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论述文写作中概念的明辨与联结(附:技法指导及示范片段)_第1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论述文写作中概念的明辨与联结(附:技法指导及示范片段)_第2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论述文写作中概念的明辨与联结(附:技法指导及示范片段)_第3页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论述文写作中概念的明辨与联结(附:技法指导及示范片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论述文写作中概念的明辨与联结(附:技法指导及示范片段)一个作文题的材料里,必定存在一个或几个概念,如何快速、精准地理解这些概念,确定写作立意,并把思维引向高处、深处?明确概念、明辨概念、联结概念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明确概念是写作的前提和起点,能帮助我们确立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对作文题材料里概念的定义,尤其是对核心概念的定义,等于主旨的表达,因为我们对题目所涉话题持有的观点态度,决定了我们如何定义这些概念。同时,定义概念的过程也是观点表达的过程。所以,正确理解、界定作文题材料里的概念,是写作的前提和起点。比如下面这个作文题:成功的“成”是成就自己,“功”是功德天下。——马云不要追求去做一个成功者,而应追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读了上述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明确概念,首先要找到材料中的核心概念。一般来说,核心概念就是命题材料的中心词,它是所有话题的中心,是反复出现的词语。有时候,中心词是一目了然的,但如果材料比较复杂,就要根据其组合形式进行分层处理,看看材料由几部分构成,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再确定核心概念和次要概念。上面这个题目中的两则材料都是围绕“成功”这个词并列式展现的,显然,“成功”就是核心概念。再看两则材料内部。马云的话中,重要的表述是“成就自己”和“功德天下”,从中可以提炼出“利己”“利人”这样一组概念,这些就是次要概念。爱因斯坦的话中,重要的表述是“做一个成功者”和“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将两则材料联系起来看,爱因斯坦说的“成功”其实和马云说的“成就自己”内涵相同,是“利己”,而“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中的“价值”,是需要我们做出诠释的次要概念。有了以上分析,一些同学这样定义“成功”:①成功不是单纯满足个人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是要看你为别人创造的价值。②成功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期待的你,而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③成功是“成就自己”在前,“功德天下”在后。④成功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可以看到,我们在分析题目、明确概念的过程中无形地完成了审题立意:你怎么定义核心概念“成功”,如何确定“成功”与次要概念“利己”“利人”“价值”之间的关系,就是写作的主旨、观点。辨析概念体现思辨,使论述走向深刻、立体。在观点明确、立意清楚的基础上,还要对概念进行辨析。正如韩愈在论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时阐述“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个概念一定有容易与之混淆的其他概念,辨析就是判别,就是把一个概念从与之相近、容易混淆的概念中分辨出来,加以强化。这要求我们看问题不能片面、绝对,一定要注意到一个概念的不同层面和角度。还是前面那个关于“成功”的作文题,写作时在正面阐述“成功”定义的基础上,可以把生活中一些看起来是“成功”的表现,拿来与你对“成功”的定义进行比较辨析。比如“不惜一切不择手段为自己谋名谋利,即便一时有所收获也不是成功”,“成功不等于成名成家,也不等于为了奉献而奉献,从而迷失了自我走向另外一个极端”,这种“……不是成功”“……不等于成功”的阐述,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注重逻辑,联结概念,使文章更显思辨。观察高考作文题,可以发现命题材料中的核心概念往往不止一个。比如浙江卷的“作家”“读者”“作品”,浙江卷的“浙江精神”“浙江文化”,浙江卷的“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写作时一一阐释、辨析这些概念显然是不够的,还要能发现这些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并且加以阐述。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知道各个概念之间可以存在的关联,如因果、条件、递进、并列等,根据写作选材的具体情况,概念间还可以形成包含、兼容、依存、对立等逻辑关系。写作时,确立了主次概念后,还要分析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才能准确把握并联结起各个概念,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体。比如浙江卷的作文题: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有两位同学写下以下两个片段:【片段1】“有字之书”指世间客观存在的一切文字内容,也是人们狭义上阅读之物。……“无字之书”深深根植于生活这片包罗万象的土地上,经历百态人生也是另一种阅读。……“心灵之书”似乎更为玄妙,大家如齐白石也只能说成“要常有古人之微妙在心间”。……【片段2】“有字之书”贯通了个体与群体,当代与未来,让人的双脚还不够坚实时,眼光便能深邃至整个世界。……从有字之书中得到的箴言、体悟,终究要在无字之书中得到验证与升华。那是独一无二的社会阅历,人生轨迹所淘洗出的精粹与沉淀。……无论有字无字,眼见耳闻,终归是要落实于心。再多的有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不过是附庸风雅地卖弄墨水;再多的无字之书,倘若不内化于心,也只落得“海归”变“海龟”般尴尬境地。这两个片段在定义概念上都比较优秀,但是片段1在明确了“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概念后,只在平面展开阐述,而片段2则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