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_第1页
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_第2页
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_第3页
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_第4页
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必修二专题六历史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1.知识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产业形态的确立,其主要标志是美国微软公司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微软公司的产值已超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产值的总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就是5000家软件公司,它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亚于名列前茅的500家世界大公司。所有这些表明A.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B.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C.二战后初期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D.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经济日趋没落年12月,胡佛总统说:“经济萧条不可能因立法或政府的声明而恢复。经济创伤必须要依靠经济肌体本身细胞既生产者和消费者自己的活动治愈。合作行动将加快恢复的进程,萧条的破坏会减轻。……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材料说明胡佛总统对经济危机的认识是A.合作共赢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途径B.通过经济系统自我恢复的途径走出经济萧条C.政府应该积极地参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D.坚决反对罗斯福新政的政治经济措施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B.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C.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4.下列属于新自由主义(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观点相同点的是A.“管得越少的政府,才是越好的政府”B.主张经济自由化、市场自由化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不主张物质上的平等,反对社会福利政策D.国家干预与保障自由相矛盾5.“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当时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关于罗斯福总统这一呼吁改革法院的演说,下列评价不正确的是A.这将有利于美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实质上反映了美国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C.这将有利于增强政府应对危机和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D.仍不能突破三权分立的游戏规则6.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1944年出版)中指出:“由于生产资料掌握在独立行动的人的手里,所以没有人有控制我们的全权。如果生产资料都落到一个人手里,不管它是属于整个‘社会’的,还是属于独裁者的,谁行使这个管理权,谁就有全权控制我们。”对于哈耶克的主张,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与凯恩斯主义理念相一致B.在20世纪70年代后受到重视C.反对私有制,推崇公有制D.提倡民主政治,反对极权政治7.美国人卡尔·德格勒曾指出,胡佛与罗斯福“都认为大企业需要控制,他们有个时候曾经都相信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佳途径”,“他们认为做某些事情来对付经济危机是政府的责任”……胡佛“是打破政府(对经济)漠不关心和软弱无力的习俗的第1人”。据此可知,卡尔·德格勒认为胡佛改革A.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B.以有限干预经济应对危机C.坚持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D.无法应对经济危机的冲击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该法规定: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这一规定反映出A.美国总统凌驾于参议院之上

B.美国立法机构服从于行政机构C.政治制度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遭到破坏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在权利从人民和各州流向华盛顿达三分之一世纪以后,让权力、资金、责任从华盛顿流向各州和人民,实行新联邦主义的时候到了。”从其后期实践来看,新联邦主义是A.全面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B.全面否定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 D.推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政策10.“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的最低点,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失业率达到最低,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克林顿总统2000年1月国情咨文)克林顿总统描述的这一社会现象主要得益于(

)A.强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倡导“新经济”发展模式C.完全消除种族歧视现象 D.发展完备的社会福利政策11.马克思曾说过:“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相对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采取“混合经济”模式B.推动新经济的兴起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建立“福利国家”制度12.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经济运营方式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3.面对1929年“大萧条”各个国家、各个学派为了挽救危机都提出了新的理论,其中凯恩斯学派为此提出的观点是(

)A.自由放任 B.国家全面干预经济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发展“新经济”14.《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佣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15.下列示意图,比较符合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B.C.D.16.美国总统里根下台后进行了税收政策改革,在1981年到1984年的四年中,个人所得税从原来的最低税率14%和最高税率70%,分别降到11%和50%。这一改革()A.促进美国对外贸易繁荣B.使国家放弃对经济的干预C.消除了通货膨胀的根源D.有利于增强社会经济活力17.《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自由”。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B.强调消费是生产的推动力量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泱于生产的品种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万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率增长了将近50%。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A.“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B.“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C.“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D.“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20.福利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成了西欧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基本制度。英国于1948年率先建成福利国家,之后西欧各国纷纷效仿,再之后西欧国家的福利制度又受到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推崇。这说明福利国家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福利国家不存在弊端不需要调整C.覆盖面虽广但高收入阶层受惠多 D.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21.在克林顿总统(任期:1993年1月20日至2001年1月20日)的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迎来“新经济时代”。这主要得益于A.自由竞争市场调节 B.国家干预全面调控 C.紧缩货币削减开支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22.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公共工程署、全国青年总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从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B.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利于国家长远发展C.资本家的自由生产受到限制 D.美国以总统为中心的现代总统制建立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胡佛政府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实施“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据此可知A.高失业率是此次经济危机最为显著的特征B.解决就业问题是缓解经济危机的核心措施C.胡佛政府未真正改变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D.该措施基本上解决了美国当时的社会矛盾世纪30年代初,美国社会传播着这样的信息:我们先辈们奋斗夺来的政治自由被经济上的无保障和工业暴政变得毫无意义了。如果政府不能通过私有产业为我们提供生计,那它必须利用公共途径和办法。(这是)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为此罗斯福政府()A.摒弃了市场经济B.开展了“蓝鹰运动”C.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D.实施了“计划经济”年3月,英国撒切尔政府公布了一个为期4年的“中期金融战略”,宣布要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削减政府公共开支,严格控制财政赤字,同时降低最高工资税率和投资税率。依据这一战略,当时撒切尔政府最有可能的做法应该是A.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中央统制经济C.减少国家对福利的投资D.大力发展私有经济第II卷(非选择题)一、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16分,第2题20分,共36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指罗斯福)迅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法规和政策。诸如,通过紧急银行法来整顿银行秩序;……签署农业调整法,以帮助恢复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为经济恢复注入资金。新政期间,美国还建立起养老和失业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美国就像经历了一场由总统推动的社会革命。在美国人的记忆中,这是政府第一次如此广泛、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材料三、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8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是如何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的(6分)(3)材料三为什么政府减少了福利投入(2分)2.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其他津贴0纳税0国民保险实际收入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冶》)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8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4分)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8分)28.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实质。(14分)试卷答案试题分析:从题干中“美国微软公司软件知识产业的兴起。正是这些知识的广泛应用打开了计算机应用的大门”等信息,充分说明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故A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B项,C项与史实不符,D项与材料说明内容无关。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试题分析:题干中“政府最大的贡献在于鼓励社会中的这种自愿合作”说明胡佛总统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四个选项中,A项不能说明是根本途径,C项与材料观点不符,D项与史实不符。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7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面对经济危机,这些国家立即出售国有企业,减少政府干预,放大市场经济调节,从侧面说明了西方国家面对危机并没有自然调整而是“反应过度”,C符合材料。A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属于应对危机的过度干预,排除;减少国家财政支出,削减福利开支,故B错误;D项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与C相反,是不能“反应过度”的内容,排除D。所以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结合所学可知,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货币政策刺激调节经济发展;新自由主义政策突出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通过增减货币的发行或物资生产的供应调节经济;据此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政府调节下发挥货币及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即主张经济自由化、市场自由化,故选B项。“管得越少的政府,才是越好的政府”反映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和思想。故排除A项;C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上述经济思想认为国家干预与保障自由结合,两者并不矛盾,排除D项。分析材料信息可见,罗斯福新政期间为减少法院对政府行为的干预,在法官年届70且没有退休的情况下,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时可任命新的法官,以消除新政的阻力;罗斯福改革法院的做法实质反映了美国行政与司法两大权力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增强政府应对危机和处理重大事件的能力,仍未能突破三权分立的原则;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即社会福利制度在新政期间开始建立的,是对社会弱势群体救助的制度,此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A。凯恩斯主义主张经济的自由发展,认为市场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可对经济自由调控,很明显材料中说的是有人控制我们的经济发展,故A项排除,20世纪70年代后经济发展经历了滞胀时期,人们因此而认识到不仅需要对经济进行控制,但同时也要给予经济发展的自由空间,由此可知B项正确,欧洲发展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其本质就是经济的私有,故C项排除;材料中涉及的是经济方面,并没有谈到政治方面,故D项排除。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文字“胡佛与罗斯福‘都认为大企业需要控制’”“胡佛‘是打破政府(对经济)漠不关心和软弱无力的习俗的第一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尔·德格勒认为胡佛改革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9.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新联邦主义,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权力、资金、责任”由在“华盛顿”到“各州和人民”这一变化可知是指国家权力由政府、集权转向地方、分散化的变化趋势,即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调整,符合题意的是C项;AB项表述绝对;题干没有涉及到区域经济集团化,排除D项。答案:C10.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新经济模式,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美国在“2000年1月”高度发展的经济状况,这主要得益于克林顿倡导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项排除。答案:B11.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福利国家的建立,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认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而建立社会福利国家制度能增加贫困人民的收入,客观上可以刺激消费,缓和阶级矛盾,正确的选项是D项;AB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D12.考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胡佛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经济学派认为胡佛面对经济危机不是“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结果导致形势愈加严重,这种不当干涉为罗斯福提供了教训,符合题意的是B项;罗斯福新政中运用了凯恩斯主义思想,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13.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凯恩斯主义,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A是胡佛的经济主张,B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是凯恩斯主义,D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新经济。故选C。14.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中禁止雇童工、规定工时和最低工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知,实施这项措施是为了保障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对恢复经济和缓和阶级矛盾起到积极作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A项“消灭”、C项“商业”、D项“终止”的表述均错误。15.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美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战后20年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受经济滞胀的影响经济下滑,20世纪80年代,在里根政府的经济调整下,经济恢复并发展,20世纪90年代,受“知识经济”的影响,经济迅速发展,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都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A。16.答案:D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减少国家干预【名师点睛】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大都通过扩大政府财政开支的作用来调节生产,奉行凯恩斯主义。在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滞涨的局面,凯恩斯主义退出主流经济思想,新自由主义思想兴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7.答案:D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美国经济特点18.答案:B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原因1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929年美国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萧条和恐慌,引发了种种矛盾,人们从书籍中寻找安慰和寄托,A项正确。当时就业形势严峻,B项错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一项内容,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目中图书流通增长的信息。考点: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影响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材料意思与社会成员无关,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福利国家是存在弊端的,故B项错误;高收入阶层受惠多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英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受到了西欧效仿、欧洲其他国家推崇,说明福利制度是国家调控资本主义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自由竞争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国家干预全面调控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里根政府通过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抑制膨胀,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新经济时代”可知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其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故D项正确。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新政的实质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与“社会主义”有本质区别,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公共工程的修建,有利于就业,使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利于国家长远发展,B项正确。C项与材料旨意无关,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4.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知识,旨在考查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每个生活在这个政府管辖之下的人所拥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可见,罗斯福在这里强调要建立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故选C。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罗斯福新政不可能摒弃了市场经济或实施“计划经济”,排除AD;开展了“蓝鹰运动”是和复兴工业有关,排除B。故选C。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名师点睛】整顿银行与金融系是罗斯福新政的突破口。基本做法是:下令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