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症的辨证要点及针灸取穴 (2)课件_第1页
痉症的辨证要点及针灸取穴 (2)课件_第2页
痉症的辨证要点及针灸取穴 (2)课件_第3页
痉症的辨证要点及针灸取穴 (2)课件_第4页
痉症的辨证要点及针灸取穴 (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痉症的辩证要点

及针灸取穴

罗文跃痉症一、概念痉症又称痓,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上常以筋肉拘急挛缩为其共同的证候特征,可表现为卒然口噤、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亦可仅表现为某些或某个脏腑、经络的拘挛、强急。。三、辨证要点辩外感、内伤致痉辩虚实寒热辨病位与脏腑三、辨证要点(一)辨外感与内伤致痉1、外感所致者,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虽无恶寒,但必有发热、肢体疼痛等表证。2、内伤所致者则无表证。外感发痉内感发痉病因伴随症状发病病程病症辩证分型外泄诱发发热、恶寒急短实证热甚发痉素体虚弱无表症缓长虚证血不养筋辨证要点(二)辨别虚实1、痉病有寒热虚实,一般抽搐频繁有力而幅度大,外邪壅滞经络、热盛发痉、瘀血内阻属实证;2、产后失血、汗吐下后、久病体虚属虚证,手足蠕动而无力;辨证要点(四)辨病位与脏腑1、痉症的发生与肝、心二脏及阳明胃府密切相关;2、肝:表现为四肢抽搐,角弓反张,手足躁动、头痛壮烈;3、心;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神昏谵语、四肢厥冷;4、胃府(阳明):表现为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壮热口渴、腹满便结。分型辨证要点

(三)阳明热盛证辨证要点: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甚则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四)心营热盛证辨证要点:高热烦躁,神昏谵语,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舌质红绛,苔黄少津,脉细数。四、痉症的针灸取穴(一)痉症的治疗大法

祛邪扶正,急则舒筋解痉—治其标;

缓则扶正益损—治其本。

具体治法:

外邪致痉—宜祛风、散寒、

除湿,清热。

内伤致痉—宜滋阴养血。

虚实夹杂—宜泄热存阴,益气化(一)针灸取穴痉机分型较多,大多急重。取常见且针灸治之有效者,辨为下列二型:1、热甚发痉2、

血不养筋针灸取穴1、热甚发痉(1).治则;泄热止痉。(2).取穴处方:大椎、委中、少商、阳陵泉、颊车。

针灸取穴4.治法:大椎、阳陵泉、颊车俱用泻法留针。其中,大椎宜适当深刺(应避免过深误伤脊髓),先使针体成60度角向下,以气至法导出循督脉窜行之针感,施泻法1分钟~2分钟,继而提针至皮下,分别略偏向左和右深刺,复以气至法导出针感向左、右上肢放射,各施泻法1分钟~2分钟,留针期间可反复间断运针。少商、委中均以三棱针刺血。5.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五处、身柱、委中、委阳、昆仑主脊强反折,瘈疭癫疾头痛。”

《神应经·鼻口门》:“口噤:颊车、支沟、外关、列缺、内庭、厉兑。”

《神灸经纶·卷三》:“五痉脊强:身柱、大椎、陶道。”针灸取穴3.方义:命门属督脉之要穴,能培元补肾,通利腰脊,为本方主穴。肝俞、脾俞为肝、脾两脏经气输注之处,肝藏血主筋,脾统血而又为生化之源,用此两穴可养血润筋,亦系治本之法。后溪为八脉交会穴而通于督脉,针之以遏痉止搐;风府更可消虚风内动之侯,用此两穴,乃治标之举。针灸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