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任是教育的基石邱县实验中学张建超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越来越深的认识到,信任是教育的基石,师生之间没有了信任,无论老师做多少工作,都会事倍功半。1303班是我去年从八年级开始接的一个班,众所周知,中途调整班主任,一般情况下,都是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丝毫不出意外,我的1303班也是这样,学风不浓、班风不正,这就是刚开始时的真实现状,而且我还从很多学生的眼中看到了不信任的眼神。我认为师生之间的信任是构建和维护和谐教育环境的基石。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只有要建立师生互信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教师必须凡事以身作则,以诚相待,言出必行,赢得学生的信赖;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宽容学生,信任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挑战和机会。这样才能真正构建和维护和谐的教育环境,有效达成教育目标。马克思曾说:“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和”的环境。我们中国哲学也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道家、儒家所倡导的“和”。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学校安全运行与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反之,则会破坏学校的稳定和平衡,影响学校的育人功能。那么,这种和谐的育人环境依靠什么来构建和维护呢?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信任无疑是构建和维护和谐教育环境的基石。新课标提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式的关系。这种朋友关系指师生之间彼此信任,彼此充满真诚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不断地关心儿童的生活。请你在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易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外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象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话通俗而深刻的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建立师生互信的良好氛围,一方面教师必须先行一步,凡事以身作则,以诚相待,言出必行,让学生信赖老师;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宽容学生,信任学生,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挑战和机会。信任具有一种使人振奋的和教育人的巨大力量,如果教师对学生不够信任甚至失去信任,就不利于甚至无法进行教育的实施。在教育活动中经常会碰到有些教师反映,对学生的,尴尬和无奈”,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不理解或说脱节,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的信任构建缺乏。有人说:如果你把教育对象看作是诚实的、可靠的、可信的.....那么他们的这些品质就会得到激发和增强,你与他们的关系会更为融洽,他们自己或与人交流更为真诚、率直、舒坦,接受教育并得到个体素质的提高更为自然。反之,如果把被教育者视为好说谎的、懒惰的、不可信的......青少年就不会抵制这些行为,他们就会采取说谎、偷懒、耍诡计来面对你,“尴尬”于是就这样产生了,这不仅仅是信任“危机”的事情,而是无法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大问题。调查结果显示,从学生与教师的角度分别考察当前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其结果惊人相似:较多的教师倾向于对学生采取支配、控制、管治的态度和控制行为。师生之间缺乏稳定、有效的沟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值得关注的是,学生与教师最渴望的师生关系也具有高度一致性。在学生评价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师”环节中,排在前五位的是:和蔼可亲、脾气好;能够听取学生的意见、信任鼓励学生;宽容,能够理解和关心学生;幽默风趣,有人格魅力;认真负责等。有接近一半的学生希望教师要求严格但不要过于苛刻;希望与教师之间像朋友,平等信任、关心理解、轻松愉快、和谐融洽,学生希望老师不要过于严厉,更不要“整天板着脸,那么严肃”,希望老师每天“多笑笑”。这表现出学生渴望与教师建立平等信任、关心理解、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亦师亦友”关系。只有建立了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反反复复的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但自己处理学生问题时却不够慎重,信口开河,说了就忘,不去落实;或者话说过了头,根本无法落实,导致在学生中失去威信。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比如,学生犯了错误,在气头上,有的老师作出怎样怎样的出发决定,可是一下课,自己先把自己这事给忘了。开始,学生心里还忐忑不安,充满了后悔,可一旦发现老师仅仅是吓唬他而已,以后,对这位老师的的教育就不当回事了。当然,有的时候教师为了教育的需要,不得已也会说一些善意的谎言,那就必须用点小智慧,把这个谎说圆了,不能让敏感的学生有所察觉,否则先前的一切努力也就白费了。假如师生之间失去了信任这块基石,学生就会把老师对他的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或惩戒看成是“唬人”,一切教学手段都将失去它的作用。所以,作为教师,首先得做到说话审慎,言出必性;如果有可能做不到,那就不要轻易做出决定或者承诺。教师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贵的教科书。大到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小到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很高的业务素质,渊博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是一位心理学专家,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能够分享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以最佳的方法解决问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如果教师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质吸引学生,令学生钦佩,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已经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我们平时所说的调皮学生在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他们往往个性强、胆子大、对自己约束能力差,逆反心理较强。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谓是煞费苦心。其实,他之所以调皮,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老师不但给了他们注意,还给了他们信任,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粗暴的训斥,而是从“爱”字出发,从关心入手,体察谅解,能宽容则宽容,让他们生活在希望之中,使他们体会到老师用心良苦,使他们觉得老师信任他们,真心对他们好,那么,他们的内心一定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教师再要对他们进行教育时,相信他们会收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宽容学生的缺点和弱点,在宽容中提供转化条件,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消除其恐惧不安的心理,使其萌发自尊自爱的心理,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这种宽容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做到宽中有严,严中有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亦应当毫不例外的给予至真至诚的爱,因为爱是教育成功的条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者要像爱迪生母亲那样宽容爱迪生,在爱迪生被开除回家的时候,把地下室让给他做实验;要像利波老板宽容法拉第那样宽容学生的缺点。”是的,只有宽容,才会有爱迪生,才会有法拉第。在初中阶段,学生心智未成熟,他们好奇、好动,常说错话,做错事。教师应当理解他们,给他们改错的机会。保护学生的自尊,这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期待,从而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在寝室里,班上经常丢失一些钱、调查了几个星期,也没发现是谁干的。一次无意中发现是一个平时很不起眼的小男孩干的。我很愤怒,但为了更好的挽救这个学生,我尊重了这个学生的选择,替他始终保守着这个秘密,并告诉他老师相信他一定能够改掉这个有可能让他一生都抬不起头的毛病,当然私下我也狠狠的批评了他并对他提出了几要求。从此,这个学生或许是感激我的宽容和信任,开始慢慢的学会约束自己,班上再也没发生类似的偷盗事件了;学习也更用功了。这次期中成绩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和西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异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客、主体兼容并辨证统一,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一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宽容学生,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而教师的宽容,无疑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轻松的成长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学生的心理虽然很不成熟,但他们渴望长大,渴望被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心理需求是和成人一样的——渴望尝试、渴望成功、渴望被认可。所以我们要给予更多的信任,不要总是对他们不放心,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试着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努力;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些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信任能够改变人,信任能产生创造力。一个人在被充分信任的环境中,能发挥出潜能,做好平时做不好的事情。即使做不好,或者出现错误,也是一种经历,一种历练,也能获得一种经验。叶老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从需要教到不需要教,这里有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他用孩子学走路作比喻,说明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既而去扶携,忧恐足未健”,再则“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而让学生“步步能稳践”恰恰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以人为本,自主管理,教师轻松,学生开心”。学生能做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当班主任就好比做父母,如果什么都是包办代替,那是培养不出成才的子女的。在学生到校的第一天,我就让学生自己去领书,发书;自己排座、自己排队、自己选班委等,我从中发现了一些同学比较大胆,一些同学有组织协调能力。此后平时的很多活动比如班会、团支部会等都让学生自己主持。另外我班每月都要组织一次文体活动,比如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风筝比赛、小型演唱会、演讲比赛等,每次活动学生都是毛遂自荐,结果很多平时不出众的同学竟然做地很出色。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班主任工作中曾有一种现象又让我陷入了苦恼的深渊:有一些学生,他们对老师的“苦口婆心”充耳不闻。于是,再次找来这些同学时,我们不免要动怒了,批评、讽刺、挖苦一起上,以为这样一招可以管几天。谁知,事不如我所愿,这些学生已经成了顽固分子,他们长期受老师的批评,可谓是“身经百战”,整个儿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工作是越来越不好做了。该怎么办?管还是不管?心里好烦!那就暂且把他们搁在一边,任其发展吧。出乎意料的是,把这些学生搁在一边的日子里,他们竟然也没犯怎样的大错,似乎还比较听话,竟然一下子又不觉得他们讨厌了。怎么回事呢?细细反省,方然领悟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当初,因为这些学生太调皮,老担心他们会做坏事,于是时刻防范,整天都把心思放在这些人身上,以至于一有风吹草动,就把他们找来进行询问或批评,殊不知,我每找他们一次,他们对我的成见就加深一点,随着找的次数增多,他们的逆反心里也就增强,对我的“恨”也渐渐增多了,时间一长,致使我一见他们就没好气,而他们也一看见我就反感,甚至故意唱反调了。如此的恶性循环,师生关系越来越僵,教育效果怎会理想?而在冷处理的这些日子里,我忽视他们的小毛病,不再为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自己的心情好了许多,而他们也因没有我的“找麻烦”而心灵得到了自由,大家都有了快乐。原来,适当的放手可以让彼此的心灵都能得到一丝轻松,从而获得更好的教育。何乐而不为呢?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两个主体,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融洽,直接关系的教育教学的效果。而教师凭着感觉或经验随意的猜疑学生,往往会导致教育的致命伤,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因此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以信任学生为前提,甚至即使你面对的个体存在严重的不足时,仍应当做到先善意的求证,再适时的教育,避免猜疑,抛弃猜疑。因为猜疑会失去相互信任,并可能因此而引起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的对抗心理,把教育对象逼入歧途。记得一位优秀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优点,用显微镜来观查学生的闪光点”。这就的人心学生的对直接的体现。我们的教育对象还是个孩子,他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因为犯错误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不能因为他曾经表现不好,或者曾经犯过错误,就把他当作永远的疑犯。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美好的一面。也许他学习不认真,成绩不优秀,但是他很善良;也许他调皮捣蛋,常常给我们带来麻烦,但他却乐于助人;他常常犯错误,自我约束能力很弱,但他集体荣誉感很强……信任是处理任何人际关系的基石;是师生关系关系和谐,是教师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的前提。也许这种信任是一种冒险,并可能最终会失败,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不可预料的活动,人们不能够准确地预测结果,更不可能害怕失败而拒绝尝试。至少,以信任为前提的教育,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同学们谈地理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第7课 开关量的生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六年级下册
- ERCP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九年级下册教案
- 2024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五 分数的意义第5课时 分数与除法(2)配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教学教学设计 岳麓版必修2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B(1a-2e)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药品验收养护操作规程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九章 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选修3-3
- 品质提升计划改善报告课件
- DL-T-5161.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 JT-T-1238-2019半柔性混合料用水泥基灌浆材料
- 桥梁设计手册箱梁
- 2024-2030年中国中低温耦合剂行业现状规模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三年级数学乘法除法竖式计算题100道
- 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制度
- SYT 7628-2021 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PDF解密
- 《旅游规划与开发》复习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桥式起重机定期检查记录表
- 在线网课知慧《贵州省情(贵州理工学院)》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