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_第1页
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_第2页
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_第3页
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_第4页
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只想现在的事。现在有成就,以后才能更辉煌。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19、学习的关键--重复。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只想现在的事。现在有成就,以后才能更辉煌。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19、学习的关键--重复。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第三章注射模设计本章基本内容分型面设计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结构零部件设计推出机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1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2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3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4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5②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

Fn——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p——塑料熔体在型腔中的成型压力,MPa;Aj——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m2

;A——单个型腔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m2。③按塑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的数目④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

N——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Y——每小时注射成型加工费

t——成型周期§3.1分型面设计②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3.1分型面设计62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①单型腔注射模特点⑴尺寸精度高、形状尺寸稳定;⑵成型工艺参数易于控制;⑶模具结构简单、紧凑,各机构的设计自由度大;⑷模具成本低;⑸生产效率低,塑件的单件成本高。§3.1分型面设计2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3.1分型面设计7

②多型腔布置⑴基本原则:保证塑料熔体能同时、均匀、保质、保量均衡地充满模具的每一个型腔。另外,要求排列紧凑,以使流道尽可能最短并减小模具外形尺寸;同时,型腔及流道压力分布平衡,以避免偏心受载。⑵多型腔布置方式:平衡式、非平衡式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各段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与尺寸对应相同。非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各段流道的长度不同,对应的截面形状与尺寸对应也相同。§3.1分型面设计②多型腔布置§3.1分型面设计8§3.1分型面设计平衡式布置非平衡式布置§3.1分型面设计平衡式布置非平衡式布置9二分型面设计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冷凝料的面,称为分型面。

1分型面形式平直分型面倾斜分型面阶梯分型面曲面分型面瓣合分型面2影响分型面设计的因素型腔的方位、数目及排列方式,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塑件的精度要求,嵌件位置与形状,推出方式,模具装配与加工,排气。§3.1分型面设计二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0§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1

3分型面设计原则⑴基本原则:分型面应选择在分型方向上外形轮廓最大的地方,以便顺利脱模。⑵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应尽可能使塑件在开模后留在动模一侧,并能以最简捷的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脱模。§3.1分型面设计3分型面设计原则§3.1分型面设计12§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3§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4⑶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外形或内孔、以及在开合模方向有较高尺寸精度要求的塑件部位,应尽可能设在分型面的同一侧。§3.1分型面设计⑶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3.1分型面设计15⑷保证塑件的表面质量

§3.1分型面设计⑷保证塑件的表面质量§3.1分型面设计16§3.1分型面设计改变塑件在模内的摆放方向,以保证塑件的外观要求§3.1分型面设计改变塑件在模内的摆放方向,以保证塑件的外17⑸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应尽可能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零件。§3.1分型面设计⑸便于模具加工制造§3.1分型面设计18⑹有利于成型——尽量减少型腔在合模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对深腔薄壁塑件应采用锥形阶梯分型面以保证壁厚均匀。§3.1分型面设计⑹有利于成型§3.1分型面设计19⑺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应尽可能避免侧抽芯或长程侧抽拨、并尽量将侧抽拨机构设计在动模一侧。§3.1分型面设计⑺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3.1分型面设计20⑻有利于排气应尽可能减小气体的排气阻力。§3.1分型面设计⑻有利于排气§3.1分型面设计21

4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①台阶型分型面

§3.1分型面设计4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3.1分型面设计22⑴台阶顶面与根部的水平距离D≥0.25,为保证D的要求,一般调整夹角“A”的大小,当夹角影响产结构时,应同相关负责人协商确定。⑵当分模面中有几个台阶面,且H1≥H2≥H3时,角度“A”应满足A1≤A2≤A3,并尽量取同一角度方便加工。⑶角度“A”尽量按下面要求选用:当H≤3mm,斜度α≥5˚;3mm≤H≤10mm,斜度α≥3˚;H>10mm,斜度α≥1.5˚

§3.1分型面设计⑴台阶顶面与根部的水平距离D≥0.25,为保证D的要23

②曲面分型面⑴当选用的分模面具有单一曲面(如柱面)特性时,要求按曲面的曲率方向伸展一定距离建构分模面。否则,会产生尖角及尖角形的封胶面,尖形封胶位不易封胶且易于损坏。§3.1分型面设计②曲面分型面§3.1分型面设计24

⑵当分型面为较复杂的空间曲面,且无法按曲面的曲率方向伸展一定距离时,不能将曲面直接延展到某一平面,这样将会产生台阶及尖形封胶面,而应该延曲率方向建构一个较平滑的封胶曲面。§3.1分型面设计⑵当分型面为较复杂的空间曲面,且无法按曲面的曲率方向25

③封胶距离模具中,要注意保证同一曲面上有效的封胶距离。,一般情况要求D≥3mm。§3.1分型面设计③封胶距离§3.1分型面设计26

④基准平面在建构分模面时,若含有台阶型、曲面型等有高度差异的一个或多个分型面时,必需建构一个基准平面。基准平面的目的是为后续的加工提供放置平面和加工基准。§3.1分型面设计④基准平面§3.1分型面设计27⑤分型面转折位转折位是指不同高度上的分型面为了与基准平面相接而形成的台阶面。台阶面要求尽量平坦,图示尺寸“A”一般要求大于15º,合模时允许此面避空。转角R优先考虑加工刀具半径,一般R≥3.0mm。

§3.1分型面设计⑤分型面转折位§3.1分型面设计28⑥平衡侧向压力由于型腔产生的侧向压力不能自身平衡,容易引起动、定模在受力方向上的错动,一般采用增加斜面锁紧,利用动定模的刚性,平衡侧向压力,锁紧斜面在合模时要求完全贴合。角度A一般为15°,斜度越大,平衡效果越差。§3.1分型面设计⑥平衡侧向压力§3.1分型面设计29⑦浇口套碰面处平坦化构建分型面时,如果浇口套附近的分型面有高度差异,必须用较平坦的面进行连接,平坦面的范围要大于浇口套直径,一般有效面积应大于Ø18mm。§3.1分型面设计⑦浇口套碰面处平坦化§3.1分型面设计30⑧细小孔位处分型面处理

A.直接碰穿适用于碰穿位较平坦的结构。但对于“键盘”类的按键孔,为了改变有可能产生的“飞边”的方向,常采用插穿形式的结构及尺寸。

§3.1分型面设计⑧细小孔位处分型面处理§3.1分型面设计31

B.中间平面碰穿适用于碰穿位较陡峭的结构采用中间平面碰穿的结构可以有效缩短碰穿孔处模具的高度,改善模具的受力情况。为避免动、定模移位,建议采用a图示尺寸及结构。图b所示结构中,由于在碰穿处产生侧向分力,当碰穿孔较小时,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碰穿孔处的模具易于断裂,影响模具寿命。§3.1分型面设计B.中间平面碰穿§3.1分型面设计32

⑨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对于单个产品,分型面有多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选择较隐蔽的分型面。对于有行位分型的成品,行位分型线必须考虑相邻成品的结构,如相邻成品同样需要行位分型,那幺行位分型线应调整对齐;如图a;5.2.14b;5.2.14c;如相邻成品不需行位分型,在满足结构的情况下,行位分型线应尽量缩短如图5.2.7d。§3.1分型面设计⑨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3.1分型面设计33

⑩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对于单个产品,分型面有多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选择较隐蔽的分型面。对于有行位分型的成品,行位分型线必须考虑相邻成品的结构,如相邻成品同样需要行位分型,那幺行位分型线应调整对齐;如图a;b;c;如相邻成品不需行位分型,在满足结构的情况下,行位分型线应尽量缩短如图。§3.1分型面设计⑩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3.1分型面设计34§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35一、普通浇注系统设计1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组成及设计原则①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射出后到达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②分类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热流道浇注系统。③作用⑴将塑料熔体平稳地引入模具型腔;⑵将型腔内的气体顺利排除;§3.2浇注系统设计一、普通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36⑶将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⑷获得组织致密、外形清晰、表面光洁和尺寸稳定的制品。④组成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3.2浇注系统设计⑶将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3.2浇注系统37⑤设计原则⑴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特别是与塑料的流动行为相关的特性方面。⑵考虑熔体充填时的热量、压力凝料损失——采用尽可能短的流程、尽量减少流道的弯折、适当控制流道表面粗糙度和断面尺寸。⑶有利于良好的排气——否则会产生紊流,以及因气体积存而导致的凹陷、气泡、烧焦等现象。⑷应防止熔体充型时对细小型芯或嵌件的直接冲击而变形或位移。§3.2浇注系统设计⑤设计原则§3.2浇注系统设计38⑸应有利于浇道凝料与塑件的分离、塑件上浇口痕迹的休整以及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要求。⑹应结合型腔布局,力求均衡充模,并确保锁模的可靠性——尽可能采取平衡式布置、型腔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重心与注射机锁模力中心线一致。⑺应防止冷料堵塞浇口及进入型腔而造成熔接强度下降等缺陷——设计冷料穴、溢流槽等以收集温度偏低的熔体前锋冷料。⑻浇注系统应留有足够的修模余量。§3.2浇注系统设计⑸应有利于浇道凝料与塑件的分离、塑件上浇口痕迹的休整39⑼在浇注系统初步设计完成后,应校核并确保有合适的流动距离比(流动比)。流动比:是指塑料熔体在模具中进行最长距离流动时,其各段流道及各段模腔的长度与其对应截面厚度之比值的总和。即:

φ——流动距离比;

Li——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以及各段模腔的长度;

ti——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以及各段模腔的截面厚度。§3.2浇注系统设计⑼在浇注系统初步设计完成后,应校核并确保有合适的流动40§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41§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42§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43二、浇注系统设计1主流道设计

①主流道是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的部位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②主流道设计要求⑴主流道应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入口处,对卧式和立式注射机,其轴线应垂直于模板平面;⑵使熔体的温度、压力降最小,塑料耗量最少;⑶避免熔体在流动中产生紊流或涡流而导致塑§3.2浇注系统设计二、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44件中出现气泡;⑷开模过程中,凝料应顺利脱离主流道;⑸确保主流道的应用与制造加工经济。②主流道形状及结构设计要点⑴主流道形状§3.2浇注系统设计件中出现气泡;§3.2浇注系统设计45主流道截面直径过小——熔体在流动时的冷却面积相对增加,热量损失增大,熔体粘度增大,流动性下降,压力损失增多。主流道截面直径过大——易使熔体在流动中产生紊流或涡流;且塑料在此耗量增多;使塑料在模具内的冷却定型时间延长。⑵设计要点Ⅰ主流道设计成圆柱形,其锥角常取2~4°,流动性差的塑料可取3-6°,流道表面粗糙度数值取0.63um,且加工时应沿流道轴向抛光。Ⅱ主流道始端球面凹坑半径比注射机喷嘴球面半径大1~2mm;球面凹坑深度3~5mm;主流道§3.2浇注系统设计主流道截面直径过小——熔体在流动时的冷却面积相对增加,热46始端入口直径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大0.5~1mm,一般取2.5~5mm。Ⅲ主流道末端呈圆角过渡,圆角半径为1~3mm。Ⅳ主流道程度最好小于60mm,最长不超过95mm。Ⅴ主流道常开设在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上;主流道衬套结构与装配如图所示,其材料常用T8A,热处理淬火53~57HRC。Ⅵ定位圈在模具安装时插入注射机固定模板的定位孔中,用于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定位,定位圈外径比注射机定模板上的定位孔径小0.2mm。§3.2浇注系统设计始端入口直径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大0.5~1mm,一般取247§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48目前,浇口套已经标准化,可根据前面的设计要点查手册、查厂家样本选用。目前,浇口套已经标准化,可根据前面的设计要点查手册、查厂家样492分流道设计

①分流道是浇注系统中从主流道末端开始到浇口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②分流道作用改变熔体流向,使其以平稳的流态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型腔。③分流道开设位置应用于多型腔模具、多浇口进料的单型腔模具。§3.2浇注系统设计2分流道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50通常开设在分型面一侧的定模或动模板上,也可同时开设在分型面两侧的动、定模板上。④分流道设计要求⑴排列紧凑、流程尽量短;⑵尽可能平衡排列、力求均衡充模与锁模平衡;⑶温降与压力降小,流向平稳;⑷当需要采用多级分流道时,应在其拐角处适当设置冷料穴。§3.2浇注系统设计通常开设在分型面一侧的定模或动模板上,也可同时开设在分型51⑤分流道布置形式——与型腔布置密切相关。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浇口的分流道位置和长度均对称相等的布置形式。非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浇口的分流道位置和长度不是全部对称相等的布置形式。§3.2浇注系统设计⑤分流道布置形式§3.2浇注系统设计52§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53§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54⑤分流道截面形状与尺寸⑴断面形状——理论上:圆形截面最好,但流道加工工艺性较差,且对模具的闭合精度要求高,在生产中应用少。——实际生产中,常选用“U”形,其次是梯形截面。⑵分流道截面尺寸的影响因素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壁厚与体积、注射压力、注射速率、分流道长度。§3.2浇注系统设计⑤分流道截面形状与尺寸§3.2浇注系统设计55§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56⑶分流道截面尺寸计算公式对于壁厚≤3mm,质量≤200g时,有:

§3.2浇注系统设计⑶分流道截面尺寸计算公式§3.2浇注系统设计57⑷分流道与浇口连接处形状⑸分流道表面粗糙度一般取Ra0.8~1.6

⑹分流道较长时,应在其末端开设冷料穴

§3.2浇注系统设计⑷分流道与浇口连接处形状§3.2浇注系统设计583浇口设计

①浇口浇口也陈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塑料熔体的通道。②作用⑴控制熔体进入型腔的充填状态;⑵对非平衡式流道布置,可通过浇口断面尺寸与长度调整,来达到均衡充模,平衡进料的目的⑶通过浇口截面尺寸调整,控制充型补缩时间⑷易于塑件与流道凝料的分离。§3.2浇注系统设计3浇口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593浇口设计

③分类⑴非限制性浇口——仅指:主流道型浇口/直接浇口——特点:流动阻力小,料流速度快,充型容易;但浇口冷凝较迟,补缩时间长,进料处残余应力大,在浇口对面易出现缩孔或表面凹陷,浇口痕迹明显。——应用:大型、厚壁、长流程深型腔塑件;高粘度塑料件(PC、PSU、HPVC等)§3.2浇注系统设计3浇口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60§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61⑵限制性浇口

§3.2浇注系统设计⑵限制性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62④限制性浇口形式及其设计⑴侧浇口/标准浇口/边缘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④限制性浇口形式及其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63§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64

§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65⑵搭接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⑵搭接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66——基本形状与尺寸:与标准浇口相同;——开设位置:浇口与分流道都开设在型腔对面的模板上,从塑件的端部进料。——特征:是典型的冲击型浇口,可有效防止塑料熔体的喷射流动,但切除凝料困难。§3.2浇注系统设计——基本形状与尺寸:与标准浇口相同;§3.2浇注系统设计67⑶扇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⑶扇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68——截面形状: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变宽,厚度逐渐变薄,最后在与型腔结合处形成长约1~1.3mm的台阶。——特征:塑料熔体可在型腔宽度方向得到均匀分配,克服了流纹及定向效应等缺陷,降低了塑件的内应力,减小了塑件的翘曲变形,有利于减少空气的带入;但浇口凝料去除困难、浇口痕迹明显。——应用:常用来成型宽度较大的薄片状塑件,以及要求缩短流程的细长形件。——结构改进:主要目的是平衡流速。§3.2浇注系统设计——截面形状: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变宽,厚度逐渐变薄,最后在69§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70⑷平缝浇口/薄片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⑷平缝浇口/薄片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71——形状:宽度为塑件进料侧宽度的0.75~1倍,厚度约取0.25~0.65mm,呈条状狭缝。——特征:其与分流道之间有一专门为浇口供料的分配流道(可为条形或扇形)——熔体在经分流道的均匀分配后,再以较低的线速度通过平行而均匀地流入型腔,无熔接痕,内应力小,翘曲变形小,排气良好。但去除浇口困难,有明显痕迹。——应用:主要适用于成型大面积的扁平塑件。§3.2浇注系统设计——形状:宽度为塑件进料侧宽度的0.75~1倍,厚度约取072⑸环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⑸环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73——形状:设置在圆筒形型腔外侧周边的同心圆环形浇口,又称为外圆环形浇口。——特征:塑料熔体环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效果好,塑件无熔接痕;但浇口去除困难,有明显浇口痕迹。——应用:适用于圆周较小的薄壁长管形塑件。——变异形式: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形状:设置在圆筒形型腔外侧周边的同心圆环形浇口,又称为74⑹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⑹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75——形状:浇口开设在圆筒形塑件或具有较大正方形内孔的塑件的整个内侧周边上。——特征:塑料熔体充模流动平稳,平行充模,排气效果好,塑件无熔接痕;但浇口去除困难,冷料多。——应用:适用于内孔较大的圆筒形塑件。——变异形式:锥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形状:浇口开设在圆筒形塑件或具有较大正方形内孔的塑件的76§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77⑺轮辐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⑺轮辐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78——形式:在带较大内孔的塑件内侧边缘对称性局部进料,其分流道呈轮辐状。相当于对称性布置的内侧浇口。——特征:浇口切除方便,流道凝料少,内侧型芯的定位精度高;但塑件上存在较大的熔接痕而影响塑件的强度和外观质量。——应用:适用于带较大内孔的塑件。——变异形式:爪形浇口(适用于内孔较小的长管形塑件或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塑件。)§3.2浇注系统设计——形式:在带较大内孔的塑件内侧边缘对称性局部进料,其分流79§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80⑻点浇口/针点式浇口/橄榄形浇口/菱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⑻点浇口/针点式浇口/橄榄形浇口/菱形浇口§3.281——形式:截面尺寸特小的圆形浇口。特点:开模时浇口可自行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浇口痕迹小,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浇口处充模剪切速率过高,分子高度定向而导致局部应力措施,甚至出现开裂现象。压力损失大;为脱出浇注系统冷凝料,必须采用三板式模具结构,导致模具结构复杂化。§3.2浇注系统设计——形式:截面尺寸特小的圆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82⑼潜伏式浇口

§3.2浇注系统设计⑼潜伏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83——形式:由点浇口变异而来——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浇口潜入模板内部,沿斜向25°~45°接通型腔,必要时增设辅助流道以实现内侧进料。特点:开模时浇口可自行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浇口痕迹小且隐蔽,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不需要专门的流道板,但浇口加工困难;浇口处局部应力集中,甚至出现开裂现象;压力损失大。§3.2浇注系统设计——形式:由点浇口变异而来——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浇口潜入844浇口位置选择与浇注系统平衡

①浇口位置选择⑴尽量缩短流动距离,流道弯折少目的:保证塑料熔体迅速和均匀地充满模腔⑵避免熔体破裂产生喷射和蠕动§3.2浇注系统设计4浇口位置选择与浇注系统平衡§3.2浇注系统设计85⑶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处⑷考虑分子定向的影响⑸减少熔接痕提高熔接强度⑹应有利于型腔中气体的排除⑺注意浇口的去除及其痕迹对塑件外观质量的影响⑻应有利于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⑼应避免冲击使型芯或嵌件移位或变形§3.2浇注系统设计⑶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处§3.2浇注系统设计86①浇注系统平衡⑴浇注系统平衡的目的:保证塑料熔体能同时均衡地充满各个型腔。⑵分流道平衡布置时的浇注系统平衡——各段分流道及浇口的长度、截面形状及尺寸取对应相同,则就能满足浇注系统的平衡。⑶分流道非平衡布置时的浇注系统平衡:1)措施通过调整各浇口的尺寸,以达到平衡的要求。2)调整准则:§3.2浇注系统设计①浇注系统平衡§3.2浇注系统设计87§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883)浇注系统平衡的试模步骤:Ⅰ将各浇口的长度和厚度加工成对应相等的尺寸;Ⅱ试模后检查各个型腔的塑件质量,后充满的型腔其塑件端部会产生补缩不足的微凹;Ⅲ将后充满的型腔的浇口宽度略为修大;(致意:尽可能不改变浇口厚度,因浇口厚度不一,易导致其凝固时间不一致)Ⅳ用同样的工艺条件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满意为止。4)浇口平衡计算实例。§3.2浇注系统设计3)浇注系统平衡的试模步骤:§3.2浇注系统设计89§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904冷料穴设计

①冷料穴作用⑴容纳前峰冷料,以避免其堵塞浇口或进入型腔而导致塑件熔接强度下降、塑件局部欠充满;⑵主流道冷料穴,还兼有脱主流道凝料的作用。②开设位置和尺寸⑴主流道冷料穴:位于主流道对面的模板上,其直径与深度应等于或略大于主流道大端直径。§3.2浇注系统设计4冷料穴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91⑵分流道冷料穴:当分流道较长时,在分流道的末端沿料流方向延伸约分流道直径的1.5~2倍的空间。§3.2浇注系统设计⑵分流道冷料穴:当分流道较长时,在分流道的末端沿料流方92⑵主流道冷料穴形式Ⅰ底部带推杆的主流道冷料穴§3.2浇注系统设计⑵主流道冷料穴形式§3.2浇注系统设计93Ⅱ底部带拉料杆的冷料穴§3.2浇注系统设计Ⅱ底部带拉料杆的冷料穴§3.2浇注系统设计94三、排溢系统设计1排溢系统的作用

§3.2浇注系统设计三、排溢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95§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96§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97§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98§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99§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0四、热流道浇注系统§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1§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2§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3§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4§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5§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6§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7§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8§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09§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10§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11§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12§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13§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14§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15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丰富你的人生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谢谢你的阅读知识就是财富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116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只想现在的事。现在有成就,以后才能更辉煌。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19、学习的关键--重复。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只想现在的事。现在有成就,以后才能更辉煌。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19、学习的关键--重复。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第三章注射模设计本章基本内容分型面设计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成型零部件设计结构零部件设计推出机构设计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注射模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完117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118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119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120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课件121②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

Fn——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

p——塑料熔体在型腔中的成型压力,MPa;Aj——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m2

;A——单个型腔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cm2。③按塑件的精度要求确定型腔的数目④按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

N——需要生产塑件的总数

Y——每小时注射成型加工费

t——成型周期§3.1分型面设计②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3.1分型面设计1222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①单型腔注射模特点⑴尺寸精度高、形状尺寸稳定;⑵成型工艺参数易于控制;⑶模具结构简单、紧凑,各机构的设计自由度大;⑷模具成本低;⑸生产效率低,塑件的单件成本高。§3.1分型面设计2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3.1分型面设计123

②多型腔布置⑴基本原则:保证塑料熔体能同时、均匀、保质、保量均衡地充满模具的每一个型腔。另外,要求排列紧凑,以使流道尽可能最短并减小模具外形尺寸;同时,型腔及流道压力分布平衡,以避免偏心受载。⑵多型腔布置方式:平衡式、非平衡式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各段流道的长度、截面形状与尺寸对应相同。非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各段流道的长度不同,对应的截面形状与尺寸对应也相同。§3.1分型面设计②多型腔布置§3.1分型面设计124§3.1分型面设计平衡式布置非平衡式布置§3.1分型面设计平衡式布置非平衡式布置125二分型面设计打开模具取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冷凝料的面,称为分型面。

1分型面形式平直分型面倾斜分型面阶梯分型面曲面分型面瓣合分型面2影响分型面设计的因素型腔的方位、数目及排列方式,浇注系统设计,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塑件的精度要求,嵌件位置与形状,推出方式,模具装配与加工,排气。§3.1分型面设计二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26§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27

3分型面设计原则⑴基本原则:分型面应选择在分型方向上外形轮廓最大的地方,以便顺利脱模。⑵确定有利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顺利脱模——应尽可能使塑件在开模后留在动模一侧,并能以最简捷的推出机构完成塑件的脱模。§3.1分型面设计3分型面设计原则§3.1分型面设计128§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29§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30⑶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对有同轴度要求的外形或内孔、以及在开合模方向有较高尺寸精度要求的塑件部位,应尽可能设在分型面的同一侧。§3.1分型面设计⑶保证塑件的尺寸精度§3.1分型面设计131⑷保证塑件的表面质量

§3.1分型面设计⑷保证塑件的表面质量§3.1分型面设计132§3.1分型面设计改变塑件在模内的摆放方向,以保证塑件的外观要求§3.1分型面设计改变塑件在模内的摆放方向,以保证塑件的外133⑸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应尽可能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零件。§3.1分型面设计⑸便于模具加工制造§3.1分型面设计134⑹有利于成型——尽量减少型腔在合模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对深腔薄壁塑件应采用锥形阶梯分型面以保证壁厚均匀。§3.1分型面设计⑹有利于成型§3.1分型面设计135⑺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应尽可能避免侧抽芯或长程侧抽拨、并尽量将侧抽拨机构设计在动模一侧。§3.1分型面设计⑺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3.1分型面设计136⑻有利于排气应尽可能减小气体的排气阻力。§3.1分型面设计⑻有利于排气§3.1分型面设计137

4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①台阶型分型面

§3.1分型面设计4分型面设计注意事项§3.1分型面设计138⑴台阶顶面与根部的水平距离D≥0.25,为保证D的要求,一般调整夹角“A”的大小,当夹角影响产结构时,应同相关负责人协商确定。⑵当分模面中有几个台阶面,且H1≥H2≥H3时,角度“A”应满足A1≤A2≤A3,并尽量取同一角度方便加工。⑶角度“A”尽量按下面要求选用:当H≤3mm,斜度α≥5˚;3mm≤H≤10mm,斜度α≥3˚;H>10mm,斜度α≥1.5˚

§3.1分型面设计⑴台阶顶面与根部的水平距离D≥0.25,为保证D的要139

②曲面分型面⑴当选用的分模面具有单一曲面(如柱面)特性时,要求按曲面的曲率方向伸展一定距离建构分模面。否则,会产生尖角及尖角形的封胶面,尖形封胶位不易封胶且易于损坏。§3.1分型面设计②曲面分型面§3.1分型面设计140

⑵当分型面为较复杂的空间曲面,且无法按曲面的曲率方向伸展一定距离时,不能将曲面直接延展到某一平面,这样将会产生台阶及尖形封胶面,而应该延曲率方向建构一个较平滑的封胶曲面。§3.1分型面设计⑵当分型面为较复杂的空间曲面,且无法按曲面的曲率方向141

③封胶距离模具中,要注意保证同一曲面上有效的封胶距离。,一般情况要求D≥3mm。§3.1分型面设计③封胶距离§3.1分型面设计142

④基准平面在建构分模面时,若含有台阶型、曲面型等有高度差异的一个或多个分型面时,必需建构一个基准平面。基准平面的目的是为后续的加工提供放置平面和加工基准。§3.1分型面设计④基准平面§3.1分型面设计143⑤分型面转折位转折位是指不同高度上的分型面为了与基准平面相接而形成的台阶面。台阶面要求尽量平坦,图示尺寸“A”一般要求大于15º,合模时允许此面避空。转角R优先考虑加工刀具半径,一般R≥3.0mm。

§3.1分型面设计⑤分型面转折位§3.1分型面设计144⑥平衡侧向压力由于型腔产生的侧向压力不能自身平衡,容易引起动、定模在受力方向上的错动,一般采用增加斜面锁紧,利用动定模的刚性,平衡侧向压力,锁紧斜面在合模时要求完全贴合。角度A一般为15°,斜度越大,平衡效果越差。§3.1分型面设计⑥平衡侧向压力§3.1分型面设计145⑦浇口套碰面处平坦化构建分型面时,如果浇口套附近的分型面有高度差异,必须用较平坦的面进行连接,平坦面的范围要大于浇口套直径,一般有效面积应大于Ø18mm。§3.1分型面设计⑦浇口套碰面处平坦化§3.1分型面设计146⑧细小孔位处分型面处理

A.直接碰穿适用于碰穿位较平坦的结构。但对于“键盘”类的按键孔,为了改变有可能产生的“飞边”的方向,常采用插穿形式的结构及尺寸。

§3.1分型面设计⑧细小孔位处分型面处理§3.1分型面设计147

B.中间平面碰穿适用于碰穿位较陡峭的结构采用中间平面碰穿的结构可以有效缩短碰穿孔处模具的高度,改善模具的受力情况。为避免动、定模移位,建议采用a图示尺寸及结构。图b所示结构中,由于在碰穿处产生侧向分力,当碰穿孔较小时,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碰穿孔处的模具易于断裂,影响模具寿命。§3.1分型面设计B.中间平面碰穿§3.1分型面设计148

⑨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对于单个产品,分型面有多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选择较隐蔽的分型面。对于有行位分型的成品,行位分型线必须考虑相邻成品的结构,如相邻成品同样需要行位分型,那幺行位分型线应调整对齐;如图a;5.2.14b;5.2.14c;如相邻成品不需行位分型,在满足结构的情况下,行位分型线应尽量缩短如图5.2.7d。§3.1分型面设计⑨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3.1分型面设计149

⑩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对于单个产品,分型面有多种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选择较隐蔽的分型面。对于有行位分型的成品,行位分型线必须考虑相邻成品的结构,如相邻成品同样需要行位分型,那幺行位分型线应调整对齐;如图a;b;c;如相邻成品不需行位分型,在满足结构的情况下,行位分型线应尽量缩短如图。§3.1分型面设计⑩综合考虑产品外观要求§3.1分型面设计150§3.1分型面设计§3.1分型面设计151一、普通浇注系统设计1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组成及设计原则①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塑料熔体从注射机喷嘴射出后到达型腔之前在模具内流经的通道。②分类普通流道浇注系统、热流道浇注系统。③作用⑴将塑料熔体平稳地引入模具型腔;⑵将型腔内的气体顺利排除;§3.2浇注系统设计一、普通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52⑶将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⑷获得组织致密、外形清晰、表面光洁和尺寸稳定的制品。④组成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3.2浇注系统设计⑶将压力有效地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3.2浇注系统153⑤设计原则⑴了解塑料的成型性能——特别是与塑料的流动行为相关的特性方面。⑵考虑熔体充填时的热量、压力凝料损失——采用尽可能短的流程、尽量减少流道的弯折、适当控制流道表面粗糙度和断面尺寸。⑶有利于良好的排气——否则会产生紊流,以及因气体积存而导致的凹陷、气泡、烧焦等现象。⑷应防止熔体充型时对细小型芯或嵌件的直接冲击而变形或位移。§3.2浇注系统设计⑤设计原则§3.2浇注系统设计154⑸应有利于浇道凝料与塑件的分离、塑件上浇口痕迹的休整以及不影响塑件的外观要求。⑹应结合型腔布局,力求均衡充模,并确保锁模的可靠性——尽可能采取平衡式布置、型腔与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重心与注射机锁模力中心线一致。⑺应防止冷料堵塞浇口及进入型腔而造成熔接强度下降等缺陷——设计冷料穴、溢流槽等以收集温度偏低的熔体前锋冷料。⑻浇注系统应留有足够的修模余量。§3.2浇注系统设计⑸应有利于浇道凝料与塑件的分离、塑件上浇口痕迹的休整155⑼在浇注系统初步设计完成后,应校核并确保有合适的流动距离比(流动比)。流动比:是指塑料熔体在模具中进行最长距离流动时,其各段流道及各段模腔的长度与其对应截面厚度之比值的总和。即:

φ——流动距离比;

Li——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以及各段模腔的长度;

ti——模具中各段料流通道以及各段模腔的截面厚度。§3.2浇注系统设计⑼在浇注系统初步设计完成后,应校核并确保有合适的流动156§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57§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58§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59二、浇注系统设计1主流道设计

①主流道是浇注系统中从注射机喷嘴与模具接触的部位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②主流道设计要求⑴主流道应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体入口处,对卧式和立式注射机,其轴线应垂直于模板平面;⑵使熔体的温度、压力降最小,塑料耗量最少;⑶避免熔体在流动中产生紊流或涡流而导致塑§3.2浇注系统设计二、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60件中出现气泡;⑷开模过程中,凝料应顺利脱离主流道;⑸确保主流道的应用与制造加工经济。②主流道形状及结构设计要点⑴主流道形状§3.2浇注系统设计件中出现气泡;§3.2浇注系统设计161主流道截面直径过小——熔体在流动时的冷却面积相对增加,热量损失增大,熔体粘度增大,流动性下降,压力损失增多。主流道截面直径过大——易使熔体在流动中产生紊流或涡流;且塑料在此耗量增多;使塑料在模具内的冷却定型时间延长。⑵设计要点Ⅰ主流道设计成圆柱形,其锥角常取2~4°,流动性差的塑料可取3-6°,流道表面粗糙度数值取0.63um,且加工时应沿流道轴向抛光。Ⅱ主流道始端球面凹坑半径比注射机喷嘴球面半径大1~2mm;球面凹坑深度3~5mm;主流道§3.2浇注系统设计主流道截面直径过小——熔体在流动时的冷却面积相对增加,热162始端入口直径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大0.5~1mm,一般取2.5~5mm。Ⅲ主流道末端呈圆角过渡,圆角半径为1~3mm。Ⅳ主流道程度最好小于60mm,最长不超过95mm。Ⅴ主流道常开设在可拆卸的主流道衬套上;主流道衬套结构与装配如图所示,其材料常用T8A,热处理淬火53~57HRC。Ⅵ定位圈在模具安装时插入注射机固定模板的定位孔中,用于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定位,定位圈外径比注射机定模板上的定位孔径小0.2mm。§3.2浇注系统设计始端入口直径比注射机喷嘴孔直径大0.5~1mm,一般取2163§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64目前,浇口套已经标准化,可根据前面的设计要点查手册、查厂家样本选用。目前,浇口套已经标准化,可根据前面的设计要点查手册、查厂家样1652分流道设计

①分流道是浇注系统中从主流道末端开始到浇口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②分流道作用改变熔体流向,使其以平稳的流态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型腔。③分流道开设位置应用于多型腔模具、多浇口进料的单型腔模具。§3.2浇注系统设计2分流道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66通常开设在分型面一侧的定模或动模板上,也可同时开设在分型面两侧的动、定模板上。④分流道设计要求⑴排列紧凑、流程尽量短;⑵尽可能平衡排列、力求均衡充模与锁模平衡;⑶温降与压力降小,流向平稳;⑷当需要采用多级分流道时,应在其拐角处适当设置冷料穴。§3.2浇注系统设计通常开设在分型面一侧的定模或动模板上,也可同时开设在分型167⑤分流道布置形式——与型腔布置密切相关。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浇口的分流道位置和长度均对称相等的布置形式。非平衡式布置——从主流道到各浇口的分流道位置和长度不是全部对称相等的布置形式。§3.2浇注系统设计⑤分流道布置形式§3.2浇注系统设计168§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69§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70⑤分流道截面形状与尺寸⑴断面形状——理论上:圆形截面最好,但流道加工工艺性较差,且对模具的闭合精度要求高,在生产中应用少。——实际生产中,常选用“U”形,其次是梯形截面。⑵分流道截面尺寸的影响因素塑料品种、塑件形状、壁厚与体积、注射压力、注射速率、分流道长度。§3.2浇注系统设计⑤分流道截面形状与尺寸§3.2浇注系统设计171§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72⑶分流道截面尺寸计算公式对于壁厚≤3mm,质量≤200g时,有:

§3.2浇注系统设计⑶分流道截面尺寸计算公式§3.2浇注系统设计173⑷分流道与浇口连接处形状⑸分流道表面粗糙度一般取Ra0.8~1.6

⑹分流道较长时,应在其末端开设冷料穴

§3.2浇注系统设计⑷分流道与浇口连接处形状§3.2浇注系统设计1743浇口设计

①浇口浇口也陈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塑料熔体的通道。②作用⑴控制熔体进入型腔的充填状态;⑵对非平衡式流道布置,可通过浇口断面尺寸与长度调整,来达到均衡充模,平衡进料的目的⑶通过浇口截面尺寸调整,控制充型补缩时间⑷易于塑件与流道凝料的分离。§3.2浇注系统设计3浇口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753浇口设计

③分类⑴非限制性浇口——仅指:主流道型浇口/直接浇口——特点:流动阻力小,料流速度快,充型容易;但浇口冷凝较迟,补缩时间长,进料处残余应力大,在浇口对面易出现缩孔或表面凹陷,浇口痕迹明显。——应用:大型、厚壁、长流程深型腔塑件;高粘度塑料件(PC、PSU、HPVC等)§3.2浇注系统设计3浇口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76§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77⑵限制性浇口

§3.2浇注系统设计⑵限制性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178④限制性浇口形式及其设计⑴侧浇口/标准浇口/边缘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④限制性浇口形式及其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79§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80

§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81⑵搭接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⑵搭接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182——基本形状与尺寸:与标准浇口相同;——开设位置:浇口与分流道都开设在型腔对面的模板上,从塑件的端部进料。——特征:是典型的冲击型浇口,可有效防止塑料熔体的喷射流动,但切除凝料困难。§3.2浇注系统设计——基本形状与尺寸:与标准浇口相同;§3.2浇注系统设计183⑶扇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⑶扇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184——截面形状: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变宽,厚度逐渐变薄,最后在与型腔结合处形成长约1~1.3mm的台阶。——特征:塑料熔体可在型腔宽度方向得到均匀分配,克服了流纹及定向效应等缺陷,降低了塑件的内应力,减小了塑件的翘曲变形,有利于减少空气的带入;但浇口凝料去除困难、浇口痕迹明显。——应用:常用来成型宽度较大的薄片状塑件,以及要求缩短流程的细长形件。——结构改进:主要目的是平衡流速。§3.2浇注系统设计——截面形状:浇口沿进料方向逐渐变宽,厚度逐渐变薄,最后在185§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86⑷平缝浇口/薄片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⑷平缝浇口/薄片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187——形状:宽度为塑件进料侧宽度的0.75~1倍,厚度约取0.25~0.65mm,呈条状狭缝。——特征:其与分流道之间有一专门为浇口供料的分配流道(可为条形或扇形)——熔体在经分流道的均匀分配后,再以较低的线速度通过平行而均匀地流入型腔,无熔接痕,内应力小,翘曲变形小,排气良好。但去除浇口困难,有明显痕迹。——应用:主要适用于成型大面积的扁平塑件。§3.2浇注系统设计——形状:宽度为塑件进料侧宽度的0.75~1倍,厚度约取0188⑸环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⑸环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189——形状:设置在圆筒形型腔外侧周边的同心圆环形浇口,又称为外圆环形浇口。——特征:塑料熔体环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效果好,塑件无熔接痕;但浇口去除困难,有明显浇口痕迹。——应用:适用于圆周较小的薄壁长管形塑件。——变异形式: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形状:设置在圆筒形型腔外侧周边的同心圆环形浇口,又称为190⑹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⑹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191——形状:浇口开设在圆筒形塑件或具有较大正方形内孔的塑件的整个内侧周边上。——特征:塑料熔体充模流动平稳,平行充模,排气效果好,塑件无熔接痕;但浇口去除困难,冷料多。——应用:适用于内孔较大的圆筒形塑件。——变异形式:锥盘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形状:浇口开设在圆筒形塑件或具有较大正方形内孔的塑件的192§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93⑺轮辐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⑺轮辐式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194——形式:在带较大内孔的塑件内侧边缘对称性局部进料,其分流道呈轮辐状。相当于对称性布置的内侧浇口。——特征:浇口切除方便,流道凝料少,内侧型芯的定位精度高;但塑件上存在较大的熔接痕而影响塑件的强度和外观质量。——应用:适用于带较大内孔的塑件。——变异形式:爪形浇口(适用于内孔较小的长管形塑件或同轴度要求较高的塑件。)§3.2浇注系统设计——形式:在带较大内孔的塑件内侧边缘对称性局部进料,其分流195§3.2浇注系统设计§3.2浇注系统设计196⑻点浇口/针点式浇口/橄榄形浇口/菱形浇口§3.2浇注系统设计⑻点浇口/针点式浇口/橄榄形浇口/菱形浇口§3.2197——形式:截面尺寸特小的圆形浇口。特点:开模时浇口可自行拉断,有利于自动化操作;浇口痕迹小,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浇口处充模剪切速率过高,分子高度定向而导致局部应力措施,甚至出现开裂现象。压力损失大;为脱出浇注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