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课课件_第1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课课件_第2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课课件_第3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课课件_第4页
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三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展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考点展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人的意识客观实在物质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者无条件永恒有条件暂时人的意志创造固有的规律客观规律利用人的意识客观实在物质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者无条核心提示

1.一个特性:客观实在性。2.两对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四个概念:

物质、运动、静止、规律。必背术语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核心提示考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014·课标Ⅱ卷,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考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014·课标Ⅱ卷,21)地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中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是物质,符合题意;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应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③中“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④符合题意。答案B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1.正确理解物质概念(1)准确把握物质的含义提醒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因此,二者之间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1.正确理解物质概念(1)准确把握物质的含义提醒物质是不依(2)正确区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②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2)正确区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宇宙并非上帝所造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说明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③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故排除。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宇宙并非上帝所造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考点二运动和静止(2015·江苏单科,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二运动和静止(2015·江苏单科,24)世间万物,变动解析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停地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①正确。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②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③。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④。答案

A解析“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停地变化,没有固定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正确理解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关系内容理解角度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强调物质存在的状态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如惠能的“心动论”、毕尔生的“万物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等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3.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提醒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拓展全面认识相对静止(1)是一种不显著的、特殊的运动。(2)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3)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提醒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2017年7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领域出现了更多的积极变化。这一论断(

)①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国民经济形势②发挥了正确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③在把握规律基础上认识利用规律④表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做出的,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①正确;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表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正确;②强调了认识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对规律的利用,③不选。答案B2017年7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考点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015·北京卷,24)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考点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015·北京卷,24)这说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③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节气表体现了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因此①符合题意,当选;材料体现了人们把这种认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②当选;③错误,人们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人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④错误,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获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答案

A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提醒①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②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2013·全国卷,29)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3·全国卷,29)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解析该村建设成为“博物馆”和旅游景区,成功的原因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工作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发展目标不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②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而不能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③错误。答案B解析该村建设成为“博物馆”和旅游景区,成功的原因在于坚持一考点四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014·江苏单科,28)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考点四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014·江苏单科,28)解析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过程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过程,A正确;“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唯心主义观点,B不选;C、D不符合材料“认识并利用规律”的主旨。答案A解析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过程就是认识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或改变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能发挥作用。3.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提醒

不能把人们可以改变条件、利用规律等同于改变规律或创造规律。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或改变规模板2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如自然环境的恶化和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等,使人们不断深化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认识。常见设问角度:(1)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2)运用哲学观点,分析说明自然环境恶化和各种极端天气出现的原因。(3)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人类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模板2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常用答题术语:(1)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3)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常用答题术语:(2012·江苏单科,28)下面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2012·江苏单科,28)下面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解析本题考查规律方面的知识及学生理解漫画的能力。漫画《破旧立新》从反面说明对古建筑的保护应尊重其自身的规律,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大拆大建,C切题,A、B、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答案

C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易错点1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易错点1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矫正训练1

(2014·上海卷,2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不选;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B入选;C观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D不选。答案B矫正训练1(2014·上海卷,2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易错点2错误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提醒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易错点2错误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提醒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矫正训练2

(2011·江苏单科,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符合题意。B表述片面,C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错误。答案A矫正训练2(2011·江苏单科,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易错点3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易错点3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矫正训练3

(2015·安徽卷,11)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飘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本题以环境治理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相关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试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依据相关哲学知识排除错误题肢。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故①错;抓住关键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故③错。应选C。答案C矫正训练3(2015·安徽卷,11)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易错点4割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提醒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易错点4割裂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提醒尊重客矫正训练4

(2012·浙江卷,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

)①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②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③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④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矫正训练4(2012·浙江卷,27)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解析审题时抓住“地质地貌”“气候”“科学防灾减灾”等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地质地貌等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①入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地质气候变化反映了自然规律,②正确;意识具有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符合客观条件为前提,③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选;防灾减灾根本上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简单地顺从自然,④错误。答案A解析审题时抓住“地质地貌”“气候”“科学防灾减灾”等信息是创建生态家园构建生态中国背景材料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①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前行。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调研时强调:“②要广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创建生态家园构建生态中国背景材料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材料二近年来,①我国雾霾天气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污染重等特点。据分析,②雾霾的成因主要是城市及周边区域的人为源污染物(汽车尾气、工厂污染物、采暖排放的CO2等)排放,加上气象条件不佳,导致大量污染物无法扩散出去,③从而在城市密集的中东部形成了大面积的区域性雾霾现象。材料二近年来,①我国雾霾天气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思维多棱角(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①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②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思维多棱角(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结合材料说(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为减轻雾霾提出合理化建议。措施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减轻雾霾,需要我们尊重自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减轻雾霾,需要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违背规律,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③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我们要在认真研究雾霾成因的基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为减轻雾霾提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三课课件44第三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三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考点展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的含义;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考点展示]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人的意识客观实在物质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者无条件永恒有条件暂时人的意志创造固有的规律客观规律利用人的意识客观实在物质的客观物质性社会固有的根本属性承担者无条核心提示

1.一个特性:客观实在性。2.两对关系:运动与物质、运动与静止的关系。3.四个概念:

物质、运动、静止、规律。必背术语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核心提示考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014·课标Ⅱ卷,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考点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2014·课标Ⅱ卷,21)地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①中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即是物质,符合题意;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应是有条件的,表述错误;③中“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④符合题意。答案B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②无生命物质向生1.正确理解物质概念(1)准确把握物质的含义提醒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因此,二者之间不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1.正确理解物质概念(1)准确把握物质的含义提醒物质是不依(2)正确区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联系①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②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2)正确区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3)关于世界的物质性,有以下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④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宇宙并非上帝所造说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说明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③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故排除。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宇宙并非上帝所造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考点二运动和静止(2015·江苏单科,24)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考点二运动和静止(2015·江苏单科,24)世间万物,变动解析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停地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①正确。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故②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③。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④。答案

A解析“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停地变化,没有固定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正确理解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关系内容理解角度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没有运动就没有物质强调物质存在的状态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运动的主体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如惠能的“心动论”、毕尔生的“万物只是在概念中运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等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3.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两种情形: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联系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提醒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相对主义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拓展全面认识相对静止(1)是一种不显著的、特殊的运动。(2)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3)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提醒辩证法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运2017年7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领域出现了更多的积极变化。这一论断(

)①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国民经济形势②发挥了正确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③在把握规律基础上认识利用规律④表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对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做出的,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①正确;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表明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正确;②强调了认识的反作用,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到对规律的利用,③不选。答案B2017年7月1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考点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015·北京卷,24)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考点三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2015·北京卷,24)这说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③顺应自然节律,实现了对自然的征服④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节气表体现了人们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利用自然规律,因此①符合题意,当选;材料体现了人们把这种认识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②当选;③错误,人们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人的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④错误,在实践中人们并没有获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答案

A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②将节气智慧融入于生产和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提醒①规律≠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是并非任何联系都是规律。②规律≠规则。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制定、修改或废除。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补充或废除,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分。规律是普遍的,但并非是永恒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原理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提醒规律是客观的,说明规律无好坏之(2013·全国卷,29)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①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②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④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13·全国卷,29)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解析该村建设成为“博物馆”和旅游景区,成功的原因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工作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发展目标不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②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而不能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③错误。答案B解析该村建设成为“博物馆”和旅游景区,成功的原因在于坚持一考点四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014·江苏单科,28)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考点四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2014·江苏单科,28)解析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过程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过程,A正确;“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是唯心主义观点,B不选;C、D不符合材料“认识并利用规律”的主旨。答案A解析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发现过程就是认识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或改变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能发挥作用。3.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提醒

不能把人们可以改变条件、利用规律等同于改变规律或创造规律。1.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或改变规模板2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存在着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导致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如自然环境的恶化和各种极端天气的出现等,使人们不断深化对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认识。常见设问角度:(1)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2)运用哲学观点,分析说明自然环境恶化和各种极端天气出现的原因。(3)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人类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模板2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常用答题术语:(1)自然界是物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3)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常用答题术语:(2012·江苏单科,28)下面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2012·江苏单科,28)下面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C.尊重规律

D.依靠群众解析本题考查规律方面的知识及学生理解漫画的能力。漫画《破旧立新》从反面说明对古建筑的保护应尊重其自身的规律,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大拆大建,C切题,A、B、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答案

CA.分工协作 B.勇于创新易错点1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易错点1混淆物质的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矫正训练1

(2014·上海卷,2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里的“客观实在性”是指(

)A.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B.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C.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特质D.事物发展中确定不移的基本秩序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不选;客观实在性是指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共性,B入选;C观点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无关;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秩序,D不选。答案B矫正训练1(2014·上海卷,2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易错点2错误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提醒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易错点2错误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提醒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矫正训练2

(2011·江苏单科,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符合题意。B表述片面,C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错误。答案A矫正训练2(2011·江苏单科,2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易错点3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人们不能发明、改造、创造、改变、消灭规律。易错点3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有误提醒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矫正训练3

(2015·安徽卷,11)为了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我们要根据污染物“随风飘流”“随波逐流”的特点,改变以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防治模式,从监测、预警、治理、补偿等方面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无缝衔接”。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②解决矛盾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抓住关键能够解决存在的各种问题④统筹全局可以实现整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