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淋山河镇谢河中学高三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

)A.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

B.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C.是对“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议会审读机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是从维护英国自身利益出发的,也就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更利于英国真正的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更利于英国真正的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而不是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加入欧共体是对“孤立主义”的突破而不是继承和发展,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英国议会审读机制2.回顾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阶段,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对该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抗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B.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抗日战争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D.抗日战争促成了国共合作参考答案: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选C。其他三项不能体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答案:C3.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

B.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

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参考答案:B上海合作组织。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上合组织”等关键信息,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上合组织的宗旨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充分体现我国新时期“不结盟”、“无敌国外交”的外交政策,B的表述符合题意。A为万隆会议精神;根据上合组织宗旨同样可以排除C、D。故选B。4.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期,西欧政治的趋势是①共和制度最终战胜君主制②代议制民主进一步发展③多数国家实现了公民普选④自由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参考答案:C5.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体现B.是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真实反映C.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实践D.是对国民党最后垂死挣扎有力打击参考答案:A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成员,故B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等主权,是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体现,故B项正确;“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故C项错误;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很高,它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备选项内容的分析甄别能力。如果学生的记忆准确,本题可以通过排除法答对,但如果有一个知识点的时间记忆出错,就会出现失误。本题容易错选C项,这也是出题者为学生设置的一个陷阱,C项与材料内容有很高的相似度,但通过时间可以把其排除。6.1912年8月21日的《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改头换面》。画中一个站立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四肢和躯干是繁体字“拿破仑”。该漫画最适合于A.表明黎元洪武昌首义的历史功绩B.概括孙中山暴力革除帝制的意义C.指出袁世凯武人专权的政治野心D.剖析溥仪无力对抗共和的虚弱本质参考答案:C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C.取消封国D.颁布推恩令参考答案:B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汉武帝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故B正确;汉武帝并未取消封国,而是推行“推恩令”,故C错误;颁布推恩令,主要是解决王国问题,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区分选项概念的含义,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8.右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郡县制参考答案:B9.西汉政府在今新疆地区设置西域都护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汉朝联系西域各族夹击匈奴

B.班超出使西域C.张赛通西域后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日益密切

D.匈奴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参考答案:C10.明朝中期以后,失去宰相统领文官势力极为庞大,他们往往直接站在皇权的对立面。为此皇帝开始利用宦官掌握的厂卫与文官集团对抗,从而形成“皇权一宦官一厂卫”的局面。这说明,明朝的宦官专权A.导致皇帝无法控制政局B.使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C.是政治体制变化结果D.削弱了君主的专制统治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宦官和外戚专权是君主专制膨胀的产物。明朝太监的专权主要明朝皇权专制有关,A选项排除,C选项符合题意。内阁无决策权,B选项排除。宦官专权是皇权膨胀的产物,削弱君主的专制统治的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11.中共十三大将我国现阶段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精神文明不发达

B、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

C、民主法制不健全

D、生产力水平较低参考答案:D12.《蒋总统集》中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国民党党员组成的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A.1925年

B.1931年

C.1939年

D.1945年参考答案:A13.邓小平在谈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提出:“主要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历史的恩怨,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外交活动是(

A.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英经过谈判解决香港问题

参考答案:A略14.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识记和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因而《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D正确;A属于宋明理学思想,B属于李贽的思想,C是唐代儒学家韩愈等人的思想。故选D。15.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这一社论A.揭示了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B.反映了法国推行独立外交C.体现了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

D.说明了法国与美国的决裂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材料无法体现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可知法国推行独立外交,故B项正确;材料涉及法国的外交政策,不能以此说明两大阵营对抗趋于缓和,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法国和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一致,并不能由此说明法国与美国的决裂,故D项错误。16.近年来,史学界注意从“现代化”角度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后,受欧美工业革命影响,中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以下历史事件中哪些是中国现代化的表现①洋务运动

②清末新政

③义和团运动

④实业救国

⑤文化大革命

⑥改革开放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⑥

D.②③④⑥参考答案:C17.上世纪50年代末,东北某大学生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新政策又重新返回家乡务农。由该青年的这一经历可以推断当时A.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B.计划经济决定个人前途命运C.国民经济发展出现较大波动D.“左”倾错误导致失业现象严重参考答案:C18.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外交大事记1981年底,中国明确表示肯定和原则支持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维和行动,并开始缴纳有关摊款。1986年,中国政府应邀派人前往中东实地考察了“停战监督组织”。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和特委会成员。1990年,中国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观察员,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A.甲、丙、丁

B.乙、丙C.甲、乙、丁

D.丙、丁参考答案:D19.“促使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动力是所谓的3G(God,GoldandGlory),即上帝、黄金和荣誉,也就是打着上帝的旗号,到美洲国家抢夺黄金,攫取政绩功名。”该观点A.肯定了哥伦布对美洲社会转型的贡献B.指出了哥伦布航海的真实意图C.对哥伦布的评价带有情绪化的宣泄D.对哥伦布的指责是无中生有参考答案:B20.晚清户部给予一个近代企业的评价是:“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尽在此举”。这一企业属于A.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B.洋务派的民用工业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D.官僚资本主义工业参考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转弱为强之机”可分析出该企业以收回长江外海航运权利,富国为目的的官办企业,直接针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势力,改变洋商在中国江海任意横行的局面。故选:B思想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中国各种企业的特征的准确把握21.为下图选择最恰当的标题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B.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当今世界格局的两极化趋势

D.当今世界格局的单极化趋势参考答案:A22.20世纪90年代,美国助理国务卿温斯顿罗德说:“亚洲国家日益认识到其取得的成就并为之骄傲,他们希望被平等对待,倾向于把美国看作‘一个国际保姆,如果还算不上恶霸的话’。结果是美国与亚洲的期望变得越来越不一致。在广泛的问题上,日本和其他亚洲领袖学会了对美国说‘不’,有时还会用彬彬有礼的亚洲方式说‘滚蛋’。”这表明A.美国与亚洲的盟国关系破裂

B.雅尔塔体系崩溃C.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

D.美国的霸权地位开始受到冲击参考答案:C23.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成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把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B.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顺应历史潮流C、维新派取得了光绪帝的支持

D.在封建势力面前主张妥协参考答案:A24.1934年,美国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其理由可能与哪一项有关?A.要求统制货币B.减少耕地面积C.实行社会保障D.实行以工代赈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这项措施是实行社会保障。所以答案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25.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A.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C.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D.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参考答案:D根据材料“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融合与创造,故D正确;A与策略主旨相反;B项中彻底说法绝对;C项早于分封制实行时期。26.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衰退

B.专制集权的巩固

C.理学思想的影响

D.审美意识的觉醒参考答案:C程朱理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唐朝时期属于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自由、思想开放的时期,而宋朝时由于程朱理学的盛行人们的思想也不再自由开放,在服饰上就表现为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27.秦国丞相吕不韦认为:“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又说:“一则治,异则乱”,于是集合门客们编撰成《吕氏春秋》。材料表明吕不韦意图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兼容糅合诸子思想 C.保存凸显诸子思想 D.控制思想巩固统一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题干材料中吕不韦阐述了诸子百家学说的特点,并提出“一则治,异则乱”的观点,即思想统一有利于天下大治,思想多样化易带来动乱,为了把诸子百家学说融为一体,他主持编撰成《吕氏春秋》,故B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吕不韦强调融合百家思想,而不是控制思想,故D项错误。28.提出和创立细胞及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拉马克

B.施莱登、施旺C.拉马克、达尔文

D.施旺、达尔文参考答案:B29.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蓝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二对此,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依据所学可知,孟子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其思想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受到汉武帝重视,使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董仲舒主张提出的时代,因为当时汉朝是政治统一而非社会转型期故也应排除;所以应选B。30.下图所示为某阶段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和美国的对比图,其反映的苏联经济发展的态势及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1960--1965年增长率高于美国,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效果B.1965--1970年增长率高于美国,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积极作用C.1975-1980年增长率低于美国,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效D.1980-1985年增长率仍然低于美国,体现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失败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数据反映了1960--196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于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一定效果,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提高,故A正确;1965--1970年苏联处于勃列日涅夫时期,不是斯大林时期,故B错误;虽然1975-1980年增长率低于美国,但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故C错误;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故1980-1985年增长率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无关,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材料一清末变法改制前,我国的司法制度自古只有办理之专官,无特设之法院,司法权多由各级行政部门掌管。——郭志祥《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研究》材料二《五口通商章程》签订后,西方各国以中国审判方式野蛮、监狱条件恶劣为借口纷纷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但他们在审判中依据各自所属法律所规定的审判原则处理案件,令人耳目一新,使时人得以更直观的方式与西方审判制度、审判观念、审判原则相接触。1906年清政府着手司法官制改革:改刑部为法部,统一管理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中央审判机关,专掌最高审判。l910年清廷通过了《刑事诉讼律草案》与《民事诉讼律草案》,明确把诉讼分为刑、民两部分,为审判中的民刑分立确立了法律依据。1910年颁行《法官考试任用暂行章程》及其细则,以法令的形式初步确定了通过考试选取法官的制度,并严格规定了考试章程。在所颁布的《宗室觉罗诉讼章程》中,更是规定过去享有司法特权的“宗室”在民事诉讼中,审判管辖、起诉、被诉等审理过程中都不再享有特权,而与汉人“一体同科”,满洲宗室犯罪,必须像汉人一样关进监狱。——节选自龚春英《清末审判制度改革与中国法制近代化》(1)据材料一、二,分析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6分)(2)据材料二,概括清末审判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9分)参考答案:(1)原因:中国原有司法审判制度存在弊端(司法权由行政部门掌管,司法不独立);西方审判制度和观念的传入;司法主权丧失(列强攫取领事裁判权)的刺激。(6分)(2)内容:成立专门司法行政与审判机构;确立民刑分立原则;确定考试选拔法官制度;取消满洲宗室的司法特权。(6分,任意答三点即可)。影响:确立了司法审判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动了中国法制近代化进程。(3分)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材料二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参考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奠定了资产阶级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运动;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福利制度的建立。(2)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为工人提供了劳动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了系统的福利制度体系。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社会立法强制性推动。本题考查近代德国福利制度和美国罗斯福时期的社会保障措施。第(1)问,依据对材料一中1881年俾斯麦在议会演讲中提出的“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及“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及社会问题方面分析概括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主要原因。第(2)问,依据对材料二“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概括归纳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两则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比较、概括归纳德、美社会保障政策的共同特点。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材料二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材料三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2分)(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请列举出四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6分)(3)据材料二,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3分)(4)据材料三,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象征了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