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4-17诗歌、小说与戏剧巩固演练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4-17诗歌、小说与戏剧巩固演练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2013•山东压轴卷)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答案】A【解析】从题干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结合“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的特点,可判断为浪漫主义风格。(2013•梅州100多年来,他巴尔扎克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帐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答案】A【解析】关键信息:吃黑面包的收帐员的诚实。巴尔扎克的文学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A项正确;B、CD各项与题干不符。3•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文学流派的特点的把握,描述现实生活的流派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流派,但列夫•托尔斯泰生活于近代的俄国,所以其小说只能是现实主义流派。4•“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创作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这些是对19世纪以来世界某一文学流派特点的归纳。符合这一文学流派特点的作品是()A.《战争与和平》B.《母亲》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D.《等待戈多》【答案】B【解析】符合“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这一信息的只有B项;《战争与和平》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属于浪漫主义,《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风格。5•不再强调感情与辞藻,而着眼于描绘具体的事实,并将科学的原理应用在社会现实的分析上。能够体现以上特点的文学作品是()A.《唐璜》B.《人间喜剧》C.《悲惨世界》D.《等待戈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是“应用在社会现实的分析上”,由此可判定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选B项。《唐璜》《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6.196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他的作品《等待戈多》“描绘了人类面对永远的、不可料知的等待”。“他”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贝克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雪莱材料二《俊娜・K列尼娜〉插图材料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请回答:材料一反映的文学流派力图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怎样的文学特征?材料二的作品属于哪一流派?该流派有何特点?你知道材料三中名言的出处吗?该作品代表了哪一地区的文学成就?名言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情感: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特征: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深入挖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流派:现实主义。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出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代表:20世纪上半期的苏联文学。人生态度:乐观进取、拼搏向上,人生目标明确。视野拓展厶【历史•长廊】列夫•托尔斯泰名言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艺术家越是从心灵深处汲取感情,感情越恳切真挚,它就越独特。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走进历史•感悟【观点•争鸣】关于《等待戈多》有的人认为戈多是戏剧中的一位神秘人物,有的人认为戈多是上帝,还有的人认为戈多是“虚无”或“死亡”,有的人认为戈多是一种希望,“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提示人们对戈多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可以让你展开充分的想像。如同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一样,一百个人心目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而在看过《等待戈多》的观众中,一百个人心目中就有一百个戈多。那么戈多到底是谁呢?二战以后,欧洲民众处于一种绝望的精神状态,戈多与其说是个人,不如说是一种物质、一种渺不可见的希望,或者直接理解为来了后让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