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闵贤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闵贤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闵贤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闵贤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闵贤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宿州市闵贤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夏后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戳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子畏上帝,不敢不征”。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表明夏、商、周时期的中国A.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占卜和迷信活动盛行D.宗法等级观念加深参考答案:B【详解】“天命殛之”和“天命诛之”都体现了借用天意来加强统治的思想,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B;夏、商和周时期的中国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材料是借助神权思想加强统治,不是迷信活动盛行,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宗法等级观念的信息,排除D。2.1876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香港兴”“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A3.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爱国人物。以下属于这一类型的人物有:①邓世昌②林永升③徐骧④张自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详解】材料的意思是找出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人物,邓世昌、林永升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反对日本侵略爱国人士,徐骧是在反割台斗争中爱国人士,张自忠是抗日战争时期殉国的爱国军官,①②③④正确,选择A符合题意。4.下图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轨迹。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呈增长的总趋势

B、70年代出现严重的“滞胀”问题,发展缓慢C、反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艰难曲折发展历程D、国家干预经济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参考答案:C5.1810年,国王乔治三世亲自签署公告:“对于那些危害公共秩序、他人生命和财产的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如果有人勇于检举可以获得最高500英镑的奖励。”这说明此时的英国A.面临社会转型导致的问题

B.逐步地从人治走向法治C.君主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殖民扩张带来社会隐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题干主题是1810年的英国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象征国家的国王都出面进行精神和物质上鼓励检举犯罪,问题指向是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的财富不断增加,而工人阶级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善不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引发犯罪率上升,这是英国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英国开始逐步从人治走向法治,B项时间信息不符;C项与时代不符,与材料主题不符;D项与材料主题无关。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6.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答案:D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正确。《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没有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故ABC错误。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7.著名学者杨小凯说:“英美两国较早确立了现代民主政治体制,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和三权分立制。”在此作者认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核心是A.对权力的制约B.对君主的限制C.强调依法行政D.确立议会主权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政治的内容。“君主立宪制”体现法律对君主权力的制约、“责任内阁制”体现议会对君主权力的制约、“两党制”体现两党之间权力的相互制约、“三权分立制”体现了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制约,故本题选A。8.“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地大规模抗击外国侵略时的一段话,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参考答案:A9.启蒙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欧洲资产阶级力量的进一步发展

D、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参考答案:B10.“……乃是人类第一次以国家调节市场的尝试。”材料中省略号部分所指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罗斯福新政参考答案:B11.1912年1月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了换成“匹妇”,所要表达的思想应包括

)①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②男女平等的观念③女性应参与政治生活④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C略12.廷议、廷推是明代中枢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皇帝必诏令廷臣会议,以共相计议,衡量至当,然后报请皇帝,取旨定夺,其有关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谓之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明朝廷议、廷推的推行A.极大地削弱内阁大臣的权力B.表明中国古代中枢体制的成熟C.是废除宰相后的必然产物D.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参考答案:D“廷议;其有关人事升补任用之拟议者,则谓之廷推”是明朝废除丞相之后出现的中枢机构的变化,显然是强化君主专制,D正确;此举措与内阁大臣没有关系,A错误;B中成熟不符合题意;C中必然产物说法错误。13.20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旅游发展法》,规定对开办旅馆者给予20%的补贴。以下有关这一做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政府为剩余劳动力开辟就业渠道

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③政府的做法体现了货币学派的观点

④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表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C14.“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诗中的“兵”指的是A.红军

B.八路军

C.新四军

D.解放军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万里长征”“遵城举会”说明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此时的“兵”是红军,故A项正确。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排除BC项。解放军是抗日战争之后的称谓,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5.据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字看,至1978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番还多,年均递增率达6.8%.钢、原油、煤、粮食产量分别是1965年的2.6倍、9.2倍、3.09倍、1.6倍。该时期经济增长归功于A.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B.高度集中经济体制C.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D.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情况,与当时的体制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当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故选B。1966年-1976年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由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斗争,所以领导干部的团结奋进不正确,排除A。邓小平在1975年提出全面整顿经济的思想,纠正文革的一些错误,与题干时间不符,C错误。1966—1976年文革期间社会大动乱,与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相矛盾,D错误。16.“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选择的证据有①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②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③电信工具的发明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洲与美洲开始了物质、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型交通运输工具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故①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客观上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故②正确;当时电信工具的发明进一步促进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有利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故③正确;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美洲开始了物质、文化交流,故④错误。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市场的完全形成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7.如图,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参考答案:B新民主主义理论。A不对,这是孙中山晚年提出;C不对,这是邓小平提出;D不对,这是江泽民提出。用排除法即可。或者理解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时间上也符合题意。18.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参考答案:C19.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A.完整的相权被分割B.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参考答案:C20.关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A.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C.更多英国民众获得上议院席位D.议会最终取得了征税的权力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议员选举的财产标准,从而使更多的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跟多席位,故B项正确;责任内阁制度确立是在1721年,故A项错误;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议员选举的财产标准,所以更多的人获得了下议院的议席,故C项错误;英国议会在13世纪《大宪章》通过后就已经获得了征税的权利,故D项错误。【点睛】“1832年”是关键信息。21.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图片材料的解读能力。通过图片中臣子的姿势的变化,有坐-站-跪,的变化可知臣子地位的变化,可知君主权利的加强,所以C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变现22.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参考答案:A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23.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近代史》指出:“自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以来,纵观中国民族工业的成长,经历的是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造成民族工业成长道路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掠夺

②中国社会自然经济的顽固与强大③近代中国政府始终不支持民族工业④“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近代主流思想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4.关于我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下列描述中有误的一项是A.商周时代,中国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B.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C.南朝时,冶铁工人把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再加热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D.18世纪以前,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参考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钢铁冶炼铸造技术发达,质量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而不是18世纪以前,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进入繁荣时期是在商周时期,A选项不符合题意;东汉杜诗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B选项不符合题意;南朝时发明了灌钢法,将生铁和熟铁按一定比例配合,再加热锻打,成为质地优良的钢,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25.“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该是A.孟子B.朱熹C.董仲舒D.王守仁参考答案:B26.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他联络了30多家美国大公司,组成美国联合公司,将美国的产品运到苏俄,换取苏俄的物产。这一局面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C.苏联实施了“一五”计划D.美国改变了对苏俄的封锁禁运政策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材料解题关键在时间1921年8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1921年起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邀请美国资本家到苏联投资,目的是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1927年苏联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哈默来苏联投资属于个人行为,与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无关,故D项错误。因此选B。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新经济政策27.有学者认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使欧洲大国借此在国际舞台上重新起,中小国家从中得到了安全、稳定与繁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有望走上发展之路。该学者意在强调欧洲一体化A.增强了欧洲的凝聚力B.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C.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D.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中小国家从中得到了安全、稳定与繁荣”、“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有望走上发展之路”等信息可知欧洲一体化对于欧洲各国都有积极的影响,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一体化促进欧洲凝聚力增强,而是强调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一体化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控制,且当时欧洲受美国控制,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欧洲一体化利于维护欧洲的和平,而是强调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各国共赢的一体化,排除C。28.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扩大了统治基础,故②正确;当时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加强了皇权,故④正确;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秦朝就有,故①排除;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在秦朝郡县制就有,故③排除。故①③组合错误,故A排除。②③组合错误,故B排除。②④组合正确,故C正确。①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三省六部制29.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已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所沿用的是

)参考答案:A30.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是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参考答案:A【详解】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故A项正确;隋朝时期,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唐朝沿用并发展了隋朝的科举制,故B项错误。C指的是宗法制;D与汉代的察举制有关。【点睛】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近代,西方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差异明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材料二、化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率的提高。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材料三、世界产钨之国,除美国外,殆以吾国为最。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者互争。败则瓦解。故欧战既停,销路忽滞,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有利条件,并指出18世纪,英国获得“雄厚的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6分)(2)分析材料二中“卡特尔”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三与所知识,指出民族工业相比“卡特尔”的落后之处。(8分)(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知识,概括近代民族资本发展曲折,屡陷困境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答案:(1)有利条件:资本主义制度优势;煤炭资源丰富;工场手工业技术积累;资金雄厚(4分,任答两点即可)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2分)(2)意义: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分,答生产率提高1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有利于科管理(2分,只答所有权经营权分离1分)落后:技术落后;规模小;轻工业为主(4分,任答两点即可)(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与封建官僚双重压迫;自身资金、技术等条件积累不足;内部管理乱竞争无序等(6分,任答三点即可)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工业革命·条件;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折发展·原因【名师点睛】本题用材料的形式为素材命题是一种新的创意,材料型试题是一种符合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和要求的好题型。如何才能有效地解答历史材料型试题呢?可以采取“一看二审三作答”的步骤,解答材料型试题。“一看”是指看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二审”是指审问题,明确解答方向。“三作答”是指回归教材,落实组织答案。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一九五三年上半年,在小麦遭受冻灾的地区,粮食的供求状况很紧张,下半年,食油、肉类在许多地方也供不应求,不少城镇中都要排队购买。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粮食、油料、棉花、棉布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措施,它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说,是很必要的。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例如粮食,还有各种副食品,收购价格长期定得很低,这些年提高了几次,还是比较低,而城市销售价格又不能高了,购销价格倒挂,由国家补贴。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材料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到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发展到41184个。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及原因。(9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5分)参考答案:(1)“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6分)(2)特点: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3分)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6分)(3)“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制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客观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5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宋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责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十年》材料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和学者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呼声很高。例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卡斯特罗都是著名的反全球化人士。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而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而使自己更加富强的工具。美国与欧洲是全球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反全球化的中心。法国总理若斯潘等欧洲“中左翼”领导人均是全球化的重要反对派人物。法国反对美国式的全球化,反对对其它国家的“金球化强加”。——庞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种全球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目的。(3)指出材料三中出现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参考答案:(1)设市舶司专职管理;政府制定了相关法律;进出口商品种类多;官方和民间贸易并存,以民间为主。(2)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目的: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3)现象: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反全球化现象。原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国家借全球化推行霸权;全球化引发的生态危机;全球化加剧了各国的经济安全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