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内容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挑战与问题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体制原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1主要内容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挑战与问题1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以来,党和政府把创新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紧密结合,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深入实施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科技领域突破了一批事关全局的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成果,建成了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工程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2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备中央对科技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突出体现在:一是以2019年国家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为标志,确立了科技在克服当前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中央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四个大”之一二是以2019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形成了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以2019年中央研究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标志,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3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备3两个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6号文件组建26个单位组成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科技服务大局的新使命以科技创新引领“四化”同步发展、支撑“五位一体”建设,科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4两个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6号文件4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航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部分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区域性商业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我国具备在全球99.8%的海域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的能力;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开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第四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座实验快中子堆成功并网运行这些上天入地下海的重大成果增强了综合国力,提振了民族信心5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5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把实现技术突破与推动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专项取得重大进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核电超大锻件、“申威1600”高性能中央处理器、快速成像测井技术装备等成就填补了一批重要技术和装备空白。突破了12英寸65—40纳米集成电路成套工艺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TD-LTE-Adv成为4G国际主流技术标准之一。研制成功了抗癌药物埃克替尼、水污染监测治理装备等一批重要产品。专项实施以来累计申请专利近4万项,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直接新增产值约1.1万亿元6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6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2019年3月初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3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正式挂牌。这些企业几乎囊括了集成电路材料、设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和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这条产业链初步形成也就是从2019年开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带动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正是从2019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2019-2019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启动项目105项、483个课题,投入总额350.9亿元,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部分高端制造装备实现国内外销售。最重要的是,该专项的实施,在产业链培育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推动国内外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的产业、人才、资金向北京、上海集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7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极大规模集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产业化和TD-LTE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运营商对市场的牵引作用集群式发展,不仅使中兴通讯、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还培育和带动了星河亮点、创毅视讯、联芯科技、宇龙通信等一批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初步扭转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通信产业与国际通信巨头同步发展、同台竞争的状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促进了地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提升了区域的创新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加速了关联产业、行业的发展进程,彰显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8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宽带移动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三峡等重大工程,加快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我国在大型水电、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等技术和成套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支撑了三峡工程、高速铁路、西电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仪器仪表、标准体系方面的关键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使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实施“数控一代”工程,支撑了量大面广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技术升级。IGCC、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投入运行,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了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25个城市实施“十城千辆”工程,带动全国推广运行各类电动汽车3万辆。37个城市开展“十城万盏”示范工程,应用LED照明灯具超过600万盏9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9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造福亿万民众党和政府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科技与教育、文化、医疗、生态、旅游等相互融合,加大对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10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10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八部门联合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目前构建了9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涵盖200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和转制院所,建设了9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6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676家国家级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人均发明专利、新产品收入等指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3—4倍高新技术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8%。国家高新区2019年达到105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13.6%,成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完善并落实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2019年全国4.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免税866亿元,上缴税费7300亿元,创造了全国近1/3的发明专利,开发了全国1/3的新产品,研发投入占全国的1/311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11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型研发组织发展迅速: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创新型城市试点深入推进,区域创新日益活跃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体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435家,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76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达256家,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9年的2665亿增至2019年的6000亿以上12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12材料2:企业在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0个民口项目的课题中,企业牵头的课题比例从“十一五”时期的36.7%增加到“十二五”的52.3%,已经超过一半很多承担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企业已经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承担集成电路装备专项任务的企业中,有6家企业已经正式上市、2家企业登陆“新三板”、3家企业进入上市准备期2019年,长电科技等龙头企业在行业不景气、终端市场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高端产品逆势上扬,销售增长了2.5倍,使其总销售实现稳步增长13材料2:企业在科技重大专项中的主体地位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SCI收录科技论文从2019年的11.7万篇到2019年的16.8万篇,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二。论文被引用次数持续提升,高影响力科学论文数量和比例增长显著中微子振荡、量子通信、超高速光传输、超导、水稻分子设计育种、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磁约束核聚变能研究等重大成果的攻克,提升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时间1994-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19-20092000-20192019-20192019-2019世界排名18141313109876表1中国各十年段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变化注:按sci数据库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9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14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时间1994-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2000年以来,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以年均近25%的速度增长,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10240亿元,比2019年增长近10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分执行部门来看,2019年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5.7%、15%和9.7%,企业已经成为主体分活动类型来看,2019年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支出占5%,应用研究经费支出占12%,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83%15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15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分产业部门看,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00亿元的行业有8个,这8个行业的研发费用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7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1%)的有11个行业分地区看,研发经费支出超过5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支出5087.8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58.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陕西、广东、山东和浙江8个省(市)16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16表22019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行业经费投入(亿元)投入强度(%)行业经费投入(亿元)投入强度(%)合计5993.80.71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69.90.78采矿业252.60.41
医药制造业211.21.4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45.10.46
化学纤维制造业58.80.88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82.10.64
橡胶制品业63.10.87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10.05
塑料制品业72.60.48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3.90.28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39.70.36
非金属矿采选业7.30.19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12.60.78制造业5695.30.78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0.20.52
农副食品加工业92.10.21
金属制品业111.30.49
食品制造业62.60.45
通用设备制造业406.71.01
饮料制造业69.30.6
专用设备制造业365.71.4
烟草制造业160.2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785.31.25
纺织业1360.42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6241.25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90.2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941.11.48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5.40.1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20.91.62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4.50.1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24.30.34
家具制造业90.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5.90.09
造纸及纸制品业55.90.4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42.80.09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90.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20.0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3.70.44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80.16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2.50.17
注:本表中工业行业分类按2019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划分。17表22019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情况行业经表32019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地区R&D经费支出(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地区R&D经费支出(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全国86871.84河南264.50.98北京936.65.76湖北3231.65天津297.82.63湖南233.21.19河北201.30.82广东1045.51.96山西113.41.01广西810.69内蒙古85.20.59海南10.40.41辽宁363.81.64重庆128.41.28吉林89.10.84四川294.11.4黑龙江128.81.02贵州36.30.64上海597.73.11云南56.10.63江苏1065.52.17西藏1.20.19浙江598.11.85陕西249.41.99安徽214.61.4甘肃48.50.97福建221.51.26青海12.60.75江西96.80.83宁夏15.30.73山东844.41.86新疆330.518表32019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地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随着科技投入的大幅增长,我国形成了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野外试验台站、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在内的基础条件体系国家重点实验室387家,试点国家实验室6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4家。研发人员总量从2019年的197万人年增长到2019年的320万人年19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研基础条件大幅度改善19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20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加速态势2019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几乎同时起步,瞄准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集中部署,推出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21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挑战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科技革命与经济危机如影随形从历史上看,经济危机与科技革命总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交替发生。每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都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有着内在联系。经济最困难之时,往往是技术和产业革命酝酿的关键之际,而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又为经济发展开辟出新的领域,推动社会发生革命性变化
20世纪初期,石油、汽车和大规模生产所产生的技术变革,使得美国从1920年开始,制造业以超过6%的增长速度发展,直至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这场危机引发了以汽车技术和大规模合成材料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其间,20世纪50-60年代,电子计算机硬件技术渐渐开始发展,70年代初英特尔微处理器宣告问世。1974年美国经济的滞胀,刺激了围绕着信息的产生、收集、传输、接收、存储、检索等技术的研发,信息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直至1990年世界经济危机,结束了第四次科技革命,迎来了以信息通讯为标志的第五次科技革命22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科技革命与经济危机如影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科技革命通常发生在经济萧条期和复苏期的交界点回溯200多年来5次世界科技革命,无论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还是信息技术的跨越,都是在世界经济面临新一轮周期性调整时酝酿的每一次经济危机过后必将带来经济的萧条,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产生下一周期的新产品和新产业。这一时期也是寻找廉价投入要素使上一周期的储备技术得到重大突破和转化的时期,在第一和第二次科技革命中,铁、煤、棉花是核心投入廉价要素,第三、第四和第五次分别是铜、石油、芯片等。这些要素促使上一周期的储备技术成本大大降低,为新产品或新产业及大规模生产创造了必要条件,科技革命在这一时期正式开始,经济开始由萧条走向复苏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往往在上一个经济周期就已经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引发下一轮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往往在上一周期的经济繁荣或经济衰退时期已经存在。引发第四和第五次科技革命的T型车和微处理芯片均出现在第三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繁荣期23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科技革命通常发生在经济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表现在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影响下,国际科技创新形势可能会有几个突出表现:首先,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有人说,“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但随着科技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日渐凸显,许多传统的、新的或交叉的科学和技术领域已取得长足进步并仍处在持续加速发展过程中。譬如,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前沿科学领域,以及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日益显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孕育着重大突破。这种蓄势待发的科技创新,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国民财富的获取方式。同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周期明显缩短,以信息技术转化为财富为例:惠普公司从成立到拥有10亿美元资产用了47年,微软用了15年,雅虎用了2年,谷歌只用了9个月24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表现其次,科技全球化日益深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科技资源在全球流动也日益加快。表现在人才方面——世界一流研究机构中,研究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资金方面——国外资金在一国研发资金中占到相当比例;国际合著论文方面、三方专利和PCT专利数量方面——均呈快速增加的势头第三,科技创新活动的组织和表现形式更趋复杂化。一方面,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模式更加强调企业、用户、中间商等的全方位参与;另一方面,基于市场需求和与中小企业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已成为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高收入国家对于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无形资产的投资增长远高于研发投入,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交易活动更加频繁,这对于运作良好的专利制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25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表现第四,全球科技创新格局正在加快调整。目前的形式呈美亚欧科技三足鼎立——从科技投入来看,近年来美国、亚洲均占全球研发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欧盟所占的份额略小;从专利来看,全球的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和欧盟。新兴国家发展势头强劲——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远小于欧美发达国家,从而使其有能力在科技上投入大量资金;但发达国家凭借其长期的积累和雄厚的实力仍居前沿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将复苏希望寄托在新科技革命上:正因为此,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化对创新的宏观管理。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创新”成为科技政策的主旋律,世界各国纷纷将复苏希望寄托在即将来临的新科技革命上——谁能提前判断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据以进行前瞻谋划和重点部署,谁就很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复苏26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际科技创新形势的突出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家主导的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政府正主导着新一轮的国际科技竞争许多国家强力介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瞄准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集中部署,推出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以美国为例,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将涵盖能源新政策、气候变化、增加就业等政策的“绿色新政”纳入到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中,并在2009年发起了官民合作的科技创新基金,在2019年、2019年两次出台国家创新战略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新形势、新变化让中国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又仅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尾巴”,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潮头,对中国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战略机遇期27应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外部压力国家主导的新一轮国际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正面临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依靠出口和投资等传统要素投入对经济的拉动遇到瓶颈等一系列难题社会进入利益调整期与矛盾凸现期文化发展状况堪忧,精神家园缺失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28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科技创新发挥关键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许多产业的发展尽管在规模上已高居世界前列,但仍然更多地依赖于国外技术的供给,结果使得本国的产业成长依赖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无法有效地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也就无法主动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这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要调整经济结构,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的直接原因。我国许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当前全球经济结构及增长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试图在新兴产业领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在工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面临日益增大的资源环境社会压力,而且很难再培养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2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科技创新发挥关键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尽快改变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产能扩张、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和低成本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使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促进先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成果成为惠及人民大众的有效手段,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推动我国走上科学发展、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十八大报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基于协同创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和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进入创新型国家3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生性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亟须科技创新困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企业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终落脚点研究表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动力中,有22%源于科学与技术自身的推动,47%源于市场的需求,31%源于生产上的需求,也就是说近80%的技术创新成果源于市场或生产上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唯一选择31困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在科技创新中的困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我国企业普遍研发投入低,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投入比例小,导致企业缺乏产业关键核心技术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仅占4.7%2019年我国仅有27.6%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平均每个中心只有89名研发人员。而世界500强企业中94%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研发人员均在几百人以上2019年全球研发经费投入500强企业中,中国大陆仅有12家进入,且前50名中没有1家中国企业国内依靠科技创新成长很好的百度和京东方,它们的科技创新与国际同行业相应的公司(如GOOGLE、三星、大众汽车)的科技创新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它们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和科技能力已明显制约企业的发展32困扰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32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市场失灵科技创新各个阶段和环节都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作为公共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供给不足信息不完全外部性我国市场结构的特殊性市场竞争不充分要素市场扭曲国有企业改革不到位33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市场失灵33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甚至一些创新者,心浮气躁,静不下来做踏踏实实的创新,都在追求短期效益,挣快钱,梦想一夜暴富一份对京、津、沪、辽、苏等省市的调查报告显示,风险投资去风险化的倾向十分明显。风险投资应该去投资那些高风险的项目,但是很多风险投资都是去投资一些风险低的成熟性企业。2019年,我国50%的风险投资机构都投资于企业的扩张性项目,20%的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于成熟企业创业板和房地产的造富效应也对很多人产生了负面影响很多大企业没有心思再去搞制造业,更别说科技创新,转而投资房地产、投资有价证券等。快钱挣多了,人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很难再回到制造业34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34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政府介入市场引导市场:确定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的发展战略;促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和创建新产品培育市场:风险防范性的政策;激励性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约束性政策;税收优惠规范市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弥补市场:通过公共支出解决具有公共品属性的技术供给不足问题;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外部性问题35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35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科技政策协调性不够、落实不到位科技政策的作用在弥补市场失灵、建立创新网络、营造创新环境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政策的类别包括狭义的科技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的不足政策协调和衔接不够政策不落实的问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力问题,盗版、伪造和仿造非常多,严重地打击了创新型企业,破坏了整个市场秩序。比如,“喜羊羊”的产品本来挺好的,可是市场上90%的商品都是仿造、伪造的。结果是,创新企业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产品,一面市,仿冒市场比真品市场还大,创新企业怎么干得下去?36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36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系统与经济系统没有广泛的交汇点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分割的体制下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一些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7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为何不足政府失灵37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形式主义倾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形式主义倾向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只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近年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各主管部门在各自领域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实践。但是,在条条块块相互分割的科技行政管理体制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形式主义倾向38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存在诸多形式主义倾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以企业为主体更多地是强调了企业的投入从一般逻辑的角度看,没有问题,企业对科技投入多了,证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但考虑到体制因素后,这个逻辑就有问题了,因为目前我们很多科技计划项目都是政府确定的,而不是以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需求为主导。在这一体制背景下,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大投入,是企业帮助政府分担了科技创新的风险,而不是政府分担企业的风险39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以企业为主体更多地是强调了企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企业被参加”,无法按照市场规律主导整个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是一项经济活动。从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到成果转化应用,这四大环节紧密相连。任一环节主体地位的缺失,都将会使企业无法按照市场规律主导整个技术创新活动。在竞争性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中,一些项目由高校院所牵头,实际做项目的企业有时处于“被结合”的窘境。在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立项中,企业虽然更为深刻地了解产业技术创新需求,但参与决策过程的途径却较少一些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申请过程中,从申报资格上要求申报单位中要有企业参加,但这些项目本身一般是国有科研院所为主导,企业参加,很多时候是为了申请项目的需要,是为了获取得政府的科技经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源于企业的生产或市场上的技术创新需求。有钱大家分,企业当然也乐意参与。这种做法异化了参与者的目标,不是创新,也不是产业化,而是合伙获取政府科技资金。科研院所有了项目,就有了资金,大家就有事情干,科研院所的运转和科研人员的福利也就有了保障。在这种体制下,真正的科技创新通常是偶发的,难以形成普遍的活动,更谈不上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了40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企业被参加”,无法按照市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在政策支持的具体对象上,“以企业为主体”中的企业,更多强调了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忽视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从科技创新的历史来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从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到贝尔发明电话,再从通用电气公司制造喷气式引擎到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工具问世,都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在唱主角,并成长为国际巨头在我国,百度、京东方和阿里巴巴等,都是由小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成大企业的,百度依靠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从2019年成立在短短的几年中迅速发展成市值超过40亿美元的国内互联网产业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实现了传统企业需要几十年都难以达到的价值创造。集团所有公司都诞生在马云三房一厅的家中的阿里巴巴B2B模式正成为全球互联网视野中的“第五模式“4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在政策支持的具体对象上,“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在政策支持的具体对象上,“以企业为主体”中的企业,更多强调了国有企业和大企业,而忽视了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向国有企业倾斜的科技资源配置往往导致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创新经济既需要增量性创新,也需要突破性创新,不只是大创新企业,还有小创新企业。大企业往往注重如何改进它们现有的生产线,并降低维持生产线的成本,而小企业更愿意投资于根本性的创新与民营企业相比,出于业绩考核及垄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但在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资源的配置中,国有企业在获取科技资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此方式支持企业的话,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2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在政策支持的具体对象上,“以产学研分立依然突出产学研融合含义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力图将教育、科研、开发、中试、生产、销售集为一体其他国家和地区实践经验建立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创新体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一条成功经验典型政府主导或协调、支持的促进产学研融合的模式43产学研分立依然突出产学研融合43材料3:技术引进消化再扩散的”工研院“模式概况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是台湾经济管理部门设立的、非营利性技术公共研究机构,致力于产业技术引进与研发,并向生产力转化,探索形成了”技术引进或研发-消化吸收-向民间衍生公司转移“的发展模式,成为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具体做法第一阶段,以应用型项目为载体,由工研院引进或开发先进技术;第二阶段,技术研发成功后,建立示范工厂。通过示范工厂的运作,了解新产业的投资规模和困难问题,培训技术工人,积累建立新工厂所必需的经验;第三阶段,吸引民营资本投资,逐步将示范工厂转为公私合营或民营私办的”衍生公司,衍生公司成长壮大,科技成果得以产业化。台湾半导体工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壮大,以及台湾联华电子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公司等大企业的快速成长,是成功案例44材料3:技术引进消化再扩散的”工研院“模式概况44材料3:技术引进消化再扩散的”工研院“模式突出特点从“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的运作模式全方位开放式研发体制独特的企业孵化机制政产学研的整合机制45材料3:技术引进消化再扩散的”工研院“模式突出特点45材料4:大学——工业合作中心模式特点由大学和企业合作,在大学设立合作研发中心,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研究活动,有时有政府支持,通过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方面,将科技成果的产生、中试及产业化努力形成有机联系,从而对工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首创了大学与工业界结合的科技工业园区模式,相互间形成一种互动互利式的产学关系。斯坦福大学不仅乐于从事与当地产业关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工业项目研究,而且通过和工业界签定长期的“学位合作计划”,积极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提供不同层次的教育和培训服务,并鼓励自己的研究人员的技术成果商业化。企业则通过有价值的工程研究计划或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提供足球的经费资助“工业联盟计划”引进斯坦福大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尖端技术及人才,并对46材料4:大学——工业合作中心模式特点46产学研分立依然突出制约我国产学研融合的因素从两类主体来看,产学各方对彼此的定位和分工认识不清各个主体机构的性质决定了他们有各自的定位和分工,但在实践中常常发生错位。如,有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一旦发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市场价值,就希望自己进行转化,不愿意转让给企业从合作过程看,产学研结合的利益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从外部条件看,基础建设不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健全从政府管理来看,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科技系统分立于经济系统的弊端我国科技体制是一个自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研单位从事科学技术研究除了追求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之外,更多地考虑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而缺少与社会及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科技改革和发展主要在科技系统内部完成,没有完全走出自身的小循环,没有全面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在不改变科技与经济分离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对象、不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的前提下,所进行的科技体制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47产学研分立依然突出制约我国产学研融合的因素47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含义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是指有关科学技术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利义务关系等一整套国家层面的结构体系和制度安排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是确保我国科技、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的状况现在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科技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宏观科技决策机制和组织结构不合理,造成体制分割,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短缺与闲置浪费并存,资源利用和投入产出效率不高。由于部门之间在科技决策上协调不够,造成许多领域重复投入、分散投入,难以在国家整体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削弱了国家科技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在一些战略方向性和关键共性领域,往往不能集中资金和研究力量实施重点突破48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含义48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政府缺乏对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协调理论上讲,我国现行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中,也设有顶层领导机构和负责统筹协调的有关部门,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科技管理职能分散: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并未能够很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管理的顶层设计、战略统筹、监督指导等作用;科学技术部虽然被赋予了行政管理职能,但由于其管理活动覆盖了政府科技管理的宏观、中观、微观的几乎所有层次,造成其既难以集中力量于战略、规划、法规、政策、总体协调与监督等宏观管理职能,又在中观的行业或产业科技计划等方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职能产生重叠,在微观的科技项目管理等方面也与其他部门和机构如卫生部、农业部、交通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会等的职能产生重叠;中央层级的相关组织根据自身职能的需要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职能重叠、资源分散49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政府缺乏对科技管理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政府科技管理缺乏宏观统筹协调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增加的科技资源越多,科技事权则越分散,造成的重复浪费以及对市场的扭曲和误导也更严重宏观统筹的缺失直接造成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困难:科技创新的人力、仪器设备、资金、项目、信息平台等资源,分布在中央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所属的大学、科研机构、转制院所、企业之中,由于条块分割、壁垒森严,这些资源长期处于各部门所有、各单位所有,甚至个人所有的状态,严重地缺乏流动、共享,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有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流动等制度,以及支持企业创新的有些政策,但就是由于缺乏宏观统筹、部门间的协调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这些政策长期难以得到落实,导致科技人员创新的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50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政府科技管理缺乏宏观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和地方科技事权缺乏衔接机制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为区域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是,由此带来的分散重复问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由于在科技管理上,中央政府、省级以及其下的各级政府,职能同构、模式雷同,“上下一般粗”,导致目前中央和地方的科技工作,从规划、预算、项目管理到设施部署,都缺乏完善的衔接机制中央层面科技管理事权的分散,加上地方主要是省级政府科技管理事权的分散,使得各个层级的统筹协调出现障碍,中央和地方的分工、衔接、配合难以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的重复、浪费、低效不可避免51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中央和地方科技事权缺乏衔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三个分立的体系没有很好建立国外的科技管理实践表明,加强对科技项目和目标的监督和评估,是提高国家科技资源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我国,非常强调政府增加科技投入,但却缺乏一个科学且独立的对科技计划和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的机制。许多重大的国家计划,都是部门自己确立、验收,没有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商,也缺乏事后的评价。目前有关部门的司局既管项目、经费,又负责组织专家评审、验收,这不仅影响科技创新质量,也易导致权力寻租。许多科研人员反映,现在科技立项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权力寻租和利益交易现象从科研项目管理过程来看,科研项目管理重申请,轻过程管理,包括科技经费使用、结题验收与科学评估。许多科技经费得不到应有的监督,造成相当大的浪费52宏观科技管理体制不利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科技预算、执行和监督三个材料5:6小于1的启示:小作坊对抗不了大合作小作坊生产的观念严重阻碍了科研创新谁独占资源和设备,谁就更有竞争优势跨学科横向合作,开展长期稳定的综合研究和协同创新,更是难上加难打破封闭需要更深层次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完善53材料5:6小于1的启示:小作坊对抗不了大合作小作坊生产的观念科技评价奖励机制建设滞后科技评价奖励机制不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活力科研评价重论文、轻专利,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长远行政化、指标化、短期化:有的高校规定在SCI上发一篇文章奖励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奖评机制导致低水平论文泛滥而高水平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数量很少。这是当前科研领域产生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乃至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对于不同类型的研究缺乏科学的分类评价采取“一刀切”的绩效评估方式,导致研发活动的重复分散和行为扭曲。这种管理方式更加适用于对常规时期科学技术的管理,而并不适用于对创新的管理。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评价导向下,很难期望有“十年磨一剑”的研究。这不利于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54科技评价奖励机制建设滞后科技评价奖励机制不利于形成正确的评价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政府定位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55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的两个重要使命的关系一是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为应用型科技研发提供后续支撑,提高我国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和主动权;二是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加快科技与经济的融合,而不是满足于无法产业化的论文、实验室成果第一个使命最终也是为第二个使命服务的,但是在长期意义上的。不以产业化为导向的应用型科研是对有限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把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定位为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从根子上改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必由之路。只有真正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才会变成现实。否则,无论怎样的科技体制改革都将是失败的56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的两个重要使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目标的确立,直接制约着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程度科技与经济相融合有一个过程。这其中有历史文化、社会传统观念、经济体制、教育体制以及科技创新风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目标的确立,直接制约着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程度强调科技投入、强调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开放合作,等等,这些都是必要的,但这些也只是路径,不是目标。只有明确了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才可能避免迷失方向。“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有了清晰的目标,达到目标的路径和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做出各种选择对于科技投入、产学研结合、企业创新中心的设立等,都应当围绕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是否得到缓解,科技与经济融合度是否得以提高为最终衡量标准,而不能把投入了多少、产学研项目有多少、企业创新中心设立了多少等等这些东西当作目标本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形式主义的改革,避免科技体制为改革而改革57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科技体制改革及其目标的确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政府定位政府领方向,市场为动力科技体制改革如何起步,关键在于政府的定位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政府到底应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到底在哪里?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这是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一旦出现政府错位、越位和缺位,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将无法达成科技领域政府与市场的分工:政府领方向,市场为动力政府紧紧把握国家科学技术研究的战略方向,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是科技创新的保护者、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者、创新文化的倡导者、重要基础设施的投资者以及具体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而不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从事者像“蘑菇理论”所说,政府是为蘑菇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是直接去干预一个个蘑菇。有了适当的温度、湿度、土壤和载体,蘑菇自然会生长出来,而且可以长出不同的蘑菇。科技创新同样如此。科技体制改革就是要形成这样的环境和条件,让科技创新如雨后春笋般自然成长和发展58科技体制改革的起点:政府定位政府领方向,市场为动力58加强科技宏观统筹,打破垄断和部门分割加强科技宏观统筹科技宏观决策机制:完善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体系,建立健全国家科技重大决策机制,完善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相关部门之间、科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国家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定位和支持重点,防止重复部署;完善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重大科技决策要广泛听取意见,将科技咨询纳入国家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政府管理职能履行:加快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在向市场和社会放权的同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方面职责,提高公共科技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组织机构设置安排:建立国家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合理调整科技部门与其他科技管理相关部门在科技管理上的职能划分,着力消除历史形成的行业性垄断和部门分割对科技创新带来的约束和限制,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59加强科技宏观统筹,打破垄断和部门分割加强科技宏观统筹59材料6:深圳市科技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实践深圳市在2009年7月新组建了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委员会(简称深圳市科工贸信委),为深圳市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它将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的职责,信息办有关信息化的职责,以及市政府驻深单位管理办公室的职责整合划入进来。同时,不再保留贸易工业局、科技和信息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保税区管理局、市政府驻深单位管理办公室。改革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深圳市在科技管理和产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涉及的部门较多,资源分散、多头管理,部门职责权限关系不清晰,协调配合难度较大深圳的调整是基于当地情况做出的安排。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其可取之处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对深化宏观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是个鼓舞,直接效果是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其弊端在于取消了独立的科技管理部门,因而可能削弱政府科技管理的统筹以及科技管理与社会发展领域相关管理工作的联系。因此,效果如何还有待实践检验60材料6:深圳市科技管理组织机构改革实践深圳市在2009年7月材料7:科技决策咨询成发达国家科技决策体系必要环节
普遍设立专门的科技咨询机构近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纷纷将科技决策咨询作为政府制定科技政策的必要环节。在中央政府层面,主要发达国家普遍设立了专门的科技咨询机构,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决策咨询机制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兼任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直接辅助总统进行科技战略决策,就科技对国内和国际事务的影响提出建议,并主持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英国政府设有首席科学顾问,为首相提供科学、工程和技术方面的咨询,负责协调英国科学创新政策,主持科技委员会,领导政府科学办公室。加拿大总理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是最高科技决策咨询机构,负责向总理提供有关国家科学技术的目标与政策及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另外,法国的战略决策委员会、德国的科学委员会和科学联席会、芬兰的研究创新委员会、日本的综合科学技术会议、韩国的科学技术咨询会议、印度的内阁科学顾问委员会等都是政府的最高科技咨询机构这些国家的最高领导授权于以科技专家为主的科技管理与咨询机构,使科技管理越来越走上专业化轨道,国家科技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更加符合科技发展的规律61材料7:科技决策咨询成发达国家科技决策体系必要环节普遍设立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目的为保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避免政府部门之间的掣肘,可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为制定国家科技创新整体战略提供决策咨询设置将现在实际上从属于科技管理部门的咨询系统转变为直面向国务院的科技战略决策智库,形成超脱于部门的独立科技咨询系统国家科技咨询委员会由来自政府、科技界、经济界、企业界及其他相关领域的战略专家组成,为国家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在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发展方向的选择、布局等方面发挥实质作用,形成科技咨询系统、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相互协调支持、相互制约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体系同时成立若干专门委员会,由各个学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组成,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向政府提出包括重大计划和项目立项等相关建议;设立动态专家库,尽量囊括各个学科领域的优秀专家,就相关科学与技术问题为政府提供多层次的咨询服务,并参与科技计划与项目执行过程的技术监督62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目的62完善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创新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护制度。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创新主体在对创新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时,很轻易就会终止创新行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应该包括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收益权的保护和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和交易权的保护。要让法律覆盖研发活动从起始到中间产学研合作,再到研发成果转移和新兴企业产生的整个过程。只有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它们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技术转移获得新的科研成果;它们可以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合作研发,将科研成果用于自身发展;知识创业企业可以通过产权交易来获得充足的启动资金,降低创业风险,等等63完善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创完善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必要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包括教育政策、金融法规、产业投资、税收条例、破产法、财政支出政策等当前重点落实的政策包括:首先是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这项政策含金量非常高,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投入100万的研发经费可以减免12.5万的纳税。研发经费投得越多,税就减得越多。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项政策用的好的省份不到1/3。其次,还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技术转让和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政策、吸引和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政策等等64完善科技创新的法律政策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必要的科技创新基础设巩固基础研究,强化资源共享,推进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巩固和加强基础研究和重点共性技术研究工作,为技术突破提供支撑在国防、空间和基础研究等领域,政府应着重建立科技创新的体系并在其中起到“核心”的作用,而使各个机构包括企业围绕“核心”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加强互联网、通信、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建立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的合理运行机制,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制定评价标准和监督奖惩办法;完善国家财政资金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查重机制和联合评议机制,防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对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项目和科研基础设施,加快建立统一的管理数据库和统一的科技报告制度,并依法向社会开放搭建平台,引领各种技术联盟建设由于21世纪的科技创新更多地产生在多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环节,政府在建设科技创新机构(包括企业)间的联盟方面需要起到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65巩固基础研究,强化资源共享,推进创新体系协调发展巩固和加强基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化甄选项目的科技管理体制理顺政府与科研院所的关系转变国企功能,让其变为科技创新的辐射源66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立以企业建立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化甄选项目的科技管理体制市场化甄选项目的科技管理体制除国家整体战略确定的具有先导性、基础性的科学领域外,要打破目前由政府确定科研项目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化甄选项目的科技管理体制。在国家明确了优先发展的创新领域后,这一点可结合当前国家确定的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进行在管理体制上,各政府部门不是以科研专家为主确定重点科技项目和计划,而是以企业(强调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同等地位)为主体在国家确定的重点领域范围内,结合企业的发展,提出技术创新需求项目自主确定67建立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化甄选项目的科技管理体制市场建立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化甄选项目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券工具的运用除了少数项目经过同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和经济界相关学者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联合评审确定,给予事先的资助外,大多数研发项目应当实行申请备案制,不设门槛,以科技券等形式政府给予资助承诺,鼓励社会各类创新主体从事科技创新活动,待到研发项目完成,达到研发预期目标,再到相关部门兑现政府资助这样更符合产业化导向的要求,也更符合创新的本质,避免事先评审过程由于认识问题或利益关系而导致一些真正的创新项目被筛掉68建立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主导的市场化甄选项目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理顺政府与科研院所的关系意义无论是从中央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改革,还是从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角度,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都具有紧迫性科研院所改革的基本原则按科研院所提供产品的性质分类改革政府重点扶持从事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科研院所:政府对科研院所的支持不区分国有和民营,不区分是由哪个“条条”和哪个“块块”所主管的单位,要支持所有有兴趣进行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的单位(包括重点创新基地和优秀创新团队)和个人,在明确职能、优化结构、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加大稳定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69理顺政府与科研院所的关系意义69理顺政府与科研院所的关系科研院所改革的基本原则其他所有科研院所的改革都要面向市场,根据各科研机构的特点,有选择性地选择改革路径:可以采用将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的做法;可以将中央所属的科研院所有针对性地下放到各相关省份,然后与地方高新区合作,成立高新区工研院(要按照企业化的运营方式,而不是事业单位体制),使之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平台。对不适合改制的科研院所,也要支持这些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合作,探索民营化路径,寻找技术与产业的最佳结合70理顺政府与科研院所的关系科研院所改革的基本原则70转变国企功能,让其变为科技创新的辐射源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科技创新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制度安排,体现了国家经济制度设计的一种社会价值取向,也是政府实施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其产生及存在的意义来说,国有企业不只是追求利润,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国家的意志,如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企就应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科技创新离不开市场,也离不开政府。而国企就是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技术溢出的重要来源。因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也是中央科技资源的集聚区之一,相比其他企业,国企争取中央科技资源的机会更多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涵待加强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国企的使命到底是什么仍不甚清楚从现实情况看,国企的科技功能很弱,只剩下了单一的经济功能。特别是国企的垄断地位和对国企的考核导向,更是强化了国企的经济功能。在这种条件下,即使国家出台了一些科技创新的激励措施,但偏重于经济导向而非创新导向,国企的科技创新意愿仍然不强71转变国企功能,让其变为科技创新的辐射源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科案例:中关村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1+6”新政改变了什么:中关村科技体制改革记在政府层面破解“九龙治水”:北京可以出现更多联想针对“国家队”进行产权破冰:不让金钱困住创新热情面向企业营造创新生态:让更多“草”长成茁壮的“苗”72案例:中关村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1+6”新政改变了什么:谢谢!7373xiexie!谢谢!xiexie!谢谢!74xiexie!谢谢!xiexie!谢谢!75主要内容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挑战与问题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体制原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三个关键问题76主要内容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挑战与问题1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2019年以来,党和政府把创新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紧密结合,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地位,深入实施科技中长期规划纲要科技领域突破了一批事关全局的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有世界影响的原创成果,建成了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工程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支撑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7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绩2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备中央对科技的战略定位、制度安排、规划布局更加科学和系统化,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突出体现在:一是以2019年国家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为标志,确立了科技在克服当前困难、创造未来繁荣中的支撑引领地位:中央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四个大”之一二是以2019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实施“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形成了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导向:“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三是以2019年中央研究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标志,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迈向科技强国的新征程78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备3两个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6号文件组建26个单位组成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建立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予了科技服务大局的新使命以科技创新引领“四化”同步发展、支撑“五位一体”建设,科技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79两个重要顶层设计文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6号文件4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航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机等部分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区域性商业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蛟龙号载人深潜突破7000米,我国具备在全球99.8%的海域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的能力;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开发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第四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座实验快中子堆成功并网运行这些上天入地下海的重大成果增强了综合国力,提振了民族信心80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标志性成果5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把实现技术突破与推动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重大专项取得重大进展,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核电超大锻件、“申威1600”高性能中央处理器、快速成像测井技术装备等成就填补了一批重要技术和装备空白。突破了12英寸65—40纳米集成电路成套工艺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TD-LTE-Adv成为4G国际主流技术标准之一。研制成功了抗癌药物埃克替尼、水污染监测治理装备等一批重要产品。专项实施以来累计申请专利近4万项,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直接新增产值约1.1万亿元81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6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2019年3月初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由3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联盟正式挂牌。这些企业几乎囊括了集成电路材料、设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公共服务平台、软件和系统集成等全产业链的各环节。这条产业链初步形成也就是从2019年开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带动中关村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的正是从2019年开始启动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2019-2019年,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启动项目105项、483个课题,投入总额350.9亿元,目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部分高端制造装备实现国内外销售。最重要的是,该专项的实施,在产业链培育方面取得良好进展,推动国内外集成电路装备领域的产业、人才、资金向北京、上海集聚,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态势82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极大规模集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宽带移动通信专项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产业化和TD-LTE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和运营商对市场的牵引作用集群式发展,不仅使中兴通讯、华为这样的龙头企业提高了国际竞争力,还培育和带动了星河亮点、创毅视讯、联芯科技、宇龙通信等一批中小企业不断壮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初步扭转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通信产业与国际通信巨头同步发展、同台竞争的状态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促进了地方各类创新资源的集聚,提升了区域的创新能力,优化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加速了关联产业、行业的发展进程,彰显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83材料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宽带移动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支撑引领作用科技创新有力支撑高速铁路、西气东输、三峡等重大工程,加快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我国在大型水电、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年中考数学三模考试试卷附答案
- 《诫子书》复习课
- 中小学机房作品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 高一化学二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练习
- 2024届安徽省巢湖市某中学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4节数字地球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二章交变电流第六节变压器达标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2
- 2024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湘夫人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二诊)历史试卷(含答案)
- 《视频压缩基础》课件
- 2025版工业制造工程垫资建设合同2篇
- 四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GB/T 6672-2001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
- 医院设计规范
- 停车场设计规范
-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PPT
- 防误闭锁装置管理
- 37高炮专业教案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