈瑟氏菌感染与耐药性进展课件_第4页
淋病奈瑟氏菌感染与耐药性进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淋病奈瑟氏菌感染

与耐药性进展浙医一院

方红淋病奈瑟氏菌感染

与耐药性进展浙医一院1淋病(gonorrhea)是指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也包括眼、咽、直肠、盆腔和播散性淋菌感染。淋病(gonorrhea)是指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菌)引起的2一、淋病流行状况一、淋病流行状况3淋病是一古老的传染病,公元2世纪引用术语gonorrhoeae。淋病是一古老的传染病,公元2世纪引用术语gonorrhoea41767年JohnHunter将患者脓性分泌物接种于自己的尿道,同时感染了淋病和梅毒。1832年Ricord通过接种试验将淋病和梅毒分开。1767年JohnHunter将患者脓性分泌物接种于自己51879年Neisser从35位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性结膜炎患者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淋病双球菌,因此后人将其称为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gonorrhoeae)。1879年Neisser从35位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61882年Leistiko和Loeffler在37℃培养的血清动物胶上发现淋菌生长。1885年Bumm在人、牛、羊的凝固血清上培养淋菌获得成功,接种到健康人的尿道内产生同样症状。1882年Leistiko和Loeffler在37℃培养720世纪初,淋病与衣原体感染混为一谈,将症状轻,分泌物薄当作慢性淋病。直到应用青霉素治愈淋病,才认识到NGU。20世纪初,淋病与衣原体感染混为一谈,将症状轻,分泌物薄当作8淋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悠久。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多数国家淋病超过梅毒。至60年代,欧美、非洲一些国家地区发病率非常高。美国从1966年至1973年每年递增12%,1960年为145/10万,1979年高达459/10万。但从1975年至1990年发病率下降了31%。至1989年已降至289/10万,但仍居首位。淋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悠久。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多数国家9据WHO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全球性行为而感染的15~49岁的新发STD病例达3.33亿,主要病种及发病人数为梅毒1220万,淋病6220万,衣原体感染8910万,滴虫病1.67亿。据WHO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全球性行为而感染的15~4910表1995年世界15-49岁成人感染STD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

地名北美洲 西欧 澳大利亚 拉美和加勒比海次撒哈拉非洲 北非和中东 东欧和中亚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南亚和东南亚 总计0.072 0.10 0.005 0.56 1.56 0.28 0.050 0.262.66 5.55梅毒男女0.072 0.10 0.005 0.70 1.97 0.33 0.050 0.30 3.13 6.66淋病男女0.83 0.60 0.033 3.45 7.30 0.77 1.17 1.80 14.56 30.540.92 0.63 0.069 3.67 8.38 0.77 1.16 1.47 14.55 31.62 1.64 2.30 0.12 5.01 6.96 1.67 2.15 2.70 20.20 42.752.34 3.20 0.17 5.12 8.44 1.28 2.92 2.63 20.28 46.38衣原体感染男女滴虫病男女3.78 5.3 0.29 8.52 15.07 2.32 4.90 4.83 39.56 84.60 4.23 5.76 0.32 9.10 15.35 2.22 5.17 4.53 35.87 82.55表1995年世界15-49岁成人感染STD情况统计表(11我国解放前主要是梅毒,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淋病。60年代初已基本消灭了性病。但70年代末STD死灰复燃。1977年以来发病率呈急骤上升。我国解放前主要是梅毒,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淋病。60年代初已基本12我国性病流行发展阶段1977~1985传入阶段。1985~1988逐渐蔓延阶段。由沿海→内陆。1989~1992由城市→农村。1993~今广泛流行。我国性病流行发展阶段1977~1985传入阶段。13我国卫生部列为重点防治规定上报的STD病种有8种,即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至2000年末,报告病例数达85.90万。2001年发病率首次回落,报告病例数达79.56万。我国卫生部列为重点防治规定上报的STD病种有8种,即梅毒、淋14表.中国性传播疾病的分布(1977-2000)1977-88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2000 年发病率淋病1/100,000%1/100,000%1/100,000%1/100,000%%- 9.49 9.21 10.09 11.53 14.25 16.77 17.34 17.26 18.1522.9285.84 76.94 68.11 65.22 65.41 67.11 64.44 56.42 50.84 48.6133.25 梅毒- 0.17 0.22 0.16 0.17 0.18 0.39 0.96 1.81 2.786.434.30 1.41 1.68 1.07 1.00 0.84 1.53 3.13 5.21 7.309.33 尖锐湿疣- 1.98 2.96 3.89 4.28 4.58 5.65 7.08 8.30 8.4717.555.31 16.10 21.92 23.98 24.30 21.56 21.72 23.04 24.01 22.69 25.47- 0.51 0.81 0.87 1.33 1.79 2.77 4.76 5.97 6.9519.33 0.86 4.14 5.96 5.64 7.52 8.43 10.65 15.48 17.27 18.6128.06 NGU其它3.69 1.41 2.33 4.09 1.76 2.07 1.66 1.94 2.67 2.793.89 表.中国性传播疾病的分布(1977-2000)1977-88152000年我国STD特点:NGU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淋病构成比继续下降,由1999年的40.72%降为33.25%。全国性病流行的病谱逐渐发生改变。NGU增长31.71%,生殖器疱疹增长28.67%。天津,广西,海南,广东非淋的发病率已超过淋病。2000年我国STD特点:NGU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162000年性病人群的变化女性性病人数逐渐增长,男女比例1.6:1→

1.4:1男性以淋病最多,其次是NGU和尖锐湿疣;女性以尖锐湿疣最多,其次是NGU和淋病。严峻的挑战:性传播疾病2000年性病人群的变化女性性病人数逐渐增长,男女比例1.617STD已遍及全国城乡各地,发病率以居前几位的分别是上海市316.59/10万,浙江215.37/10万,北京市157.39/10万,江苏140.70/10万,广东129.67/10万。STD已遍及全国城乡各地,发病率以居前几位的分别是上海市3118我国的HIV感染及AIDS病人数也呈急剧上升,截止2001年底,已报告AIDS感染者30736例,实际感染人数85万人。2001年NGU首次超过淋病。我国的HIV感染及AIDS病人数也呈急剧上升,截止2001年19STD发病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临床分类和必要的实验室监测手段等,近年来,由于非正规治疗所导致耐药病原菌的流行日趋上升,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STD发病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疾病的认识不20淋病的危险性分析1、发病率最高2、无症状带菌者多(男性5~20%,女性可达60%)3、不合理用药4、耐药菌株出现淋病的危险性分析1、发病率最高21耐药菌株的出现是造成70年代以来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和临床上顽固病例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有人将淋菌耐药菌株的危险性与AIDS相提并论。耐药菌株的出现是造成70年代以来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和临床上顽22二、淋病的检测方法二、淋病的检测方法231、淋菌涂片检查适用于男性急性期病人,对无症状或只有少量分泌物的女性病人诊断意义不大。尿道、阴道宫颈口分泌物涂片,G染色或美兰染色,WBC内G-双球菌。男性阳性率90%,女性50~60%。1、淋菌涂片检查适用于男性急性期病人,对无症状或只有少量分泌242、淋菌培养:WHO推荐用于淋病筛选和发现病例的唯一方法。用无菌脱脂纤维细拭子插入男性尿道24厘米或女性子宫颈内1~2厘米转动拭子数周停留片刻后取出,立即接种于G-C或T-M培养基。经24~48小时培养,可见圆形隆起、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灰白色菌落。2、淋菌培养:WHO推荐用于淋病筛选和发现病例的唯一方法。253、生化反应:鉴定淋球菌有实用意义的方法有氧化酶试验:往培养菌落上滴加氧化酶试剂,淋球菌菌落颜色变为紫红色乃至黑色。糖发酵试验:培养基中加糖类和指示剂,淋菌分解葡萄糖,培养基PH下降,指示剂变色,如酚红黄。3、生化反应:鉴定淋球菌有实用意义的方法有264、白细胞酯酶试验(LET):该酶对泌尿生殖器因炎症而存在的多形核WBC有特异性,用于检测泌尿生殖器拭子标本或尿中多形核WBC,女性宫颈拭子灵敏度68%,特异性44%,男性无症状淋病尿道拭子灵敏度44%,特异性91%。4、白细胞酯酶试验(LET):该酶对泌尿生殖器因炎症而存在的275、酶免疫分析法(EIA):商品试剂盒(Gonozyme),为多抗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需4小时,男性尿道拭子灵敏度87%,特异性100%;女性灵敏度50%,对杂菌较多的标本,EIA灵敏度低。5、酶免疫分析法(EIA):商品试剂盒(Gonozyme),286、直接荧光抗体检测(DFA):采用抗蛋白I单抗,高危男性人群中,DFA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及100%,敏感性不及G染色(94%)。女性尿道及宫颈标本敏感性分别为65%及72%,高于G染色(40%)。6、直接荧光抗体检测(DFA):采用抗蛋白I单抗,高危男性人297、单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PMGOT):用淋菌外膜蛋白单抗包被加热杀死的金葡菌,将试剂置于玻片上,加煮沸的待检标本,出现凝集者为阳性,灵敏度98.7%,特异性100%。7、单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PMGOT):用淋菌外膜蛋白单抗308、核酸探针技术(NPA):常用试剂盒PACG2系统,该系统与淋菌的rRNA互补,吖啶酯标记的单链DNA探针,与靶rRNA在液相杂交,以化学发光仪检测。灵敏度90~100%,特异性96~99.3%。8、核酸探针技术(NPA):常用试剂盒PACG2系统,该系统319、聚合酶链反应(PCR):用淋菌隐蔽性质粒为模板设计一对20bP引物扩增390bP片段。与培养相比,PCR敏感性100%,特异性88.9%。9、聚合酶链反应(PCR):用淋菌隐蔽性质粒为模板设计一对23210、连接酶链反应(LCR):是继PCR之后建立起来的快速DNA扩增方法。与PCR不同的是,该法采用两对寡核苷酸探针,特异性高于PCR。10、连接酶链反应(LCR):是继PCR之后建立起来的快速D33一、淋病的治疗药物与淋菌的耐药性一、淋病的治疗药物与淋菌的耐药性341、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的ß-内酰胺环与菌体外壁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转肽酶结合,使该酶失活,菌壁破坏,菌浆外溢而起杀菌作用。作用机制:常用药物:不耐酶:普鲁卡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

耐酶:氨氯青(淋必清)、优立新(青霉烷砜+氨苄青)、安灭菌(克拉维酸+羟氨苄)。1、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的ß-内酰胺环与菌体外壁合成过程中所必35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淋病曾有过重要地位,最初MIC为0.007,以后逐渐上升,60年代MIC<0.1,目前低水平耐药(MIC1.0~2.0)与高水平耐药(MIC2.0~25)菌株日益增多。(单位:g/ml)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淋病曾有过重要地位,最初MIC为0.007,361975年分离到PPNG(Penicillinase-producingNG或betalactanaseproducingNG)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分离到PPNG,非洲和东南亚国家PPNG>10%,欧美国家相对较少,但也逐年增加,有的城市>5%,我国自1987年开始监测耐药性。1975年分离到PPNG(Penicillinase-pro37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青霉素淋球菌:老挝96%韩国88%菲律宾86%中国85%*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计划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青霉素淋球菌38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情况时间地点耐药菌株(%)PPNG(%)1988 1988 1989 1991,1996 1994~1995 1995 1996 1994,1995,1996

1999年上海 南京 全国部分城市 四川 南京、合肥、重庆、福州 蚌埠 上海 福建

全国8个单位*

18.9

80.3

81.79(319/390) 58.17(395/679) 51.46 75,83.5,94(135/180,167/200,111/118)

630(80.5%)5.4 16.7 9 0,43/100 1.28(5/319)*

52/834.37132/783(16.9%) *314株为染色体介导的耐药*南京、上海、福州、南宁、广州、江门、成都、大连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情况时间地点耐药菌株(%)PPNG(%39向辉报道(中皮1998;31(3):166)青霉素对淋球菌的MIC值5年间上升了63倍。1991年0.0625~4.0g/ml1996年0.25~256g/ml向辉报道(中皮1998;31(3):166)青霉素对淋球菌的40美国CDC提出,若某一地区PPNG>5%,青霉素不应作为首选药物。美国CDC提出,若某一地区PPNG>5%,青霉素不应作为首选412、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抑制DNA旋转酶而抑制菌体DNA及蛋白质合成,使菌体迅速死亡。常用药物:氟哌酸(淋克星)、氟嗪酸(氧氟沙星、泰利必妥)、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左旋氧氟沙星(可乐必妥)。2、喹诺酮类作用机制:42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喹诺酮类淋球菌柬埔寨64%、韩国92.6%、中国97.9%、日本78%泰国1998年环丙沙星耐药率13.8%,1999年上升为25.4%,MIC从1.0g/ml,1996年上升为32.0g/ml。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喹诺酮类淋球菌43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时间地点耐氟哌酸(%)耐氟嗪酸(%)耐环丙(%)1994,1995,19961995,1998

1996 1994~1995

1996 1998~1999 1995 20001999 福建 广州 上海 南京、重庆、合肥、福州北京 湛江 蚌埠 广东 全国8个单位18.3,20.5,26.370.5,83*16.5(34/206) 11.28(44/309)**11.28 59.34(54/91) 10.5(68/647) 62.9(56/89)612/783(78.2%)

*其中23株为高度耐药(MIC为32)**44株中40株(90.91%)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株,占全部菌株的10.26%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时间44向辉报道:氟哌酸的MIC值5年间也上升了63倍,1991年0.0156~1.0g/ml,1996年0.125~64.0g/ml向辉报道:氟哌酸的MIC值5年间也上升了63倍,1991年0451992.1~1995.1,香港地区分离到69株耐喹诺酮类淋球菌菌株(QRNG)14.5%呈现高度耐药。(氟哌酸MIC≥8,环丙MIC>4g/ml)1992.1~1995.1,香港地区分离到69株耐喹诺酮类淋463、氨基糖甙类作用机制:

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该类药物治疗淋病首推壮观霉素。3、氨基糖甙类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47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也逐年下降,以往MIC大多为2,4,现在上升到8,16,32(g/ml)。1987年驻南朝鲜美军中爆发了一起淋病流行,是由染色体介导的壮观霉素中度耐药引起。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也逐年下降,以往MIC大多为2,4,48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耐药菌株(%) 1990,1998 广州 0.5,1.0 1995 全国性病中心5.5(11/200)* 1997 上海 0 1998 重庆 1.2 1995,1996 福建 4.0,8.5(8/200,10/118) 1998~1999 湛江 11.11(10/90) 1995 蚌埠 36.8(204/555)1999全国8个单位0/782 *MIC≥64,2株≥128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494、头孢菌素类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并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靶位蛋白,如PBP1与/或PBP3,是目前治疗淋病疗效肯定的药物之一。常用药物:头孢三嗪(菌必治)、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唑肟(盖保世灵)、头孢他定(复达欣)、头孢西汀等。这些药物对ß-内酰胺酶较稳定,抗菌力强。第一代头孢唑啉有耐酶高效、低毒、几乎原形由肾排出,对淋病也有较好效果。4、头孢菌素类作用机制:50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在新加坡、中国、澳大利亚都已观察到淋球菌对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51淋球菌对头孢菌类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 耐菌必治(%)1990,1998 199419951996

1995 1998~19991999广州 福建 蚌埠 湛江全国8个单位 1,14 23.4,20.5,22.8(42/180,42/210,27/118)14(87/623)16.48(15/91)

114/782(14.6%低敏)淋球菌对头孢菌类的耐药情况时间 525、四环素类作用机制:同氨基糖甙类,抑制菌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淋球菌对四环素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已不作为治疗淋病的选择药物。5、四环素类作用机制:53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四环素类淋球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老过、中国发生率34%~99%之间。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54淋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 耐药菌率(%)1995 1997 1995 1996 1998~19991999重庆 上海 南京,合肥,重庆,福州福建 湛江全国8个单位*>70 约50 95.38 (372/390)83(98/118) 49.45(45/91)90/782(11.5%)*南京、上海、福州、南宁、广州、江门、成都、大连淋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 55第三代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或美满霉素抗菌活力比四环素强,口服吸收完全,剂量及服用次数减少,是衣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在淋病联合化疗中不可缺少。第三代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或美满霉素抗菌活力比四环素强,口服56

6、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和核糖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妨碍肽键延长,抑制菌体蛋白质生物合成。红霉素耐药率很高,目前已很少应用。新一代药物阿奇红霉素,抗菌活力强,抗菌谱广,菌体内浓度高于血清浓度,且耐酸耐酶。6、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57瑞典1998~1999年对348株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大于99%的菌株对阿奇霉素敏感。但近年来拉丁美洲报告耐药率为14%。瑞典1998~1999年对348株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大于958美国CDC报告,单剂口服1.0阿奇霉素,治愈率85~90%,单剂口服2.0治愈率可达99%,但1/3有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英国报道,1.0单剂量对尿道炎,治愈率95%,对宫颈、直肠、咽部淋病治愈率为100%,特别适合于淋病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美国CDC报告,单剂口服1.0阿奇霉素,治愈率85~90%,597、氯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该类药物治疗淋病主要是甲砜霉素(将克),治疗无合并症淋病单剂口服2.5g,据报道治愈率93%。7、氯霉素类作用机制:60四、淋菌的营养分型

与耐药性关系四、淋菌的营养分型

与耐药性关系61营养分型指利用淋菌对各种氨基酸和核酸等营养成分不同的需求方式,将其接种于某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观察生长情况,从而将菌株分型。营养分型指利用淋菌对各种氨基酸和核酸等营养成分不同的需求方式62在所有营养分型培养基上均生长的为Proto(原养型),又称NR(野生型),在缺乏某一成分培养基上不生长的记为Ura-(尿嘧啶)、Hyx-(次黄嘌呤)、Pro-(脯氨酸)、Met-(蛋氨酸)、Arg-(精氨酸)、Cit-(瓜氨酸)、AHU-(精氨酸、次黄嘌呤、尿嘧啶)等。目前可分为36型。在所有营养分型培养基上均生长的为Proto(原养型),又称N63AHU-型与播散性淋菌感染及男性无症状尿道感染有关,多见于欧美,该型大多对青霉素和四环素高度敏感。PCU-对青霉素中度敏感,其耐药性较AHU增强。AHU-型与播散性淋菌感染及男性无症状尿道感染有关,多见于欧64不同地区同一营养型对抗生素敏感性并不相同。如:印度Proto型耐青霉素占82.3%,达喀尔为25%,我国南京为71%;达喀尔Pro-耐青霉素为52%,而我国则占82%。因此,单独营养分型流行病学意义不大。不同地区同一营养型对抗生素敏感性并不相同。如:印度Proto65五、血清分型

与耐药性的关系五、血清分型

与耐药性的关系66血清分型:外膜蛋白I(PI)多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将淋菌分为WI、WII、WIII3个血清群。对PI两个单位PI-A(含被WI血清群识别的表位)及PI-B(含被WII/WIII血清群识别的表位)特异的单抗进一步分型,目前可分为56个血清型。血清分型:外膜蛋白I(PI)多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将淋菌分为67WII/WIII耐药性>WI。无症状淋病或播散性淋病以WI占优势。含亚洲型质粒PPNG主要为WI与WII。90%的CMRNG属PI-B血清型。WII/WIII耐药性>WI。无症状淋病或播散性淋病以WI占68通过淋菌菌株血清型分析,特别是血清型结合营养型双重分析可用于监测人群淋菌菌株的流行率、监测耐药菌株或耐药质粒的传入与传播,区分再感染与治疗失败等。通过淋菌菌株血清型分析,特别是血清型结合营养型双重分析可用于69淋球菌的耐药机制淋球菌的耐药机制701、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质粒(Plasmid)指存在于多种细菌和某些真核生物染色体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大小为1~20Kb。通常质粒的复制有赖于宿主细胞的复制,但也有自身的基因以控制合成时限和每个细胞的质粒拷贝数。1、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质粒(Plasmid)指存在于多种细菌和71淋球菌中有三种类型的质粒:隐蔽性质粒:2.6MD(4.2Kb),存在于90%以上的淋球菌中;结合性质粒:24.5MD(39.5Kb),与耐药质粒在菌株间播散有关;耐药质粒:分耐青霉素质粒和耐四环素质粒。淋球菌中有三种类型的质粒:隐蔽性质粒:2.6MD(4.2Kb72(1)耐青霉素质粒1975年首次在菲律宾分离到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1976年加利福尼亚、利物浦、伦敦等地也分离到,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PPNG存在。这类细菌是从嗜血菌属或革兰氏阴性菌中获得β-内酰胺酶产生的质粒。(1)耐青霉素质粒1975年首次在菲律宾分离到β-内酰胺酶(73β-内酰胺酶:破坏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而β-内酰胺环则与菌体外壁合成所需的转肽酶结合,使转肽酶失活,使菌壁破坏。β-内酰胺酶:74目前共检出6种耐青霉素质粒3.2MD非洲型2.9MD里约型4.0MD尼姆型4.4MD亚洲型3.05MD多伦多型6.0MD新西兰型目前共检出6种耐青霉素质粒3.2MD非洲型4.4MD亚洲型75淋球菌编码的β-内酰胺酶的耐药质粒仅含部分TnA序列(不包括转座酶结构基因),不能自我传播,需在24.5MD的结合性质粒帮助下,耐药质粒才能在菌株间发生水平转移。含2.6MD的隐蔽性质粒的菌株易获得4.4MD与3.2MD的耐药菌质粒。淋球菌编码的β-内酰胺酶的耐药质粒仅含部分TnA序列(不包括76(2)耐四环素质粒1985年发现高水平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是由于获得tetM耐药决定因子,tetM决定于位于25.2MD质粒上。含24.5MD结合性质粒的受体菌才能获得tetM决定子。(2)耐四环素质粒1985年发现高水平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77TetM决定于编码一种抗四环素蛋白,其耐药机制可能是引起核糖体RNA和蛋白质成份功能改变,也可能作为一种四环素结合蛋白与四环素结合,阻止其对核糖体的损伤作用,这种耐药质粒在人型支原体与解脲支原体中也发现。与多西环素、米诺霉素的耐药也有关。TetM决定于编码一种抗四环素蛋白,其耐药机制可能是引起78四环素耐药质粒除能自我传播外,还能将淋球菌的β-内酰胺酶质粒转移给敏感菌,如非洲坦桑尼亚74%的TRNG亦为PPNG。四环素耐药质粒除能自我传播外,还能将淋球菌的β-内酰胺酶质粒79耐药质粒在菌株间的转移机制主要通过转化和接合两种方式。耐药质粒在菌株间的转移机制主要通过转化和接合两种方式。80

转化耐药菌释放出DNA进入敏感菌体内,其耐药基因与敏感菌的同种基因重新组合,使敏感菌也成为耐药菌。转化耐药菌释放出DNA进入敏感菌体内,其耐药基因与敏感81

接合耐药菌体与敏感菌体直接接触,耐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敏感菌(感染性耐药)。接合转移需要供体菌染色体或质粒中存在接合性转座子,其作用是促进耐药质粒在菌株间传播。接合耐药菌体与敏感菌体直接接触,耐药菌将耐药因子转移给敏822、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淋球菌中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细菌选择性突变所致。染色体上许多位点都能影响淋球菌的耐药性,单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引起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淋球菌中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83质粒介导的为高度耐药;染色体介导为低度耐药。质粒介导的为高度耐药;84

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机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改变编码PBP基因有至少有四个位点参与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机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改变85penA位点突变对青霉素特异性低度耐药tet位点突变对四环素特异耐药mtr位点突变对多种药物非特异性低度耐药penB位点突变对青霉素、四环素的低度耐药penA、penB、mtr三位点突变则获得高度耐药penA位点突变对青霉素特异性低度耐药86染色体介导的壮观霉素耐药淋球菌对壮观霉素耐药的高度耐药是由于spe位点单步突变,使菌体核糖体30S亚单位结构改变,对药物敏感性降低,阻止药物与细菌结合。染色体介导的壮观霉素耐药淋球菌对壮观霉素耐药的高度耐87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两个靶酶是DNA螺旋酶(拓朴异构酶II)和DNA拓朴异构酶IV,每种都由4个亚基(两个A、两个B)组成四聚体,分别由gyrA,gyrB

和parC,parE编码。这两个酶在DNA复制、重组、转录中起重要作用。染色体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两个靶酶是DNA螺旋酶(拓朴异构酶II)和88耐药菌是由于gyrA或parC组突变引起,由于酶结构改变、引起空间上的障碍,阻止药物进入喹诺酮作用区;也可能是由于物理、化学变化干扰喹诺酮-酶-DNA相互作用。单一位点基因突变多引起低度耐药,而双位点突变则引起高度耐药。耐药菌是由于gyrA或parC组突变引起,由于酶结构改变、引89对氟喹诺酮耐药的淋菌往往对青霉素、四环素亦为染色体耐药,但对大观霉素及头孢三嗪敏感。对氟喹诺酮耐药的淋菌往往对青霉素、四环素亦为染色体耐药,但对90

对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淋球菌则对全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也会降低。即基因突变可造成对氟喹诺酮类中所有药物的交叉耐药。对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下降的淋球菌则对全部氟喹诺酮类药913、细菌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从而逃避药物的抗菌作用

3、细菌改变药物的作用靶位从而逃避药物的抗菌作用

92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淋球菌内膜上的靶点位(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PBPs具有酶活性,参与细菌细胞合成转肽酶、羧肽酶和内肽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淋球菌内膜上的靶点位(即青霉素结合蛋白P93基因突变使PBPs发生下列改变(1)PBPs数量改变或缺失(2)药物与PBPs的亲合力降低(3)细菌产生缓慢结合的PBPs(4)诱导性PBPs的出现基因突变使PBPs发生下列改变(1)PBPs数量改变或缺失944、主要外排系统的mtrRCDE基因突变导致多重耐药

4、主要外排系统的mtrRCDE基因突变导致多重耐药

95多重耐药性(multiple-antibiotic-resistantce,MAR),指细菌不仅对某种亲脂性药物耐药,且对多种化学结构完全不同的抗菌药物耐药,其原因是细菌能选择性或非选择性地将药物有效排出细胞外。多重耐药性(multiple-antibiotic-resi96主动外排系统是由细胞膜上脂蛋白在ATP酶催化下完成。多耐药传递系统(mutipletranferableresistancesystem,简称mtr基因系统)控制这种脂蛋白含量。主动外排系统是由细胞膜上脂蛋白在ATP酶催化下完成。多耐药传97mtr基因系统即mtrR基因+mtrCDE基因mtrR蛋白---阻遏蛋白,抑制mtrC、D、E转录mtrC蛋白---连接蛋白mtrD蛋白---转运载体 三联体---主动外排mtrE蛋白---通道蛋白mtr基因系统即mtrR基因+mtrCDE基因mtrR蛋98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青霉素的淋球菌中,均有mtrR基因突变。

β-内酰胺酶阴性的耐青霉素的淋球菌中,均有mtrR基因突变。995、外膜通透性降低导致细菌耐药性5、外膜通透性降低导致细菌耐药性100耐药菌株改变细菌外膜蛋白,外膜通透性降低,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内膜靶位,药物到达细胞内的速度下降,而主动外排系统排出抗菌药物的“外排”速度大于“内流”速度,细胞内抗菌药物浓度降低而产生耐药。耐药菌株改变细菌外膜蛋白,外膜通透性降低,阻碍抗生素进入细菌101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1)促使抗生素在细胞内快速扩散;(2)克隆PBPS基因,设计直接作用于PBPS部位的新的β-内酰胺抗生素,或采用β-内酰胺抗生素混合物攻击不同的PBPS部位以达到杀伤细菌目的。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1)促使抗生素在细胞内快速扩散;102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3)改变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结构,合成耐酶抗生素,或将β-内酰胺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应用以克服耐药性。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3)改变β-内酰胺抗生素的结构,103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4)克隆mtrR、C、D、E基因,研究从分子水平调控病原菌的mtrR、C、D、E的表达,或设计mtrRCDE复合物抗体,增加药物效能.防止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措施(4)克隆mtrR、C、D、E基因104谢谢!谢谢!105淋病奈瑟氏菌感染

与耐药性进展浙医一院

方红淋病奈瑟氏菌感染

与耐药性进展浙医一院106淋病(gonorrhea)是指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也包括眼、咽、直肠、盆腔和播散性淋菌感染。淋病(gonorrhea)是指淋病奈瑟氏菌(简称淋菌)引起的107一、淋病流行状况一、淋病流行状况108淋病是一古老的传染病,公元2世纪引用术语gonorrhoeae。淋病是一古老的传染病,公元2世纪引用术语gonorrhoea1091767年JohnHunter将患者脓性分泌物接种于自己的尿道,同时感染了淋病和梅毒。1832年Ricord通过接种试验将淋病和梅毒分开。1767年JohnHunter将患者脓性分泌物接种于自己1101879年Neisser从35位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性结膜炎患者的分泌物中分离出淋病双球菌,因此后人将其称为淋病奈瑟氏菌(Neisseriagonorrhoeae)。1879年Neisser从35位急性尿道炎、阴道炎及新生儿急1111882年Leistiko和Loeffler在37℃培养的血清动物胶上发现淋菌生长。1885年Bumm在人、牛、羊的凝固血清上培养淋菌获得成功,接种到健康人的尿道内产生同样症状。1882年Leistiko和Loeffler在37℃培养11220世纪初,淋病与衣原体感染混为一谈,将症状轻,分泌物薄当作慢性淋病。直到应用青霉素治愈淋病,才认识到NGU。20世纪初,淋病与衣原体感染混为一谈,将症状轻,分泌物薄当作113淋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悠久。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多数国家淋病超过梅毒。至60年代,欧美、非洲一些国家地区发病率非常高。美国从1966年至1973年每年递增12%,1960年为145/10万,1979年高达459/10万。但从1975年至1990年发病率下降了31%。至1989年已降至289/10万,但仍居首位。淋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广泛悠久。二十世纪40年代后期,多数国家114据WHO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全球性行为而感染的15~49岁的新发STD病例达3.33亿,主要病种及发病人数为梅毒1220万,淋病6220万,衣原体感染8910万,滴虫病1.67亿。据WHO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全球性行为而感染的15~49115表1995年世界15-49岁成人感染STD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

地名北美洲 西欧 澳大利亚 拉美和加勒比海次撒哈拉非洲 北非和中东 东欧和中亚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南亚和东南亚 总计0.072 0.10 0.005 0.56 1.56 0.28 0.050 0.262.66 5.55梅毒男女0.072 0.10 0.005 0.70 1.97 0.33 0.050 0.30 3.13 6.66淋病男女0.83 0.60 0.033 3.45 7.30 0.77 1.17 1.80 14.56 30.540.92 0.63 0.069 3.67 8.38 0.77 1.16 1.47 14.55 31.62 1.64 2.30 0.12 5.01 6.96 1.67 2.15 2.70 20.20 42.752.34 3.20 0.17 5.12 8.44 1.28 2.92 2.63 20.28 46.38衣原体感染男女滴虫病男女3.78 5.3 0.29 8.52 15.07 2.32 4.90 4.83 39.56 84.60 4.23 5.76 0.32 9.10 15.35 2.22 5.17 4.53 35.87 82.55表1995年世界15-49岁成人感染STD情况统计表(116我国解放前主要是梅毒,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淋病。60年代初已基本消灭了性病。但70年代末STD死灰复燃。1977年以来发病率呈急骤上升。我国解放前主要是梅毒,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淋病。60年代初已基本117我国性病流行发展阶段1977~1985传入阶段。1985~1988逐渐蔓延阶段。由沿海→内陆。1989~1992由城市→农村。1993~今广泛流行。我国性病流行发展阶段1977~1985传入阶段。118我国卫生部列为重点防治规定上报的STD病种有8种,即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至2000年末,报告病例数达85.90万。2001年发病率首次回落,报告病例数达79.56万。我国卫生部列为重点防治规定上报的STD病种有8种,即梅毒、淋119表.中国性传播疾病的分布(1977-2000)1977-88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2000 年发病率淋病1/100,000%1/100,000%1/100,000%1/100,000%%- 9.49 9.21 10.09 11.53 14.25 16.77 17.34 17.26 18.1522.9285.84 76.94 68.11 65.22 65.41 67.11 64.44 56.42 50.84 48.6133.25 梅毒- 0.17 0.22 0.16 0.17 0.18 0.39 0.96 1.81 2.786.434.30 1.41 1.68 1.07 1.00 0.84 1.53 3.13 5.21 7.309.33 尖锐湿疣- 1.98 2.96 3.89 4.28 4.58 5.65 7.08 8.30 8.4717.555.31 16.10 21.92 23.98 24.30 21.56 21.72 23.04 24.01 22.69 25.47- 0.51 0.81 0.87 1.33 1.79 2.77 4.76 5.97 6.9519.33 0.86 4.14 5.96 5.64 7.52 8.43 10.65 15.48 17.27 18.6128.06 NGU其它3.69 1.41 2.33 4.09 1.76 2.07 1.66 1.94 2.67 2.793.89 表.中国性传播疾病的分布(1977-2000)1977-881202000年我国STD特点:NGU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淋病构成比继续下降,由1999年的40.72%降为33.25%。全国性病流行的病谱逐渐发生改变。NGU增长31.71%,生殖器疱疹增长28.67%。天津,广西,海南,广东非淋的发病率已超过淋病。2000年我国STD特点:NGU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1212000年性病人群的变化女性性病人数逐渐增长,男女比例1.6:1→

1.4:1男性以淋病最多,其次是NGU和尖锐湿疣;女性以尖锐湿疣最多,其次是NGU和淋病。严峻的挑战:性传播疾病2000年性病人群的变化女性性病人数逐渐增长,男女比例1.6122STD已遍及全国城乡各地,发病率以居前几位的分别是上海市316.59/10万,浙江215.37/10万,北京市157.39/10万,江苏140.70/10万,广东129.67/10万。STD已遍及全国城乡各地,发病率以居前几位的分别是上海市31123我国的HIV感染及AIDS病人数也呈急剧上升,截止2001年底,已报告AIDS感染者30736例,实际感染人数85万人。2001年NGU首次超过淋病。我国的HIV感染及AIDS病人数也呈急剧上升,截止2001年124STD发病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缺乏明确的临床分类和必要的实验室监测手段等,近年来,由于非正规治疗所导致耐药病原菌的流行日趋上升,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STD发病人数居高不下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疾病的认识不125淋病的危险性分析1、发病率最高2、无症状带菌者多(男性5~20%,女性可达60%)3、不合理用药4、耐药菌株出现淋病的危险性分析1、发病率最高126耐药菌株的出现是造成70年代以来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和临床上顽固病例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有人将淋菌耐药菌株的危险性与AIDS相提并论。耐药菌株的出现是造成70年代以来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和临床上顽127二、淋病的检测方法二、淋病的检测方法1281、淋菌涂片检查适用于男性急性期病人,对无症状或只有少量分泌物的女性病人诊断意义不大。尿道、阴道宫颈口分泌物涂片,G染色或美兰染色,WBC内G-双球菌。男性阳性率90%,女性50~60%。1、淋菌涂片检查适用于男性急性期病人,对无症状或只有少量分泌1292、淋菌培养:WHO推荐用于淋病筛选和发现病例的唯一方法。用无菌脱脂纤维细拭子插入男性尿道24厘米或女性子宫颈内1~2厘米转动拭子数周停留片刻后取出,立即接种于G-C或T-M培养基。经24~48小时培养,可见圆形隆起、湿润、光滑、半透明或灰白色菌落。2、淋菌培养:WHO推荐用于淋病筛选和发现病例的唯一方法。1303、生化反应:鉴定淋球菌有实用意义的方法有氧化酶试验:往培养菌落上滴加氧化酶试剂,淋球菌菌落颜色变为紫红色乃至黑色。糖发酵试验:培养基中加糖类和指示剂,淋菌分解葡萄糖,培养基PH下降,指示剂变色,如酚红黄。3、生化反应:鉴定淋球菌有实用意义的方法有1314、白细胞酯酶试验(LET):该酶对泌尿生殖器因炎症而存在的多形核WBC有特异性,用于检测泌尿生殖器拭子标本或尿中多形核WBC,女性宫颈拭子灵敏度68%,特异性44%,男性无症状淋病尿道拭子灵敏度44%,特异性91%。4、白细胞酯酶试验(LET):该酶对泌尿生殖器因炎症而存在的1325、酶免疫分析法(EIA):商品试剂盒(Gonozyme),为多抗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需4小时,男性尿道拭子灵敏度87%,特异性100%;女性灵敏度50%,对杂菌较多的标本,EIA灵敏度低。5、酶免疫分析法(EIA):商品试剂盒(Gonozyme),1336、直接荧光抗体检测(DFA):采用抗蛋白I单抗,高危男性人群中,DFA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及100%,敏感性不及G染色(94%)。女性尿道及宫颈标本敏感性分别为65%及72%,高于G染色(40%)。6、直接荧光抗体检测(DFA):采用抗蛋白I单抗,高危男性人1347、单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PMGOT):用淋菌外膜蛋白单抗包被加热杀死的金葡菌,将试剂置于玻片上,加煮沸的待检标本,出现凝集者为阳性,灵敏度98.7%,特异性100%。7、单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PMGOT):用淋菌外膜蛋白单抗1358、核酸探针技术(NPA):常用试剂盒PACG2系统,该系统与淋菌的rRNA互补,吖啶酯标记的单链DNA探针,与靶rRNA在液相杂交,以化学发光仪检测。灵敏度90~100%,特异性96~99.3%。8、核酸探针技术(NPA):常用试剂盒PACG2系统,该系统1369、聚合酶链反应(PCR):用淋菌隐蔽性质粒为模板设计一对20bP引物扩增390bP片段。与培养相比,PCR敏感性100%,特异性88.9%。9、聚合酶链反应(PCR):用淋菌隐蔽性质粒为模板设计一对213710、连接酶链反应(LCR):是继PCR之后建立起来的快速DNA扩增方法。与PCR不同的是,该法采用两对寡核苷酸探针,特异性高于PCR。10、连接酶链反应(LCR):是继PCR之后建立起来的快速D138一、淋病的治疗药物与淋菌的耐药性一、淋病的治疗药物与淋菌的耐药性1391、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的ß-内酰胺环与菌体外壁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转肽酶结合,使该酶失活,菌壁破坏,菌浆外溢而起杀菌作用。作用机制:常用药物:不耐酶:普鲁卡因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羟苄青霉素。

耐酶:氨氯青(淋必清)、优立新(青霉烷砜+氨苄青)、安灭菌(克拉维酸+羟氨苄)。1、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的ß-内酰胺环与菌体外壁合成过程中所必140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淋病曾有过重要地位,最初MIC为0.007,以后逐渐上升,60年代MIC<0.1,目前低水平耐药(MIC1.0~2.0)与高水平耐药(MIC2.0~25)菌株日益增多。(单位:g/ml)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淋病曾有过重要地位,最初MIC为0.007,1411975年分离到PPNG(Penicillinase-producingNG或betalactanaseproducingNG)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地区分离到PPNG,非洲和东南亚国家PPNG>10%,欧美国家相对较少,但也逐年增加,有的城市>5%,我国自1987年开始监测耐药性。1975年分离到PPNG(Penicillinase-pro142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青霉素淋球菌:老挝96%韩国88%菲律宾86%中国85%*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监测计划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青霉素淋球菌143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情况时间地点耐药菌株(%)PPNG(%)1988 1988 1989 1991,1996 1994~1995 1995 1996 1994,1995,1996

1999年上海 南京 全国部分城市 四川 南京、合肥、重庆、福州 蚌埠 上海 福建

全国8个单位*

18.9

80.3

81.79(319/390) 58.17(395/679) 51.46 75,83.5,94(135/180,167/200,111/118)

630(80.5%)5.4 16.7 9 0,43/100 1.28(5/319)*

52/834.37132/783(16.9%) *314株为染色体介导的耐药*南京、上海、福州、南宁、广州、江门、成都、大连淋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情况时间地点耐药菌株(%)PPNG(%144向辉报道(中皮1998;31(3):166)青霉素对淋球菌的MIC值5年间上升了63倍。1991年0.0625~4.0g/ml1996年0.25~256g/ml向辉报道(中皮1998;31(3):166)青霉素对淋球菌的145美国CDC提出,若某一地区PPNG>5%,青霉素不应作为首选药物。美国CDC提出,若某一地区PPNG>5%,青霉素不应作为首选1462、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抑制DNA旋转酶而抑制菌体DNA及蛋白质合成,使菌体迅速死亡。常用药物:氟哌酸(淋克星)、氟嗪酸(氧氟沙星、泰利必妥)、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左旋氧氟沙星(可乐必妥)。2、喹诺酮类作用机制:147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喹诺酮类淋球菌柬埔寨64%、韩国92.6%、中国97.9%、日本78%泰国1998年环丙沙星耐药率13.8%,1999年上升为25.4%,MIC从1.0g/ml,1996年上升为32.0g/ml。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喹诺酮类淋球菌148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时间地点耐氟哌酸(%)耐氟嗪酸(%)耐环丙(%)1994,1995,19961995,1998

1996 1994~1995

1996 1998~1999 1995 20001999 福建 广州 上海 南京、重庆、合肥、福州北京 湛江 蚌埠 广东 全国8个单位18.3,20.5,26.370.5,83*16.5(34/206) 11.28(44/309)**11.28 59.34(54/91) 10.5(68/647) 62.9(56/89)612/783(78.2%)

*其中23株为高度耐药(MIC为32)**44株中40株(90.91%)同时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为多重耐药菌株,占全部菌株的10.26%淋球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时间149向辉报道:氟哌酸的MIC值5年间也上升了63倍,1991年0.0156~1.0g/ml,1996年0.125~64.0g/ml向辉报道:氟哌酸的MIC值5年间也上升了63倍,1991年01501992.1~1995.1,香港地区分离到69株耐喹诺酮类淋球菌菌株(QRNG)14.5%呈现高度耐药。(氟哌酸MIC≥8,环丙MIC>4g/ml)1992.1~1995.1,香港地区分离到69株耐喹诺酮类淋1513、氨基糖甙类作用机制:

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该类药物治疗淋病首推壮观霉素。3、氨基糖甙类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152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也逐年下降,以往MIC大多为2,4,现在上升到8,16,32(g/ml)。1987年驻南朝鲜美军中爆发了一起淋病流行,是由染色体介导的壮观霉素中度耐药引起。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敏感性也逐年下降,以往MIC大多为2,4,153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耐药菌株(%) 1990,1998 广州 0.5,1.0 1995 全国性病中心5.5(11/200)* 1997 上海 0 1998 重庆 1.2 1995,1996 福建 4.0,8.5(8/200,10/118) 1998~1999 湛江 11.11(10/90) 1995 蚌埠 36.8(204/555)1999全国8个单位0/782 *MIC≥64,2株≥128淋球菌对壮观霉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1544、头孢菌素类作用机制: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并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靶位蛋白,如PBP1与/或PBP3,是目前治疗淋病疗效肯定的药物之一。常用药物:头孢三嗪(菌必治)、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唑肟(盖保世灵)、头孢他定(复达欣)、头孢西汀等。这些药物对ß-内酰胺酶较稳定,抗菌力强。第一代头孢唑啉有耐酶高效、低毒、几乎原形由肾排出,对淋病也有较好效果。4、头孢菌素类作用机制:155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在新加坡、中国、澳大利亚都已观察到淋球菌对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156淋球菌对头孢菌类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 耐菌必治(%)1990,1998 199419951996

1995 1998~19991999广州 福建 蚌埠 湛江全国8个单位 1,14 23.4,20.5,22.8(42/180,42/210,27/118)14(87/623)16.48(15/91)

114/782(14.6%低敏)淋球菌对头孢菌类的耐药情况时间 1575、四环素类作用机制:同氨基糖甙类,抑制菌体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淋球菌对四环素易产生耐药性,所以已不作为治疗淋病的选择药物。5、四环素类作用机制:158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耐四环素类淋球菌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老过、中国发生率34%~99%之间。WHOWPRGASP2001年度报告159淋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 耐药菌率(%)1995 1997 1995 1996 1998~19991999重庆 上海 南京,合肥,重庆,福州福建 湛江全国8个单位*>70 约50 95.38 (372/390)83(98/118) 49.45(45/91)90/782(11.5%)*南京、上海、福州、南宁、广州、江门、成都、大连淋球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情况(%)时间 地点 160第三代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或美满霉素抗菌活力比四环素强,口服吸收完全,剂量及服用次数减少,是衣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在淋病联合化疗中不可缺少。第三代四环素类药物强力霉素或美满霉素抗菌活力比四环素强,口服161

6、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和核糖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妨碍肽键延长,抑制菌体蛋白质生物合成。红霉素耐药率很高,目前已很少应用。新一代药物阿奇红霉素,抗菌活力强,抗菌谱广,菌体内浓度高于血清浓度,且耐酸耐酶。6、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162瑞典1998~1999年对348株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大于99%的菌株对阿奇霉素敏感。但近年来拉丁美洲报告耐药率为14%。瑞典1998~1999年对348株淋球菌耐药监测结果,大于9163美国CDC报告,单剂口服1.0阿奇霉素,治愈率85~90%,单剂口服2.0治愈率可达99%,但1/3有副作用,主要是胃肠道不适。英国报道,1.0单剂量对尿道炎,治愈率95%,对宫颈、直肠、咽部淋病治愈率为100%,特别适合于淋病合并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美国CDC报告,单剂口服1.0阿奇霉素,治愈率85~90%,1647、氯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菌体蛋白质合成。该类药物治疗淋病主要是甲砜霉素(将克),治疗无合并症淋病单剂口服2.5g,据报道治愈率93%。7、氯霉素类作用机制:165四、淋菌的营养分型

与耐药性关系四、淋菌的营养分型

与耐药性关系166营养分型指利用淋菌对各种氨基酸和核酸等营养成分不同的需求方式,将其接种于某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观察生长情况,从而将菌株分型。营养分型指利用淋菌对各种氨基酸和核酸等营养成分不同的需求方式167在所有营养分型培养基上均生长的为Proto(原养型),又称NR(野生型),在缺乏某一成分培养基上不生长的记为Ura-(尿嘧啶)、Hyx-(次黄嘌呤)、Pro-(脯氨酸)、Met-(蛋氨酸)、Arg-(精氨酸)、Cit-(瓜氨酸)、AHU-(精氨酸、次黄嘌呤、尿嘧啶)等。目前可分为36型。在所有营养分型培养基上均生长的为Proto(原养型),又称N168AHU-型与播散性淋菌感染及男性无症状尿道感染有关,多见于欧美,该型大多对青霉素和四环素高度敏感。PCU-对青霉素中度敏感,其耐药性较AHU增强。AHU-型与播散性淋菌感染及男性无症状尿道感染有关,多见于欧169不同地区同一营养型对抗生素敏感性并不相同。如:印度Proto型耐青霉素占82.3%,达喀尔为25%,我国南京为71%;达喀尔Pro-耐青霉素为52%,而我国则占82%。因此,单独营养分型流行病学意义不大。不同地区同一营养型对抗生素敏感性并不相同。如:印度Proto170五、血清分型

与耐药性的关系五、血清分型

与耐药性的关系171血清分型:外膜蛋白I(PI)多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将淋菌分为WI、WII、WIII3个血清群。对PI两个单位PI-A(含被WI血清群识别的表位)及PI-B(含被WII/WIII血清群识别的表位)特异的单抗进一步分型,目前可分为56个血清型。血清分型:外膜蛋白I(PI)多克隆抗体协同凝集试验将淋菌分为172WII/WIII耐药性>WI。无症状淋病或播散性淋病以WI占优势。含亚洲型质粒PPNG主要为WI与WII。90%的CMRNG属PI-B血清型。WII/WIII耐药性>WI。无症状淋病或播散性淋病以WI占173通过淋菌菌株血清型分析,特别是血清型结合营养型双重分析可用于监测人群淋菌菌株的流行率、监测耐药菌株或耐药质粒的传入与传播,区分再感染与治疗失败等。通过淋菌菌株血清型分析,特别是血清型结合营养型双重分析可用于174淋球菌的耐药机制淋球菌的耐药机制1751、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质粒(Plasmid)指存在于多种细菌和某些真核生物染色体外的双链环状DNA分子,大小为1~20Kb。通常质粒的复制有赖于宿主细胞的复制,但也有自身的基因以控制合成时限和每个细胞的质粒拷贝数。1、质粒介导的耐药性质粒(Plasmid)指存在于多种细菌和176淋球菌中有三种类型的质粒:隐蔽性质粒:2.6MD(4.2Kb),存在于90%以上的淋球菌中;结合性质粒:24.5MD(39.5Kb),与耐药质粒在菌株间播散有关;耐药质粒:分耐青霉素质粒和耐四环素质粒。淋球菌中有三种类型的质粒:隐蔽性质粒:2.6MD(4.2Kb177(1)耐青霉素质粒1975年首次在菲律宾分离到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1976年加利福尼亚、利物浦、伦敦等地也分离到,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PPNG存在。这类细菌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