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针灸应用课件_第1页
下篇针灸应用课件_第2页
下篇针灸应用课件_第3页
下篇针灸应用课件_第4页
下篇针灸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篇针灸应用第六章治疗总论下篇针灸应用第六章治1第一节针灸治疗原则《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第一节针灸治疗原则《灵枢.2一、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证用补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和穴位的选择配伍实现。一、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3临床常用补虚的腧穴:补气虚的腧穴:ST36,L9,SP6,Ren6,Ren8,Du4,Ren12,Back-Shupoints补血虚的腧穴:UB17,UB20,UB21,ST36,SP10,UB15,GB39补阴虚的腧穴:Ren4,UB23,SP10,SP6,UB43,KI3,UB52,H6补阳虚的腧穴:Du20,Ren8,Ren4,Ren6,ST36,Du4临床常用补虚的腧穴:补气虚的腧穴:ST36,L9,SP64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证用泻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和穴位的选择配伍实现的。临床常用泻实的腧穴:1、泻表实:GB20,LI4,L7,Du14,LI112、泻里实:ST25,LI11,ST37,Liv3,ST443、祛痰实:Ren22,Ren17,LI4,ST40,SP9,L54、祛瘀血:PC3,UB40,Jing-Wellpoints,SP8,UB17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证用泻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5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清热温寒1、热则疾之浅刺疾出,点刺出血,不留针或者针用泻法。2、寒则留之深刺久留针,加艾灸,温针灸。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清热温寒6三、治病求本1、急则治标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2、缓则治本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3、标本同治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下,临床上往往采用标本同治的办法。三、治病求本1、急则治标7四、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气候季节、地理环境和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制定的适宜的治疗方法。

1、因时制宜2、因地制宜3、因人制宜四、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8第二节针灸治疗作用一、疏通经络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二、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这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三、扶正祛邪《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第二节针灸治疗作用一、疏通经络9第三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腧穴和刺灸法。一、穴位的选择(一)选穴原则《席弘赋》:“凡欲行针须审穴”。《百症赋》:“百症俞穴,再三用心”。1、近部选穴2、远部选穴3、辨证对症选穴第三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腧穴和刺灸法。10对症选穴举例:发热:Du14,LI11,LI4昏迷:Du26,Shixuan痰多:ST40,Ren12,ST36眩晕:Du20,Taiyang,Liv3,GB20心悸:PC6,PC4胃痛:Ren12,UB21,ST36,ST34恶心呕吐:PC6,ST36呃逆:UB17,PC6,PC8胁痛:SJ6,GB34对症选穴举例:发热:Du14,LI11,LI411消化不良:ST36,SP4便秘:SJ6,ST25皮肤瘙痒:LI11,SP10,SP6虚弱:Ren4,ST36脱肛:Du1,UB57痛经:Ren4,SP8,SP6,ST36腹胀:ST25,Ren6,PC6,ST36失眠:H7,PC6,SP6,KI3,UB15,UB23消化不良:ST36,SP412(二)配穴方法1、按经脉配穴法(1)本经配穴法“本经有病本经求”,近以局部腧穴为主,远以四肢肘膝以下腧穴为主。(2)表里经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表里关系为依据。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例。(3)同名经配穴法根据“同气相通”的理论,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二)配穴方法1、按经脉配穴法132、按部位配穴法1、上下配穴法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者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属于此法。2、前后配穴法主要是将胸腹部的腧穴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内经》称为“偶刺”,俞、募配穴法是本法的典型实例。3、左右配穴法是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内经》中的“巨刺”、“缪刺”。2、按部位配穴法1、上下配穴法14二、刺灸法的选择1、疗法的选择毫针、艾灸、罐法、皮肤针……2、操作方法的选择针刺补法、泻法、艾炷灸、艾条灸、走罐、留罐、闪罐……3、治疗时间/时机的选择每日1次、隔日1次、疗程……痛经在月经来潮前几日开始治疗,不孕症在排卵前后几日连续治疗。二、刺灸法的选择1、疗法的选择15第四节特定穴的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阴井木、阳井金”。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第四节特定穴的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16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1)本经子母补泻法例如:肺经实证应“泻其子”,因为“金生水”,故肺经属于水的合穴尺泽。(2)他经子母补泻法他经子母补泻法包括母子经补母泻子和表里经补母泻子。3、按时选用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17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1、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并有辅助诊断的作用。2、络穴络穴主要用于治疗络脉的病变和表里两经的病变。“原络配穴法”即“主客配穴法”,先病为主,取原穴,后病为客,取络穴。例如:视力差,取太冲和光明。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1、原穴18三、背俞穴、腹募穴的临床应用1、诊断疾病2、治疗疾病(1)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俞为阳,“阴病治阳”,治疗五脏的病;募为阴,“阳病治阴”,治疗六腑的病。(2)治疗相应的五官、五体的疾病(3)俞穴、募穴配合用“俞募配穴法”为前后配穴法的典型实例。三、背俞穴、腹募穴的临床应用1、诊断疾病19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1、治疗本经疾病2、治疗相应的奇经八脉的疾病3、八穴配对治疗相关部位的疾病

内关和公孙足临泣和外关后溪和申脉列缺和照海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20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脉会太渊、骨会大杼筋会阳陵、髓会绝骨八会穴对于各自所会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相关病证有特殊治疗作用,临床作为治疗这些病证的主要腧穴。五、八会穴的临床应用脏会章门、腑会中脘21六、郄穴的临床应用1、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2、阴经郄穴多用于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痛证。3、郄穴常与八会穴配合,称为“郄会配穴”。例如,急性胃痛取梁丘和中脘,肺病咯血取孔最和膈俞。六、郄穴的临床应用1、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所属脏腑的22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又称为“六腑下合穴”,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的疾病。胃:足三里大肠:上巨虚小肠:下巨虚胆:阳陵泉膀胱:委中三焦:委阳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下合穴又称为“六腑下合穴”,主要23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交会穴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作用。交会穴大约有90多个。例如:大椎——手足三阳经、督脉百会——督脉、足太阳关元——足三阴经、任脉三阴交——足三阴经睛明——手足太阳经、足阳明经、阴阳蹻脉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交会穴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24下篇针灸应用第六章治疗总论下篇针灸应用第六章治25第一节针灸治疗原则《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泻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第一节针灸治疗原则《灵枢.26一、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证用补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和穴位的选择配伍实现。一、补虚泻实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27临床常用补虚的腧穴:补气虚的腧穴:ST36,L9,SP6,Ren6,Ren8,Du4,Ren12,Back-Shupoints补血虚的腧穴:UB17,UB20,UB21,ST36,SP10,UB15,GB39补阴虚的腧穴:Ren4,UB23,SP10,SP6,UB43,KI3,UB52,H6补阳虚的腧穴:Du20,Ren8,Ren4,Ren6,ST36,Du4临床常用补虚的腧穴:补气虚的腧穴:ST36,L9,SP628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证用泻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和穴位的选择配伍实现的。临床常用泻实的腧穴:1、泻表实:GB20,LI4,L7,Du14,LI112、泻里实:ST25,LI11,ST37,Liv3,ST443、祛痰实:Ren22,Ren17,LI4,ST40,SP9,L54、祛瘀血:PC3,UB40,Jing-Wellpoints,SP8,UB17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证用泻法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29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清热温寒1、热则疾之浅刺疾出,点刺出血,不留针或者针用泻法。2、寒则留之深刺久留针,加艾灸,温针灸。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多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二、清热温寒30三、治病求本1、急则治标急则治标就是当标病处于紧急的情况下,首先要治疗标病,这是特殊情况下采取的一种权宜之法。2、缓则治本在大多数情况下,治疗疾病都要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尤其对于慢性病和急性病的恢复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3、标本同治标病和本病并重的情况下,临床上往往采用标本同治的办法。三、治病求本1、急则治标31四、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患者所处的气候季节、地理环境和个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制定的适宜的治疗方法。

1、因时制宜2、因地制宜3、因人制宜四、三因制宜三因制宜是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根据32第二节针灸治疗作用一、疏通经络疏通经络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作用。

二、调和阴阳调和阴阳就是使机体从阴阳的失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这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三、扶正祛邪《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第二节针灸治疗作用一、疏通经络33第三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腧穴和刺灸法。一、穴位的选择(一)选穴原则《席弘赋》:“凡欲行针须审穴”。《百症赋》:“百症俞穴,再三用心”。1、近部选穴2、远部选穴3、辨证对症选穴第三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腧穴和刺灸法。34对症选穴举例:发热:Du14,LI11,LI4昏迷:Du26,Shixuan痰多:ST40,Ren12,ST36眩晕:Du20,Taiyang,Liv3,GB20心悸:PC6,PC4胃痛:Ren12,UB21,ST36,ST34恶心呕吐:PC6,ST36呃逆:UB17,PC6,PC8胁痛:SJ6,GB34对症选穴举例:发热:Du14,LI11,LI435消化不良:ST36,SP4便秘:SJ6,ST25皮肤瘙痒:LI11,SP10,SP6虚弱:Ren4,ST36脱肛:Du1,UB57痛经:Ren4,SP8,SP6,ST36腹胀:ST25,Ren6,PC6,ST36失眠:H7,PC6,SP6,KI3,UB15,UB23消化不良:ST36,SP436(二)配穴方法1、按经脉配穴法(1)本经配穴法“本经有病本经求”,近以局部腧穴为主,远以四肢肘膝以下腧穴为主。(2)表里经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表里关系为依据。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例。(3)同名经配穴法根据“同气相通”的理论,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二)配穴方法1、按经脉配穴法372、按部位配穴法1、上下配穴法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者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八脉交会穴的配对应用属于此法。2、前后配穴法主要是将胸腹部的腧穴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内经》称为“偶刺”,俞、募配穴法是本法的典型实例。3、左右配穴法是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内经》中的“巨刺”、“缪刺”。2、按部位配穴法1、上下配穴法38二、刺灸法的选择1、疗法的选择毫针、艾灸、罐法、皮肤针……2、操作方法的选择针刺补法、泻法、艾炷灸、艾条灸、走罐、留罐、闪罐……3、治疗时间/时机的选择每日1次、隔日1次、疗程……痛经在月经来潮前几日开始治疗,不孕症在排卵前后几日连续治疗。二、刺灸法的选择1、疗法的选择39第四节特定穴的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五输穴的五行属性:“阴井木、阳井金”。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泻”。第四节特定穴的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40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1)本经子母补泻法例如:肺经实证应“泻其子”,因为“金生水”,故肺经属于水的合穴尺泽。(2)他经子母补泻法他经子母补泻法包括母子经补母泻子和表里经补母泻子。3、按时选用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难经.六十九难》:“虚则补其母,实则41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1、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原穴主要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并有辅助诊断的作用。2、络穴络穴主要用于治疗络脉的病变和表里两经的病变。“原络配穴法”即“主客配穴法”,先病为主,取原穴,后病为客,取络穴。例如:视力差,取太冲和光明。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1、原穴42三、背俞穴、腹募穴的临床应用1、诊断疾病2、治疗疾病(1)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俞为阳,“阴病治阳”,治疗五脏的病;募为阴,“阳病治阴”,治疗六腑的病。(2)治疗相应的五官、五体的疾病(3)俞穴、募穴配合用“俞募配穴法”为前后配穴法的典型实例。三、背俞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