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学1课件_第1页
唐宋文学1课件_第2页
唐宋文学1课件_第3页
唐宋文学1课件_第4页
唐宋文学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宋文学唐宋文学第一编唐诗第一编唐诗第一章概说一,唐诗的艺术高度“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手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

(一)唐诗的内在魅力―――至情,至景,至理1,至情。第一章概说一,唐诗的艺术高度(1)丰富细腻。“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杜甫)(2)深沉优雅。积极健康

(1)丰富细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中正平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白居易)“若是有情怎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韩偓)中正平和(3)含蓄蕴藉。“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徐复观《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

:(3)含蓄蕴藉。“上面这首诗,若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与边愁无关,则何以读来使人有无限寂寞荒寒怅触之情,因而自自然然的把主题中的边愁,推入到无底无边的深远中去呢?若说它与主题有关,则又在什么方面有关?这本来就是不可捉摸,也无从追问,而只是由一种醇化后的感情,气氛,情调,把‘高高秋月照长城’的客观事物,与主观的边愁交会在一起;因而把整个的现实都化成了边愁,把整个的边愁,都化成了山河大地。”

“上面这首诗,若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与边愁无关,则何以读来使以情起,以景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以景起,以情结。以情起,以景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以景起,以景结。通篇情蕴景中。

《唐诗正声》:“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王国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2,至景王国维《人间词话》:“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梅尧臣:“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2,至景(大)“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石林诗话》:“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雨细著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大)“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实)“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杜甫)(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实)“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3,至理沈德潜:“诗贵有理趣,不贵有理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杜甫《江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3,至理“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可见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黄庭坚《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乐园二首》之一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二)唐诗的外在魅力―――声色1,韵律(声)《四库全书》:“诗至唐,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四言诗,骚体诗,乐府诗,古诗——古体格律诗——近体(今体)(二)唐诗的外在魅力―――声色(1)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八句律绝——四句排律——八句以上的偶数句,句数不限。五律——五言八句五绝——五言四句五言排律——五言八句以上的偶数句(1)篇有定句,句有定字。七律——七言八句七绝——七言四句七言排律——七言八句以上的偶数句(2)押韵和声律。32个声母,106个韵部,4个声调(平、上、去、入)。七律——七言八句“丹”:“端”母,“寒”部韵,上平声(阴平)。“霞”:“匣”母,“麻”部韵,下平声(阳平)。“企”:“溪”母,“纸”部韵,上声。“路”:“来”母,“遇”部韵,去声。“急”:“见”母,“缉”部韵,入声。“丹”:“端”母,“寒”部韵,上平声(阴平)。押韵规则:a,偶数句最末字押韵,首句最末字可押,可不押。b,只押平声韵,不能押仄声韵。c,只押一部韵,不能换韵,也就是一韵到底。d,只能押同一个韵部的字,相近的韵部的字不能通押,但首句可以破例)。押韵规则: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冬”部),远近高低各不同(“东”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东”部)声调要求:a,一句之中平仄要两两或三两相间,也就是每隔两个字或三个字的平仄要相反。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冬”部),远近高低各不同b,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尤其是偶数字的)要相反。如果没有做到,就叫做“失对”。C,两联之间平仄要相粘连,即第一联的对句和第二联之间的出句的偶数字(如2、4、6)的平仄要相同。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叫“失粘”。d,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但也不绝对。b,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尤其是偶数字的)要相反。如果没有做到,五言“仄起仄收式”:1,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平。━━首联3,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颔联5,仄仄平平仄,6,平平仄仄平。━━颈联7,平平平仄仄,8,仄仄仄平平。━━尾联五言“仄起仄收式”:以杜甫《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以杜甫《春望》为例:2,语法与修辞(色)(1)语法更完善高明。字法:从质朴到警策“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同上)“涉江采芙蓉,南泽多芳草。”(同上)2,语法与修辞(色)

“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何逊)“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何逊)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句法:从平顺到奇险“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李贺)

句法:从平顺到奇险章法:从散漫拖沓到紧凑凝练。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秦嘉《留郡赠妇诗》三首其一)章法:从散漫拖沓到紧凑凝练。情事完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情真事虚。(2)修辞更丰富成熟。情事完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二,唐诗产生的社会土壤(一)文化的多元化1,意象和内容更加丰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元稹)“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二,唐诗产生的社会土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瀚)“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白居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瀚)2,“文质彬彬”“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魏征)…2,“文质彬彬”…(二)思想的多元化(见教材)(三)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主司褒贬,实在诗赋”(《通典》)“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沈既济)“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二)思想的多元化(见教材)(四)全民爱诗的社会风气胡应麟《诗薮》云:“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三,唐诗的分期。(一)初唐(618年——712年)准备期。(注:618年唐开国,712年,玄宗登基。)(四)全民爱诗的社会风气(二)盛唐(713年——765年)繁荣期。(注:765年是代宗永泰二年;762年李白逝世;770年,杜甫逝世。)(三)中唐(766年——859年)转折期。(注:766年是代宗大历元年,859年是懿宗大中元年。859年,李商隐辞世。)(四)晚唐(860年——907年)衰落期。(注:860年是懿宗咸通元年,907年唐亡。)(二)盛唐(713年——765年)繁荣期。(注:765年是代唐诗的分期注意两个问题:1,历史的分期不一定同步于诗歌的分期。2,初、盛、中、晚的划界并不绝对。王世懋《艺圃撷余》:“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时代声调,故自不必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者?逗者,变之渐也,非逗,故无由变。”

唐诗的分期注意两个问题: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法奇(法国科学家)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麦考利[英国作家]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伯克[美国想思家]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华盛顿(美国政治家)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高尔基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英国诗人)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富兰克林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唐宋文学唐宋文学第一编唐诗第一编唐诗第一章概说一,唐诗的艺术高度“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手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

(一)唐诗的内在魅力―――至情,至景,至理1,至情。第一章概说一,唐诗的艺术高度(1)丰富细腻。“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杜甫)(2)深沉优雅。积极健康

(1)丰富细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中正平和“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杜甫)“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白居易)“若是有情怎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韩偓)中正平和(3)含蓄蕴藉。“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徐复观《释诗的比兴━━重新奠定中国诗的欣赏基础》

:(3)含蓄蕴藉。“上面这首诗,若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与边愁无关,则何以读来使人有无限寂寞荒寒怅触之情,因而自自然然的把主题中的边愁,推入到无底无边的深远中去呢?若说它与主题有关,则又在什么方面有关?这本来就是不可捉摸,也无从追问,而只是由一种醇化后的感情,气氛,情调,把‘高高秋月照长城’的客观事物,与主观的边愁交会在一起;因而把整个的现实都化成了边愁,把整个的边愁,都化成了山河大地。”

“上面这首诗,若说‘高高秋月照长城’与边愁无关,则何以读来使以情起,以景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以景起,以情结。以情起,以景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以景起,以景结。通篇情蕴景中。

《唐诗正声》:“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王国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2,至景王国维《人间词话》:“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梅尧臣:“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2,至景(大)“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小)“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石林诗话》:“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雨细著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大)“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实)“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杜甫)(虚)“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实)“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3,至理沈德潜:“诗贵有理趣,不贵有理语”。“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杜甫《江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3,至理“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可见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黄庭坚《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乐园二首》之一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莲花出淤泥(二)唐诗的外在魅力―――声色1,韵律(声)《四库全书》:“诗至唐,无体不备,亦无派不有。四言诗,骚体诗,乐府诗,古诗——古体格律诗——近体(今体)(二)唐诗的外在魅力―――声色(1)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律诗——八句律绝——四句排律——八句以上的偶数句,句数不限。五律——五言八句五绝——五言四句五言排律——五言八句以上的偶数句(1)篇有定句,句有定字。七律——七言八句七绝——七言四句七言排律——七言八句以上的偶数句(2)押韵和声律。32个声母,106个韵部,4个声调(平、上、去、入)。七律——七言八句“丹”:“端”母,“寒”部韵,上平声(阴平)。“霞”:“匣”母,“麻”部韵,下平声(阳平)。“企”:“溪”母,“纸”部韵,上声。“路”:“来”母,“遇”部韵,去声。“急”:“见”母,“缉”部韵,入声。“丹”:“端”母,“寒”部韵,上平声(阴平)。押韵规则:a,偶数句最末字押韵,首句最末字可押,可不押。b,只押平声韵,不能押仄声韵。c,只押一部韵,不能换韵,也就是一韵到底。d,只能押同一个韵部的字,相近的韵部的字不能通押,但首句可以破例)。押韵规则: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冬”部),远近高低各不同(“东”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东”部)声调要求:a,一句之中平仄要两两或三两相间,也就是每隔两个字或三个字的平仄要相反。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冬”部),远近高低各不同b,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尤其是偶数字的)要相反。如果没有做到,就叫做“失对”。C,两联之间平仄要相粘连,即第一联的对句和第二联之间的出句的偶数字(如2、4、6)的平仄要相同。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叫“失粘”。d,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但也不绝对。b,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尤其是偶数字的)要相反。如果没有做到,五言“仄起仄收式”:1,仄仄平平仄,2,平平仄仄平。━━首联3,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颔联5,仄仄平平仄,6,平平仄仄平。━━颈联7,平平平仄仄,8,仄仄仄平平。━━尾联五言“仄起仄收式”:以杜甫《春望》为例:国破山河在,(仄仄平平仄)城春草木深。(平平仄仄平)感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恨别鸟惊心。(仄仄仄平平)烽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家书抵万金。(平平仄仄平)白头搔更短,(平平平仄仄)浑欲不胜簪。(仄仄仄平平)以杜甫《春望》为例:2,语法与修辞(色)(1)语法更完善高明。字法:从质朴到警策“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同上)“涉江采芙蓉,南泽多芳草。”(同上)2,语法与修辞(色)

“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何逊)“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谢眺)“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谢眺)“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何逊)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王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句法:从平顺到奇险“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寒鬓斜钗玉燕光,高楼唱月敲悬珰。兰风桂露洒幽翠,红弦袅云咽深思。”(李贺)

句法:从平顺到奇险章法:从散漫拖沓到紧凑凝练。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秦嘉《留郡赠妇诗》三首其一)章法:从散漫拖沓到紧凑凝练。情事完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情真事虚。(2)修辞更丰富成熟。情事完备。“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古诗十九首》之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二,唐诗产生的社会土壤(一)文化的多元化1,意象和内容更加丰富。“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元稹)“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二,唐诗产生的社会土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瀚)“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白居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白居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瀚)2,“文质彬彬”“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魏征)…2,“文质彬彬”…(二)思想的多元化(见教材)(三)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主司褒贬,实在诗赋”(《通典》)“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沈既济)“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二)思想的多元化(见教材)(四)全民爱诗的社会风气胡应麟《诗薮》云:“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三,唐诗的分期。(一)初唐(618年——712年)准备期。(注:618年唐开国,712年,玄宗登基。)(四)全民爱诗的社会风气(二)盛唐(713年——765年)繁荣期。(注:765年是代宗永泰二年;762年李白逝世;770年,杜甫逝世。)(三)中唐(766年——859年)转折期。(注:766年是代宗大历元年,859年是懿宗大中元年。859年,李商隐辞世。)(四)晚唐(860年——907年)衰落期。(注:860年是懿宗咸通元年,907年唐亡。)(二)盛唐(713年——765年)繁荣期。(注:765年是代唐诗的分期注意两个问题:1,历史的分期不一定同步于诗歌的分期。2,初、盛、中、晚的划界并不绝对。王世懋《艺圃撷余》:“唐律由初而盛,由盛而中,由中而晚,时代声调,故自不必同,然亦有初而逗盛,盛而逗中,中而逗晚者,何者?逗者,变之渐也,非逗,故无由变。”

唐诗的分期注意两个问题:读一本好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