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试题】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1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2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3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4页
【初中历史试题】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祥细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2222页,总=sectionpages2323页试卷第=page2323页,总=sectionpages2323页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完成统一

C.隋炀帝登基 D.开凿大运河

2.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虽然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

)A.创立殿试制度 B.重用有才之人 C.打击大族势力 D.促进社会发展

4.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该诗称颂的“封建盛世”是()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民主制

6.2014年9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发表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演讲,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7.下列图片中反映隋唐时期成就的是()A.司母戊鼎 B.地动仪

C.赵州桥 D.指南针

8.下列从隋至清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元明清B.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元明清C.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D.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明元清

9.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杜甫 B.李白 C.白居易 D.王维

10.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1.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费无极 B.杨国忠 C.秦桧 D.李林甫

12.听说新版的初一历史教材将岳飞的称谓改为民族英雄之后,黄明同学就着手在现行初中历史教材中寻找“民族英雄”。下列人物中不会被黄明同学列入“民族英雄”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宋应星 D.邓世昌

13.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

C. D.

14.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1141年宋金之间的和议,产生的相同影响是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5.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虽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初期,它就是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交子

16.“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7.汴河桥上人头攒动,京城上下熙熙攘攘:城市商业繁华喧器,市民文化高度发达。这是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的

A.《洛神赋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墨梅图》

18.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19.“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阿保机

20.西藏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将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开始于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1.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2.《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A.火药 B.印刷术 C.造纸术 D.指南针

23.人们常用“比黄连还苦,比窦娥还冤”这句话形容一个人含冤命苦。你知道窦娥这个艺术形象是谁塑造的吗(

)A.苏轼 B.辛弃疾 C.黄庭坚 D.关汉卿

24.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史记》 B.《唐律疏议》 C.《金刚经》 D.《资治通鉴》

25.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 B.专制集权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思想控制的加强

26.张学良晚年曾作诗:“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该诗赞扬的是(

)A.明成祖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27.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28.下列属于清朝加强君权措施的是(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设立军机处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锦衣卫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29.为粉碎回部贵族的分裂势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A.册封达赖喇嘛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设置驻藏大臣 D.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30.“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A.君主专制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对外贸易二、综合题

古代外交光耀史册。

材料一: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有何功德,致此称扬?”(1)材料中“天竺”泛指什么地区?“秦王”指的是哪一皇帝?玄奘在对外交往中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材料二::观夫海洋、洪港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衙……(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壮举?这一壮举在对外交往中有什么历史意义?(3)试归纳上述两位著名外交使者的共同点。(提示:从精神品质、活动影响等方面归纳)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材料二(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

材料三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3)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广大爱国军民进行了三次英勇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在这三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两位民族英雄,他们高尚的精神品质和反抗外来侵略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三次英勇斗争”是指哪三次反侵略斗争?他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作为时代青年应如何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广东省潮州市潮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答案】B【考点】隋朝的建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完成全国统一。故B符合题意

;隋朝建立是581年,A排除;隋炀帝登基是604年,C排除;开凿大运河是605年,D排除。故选择B.2.【答案】C【考点】隋唐的经济发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①是唐朝创制的灌溉工具筒车;②是西汉的翻车(即龙骨水车);③是西汉的新型播种工具耧车;④是唐朝创制

的曲辕犁。综上所述唐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是①④。故选C。3.【答案】D【考点】女皇武则天【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她的统治被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

贞观”。所以武则天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史学家还是肯定了她的功绩。其原因是武则天在位时的统治措施促进社会发展

,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4.【答案】D【考点】开元盛世【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局面。【解答】这是大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对“开元盛世”的描述,意思是开元全盛时期,连小县城都有上万户人家。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粮食装满了公家和私人的仓库,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D符合题意。文景之治是汉文帝、汉景帝开创的局面,隋文帝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A、B、C均不符合题意。5.【答案】C【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依据题干关键词“最早的考试制度”“中国…选举制度”,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开创的科举制,经唐代完善后传到世界各国。孙中山

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几乎都是源于英国,而英国的考试制度,是从中国引入的,故C符合题意;禅让制、世袭制、民主

制与题千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6.【答案】B【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解析】本题属材料分析型选择题,解答本题要把握“中印交往”“唐朝”等关键词。【解答】A.张骞,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B.玄奘,唐贞观年间,西行天竺,是把印度佛教、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第一人,为中印友好做出了杰出贡献。

C.鉴真,东渡日本,为中日友好做出了杰出贡献。

D.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7.【答案】C【考点】青铜器【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项是商朝时期的最大的青铜器;B项是汉朝时期张衡发明的;C项是隋朝时期建造的;D项是宋代时期发明的,A项符合题意,故选A。【解答】此题暂无解答8.【答案】C【考点】历史文化常识【解析】本题考查了隋至清朝顺序排列,注意准确识记基础知识。【解答】中国王朝更迭顺序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五代十国并立)传;宋(辽宋金夏并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从隋至清朝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9.【答案】B【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仙”李白。【解答】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人们称他为“诗仙”。

故选B。10.【答案】B【考点】戚继光抗倭元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开元盛世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统一六国、开元盛世、戚继光抗倭和元朝统一的知识点。【解答】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历史。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描述的是秦统一六国的历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慷慨赴死的豪迈气概。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抒发了戚继光抗击倭寇的雄心壮志。

故选B。

11.【答案】C【考点】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但被宋高宗和宰相奏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奏桧,故此题选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12.【答案】C【考点】甲午中日战争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在台湾的建制戚继光抗倭【解析】本题以“民族英雄”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民族英雄的知识。【解答】依据所学知识,戚继光、郑成功和邓世昌都为民族英雄。明朝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C【考点】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女真族的崛起与金朝建立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辽与西夏的建立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916年契丹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辽在北宋的东北

方,西夏在北宋的西北方,C符合题意,BD排除;金灭辽,与西夏、北宋并立,A排除。故选择C。14.【答案】B【考点】南宋和金的对峙【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005年澶渊之盟的订立,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

。1141年宋金和议确定了宋金之间政治上的不平等关系,结束了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边境出现了

和平的局面。所以,宋辽的澶渊之盟和宋金和议都维持了相当时期的和平。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15.【答案】D【考点】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选D;会子是南宋时期发行的纸币,故排除A;瓦

子是宋朝时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故排除B;关子是南宋时的一种纸币,故排除C。故本题选D。16.【答案】C【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解答】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大致经过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唐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17.【答案】C【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体现了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的繁荣,故C符合题意;《洛神赋图》是魏晋南北

朝名画,《步辇图》是唐代名画,《墨梅图》是元代名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18.【答案】D【考点】宋元时期繁华的都市生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随着市民阶层的扩大,宋代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里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故D项正确,

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9.【答案】B【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元巩固统一的措施【解析】本题以歌曲为切入点,考查的知识点是忽必烈建立元朝。【解答】成吉思汗死后,忽必烈继承汗位,与1271年建立元朝,1276年灭南宋实现统一。20.【答案】C【考点】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直接统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

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C符合题意。故选C。21.【答案】C【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印刷术有关内容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北宋的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2.【答案】A【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火药发明的相关史实。根据所学知识,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

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火箭、火枪、火炮等。选项中

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定体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解答】试题23.【答案】D【考点】宋词和元曲【解析】本题考查元曲和关汉卿的有关知识。【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比窦娥还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窦娥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中的人物。

故选D。24.【答案】D【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所以此题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灿烂的宋元文化【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5.【答案】B【考点】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军机处的设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巩固统治,推行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厂卫制

度其实质是明朝的特务统治。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

进一步强化。为极力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实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B选项符合题意。由此,ACD可排除,故选B.26.【答案】D【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在台湾的建制【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依据材料“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可知,这是指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入侵我国台湾。1662年

,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并收复开发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

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所以D项符合题意;AB项是明成祖时期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加

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C项是抗击倭寇。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7.【答案】C【考点】《红楼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演义》展现的三国纷争的战乱局面;《水浒传》描述的是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红楼梦》是对封建礼教的鞭挞;《西游记》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巨著,不能再现真实的社会生活。AB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C对应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解答】此题暂无解答28.【答案】D【考点】清朝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军机处的设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君主权力的强化的认识。锦衣卫、东厂是明朝君权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焚书坑儒是奏朝加强思想统治采

取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加强思想统治采取的措施,军机处是清朝雍正设立,是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

。文字狱是清朝为了加强思想统治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以上这些措施属于清朝加强君权措施的是设立军机处

和大兴文字狱,所以此题选D.29.【答案】B【考点】清朝巩固西北边疆【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1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

军,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之后,设置新疆行省。AC是西藏问题,D不属于民族分裂行为,故选B项。30.【答案】C【考点】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闭关锁国政策【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材料选自乾隆皇帝给英王的信,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的思想观念,统治者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对贸

易进行严格的限制。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C。二、综合题【答案】古代印度。唐太宗李世民。玄奘到天竺求经历经艰险,后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们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共同点:都有不畏艰险,持之以恒的精神;都以自己的努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意思表达相近即可)【考点】郑和下西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解析】本题以“古代外交光耀史册”为切入点,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玄奘西游天竺、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等知识,明确这两位著名外交使者都以自己的努力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是文化交流的使者。【解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天竺”泛指古代印度。“秦王”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是研究7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为古代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观夫海洋、洪港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