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OCT检查及FFA检查的联合应用及探讨张艳芳;周妍丽【期刊名称】《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年(勤期】2013(000)005【总页数】3页(P420-422)【作者】张艳芳;周妍丽【作者单位】襄阳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北襄阳441021;襄阳市中心医院眼科,湖北襄阳44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4.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以黄斑水肿为特征,多见于20-45岁的中青年男性。目前我院眼科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了临床诊断、眼底定位、眼底激光治疗及愈后随访。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在我院眼科门诊诊治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38-55岁。视力检查0.2~0.8,眼前节检查正常,眼底显示黄斑区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中心凹反光消失。所有患者均有主觉症状,如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伴有色觉改变,伴有中心或旁中心暗点等。发病前有感冒病史5例,有熬夜史7例,有酗酒史8例。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采用的是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CirrusHD-OCT4000型OCT仪进行检查。此仪器由眼底图像采集器、计算机图像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德国Zeiss公司提供)及资料库、彩色喷墨打印机组成。具体方法:检查前患者用0.5%的复方托卡充分散瞳至瞳孔直径〉7mm左右,端坐位,下巴置于下巴托上,额头顶紧额带,眼睛平视前方。先右后左两眼分别检查。采用内注视的方法,让患者注视镜头内的绿色米字架。扫描方式采用全景扫描+五线扫描。记录扫描位置正,图像最清晰、最稳定、信号强度26的3幅图像保存在计算机内,利用计算机内存的图像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然后打印结果。诊断及复诊随访检查方式相同。②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采用的是日本TOPCON公司生产的TRC-50IX型眼底照相机。造影剂是广州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荧光素钠针剂3ml/支。此仪器由眼底彩色照相机、计算机图像显示器、图像处理系统及彩色喷墨打印机组成。具体方法:首先排除有过敏史、心脏病史及肾脏病史的患者。检查前患者用0.5%的复方托卡充分散瞳,取坐位,下巴置于下巴托上,额头顶紧额带,眼睛平视前方。先右后左两眼分别检查。采用外注视的方法,让患者的未检查眼注视机器外自带的小红灯,定好位置,检查另外一只眼。右肘中静脉注射20%荧光素钠注射液3ml,1min内注射完毕。同时开始计时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选取典型照片存储并打印。2结果2.1OCT检查的病变类型①仅神经上皮隆起,其下有液性暗区的有10例10眼;②仅色素上皮层隆起,其下有液性暗区的有13例13眼:③两者兼有的有33例33眼。病变位于黄斑区者40例40眼,病变位于黄斑区以外者16例16眼。2.2FFA检查的病变类型①墨渍样弥散型29例29眼;②炊烟喷出型27例27眼;所有患者FFA检查晚期均有荧光积存。病变位于黄斑区者40例40眼(其中位于黄斑区小凹者10例10眼),病变位于黄斑区以外者16例16眼。2.3随访随访半年,行眼底激光光凝术者20例,视力恢复至1.0。行药物保守治疗者36例,其中位于黄斑区者26例,视力恢复至0.6~1.0,位于黄斑区小凹者10例,视力恢复至0.4~0.6。所有患者复诊OCT检查:视力恢复至1.0者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或色素上皮下积液吸收;视力恢复至0.6~1.0者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或色素上皮下积液基本吸收,有的还残余有少量积液;视力恢复至0.4~0.6者,仍可见视网膜神经上皮下或色素上皮下部分积液。3讨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oid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病情自限,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机理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封闭小带受到损害,破坏了视网膜脉络膜屏障,脉络膜毛细血管的液体通过色素上皮细胞层,导致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或色素上皮层脱离[1]。引起视网膜外屏障功能破坏有两种学说,一是由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二是由于脉络膜血管疾病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继发性改变[2]。中浆的发病多与精神紧张、情绪异常、过敏、感冒、感染、过度疲劳、烟酒刺激等有关[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是动态观察眼底视网膜和血管疾病的一种先进的方法,能反映疾病的范围和程度。有学者认为,无论哪种类型的眼底表现和荧光血管造影改变,都可能由于渗漏液的影响引起视网膜单位面积内细胞分布密度和排列紊乱以及视细胞光化学功能障碍而导致患眼视力下降。本组患者中荧光素渗漏形态以墨渍样弥散型(inkbotdiffusion)较多,炊烟喷出型(smokestackphenomenon)略少。渗漏点部位与视力有密切关系,渗漏点越接近黄斑中心凹,视力损害越严重。病变位于黄斑区者,其视力下降程度显著高于旁黄斑区和黄斑周围区,因此病变部位比眼底改变及FFA分型对视力的影响更具有显著性意义。目前诊断CSC渗漏点的金标准仍然是FFA,FFA检查对于中浆的定位及指导眼底激光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黄斑区拱环以内者不宜采用眼底激光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接触、无创伤的眼科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为眼科医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活体的、显微水平的光学影像学检查方法,OCT检查不仅能清楚地显示出视网膜的细微结构和病理变化,而且能显示FFA不能发现的细小的神经上皮脱离和微量的视网膜下积液,有的可发现渗漏处色素上皮光带中断的裂隙[4]。对于中浆患者的视网膜水肿情况能进行定量分析,对病程的演变还可定量追踪观察。同时OCT检查还有助于中浆与大泡性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脱离、老年性黄斑变性及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间的鉴别诊断,这些疾病具有相似的FFA表现,但是中浆的特征性OCT改变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5]。综上所述,FFA虽是诊断中浆的金标准,对于中浆的定位及眼底激光治疗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FFA属于创伤性检查,可重复性差,费用较高,会出现过敏及休克的危险性,不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OCT检查属于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重复性高,它使用的是光波,可获得较高的图像分辨率,能客观、定量的对中浆病进行细微结构的分析,对中浆病的随访、预后观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临床意义。我院眼科门诊采用OCT检查联合FFA检查,两者相辅相成,既能清晰观察到视网膜渗漏点的位置,又能精确反映出神经上皮、色素上皮的脱离情况,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眼底定位及眼底激光治疗、愈后随访,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参考文献:[1]HeeMR,PuliatitoCA,WongC,etal.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fcentralserouschorioretino-pathy[J].AmJOphthalmol,1995,120:65[2]王广慧,由新英,张丹,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联合眼底彩色照相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9,2(23):87[3]郭茜如,李蕴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属结构合同范本
- 空调外包承揽合同范本
- 租赁和使用合同范本
- 农村门面承租合同范本
- 环境维护合同范本
- 日本技能实习合同范本
- 电气配件购买合同范本
- 剪辑制作费合同范本
- 技术扶贫产业合同范本
- 皮革布料采购合同范本
- 初中生科学素养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考核试卷
- 整本书阅读深度解读及案例
- 岗位职责与说明书制度
- 科目一英文题
- 2022浪潮英政服务器CS5260H2用户手册
- 【MOOC】交通运输法规-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率QC小组改善PDCA项目汇报书
- 作业设计(格式模板)
- 2024年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课件
- 《真希望你也喜欢自己》房琪-读书分享
- 四季之美课件7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