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2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1.gif)
![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2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2.gif)
![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2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3.gif)
![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2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4.gif)
![人教版气压带和风带优秀课件2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359d16ad816059dea60c217d0864f9a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地理第一页,共41页。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地理第一页,共41页内容索引必备知识自主诊断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二页,共41页。内容索引必备知识自主诊断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二页,共必备知识自主诊断第三页,共41页。必备知识自主诊断第三页,共41页。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随
的移动而移动。
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力太阳直射点第四页,共41页。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随2.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季风环流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第五页,共41页。2.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季风环流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第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第六页,共41页。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第六页,共41页。(1)气压中心M是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
低气压带。
(2)气压中心N是
(印度低压),其切断了
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月
份1月7月东亚季风A
风
C
风
南亚季风B
风
D
风
成
因
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洲副极地亚洲低压副热带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第七页,共41页。(1)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类
型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单一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热带沙漠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极地气候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
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
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热带草原地中海第八页,共41页。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类型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单一控(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大气环流第九页,共41页。(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十页,共41页。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十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①热力型成因:与气温有关。气温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压带;气温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②动力型成因:与气温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第十一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所示。第十二页,共41页。(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第十二页,共41页。解析第1题,1025百帕等压线的位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亚地区该等压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B项正确。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项错误。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属于(1)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B项错误。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属于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第(2)题,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主要是风。(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典例】(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所示)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敏感,B项正确。(1)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低气压带。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考向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典例】(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所示)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第2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温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0°、30°、60°、90°纬线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第十三页,共41页。解析第1题,1025百帕等压线的位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第十四页,共41页。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其位置大致是7月偏北,1月偏南。第十五页,共41页。(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第十五页,共41页。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六页,共41页。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十六页,共41页。思路•典题透析【典例】
(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所示)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第十七页,共41页。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2)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气候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第十八页,共41页。(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南极科考为背景,以南极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南极自然环境特征,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第十九页,共41页。【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南极科考为背景,以南极区域图为载体,解析
第(1)题,恩克斯堡岛位于70°S至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D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雪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之地,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敏感,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少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在恩克斯堡岛科考的独特优势,C、D两项错误。答案
(1)D
(2)B第二十页,共41页。解析第(1)题,恩克斯堡岛位于70°S至80°S之间,属于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2020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第二十一页,共41页。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第二十一页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的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第二十二页,共41页。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第二十二页,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60°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风阻和逆水不是主要考虑因素,B、C两项错误。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岛礁的多少,D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因为大圆劣弧球面距离最短,A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项错误。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的影响,降低风阻,B项正确。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项错误。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项错误。第二十三页,共41页。答案1.A2.B第二十三页,共41页。角度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020河北深州中学高三月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3~4题。第二十四页,共41页。角度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第二十四页,共413.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4.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第二十五页,共41页。3.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第二十五页,共41页。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此时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D项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吹来,高温多雨,A项正确。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B项错误。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C项错误。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温暖多雨,D项错误。第二十六页,共41页。答案3.D4.A第二十六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第二十七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北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特别提醒
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因此下垫面性质相对均匀,气压带和风带基本上没有被切断,而是呈带状分布。第二十八页,共41页。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特别提醒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内陆太平洋亚洲内陆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第二十九页,共41页。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特别提醒
①南亚: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炎热湿润)。②澳大利亚北部: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炎热湿润)。第三十页,共41页。特别提醒①南亚: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思路•典题透析【典例】
(2018江苏卷,1~2)公元399—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第三十一页,共41页。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8江苏卷,1~2)公元399(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5月 B.5—9月C.9—12月 D.11月至次年3月第三十二页,共41页。(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古代法显求法行程记述为背景材料,以行程路线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点、季风环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思路导引】1.材料信息:“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该地为
(填温度带)地区。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属于
气候。斯里兰卡位于
(填温度带)地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
(填温度带)地区。
热带高山热带暖温带第三十三页,共41页。【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古代法显求法行程记述为背景材料,以行2.图示信息:东北偏南风(或西南风)第三十四页,共41页。2.图示信息:东北偏南风(或西南风)第三十四页,共41页。解析
第(1)题,题干“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题干描述;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C项正确。第(2)题,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主要是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B项正确。答案
(1)C
(2)B第三十五页,共41页。解析第(1)题,题干“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
季风环流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
025百帕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第三十六页,共41页。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季风环流第三十六页,共41页。1.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
)A.日本群岛 B.中亚地区C.中国 D.东西伯利亚2.与亚洲高压1025百帕等压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洋流性质C.海陆温差 D.地形地势差异第三十七页,共41页。1.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1
025百帕等压线的位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亚地区该等压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B项正确。第2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温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C项正确。第三十八页,共41页。答案1.B2.C第三十八页,共41页。角度2
季风环流的影响(2020湖南长郡中学模拟)某区域受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显著。下图示意该区域西南季风进退时间。据图完成3~4题。第三十九页,共41页。角度2季风环流的影响第三十九页,共41页。3.该区域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最短的地区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4.图示区域11月至次年2月气候较为凉爽的主要原因是(
)①东北季风影响下降水多,阴天多②来自中纬度的东北季风,温度较当地低③沿海山脉阻挡了南方暖湿气流北上④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高度较小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第四十页,共41页。3.该区域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最短的地区是()第四十页,共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西北地区的西南季风到达时间最晚,为7月1日前后,而西南季风退却时间最早,为9月1日前后,因此西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时间最短,C项正确。第4题,图示区域11月至次年2月,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南半球,北半球白昼变短,太阳高度较小,气温较低,④对。来自中纬度的东北季风,温度较当地低,②对。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少,晴天多,①错。11月至次年2月,南亚盛行东北季风,南方暖湿气流势力很弱,与沿海山脉阻挡关系不大,③错。C项正确。第四十一页,共41页。答案3.C4.C第四十一页,共41页。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地理第一页,共41页。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地理第一页,共41页内容索引必备知识自主诊断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二页,共41页。内容索引必备知识自主诊断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二页,共必备知识自主诊断第三页,共41页。必备知识自主诊断第三页,共41页。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随
的移动而移动。
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力太阳直射点第四页,共41页。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2)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随2.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季风环流
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第五页,共41页。2.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季风环流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第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第六页,共41页。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第六页,共41页。(1)气压中心M是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
低气压带。
(2)气压中心N是
(印度低压),其切断了
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月
份1月7月东亚季风A
风
C
风
南亚季风B
风
D
风
成
因
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亚洲副极地亚洲低压副热带西北东南东北西南海陆热力性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第七页,共41页。(1)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类
型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单一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热带沙漠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极地气候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
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
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西风带热带草原地中海第八页,共41页。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类型气压带与风带气候类型单一控(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大气环流第九页,共41页。(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十页,共41页。关键能力整合突破第十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特征(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的形成①热力型成因:与气温有关。气温高,气压低,如赤道低气压带;气温低,气压高,如极地高气压带。②动力型成因:与气温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第十一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一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所示。第十二页,共41页。(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第十二页,共41页。解析第1题,1025百帕等压线的位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亚地区该等压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B项正确。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项错误。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属于(1)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B项错误。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属于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第(2)题,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主要是风。(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典例】(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所示)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敏感,B项正确。(1)气压中心M是(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低气压带。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气流下沉,则气压高,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上升,则气压低,如副极地低气压带。考向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典例】(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所示)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第2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温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0°、30°、60°、90°纬线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第十三页,共41页。解析第1题,1025百帕等压线的位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第十四页,共41页。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其位置大致是7月偏北,1月偏南。第十五页,共41页。(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第十五页,共41页。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六页,共41页。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十六页,共41页。思路•典题透析【典例】
(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岛(如下图所示)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第十七页,共41页。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8全国Ⅱ卷,7~8)恩克斯堡(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2)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气候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第十八页,共41页。(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南极科考为背景,以南极区域图为载体,主要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南极自然环境特征,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第十九页,共41页。【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南极科考为背景,以南极区域图为载体,解析
第(1)题,恩克斯堡岛位于70°S至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D项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雪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之地,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气候变暖敏感,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少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在恩克斯堡岛科考的独特优势,C、D两项错误。答案
(1)D
(2)B第二十页,共41页。解析第(1)题,恩克斯堡岛位于70°S至80°S之间,属于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2020江西景德镇一中高三月考)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第二十一页,共41页。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第二十一页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的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第二十二页,共41页。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第二十二页,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60°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风阻和逆水不是主要考虑因素,B、C两项错误。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岛礁的多少,D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行,因为大圆劣弧球面距离最短,A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项错误。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的影响,降低风阻,B项正确。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项错误。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D项错误。第二十三页,共41页。答案1.A2.B第二十三页,共41页。角度2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020河北深州中学高三月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3~4题。第二十四页,共41页。角度2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第二十四页,共413.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
)A.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B.地势高低起伏状况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4.该季节(
)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高温多雨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西风,炎热干燥第二十五页,共41页。3.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第二十五页,共41页。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据图分析可知,此时甲地盛行西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D项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吹来,高温多雨,A项正确。东北信风在北半球,不可能影响到乙地,B项错误。丙地是地中海气候,此时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温少雨,C项错误。丁地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从海洋吹来的偏东风,温暖多雨,D项错误。第二十六页,共41页。答案3.D4.A第二十六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
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
第二十七页,共41页。规律•深化整合考向二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1.北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
特别提醒
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优势,因此下垫面性质相对均匀,气压带和风带基本上没有被切断,而是呈带状分布。第二十八页,共41页。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特别提醒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风向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源地亚洲内陆太平洋亚洲内陆印度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性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比较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第二十九页,共41页。2.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项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季节冬季夏特别提醒
①南亚: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炎热湿润)。②澳大利亚北部: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炎热湿润)。第三十页,共41页。特别提醒①南亚: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思路•典题透析【典例】
(2018江苏卷,1~2)公元399—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第三十一页,共41页。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8江苏卷,1~2)公元399(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5月 B.5—9月C.9—12月 D.11月至次年3月第三十二页,共41页。(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古代法显求法行程记述为背景材料,以行程路线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特点、季风环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思路导引】1.材料信息:“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该地为
(填温度带)地区。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属于
气候。斯里兰卡位于
(填温度带)地区。塔里木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
(填温度带)地区。
热带高山热带暖温带第三十三页,共41页。【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古代法显求法行程记述为背景材料,以行2.图示信息:东北偏南风(或西南风)第三十四页,共41页。2.图示信息:东北偏南风(或西南风)第三十四页,共41页。解析
第(1)题,题干“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施工防生物安全事故制度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设计研究
- DB4404T 72-2024电梯维修保养服务安全规范
- 不服合作合同争议仲裁起诉状范本
- 个人股权转让合作合同模板
- 两人合伙创业合同范本
- 个人股权转让合同简单范文
- 二手房买卖合同简易版
- 个人公寓租赁合同范本
- 产学研一体化硕士专班合作协议合同
- 销售人员课件教学课件
-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4年版)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接力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NB/T 11446-2023煤矿连采连充技术要求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第五单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人文精神(人卫第五版全科医学概论)
- 船员健康知识课件
- 《扬州东关街掠影》课件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内容目标与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