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提问:1、意识的作用?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3、怎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辩证唯物论包括哪两个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自主学习提纲:一、实践的知识1、含义2、特点①②③3、基本形式①②③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②③④思考(1)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体现了什么道理?(2)总结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二、真理的知识1、含义2、特点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及方法论(认识的过程原理)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原理、方法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原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坚持实践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要求我们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热点链接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2012·广东高考)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答案:(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是这一认识的基础。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推动这一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检验了这一认识的真理性。(2)现实意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重温这一论断有利于排除争论和干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须准确展开原理,且结合材料分析得当,才能给相应分数)走进高考: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自学提纲:1、什么是实践?实践的特点有哪些?怎样区分?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探究:①判断: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能举例说明吗?③判断: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④你怎么理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3、什么是真理?真理的特点有哪些?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原理及方法论
探究:
①人类认识的特点有哪些?
②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2012高考山东卷31题】(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原者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6分)【参考答案】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时代要求开展学雷锋活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学雷锋活动。【解析】本题以如何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能力。首先要正确分析材料,寻找关键词,读材料可知,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其次雷锋的勤俭节约美德可以转化为环保意识,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其次正确回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最后运用上述原理分析材料的关键词即可。学雷锋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将雷锋精神转化为环保意识与志愿者精神,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走进高考: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材料: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山东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山东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齐鲁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结合材料,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山东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规范解答】(1)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2)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走进山东: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解读“求真务实”含义:所谓“求真”,就是“求是”,也就是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所谓“务实”,则是要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去实践。求真与务实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和本质体现。
①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②规律客观性与人主观能动性关系。③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哲学依据:走进十八大
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飞船向空间站运送人和物资,必须解决对接的难题,我国的起步比美俄晚了30年。美俄都采取直接的多次发射试验的方法解决,费用大。我国“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是在地面做了117项试验,在多次的曲折之后,一次发射取得成功,而且是最难的智能自动对接。空间站建成后,美俄靠地面补给,代价大,我国拟利用植物、微生物的培养来生产食物、空气和水,建造一个天上江南。未来,中国要使人能到达深空的任何地方。结合材料,从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出发,简评我国载人航天的探索。解析:本题要求运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原理分析相关问题,首先要阐述相关原理,其次要结合材料中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加以说明。答案:(1)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是在多次试验和解决很多问题的基础上取得的。(2)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我国载人航天要解决的难题会越来越多,没有止境。(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理论和技术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走进热点: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2012·山东高考)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直接观测
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
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
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
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界限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解析:本题以中微子研究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哲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在中微子研究过程中,既有不断的深入,也有误差,说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C项错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D项与题意无关。答案:A走进高考: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材料: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2)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走进热点:参考答案:(1)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求索真理的历程课用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材料:
PM2.5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欧美国家和WHO(世界卫生组织)在环境空气质量基准研究中均把PM2.5作为标志性指标。我国PM2.5环境质量基准研究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不能给出PM2.5对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的风险量值。因此,当前我国急需建立PM2.5环境质量基准体系。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我们应怎样做好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①物质决定意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鉴于PM2.5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国务院发布的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3)第15课 陈情表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5
- 18囊萤夜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2 Travelling around the world 第3课时Listening (p.24),Speaking (p.27) 教案 2024-2025学年沪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二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1 Hello Part B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PEP
- Module 9 Unit 1 Im going to do long jump.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5 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二课时 国家机关的产生(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11《军神》(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4节《俄罗斯》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四单元 多样的交通和通信 12 慧眼看交通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吨位电弧炉项目建议书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科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 宠物殡葬创新创业
- 2024年黑龙江出版集团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发展(集团)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论文
- 2025年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5年高考预测猜题 化学 信息必刷卷02(新高考 通 用)(解析版)
- 3.2依法行使权利 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2025年洛阳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考点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