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襄樊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襄樊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襄樊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襄樊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襄樊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秦王赢政统一六国是在

A.公元221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09年D.公元前206年

2.元朝管辖全国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理藩院D.中书省

3.煮盐业是秦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其中产于巴蜀地区的是

A.池盐B.海盐C.井盐D.岩盐

4.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分别建起法西斯统治,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B.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

C.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D.摆脱经济危机的愿望的驱使

5.隋朝大运河从北到南四段顺序是①永济渠②江南河③通济渠④邗沟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④②D.①②④③

6.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其指导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深入研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B.广泛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C.比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D.提出了“西学东渐”的主张

7.明末清初,著书批判专制君主,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的著名思想家是()A.A.顾炎武

B.黄宗羲

C.王夫之

D.吴承恩

8.

9.以下关于《资治通鉴》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B.作者司马迁C.记载了远古传说至后周的历史D.成书于北宋

10.把地球划分成东西两半球的经线圈是()

A.0°和l80°经线圈

B.东经20°和西经l60°经线圈

C.西经20°和东经l60°经线圈

D.东经160°和西经l60°经线圈

11.纬度不同,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例如()A.A.苹果生长于亚热带

B.甘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

C.柑橘生长于温带

D.甜菜生长于暖温带

12.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A.A.地方时相同B.气候类型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地表温度相同

13.图3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山脉依次为()

图3A.A.昆仑山脉、长白山脉、横断山脉、太行山脉

B.唐古拉山脉、长白山脉、横断山脉、太行山脉

C.昆仑山脉、大兴安岭、横断山脉、太行山脉

D.秦岭、长白山林、横断山脉、太行山脉

14.棉花种植从广东扩展到我国淮河流域的时间是()

A.唐朝B.南宋C.元朝D.明朝

15.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北伐战争

16.经过激烈争夺,到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西班牙

17.武王伐纣后,建立周期,其国都在()A.A.咸阳B.歧山C.镐京D.长安

18.与地中海气候相对应的自然带是()A.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落叶硬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9.在巴黎和会上主张严厉处置德国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

20.

48

位于我国温带森林草原和温带草原景观分界线的山脉是()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独龙族聚居的独龙江流域(图7)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野生生物天然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农业生产以刀耕火种为主。水冬瓜地农业生产是独龙族传统农耕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一种生产方式。水冬瓜是一种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生长快,落叶量大,喜光喜湿,固氮能力强。图8示意独龙族水冬瓜地的土地利用时序。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进入21世纪,国家对该民族实行重点扶持,目前该族已整族脱贫。(1)独龙族人口较少,居住相封闭。指出独龙族与外界联系不便的自然原因。(5分)(2)根据图8示意的土地利用时序,分析该生产方式的农业生态价值。(6分)(3)为了促进独龙族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你的合理建议。(6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经济发展的全部迹象表明,在19世纪上半叶,事实上存在着两个美国:北方的美国和南方的美国。这两个美国以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从而在这个国家内部孕育着一种不可抑制的冲突。它最终对美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转折点。——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三、图表题(2题)23.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国家名称:A()B()C()D()(2)B国境内的洲界线为(),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局限性是()(3)B国家的人口和城市绝大多数集中在();A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4)图5为3处旅游胜地,属于B国家的是()(选择填空),今天景观乙破坏严重的原因是()

(5)E河上游流经气候区,该气候一年分两季的原因是24.读长江中下游图和美国五大湖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五大湖地区()。(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五大湖周围属()农业带。(3)两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共同之处是(至少四点):();();();()(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城市)的名称:A();B();四、非选择题(5题)25.下图(图7-6)是我国中部某地区图,读图分析:(12分)(1)图中城市①的名称是________,铁路线②的名称是________铁路。(2)本地区位于________工业地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3)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

26.下图为1992年我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示意图。读图下列问题。(l)由该图可知我国近海最主要的污染物是________(2)造成我国近海石油污染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3)图中无机磷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海中无机磷主要来源于________(4)图中无机氮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这些无机氮主要来源于________(5)海洋中氮、磷含量过高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好丑各半。……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摘自《天朝田亩制度》问题:(l)上述制度是在中国近代哪一次革命运动中制定的?(2)上述所引材料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当时中国的什么背景而制定的?(3)怎样评价这个制度?

2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材料二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回答:(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29.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请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4分)

图10(1)图10中A,B、C、D代表的地理区分别是:A.______地区、B._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地区。其中地区和______地区位于季风区。

(2)从地形、气候方面看,A区与B区的主要差异是:______

(3)从气候、土地利用方面看,C区与D区的主要差异是:______五、问答题(2题)30.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______,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______,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______,D点的日期是______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______向______逐渐扩大。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______。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______向______逐渐移向______。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暮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

(1)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英两国战后初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四说出美国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3)针对材料四,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的影响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本题考查秦王羸政统一六国的时间。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王羸政灭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2.A本题考查有关元朝宣政院的知识。元朝设立宣政院统领全国宗教事务和管理吐蕃地区的行政事务。

3.C先秦、秦汉是中国古代盐业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晋国的池盐、齐国和燕国的海盐皆闻名于世,岩盐主要集中在一些山区,而井盐则主要产于川滇地区,尤以巴蜀地区的井盐最为著名。秦国蜀守李冰开凿了广都盐井,揭开了蜀郡井盐生产的序幕。

4.C本题考查对德国、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法西斯统治原因的理解。把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并列一起设问,需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之后,还要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根本原因”。作为共同的根本原因,应该到两国内部去找,这样B项可以排除了;A项也不是根本原因,是C项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由C项引出的;D项也不是根本原因,摆脱经济危机只是两国统治阶级面临的一个问题,可以包含在C项的“社会危机”中。因此C项是正确的。这两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都非常尖锐,面对此种状况,两国统治阶级急需建立“铁腕”的法西斯集权统治来摆脱困境。

5.C本题考查了隋朝大运河的相关知识点。隋炀帝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从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邪沟和江南河四段。

6.C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特点。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着力于彻底涤荡封建旧文化的毒害,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7.B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其中黄宗羲的反封建专制的观点最鲜明,他提出了封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

8.D

9.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编写的伟大史学著作,与西汉时期司马迁编写的纪传体著作《史记》经常放在一起考试,需要了解的是二者都是通史著作,体例与成书时间大不相同。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写成纪传体通史《史记》。叙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两三千年间的历史,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司马光是北宋人,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近300卷。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

10.C【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东西半球的划分等知识点。【应试指导】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

11.B光热条件对农作物种类的分布关系最密切,丽光热条件是由太阳高度角所决定的,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角不同.在不同的纬度.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苹果生长在温带:柑橘生长在亚热带;甜菜喜温凉气候;甘蔗喜高温,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

12.C

13.A

14.B棉花种植推广到淮河流域是在南宋时期。淮河流域是中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棉花是适合温暖气候的农作物,由南方向北推广扩大到淮河流域说明农业经济的发达和种植技术的提高,因此会出这样的问题让考生回答。有关棉花的知识还要掌握与其相关的纺织知识,如黄道婆从海南黎族学习棉纺织技术等内容。元朝时,棉纺织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松江人黄道婆向海南岛黎族人民学会了棉纺织技术,改进了棉纺织工具,为棉纺织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元朝,时,松江地区出产的“乌泥泾被”远近闻名。

15.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应试指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16.A由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比较早,资产阶级在17世纪后期就确立了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优越的海上地理位置、很早就积极开展海上活动等因素,英国在打败荷兰和法国以后,逐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地位。

17.C

18.D

19.B由于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向破坏最为严重,法国和德国有较长的边界线等因素,法国成为巴黎和会上主张严厉处置德国的国家。

20.C21.(1)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东西交通不便;地质破碎,多滑坡、泥石流;冬季大雪封山,独龙江与外界联系中断;北高南低,河流流速快,水运不便。(5分)(2)水冬瓜生长迅速,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能力强;大量落叶,提供土壤肥力;根瘤菌发达,固氮能力强,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轮作和休耕方式,可以让土地得以恢复;还可以防止杂草丛生和病虫害问题。(6分)(3)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便于与外界联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6分)22.(1)爆发的原因:领土的扩张加剧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废奴运动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对联邦政府控制权的争夺加剧了南北既存的矛盾。(6分)(2)南北战争的影响: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但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5分)23.(1)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拉克土耳其(2)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各国的航程运河水深度有限,25万吨以上大型货轮难以通行,仍需绕道好望角(3)尼罗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石油(4)乙地处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大、风力强,风化和侵蚀作用强烈(5)热带草原由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旱、雨两季本题考查西亚、北非地区的主要国家,埃及的基本国情、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及北非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等知识点。根据海陆轮廓可辨认出图示区域在亚、非之间,西亚、北非号称“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世界交通要冲,标明的几个国家都是本区的大国,其国土轮廓、位置应熟记。本区作为洲界线的水上要道主要有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其中以苏伊士运河的意义更为重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破坏主要是由当地多风沙的环境条件造成的。E河为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其源头位于非洲中部、东非高原上的维多利亚湖,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的成因应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24.(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2)粮、棉乳畜(3)水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水资源丰富(4)武汉芝加哥从左图中,可以认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武汉铁路枢纽,这一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还是我国的商品棉基地。右图中铁路线经过的城市B,位于密歇根湖附近,应为芝加哥。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美国著名的乳畜农业带。两地的工业都是在便利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发达的农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5.(1)武汉京广

(2)长江沿岸(或长江中游)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

(3)水稻洪涝(或者伏旱)

【解题指要】本题考查对某区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小题要对区域进行明确的定位,通常我们可以根据经纬网、重要的山脉走向、河流弯曲形态等来判定,此图中明确显示区域中心为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此处为我国湖北省的省会武汉市,并有多条铁路线交汇于此,因此可以对此区域的位置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完成题目要求的各个小题。题目考查了区域判定、该地区的工业和农业,在前面正确判定下即可完成。

第(2)小题,考查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可从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人手回答。

第(3)小题,我国粮食作物为南稻北麦,南方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受季风气候影响,另外还有地形、河道弯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该地区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26.(1)无机氮(2)工业污水、海运事故溢油(3)海口湾;人们使用的各种洗涤剂、工业含磷污水和化肥(4)杭州湾农业化肥和工业污水(5)引起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随着这些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水中氧气被大量消耗,导致鱼类窒息死亡。【解析指要】本题是对环境污染知识的考查。由于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洼地,来自陆地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排水,最终都汇集到海洋;还有海上的油井和船舶排放的废水、石油泄漏;大气污染物通过气流运行到海洋上空而随雨水降A等,都会造成海洋污染,特别是靠近工业发达的水域,水污染最为严重。海洋污染物中,石油污染比较严重,它主要来自工业废水、船舶排放废水,以及海运事故导致的石油泄漏。海水中无机氮含量偏高的原因:一是来自工业排放的污二是来自农业施用化肥后产生的径流。海水中无机磷含量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来自人们使用含磷较高的洗涤剂、工业排放含磷污水、农业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27.(1)太平天国运动。(2)土地兼并严重。(3)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理论水平的最高峰。但是,它企图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平均分配社会财富,这是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平均主义空想。

28.(1)这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这一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2)材料二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至1952年年底,除少数地区外,全国已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解题指要】材料分析题往往可以有效地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所给材料涉及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土地政策的变化,考生要善于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二注明时间是"1950年",因此要避免与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相混淆。相关知识还应掌握: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