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概述1概述1
1.1内涵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而城市道路绿化水平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面貌,更反映出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21.2道路栽植效果的分类1.2道路栽植效果的分类3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的分类情况。
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它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和区镇干道。
①高速交通干道:特大城市、大城市设置这类干道,为城市各个区之间远离高速交通服务。距离在20-60km,行车速度在80-120km/h。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
②快速交通干道: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边缘地带。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此种干道不允许在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
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4③普通交通干道:这种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大城市又分为主要交通干道和一般交通干道。干道的交叉口一般在800-1200m为宜,车速为40-60km/h,一般均为平交叉。
④区镇干道:此为大中城市分区或一般城镇的生活服务性干道,主要市满足生产货运和上下班客运交通的需要。其特点为行车速度较低,一般在25-40km/h,全程基本为平交。区镇干道位于市中心与居住区之间,可布置成全市性或区镇的商业街。③普通交通干道:这种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的基本骨5市区支道
这是小区街坊内的道路,直接连接工厂、居住区、公共建筑。车速一般为15-45km/h。断面的变化较多,车道划分不规则。
专用道路
城市规划中考虑需要的道路。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使的道路和城市绿地系统中步行林荫道等均为此类。
市区支道
这是小区街坊内的道路,直接连接工厂、居住区、61.4道路绿地率指标控制计算方法
道路绿地率的计算是采用简化方式,因道路绿地多以绿带分布在道路上,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近似道路绿地面积与道路总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时,对仅种植乔木的行道树绿带宽度按1.5m计;对乔木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宽度大于1.5m的行道树绿带按实际宽度计。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一般道路绿地率为15%~30%。
而各个城市都有相应的规定,例如《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道路绿地率是:主干路不低于30%,次干路不低于20%。而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绿化景观较好的道路,其绿地率为30%~40%。
1.4道路绿地率指标控制72栽植设计
2栽植设计8
2.1栽植位置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2.1栽植位置9
2.2栽植位置类型
按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分:道路面积不同,车流量等的不同,道路的布置形式被分为了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①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②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着,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2.2栽植位置类型
按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分:10
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④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11
2.3栽植作用安全保护: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的栽植对确保街道通行的安全有很大作用;环境优化:人车共用道、步道的栽植可以为行人提供绿荫;生态及装饰美化:道路栽植还在实现恢复由于城市街区的开发而丧失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对装饰街道互相影响上发挥着自己的功能。2.3栽植作用12
2.4栽植原则栽植并不是对于所有的道路都是必要的,也并不是栽植越多的街道效果越好,而应该根据道路的规格和道路的性质来设计必要的栽植。栽植带设置:规格最低的道路不必设隔离带,规格稍高一点的道路可以将中央的隔离带作为唯一的栽植带。凸显地域性:在车道比较宽的情况下可增加车道间隔离带栽植,在步道宽的情况下可增加步道栽植,而道路隔离带栽植要设计在需要对地域环境保护的地点。混植选择:除单独栽植乔木外,应以大、小乔木、灌木,地被,花卉等多层结构的栽植方式来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密度控制:栽植设计时不应过于强调环境的保护而将隔离带作为绿化带密实排列,栽植就会出现完全将各个部分和设施遮蔽,阻挡的可能与问题。2.4栽植原则13
2.5栽植基础保证栽植的基础是栽植间距的把握及土壤深度的控制。最典型的街道栽植是3-10m间隔的乔木植栽,道路表面应设有1-1.5m的种植池;而维持栽植生命的有效土壤的最小深度:草本15cm,灌木30cm,小乔木45cm,浅根性大乔木60cm,深根性大乔木90cm。保持植物的呼吸作用2.5栽植基础保持植物的呼吸作用14
设计注意:
一般来说,用于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植物根系几乎都分布在深40cm以上的地方,分布在更深的根系主要起到在物理上支撑地上部分的作用。
同时,发达的根系是栽植健康成长的条件,因此探讨使连接种植池的铺装透水性以促进根系的伸展问题以及防止使栽植枯死的土壤滞水而进行的排水问题,还有为防止土壤硬化阻碍栽植的发育,应考虑树池的地面防护防止行人践踏。设计注意:15
透水砖透水砖16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一般在景观上被认同的落叶树姿具有枝密、干直的性质,其中在形态和树干肌理上有特点的树种为落叶针叶树、白杨树、榉树、满天星等。安全保护: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的栽植对确保街道通行的安全有很大作用;西安地区经常使用的树种有:悬铃树、国槐、栾树、樱树类、紫叶李等;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对于河川和公园两旁的行道树,可以利用用地的剩余部分进行道路种植。车速一般为15-45km/h。是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最典型的街道栽植是3-10m间隔的乔木植栽,道路表面应设有1-1.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其特点为行车速度较低,一般在25-40km/h,全程基本为平交。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对于街道来说,不一定是在街道用地范围内种植植物才有作用,在街道周围种植植物也可以提高景观价值。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
树池盖板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树池盖板173树种选择3树种选择18
3.1栽植条件每种栽植的选择都要根据不同的栽植条件来进行判定。地域条件栽植是在气候等地域的环境因素支持下生长发育起来的。根据适合生长的地域,栽植类型可分为寒地型、寒冷地域型、积雪地域型、温带地域型、暖温带型、亚热带型等几种,应根据栽植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栽植树种。环境条件对于栽植来说,街道的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首先要选择生命力强的树种。特别是要选定那些可长期抵抗土壤干旱、汽车排出废气和粉尘的栽植树种。效果条件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3.1栽植条件19
制约条件需要注意的是道路栽植千万不可侵犯到建筑界限和视距空间,必须选定那些栽植枝叶的伸长界限不超过栽植限宽的栽植树种。管理条件对于栽植的管理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为此重要的是选择栽植管理较粗放的树种,同时,在树种的选定中,选择病虫害少、生长慢的栽植书中也是必要的。更新条件随着时间的积蓄,栽植的效果会增大,为此更新的周期越长越好,把寿命长的栽植树种作为道路栽植的方法是有效的方式。制约条件20
3.2树种性质
反过来,树种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特定地块的栽植选择。重要的是要按照设计的意图来选定可以合理组合栽植构成的树种。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间,还可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发挥基于树种所具有的特性而产生的生态效应。性状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特征树形,颜色(红叶、黄叶、褐叶),新叶,干(色、肌理、斑纹),叶(形、色),花(大小、形、色、香)等特征,则才有实现栽植在景观中的效果的可能。属性作为属性有必要深刻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快、慢等),迁移的特性(寿命长或短、不用依靠其他手段而繁茂等),有无致命的病虫害(包括影响其他植物的中间媒体)。3.2树种性质21
耐性耐性包括与气候有关的耐寒性、耐雪性、耐风性、耐潮性,与环境有关的耐阴性、耐旱性和耐烟性和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耐移植性、耐修剪性的问题。商品性在实施上最大的栽植制约条件就是栽植树种在市场上的提供量和价格的高低,事先应把握以上情况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其他希望配合栽植形态,根据栽植是否适合进行混植、群植、孤植、树篱、缝制(轻微修剪使栽植连成一片,就像是缝在一起那样)、修剪将树种分类,由此选定树种。耐性22
23
3.3季节变化道路的构成元素中几乎都是无机物,其中只有栽植是唯一的生物,随着四季改变而变化。植物的四季变化不但能发挥气温调节等效果,对提高街道的功能也是有益处的。适合当地季相变化的栽植为街道景观带来生气。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常绿树种也被认为存在季节变化,而落叶树种的季节感就更加丰富了)新绿新绿(新的叶子长出时)不但对落叶树种而且对常绿树种来说也很明显,特别显著的新绿是那种叶数众多、色彩鲜艳并且有独特色彩的树种。常见的有:银杏、落叶针叶树、垂柳、榉树、樟树、冬青、枫树等。红叶红叶与气候和气象无关,在树种中红叶的栽植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如将这种异常显眼的的色彩引入道路栽植中却很有效。常见的红叶树有榉树、满天星、当地的枫树类等;黄叶的有银杏、白杨树等;褐叶树有落叶针叶树。3.3季节变化24
25
落叶一般在景观上被认同的落叶树姿具有枝密、干直的性质,其中在形态和树干肌理上有特点的树种为落叶针叶树、白杨树、榉树、满天星等。开花街道栽植的花卉在景观上有效果的只限于那些在树冠中花的比例较大的树种,特别明显的是落叶树种开春时的花朵,也有在其他季节引人注目的树种。包括:春季开花的樱树类、花海棠、迎春花、连翘,玉兰等还有多见的树种多为蔷薇属;春季至夏季之间开花的有八仙花类、麻叶线绣菊、野茉莉等;夏季开花的有木槿、金丝桃、夹竹桃等;秋季开花的有小庭番泻树等;冬季开花的有山茶花、梅花等。果实对于街道景观有效的仅限于那些果实色彩艳丽、数量多的树种,这样的树种有:南京黄栌树、铁冬青、石榴、枇杷等。落叶开花26(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希望配合栽植形态,根据栽植是否适合进行混植、群植、孤植、树篱、缝制(轻微修剪使栽植连成一片,就像是缝在一起那样)、修剪将树种分类,由此选定树种。当植栽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时候,植栽的管理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3)商业街较主干道放宽规格,无需过分要求树形。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对于街道来说,不一定是在街道用地范围内种植植物才有作用,在街道周围种植植物也可以提高景观价值。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保证栽植的基础是栽植间距的把握及土壤深度的控制。③三板四带式。乡土树种往往具有繁殖容易、繁殖方法简单、生产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1)体现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间,还可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发挥基于树种所具有的特性而产生的生态效应。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专供自行车行使的道路和城市绿地系统中步行林荫道等均为此类。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
银杏的四季变化秋季夏季冬季春季(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银杏的四季27
榉树的叶色层次丰富榉树的叶色层次丰富283.4乡土树木的应用乡土树木指的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误解:不是乡土树种就一定会很容易的代替街道栽植。有的乡土树种由于其选定的地点和形态的要求而不适合道路的线形设计的情况下,也有必须将栽植的树种驯化使之适应街道环境的条件。但即使这样,尽量将乡土树种等作为街道栽植的做法还是最有效的。3.4乡土树木的应用乡土树木指的是产地在当地29乡土树木的应用原则
1)保留既存树种大国魂神社参道树的树林保护——保存了隔离带上的榉树2)保护被评为文物的植物西安大雁塔内保留了被评为文物的两株柽(cheng)柳将典型的地方特色景观在街道中保留了下来,形成独特的景观。对于被评为文物的栽植应重点给与保护,灵活利用这些植栽。在街道景观的构成中这写文物的保存和利用是很有价值的。乡土树木的应用原则大国魂神社参道树的树林保护——保存了隔离带303)邻栽种植
对于街道来说,不一定是在街道用地范围内种植植物才有作用,在街道周围种植植物也可以提高景观价值。特别是对于狭窄的街道和河川,最好使用邻接栽植。对于河川和公园两旁的行道树,可以利用用地的剩余部分进行道路种植。道路绿化栽植设计优质课件31西安的乡土树种植被特点:暖温带树种,落叶阔叶树。基调树种:槐树、圆柏、银杏、悬铃木。街道广场常用树种:槐树、悬铃木、圆柏、银杏、毛白杨、垂柳、元宝枫、毛叶山桐子、皂荚、洋白蜡、白皮松、女贞、合欢等(20种)。西安的乡土树种324栽植规划与管理4栽植规划与管理33
4.1道路栽植的规划原则
“三同时”的原则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
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的原则
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在道路用地范围以外建设的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
4.1道路栽植的规划原则34行车视线要求
其一,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
其二,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是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4.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4.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354.3植栽管理的重要性
当植栽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时候,植栽的管理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控制树高:要求与街道的等级相适应的树高控制树冠幅面:为形成绿荫而进行的枝叶铺张工作控制视觉美化:为达到某种景观效果而进行的修剪控制安全通行:为阻拦通行或形成障景而使用的密生植物4.4管理的内容修剪、打枝、摘心、拔除、去除损木、补植、换植、倒木扶起、改良土壤、施肥、病虫防治、防寒、支柱等4.3植栽管理的重要性4.4管理的内容36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2栽植位置类型
按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分:道路面积不同,车流量等的不同,道路的布置形式被分为了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树形,颜色(红叶、黄叶、褐叶),新叶,干(色、肌理、斑纹),叶(形、色),花(大小、形、色、香)等特征,则才有实现栽植在景观中的效果的可能。间,还可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发挥基于树种所具有的特性而产生的生态效应。作为属性有必要深刻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快、慢等),迁移的特性(寿命长或短、不用依靠其他手段而繁茂等),有无致命的病虫害(包括影响其他植物的中间媒体)。最典型的街道栽植是3-10m间隔的乔木植栽,道路表面应设有1-1.大国魂神社参道树的树林保护——保存了隔离带上的榉树重要的是要按照设计的意图来选定可以合理组合栽植构成的树种。当植栽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时候,植栽的管理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一般在景观上被认同的落叶树姿具有枝密、干直的性质,其中在形态和树干肌理上有特点的树种为落叶针叶树、白杨树、榉树、满天星等。栽植带设置:规格最低的道路不必设隔离带,规格稍高一点的道路可以将中央的隔离带作为唯一的栽植带。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适应当地气候,好成活;槐树、圆柏、银杏、悬铃木。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4.5管理阶段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生长管理:从植物植入开始到植物达到目标要求的植物形态为止的管理。维护管理:生长管理完成后到更新管理开始前的管理。更新管理:由于植物的衰退而进行的拔除、更换、补植等形式的管理。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375总结5总结38
5.1地域性把握与街道的其他的构成要素相比栽植更能给街道带来地域特征,而且很有效。在街道上布置可以表现地域性特征的栽植有很多好处。像这样的栽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适应地域性气候,生长发育良好。适应当地气候,好成活;对当地的居民来说也会产生亲切感;管护投资少,节省资源;
适合地域性的树种指的是:有当地特色的树种(市树,市花等),只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树种及地域主要生产树种(与纬度有关),随气候表现特征的的树种。应注意的是:当使用那些强调地域的特征性、具有特异树形的栽植时就要考虑这种栽植在景观上和道路整体协调,;而当代表地域的树种是果树时,就必须事先考虑好果树管理的体制问题。5.1地域性把握395.2乡土树木的应用价值1)体现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应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在提高绿化质量的同时,还能形成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景观,实现景观文化的本土化
2)保护植物多样性乡土植物资源是城市植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原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繁育栽培及广泛应用,将得到最有效的保护3)降低经济成本乡土树种往往具有繁殖容易、繁殖方法简单、生产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不但数量易扩大而且由于繁殖材料多而易改良繁育技术,提高苗木质量。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因此栽植和养护管理相对简单,可降低综合成本。5.2乡土树木的应用价值40
5.3树种选择思路(1)主干道(街区的骨干干道,要显示出与其他道路的区别,突出气其的主导地位)及主要行道树要选择比例修长,自然树形优美,整齐而单纯的栽植。西安地区经常使用的树种有:悬铃树、国槐、栾树、樱树类、紫叶李等;(2)高速路旁的栽植则需要很好的把握,既不能太过单调,产生司机的视疲劳,又不能太过配置树种,杂乱或影响视线。要做到恰当的色彩配置,疏密也不会遮挡视线。(3)商业街较主干道放宽规格,无需过分要求树形。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表现为四季变化,花果变化,色彩搭配等。5.3树种选择思路41谢谢!谢谢!421概述1概述43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的分类情况。
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它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和区镇干道。
①高速交通干道:特大城市、大城市设置这类干道,为城市各个区之间远离高速交通服务。距离在20-60km,行车速度在80-120km/h。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
②快速交通干道: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边缘地带。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此种干道不允许在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
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44
2.1栽植位置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2.1栽植位置45
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④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46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对于栽植的管理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为此重要的是选择栽植管理较粗放的树种,同时,在树种的选定中,选择病虫害少、生长慢的栽植书中也是必要的。车速一般为15-45km/h。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春季至夏季之间开花的有八仙花类、麻叶线绣菊、野茉莉等;在街道上布置可以表现地域性特征的栽植有很多好处。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应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在提高绿化质量的同时,还能形成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景观,实现景观文化的本土化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
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新绿(新的叶子长出时)不但对落叶树种而且对常绿树种来说也很明显,特别显著的新绿是那种叶数众多、色彩鲜艳并且有独特色彩的树种。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干道的交叉口一般在800-1200m为宜,车速为40-60km/h,一般均为平交叉。②快速交通干道: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边缘地带。此种干道不允许在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表现为四季变化,花果变化,色彩搭配等。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反过来,树种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特定地块的栽植选择。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是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
透水砖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透水砖47
3.2树种性质
反过来,树种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特定地块的栽植选择。重要的是要按照设计的意图来选定可以合理组合栽植构成的树种。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间,还可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发挥基于树种所具有的特性而产生的生态效应。性状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特征树形,颜色(红叶、黄叶、褐叶),新叶,干(色、肌理、斑纹),叶(形、色),花(大小、形、色、香)等特征,则才有实现栽植在景观中的效果的可能。属性作为属性有必要深刻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快、慢等),迁移的特性(寿命长或短、不用依靠其他手段而繁茂等),有无致命的病虫害(包括影响其他植物的中间媒体)。3.2树种性质48行车视线要求
其一,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
其二,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是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4.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4.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49但即使这样,尽量将乡土树种等作为街道栽植的做法还是最有效的。控制树冠幅面:为形成绿荫而进行的枝叶铺张工作栽植是在气候等地域的环境因素支持下生长发育起来的。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
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一般在景观上被认同的落叶树姿具有枝密、干直的性质,其中在形态和树干肌理上有特点的树种为落叶针叶树、白杨树、榉树、满天星等。距离在20-60km,行车速度在80-120km/h。耐性包括与气候有关的耐寒性、耐雪性、耐风性、耐潮性,与环境有关的耐阴性、耐旱性和耐烟性和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耐移植性、耐修剪性的问题。①一板二带式。对于栽植的管理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为此重要的是选择栽植管理较粗放的树种,同时,在树种的选定中,选择病虫害少、生长慢的栽植书中也是必要的。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而各个城市都有相应的规定,例如《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道路绿地率是:主干路不低于30%,次干路不低于20%。春季至夏季之间开花的有八仙花类、麻叶线绣菊、野茉莉等;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
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作为属性有必要深刻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快、慢等),迁移的特性(寿命长或短、不用依靠其他手段而繁茂等),有无致命的病虫害(包括影响其他植物的中间媒体)。对于河川和公园两旁的行道树,可以利用用地的剩余部分进行道路种植。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计算方法
道路绿地率的计算是采用简化方式,因道路绿地多以绿带分布在道路上,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近似道路绿地面积与道路总面积的百分比。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因此栽植和养护管理相对简单,可降低综合成本。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1)体现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而当代表地域的树种是果树对于街道来说,不一定是在街道用地范围内种植植物才有作用,在街道周围种植植物也可以提高景观价值。4道路绿地率指标控制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耐性包括与气候有关的耐寒性、耐雪性、耐风性、耐潮性,与环境有关的耐阴性、耐旱性和耐烟性和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耐移植性、耐修剪性的问题。树形,颜色(红叶、黄叶、褐叶),新叶,干(色、肌理、斑纹),叶(形、色),花(大小、形、色、香)等特征,则才有实现栽植在景观中的效果的可能。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4.5管理阶段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生长管理:从植物植入开始到植物达到目标要求的植物形态为止的管理。维护管理:生长管理完成后到更新管理开始前的管理。更新管理:由于植物的衰退而进行的拔除、更换、补植等形式的管理。但即使这样,尽量将乡土树种等作为街道栽植的做法还是最有效的。501概述1概述51
1.1内涵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而城市道路绿化水平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整个城市面貌,更反映出城市绿化的整体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道路是一个城市的骨架521.2道路栽植效果的分类1.2道路栽植效果的分类53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的分类情况。
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它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和区镇干道。
①高速交通干道:特大城市、大城市设置这类干道,为城市各个区之间远离高速交通服务。距离在20-60km,行车速度在80-120km/h。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
②快速交通干道: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边缘地带。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此种干道不允许在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
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54③普通交通干道:这种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大城市又分为主要交通干道和一般交通干道。干道的交叉口一般在800-1200m为宜,车速为40-60km/h,一般均为平交叉。
④区镇干道:此为大中城市分区或一般城镇的生活服务性干道,主要市满足生产货运和上下班客运交通的需要。其特点为行车速度较低,一般在25-40km/h,全程基本为平交。区镇干道位于市中心与居住区之间,可布置成全市性或区镇的商业街。③普通交通干道:这种干道是大中城市道路的基本骨55市区支道
这是小区街坊内的道路,直接连接工厂、居住区、公共建筑。车速一般为15-45km/h。断面的变化较多,车道划分不规则。
专用道路
城市规划中考虑需要的道路。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专供自行车行使的道路和城市绿地系统中步行林荫道等均为此类。
市区支道
这是小区街坊内的道路,直接连接工厂、居住区、561.4道路绿地率指标控制计算方法
道路绿地率的计算是采用简化方式,因道路绿地多以绿带分布在道路上,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道路总宽度的百分比近似道路绿地面积与道路总面积的百分比。
计算时,对仅种植乔木的行道树绿带宽度按1.5m计;对乔木下成带状配置地被植物,宽度大于1.5m的行道树绿带按实际宽度计。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一般道路绿地率为15%~30%。
而各个城市都有相应的规定,例如《北京市绿化条例》规定道路绿地率是:主干路不低于30%,次干路不低于20%。而在国外一些大城市绿化景观较好的道路,其绿地率为30%~40%。
1.4道路绿地率指标控制572栽植设计
2栽植设计58
2.1栽植位置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2.1栽植位置59
2.2栽植位置类型
按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分:道路面积不同,车流量等的不同,道路的布置形式被分为了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
①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②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着,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2.2栽植位置类型
按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分:60
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④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61
2.3栽植作用安全保护: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的栽植对确保街道通行的安全有很大作用;环境优化:人车共用道、步道的栽植可以为行人提供绿荫;生态及装饰美化:道路栽植还在实现恢复由于城市街区的开发而丧失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对装饰街道互相影响上发挥着自己的功能。2.3栽植作用62
2.4栽植原则栽植并不是对于所有的道路都是必要的,也并不是栽植越多的街道效果越好,而应该根据道路的规格和道路的性质来设计必要的栽植。栽植带设置:规格最低的道路不必设隔离带,规格稍高一点的道路可以将中央的隔离带作为唯一的栽植带。凸显地域性:在车道比较宽的情况下可增加车道间隔离带栽植,在步道宽的情况下可增加步道栽植,而道路隔离带栽植要设计在需要对地域环境保护的地点。混植选择:除单独栽植乔木外,应以大、小乔木、灌木,地被,花卉等多层结构的栽植方式来进行道路绿化设计。密度控制:栽植设计时不应过于强调环境的保护而将隔离带作为绿化带密实排列,栽植就会出现完全将各个部分和设施遮蔽,阻挡的可能与问题。2.4栽植原则63
2.5栽植基础保证栽植的基础是栽植间距的把握及土壤深度的控制。最典型的街道栽植是3-10m间隔的乔木植栽,道路表面应设有1-1.5m的种植池;而维持栽植生命的有效土壤的最小深度:草本15cm,灌木30cm,小乔木45cm,浅根性大乔木60cm,深根性大乔木90cm。保持植物的呼吸作用2.5栽植基础保持植物的呼吸作用64
设计注意:
一般来说,用于吸收养分和水分的植物根系几乎都分布在深40cm以上的地方,分布在更深的根系主要起到在物理上支撑地上部分的作用。
同时,发达的根系是栽植健康成长的条件,因此探讨使连接种植池的铺装透水性以促进根系的伸展问题以及防止使栽植枯死的土壤滞水而进行的排水问题,还有为防止土壤硬化阻碍栽植的发育,应考虑树池的地面防护防止行人践踏。设计注意:65
透水砖透水砖66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一般在景观上被认同的落叶树姿具有枝密、干直的性质,其中在形态和树干肌理上有特点的树种为落叶针叶树、白杨树、榉树、满天星等。安全保护: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的栽植对确保街道通行的安全有很大作用;西安地区经常使用的树种有:悬铃树、国槐、栾树、樱树类、紫叶李等;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对于河川和公园两旁的行道树,可以利用用地的剩余部分进行道路种植。车速一般为15-45km/h。是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最典型的街道栽植是3-10m间隔的乔木植栽,道路表面应设有1-1.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其特点为行车速度较低,一般在25-40km/h,全程基本为平交。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对于街道来说,不一定是在街道用地范围内种植植物才有作用,在街道周围种植植物也可以提高景观价值。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
树池盖板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树池盖板673树种选择3树种选择68
3.1栽植条件每种栽植的选择都要根据不同的栽植条件来进行判定。地域条件栽植是在气候等地域的环境因素支持下生长发育起来的。根据适合生长的地域,栽植类型可分为寒地型、寒冷地域型、积雪地域型、温带地域型、暖温带型、亚热带型等几种,应根据栽植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栽植树种。环境条件对于栽植来说,街道的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首先要选择生命力强的树种。特别是要选定那些可长期抵抗土壤干旱、汽车排出废气和粉尘的栽植树种。效果条件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3.1栽植条件69
制约条件需要注意的是道路栽植千万不可侵犯到建筑界限和视距空间,必须选定那些栽植枝叶的伸长界限不超过栽植限宽的栽植树种。管理条件对于栽植的管理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为此重要的是选择栽植管理较粗放的树种,同时,在树种的选定中,选择病虫害少、生长慢的栽植书中也是必要的。更新条件随着时间的积蓄,栽植的效果会增大,为此更新的周期越长越好,把寿命长的栽植树种作为道路栽植的方法是有效的方式。制约条件70
3.2树种性质
反过来,树种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特定地块的栽植选择。重要的是要按照设计的意图来选定可以合理组合栽植构成的树种。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间,还可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发挥基于树种所具有的特性而产生的生态效应。性状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特征树形,颜色(红叶、黄叶、褐叶),新叶,干(色、肌理、斑纹),叶(形、色),花(大小、形、色、香)等特征,则才有实现栽植在景观中的效果的可能。属性作为属性有必要深刻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快、慢等),迁移的特性(寿命长或短、不用依靠其他手段而繁茂等),有无致命的病虫害(包括影响其他植物的中间媒体)。3.2树种性质71
耐性耐性包括与气候有关的耐寒性、耐雪性、耐风性、耐潮性,与环境有关的耐阴性、耐旱性和耐烟性和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耐移植性、耐修剪性的问题。商品性在实施上最大的栽植制约条件就是栽植树种在市场上的提供量和价格的高低,事先应把握以上情况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其他希望配合栽植形态,根据栽植是否适合进行混植、群植、孤植、树篱、缝制(轻微修剪使栽植连成一片,就像是缝在一起那样)、修剪将树种分类,由此选定树种。耐性72
73
3.3季节变化道路的构成元素中几乎都是无机物,其中只有栽植是唯一的生物,随着四季改变而变化。植物的四季变化不但能发挥气温调节等效果,对提高街道的功能也是有益处的。适合当地季相变化的栽植为街道景观带来生气。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常绿树种也被认为存在季节变化,而落叶树种的季节感就更加丰富了)新绿新绿(新的叶子长出时)不但对落叶树种而且对常绿树种来说也很明显,特别显著的新绿是那种叶数众多、色彩鲜艳并且有独特色彩的树种。常见的有:银杏、落叶针叶树、垂柳、榉树、樟树、冬青、枫树等。红叶红叶与气候和气象无关,在树种中红叶的栽植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如将这种异常显眼的的色彩引入道路栽植中却很有效。常见的红叶树有榉树、满天星、当地的枫树类等;黄叶的有银杏、白杨树等;褐叶树有落叶针叶树。3.3季节变化74
75
落叶一般在景观上被认同的落叶树姿具有枝密、干直的性质,其中在形态和树干肌理上有特点的树种为落叶针叶树、白杨树、榉树、满天星等。开花街道栽植的花卉在景观上有效果的只限于那些在树冠中花的比例较大的树种,特别明显的是落叶树种开春时的花朵,也有在其他季节引人注目的树种。包括:春季开花的樱树类、花海棠、迎春花、连翘,玉兰等还有多见的树种多为蔷薇属;春季至夏季之间开花的有八仙花类、麻叶线绣菊、野茉莉等;夏季开花的有木槿、金丝桃、夹竹桃等;秋季开花的有小庭番泻树等;冬季开花的有山茶花、梅花等。果实对于街道景观有效的仅限于那些果实色彩艳丽、数量多的树种,这样的树种有:南京黄栌树、铁冬青、石榴、枇杷等。落叶开花76(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希望配合栽植形态,根据栽植是否适合进行混植、群植、孤植、树篱、缝制(轻微修剪使栽植连成一片,就像是缝在一起那样)、修剪将树种分类,由此选定树种。当植栽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时候,植栽的管理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3)商业街较主干道放宽规格,无需过分要求树形。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对于街道来说,不一定是在街道用地范围内种植植物才有作用,在街道周围种植植物也可以提高景观价值。如专供公共汽车行驶的道路;保证栽植的基础是栽植间距的把握及土壤深度的控制。③三板四带式。乡土树种往往具有繁殖容易、繁殖方法简单、生产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1)体现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间,还可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发挥基于树种所具有的特性而产生的生态效应。道路绿地率的指标
道路绿地率的指标是通过在一些城市调研和参考有关规范、资料的基础上制定的。专供自行车行使的道路和城市绿地系统中步行林荫道等均为此类。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
银杏的四季变化秋季夏季冬季春季(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银杏的四季77
榉树的叶色层次丰富榉树的叶色层次丰富783.4乡土树木的应用乡土树木指的是产地在当地或起源于当地的植物。这类植物在当地经历漫长的演化过程,最能够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误解:不是乡土树种就一定会很容易的代替街道栽植。有的乡土树种由于其选定的地点和形态的要求而不适合道路的线形设计的情况下,也有必须将栽植的树种驯化使之适应街道环境的条件。但即使这样,尽量将乡土树种等作为街道栽植的做法还是最有效的。3.4乡土树木的应用乡土树木指的是产地在当地79乡土树木的应用原则
1)保留既存树种大国魂神社参道树的树林保护——保存了隔离带上的榉树2)保护被评为文物的植物西安大雁塔内保留了被评为文物的两株柽(cheng)柳将典型的地方特色景观在街道中保留了下来,形成独特的景观。对于被评为文物的栽植应重点给与保护,灵活利用这些植栽。在街道景观的构成中这写文物的保存和利用是很有价值的。乡土树木的应用原则大国魂神社参道树的树林保护——保存了隔离带803)邻栽种植
对于街道来说,不一定是在街道用地范围内种植植物才有作用,在街道周围种植植物也可以提高景观价值。特别是对于狭窄的街道和河川,最好使用邻接栽植。对于河川和公园两旁的行道树,可以利用用地的剩余部分进行道路种植。道路绿化栽植设计优质课件81西安的乡土树种植被特点:暖温带树种,落叶阔叶树。基调树种:槐树、圆柏、银杏、悬铃木。街道广场常用树种:槐树、悬铃木、圆柏、银杏、毛白杨、垂柳、元宝枫、毛叶山桐子、皂荚、洋白蜡、白皮松、女贞、合欢等(20种)。西安的乡土树种824栽植规划与管理4栽植规划与管理83
4.1道路栽植的规划原则
“三同时”的原则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原则,即环境保护实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
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绿化经费预先落实的原则
绿化经费除包括边坡、中央隔离带、立交桥、沿线附属设施等处的绿化费用外,还包含为补偿因道路建设所占原有地面在道路用地范围以外建设的绿化费用,如弃土场植被的恢复与防护措施的费用。
4.1道路栽植的规划原则84行车视线要求
其一,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规定范围内种植的树木不影响驾驶员的视线通透,保证行车视距;
其二,在弯道外侧的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预告道路线形变化,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
是行车净空要求
道路设计规定在各种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为车辆运行的空间,树木不得进入该空间。具体范围应根据道路交通设计部门提供的数据确定。4.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4.2道路栽植的规划要求854.3植栽管理的重要性
当植栽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时候,植栽的管理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控制树高:要求与街道的等级相适应的树高控制树冠幅面:为形成绿荫而进行的枝叶铺张工作控制视觉美化:为达到某种景观效果而进行的修剪控制安全通行:为阻拦通行或形成障景而使用的密生植物4.4管理的内容修剪、打枝、摘心、拔除、去除损木、补植、换植、倒木扶起、改良土壤、施肥、病虫防治、防寒、支柱等4.3植栽管理的重要性4.4管理的内容86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2栽植位置类型
按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分:道路面积不同,车流量等的不同,道路的布置形式被分为了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树形,颜色(红叶、黄叶、褐叶),新叶,干(色、肌理、斑纹),叶(形、色),花(大小、形、色、香)等特征,则才有实现栽植在景观中的效果的可能。间,还可保持良好的生长发育,并且可发挥基于树种所具有的特性而产生的生态效应。作为属性有必要深刻认识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快、慢等),迁移的特性(寿命长或短、不用依靠其他手段而繁茂等),有无致命的病虫害(包括影响其他植物的中间媒体)。最典型的街道栽植是3-10m间隔的乔木植栽,道路表面应设有1-1.大国魂神社参道树的树林保护——保存了隔离带上的榉树重要的是要按照设计的意图来选定可以合理组合栽植构成的树种。当植栽的植物有了一定的设计性和功能性的时候,植栽的管理具有了一定的必要性。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一般在景观上被认同的落叶树姿具有枝密、干直的性质,其中在形态和树干肌理上有特点的树种为落叶针叶树、白杨树、榉树、满天星等。栽植带设置:规格最低的道路不必设隔离带,规格稍高一点的道路可以将中央的隔离带作为唯一的栽植带。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适应当地气候,好成活;槐树、圆柏、银杏、悬铃木。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4.5管理阶段分为3个阶段:生长管理、维护管理、更新管理生长管理:从植物植入开始到植物达到目标要求的植物形态为止的管理。维护管理:生长管理完成后到更新管理开始前的管理。更新管理:由于植物的衰退而进行的拔除、更换、补植等形式的管理。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875总结5总结88
5.1地域性把握与街道的其他的构成要素相比栽植更能给街道带来地域特征,而且很有效。在街道上布置可以表现地域性特征的栽植有很多好处。像这样的栽植,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适应地域性气候,生长发育良好。适应当地气候,好成活;对当地的居民来说也会产生亲切感;管护投资少,节省资源;
适合地域性的树种指的是:有当地特色的树种(市树,市花等),只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分布的树种及地域主要生产树种(与纬度有关),随气候表现特征的的树种。应注意的是:当使用那些强调地域的特征性、具有特异树形的栽植时就要考虑这种栽植在景观上和道路整体协调,;而当代表地域的树种是果树时,就必须事先考虑好果树管理的体制问题。5.1地域性把握895.2乡土树木的应用价值1)体现了一个地区植物区系的特色应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在提高绿化质量的同时,还能形成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景观,实现景观文化的本土化
2)保护植物多样性乡土植物资源是城市植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原地保护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繁育栽培及广泛应用,将得到最有效的保护3)降低经济成本乡土树种往往具有繁殖容易、繁殖方法简单、生产快、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不但数量易扩大而且由于繁殖材料多而易改良繁育技术,提高苗木质量。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因此栽植和养护管理相对简单,可降低综合成本。5.2乡土树木的应用价值90
5.3树种选择思路(1)主干道(街区的骨干干道,要显示出与其他道路的区别,突出气其的主导地位)及主要行道树要选择比例修长,自然树形优美,整齐而单纯的栽植。西安地区经常使用的树种有:悬铃树、国槐、栾树、樱树类、紫叶李等;(2)高速路旁的栽植则需要很好的把握,既不能太过单调,产生司机的视疲劳,又不能太过配置树种,杂乱或影响视线。要做到恰当的色彩配置,疏密也不会遮挡视线。(3)商业街较主干道放宽规格,无需过分要求树形。但若商业街尺度过大就需要树阵等大片绿化提供阴凉;(4)居住区的道路则要求要丰富,甚至具有参与性。表现为四季变化,花果变化,色彩搭配等。5.3树种选择思路91谢谢!谢谢!921概述1概述93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路的分类情况。
城市主干道
城市主干道是城市内外交通的主要通道,城市的大动脉。它可分为高速交通干道、快速交通干道、普通交通干道和区镇干道。
①高速交通干道:特大城市、大城市设置这类干道,为城市各个区之间远离高速交通服务。距离在20-60km,行车速度在80-120km/h。行车全程均为立体交叉,其他车辆与行人不准进入使用。
②快速交通干道: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设置,与近郊1-2级公路连接,位于城市分区的边缘地带。服务距离一般在10-40km之间,车速大于70km/和,全程有部分立交。此种干道不允许在两侧布置大量人流的集散点。
1.3交通道路的分类
绿化道路首先要先了解城市交通道94
2.1栽植位置道路栽植可以栽种在车道的中央隔离带、车道间隔离带、人车共用道隔离带、步道、道路隔离带。2.1栽植位置95
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④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③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96不违背树种的性质而成的栽植,管理上节约时对于栽植的管理当然是希望越简单越好,为此重要的是选择栽植管理较粗放的树种,同时,在树种的选定中,选择病虫害少、生长慢的栽植书中也是必要的。车速一般为15-45km/h。在季节变化中存在叶簇变化的情况,有效果的季节变化既包括与叶簇繁茂状态下的树姿不同的显著变化,也有叶簇等颜色及花果的变化。春季至夏季之间开花的有八仙花类、麻叶线绣菊、野茉莉等;在街道上布置可以表现地域性特征的栽植有很多好处。对栽植功能效果的期待,则根据街道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达到更高的功能效果的发挥,应选定那些有效的栽植形态和栽植树种。应用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在提高绿化质量的同时,还能形成浓郁的地方传统特色景观,实现景观文化的本土化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对生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采取避绕的原则
生态环境敏感点指: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保护动植物及栖息生长地、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新绿(新的叶子长出时)不但对落叶树种而且对常绿树种来说也很明显,特别显著的新绿是那种叶数众多、色彩鲜艳并且有独特色彩的树种。指栽植的本质属性,包括:高度(大乔木、小乔木、灌木、蔓性、地被),树枝冠幅的区别,季节性(常绿、落叶、半落叶),树形(球型、卵形、倒卵形、圆锥形、长形、尖形、扁形、松形、竹型、覆地形、顶状、草状、蔓性、垂枝型等),根系(深根性、浅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委托二手房买卖合同的
- 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目录及招标相关政策解读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车队租赁车辆保险及理赔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担保贷款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环保技术合资企业个人股东股权转让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遗产厂房拆迁补偿与文化传承协议2篇
- 2025年钢材贸易居间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景区景点租赁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自动化仓库租赁运营合同3篇
- 寺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比摩阻-管径-流量计算公式
-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00道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 GB/T 33688-2017选煤磁选设备工艺效果评定方法
-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培训
- 591食堂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
- 黑布林绘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