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植物是园林中的重要______因素,一般认为通过植物的时序______实现其观赏功能和构景功能。植物在景点构成中还担任着文化符号的角色,______园主人所______的思想和愿望。A.布局寄寓构成传递B.构成布局传递寄寓C.布局构成寄寓传递D.构成布局寄寓传递

2.

7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一句的作者是()。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一句所用的修辞格是()

A.排比B.夸张C.比喻D.比拟

4.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仕途失意B.伤春惜别C.羁旅行役之苦D.怀古叹今之悲

5.《江城子》的抒写线索是()

A.记事:过去—现在—将来B.记人:自己—亡妻—自己C.记梦:梦前—梦中—梦后D.记事:思念—幽梦—凄凉

6.《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A.讽刺B.类比C.夸张D.拟人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A.A.夸张B.拟人C.比喻D.叠字

8.

17

下列作品中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的是()。

9.

文中提出关于细胞癌变原理的说法,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细胞的生长自始至终受正负两类信号的控制调节

B.细胞发生癌变,就是该分化不分化,无限制地增殖

C.外来的物理、化学或精神刺激、干扰,也可以造成抑癌基因运作失调,引起癌变

D.正负两类信号控制着细胞的生长,正信号使细胞正常生长,负信号使细胞发生癌变

10.《门槛》中“一座大楼”象征

A.革命事业

B.革命征途上的险阻

C.参加革命的条件

D.献身革命的精神

11.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

A.《谏逐客书》B.《李将军列传》C.段太尉逸事状D.《张中丞传后叙》

12.《陈情表》《张中丞传后叙》《报刘一丈书》的作者依次是()

A.李密、宗臣、韩愈B.宗臣、李密、韩愈C.韩愈、李密、宗臣D.李密、韩愈、宗臣

13.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1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和巴金的《家》,都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B.闻一多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指的是“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C.我国现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是《雷雨》、《日出》和《茶馆》

D.沈从文的《边城》生动地展现了浙东小镇淳厚古朴的民风

15.《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游西山后精神解脱,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语句是()

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B.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二、填空题(10题)16.游记散文集《屐痕处处》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7.在《灯下漫笔》一文中,鲁迅指出: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一治一乱”的历史是“__________”的交替循环。

18.李白《行路难》一诗运用了吕尚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

19.“__________,将军不战空临边。”

20.陆游《关山月》:"________,厩马肥死弓断弦。"

21.孔子名丘,字________。

22.《怀念萧珊》是作者巴金__之作。

23.培根在本文中说:“__________使人充实,__________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24.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5.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诗人。

三、判断题(5题)26.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27.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28.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9.《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30.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32.分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情。

3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现代文阅读(3题)34.沙子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熟习”断魂枪说明了什么?

35.这几段文字对于表现赵七爷性格有什么作用?(4分)

36.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六、作文(1题)37.以“知识与经济”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1.B

2.C

3.C

4.C《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写词人见秋景而生的思乡的愁绪,抒发了词人的羁旅行役之苦。上片采取层层铺叙的手法,描写登高所见秋景。开头两句总写,为整个画面奠定了“清秋”的基调。接下来五句为第二层,叙写清秋里的各种景色,霜风、关河、残照、树木花草,都带上了“清秋”的色彩。后两句集中在长江流水,把思绪引向远方,也暗含时间的流逝,漂泊日久;下片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思念故乡的情绪。下片可分为两个层次,前六句为一个层次,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诗人登高遥望远方的故乡,思归之情难以控制。

【错误分析与防范】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透彻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词语含义的表层,就很容易误选其他3个选项。

5.C

6.BB《种树郭橐驼传》主要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方法,以种树之道类比为政之道,将复杂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使文章生动形象,道理深入浅出

7.D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充分地利用了九组叠字,使之在声音节奏和情节气氛各方面都与内容密切配合,真切地描绘出愁苦敏感的内心世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字直接描述内心的感受:她若有所思,若有所待,而又终无所得,有的只有凄惨和忧愁。“点点滴滴”是对“梧桐细雨”的客观描绘,但写的是词人心灵的感受,写尽了词人在黄昏时节的梧桐细雨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这九组叠字,不见前人首创,亦不见后人有成功的模仿,妙手偶得,别开生面,为作者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8.B

9.D

10.A

11.B

12.D

13.C

14.BA项中鲁迅的《呐喊》是20世纪初期的作品;C项中的话剧《茶馆》是老舍的作品;D项中《边城》的故事背景在湘西水乡。

15.D

16.郁达夫郁达夫

17.“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18.闲来垂钓碧溪上

19.和戎诏下十五年

20.朱门沉沉按歌舞

21.仲尼仲尼

22.悼念亡妻悼念亡妻

23.阅读;会谈

24.为何民不加多为何民不加多

25.现实主义

26.N

27.N

28.Y

29.N

30.Y31.(1)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2)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3)类比法和对比法。(4)比喻、排比、对偶。

32.诗人想摆脱困境,但又有所不能,因而表现出愤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