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课件_第1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课件_第2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课件_第3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课件_第4页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四种词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四种词法通假1四种词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四种词法通假字2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假字:“得”、“与”——本字:“德”、“欤”)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3通假字整理(七年级)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童趣》)尊君在不“不”通“否”。(《与陈太丘友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两小儿辩日》)通假字整理(七年级)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4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峡》)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与朱元思书》)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通假字整理(八年级)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峡》5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将军身被肩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故不错意也“错”通“措”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通假字整理(九年级)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6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子墨子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公输》)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孟子>两章》)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通假字整理(九年级)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通假字整理(九7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古代指跑,现指步行。“夸父与日逐走”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8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汤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及其日中如探汤/滕人持汤沃灌《两小儿辩日》/《送东阳马生序》

文理文采和道理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池护城河池塘池非不深也

《孟子》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母系亲属旁系亲属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孟子》尝曾经尝试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是这判断动词非若是也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汤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及其日中如探汤9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的事业而舍弃生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狱案件监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曹刿论战》再第二次表示动作重复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鄙见识短浅指品质低劣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间参与隔开,中间空间,时间。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可以可以凭借对某事表赞同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的事业而10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地方土地方圆某一个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亡逃亡死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等同样等待、等等间暗地里中间、时间、空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往往到处、处处常常卒中往往语

会计

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名词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地方土地方圆某一个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11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故(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12一词多义(实词)拂使得道发固国将间举类绝期求书数素徒闻或许已胜属阴加朝自患欲信会不至从观一词多义(实词)拂使得道发固国将间举类绝期求书数素徒闻或许已13一词多义(虚词)代词(指代作用)我、予、吾、余若、而、尔、汝之、其、彼臣、孤、寡人、妾君、足下、子、先生、将军、公是、此、斯、然夫、彼、其、或、某莫、无孰、安、何、胡介词(组合作用)于为以连词(连接作用)而则乃虽然则助词之、然也、矣、焉、耳、乎、与(欤)、邪(耶)、夫、盖哉、夫一词多义(虚词)代词(指代作用)我、予、吾、余若、而、尔、汝14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稍稍宾客其父2.鞭数十,驱之别院

3.腰白玉之环4.名之者谁5.人恒过6.神弗福也7.公将鼓之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9.天下缟素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用鞭子打以宾客之礼相待腰佩命名犯过错赐福、保佑击鼓进军入侵白色的丝织品,穿丧服偏爱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用鞭子打以宾客之礼相待腰15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1.陈胜王12.置人所罾鱼腹中13.卒中往往语1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5.争高直指,互相轩邈

16.将军身披坚执锐谈论限制高、远,用作动词铁甲,武器动词活用为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猛浪若奔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王渔网,用网捕飞奔的马名声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谈论限制高、远,用作动词铁甲16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吾日三省吾身、日再食)2.北饮大泽3.孔子东游4.北通巫峡,南极潇湘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6.斗折蛇行/犬牙差互7.山行六七里/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7词类活用意动用法: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吾妻之美我者把…看作有利以…为快乐使动用法: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感到惊异认为…奇特、非凡

认为…美词类活用意动用法:把…看作有利以…为快乐使动用法:感到惊异18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19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

人?课内向课外迁移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课内向课外迁移20

文言文阅读题型1.翻译类(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3)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4)注意特殊句型。1.判断句(判断动词“是”)2.被动句(为所,见于)3.倒装句(调整语序)4.省略句(补充成分)(5)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准确把握词、句的具体语境义。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2.启示类

抓住主旨和作者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文言文阅读题型1.翻译类(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21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恶不可食

:吃(2)徐谓黄门曰

:告诉,对…说(3)秦少游闻之

:听说,听见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代词A.录毕,走送之

代词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

人?豁达、乐观、洒脱、幽默、乐观、开朗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22请大声背诵苏轼的词和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请大声背诵苏轼的词和文《江城子·密州出猎》23一词多义整理朝廷朝朝见、拜见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朝晖夕阴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词多义整理朝廷朝朝见、拜见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24一词多义整理实情信讲信用确实、的确相信通“伸”,伸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义著于四海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谓为信然愿陛下亲之信之欲信大义于天下一词多义整理实情信讲信用确实、的确相信通“伸”,伸张牺牲玉帛25一词多义整理聚会、聚集会终将,一定,必然适逢体会、领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词多义整理聚会、聚集会终将,一定,必然适逢体会、领会迁客骚26一词多义整理不顺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孟子>二章》一词多义整理不顺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27一词多义整理假使、假如出使命令、派遣使上使外将兵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因使唐雎使于秦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让一词多义整理假使、假如出使命令、派遣使上使外将兵使、让28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到周到至《送东阳马生序》色愈恭,礼愈至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到周到至《29一词多义整理动词,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昂首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名词,景象余因得遍观群书动词,阅读一词多义整理动词,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名词30一词多义整理介词,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民弗从也从顺从、听从

隶而从者当余之从师也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战则请从动词,跟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顺、随一词多义整理介词,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民弗从也从顺从、听31一词多义整理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无冻馁之患矣生于忧患患名词,忧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一词多义整理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无冻馁之患矣患32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33一词多义整理代词,自已并自为其名自以为不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介词,从

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如果

一词多义整理代词,自已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介词,从

34一词多义整理fǒu,相当于“否”尊君在不过中不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副词,不,没有

一词多义整理fǒu,相当于“否”尊君在不过中不至不副词,不,35一词多义整理动词,虚报衣食所安,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名词,益处大王加惠动词,给予一词多义整理动词,虚报衣食所安,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名词36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得到,获得

二者不可得兼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鱼腹中书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得发现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恩惠,感激

副词,能够得意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得到,获得

二者不可得兼得发现今为所识穷37一词多义整理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主张、思想、学说方法道义仁政益慕圣贤之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伐无道,诛暴秦策之不以其道说,讲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一词多义整理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主张、思想、学说方法道义38一词多义整理征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发出发起、被任用表现、显露开(花)有时朝发白帝野芳发而幽香征于色,发于声舜发于畎亩之中头发苍颜白发一词多义整理征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发出发起、被任用表现、显露39一词多义整理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本来,引申为坚决本来固以怪之矣吾义固不杀人一词多义整理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本来,引申为坚决本来固以40一词多义整理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都国事死国可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一词多义整理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都国事死国可乎去国怀乡,41一词多义整理中间、期间

时时而间进间秘密的、悄悄地又何间焉参与间隔、间断间或,断断续续的遂与外人间隔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又间令吴广安得广厦千万间量词一词多义整理中间、期间

时时而间进间秘密的、悄悄地又何间焉参42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带兵的人,将领王侯将相将副词,将要动词,率领、带兵上使外将兵将兵徇蕲以东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带兵的人,将领王侯将相将副词,将要动词,率43一词多义整理推荐、推举举发动(起义)被任用,被选拔是以众议举宠为都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举大名一词多义整理推荐、推举举发动(起义)被任用,被选拔是以众议举44一词多义整理种类类类似,像类推,事理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佛印绝类弥勒一词多义整理种类类类似,像类推,事理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45一词多义整理约定期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期望、要求、希望陈太丘与友期行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期年之后(jī)周(年、月)满一年一词多义整理约定期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期望、要求、希望46一词多义整理尽绝隔绝断,断绝虽杀臣,不能绝也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绝巘多生怪柏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消失,停止极(高)极点,绝妙一词多义整理尽绝隔绝断,断绝虽杀臣,不能绝也消失,停止极(高47一词多义整理请求求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闻达于诸侯

追求希求一词多义整理请求求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追求希求48一词多义整理胜利,与“负”相对胜优美的尽能承担、能承受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射者中,弈者胜予观夫巴陵胜状跨洲连郡者不可胜数高处不胜寒一词多义整理胜利,与“负”相对胜优美的尽能承担、能承受此所谓49一词多义整理动词,书写书绸条书信乃丹书帛曰即书诗四句得鱼腹中书答谢中书书上书谏寡人者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文书、奏折书籍一词多义整理动词,书写书绸条书信乃丹书帛曰文书、奏折书籍50召令徒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引凄异一词多义整理属属下,众戍卒类类似连续通“嘱”嘱托召令徒属一词多义整理属属下,众戍卒类类似连续通“嘱”51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豪杰并起,跨洲连郡者不可胜数扶苏以数谏故一词多义整理数几动词,计算屡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一词多义整理数几动词,计算屡次52一词多义整理素未染色的不加装饰的白色的平时穿丧服又留蚊于素帐中可以调素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一词多义整理素未染色的不加装饰的白色的平时穿丧服又留蚊于53一词多义整理徒步行同类的人光着只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召令徒属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一词多义整理徒步行同类的人光着只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54一词多义整理闻名誉、名声听到使……听到见闻、知识闻名、扬名不能称前时之闻渐闻水声潺潺闻寡人之耳者不求闻达于诸侯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一词多义整理闻名誉、名声听到使……听到见闻、知识闻名、扬名55一词多义整理或有的、有人有时或许或以钱币乞之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一词多义整理或有的、有人有时或许或以钱币乞之56一词多义整理许答应赞同处所表约数安陵君其许寡人杂然相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一词多义整理许答应赞同处所表约数安陵君其许寡人57一词多义整理已停止已经通“以”然胡不已乎吾既已言之王矣且壮士不死即已自董卓已来语气词一词多义整理已停止已经通“以”然胡不已乎语气词58一词多义整理阴阴天阴冷树荫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佳木秀而繁阴

一词多义整理阴阴天阴冷树荫朝晖夕阴,气象万千59一词多义整理欲想要愿望将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欲语泪先流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词多义整理欲想要愿望将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601.代词:⑴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①二世杀之/楚人怜之(代扶苏和项燕)②委而去之(代城)公将驰之(代齐师)忽啼求之(代书具)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代将战这件事)⑵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动词:去、往、到

①辍耕之陇上②多助之至/寡助之至③吾欲之南海,何如?1.代词:⑴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61之3.助词:⑴的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⑵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宋何罪之有?

⑶凑足音节音节,无实义。①公将鼓之

②怅恨久之⑷连结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③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⑸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之3.助词:62⑴用在词尾或用在句末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①忽有庞然大物/怡然自得②谓为信然③秦王怫然怒④公欣然曰⑤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⑥满目萧然⑦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⑵然而,但是。例:①然胡不已乎②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⑶是的,对的。例:①吴广以为然⑷如此,这样。例:①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②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受之,弗敢易。(即使这样)③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虽然这样)⑴用在词尾或用在句末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63「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示承接。例: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则」相当于现代汉语“既然这样,那么...”,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何时而乐耶?⑵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然而」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这样,可是...”。表示转折。例:⑴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然「然后」相当于现代汉语“然后”,“然后才”,表然64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①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②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⑵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④起坐而喧哗者⑶顺接(表承接或递进),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②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③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⑷表示偏正(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临溪而渔③杂然而前陈者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65而1.顺接连词2.转接连词,表转折关系表并列表承接表递进3.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关系4.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如果”或“却”的意思5.通“如”:好像,如同。6.通“尔”,你,你的。而1.顺接连词2.转接连词,表转折关系表并列3.连接状语和中66⑴成为,变成。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形成)⑵做。例:①为坛而盟/筑(坛)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题上、写上)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⑤项燕为楚将(担任)⑥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盘为我为云梯(造)⑦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⑶作为,当作。例:①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②以君为长者⑷是。例: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必为有窃疾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③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⑸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⑴成为,变成。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67⑹被。例:①士卒多为用者②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⑺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例:夫子何命焉为?⑻指心理活动。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名词,以上两种心情)⑼介词,因为。例: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为之怡然称快⑽给,替。例:①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11)对,向。例:①为天下唱为⑹被。例:①士卒多为用者为681.以为,认为。例: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皆以美于徐公。2.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也可翻译为“来”。例:①卷石底以出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计日以还④俯身倾耳以请

⑤不敢出一言以复⑥无从致书以观⑦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⑧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因为,由于:例: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徒以有先生也1.以为,认为。例: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②皆以美于徐公69

4.介词,把,拿,用。例:

①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为丘②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④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以”后省略介词宾语。)5.凭,靠。例:

①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④可以一战6.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以

4.介词,把,拿,用。例:

①以丛草为林,以虫70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⑴在……方面,在……中例: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⑵在。例: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⑶与,跟,同。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⑷到。例:饮于河、渭/皆朝于齐⑸从,自。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⑹因为。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⑺比。例:所欲有甚于生者⑻给。例: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⑼向。例:胡不见我于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⑽被。例:见笑于大方之家。受制于人。于

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71谢谢观赏!2020/11/572谢谢观赏!2020/11/572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四种词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中考文言文总复习四种词法通假73四种词法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四种词法通假字74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意思是通用、假借,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假字:“得”、“与”——本字:“德”、“欤”)通假字:通假字是汉语在同一历史时期的用字分歧现象。“通假”的75通假字整理(七年级)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童趣》)尊君在不“不”通“否”。(《与陈太丘友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伤仲永》)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两小儿辩日》)通假字整理(七年级)项为之强“强”通“僵”,僵硬。(76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峡》)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反”通“返”(《与朱元思书》)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的意思。(《送东阳马生序》)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岳阳楼记》)通假字整理(八年级)略无阙处“阙”通“缺”(《三峡》77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将军身被肩执锐“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故不错意也“错”通“措”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通假字整理(九年级)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適戍,强迫去守边。78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子墨子守圉有余“圉”通“御”,防守,抵挡。公输盘诎“诎”通“屈”,理屈。(《公输》)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于虑“衡”通“横”,梗塞,不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孟子>两章》)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激。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通假字整理(九年级)子墨子九距之“距”通“拒”,抵抗。通假字整理(九79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①有的词义扩大了如:“河”古代指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②有的词义缩小了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儿女,现指丈夫的配偶。③有的词义转移、变化了如:“走”古代指跑,现指步行。“夸父与日逐走”④有的单音节词连用,易与现在双音节词混淆如:“痛恨”古指“痛心、遗憾”。(感情色彩变化)“卑鄙”古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古今异义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随着时间推移,许多词的80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汤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及其日中如探汤/滕人持汤沃灌《两小儿辩日》/《送东阳马生序》

文理文采和道理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池护城河池塘池非不深也

《孟子》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母系亲属旁系亲属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孟子》尝曾经尝试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不辱使命》是这判断动词非若是也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汤热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及其日中如探汤81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的事业而舍弃生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狱案件监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曹刿论战》再第二次表示动作重复一鼓作气,再而衰《曹刿论战》鄙见识短浅指品质低劣肉食者鄙《曹刿论战》间参与隔开,中间空间,时间。又何间焉《曹刿论战》可以可以凭借对某事表赞同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牺牲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为正义的事业而82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地方土地方圆某一个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亡逃亡死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等同样等待、等等间暗地里中间、时间、空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往往到处、处处常常卒中往往语

会计

是两个动词,聚会商议指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名词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出处地方土地方圆某一个地方今齐地/方千里《邹83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解多义词,要把握它的本义,结合上下文来判断它在句中的含义。如:

(1)原因——如“既克,公问其故”(2)所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故(3)故意——如“广故数言欲亡”(4)旧——如“两狼之并驱如故”(5)特意——如“桓侯故使人问之”

一词多义: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理84一词多义(实词)拂使得道发固国将间举类绝期求书数素徒闻或许已胜属阴加朝自患欲信会不至从观一词多义(实词)拂使得道发固国将间举类绝期求书数素徒闻或许已85一词多义(虚词)代词(指代作用)我、予、吾、余若、而、尔、汝之、其、彼臣、孤、寡人、妾君、足下、子、先生、将军、公是、此、斯、然夫、彼、其、或、某莫、无孰、安、何、胡介词(组合作用)于为以连词(连接作用)而则乃虽然则助词之、然也、矣、焉、耳、乎、与(欤)、邪(耶)、夫、盖哉、夫一词多义(虚词)代词(指代作用)我、予、吾、余若、而、尔、汝86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稍稍宾客其父2.鞭数十,驱之别院

3.腰白玉之环4.名之者谁5.人恒过6.神弗福也7.公将鼓之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也9.天下缟素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用鞭子打以宾客之礼相待腰佩命名犯过错赐福、保佑击鼓进军入侵白色的丝织品,穿丧服偏爱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用鞭子打以宾客之礼相待腰87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1.陈胜王12.置人所罾鱼腹中13.卒中往往语1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5.争高直指,互相轩邈

16.将军身披坚执锐谈论限制高、远,用作动词铁甲,武器动词活用为名词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猛浪若奔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称王渔网,用网捕飞奔的马名声词类活用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谈论限制高、远,用作动词铁甲88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吾日三省吾身、日再食)2.北饮大泽3.孔子东游4.北通巫峡,南极潇湘5.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6.斗折蛇行/犬牙差互7.山行六七里/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89词类活用意动用法: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吾妻之美我者把…看作有利以…为快乐使动用法: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感到惊异认为…奇特、非凡

认为…美词类活用意动用法:把…看作有利以…为快乐使动用法:感到惊异90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91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恶不可食

(2)徐谓黄门曰

(3)秦少游闻之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

人?课内向课外迁移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课内向课外迁移92

文言文阅读题型1.翻译类(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2)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3)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4)注意特殊句型。1.判断句(判断动词“是”)2.被动句(为所,见于)3.倒装句(调整语序)4.省略句(补充成分)(5)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准确把握词、句的具体语境义。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2.启示类

抓住主旨和作者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文言文阅读题型1.翻译类(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93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1)恶不可食

:吃(2)徐谓黄门曰

:告诉,对…说(3)秦少游闻之

:听说,听见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代词A.录毕,走送之

代词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

人?豁达、乐观、洒脱、幽默、乐观、开朗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94请大声背诵苏轼的词和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请大声背诵苏轼的词和文《江城子·密州出猎》95一词多义整理朝廷朝朝见、拜见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朝晖夕阴朝辞白帝彩云间一词多义整理朝廷朝朝见、拜见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96一词多义整理实情信讲信用确实、的确相信通“伸”,伸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义著于四海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谓为信然愿陛下亲之信之欲信大义于天下一词多义整理实情信讲信用确实、的确相信通“伸”,伸张牺牲玉帛97一词多义整理聚会、聚集会终将,一定,必然适逢体会、领会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会挽雕弓如满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词多义整理聚会、聚集会终将,一定,必然适逢体会、领会迁客骚98一词多义整理不顺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孟子>二章》一词多义整理不顺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99一词多义整理假使、假如出使命令、派遣使上使外将兵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因使唐雎使于秦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让一词多义整理假使、假如出使命令、派遣使上使外将兵使、让100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到周到至《送东阳马生序》色愈恭,礼愈至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到周到至《101一词多义整理动词,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昂首观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名词,景象余因得遍观群书动词,阅读一词多义整理动词,看

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名词102一词多义整理介词,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民弗从也从顺从、听从

隶而从者当余之从师也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战则请从动词,跟随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顺、随一词多义整理介词,由、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民弗从也从顺从、听103一词多义整理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无冻馁之患矣生于忧患患名词,忧患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名词,祸患,灾难一词多义整理动词,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无冻馁之患矣患104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动词,讲述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学说益慕圣贤之道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道105一词多义整理代词,自已并自为其名自以为不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介词,从

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如果

一词多义整理代词,自已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介词,从

106一词多义整理fǒu,相当于“否”尊君在不过中不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副词,不,没有

一词多义整理fǒu,相当于“否”尊君在不过中不至不副词,不,107一词多义整理动词,虚报衣食所安,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名词,益处大王加惠动词,给予一词多义整理动词,虚报衣食所安,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名词108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得到,获得

二者不可得兼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鱼腹中书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得发现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恩惠,感激

副词,能够得意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词多义整理动词,得到,获得

二者不可得兼得发现今为所识穷109一词多义整理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主张、思想、学说方法道义仁政益慕圣贤之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伐无道,诛暴秦策之不以其道说,讲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一词多义整理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主张、思想、学说方法道义110一词多义整理征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发出发起、被任用表现、显露开(花)有时朝发白帝野芳发而幽香征于色,发于声舜发于畎亩之中头发苍颜白发一词多义整理征发

发闾左谪戍渔阳发出发起、被任用表现、显露111一词多义整理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本来,引申为坚决本来固以怪之矣吾义固不杀人一词多义整理巩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本来,引申为坚决本来固以112一词多义整理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都国事死国可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一词多义整理国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国都国事死国可乎去国怀乡,113一词多义整理中间、期间

时时而间进间秘密的、悄悄地又何间焉参与间隔、间断间或,断断续续的遂与外人间隔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奉命于危难之间又间令吴广安得广厦千万间量词一词多义整理中间、期间

时时而间进间秘密的、悄悄地又何间焉参114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带兵的人,将领王侯将相将副词,将要动词,率领、带兵上使外将兵将兵徇蕲以东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一词多义整理名词,带兵的人,将领王侯将相将副词,将要动词,率115一词多义整理推荐、推举举发动(起义)被任用,被选拔是以众议举宠为都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举大名一词多义整理推荐、推举举发动(起义)被任用,被选拔是以众议举116一词多义整理种类类类似,像类推,事理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佛印绝类弥勒一词多义整理种类类类似,像类推,事理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117一词多义整理约定期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期望、要求、希望陈太丘与友期行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期年之后(jī)周(年、月)满一年一词多义整理约定期预定的时间,一定的时间期限期望、要求、希望118一词多义整理尽绝隔绝断,断绝虽杀臣,不能绝也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绝巘多生怪柏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消失,停止极(高)极点,绝妙一词多义整理尽绝隔绝断,断绝虽杀臣,不能绝也消失,停止极(高119一词多义整理请求求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求闻达于诸侯

追求希求一词多义整理请求求探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追求希求120一词多义整理胜利,与“负”相对胜优美的尽能承担、能承受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射者中,弈者胜予观夫巴陵胜状跨洲连郡者不可胜数高处不胜寒一词多义整理胜利,与“负”相对胜优美的尽能承担、能承受此所谓121一词多义整理动词,书写书绸条书信乃丹书帛曰即书诗四句得鱼腹中书答谢中书书上书谏寡人者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文书、奏折书籍一词多义整理动词,书写书绸条书信乃丹书帛曰文书、奏折书籍122召令徒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忠之属也

神情与苏黄不属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引凄异一词多义整理属属下,众戍卒类类似连续通“嘱”嘱托召令徒属一词多义整理属属下,众戍卒类类似连续通“嘱”12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豪杰并起,跨洲连郡者不可胜数扶苏以数谏故一词多义整理数几动词,计算屡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一词多义整理数几动词,计算屡次124一词多义整理素未染色的不加装饰的白色的平时穿丧服又留蚊于素帐中可以调素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天下缟素吴广素爱人一词多义整理素未染色的不加装饰的白色的平时穿丧服又留蚊于125一词多义整理徒步行同类的人光着只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召令徒属

亦免冠徒跣

徒以有先生也一词多义整理徒步行同类的人光着只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126一词多义整理闻名誉、名声听到使……听到见闻、知识闻名、扬名不能称前时之闻渐闻水声潺潺闻寡人之耳者不求闻达于诸侯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一词多义整理闻名誉、名声听到使……听到见闻、知识闻名、扬名127一词多义整理或有的、有人有时或许或以钱币乞之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一词多义整理或有的、有人有时或许或以钱币乞之128一词多义整理许答应赞同处所表约数安陵君其许寡人杂然相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一词多义整理许答应赞同处所表约数安陵君其许寡人129一词多义整理已停止已经通“以”然胡不已乎吾既已言之王矣且壮士不死即已自董卓已来语气词一词多义整理已停止已经通“以”然胡不已乎语气词130一词多义整理阴阴天阴冷树荫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佳木秀而繁阴

一词多义整理阴阴天阴冷树荫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31一词多义整理欲想要愿望将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欲语泪先流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词多义整理欲想要愿望将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321.代词:⑴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①二世杀之/楚人怜之(代扶苏和项燕)②委而去之(代城)公将驰之(代齐师)忽啼求之(代书具)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代将战这件事)⑵这,此。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动词:去、往、到

①辍耕之陇上②多助之至/寡助之至③吾欲之南海,何如?1.代词:⑴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133之3.助词:⑴的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⑵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宋何罪之有?

⑶凑足音节音节,无实义。①公将鼓之

②怅恨久之⑷连结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例: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③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⑸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

①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之3.助词:134⑴用在词尾或用在句末表示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例:①忽有庞然大物/怡然自得②谓为信然③秦王怫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